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例6篇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小规模;淡水;养殖;现状;发展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人早已过上衣食无忧、饭菜精致的小康生活,水产品在不少家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养殖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小规模淡水养殖业更是异军突起,技术上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小规模淡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介于此,为了使小规模淡水养殖得到长足发展,水利部门有必要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其中的问题,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小规模淡水养殖状况和问题

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主要以小规模为主。下面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养殖对象、养殖模式及养殖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养殖对象

就目前我国小规模淡水养殖的品种现状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鱼类,主要以可食用的淡水鱼类养殖为主,如水产品市面上常见的草鱼、鲫鱼、鲤鱼等;二是虾类,主要包括常吃的北极冰虾、淡水龙虾等品种;三是蟹类,多以河蟹养殖为主,如鄱阳湖大闸蟹等;四是贝类,主要包括河产小螺丝等品种。

2.养殖模式

(1)稻田养殖。稻田养殖是良性生态循环系统的重要体现,其主要将水产品养殖和水稻种植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需要养殖的水产品,如鱼、虾等放在水稻田里放养,并以稻田里的虫子、杂草等食饵,这种养殖模式形同天然,既消灭了水稻田中的害虫、杂草等影响水稻生长的物质,促进了水稻的有机生长;又省时省力,提高了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2)天然湖泊及河流养殖。该种养殖模式主要是将水产品投入到天然的湖泊及河流中进行放养,并采取人工投饵和天然饵料相结合的喂食方式,一方面既节省了饵料上的人力及材料,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水产品天然原味的保存,是一种良好的水产品养殖模式。

(3)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是一种封闭式的水产品养殖方式,养殖密度较大,且适合多种水产品的同时混养,既方便养殖人员的日常管理,又能进行高产量的水产品生产。

(4)网箱养殖。该种养殖模式亦是我国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水产品养殖模式,其在水产品的养殖空间上虽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饵料的投放上较为准确,能够减少饵料的浪费,且其产量较大,在捕捞上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更加方便。

3.养殖现存问题

就目前我国小规模淡水养殖业的养殖现状来看,由于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地区,且多由当地的农民操作管理,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技术的缺乏,也即当地农民在淡水产品养殖的过程中,主要靠自行摸索及彼此之间的经验传授进行操作和管理,既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又欠缺一定的市场销售意识;二是饵料的投放问题,当地农民在饵料品种的选择上、成分配量及投放量上由于缺乏相关的生态及专业知识,不仅不能合理投放饵料,亦会造成水环境的污染,不利于水产品产量的提高及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三是水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采用河流及湖泊进行养殖的水环境,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工厂废水的排入,造成了水产品养殖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我国小规模淡水养殖的发展趋势

准确地把握小规模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是促进其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从养殖主体、养殖环境及养殖体系建设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具体表现如下:

1.提高养殖主体的养殖技能

也即针对我国东南地区小规模淡水养殖户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生态知识的缺乏问题,要将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作为我国未来小规模淡水养殖的发展方向,由政府为宏观调控主体,既要积极鼓励各养殖户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要通过下乡走访、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养殖户农民的专业技能及知识培训,进行科学合理的淡水产品养殖,提高淡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在湖泊及河流的水产品淡水养殖聚集区,要严格控制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向水中的排放量,将营造良好的水产品养殖环境作为我国未来水产品淡水养殖的发展方向,并督促各工厂将其生产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再向河流或湖泊中排放,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以降低甚至是杜绝水污染对淡水养殖造成的负面影响。

3.建立完善的养殖体系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文2

各位领导、各位社员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召开一年一度的**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水产专业合作社向各位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领导、社员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我镇共有水产养殖面积4.36万亩,其中内塘养殖2.96万余亩,长荡湖围网养殖1.4万余亩,人均占有水面1.3亩。2010年,我镇河蟹年总量达3095.6吨,产值4.13亿元,同比增长14.7%。为全镇人均增收500元以上。近年来,我社以科技养殖为引领,以养殖增效、社员增收为目标、以夯实养殖发展基础,转变水产养殖发展方式为重点,在水产科技创新示范、推广、转化上下功夫。涌现了像袁田庚、蒋春生、张国才、冯和生、曾跃军等一大批养殖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亩净效益在6000元以上甚至达万元的养殖户。近年来,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我社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这一中心,强化社员培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河蟹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河蟹为主的水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我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水产经济作出了贡献。

