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范例6篇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范文1

一、两派轻税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

儒家产生于我国社会经济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我国经济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促进这个过渡的主要社会力量是人民大众和新兴地主阶级。伴随着经济大变革,出现了政治大变动。首先是周王室权力的瓦解,继之是国家分裂和兼并战争。战争与动乱给劳动人民造成了严重灾难,破坏了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各阶级代表人物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探讨社会改革、安帮定国,实现国家统一的理论和策略,形成了后世称之为儒、法、墨、道、农等许多学派。儒家的轻税思想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供给学派轻税思想也是在社会经济动荡条件下产生的。1973-1975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恐慌。1975年联邦预算赤字为450亿美元,是战后最高记录,通货膨胀加剧,物价飞涨,失业率猛增,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准8.5%。这宣告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破产。为了摆脱“滞涨”局面,尽快使经济复苏,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起来批判凯恩斯经济理论,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逐渐形成了新剑桥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各派群起逐鹿的局面。供给学派以减税从而增加供给,恢复经济发展而独树一帜,并一度成为官方学派。

尽管儒家与供给学派产生的年代相距两千多年,而且一个在太平洋西岸,一个在太平洋东岸,但其轻税思想产生的时论背景却有相似之处:都是处在经济或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或威胁,急需恢复和发展的大变革时期,都是处在思想自由,诸派纷争的时代背景下,而且儒家思想产生后从汉代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以减税为核心的供给经济学也一度成为官方经济学,它们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儒家轻税思想的影响主要是纵向的、长期的,它对其后封建国家的赋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供给学派轻税思想的影响则主要是横向的、短期的,它对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赋税政策产生了轰动一时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所得税率的大幅度削减上)。

二、两派轻税思想的具体比较

1.出发点和目的的异同

儒家和供给学派主张轻税的出发点都是发展经济,涵养税源,扩大税基。如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涵养税源、发展生产的重要性。孔子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则要求“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下》),即税收征收要有节制,不可伤及税本。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更明确地主张“田野县鄙(农村)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荀子·富国》)生产是财富的本源,生产发展才能使“上下俱富”。

供给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万尼斯金在《税收收益和拉弗曲线》一文中对拉弗曲线(见“理论基础比较部分”)作了分析说明后尖锐地指出:“帝国是在这条简单曲线的底部建立起来的,也是在它的顶部覆灭的。”为了避免使处于曲线顶部的美国走向覆灭,就必须实行减税,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提高他们进行投资、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并在生产发展基础上征收到更多的税收收入即“用糖浆比用醋能逮住更多的苍蝇。”

尽管儒家与供给学派都是从发展经济,扩大税源出发主张减税,但比较起来,儒家更着重于发展经济,富国裕民;而供给学派则偏重于扩大税基,取得更多的税收收入,即如保罗·罗伯茨在《供给学派革命》一书中所说的“倘要取之,必先予之;榨取富人并从他们那里聚集更多的资金的办法,是降低而不是提高他们的税率。”

儒家与供给学派轻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不同的是,儒家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其中孔子所维护的是领主(领主封建地主)的利益,孟子和荀子维护的是封建地主的利益;而供给学派维护的却是资产阶级主要是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2.理论基础比较

儒家轻税的理论基础是“仁政”思想。它要求统治阶级要体贴百姓,爱民如子,尽量减轻人民疾苦,具体到税收上就是轻徭薄赋,不横征暴敛。供给学派的轻税理论基础与儒家有明显不同,它减税的直接理论基础就是拉弗曲线(见图)。该曲线表明,当税率增加时,税收收入也随之增加;当税率上升到范围(阴影部分)内时,税收收入就会因削弱了经济主体的活动而减少。拉弗等人认为,美国等国的税率早已处在“”之内,这正是引起这些国家生产率下降,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实行减税,将政府税收降到“”以外。

儒家的“仁政”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要求。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拉弗曲线表达税率与税收收入的关系,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然而,儒家把轻税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的施“仁政”上,这显然是一相情愿的;而拉弗曲线虽提出了高税率对经济供给方面的损害以及最优税率的选择等,但“拉弗曲线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也是值得怀疑的”(芬克《供给经济学:一个批判性评述》导言),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政府的税率为零或100%,并且最优税率的选择更难乎其难,基本不可能找到这一点。两派基础理论的上述欠缺,也是导致其政策主张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频出的根源所在。

