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例6篇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分类;同构;趋同

[中图分类号]F4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2-0057-09

一、引 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发展,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组成的长三角地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和世界的制造业基地。2014年,该区域内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3万亿元,占全国制造业总值的比重为23.5%,约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5.8%。然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制造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尤其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看,长三角制造业还处于中低端,国际地位低,附加值不高。尽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由于制造业低端同构而引起的同质化竞争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许多学者从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引致后果以及治理机制等不同角度对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极大深化了人们对该现象的认识。事实上,对产业同构问题进行研究,除了需要关注上述几个主要的方面外,如何对产业进行分类进而对其同构水平进行测度也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因为,若选择测度的产业范围不同或对产业进行的分类不同,测度得到的同构水平是有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这必然会对判断该区域产业同构的真实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

二、产业细分条件下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相关研究的梳理

唐立国(2002)测算了2000年长三角15城市三次产业的同构度,结果表明,各城市间产业同构水平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地理上邻近的城市之间,表征产业同构水平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3以上。同时该学者在产业细分条件下研究发现,15城市均将食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纺织与服装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子通讯及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等作为主导产业[1]。陈建军(2004)的研究表明,从1998年到2002年,上海与浙江工业部门的同构度均超过0.7,上海与江苏工业部门的同构度均超过了0.8,而江苏与浙江工业部门的同构度更高,甚至均超过了0.9,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但当深入到细分产业层面考察,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比如在纺织、化工、机械等领域,两省一市间的产业同构水平是比较低的[2]。邱风等(2005)认为,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应当在产业细分条件下深入考查同构问题。为此,其将产业分为细分产业Ⅰ、Ⅱ和Ⅲ,并测算了同构水平。结果发现,长三角细分产业Ⅰ的结构相似系数平均为0.89,比三次产业结构的同构水平下降了8.24%。说明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3]。靖学青(2006)测算了长三角15城市三次产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表明,除舟山外,城市间的相似系数均大于0.9。而当测算5个主要城市制造业、服务业的同构水平时发现,较三次产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进一步,当细分到行业层面,其同构度的降低则更为显著。也就是说,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赵连阁等(2007)沿着陈建军的思路,测算了1988~2005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部门的同构度,结果表明,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均超过0.9,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最低,且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在产业细分条件下对纺织业、化学工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同构水平的测算表明,江苏与浙江纺织业的同构水平、三地之间化学工业的同构水平、上海与江苏橡胶制品业的同构水平均很高,超过了0.9。这样的结论表明即使细分到大类产业层面,有些产业的同构度依然很高,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并不一定出现下降[5]。李清娟(2006)的分析表明,上海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是上海制造业层次较高的标志性特征。而浙江这两类行业的产值比重相对较低,同时其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业又很高,是制造业层次较低的标志性特征。说明即使在产业大类层面,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度也不是很高。细分到产品层面也是如此,如上海的轿车产量是江苏的6.8倍,是浙江的28.6倍,而江苏纱产量则是浙江的3.3倍,是上海的16.1倍,差异性很明显,不存在同构问题[6]。吴迎新(2013)的研究表明,从1999~2007年,上海与江苏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由0.92下降到了0.90,上海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由0.86下降到了0.68,江苏与浙江制造业同构水平由0.97下降到了0.84,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位。同时,即使在产品层面,也存在趋同。上海与江苏有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分别超过10%的全国市场份额,江苏与浙江有9个产品趋同[7]。蒋伏心等(2012)专门针对长三角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的同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高技术产业同构度的平均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变化态势:2001~2005年,高技术产业同构度在波动中小幅下降,之后又在波动中上升,到2009年高技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均值已经达到0.75。说明即使细分到高技术产业,同构度依然比较高[8]。

由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学者在产业细分视角下对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水平进行过考查,有的甚至细分到了产品层面。当然这些学者得到的结论不尽一致,有的认为随着产业细分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有的结论却相反。同时,分析这些研究发现,多数学者在进行产业细分时缺乏系统性甚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制造业所包含的大类产业进行同构水平测算时,产业的选择存在缺乏系统性的倾向,仅列出相当少的一部分产业以举例性方式加以呈现;二是在对产品进行细分时,缘于数据资料的限制等原因,也仅是选择部分产品进行同构水平测算,举例性呈现的特征更加明显。正是这些不足的存在,使研究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遍性受到质疑。基于此,本文将在相对规范的分类基础上,在大类层面上分门别类地系统梳理制造业的分类,并测度每种分类条件下各类产业的同构水平。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起测度制造业中不同类型产业同构水平的体系,而且可以为正确认识不同类型产业同构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化提供依据。

三、制造业的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将制造业这一门类划分为31个大类行业,基于此,在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条件下,可以将制造业中的这些行业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也是进行制造业结构研究的前提。目前,对制造业大类层面各行业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以生产的最终产品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为标准,可将制造业所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尽管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相关数据中不再使用轻工业、重工业这样的分类,但其也是在我国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工业分类方式[9]。分类结果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家统计局关于轻工业、重工业的分类统计目录中对某些大类产业细分到了其所包含的中类产业,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仅从大类层面进行划分。

第二种:以在产业链上所处位置是中游还是下游为标准或以生产过程是初级加工还是深度加工为标准,可将制造业所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原材料产业和加工组装产业[10]。原材料产业是指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采掘业所提供的产品为对象进行加工生产的产业,加工组装产业是指以原材料产业所提供的产品为对象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组装进而形成最终产品的产业。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分类结果中并没有包含所有制造业行业。