三年来,,,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各项工作一直得到了上级政府和各位社员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我社把水产高效、生态养殖、有机养殖作为农业保增长的重点来抓,通过强化技术推广,主导产业规模扩张,突出效益提升三大举措,使水产养殖业由定性走向量化、由传统经验走向科学养殖,不断加快我镇高效渔业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水产大镇向水产强镇的跨越。

三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社坚持“资源本土化、生产生态化、组织合作化、经营市场化”的原则,遵纪守法,规范操作,诚信服务,认真接受上级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立足于自身区域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开展养殖模式调整,我社每年均举办水产养殖科技专题培训班两期以上,努力推进我镇河蟹养殖向高效、生态方向发展。通过三年的运作,我们从单项的水产养殖向农产品包装、加工、休闲观光等领域拓展,形成了一个以水产养殖为基础的产业链和多元化的新型产业。这充分体现了我社社员“团结、创新、务实、争先”的精神,同时我社以市农林局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契机,发挥合作社的功能,使渔业科技入户的科学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实行蟹、虾套养,提高池塘的综合产出率和经济效益。这充分展示了我社养殖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水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效地推动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儒林镇的知名度,加快了我镇经济发展。

各位社员,过去的一年,全镇水产养殖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归功于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有相关技术指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归功于我们各位社员和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奋斗,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形势下的新挑战,一些新的矛盾又凸现出来。一是养殖基础设施薄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经营规模普遍不大,不能适应现代养殖的发展需求;二是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养殖户的思想观念存在着较大差异,使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的投入理念、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导致河蟹病害频发,同时也有部分池塘不合理的大量投喂饵料和滥用药,乱用药,加剧了养殖环境的恶化。三是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四是科技养殖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五是自育蟹种面积偏少,制约了河蟹养殖的产量和回捕率(目前我镇养殖面积30800亩左右,蟹种培育自给率不足20%,远远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实现养殖业增效、社员增收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力推广养殖业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为主线,做强、做大、做优水产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养殖之路,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业档次水平;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业项目推进水平;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水产品无公害绿色品牌水平,紧紧依靠党和政府及广大社员,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河蟹、青虾为主的水产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产业的知名度。紧紧依托长荡湖4A级旅游区的开发,要进一步放大长荡湖效应,大力提升水上旅游、餐饮、休闲等服务业的品味,打响以长荡湖大闸蟹为品牌的河蟹产业,推动我镇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要以 《农民专业组织法》为准则,积极主推河蟹养殖品种和蟹池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在生态环境养殖、水产品质量改善上下功夫,大力宣传放养优质大规模自育蟹种和水循环建设的优势,积极推广栽种复合型水草和高蛋白饵料投喂以及科学的防病治虫等方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资源再生、环境改善、效益增加的养殖经济模式。发挥北干河科技示范园辐射功能,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效应,做到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创立一个品牌,培育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根据我社的实际情况和广大养殖户的要求,结合市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把学到的科学养殖知识用到养殖生产实践中去,不断扩大养殖科技的影响力,使广大养殖户既满口袋,又富脑袋,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改善养殖条件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品质,扩大生产总量,共同促进养殖业收入的快速增长。

今后的水产养殖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以蟹业增收、农民创收为核心,实现养殖业的新跨跃。依托自身的养殖优势,增强品牌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施无公害生态养殖推广和使用微孔纳米管道增氧新技术,使我们的养殖业向多层次、全方位的方向发展,加大对渔业生产中违禁农药的宣传和监督力度,让我们的广大社员都清醒的认识到违禁农药对河蟹产业发展的不良影响,从而杜绝违禁农药的使用。我们要打破自我满足、低效运行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养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推动水产养殖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社员,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儒林**水产专业合作社,恳请各位多多关心合作社的发展,我们将采取上下结合,建设扩大销售网络,搭建养殖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将把握机遇,提升经营理念,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员的经济利益,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将突出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挖掘内部潜力,紧紧依靠广大社员,更加注重生态养殖环境改善、科技及资源投入,认真推进优良品种的引进,把广大社员增收作为合作社工作的核心任务,把提升水产养殖的效益作为合作社的重要目标。

