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例6篇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文1

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和《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有关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际情况,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用申请考核制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招生规模

2021年我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当年招生计划为准。

招收定向在职博士生的录取数量最高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0%。其中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计划、援疆师资项目等不受此比例限制。高校专业教师及科研院所专业研究人员提交了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其承担教学或科研岗位证明,并同意为申请人“在读期间可全日制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提供保障”后可不受此比例限制。

二、学制及最长修业年限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一般为基本学制完成后2年内。

博士研究生达到提前毕业要求的,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核通过、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毕业,最多可提前一学年毕业。

三、招生办法

(一)报名条件

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其中:

(1)国(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只有硕士学位的)单证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3)报考非定向就业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就业的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定向就业。

2.符合招生单位对申请人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

近六年(2014年12月至系统报名关闭)至少一项以下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应届毕业生,在读期间的四、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并且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

考试类型

最低成绩

大学英语四级

425分

大学英语六级

425分

TOEFL

72分

雅思A类

5.5分

专业英语四级

60分

专业英语八级

60分

WSK(PETS5)

60+3分

上表所列考试类型以外的成绩证明及其他可以证明英语能力的材料(如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等)仅作为参考材料,不能作为满足报名条件的成绩证明。

3.国家专项计划

(1)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外,应于2021年2月底前提交盖自治区教育厅公章的《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登记表作为进入专家评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计划”候选人的依据之一。

(2)申请“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对口支援部省合建高校专项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外,还需经过受援单位推荐。

凡符合以上国家专项招生计划的申请人应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学校按照报名信息库内容作为录取类别依据,不接受后补报名。

(二)网上报名时间及办法

2020年10月29日上午9:00至2020年12月21日下午4:00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逾期不予受理。操作方式: 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au.edu.cn/),点击右侧考生登录部分的“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也可直接点击链接:yz.cau.edu.cn/accessSignup.do

申请人在报名前须仔细阅读《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使用说明及报名须知》,并按照要求和提示进行操作。

(三)报名费缴纳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申请人应缴纳200元博士报名费。报名前申请人须仔细阅读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招生章程及“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中的申请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和缴费,否则造成不予复核、不予录取等后果由申请人自己承担且不退还报名费。

(四)申请材料提交

1.博士生网上提交电子版材料时间与网上报名时间一致,报名系统关闭后将无法提交电子版材料和修改报名信息。

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注意事项:

一项材料需要提交多个电子版材料时,如“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可将同一项电子版材料打包压缩后上传。专家推荐信可以以word或图片格式上传。身份证、学生证、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成绩单等可以以图片格式上传,硕士论文可以以PDF等格式上传。各项上传的内容须清晰可见。 

2.初审合格的申请人复核时需向学院提交纸质版材料

学院进行材料初审后,在学院网站上公布进入复核的资审合格名单。进入复核名单的申请人一般在3-4月份参加复核,届时须按学校招生章程和实施方案要求,将所有盖章、签字的纸质材料和证书原件提交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后,纸质材料和证书复印件留存备查。

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1.报名系统关闭后,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往届硕士毕业生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同时,所有参加复核的学生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专科毕业,提交专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3.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的硕士成绩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的“下载专区”下载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定向在职人员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下载专区”下载专家推荐信格式模板,由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填写推荐信。

6.往届硕士生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不少于3000字,无固定格式)。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9.学院要求的英语成绩证明。

10.其他可以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补充材料。

(五)初选、复核与录取

1.初选:2021年1-3月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综合审查结果和招生导师组的意见,形成进入复核的资审合格名单,并在学院网站主页公示。对初选结果有异议的申请人可以通过招生章程公布的招生单位电话申请复查。

进入复核阶段的申请人在相关学科专业范围内选择填报导师。

2.复核与录取上报:2021年3-5月

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按学科或专业组成进行考核工作。对进入复核阶段的考生进行专业能力及思想品德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综合笔试与专业综合面试两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申请者的思想品德、学科背景、科研经历、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考核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届时详见学院主页公告。

l 专业综合笔试(含专业综合、专业英语)

专业综合笔试为闭卷考试,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由复核专家组命题、阅卷。笔试时间为1.5-2个小时,满分100分,占复核总成绩的50%。

l 专业综合面试(含英语听说能力)

复核专家组负责进行专业面试、打分。专业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满分100分,占复核总成绩的50%。