3.政策主张比较

儒家的政策主张因其代表人物生活年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孔子主张实行而且只能实行助法,孟子主张助法或彻法,而荀子则主张贡法。但主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反对横征暴敛,主张实行什一税,即按十分之一税率征收农业税,并且认为这是最为适中的“尧舜之道”,而“欲轻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孟子·告子下》)。版权所有

供给学派的减税主张主要是削减大公司、大企业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主要是边际税率的削减。他们认为:大公司和富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力量,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他们是主要的储蓄者、投资者、生产者。供给学派中的一部分人主张实行补充性税收政策,即补充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政策,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实行替代性税收政策,即用减税政策完全代替需求管理政策。

儒家主张实行什一税的固定比例税率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而供给学派削减边际税率有利于富人和大公司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这一点上说,两派的意图不谋而合。但是,儒家不顾发展变化了的经济情况,不顾国家职能的扩大,要求税收相应增加这一事实,一味坚持什一税,实际上是没有很好地坚持什一税的原义,因而也就不可能好地坚持。供给学派削减富人和大公司的边际税率,企图以此推动经济发展(实际上也确实某种程度地达到了这一目的的要求),但它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表现在它过分注重了社会效率,而忽视了一定时期内税收公平的重要性;只从减税对供给的影响着眼需求,而无视减税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后果。其对富人和大公司的减税便是明显的“劫贫济富”之举,引起了众人的强烈反对。另外,同儒家“师古”什一税一样,供给学派部分师从了萨伊的轻税主张即最好的税是最轻的税。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和供给学派的轻税主张都有意无意地重效益、轻公平,尽管一个比例税率,一个累进税率。两派主张轻税,但也不是主张越轻越好,儒家认为什一税率是最佳税率,供给学派认为能使产量最高、收入最多的税率为最佳税率。同时两派都主张与轻税相适应,政府应“节用”即减少政府开支。

三、两派轻税思想的借鉴

供给学派范文2

关键词:滞胀;供应学派革命;凯恩斯主义

一、供应学派革命的历史背景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形成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价格便宜的石油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一旦油价大幅度上涨,就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乃至引发经济危机。

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接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也先后被卷入。此次经济危机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持久的“滞胀”。一是经济停滞;二是通货膨胀,这种“滞胀”局面的出现,显示出凯恩斯主义不再灵验。按正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经济停滞是衰退的标志,通货膨胀则是高涨或繁荣的标志。

一些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个人和企业的决策都比较理性,而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常常会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政府之所以偏好实行需求管理政策,是因为它在选举制度下行为短视,需求管理在短期内就能见效。但这种需求管理的政策往往会使经济效率低下,形成经济“滞胀”。要解决“滞胀”问题,就要放弃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转向重视供给、储蓄、投资和生产。这种充分注意对供给研究的新思想,就是供应经济学。可见,供应学派也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二、供应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一,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供给效应。从表面上看,供给学派和凯恩斯主义一样,都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然而,他们对政策效应关注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供给学派认为,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税后储蓄和投资收益,因而可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会增加供给。

第二,就业和社会福利支出方面的政策思想。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以拯救就业为目的的公共部门的扩张,认为这种扩张看似要增加就业,实际上只会带来就业量进一步萎缩,原因是公共部门扩张所需的费用不外乎通过增税、扩大联邦借债或直接的通货膨胀创造货币而获得,不管何种渠道,都是从生产部门的产品得来,从而造成对私人生产部门的挤占,因而减少了就业机会。

第三,精简规章制度,促进经济自由。供给学派认为,政府行为的过度扩张,会造成对私人经济活动的排挤,而私人经济部门的效率要比公共部门活动的效率高得多。因而,缩减政府活动水平,限制政府不适当干预是必要的。供给学派主张精简那些束缚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规章制度。

第四,稳定、适度和可测的货币增长以稳定币值。供给学派追求无通胀或低通胀的增长。他们主张一种稳定的、适度的和可测的货币增长政策,从货币供应量来说,既不能多,也不能过分紧缩。

三、简析供应学派革命

供应学派的产生,从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来说,它是对凯恩斯主义的直接否定。从经济实践需要看,它是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从需求不足到供给不足,停滞膨胀这一经济背景巨大变化的产物,供应学派作为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有它一定的合理成分。