第三种,以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密集度相对高低为标准,可将制造业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11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主要依靠使用大量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依赖程度低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则正相反。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第四种:以生产技术水平高低或最终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为标准,可将制造业包含的各大类行业划分为低端技术产业、中端技术产业和高端技术产业[12]。分类结果如表4所示。

四、长三角各类型制造业结构趋同水平测度

测度制造业同构水平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选择笔者曾经提出的结构重合度方法。选择该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该方法体系下有一个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0.667,这有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同构问题[13]。关于该方法的详细解释可参见相关文献[14]。同时,计算同构水平时,使用的是各行业的总产值指标,在没有公布总产值指标的年份,以各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替代。所用数据均来源于相关年份《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为了方便后续的比较分析,本文在测度不同类型制造业同构水平之前,也以制造业包含的所有大类行业为基础测度了整个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第一,不论是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还是江苏与浙江,2000~2014年制造业的同构水平总体均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即呈现出的是结构趋异而不是结构趋同。其中,上海与江苏制造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85下降到了2014年的0.716;上海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度从2000年的0.727下降到了2014年的0.669;江苏与浙江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由2000年的0.847下降到了2014年的0.785。缘于此,长三角制造业的均值也呈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786下降到了2014年的0.723。

第二,比较两省一市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可以发现,就多数年份而言,总是江苏与浙江最高,上海与江苏居中,上海与浙江最低。2000~2014年间,上海与江苏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均值为0.764,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均值为0.677,江苏与浙江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均值为0.793。

第三,尽管长三角制造业呈结构趋异发展态势,但直到2014年,同构水平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均大于0.667这个基准值,说明长三角制造业仍然处于同构状态。

(一)轻工业、重工业同构水平测度

依据表1中的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得到的轻、重工业的同构度如表6所示。

分析表6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轻工业而言,从2000~2014年,不论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还是江苏与浙江,同构水平均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呈现的是结构趋异,这与整个制造业同构度的发展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上海与江苏轻工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21下降到了2014年的0.579;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28下降到了2014年的0.565;江苏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85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7。与此相对应,整个长三角地区轻工业的平均同构度也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且比较发现,轻工业下降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整个制造业同构水平下降的速度。

第二,就轻工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虽然上海与江苏轻工业的同构度要稍高于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上海与江苏轻工业历年同构度的均值为0.656,上海与浙江轻工业历年同构度的均值为0.640。这组数据也说明,从历年平均水平来看,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已小于0.667这个基准值,已不存在所谓同构问题。进一步,从2014年看,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已经降到0.600以下,已经远小于0.667这个基准值,更不存在同构问题。而江苏与浙江轻工业的同构度与之相比明显要高,且即使经过多年趋异式发展,到2014年其同构水平仍然处于高位,甚至比两省间整个制造业的同构度还要高。

第三,就重工业而言,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历年同构水平发展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上海与江苏重工业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在波动中上升而后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14增加到了2005年的0.861,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8;江苏与浙江重工业同构度的发展变化则正相反,呈现的是先在波动中下降而后在波动中上升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40下降到了2005年的0.721,然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42;至于上海与浙江重工业同构度的变化则很微弱。

第四,就重工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近几年江苏与浙江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同构度最低。当然,如果从所考查全部年份的平均水平看,同构度最高的是上海与江苏,均值为0.807,其次是江苏与浙江,均值为0.796,最低的是上海与浙江,均值为0.728。不过,不论怎么看,重工业同构度的数值不仅明显高于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而且还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同构水平,说明重工业在长三角内部的确处于同构状态。

第五,从长三角平均水平而言,到2014年,轻工业的同构度已经降至0.633,已经不存在同构问题。而重工业的同构度则要高很多,达0.774,仍然处于同构状态。

(二)原材料产业、加工组装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依据表2中的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2000~2014年长三角原材料产业、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结果如表7所示。

分析表7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原材料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分化,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总体上是结构趋同化的发展,而江苏与浙江则是结构趋异化发展趋势。从具体数据上看,上海与江苏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35上升到了2014年的0.805,由同构走向了更为严重的同构;上海与浙江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666上升到了2014年的0.691,由不同构发展到了同构;江苏与浙江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44下降到了2014年的0.796,同构水平有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与这种变化相联系,整个长三角原材料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微有上升的发展变化态势,由2000年的0.748上升到了2014年的0.764。

第二,就原材料产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多数年份而言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高,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最低。同时,若以历年同构度的平均值来看,则是江苏与浙江最高,均值为0.790,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均值为0.778,不过二者相差很小。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均值为0.646,从这个角度看,上海与浙江原材料产业是不存在同构现象的,或者多数年份不存在同构,只不过到2014年已经发展到了同构状态。

第三,就加工组装产业而言,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江苏与浙江之间同构水平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的趋势并不一致。上海与江苏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57到上升到2005年的0.904,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9;上海与浙江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呈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762下降到了2014年的0.684;江苏与浙江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的0.866到下降到了2005年的0.755,然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25。与这些变化相伴,整个长三角加工组装产业同构度也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828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9。当然,尽管同构度是下降的,但其仍然要高于基准值,处于同构状态。

第四,就加工组装产业而言,从近年来的数据看,江苏与浙江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同构度最低。如果从所考查全部年份的平均值看,上海与江苏、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很接近,均值为0.823,最低的是上海与浙江,均值为0.721。