河蟹养殖是我镇农民的主导产业,面对现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如何做大做强养殖业,合作社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革新传统养殖的旧观念,加快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变,相信科学、相信知识,把依靠科学养殖作为合作社长远发展的保证。

2、加快现代高效、多元化水产养殖体系建设,积极与市、镇二级农技推广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关注养殖模式的更新,关注新养殖技术的发展。

3、根据水产养殖特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将把广大社员增收作为根本目标。

4、确保我社水产品安全、生态和农药含量不超标,我们的广大社员要带头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禁止使用农用违禁农药的通知精神,自觉保证农产品质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5、树立水产养殖资源价值观和循环经济的新观念,要改变以住个别养殖的老经验、老传统,带头推广科学的养殖方式,用科学来促进增收。

社员朋友们,市场孕育着希望,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咬住全年目标不放松,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奋力进取,既要全力做好今年的水产养殖工作,还要抓住发展水产养殖的机遇,不失时机地调结构、促转型,提升发展水平。要有抢抓机遇,赶超一流的雄心,要有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在养殖管理上开创新局面,在创新发展上强化新举措,千方百计推动水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镇水产养殖长远发展增添更大后劲。恳请各位领导多关心,各位同仁一如既往的支持合作社发展,各位社员多努力,为合作社的发展共同奋斗,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文3

1 宝鸡市农业污染现状及污染减排基数

2012年,宝鸡市COD 排放总量为49978t,工业源排放14584t,生活源排放14357t,农业源排放20789t。农业源排放的COD占全市总量的41.6%,是工业源COD排放量的1.42倍,是生活源COD排放量的1.45 倍。宝鸡市氨氮排放总量为5355t,工业源排放1071t,生活源排放3090t,农业源排放1153t,农业源排放的氨氮占全市氨氮排放总量的21.5%,是工业源氨氮排放量的1.08倍。通过上述分析,在我市水体污染中,农业源污染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我国污染减排指标中,在“十二五”时期由原来的2项分别增加到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其中,COD和氨氮两项指标涉及农业源。2010年宝鸡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对农业源主要统计了畜禽养殖、水产和种植业3个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宝鸡市2012年农业源COD排放总量为20789t,畜禽养殖业排放COD总量为20713t,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9.6%,种植业和水产业加起来只占0.4%,在农业源污染中,最大来源是畜禽养殖。通过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进行污染源普查统计,涉及的畜禽包括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但统计范畴没有纳入散养户。宝鸡农业相比农业发达地区仍有落后,但近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逐渐形成了以粮为基础、畜为主导、果为特色的优势农业发展新格局。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万头以上的大型奶牛基地有1个,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基地有3个,万只以上的大型养鸡基地有6个。

在宝鸡市畜禽养殖业中,所占比例偏高的是养殖专业户,相比之下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部分畜禽养殖业没有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2012年,宝鸡市畜禽养殖专业户排放的COD共计17459吨,占畜禽养殖业排放总量的84.3 %,其中奶牛的排放量最大,约9244吨,占畜禽养殖业排放总量的44.6%,奶牛养殖专业户排放COD共计7484吨,占奶牛养殖排放总量的81%。对于宝鸡畜禽养殖业来说,减排的重要手段就是畜禽养殖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2 宝鸡市农业源污染减排任务

“十二五”时期,国家在污染物总量减排领域中纳入了农业源,同时单独下达削减任务,对农业源进行考核。在“十二五”期间,与2010年相比,我省到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方面分别下降7.5%和10%。在计算 “十二五”期间的农业源污染物排放中,与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相比,计算方法有所不同,现有状况是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的主要依据,通常情况下,通过畜禽养殖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治理措施的去除量对实际排放量进行计算。