首先,供应学派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主要结症的看法和对凯恩斯主义恶果做出的揭露,比较符合当前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被逐渐淘汰,供应学派等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现象。

其次,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是经济生活中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供应学派强调增加供给或增加生产、提高生产率,把凯恩斯颠倒了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又颠倒过来,肯定了生产对消费的支配作用,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某些合理的成份。

最后,供应学派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调整政府干预的内容与作用方向,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

但是,供应学派与其他所有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一样,具有许多实质性错误和局限性。供应学派完全承袭了“萨伊定律”的衣钵,反对国家干预,信奉自由竞争,这不过是一种过时的复古思潮。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供应学派却没有也不可能倒退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中去,而是企图通过国家干预来刺激供给。供应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到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增加供给,而供给过剩导致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又会以更加剧烈的形式出现。

参考文献:

1、卢大振.世界经济学名著导读手册[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供给学派范文3

论文摘要:价值理论是个动态演进的系统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每一种价值理论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出并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价值理论逐渐会被新的价值理论所取代。现在已经有许多经济学说对新古典价值理论提出了批评和补充,我们期待一个符合当今经济发展水平的新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回顾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

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由生产所创造,所以称之为供给决定论。由于生产过程是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自然应从三个要素中去寻找价值的源泉。一派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另一派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即要素价值论。

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决定论

该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来自于生产过程,而是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主观评价。若消费者认为商品对自己的主观效用大,则商品的价值就大,否则就低。

新古典学派的供求决定论

供求决定论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价值的决定,它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创立。马歇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申出商品的需求价格,又根据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引申出商品的供给价格,价值由供求双方达到的均衡决定,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价值理论的变迁

综观价值理论的发展史,我们发现价值理论是为适应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阶段而提出的,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价值理论将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它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古典学派的供给决定论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将资源集中于能够最大限度扩张的生产领域,所以古典学派认为价值来自于生产过程。古典学派的价值理论使资本家有将他们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进行再投资的强烈动机,结果使产量大幅度增长。但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理论仅仅适用于不发达经济,工业革命开始100多年后,这个理论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

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促进财富增长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边际学派给予需求应有的重视,使资本家的注意力从盲目生产转移到如何使产品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毫无疑问,这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但边际学派极端忽视供给,鉴于需求决定论的片面性,马歇尔在边际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供求决定论,在当时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且举足轻重的。正因如此,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决定论在很长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展望价值理论的未来

新古典经济学的供求决定论抽象掉了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特征,构造了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这明显与实际相脱节,因此一些新兴经济学对其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品的供求机制为研究核心的经济学科,其发展弥补了新古典自由市场仅仅限于纯私人品假设的不足。其对新古典理论的发展主要有:认识到价格机制不仅包含着私人交易私人品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交易公共品的过程。指出公共品的价格机制包含着公共(政治)选择的均衡过程,提出由于市场的非完全性,价格机制不仅包含着价格的决定过程运行机制,也包含价格的管理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如何优化制度环境,考虑到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者也是“经济人”,就必须对通过市场前分配权力来创造经济价值这一寻租行为加以强有力的限制,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

使马歇尔均衡价格机制理论重新回到市场分析起点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其在产权、交易、组织、契约、信息等诸多方面都丰富和拓展了新古典价格理论,把其从静态和瞬间的数量关系上升到动态的、包含瞬间和长期的产权契约关系。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因子引入到价格理论之中,使之成为价格机制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从而使新制度经济学的价格机制不仅反映物物交换的关系,而且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关系,是凝结在物品中的产权契约关系。

供给学派范文4

关键词:课堂派 在线课堂管理平台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课堂管理

近段时间,网络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被一线教师广泛运用在各种创新课堂、教学比赛、展示课中,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兴趣,想在自己所教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尝试。在前期的准备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网络在线课堂管理平台来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其间,尝试过“moodle”“蓝墨云”等多种网络在线课堂管理平台,既有国内开发的,也有国外开发的,甚至自己还用ASP语言开发过简易的教学系统。然而由于这些系统用途及特点的限制,在教学的实践应用及研究过程中总感觉不好使用而力不从心、事倍功半,给教学实践带来很大的阻力和麻烦。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学校一位同事在使用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而且效果不错。由此与课堂派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和课堂派零距离接触过程中,笔者被它深深地吸引,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学生课堂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提高,整个教学活动可谓是生机盎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和有效性。