第五,就多数年份而言,长三角原材料产业的平均同构度要小于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度,但发展到2014年则出现了翻转,原材料产业的同构度反而要高于加工组装产业的同构,前者为0.764,后者为0.759。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依据表3中的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公式,可计算得到2000~2014年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构度,结果如表8所示。

分析表8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同构度纵向的发展变化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40下降到了2014年的0.689;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66下降到了2014年的0.692;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97下降到了2014年的0.785;相应地,整个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也呈现出的是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801降到了2014年的0.722。当然,尽管是结构趋异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

第二,就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同时,若以历年同构度的平均值来看,也呈现出类似排序规律,历年江苏与浙江、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同构度的均值分别为0.839、0.724和0.719。

第三,就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纵向看,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同构度均呈现的是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16下降到了2014年的0.733;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40下降到了2014年的0.699;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波动下降而后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的0.826下降到了2005年的0.716,而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28。与此相对应,整个长三角资本密集型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也是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794下降到了2014年的0.753。

第四,就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横向比较发现,近几年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而从全部年份的平均水平看,则是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高,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

第五,比较均值发现,长三角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构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构度,且两类产业均处于同构状态。

(四)低端技术产业、中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计算得到2000~2014年长三角低端技术产业、中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结果如表9所示。

分析表9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第一,就低端技术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11下降到了2014年的0.538;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749下降到了2014年的0.584;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由2000年的0.884下降到了2014年的0.785;相应地,整个长三角低端技术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也呈现出的是逐步下降的发展态势,由2000年的0.782降到了2014年的0.636。表明就整个长三角而言,低端技术产业已经由同构发展为了非同构,尤其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更是如此。若从横向看,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低。这一点从历年同构度的平均值也能得到印证。

第二,就中端技术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上升,而后又在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0.826上升到了2005年的0.865,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7;上海与浙江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上升的变化趋势,同构度由2000年的0.718上升到了2014年的0.808;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波动下降而后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的0.850下降到了2005年的0.722,而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02,呈微有趋异的变化趋势。在这三种变化规律的作用下,整个长三角中端技术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即0.770~0.800之间小幅波动的态势。同时,横向比较发现,到2014年,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最低。

第三,就高端技术产业而言,纵向的发展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上海与江苏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上升,而后又在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0.831上升到了2005年的0.852,然后又下降到了2014年的0.761,当然,总体呈现的是结构趋异;上海与浙江同构度呈现的是波动中下降的变化趋势,由2000年的0.789下降到了2014年的0.686;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呈现的是先波动下降而后又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从2000年的0.848下降到了2005年的0.737,而后又上升到了2014年的0.851,呈微有趋同的变化趋势。在这三种变化规律的作用下,整个长三角高端技术产业平均同构度的变化呈现出的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小幅波动的态势。同时,横向比较发现,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最高,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居中、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最低。

第四,比较低端、中端和高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发现,低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最低,中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最高,高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居中。而且,低端技术产业已经不存在同构现象,而高端和中端技术产业仍然存在同构现象。

五、分析与讨论

第一,分析表明,从整个制造业来看,到目前为止长三角仍然处于同构状态。但有两点应当明确:一是多年来该地区制造业呈现出的是结构趋异化的发展态势,这是产业结构演进中最大的特点。二是上海与江苏、上海与浙江的同构度已经显著下降,同构明显的是江苏与浙江。尤其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已经基本不存在同构现象。因此,讨论长三角的同构问题不能笼统言之,应当明确具体的状况。

第二,分析表明,从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间轻工业、低端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分别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出现的是结构趋异的发展态势。而且发展到目前,其同构度已经低于判断同构与否的基准值,即长三角的这些类型产业已经不存在同构现象。当然,缘于以上这些类型产业在长三角的地位,我们也不能因这些产业的非同构,就低估长三制造业的同构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从产值角度看长三角轻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5%左右,低端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也仅有20%左右。但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近期关于“圆珠笔之问”就是对此的真实写照。长三角的上海是全国著名的制笔中心,浙江是世界闻名的制笔之乡,但关键设备、核心材料仍然需要进口,甚至连笔尖上的钢珠也需要进口[15]。

第三,分析表明,从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间重工业、加工组装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高端技术产业分别呈现的是结构趋异的发展趋势。不过,到目前为止虽然同构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同构状态,这仍然需要予以关注。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资本密集化、高端技术化曾是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最普遍的选择路径。2014年,长三角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已分别接近75%、70%,高端技术产业、加工组装产业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也已分别接近制造业产值的60%、55%。一方面这些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很高,另一面又处于同构状态,理应引起重视。

第四,分析表明,从平均水平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原材料产业呈现的是结构趋同的发展态势,由同构走向了更为严重的同构,这是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尽管这类产业所占制造业的比重不是很高,其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约30%。但一方面这类产业不仅是高能耗的,而且是高排放的,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的背景下,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这类产业也是目前产能过剩集中的行业,行业业绩近年来持续下滑,“去产能”的任务十分繁重。

第五,测算结果表明,2005年似乎是一个特殊的时点。因为,不论从整个制造业看,还是从重工业、加工组装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端技术产业、高端技术产业等类型产业看,在本文所考查的时段内,上海与江苏的同构度在该年份总是最高点,而江苏与浙江的同构度在该年份总是最低点。究其原因,在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办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极大刺激了长三角经济的增长并使其快速融入了全球分工。在江苏追赶上海的过程中,加工贸易在两地迅速发展,由此形成了结构上的趋同。与此同时,浙江与江苏相比而言,则走的是一般贸易的路线,因此出现的是结构上的趋异。当然,经过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当“入世申会”效应逐步消退后,同构的状况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发展趋势。