在《陕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对我市COD和氨氮减排目标、工业和城镇生活两部分的合计目标分别进行了明确,从而可以清楚地计算得出农业源COD和氨氮的目标。即到2015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应控制在4.98万吨以内,比2010年下降8.2%;氨氮排放总量应控制在0.51万吨以内,比2010年下降11.2%。农业源COD和氨氮要比2010年分别削减9.2%和11.2%,作为新增加的减排领域,农业源COD和氨氮与工业和生活领域减排的任务相当,任务十分艰巨。

3 对我市农业源减排的建议

3.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畜禽养殖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的特点,对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畜牧养殖小区,进而与土地消纳量相匹配。按照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对城镇、风景区、饮用水源等环境敏感区进行明确。对于不宜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敏感区,将养殖场与农田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对畜牧业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提倡将养殖场与农田、果园、山林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农牧结合的生态模式,力争粪尿全部就近消化,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稳定、限量发展。要着重强调“种养结合”的原则,畜牧发展要符合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规范化和资源化。畜牧业发展空间规划的制定,不仅将更好地引导我市畜牧业稳步发展,实现一个清洁、健康、生态的养殖方式,也进一步加强了我市生活环境和饮用水源安全。

3.2 由分散走向集中,消灭散户、控制专业户、扶持养殖小区和养殖场

农业源减排任务的重点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粪便的排放。但当前我市养殖专业户污染物排放量仍比重较大,应尽快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推动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养殖转变,逐步降低养殖专业户养殖量的比重。倡导有条件的村镇建立粪污处理场,集中收集、处理养殖专业户畜禽粪便,最大程度地降低养殖专业户的畜禽粪便排污强度,逐步提高污染治理整体水平。由分散走向集中,消灭散户,控制专业户,扶持养殖小区和养殖场,让散养向规模化养殖发展。

3.3 扎实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建立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采用干清粪的方法收集粪便,污水厌氧处理,沼液经生化处理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农业利用,粪渣和沼渣通过堆肥发酵制取有机肥或有机复合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行清洁养殖技术,根据种养面积合理确定养殖数量,达到产用平衡。

案例:现代牧业(宝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年存栏奶牛15000多头,公司建设中严格执行了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粪便实行“干清粪-沼气-沼液还田-沼渣生产有机肥”的处理模式,沼气发电运用的是世界先进的PFR工艺,综合利用沼液沼渣,实现粪污的综合和有效利用,并以沼气技术为纽带,将养殖和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形成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

宝鸡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就是小麦,因此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基地可以采用此模式。奶牛产生的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还田浇灌,优质麦草又为奶牛提供了食物来源。沼气生产的沼渣和沼液又可以作为绿色的有机肥料,用于大棚的蔬菜生产,既提高了蔬菜品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达到了污染“零排放”[3]。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水产养殖 品牌专业

高职院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经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于2010年我校水产养殖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现将我校水产养殖品牌专业建设相关经验及成果作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教学课程建设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生动、形象地讲授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 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1、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按照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积极补充水产养殖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性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 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高职层次的办学特色。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改革,更多的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来授课,这样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接近生产实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为“学”,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水产专业教师在制作网页与课件上精益求精, 不惜耗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制作电子课件。课件页设计新颖, 既美观大方, 又生动活泼,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课件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直观性强, 且通俗易懂,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实物展示、现场讲解、操作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材及相关资料齐全:

本课程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并配有实验实训指导书, 充分保证了水产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及鱼类图库等相关教学资料配套齐全。

4、实验条件不断完善

为满足学生校内实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学校要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力度,成立了饵料培养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循环系统养殖实验室、生物标本实验室、病害防治研究实验室等,不断完善校内实验教学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生产实习教学是水产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生产实习基地,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它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中心课题。学校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加大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学生生产实践实习的需求。