面试包括个人自我陈述(含个人简历、科研成果与研修计划等,采用PPT形式)、抽题答题、面试老师现场提问和申请人回答等环节,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科背景、科研经历、专业素质、英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潜力等。复核秘书以笔录方式记录每位申请人的面试情况。每位复核专家应按照打分结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查、独立打分。复核专家组秘书当场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填写面试成绩汇总表,得出专业综合面试成绩。学院对申请者的考核记录及考核成绩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学院网上公示十天,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

3、录取结果:2021年6月

研究生院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拟录取名单后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十天,有异议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监督电话进行举报。

(六)相关说明

1.现役军人申请人,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2.现为定向就业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正在履行用人单位服务合同的在职人员拟申请定向就业博士生培养,报名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同意,并提交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报名登记表。申请者与定向培养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造成不能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承担。

3.凡在报考过程中隐瞒重要信息或在以往学术活动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复核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4.2021年招生导师信息查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学科与导师→招生专业→招生导师。

四、录取类别

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生和定向就业生两类。

1.非在职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人才计划”中的非在职生除外)均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在职生录取为定向就业生。正式录取前申请人本人、定向培养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3.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博士生人才计划”、“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 和“援疆师资项目”的博士生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生。

五、体检

拟录取的博士生应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体格检查,体检医院为中国农业大学校医院。体检标准及收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学费及奖助政策

(一)学费

所有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均须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为10000元/学年。

(二)奖助

我校设置有完备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助”津贴及国家助学贷款等,详见《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及奖助体系实施办法》。

七、其它

(一)学校实行校、院(招生单位)二级管理。申请者在报名、复核、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先与学院联系咨询。

马克思主义学院咨询电话:010-62736733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10-62734286

(二)不提供往年复核试题、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三)单位代码:10019;单位名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yz.cau.edu.cn

(四)本实施方案最终解释权归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

 

招生过程中,如果教育部出台新的政策,学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学院将根据最新政策予以调整。请申请人关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研招官方微信(CAUYZB)。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文2

[关键词]中华农学会 农学研究所 学术建制 移植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K26;C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 I)05-0117-08

随着近代科学在华传播,中国固有知识体系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资源到制度设计均发生了空前变化,在“量”激增的同时,其承载主体也日益“西化”。近代产生的各级农校、农事试验场、农学会和农学研究所等西式学术建制样式,体现了农业知识更新带动的制度变迁。从晚清以至民初,移植域外农业新知识是这些机构的工作重心;到1920年代前后,知识界观念剧变,重心转移,举办研究所风行南北。号为全国农学界领袖的中华农学会登高一呼,倡导设立中华农学研究院,意在扭转学人偏锋,开启研究新风,为后来树立典范。农业学术研究机构的创设,有助于推进中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中国学术整体演进的重要一环。梳理相关史事脉络,可以深化认识“农业科学化”的时代思潮,以及中国学术近代转承演化的全貌。

一、外来影响

中国知识界倡导研究所,很大程度是受了欧美各国的影响。20世纪初,德国形成大学、政府和产业研究机构三种基本建制形态,研究风气在世界首屈一指。尚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学生注意到,美国后殖民时代建立的大学多受日耳曼大学学风影响,“注其力于研究科”,服膺“大学之极轨,研究天地间之万事万物,作天下人学问之明星”。除美洲大陆之外,欧亚各国也受到这股风气熏染,设立形式多样的研究所,推进本国的科学发展乃至产业振兴。就中国而言,将研究所的思想付诸实际,相比同在学习欧美的日本为时并不算晚。从晚清学制中的大学院、通儒院、学士院,到马相伯的“函夏考文苑”,再到1928年正式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等一系列构思与实践,是为近代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与组织化大致的发展脉络。整体来看,近代研究机构大约有国立综合研究机关、大学研究所及各专门研究机关三种。

晚清民国视“科学化”为摆脱农业困局的康庄大道,仿照西方设立本土农校、农事试验场、农学会和研究所,移植域外农学知识以改造传统农业。从晚清开始,南北各地便效法日本,设立各类试验场,到民国初期已达30余处。1906年,大连成立奉天植物研究所,农商部设立林务研究所。以上各种机构成立虽早,但实际状况难以尽如人意。留美生邹秉文1916年在安庆观察到,农事试验场不过农田数十亩,技师毫无农业学识,维持尚有困难,遑论研究与改良农业,“殊无发展前途”。这样的描述大概是晚清以来农事试验场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当然,原因复杂多歧,关键还是缺乏真正致力于农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直至1917年全国性农学社团中华农学会创立,这种情形开始逐步改观。