那么,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是何方神圣?课堂派在线管理课堂的应用趋势与前景如何?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下面笔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一、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概述

1.什么是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

课堂派是一款高效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被用于国内的教育机构或组织中,为老师及学生提供便捷的班级管理、作业在线批改、成绩汇总分析、课件分享、在线讨论等服务。 课堂派由北京爱课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还推出了移动端,基于云服务的资源管理,实现老师对课堂的随时掌控。

笔者以为,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能有效用于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特别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能作为网络教学的平台,有效地实现课堂的交互和协作。由于它安装容易,支持的用户数多,教师学生使用简单,所以正风靡国内的教育界。

2.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的应用趋势与前景

在信息爆炸时代,数字技术、在线教育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应用到教育发展中,全球数字信息创新与共享的速度在过去5年内翻了9倍,因特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给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新的视野。

课堂派――在线教育浪潮袭来时的新方向。在线教育作为一个互联网改变传统教育的新领域,方兴未艾,在过去的一年中显得异常火爆。目前在线教育领域人们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资源身上:教师、题库、课程、答疑。课堂派则恰恰是致力于“给老师减负、让教育更简单”,目前课堂派依托于网站和移动端,实现了高效的课堂管理。课堂派建立了在线作业l布、提交、批改系统,能够支持40多种格式的文档转码,从而方便老师在线批改。系统能够自动保存老师的批注、评语和评分,并反馈给学生。还可以快速生成成绩汇总,按照用户自定义的方式进行加成计算。

课堂派――教师指向型在线教育平台新思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从古至今,教师在知识的代代相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所开发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多属学生指向型,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主要目标,教师主体地位弱化。课堂派基于网站和移动端平台,提供包括在线作业批改、课堂点名、课程资源共享、师生交流及答疑在内的在线课堂管理工具,优化教师的在线工作体验。以在线作业批改为例,依托于世界领先技术,课堂派能够支持40多种格式的文档转码,加载速度优于普通文档,提高教师在线批改效率,同时自动保存批注、反馈和评分,并快速生成成绩汇总,省去誊写成绩的麻烦,更提供作业便捷功能,让作业抄袭行为无所遁形。

二、为什么选择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任务驱动法,随堂作业的发放、收集、批改与成绩的整理变得异常繁杂,这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而对于作业的及时反馈基本很难见到,这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调整极为不利。而课堂派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第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管理,我们经常把时间花在对学生的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统计、文件的管理等方面;如果用课堂派来构建课堂教学的平台,可以使信息技术整合各学科资源,同时还能为学生各实践活动提供综合性的平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之分,在二者的选择过程中,笔者把相关的内容轻松地放在课堂派管理平台的问卷调查中,学生通过课堂派管理平台进行选择和查询,可以顺利地开展模块的修习。

第二,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育专家李永新在博客讲坛中指出,博客能为教师打造终身的学习平台,那课堂派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完美的学习园地;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被限制,如果能给学生提供有趣的主题,提供人性化的帮助,提供交流和协作的平台,学生能在知识的实践中建构知识、提高技能,并能提升信息素养。在任务4.2《网络信息交流》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在课堂派课堂管理平台中创设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讨论主题为“网络实名制的利弊”,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深入理解并体验到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学会如何做一位合格的信息公民,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三,有利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常采用总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只能反映静态时间点上学生的部分情况,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判断方面无法全面了解,这种评价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新一轮课改对教学评价倡导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价值判断,也就是以教学目标课程理念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方面进步进行测量,衡量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过程。在使用课堂派平台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采用课堂派平台中的评价功能,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有效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派让中国的课堂数据跑在本土的服务器上。“灰灰课堂课后援团”交流群中的工程师们实时收集中国一线教师的意见,及时更新平台功能,让课堂派变成中国师生想要的模样。北京海淀小学苏老师提出“展示实时互动数据”的建议马上得到了在线工程师的响应,次日便更新了平台。

三、如何运用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课堂管理

1.用户注册

登录到W站, 师生分别注册“老师/助教”“学生”等用户账号。

2.创建/加入班级

教师首先在课堂派平台中创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系统会自动给出6位邀请码,学生根据邀请码加入班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组或教师指定选组的方式进行分组。