六、结论与建议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2

定西市属于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地质结构复杂。川塬地只有10%左右。自然资源较其地区匮乏,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35%。是闻名全国的贫困落后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各种扶贫项目大约843.9万元的投入,定西市的贫困面貌已经有了大大的改善,贫困面积也大大减少,全市6个县,超过90%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告别绝对贫困。但是,这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贫困的问题。作为定西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定西市的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定西市农业发展的水平一直很低,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压力过大,区域经济不发达。为实现定西市农业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上,就必须挖掘出定西市农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开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以主导产业带动农业经济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崛起。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农林牧渔业结构一般说来可以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和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结构指标来反映,但是针对定西市的特殊情况,农业产品大多自己自足,或者囤积,商品率比较低,所以在此采用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指标来反映其结构。

1、定西市农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趋势甘肃省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对应年份的平均水平,且成下降趋势,这与全国的整体趋势相统一,本文选取了四年间定西市的农业数据,从2007年到2010年,这四年间定西市的种植业所占比重都高于全国和甘肃省,平均高出的比例分别是19.76%和1.33%。分别对定西市的七个县区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这几个县区的种植业比重也都不同程度的略高于全国的和甘肃省的平均水平,但这几个县区中安定区、岷县、漳县都呈现出了种植业的下滑趋势,在大农业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其中漳县的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速度达到了3%;而临洮、陇西、渭源则表现出种植业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临洮县种植业年均比重上升速度达到1.49%;通渭种植业比重变化不大。

2、定西市林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趋势全国的林业产值比重呈现出逐年小幅度上升趋势,至2010年为4.2%;对甘肃省的数据进行观察,四年中除了2007年以外,其余各年的林业产值比重也是逐年递增的,其中2010年的增长幅度最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87个百分点;定西市与甘肃省相同,除2007年外,其余各年林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并在2010年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4.72%;定西市七个县的林业产值比重情况由于各个县之间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安定区、陇西、岷县、漳县呈现出了年年大幅度增加趋势,尤其是安定区,2007年和2008年林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到了2008年,安定区林业产值比重从2.47%上升到4.8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到了2010年更是猛增3.02个百分点,达到7.85%,分别超过全国和甘肃省3.65、2.78个百分点;陇西、岷县的林业产值比总也在这段期间内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陇西林业产值比重年均增长1.11个百分点,岷县则为1.15个百分点;漳县和通渭的林业产值比重在2007年时分别为2.49%和2.94%,到2010年分别为4.6%和4.91%,年均增长0.7个百分点和0.66个百分点;临洮县和渭源县的林业产值比重则是逐年递减的趋势,尤其是临洮县,比重从2007年的5.29%下降到2010年的2.74%,年均下降0.85个百分点;渭源县的林业产值比重虽然年年下降,但大体上变化不大,从2007年的3.03%下降到2008年的2.52,年均下降0.27个百分点。从定西市总体上看,林业产值比重依然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与这几年的退耕还林政策有一定的关系。

3、定西市牧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趋势全国范围内在牧业方面的产值比重逐年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年均上升幅度为0.8个百分点,甘肃省牧业的产值比重每年也以0.16的百分比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远低于全国水平,这是由于甘肃省基础薄弱、增长速度缓慢;定西市的牧业产值比重与甘肃省相差不大,但在近四年的数据中却呈现出递减趋势,从2007年的23.37%下降到2010年的22.48%,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代表了其发展趋势;定西市的七个县中,除了漳县外,其余各县的牧业的产值比重都有所降低,其中陇西县下降幅度最大,由2007年的25.93%下降到2009年的21.23%,年均下降1.57个百分点;漳县的牧业产值比重是七个县区中唯一有增长幅度的县,由2007年20.97%上升到2010年的27.58%,年均增加3.3个百分点。

4、定西市渔业总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趋势全国的渔业产值比重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有数据得知,基本都保持在10.7%左右,而甘肃省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严重缺水,所以,相比较全国而言,甘肃省渔业处于非常劣势状态,渔业产值年均比重都在0.3%以下,且几本没有增加的趋势,这也直接反映出了甘肃省自然资源的现状。定西市与甘肃省的基本状况一致,渔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每年都在0.2%以下,2003年为0.14%,这也与自然条件的限制有关;分别观察定西市几个县区的情况,定西市的七个县中,漳县的渔业产值比重最大,超过了甘肃省的平均水平,2009年达到0.53%;临洮县在2007年和2008年时,渔业产值比重曾在0.3%以上,但从2008年开始,就下降到0.13%,2003年为0.18%;其余各县基本上渔业产值都在0.3%以下。这些数据表明定西市在甘肃省内也属于严重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三、定西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开发程度低,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总体来说定西市农产品的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直接进入区外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数是初级产品,主要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其中最突出的则是充当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原料。定西市运往广州、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中药材大多数是初级产品,而进入国际市场或销往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则是经过切片加工的,与初级产品的价格相比,加工产品的价格会高出十倍多。如果将初级产品加工成中药制品或美容产品,该产品的经济价值还会有所提高。虽然马铃薯的用途很广泛,但是以蔬菜的方式进入市场只能是初级产品,这时马铃薯市的价格相对较低,。如果将马铃薯加工成粉皮、粉条、粉丝、薯条、薯片等产品,它的经济价值将会进一步提高。最近几年,定西市出现了一些从事马铃薯深加工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量都相对较小,而且加工出的产品还存在着质量、规格参差不齐的缺点,因而至今还没有打造出被市场认可品牌。