在留学时代,中华农学会会员中不少人怀有创立本土农学研究机构的梦想。1918年,留法的蔡无忌以为“农学研究所者,农学或关于农业科学之研究处之统称”,如农业试验场、植物病理研究所、种子试验室、机械试验室等,德国和美国此类组织“最多而最有势力”。前者以“分工及分权的普及”最引人注目,各科别立为专门研究机关;农、工业联合出资予以扶助,使其“位置益稳固而势力益扩张”,如Bromberg各院及柏林的发酵工业院;研究所附设于高等农业学校或农学士院,使教员、学生“同得其利益”。后者颇能继承德国精髓,“甚为完备”,研究范围各异,侧重于所在地农业特点,每所均受“农学试验场办事处”监督,使其互有往来,并与议会或民众交换意见,Farmers Tusfitutes即为显例。法国也仿照德、美等国设立研究所,使农学、农业日进。由此,蔡氏认为,“吾国之幼稚农学,实不能与泰西各国相抵抗”,故“欲改良中国之农业,以与世界相争,则非自设立研究农学之机关不可”。

留美学人亲炙欧美学风,对建立本土研究所贡献尤大。1914年,时在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任鸿隽、赵元任、周仁、胡明复、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等发起科学社(Science Society),发行《科学》月报,“设立各科研究所,施行科学上之实验”。秉志、过探先、金邦正、钱天鹤、章元善等科学社元老成为不久以后创立的中华农学会的骨干成员。社长任鸿隽特别强调“学校”与“学会”是创建中国现代“科学学界”的重要手段,当肩负“研究”使命的高等教育“正在破产的时候”,“研究所”成为“制造科学家的时势”的“终南捷径”。任氏另辟蹊径的观念转变,显然与教育界的风向有很大关联。当时不少人诟病清季以还的农业教育为“书本的”,裨贩有余而研究不足,“食洋不化”,难期实效。任鸿隽认为中国的科学教育有两大缺点:“专注重科学之传授,而不问科学之研究”;“仅以研究之事,委之学校,而不别求直捷有效值途径”。因此更须“研究所”推进“研究”事业。1925年10月,留美生唐钺发表《中国学术的最大病根》一文,直指学术界“重编译而轻研究”的偏向,欲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必然要从“裨贩进而为研究”。学界鼓吹“研究”,恰是“研究”不足(尤其教育疏离研究)的明证。到1920年代,中国现代学术门类大体划定,因而后创,再造中国的学问日益成为学界共识,并且主张通过研究所的集众研究快速推进。

行动始于文史学领域,多以大学为据点,而后扩展至理、工、农、医等科,并越出大学校园。深谙德国洪堡教育理念的蔡元培对北大进行了“学术化”改造,他认为“大学重点,不在讲堂,而在研究所”,将裁撤之列的法科(法、商、工等科被认定为“术”科)纳入大学学术化轨道,酝酿创立包括法科在内的9门研究所,引领教育及学术界。随后,政府及各学术社团研究机构渐次成立。科学社移步南京高师后,于1922年8月正式创立生物研究所,分设植物部、动物部,先后由康奈尔校友、中华农学会会员秉志、钱崇澍、陈焕镛主持。秉志1909年考取第一届庚款官费生,赴美入康奈尔大学农科,后入研究院,师从世界知名学者尼丹(J.G.Needham)习昆虫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又入费城韦斯特解剖学及生物学研究所(The Wister Institute of Anatomy and Biology),为研究学侣,随神经学家杜纳森(H.H.Donaldson)从事脊椎动物神经学研究。海外的研究履历为其实际主持所务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经验。

在尼丹及其中国弟子共同推动下,中国静生生物调查所得以诞生。尼丹的中国弟子众多,诸如中华农学会会员邹树文、秉志、陈桢、胡经甫、刘崇乐、朱元鼎、吴福桢等中国最早一批生物学学者,均是其及门弟子:邹秉文、过探先、金邦正、钱天鹤等与其也有授受渊源。1927年9月,他应中华文化教 育基金会之邀来华访问。按照双方约定,本只“辅助发展国内生物科学及其研究”,但金陵学界的众门生却寄望借助乃师之力,设立专门研究所,树立学术典范之际,也可张皇英美一系势力。秉志、邹秉文和胡先X领衔,广为联络康大校友任鸿隽等人,联名致函范渊濂,施加影响。他们认为,国际学术大师若“只在学校授课及往各处演讲,其影响较小;若请其组织生物调查所,本其平生之经验,大约一年之内,可以训练人才,使该所之工作渐有端倪。……将来尼氏离华后,其研究者可以与其计划进行,数年以后,必有较大之成绩”。由此,中国静生生物调查所在北京正式设立,秉志出任所长。