3.教师备课

在“备课区”中,教师以每一课堂教学或以每一个任务为一个单元进行备课。课堂派平台中提供了交互式课程活动设计模块,如作业的提交、投票的设置、学生心得报告、课堂练习、问卷调查等活动,还专门为协作学习开设了话题、互动等功能。

4.课堂教学

上课过程中,首先利用课堂派的在线考勤系统进行考勤。然后根据教案导入“备课区”中的作业、测试等相关内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实时导入“备课区”中讨论、投票、互动等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5.课后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的管理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成绩的管理,通过其中的报表和量规的设计,就能客观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有效地开发分层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的实践反思

1.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平台提供了在线作业批改,对作业进行了大数据多维度分析,师生实时交流,分享资料,课中互动,数字考勤,各数据统计等功能,做到一账号云服务,满足随时随地可用的要求。能良好支持翻转教学,伙伴式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支持微信管理课堂,可以让老师通过微信沟通,互动以及提交作业。

2.学生对课堂派的使用存在着诸多现实因素的限制

比如出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原因,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进入学校和课堂,那么课堂派平台只局限于上机实习和学生在家使用。再比如职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在线课堂上,学生们很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或干扰,降低了课堂管理和学习的效率。

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偶然相会,又一次点燃了笔者对教学的热情,有如枯木逢春。我们知道,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最讲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讲究全方位培训学生素养的学科,学生不仅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体系,还要涉及技术领域的伦理冲突,以及跨越技术心理的障碍,这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课堂里还面临着学生水平差异这一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更谈不上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课堂派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供给学派范文5

关键词:劳务派遣 用工实践 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志码:B

一、劳务派遣制度与劳动关系概述

1.劳务派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对劳务派遣有不同的提法。在欧洲称作为“临时劳动”,台湾名为“劳动派遣”,美国没有劳务派遣这个名词,其概念包含于“暂时性劳务提供”之中,也有叫做“劳动”等称谓。在我国,则有“人才派遣”、“员工租赁”等用词。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明确将这种用工形式界定为劳务派遣。概括说来劳务派遣可以定义为: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向要派单位派出该劳动者,使其在要派单位的工作场所内劳动,接受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以完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一种特殊用工方式。劳务派遣是劳动力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趋利避害,自发选择的结果。该从业形式于20世纪80~90年代进入我国。

2.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有关理论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将劳动关系规定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常凯认为,劳动关系通常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或者说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系统。具体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由定义看出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派遣劳动者、派遣机构和要派单位。派遣劳动者是受派遣机构雇佣并为要派单位提供劳动的人,是劳务派遣的对象。派遣机构是雇佣劳动者并为要派单位提供劳动者的主体。要派单位是根据与派遣机构的约定,实际使用派遣劳动者的主体。一般认为基本运作模式为: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使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提供劳动;派遣机构与要派单位则通过派遣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务派遣最主要的特征是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的分离,派遣机构雇佣派遣劳动者,但其并不是派遣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最终承受者;而派遣劳动者是向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要派单位提供劳务。劳务派遣中的劳动法律关系有别于(劳动法)所调整的传统的双边对应的劳动法律关系,而且要复杂得多。

对于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关系的认识,我国学者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代表性学说,即双重劳动关系说和一重劳动关系说。双重劳动关系理论并没有认识到传统劳动关系及劳务派遣关系的本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派遣工在同一时间内不可能既与派遣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又与用工单位形成另一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中,只存在一重劳动关系。一重劳动关系理论认为,劳务派遣中只存在一个劳动关系,派遣单位而不是要派单位与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二、劳务派遣用工实践

1.劳务派遣发展历程

我院作为一家国有的事业单位,在人员使用上严格受国家编制和用人计划的限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院原有的用人模式不足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医疗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也逐步开始在体制外灵活使用劳动人员,慢慢演变为劳务派遣用工。对这类人员的使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临时工阶段。这个时期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后勤人员(食堂、绿化、清洁、总务维修、话务、护工等)。目的是减少后勤人员占体制内的数量,将空出的名额用于医疗人员的录用。但这部分腾出的空缺也满足不了医疗业务开展所需的人员需求。后期我院也在护理、检验等岗位使用不满足体制内进人要求的人员。此阶段用工主要是农民工和学历资历较低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支付的报酬也非常低,没有社会保险,不签订劳动合同(只有部分专技人员与科室签订就业合同)。