近年来,辽宁沿海地区掀起了海参养殖热潮,从而推动了海参苗种生产的快速发展。刺参育苗生产时间在5月份就开始准备工作,各育苗场急需水产技能人才和小水体的技术人员。我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辽宁沿海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2006年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和《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的集中综合实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上岗,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学生把企业看成自己的企业,学生按照企业安排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水产养殖行业实践性和季节性很强,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进企业实训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稚嫩走向成熟。经过在企业艰苦的磨炼,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认识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消除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尤其是刺参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学生们参与育苗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团队意识、主人翁精神、心理素质、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对从事水产行业充满信心,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职业岗位上顶岗训练,接受企业化管理,绝大部分表现优秀,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企业的首肯,为学院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学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对企业生产情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有些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专业人才规格目标的实现。因此, 本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对教师教学及实践做出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一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增强专业理论学习,一名教师已考取了全国水产执业兽医师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深入生产实践。由于教研室青年教师数量较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跟班下企业蹲点,必须对学生实习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

四、水产养殖技术品牌专业建设成效

随着我校水产养殖技术品牌专业的发展,不断推动水产养殖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使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水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的成长更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实现校企互利双赢,为水产企业培养急需的技术人才,使学生能直接在企业就业,并为一些小水体育苗场培养技术员,更好地实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文琳.浅谈水产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河南水产,1998,4:37~40.

[2] 郝瑞荣,王伟伟.提高水产专业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科教文汇,2009,5:91.

[3] 邹社校.加强水产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54~155.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文5

一、基本情况

XX市怀柔区现有虹鳟养殖场30多家,年产量约500吨。以虹鳟为主的垂钓、餐饮业达450家,虹鳟售价10-18元/斤,另收加工费10元/尾,如“鱼师傅”酒家年可销售虹鳟25吨。

山东省XX县现有虹鳟养殖面积220亩,主要集中在冶源镇。冶源镇养殖虹鳟150亩,养殖户150多户,其中年产量2-3万斤的养殖户约30家,年产量5-6万斤的养殖户7-8家。现已形成集鱼卵采集、孵化、饲养、销售、饲料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养殖品种由虹鳟向金鳟、大西洋鲑、鲟鱼等多品种发展,年纯收入520万元。该镇还立足资源优势开展以虹鳟为特色的餐饮业,全镇有美食园、鱼村、鱼馆等30多家,推动了虹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政策与资金落实到位。山东XX、XX怀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下水、涌泉水,水量大,水质清澈透明,水温适宜,是虹鳟鱼养殖的最佳场所。为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XX县及怀柔区政府把虹鳟鱼作为水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点产业,从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增加科研经费,增强科技力量,开展科技攻关。XX县政府还从虹鳟卖难入手,在发展初期发挥各驻外办力量推介虹鳟产品,并承担一切费用,为虹鳟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2、依靠科技,加快虹鳟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规模发展,XX县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并邀请青岛海洋大学教授、省水产研究所专家结合生产实际举办科技讲座,提高了渔民虹鳟养殖技术水平。怀柔区虹鳟养殖基地常年聘请虹鳟鱼研究资深专家、研究员开展新技术开发研究、专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拥有必备的制种实验室和试验池,用作远程教育的设施,为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科技成果发挥了作用。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无公害虹鳟产品的需求,养殖基地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操作进行虹鳟的选育和饲料配制,严把疾病防治关,严禁违规药物的投入。由于无公害标准化等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推广应用,虹鳟养殖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怀柔区单产水平为3-5万斤/亩,XX县为5-6万斤/亩,创国内先进水平;养殖成本也逐年降低,每斤成本只需4-6元,一个养殖面积200-300平方米的小型虹鳟养殖场,年可创利4-5万元。

3、良种配套,为规模开发提供保障。怀柔区注重抓虹鳟鱼种苗基地建设,做到自繁自育自养,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品种结构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了日本金鳟、山女鳟、白点鲑、河鳟等十多个优良品种。同时针对多年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个体生长缓慢等现象,组织了有关专家开展优质亲鱼的选育工作,保障了种苗质量,推动了虹鳟养殖业的发展。XX县由于水温不适宜人工繁殖,需外调发眼卵,为此县水技站聘请专家、专业人士传授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使每个养殖户都熟练掌握了从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成至病害防治等全套技术,苗种培育成活率达60%,成鱼养殖成活率80-90%。为节约开支,冶源镇政府从XX、黑龙江等地集中调运发眼卵,分发到各养殖户自行孵化培育,使户均节约成本1000元以上。