2、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尚未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定西市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匮乏,一般都采用传统方式从事农作物的种植,生产技术一直都没发生太大的变化。落后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数量和质量。虽然定西市的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条件特别适宜优势农作物的生长,由于地域差异造成了农产品的品质的不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些优势农作物的主要生产区既可以充当生产基地,也可以向龙头企业提供大量农产品。但是为了能长久发展,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运用现代农业科技进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从而发展壮大龙头并打造出企业特色农产品品牌。

3、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难以担负起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任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环节中,龙头企业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再生产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地方工业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和经营效果直接影响到区域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定西市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也不大,相互之间联系不密切,这与定西市种类繁多的农产品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有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就直接进入到了市场进行流通,另外,龙头企业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不若说人才、管理等的影响,发展其前景不明朗,不能很好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所以说,加快定西市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

4、专业化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市场管理水平低下定西市的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不容忽视的,大部分这样的市场否一地域优势资源为依托,经过长期的农产品交易,逐渐完善逐渐发展,但是由于对于这种专业化市场的基础投资的短缺,使得大部分专业化市场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规范的场所,有些甚至露天的,受天气的影响非常大,给农产品的交易带来了诸多不便。另外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其管理水平也较低,大部分的专业化市场都没有同意有效地管理,交易者不能享受到公平合理有效地交易环境,存在许多压价和缺斤短两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不仅算害了农民的礼仪,同事对市场本身的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此外,市场上缺乏信息咨询机构,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户没有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交易比较盲目,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或是产品滞销的情况,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商贩的交易积极性,一样会影响市场的繁荣,需要了解的是装野花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农产品外销的重要窗口,定西市目前的现状在软硬件上都有所缺失,对定西市农业的良好发展存在不小的影响。

四、定西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1、依靠专家学者的力量,尽快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定西市,在各级政府,虽然在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县药材,土豆,蔬菜,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农业发展的特点的定位和方向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广泛的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在全市范围内或者区县范围内作为特殊行业,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中国的气候,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中药材,盲目发展将导致药品的质量和市场信誉的下降降低,这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特色农业。此外,花卉业的发展有一个急于进入大规模行动的现象,有许多小规模的花卉公司,它是难以做大做强。在未来,政府应侧重于在该项目邀请内外和省内外的农业发展的特点,一些专家和学者来研究,使政策符合农业发展的特点,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在所有区县进行规划,科学为发展特色农业进行宏观指导,促进定西市特色农业发展。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3

年会上,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作了“中国日用化学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的主题报告,国内著名的管理咨询机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2004-2005年《中国日用化工行业研究年度报告》、《中国护肤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国洗发护发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国美容用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国洗涤剂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等,这些报告显示:中国日化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日趋优化。

一、现状与特点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日用化工市场仍处于增长期,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与2003年相比,2004年受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减缓,但因城乡居民消费拉动,仍有9.4%的市场增长率,市场规模达到1094亿元人民币。

从细分市场看,化妆品市场增长率为11.9%,市场日趋活跃;洗涤用品面临严峻的挑战,增长率较小;口腔清洁用品市场集中度提高,城市需求趋于饱和,市场增幅较小。从市场结构变化看,化妆品市场略有增加;洗涤用品、口腔、其他日化市场比例略有减少,整体上日化产品结构基本稳定。

总体上看,2004年中国日用化工市场的特点表现为:

1、从市场需求看,消费购买量稳步提高,产品渗透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城市基本需求饱和,个性化需求和农村潜在基本需求较大。

2、从市场供给看,洗涤和牙膏市场集中度高,市场规模稳定;化妆品高端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3、从品牌结构看,国际品牌从高端向中端渗透;国内品牌艰守中低端市场,持续竞争力经受考验;跨行业强势品牌借机介入。

4、从产品价格看,主要产品单价持续下降,仅洗衣粉品类近3年价格指数下降近35%,沐浴露、洗发水也体现同样趋势

5、从渠道结构看,商场、超市、专门店、直销等多种形式互补

(一) 化妆品市场现状与特点

200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接近580个亿。从细分市场看,洗发护发品市场容量渐趋饱和,增长速度开始减慢 ,但其中美发市场增长较快;护肤品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但不大稳定,仍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美容用品及香水市场容量远未趋于饱和,增长速度较快,市场竞争表现为多品牌竞争格局,尚未出现明显领先的品牌。

(二) 洗涤用品市场现状与特点

2004年中国洗涤用品市场规模接近398亿,与2003年相比,增长率稳中有降。从细分市场看,洗衣粉市场保持稳定;皂类市场容量一定时期内趋于饱和,增长速度缓慢 ;液体洗涤剂(含个人清洁的洗手液、沐浴露;物品洗涤的洗洁精;衣物洗涤的洗涤剂;其他液体洗涤剂等)市场规模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

(三) 口腔清洁用品市场现状与特点

2004年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规模达到70个亿,与2003年相比,增长率略下降。从产品结构看,药膏市场占主导,漱口液市场仍占很小比例;口味结构看,盐味是市场的热点。