(2)时期。随着员工维权意识的增强,关于社会保险和加班费的劳动纠纷开始增多,同时农民工的招聘也比较繁琐和困难。我院开始着手解决临时工的使用问题,一方面将后勤外包给家政公司和专业维护公司,另一方面制定制度,将护理、检验、食堂、总务运行等相对重要岗位的非体制内人员的管理以制度的方式加以规范,按劳动法的要求签订了劳动合同、规定了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权利。将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险委托给专门的人才公司,由他们代为缴纳社会保险和管理人事档案。

(3)劳务派遣时期。20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对医院的约束性规定,医院与两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将原来由公司社会保险的人员转入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发放工资福利,缴纳社会保险和管理人事档案。

2.劳务派遣的实际运作

(1)劳务派遣人员由单位自主招聘。医院根据工作的需要从劳动力市场招聘人员,与体制内招聘不同,对劳务派遣的招聘无需计划和审批,也无需受上级单位对招聘条件的限制。招聘到人员后经过医院的考核和试用,通知劳务派遣公司办理录用手续和签订劳动合同(录用材料和劳动合同均由医院提供给劳动者)。劳务派遣公司办理好录用手续将劳动合同等材料返回医院,医院将劳动合同交一份给劳动者。劳动者正式开始在医院上班。

(2)劳务派遣人员各项福利待遇情况。医院根据本院有关劳务派遣的制度规定,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考勤等考核,核算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我院将核算好的数据发给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按与医院事先约定好的劳务费标准、社会保险标准(前提是不违反当地社保局缴费规定)和个人所得税标准核算好扣缴额再将数据返回医院确认,医院将钱打入劳务派遣公司账户,劳务派遣公司再通过银行将福利待遇费用发给每个劳动者。

(3)劳务派遣人员组织文化建设。劳务派遣人员可将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到我院,可加入医院的工会组织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也可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

(4)劳务派遣人员离职操作程序。劳务派遣人员要解除劳务派遣时,向医院提交解除报告,医院经过离职谈话等过程后对仍不能留下的,将解除劳务派遣的函发给劳务派遣公司,而劳务派遣公司同时也办理了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在劳务派遣协议中劳务派遣公司与医院约定了如发生劳务派遣人员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同时与劳务派遣人员解除劳动合同,产生的赔偿等费用由医院承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医院将劳务派遣人员退回劳务派遣公司的事例。

三、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分析

由我院劳务派遣用工实践看出,劳务派遣是随着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而逐步完善的,但还非常不成熟。这种不成熟的劳务派遣使得医院、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人员三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看起来更加复杂。

从临时工阶段到时期,劳动者和医院之间从不签订劳动合同到签订劳动合同,从实质上讲他们之间是单一的劳动关系。虽然在劳务派遣时期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但主体未变,只是因一纸劳动合同从法律意义将劳动关系划归了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这非劳动者和医院本意,无非是为了规避体制限制与劳动合同法,否则根本不需使用劳务派遣,也根本不用改变签劳动合同的主体。这也非劳务派遣公司的本意,实行劳务派遣和原来的人事取得的收益是一样的,反而增加了办理录用和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务工作以及劳动纠纷的法律风险。因此在此看来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还是劳动者和医院的关系。

从劳动者的招聘,使用管理,待遇核定包括社保待遇,直至劳务派遣的解除实际上都是劳动者与医院在谈判在发生关系,从头到尾与体制内用工除了所签合同为劳动合同外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发生关系的就只有签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而且只是纸面上的。医院和劳务派遣公司也只是约定了的事项和费用,他们之间实际还仅仅停留在与委托关系阶段。

正是有了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在本来劳动者与医院的劳动关系上加入了劳务派遣公司这个第三方,使得劳动者、劳务派遣公司和医院三者的劳动关系变得复杂。

四、调整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完善劳务派遣制度

1.规范用人单位对劳务派遣员工的使用行为

根据合同法,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和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从本院的实践看,劳务派遣也有很多是主要的业务岗,而且都是长期的,最长的达到了十多年,并且还在连续派遣。但随着体制约束(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的放松以及同工同酬要求而其他用人成本不能降低等情况出现,医院也许会根据工作需要放弃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将无以为继,势必影响其存续和健康发展。相反引导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和替代性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体验劳务派遣对季节性、周期性和突发性业务的帮助,真正回归到劳务使用者角色,才是劳务派遣规范健康发展的前途。