三、启示与建议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虹鳟鱼养殖是一项新产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形成一个规模产业。由于我市虹鳟养殖刚起步,基础较弱,为此生产要上规模,必须有超前意识,耐心工作,及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后盾。地方政府要重视虹鳟产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虹鳟产业,对虹鳟科研攻关与技术培训、创品牌、促销等给予重点扶持,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初期的困难与问题,尤其是销售难题。金融部门要放宽条件,向虹鳟产业倾斜,重点支持经营水平高、有一定影响面的基地型龙头企业,推动虹鳟产业的规模发展。

2、建立规格苗生产基地,创新养殖模式。由于我市地下水资源有限,只能开发高海拔地区的山涧水养殖虹鳟,而山涧水又存在渡夏及受雨季影响水质易混浊的问题,对虹鳟苗种造成危害。因此要规模发展,必须错开高温时期,发挥南方生长速度快于北方的优势,利用秋冬季低水温开展养殖,走“集中培育,分散养殖”之路。要根据生产布局,建立县级大规格苗种(50克/尾以上)培育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还要根据不同类型资源特点,创新养殖模式。如开发高海拔地区的水库开展增养殖;在低海拔地区利用秋冬季选择适宜水质的大中水域开展网箱养殖;发挥关闭、停产养鳗场水质清新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虹鳟精养等,不断做大做强这一产业。

3、培植典型,依靠效益带动生产。XX、山东虹鳟产业均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才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的虹鳟养殖试验于2000年取得初步成功,2002年在全市推广养殖,尚属小规模分散生产。2003年又遭遇“非典”与罕见的高温,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市虹鳟产业的发展壮大,除政府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开拓市场外,还需培植典型与龙头企业,依靠效益带动生产。要抓两种典型,一种是水产技术部门先行,开展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包括采用进口饲料饲养,使养殖成本控制在每斤8元以下;另一种是培育经营机制完善,具有技术、资金、设备等优势,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的骨干型龙头企业,如台商吴龙振先生在清流李家的养殖场,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促进虹鳟产业发展壮大。

4、加大科研力度,实现科技兴鳟。从我市目前虹鳟养殖水平看,地下冷泉水养殖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平均每平方米产鱼20公斤,仅是考察点的最低水平;山涧水养殖更差,平均每平方米产鱼11公斤,为最低水平的一半。从养殖成本看,我市为每公斤20-26元,与XX、山东等地无法相提并论。如何降本增效成为今后虹鳟产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虹鳟要发展,科技要先行,要重视虹鳟的科研开发,增加科研经费与科技力量,组织科技人员,聘请虹鳟养殖专家,联合科研院校,针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如病害、饲料等进行攻关,不断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范文6

一、渔业发展现状

我市境内江河纵横,电站库区、水库、人工池塘、稻田等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水产养殖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市(县、区)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典型示范、争创名牌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调动了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全市水产养殖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渔业水产品产量、产值稳步增加。60年代前,渔业主要是靠江河捕捞,70年代有小规模发展,进入80年代后全市水产养殖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期。截止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3.39万吨,产值2.46亿元;其中:水产养殖产量3.3万吨,江河捕捞产量874吨。罗非鱼养殖产量3.02万吨,占水产养殖产量的61.1%。年,全市水产品产量列全省第五位。我市罗非鱼养殖占周边市场的份额比较大,以昆明市场为例,平均每天发送罗非鱼30吨左右,占昆明罗非鱼销售市场的90%强。