二、趋势与展望

赛迪顾问预测,2005年中国日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14亿元人民币,增长率11.0%,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从增长模式上看,正从简单的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产品结构看,正从基本消费向个性化消费转变;从品牌结构看,正从外资主导向中外资竞合转变;从城乡结构看,正从城市为主、农村为辅,向城乡并重转变;从渠道结构看,传统业态渠道向现代立体渠道发展;从区域结构看,定位区域市场正在逐步向定位全国市场的方向转变。

(一) 化妆品市场的趋势展望

200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规模将接近684亿,总体上表现出:

从产品结构看美容用品比例将大幅上升,并有望超过护肤品和洗发护发品,养护型日常彩妆将是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从价格趋势看中低价位的产品需求空间大,平均价格将继续走低;从渠道结构看,渠道将从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转变,超市、直销、电子商务比例大幅增加;从产品理念看,防晒、抗衰老和绿色是化妆品理念发展的重点,以生物制剂、生物活性提取物、天然植物添加剂为代表的化妆品新原料,仍将成为产品开发的主导方向和高科技象征的主流;从品牌结构看,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高、中、低端品牌结构将进一步重构;从政策取向看,政策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将逐步加强,促进市场理性繁荣。其中2005年,直销法的颁布将促进化妆品直销的规范,品牌的直销活动将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逐步活跃起来,带动直销市场的繁荣。卫生部的相关法规,尤其是《关于禁止化妆品进行抗菌宣传的公告》将对药品与化妆品行业的互相渗透设置某种界限.

(二) 洗涤用品市场趋势展望

2005年,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规模将接近407亿,总体上表现为:从产品结构来看,合成洗涤剂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洗涤剂功能趋向于洗涤效果、方便使用、织物保养和个性化需求四个方面,并且更加关注环保、节能、节水产品的研发,浓缩和液体合成剂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角。从竞争手段看,技术成为推动洗涤用品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主流方向仍为节能、节水、高效、温和、使用方便、安全与环保;随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少,产品间差异越来越小,使得营销手段成为竞争的重要一环,在营销策略中,“文化”品味日益浓重 。从发展趋势看,成本压力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促使洗涤企业实行规模化经营来降低成本,通过日化产品系列化,可以在原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延伸,推出新产品,作为原有产品的补充,延长产品价值链,依托品牌优势,实现横向延伸,寻找附加值较高的相关产品。如纳爱斯已经投产沐浴露、香波、洗洁精、衣领净和牙膏;南风推出维傲熊胆沐浴露、洗发水、一口净牙膏;白猫(重庆)有桑莱丝润肤美容香皂。从区域结构看,农村市场成为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竞争的又一个主战场。

(三) 口腔清洁用品市场趋势展望

2005年,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的规模将接近78亿,总体上表现为:从产品结构看,高科技产品深得人心,向天然、多品种、多档次、多功能方向发展,功能性牙膏仍将是销售热点,如符合中国传统消费习惯的中草药牙膏、国际口腔用品发展潮流的增白牙膏、多合一牙膏和生物牙膏等。由于亚洲市场的消费习惯问题,未来几年中国及至整个亚洲对漱口水的消费量仍然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品牌结构看,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日益被大企业所垄断,小企业在这一市场内的生存空间将日益狭窄 。从市场趋势看,产品线将继续延伸,市场细分日益明显。人们对口腔清洁用品的需求正不断升级,除了清洁口腔外,有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产品、有针对不同购买能力产品、有针对不同地区的产品以及针对不同生理功能需要的产品,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已经进入细分营销时代,产品多元化、多功能化是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竞争手段看,广告宣传仍将是未来口腔清洁用品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厂商需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有针对性地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立品牌形象,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用电量;线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92-01

1 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看我市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期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电力弹性系数有不同数值。这一系数的变化不仅与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有关,还与科学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产品结构、装备和管理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有关。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大体可归纳成电力弹性系数等于1、大于1和小于1三种趋向:(1)当经济发展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原来结构和原有技术水平,其扩大再生产是以扩大外延方式为主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和电力总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将会同步增长,使电力弹性系数保持等于1的趋向;(2)当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电耗的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比重增大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电力来替代直接使用的一次能源和其他动力的范围不断扩大时,则电力总消费量增长率会不断增大,电力弹性系数将呈现大于1的趋向;(3)当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节能型方向调整,用电效率提高,节能工作加强,以及单位产值电耗降低时,电力弹性系数会呈现小于1的趋向。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三种趋向是并存的,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内通常有一种趋向占主导地位。

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愈高,则愈容易使上述第(3)种趋向加强;而发展中国家则第(2)种趋向可能处于主导地位。在2000-2008年期间,我市GDP年均增速19.7%,电力消费年均增速16.5%,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84,其中有三年的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六年小与1,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节能降耗步伐加快,我市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期阶段。

2 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也存在明显差异

2.1 我市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对1992-2008年我市用电增速和GDP增速做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模型为Y=0.458X+0.652,其中Y代表GDP增速,X代表用电增速,两者线性相关系数为0.64,即我市用电增速平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增速能提高0.458个百分点。2.2 用电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变动程度存在差异

首先,经济增长和用电量之前存在相同的趋势,但变化程度却存在差异。在经济增长下行时,发电量下行的幅度更大;当经济增长上行时,发电量上行的幅度也更大。从2008年一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下降10.8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速下降23.6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到三季度GDP增速提高4.5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速提高5.5个百分点。

其次,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国外也存在。美国2001年电力消费下降3.6%,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1991年电力消费增长5.0%,但国内生产总值则下降0.2%。日本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1.3%,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韩国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5.4%,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下降1.5%。