2.加强劳务派遣机构准入管理

加强劳务派遣机构准入管理,淘汰不能担负劳务派遣机构责任的公司,培育成熟的劳务派遣市场。对那些挂着劳务派遣的名头实际从事劳务业务的公司从劳务派遣资质机构中淘汰;对那些能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并能做到循环派遣的公司大力扶持,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劳务派遣市场。这样才能使用人单位不用再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也不用为劳务派遣退回承担责任,降低用人单位用人成本,也才能让劳务派遣具有生命力。

3.加强劳务派遣制度的宣传

对不愿意或不能从事全职工作以及求职有困难的社会劳动力加强宣传,转变以往的就业管理,接受劳务派遣这种就业模式。接受与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而派遣到不同单位劳动的实际。

总之,调整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就是调整派遣劳动者、派遣机构和要派单位的角色和地位,真正承担起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让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回到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建立劳动关系,派遣机构与要派单位建立协议关系,派遣劳动者与要派单位建立劳务关系。

参考文献

[1]丁薛样.人才派遣理论规范与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张丽宾.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研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09-28

[3]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王桂玲.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探析[J].理论学刊,2010(6):83-85

供给学派范文6

关键词:劳务派遣;契约理论

一、引言

劳务派遣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而逐渐产生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后逐步扩展到西欧、日本等地。目前,对劳务派遣概念的界定尚未完全统一。一般认为,劳务派遣是指这样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提供劳务,用工单位向被派遣劳工支付劳务报酬。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即劳务派遣组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

经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对2010年和2011年全国劳务派遣用工状况进行调研而撰写出的《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调查显示,近年来劳务派遣工的数量呈不断上升态势,第三产业普遍使用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以农民工为主体,劳务派遣工主要在一线岗位上工作。

二、文献综述

翻阅目前已有的对劳务派遣的研究成果,可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从法学(林嘉、范围,2011;李海明,2013)、社会学(吴宏洛、陈月生,2007)、管理学(王弘钰,2010;邓曦,2014)的角度来分析劳务派遣在企业用工中的实践,而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劳务派遣现象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占德小(2004)在对劳务派遣风险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劳务派遣中社会、派遣组织、用人单位、派遣员工所面对的风险,并评估了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宋丰景(2005)最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劳务派遣实践。他将人力资源分为专用性人力资源和非专用性人力资源,分析了专用性人力资源的交易过程及特点,指出劳务派遣在专用性人力资源交易过程中具有交易成本的优势。鲁少军(2012)比较了传统用工方式和劳务派遣方式在契约特征、交易成本和收益方面的差别,分析了用人单位对劳务派遣员工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赵婷婷(2013)分别从社会分工理论、工作搜寻及匹配理论、专用性人力资源的视角出发来解释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她将派遣员工权益受侵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分析了劳务派遣合约中的雇主自我履约机制、第三方执行以及合约边界对派遣员工权益受侵的影响。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来分析劳务派遣契约关系。

三、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分析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关系是企业的本质。契约关系不仅指法律上的契约、合同关系,它还指包括契约、合同在内的所有协议、约定及承诺关系。企业雇佣契约以劳动为交易对象,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较于传统的用工方式,选择劳务派遣方式的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有其独特性。

1、劳务派遣契约具有外部性

在传统的雇佣方式中,企业与员工形成的雇佣关系位于企业内部。雇佣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即形成雇佣关系:员工遵守企业内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并完成指定工作任务;而企业则为员工提供劳动条件,向其支付薪酬福利并缴纳保险。企业内部的雇佣关系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企业通常以已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或惯例为依据来决定员工的薪酬、员工职位的变动以及培训等活动。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力的雇佣与使用相分离,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位于企业外部。如此,企业和员工的契约关系就由雇佣契约转变为市场契约,前者属于企业内部契约,而后者则具有外部性。在企业外部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价格传递着劳动需求和供给的信息,同时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也引导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2、劳务派遣契约是隐性契约

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有效率的“契约联合体”,其中既包括显性契约也包括隐形契约。显性契约以明确的书面条款来约定缔约方的权利和义务;而隐性契约则没有明确的书面约定,仅依靠缔约方关于未来交易的默契进行约定。显性契约主要依靠法律等外部强制力来保证执行,而隐性契约是对显性契约的补充,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缔约方的信用来自我执行。