(二)渔业水产养殖方式逐步转变。“十一五”以来,我市水产养殖业逐渐由过去单一、独户经营养殖模式向科学化、生态化、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县利用良好的自然水产养殖环境,通过发展建立渔业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全县有5个罗非鱼养殖基地通过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检测,达到出口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等国家要求的产品质量标准,渔业发展朝着打造成为省的优质渔业养殖示范基地,优质水产品输出基地的目标迈进。县随着李仙江、泗南江、阿流域中型水电站陆续建成,充分利用电站库区水域资源发展网箱养殖,由于水质好,饲养方式科学,其养殖主品种罗非鱼及其鱼片加工具备出口的检验检疫要求。2010年,县计划完成电站库区网箱5000个,水产品产量将达到1万吨,逐步使库区“移民”转变为“渔民”。区南屏镇曼连村三家村小组村民自愿组成了养鱼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信息平台,了解各类渔业生产、销售、科技等信息,为小组的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产保障。该组充分利用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促进了经济发展,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年底,该村民小组已有80%以上的农户养鱼,共有鱼塘800亩,平均每亩产鲜鱼一吨多,实现销售收入640万元,利润12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龙头企业是促进我市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市渔业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增强。目前,具有一定实力和资金规模的罗平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入驻建厂,计划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加工厂计划总投资1.2亿元,加工能力6万吨/年,2010年计划加工罗非鱼1万吨,生产罗非鱼片3500吨,出口3000吨,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达到设计产能后,年加工罗非鱼6万吨,出口2万吨,出口创汇1亿美元。

(四)渔政执法不断加强。目前全市有渔业行政执法人员238人,其中:专职9人,兼职226人。全市实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管理;按《渔业法》规定,严厉打击电、毒、炸鱼渔业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对渔业生产安全加强监管,建立和完善渔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年共增殖放流鱼苗、鱼种和成鱼555.66万尾,共投入资金47.9万元,通过增殖放流,提高广大群众保护意识,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推行健康养殖,制定了《市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操作规范》、《市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操作规范》下发各县(区)乃至养殖场。目前县、景东县已获农业部第四批养殖示范场称号。

二、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发展渔业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综合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仍然存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就是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发展渔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行了渔机补贴,鲜活鱼运输绿色通道,免收过路通行费等惠民政策,发展渔业政策机遇明显。

2、发展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市自然生态良好,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3-20.2℃,坝区海拔在900-1400米之间,全市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1600毫米,年相对湿度79%,全市水域广阔,大小江河纵横交错,分属红河、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一百多条支流穿境而过,市境内长达346.5公里。据统计,全市有宜渔池坝塘67.88万亩,水电站开发将形成的库区水面面积有100多万亩,适宜稻田养鱼面积近80万亩,具有发展渔业养殖产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优越的光、热、水及广阔宜渔生产自然条件为发展渔业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是最适宜罗非鱼养殖的区域之一。

3、发展渔业市场前景广阔。水产品是人类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由温饱向小康社会过渡阶段,居民食物消费的基本特征是由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逐渐转变为通过动物性食品的需求而对粮食的间接需求。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也呈上升的趋势。在这些动物性食品中,水产品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食品。据营养专家分析,鱼肉与牛肉、羊肉的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当,比猪肉蛋白质含量几乎高一倍,鱼肉与猪肉、羊肉、牛肉相比,其脂肪含量是微乎其微的。至今,动物蛋白仍是提高人类体质、特别是发展人类智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据统计,年,我市肉类总产量12.63万吨,水产品产量3.39万吨,水产品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还比较小,发展的空间广阔。同时,我市优势水产品罗非鱼销售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除了如周边昆明等市场,成都、重庆等市场对鲜鱼的需求也十分旺盛。我市达到出口检验检疫检测要求的罗非鱼鱼片,在国外市场也深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4、发展渔业效益明显。在调研中,我们认为,渔业养殖与其他农业种植业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县通达渔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罗非鱼养殖基地,平均每亩可收入2.5万元,纯利润5000-6000元/亩;县库区网箱集约化养鱼,每个标准网箱一年可养殖两季,产量可达2吨以上,产值可达到2万元左右。发展渔业养殖是一个短平快、效益高的产业。