3 经济增长与用电量趋势差异的原因分析

导致经济增长和用电量数据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十分复杂,单纯强调某方面的原因及变化并不足以完全解释两个数据的背离。

(1)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上讲,用电量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而以高耗能、高耗电量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产增长放缓甚或大幅下降所致。

从2008年二季度到今年二季度,二产增速呈直线下降趋势,回落14.3个百分点,而三产不降反升,从去年二季度到四季度提高4.6个百分点;从今年一季度到三季度,二产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三产提高4.6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基本持平,但三产增速却超过二产增速,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从工业内部行业结构角度讲,用电量相对较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占比明显提升;而以钢铁、纺织等高能耗(用电大户)为主的大部分重行业及部分轻工行业生产下滑,占比明显下降所致。

(3)国内节能减排大气候大环境影响和先进性工艺设备的广泛引进及科技进步的作用,企业、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劳动需求;产业结构;就业

中图分类号:F0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3-0121-04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0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5.1%,到2007年的时候,下降到11.3%,因此,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在逐年地下降,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

在200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9%,到2007年的时候,上升到了48.6%;与此相反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在2002年到达最高比重41.5%以后,在逐年下降,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但是这是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根据表1画出图1,可以鲜明地看到:近年来,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长幅度较大,而第三产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依然是依靠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内各产业的变化趋势,本文根据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画出了第三产业内各行业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图。观察1978~2007年期间整个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在1993年以后,各行业的比重变化趋势趋于平稳,因此1993年以后,我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稳定。

从1993年以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在逐年地下降,这些行业是传统的第三产业,它们产值的下降也是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律。

“其他行业”的比重在1993年以后逐年上升,不过在2003年以后,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在2003年以后没有进一步向更好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其他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是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新兴的服务业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一)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分析

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之前,首先对我国各行业的就业趋势做分析,然后再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各行业就业的影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见图3。

1993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1993~2002年的十年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逐年地下降,但是从2003年以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从1978~2007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逐年地上升,而且上升非常地平稳,最近5年内也基本保持了1993~2003年期间的增长势头。因此总的看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来自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的减少,也可以认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还是主要转移到了城市第二产业。

由于我国2002年的统计年鉴对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2003~2007年的数据和行业的划分都不同于以往的年份。根据我国2003~2007年的统计年鉴,得出我国最近五年的各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

在2003年调整口径之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的行业有:教育、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有:制造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升幅度最大,有近4个百分点,房地产上升幅度也较大,有近3个百分点。其他行业上升幅度都非常小,在1~2个百分点左右。

就业基本保持不变的行业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采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在2003年调整口径之后,各行业的就业比重的排序是: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其中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六个行业所占的比重最大,近66%,因此传统产业的就业比重最大。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有的行业的生产总值很大,但是就业的比重却比较小,有的行业的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小,而就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到底应该用那个指标来衡量就业需求量的大小呢,以生产总值还是以就业量呢?

不同行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了准确地衡量各行业的就业大小,我们应该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衡量。本文使用各行业1亿元产值需要的就业人员(1人/亿元)来衡量不同行业的就业带动力。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1亿元产值Li需要的就业人员比较多,那么,该行业的生产总值越大,对就业的带动力就越强。从图4、5可以看到,我国三次产业单位产值的就业需求量从1978年以来逐步下降,特别是1993年以来三次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图形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部门,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与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因此,第二产业的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愿意向第三产业转移,富余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在转移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第二产业,因为其回报率较高。

三、我国就业结构的偏离度

(一)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

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各个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画出图形见图7。

从就业结构的偏离系数来看,第一产业的偏离系数是负数,而且绝对值越来越大,特别是2003年以后,偏离系数越来越偏离x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第二、三产业的偏离度下降较大,如果仅仅从这一点观察,可以认为我国的就业结构是越来越合理了。但是,第三产业的曲线在第二产业曲线之下,而且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距离没有缩小的趋势。

(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偏离度

2003年后,房地产业结构偏离度最高,但是除了房地产以外,其他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系数都非常低,这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没有表现出来。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现代农产品物流;现状;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市场化水平偏低但流通成本却非常高,这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实力,而且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农产品最后还是需要靠流通才能能实现自身价值,所以相对比较高的流通成本就导致农民群众未能从流通领域之中享受本应得到的权益。这就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以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实力。这就需要加快对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的探究,从而推动农产品物流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产品物流,主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地往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整个过程,并要在此过程之中实现相关农产品的保值与增值。农产品物流具有迥然不同于其他物流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物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因为各个不同地区在气候和水土等各个方面的自然条件均具有较大的差别,分别合适种植不一样的农副产品,所以农产品生产也就具备了非常强的季节性特点,不仅表现为农民群众的生产资料购置要考虑到季节因素,而且各类农产品的产出也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点。二是农产品物流具有极高的难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容易腐烂,对鲜活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施防潮、防虫以及烘干等相应的处理,进而保障农产品的品质以及质量。这就需要农产品物流企业考虑相应的设施与设备,主要包含了物流仓库、专业运输车、专业装卸设备以及加工设备等。三是农产品物流的种类繁多而且规模较大。因为农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所以流通量也十分大,而农业生产资料购置量同样也十分大,主要有农药、化肥、农机和农业生产所需相关原材料等。