在传统的用工方式下,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并存。雇佣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即为显性契约,其以书面条款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无论劳动合同如何全面、具体,都不能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及处置条款,于是雇佣双方还需要在劳动合同之外建立起隐性劳动契约,对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事项达成非公开说明的默契。

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企业与派遣员工间则存在隐性契约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泛指所有具有实际利益的关系。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只存在劳务关系,而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尽管如此,经济学仍然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是一种契约关系。派遣员工的薪酬从派遣组织获得的派遣费用中支取,派遣费用是以企业对派遣员工的劳动成果予以认可为基础由企业支付给派遣组织的,故企业间接向派遣员工支付薪酬购买其劳动力。此外,派遣员工在企业工作并接受监督管理,也体现了派遣员工对这种间接交易行为的接受。因此,可以认为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存在着隐性契约关系。

3、劳务派遣契约具有短期性

隐性契约是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其履行依赖于双方对现有默契的维护,因而具有关系契约的性质。关系契约的交易对象相对固定,构成重复博弈环境,具有自我实施性。相对于显性契约的外在强制性执行,关系契约的执行更具有自觉性,一旦形成双方就会自发地按一定规则行事。企业和员工经过长期多次的博弈建立起关系契约,社会规范和信用机制使得双方自觉地遵守契约。因此,在显性契约和关系契约的双重约束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契约具有长期性,年资的重要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下,用人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于传统雇佣方式中的劳动契约,而是外部市场契约。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传递着劳动需求和供给的信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也引导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劳动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在各产业与部门之间的流动和配置。由于供求关系经常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动、企业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变化,而用人单位只与派遣组织存在一定期限的契约关系,与每个特定的派遣员工之间缺乏有法律强制力约束的契约,所以用人单位与派遣员工间的契约关系相对来说是短期而不稳定的,派遣员工往往缺乏内部晋升机会,甚至还面临着被辞退的可能性。

四、劳务派遣工权益受侵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由于劳务派遣方式具有上述性质,所以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传统用工方式下,企业和员工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进行说明,而隐性契约作为补充,在规范双方行为上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契约具有第三方强制执行和长期性的特点,这降低了企业侵犯员工正当权益的倾向。

而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下,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只存在隐性契约。隐性契约的第三方不可强制执行和短期性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害派遣员工的正当权益。首先,由于法规本身的不完善,对可能产生的侵权事件没有详细的规定,或者即使有相关的法规条款,但是派遣员工证实用人单位违约的成本较高或根本无法证实,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无法对用人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限制。相反,派遣员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太可能采取违约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一旦其对企业的违约行为进行举报,企业很有可能会退回该员工而要求重新派遣新员工。如此,派遣员工就会陷入失业的困境。可见,用人单位很容易有违背契约的动机,而派遣员工只能自觉执行隐性契约。其次,一些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规避用工风险、提高用工的灵活性,这些企业不会将与派遣员工之间的关系看作长期契约关系,也更容易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侵占派遣员工的利益。为了保护劳务派遣工的权益,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完善劳务派遣的相关法规,加强执法监督

目前劳务派遣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已有的法规并不能完全适应劳务派遣的飞速发展。许多派遣员工的权益受侵都是因为用人企业或派遣组织钻了法律漏洞的空子。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增强外部强制性的约束力,对于规范劳务派遣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2、促进劳务派遣合约的自我履约

相较于显性契约,隐性契约的履行会随缔约方和外部条件的变动而改变。隐性契约缺乏第三方强制力的保障执行,主要依靠自身的自我履行机制来保障执行。劳务派遣契约其隐性的性质是导致派遣员工利益遭受侵害的重要原因。而企业与派遣员工往往实力悬殊,执行隐性契约的倾向不同,容易造成契约关系失衡。因此,相对于加强外部约束,通过设立一系列机制来促进自我履约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J].中国劳动,2012(5).

[2] 林嘉、范围: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6).

[3] 李海明:论劳务派遣利弊观[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4).

[4] 占德小: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风险处置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

[5] 宋丰景:专用性人力资源与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1).

[6] 吴宏洛、陈月生:劳务派遣:规范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7(2).

[7]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

[8] 邓曦:劳务派遣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模型设计与系统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