(二)渔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产养殖水平不高,资源闲置浪费。长期以来,我市水产养殖业依靠养殖户自主发展,政府对渔业发展的引导和投入不足,渔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养殖池塘少,养殖水平不高,养殖效益发挥不明显;全市现有宜渔池坝塘面积67.88万亩,水库面积9.1万亩(不包括水电站库区面积),目前仅分别开发利用3.87万亩和7.36万亩,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十分突出,池塘亩产平均不到1吨,水库亩产不到100公斤,水产养殖水平不高。

2、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不高。总体上看,能够辐射带动全市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还未形成,水产养殖小、散、弱的现象依然突出,渔业占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比较少,水产养殖质量标准意识、行业自律、市场开拓、品牌意识等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不高。

3、渔业发展机构队伍不健全,科技支撑不足。现行的全市渔业机构,从市级到县(区)实行的都是一套班子、几快牌子,技术推广人员除承担渔业技术推广,同时还承担渔政监督管理、渔业船舶管理和疫病检疫等工作,政事不分,既不能专职执法又增加渔业科技人员工作压力,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对电站库区没有专职库区渔业管理机构;渔业科技体系不健全,苗种良种基地建设滞后,主养品种罗非鱼苗种基本从广东、海南引进,养殖示范点缺乏,水产技术推广应用不足,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村水产科普面还不够广。

4、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水产品质量保障能力脆弱。每年虽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但没有经费投入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无检疫监测、防疫设备和设施,不能正常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三、加快渔业发展的建议

(一)把渔业养殖产业培植成“十二五”期间的骨干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市水电站库区、水库、人工池塘、稻田等形成的水域水面已具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条件,“十二五”期间将是渔业养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要认真做好规划,把渔业养殖产业列入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中的骨干产业加以重视和培植。初步预测,按现行水产养殖的平均产值计算,在“十二五”末期渔业水产养殖可以形成超过二十亿元产值的骨干产业;二是要加大对渔业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进行扶持,特别对水产养殖大户及购置活鱼运输车辆等交通工具的专业户给予重点扶持;三是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通力合作,认真解决好推进渔业水产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是解决好坝区人工池塘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问题,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通知》(云政办发〔〕25号)文件精神,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渔业用地均视作农业生产用地,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大力支持坝区人工池塘养殖快发展、大发展;四是要根据我市水产养殖的特点和实际,建议选择罗非鱼作为主养品种、优势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的罗非鱼生产基地,带动整个水产养殖业上规模、上水平。

(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渔业发展

龙头企业是带动渔业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因素,要着力培植引进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加工型外向型渔业龙头企业。一是要扶持好县引进的罗平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支持企业加快建厂步伐;二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有较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能力强的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渔业;三是要进一步开拓市场,支持渔业运输销售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在巩固昆明市场的同时,不断扩大对成都、重庆等市场鲜鱼及鱼片的销售。

(三)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

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承担对渔业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服务,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体系,切实发挥好市渔业科技单位和乡(镇)农业科技站所的科技服务作用,为渔业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保障。要大力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加强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合作,创立引进新的体制机制,共同开发良种选育繁育,不断提高水产良种自给率和覆盖率;要立足为渔业生产服务,着重在苗种繁育、疾病防控、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渔药饲料等方面加强攻关研究;要创新渔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培育涉渔企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等新的技术转化主体,探索渔业科技服务体系向村级延伸的新模式,构建渔业科技进企入户的便捷通道,提高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要加强对渔民的技能培训,抓好对示范户、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致富能力、创业能力和带动能力。

(四)把电站库区移民工作与库区渔业发展紧密结合

我市在开发水电站过程中,有大量的后靠安置移民。利用电站库区水域发展网箱养殖是一个短平快、效益高的产业,对于后靠安置移民是一项解决长期收入又促进渔业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积极制定和出台政策措施对后靠安置移民进行引导,利用补偿资金发展渔业;二是对电站库区渔业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对电站库区养殖密度、规模、渔具使用和捕捞量作科学规划和严格控制,在保护水体环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电站库区网箱集约化养鱼,切实将库区移民逐步转变为“渔民”;三是要加大对电站库区发展网箱养殖的渔民形成一个长期的扶持机制,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使库区移民掌握科学养殖的方式方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