二、当前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农产品物流行业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依然显得极为之后,这是由于我国流通领域过于分散之局面造成了农民群众的分散型购销,因为受到经济能力、信息资源等多种要素带来的影响,风险极易转嫁至生产者,从而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因为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农产品物流业的活动主要聚集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那些地区,在更加广袤的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这就产生了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不够均衡的问题。同时,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运行方式还是相当简单的,只是农户们自身开展相对简单的运输活动,未能对农产品物流业实施全面整合,也未能对农产品物流的流动过程实施全面管理。二是农产品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物流行业取得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远远没有建立起相互协调的现代物流运输网络体系。农产品物流业信息化状况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在分散式经营的模式之下,农户对农产品相关信息之获取依然依赖于以往那些传统办法,而且诸多农产品市场尚未购买信息化的设备,以至于物流网络系统依然处在空白阶段,农产品的供应链难以进行合理整合。三是农产品物流业的组织化水平偏低。鉴于当前我国农民群众的户均耕地只达到0.5公顷,生产规模非常小,导致传统的粮食供应业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上,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当前,单一农户近年来逐步成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力均,然而这类物流主体不仅规模偏小,而且组织化的程度相当低下,而且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发育相当缓慢,缺乏良好的服务能力,以至于大部分农民群众需要自行解决农产品物流运输的问题,农民群众处于无组织的分散化状态之下,自然也就缺少了足够的市场竞争实力,无法构成规模化经济,而且也无法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具备稳定性,同时还压缩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空间。

三、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之趋势

要积极加大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力度,着力培育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物流集团等规模化、体系化发展之主体。要把农产品物流原来较为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进而能够实现产销之间的无缝对接,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顺利流通进程,而且同时还能控制农产品物流中的相应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支持农产品物流业协会的建立与健全,形成农产品物流公司的诚信经营机制以及认证体系,积极支持该行业协会制定出牵涉到农产品物流业的有关行业标准,并严格加以执行。

(二)农产品物流专业化之趋势

如今,我国农产品专业物流一体化服务正在逐步建立之中。鉴于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化的不断提升,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局面以及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建立,对于农产品专业化物流的需求也变得愈来愈高。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加快本行业的分工进程,把农产品物流分配从原来的供应企业与销售企业那里予以脱离,交由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作,从而让农产品的供应企业以及销售企业能够一心一意地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的工作。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之趋势

因为农产品具备了数量大、类别多、运输困难、容易腐烂等鲜明特色,所以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起从农产品的运输到防腐、加工、配送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冷链物流发展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的冷链设施以及装备数量上有所不足,技术上还不过硬,也就容易产生易腐农产品,尤其是各类初级农产品被大量地消耗,以至于在食品安全上产生了相当大的隐患。有鉴于此,我国应当加紧构建覆盖面更宽、范围更广、技术更高的农产品物流冷链体系,并且较好地实现农产品物流之更新换代。

(四)零售环节规模化之趋势

如今,中国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随着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确立,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化,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农产品的消费也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内在质量。与此同时,鉴于我国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农产品市场也要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市场的挑战,以上这些均对今后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积极发展我国农产品的连锁经营行业,就能进一步地实现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良好对接,从而切实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持续提升流通的效率,能够进一步地推进规模化经营,持续扩大市场的主体,提升其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实力。同时,推进我国农产品零售的连锁化经营,对于促进中国农产品更趋科学化与规范化也有正面、积极的影响。鉴于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城乡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农产品零售要想实现连锁化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往往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在物流技术以及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之后,连锁的范围必然会得到持续扩大。

(五)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之趋势

信息化可以说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从农产品的生产起,到存储环节、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农产品物流信息一定要进行快速处理,从而力求做到更加精准的传递。一是要提升农民群众应用信息之能力,全面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掌握信息化知识的能力。要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加快农地的流转进程以及规模化经营的程度,提升农民群众对于信息化工作之需求。同时,各地政府部门也应当进行统一协调,运用市场化导向,认真实施好农产品交易信息的采集以及等工作。要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服务机制建设,积极创建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发展平台,落实农产品的信息化服务工作,形成快速、高效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

(六)农户组织化提升之趋势

中国的农产品从生产起,一直到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以及组织数量非常多,然而规模缺相当小,层次也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联合性,进而造成组织化的程度不高。要想解决存在于农民群众身上的组织化程度过低和大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较为可行的一项措施是促进家庭经营与规模化经营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发多元化农产品的合作方式,加快农地的合理集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户经营的规模化程度,提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整体规模化状况,切实解决分散经营的生产成本过高而效益偏低等实际问题。运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将原本分散化的农户进行合理的组织,从而产生产业化的组织新方式,切实带动广大农户进入到市场中实施统一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出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功能,切实提升农户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七)强化专业合作社建设之趋势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指专业生产方向一致的农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实施自主管理和自负盈亏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普通农户比较起来,具有团队协作、要素改进、市场竞争力提升、风险降低以及管理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合作社完全可利用自身更为稳定的货源、更为充裕的资金,对农产品实施全面深加工,以求缓和集中上市带来的各种压力,进而提升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从而有效缓解农产品在产、销过程中产生的危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农产品物流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今,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业尚处于起步摸索时期,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新型模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政府部门一定要全力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宏观调控等积极作用,落实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规范当前物流市场,提升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毒,强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从而为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创设出更加优质的运行环境。

作者:冯佳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洪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呈现新趋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2(9).

[2]吴霞.宁夏特色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13(7).

[3]恽绵.从供应链特点看农产品物流的趋势[J].中国农村科技,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