并立于南京的金陵大学农林科与东南大学农科,由于大量留美人士加盟,其办学水平很快跃居全国一流,成为名副其实的农学教育与研究中心。另外,这两所学校与同处一地的科学社、中华农学会等学术团体往来密切。中华农学会浸淫在浓重的学术氛围中,并有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的直观示范,于1922年提出“将设立各项研究所、试验场、演习林,代社会解决一切疑难问题”。1923年,第六届年会建议政府设立农业研究所,但因经费拮据与政局动荡,皆未能实行。1925年,上海年会和干事会相继提出设立棉业研究所,组织农村问题研究会、改进茶业及推广海外贸易研究所等项,列为重要会务。中华农学会对“研究”的自觉意识,除自身观念转变外,正如时人所道及是受了外来因素刺激,其中日本的影响尤为明显。明治初期,日本引进美国式大农业主义失败,转而移植德国农学,着手建立研究所,大获成功。日本实现从“日本科学”到“日本的科学”转换后,遂按照本国学术典范在中国建立研究所,进行文化输出。1923年3月30日,帝国议会通过“对支文化事业特别会计法”,以庚款余额在华举办文化事业。次年2月6日,分别在沪、京两地设立自然科学研究所与人文科学研究所。前者初设医学、理学二部,理学部下设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四科,与中华农学会同人专业密切相关。它声称以“自然科学的纯粹学术研究”为目的,办成“由中日科学家共同从事合作研究的场所”。实际包藏祸心,难以掩盖文化殖民的凶险用心,更甚者实际充当日本官方情报据点,而遭致中国教育会联合会等教育和学术团体联合抵制。尽管如此,此类机构仍不乏学术典范效应。

学界的反对声音最终未能奏效,退而谋求加入研究。至1925年底,中国科学社、中华学艺社、中华医学会等学术团体加入为会员,计有章鸿钊(中国科学社副社长、地质学家),郑贞文(中华学艺社社员、化学家),胡敦复、伍连德(中华医学会会长),谢应瑞(中华医学会董事)等。中华农学会设法参与研究,但对方态度不甚积极,未能如愿,因而大生不满。汪厥明愤而指责,“只见医学者占多数人,而无一农学专家插翅其间,岂非恨事!夫医与农,皆与生物有关之应用科学也,医如斯,农岂可落后”,农学界应“急当有所表示也”。而中华农学会并不甘心受此“冷遇”,力图扭转局面。1926年4月首次组团赴日参观考察时,汤惠荪在日本农学会和日本农艺化学会联合大会的讲演中,提到中日农业问题极为相似,两国农学界需要“相互提携”,应在上海自然科学所增加农学部,并请予援助。不久,会员在广州年会上再次提出此案,经大会审查通过,并以学会名义致函中日文化事务委员,但仍未获得肯定答复。这对中华农学会应是不小刺激,会员当即提出“农业研究分科陆续举行建设案”,并获大会通过,预示其自办研究机构的启动。

二、沟通中外

民族主义激发朝野人士自觉追求学术“自立”,超越知识“裨贩”旧轨,树立“研究”新风。理想一旦付诸实践,则远非放言高论所能奏效,须有谋事之人,更须具备办事之力。当时南北分立,政争不断,各政派无暇顾及学术事业;学人社团高谈理想,但因经费困顿,无力实施。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中华农学会对于研究机构一直“预”而“未立”。它试图争取一部分退还庚款,促成农学研究机构本土化。民初,法、英、日等国相继宣布退还部分庚款,引发中国朝野激烈争夺。英国决定将1922年12月1日以后收入赔款,拨充中英两国“有利事业”,本息每年合计300余万磅,用途并不限于教育。用款指无定向,颇引起社会论争,各方的分配方案分歧极大,口水战背后却是利益之争。主要有教育学术、实业与军事三种用款取向,“教实”双方是论争主力。在华英国商会主张用于“英国式之中国教育”,并补助在华英国文化教育及医学教育;英国工程师学会坚持用来修筑中国铁路,并联合吴佩孚争取。中国科学社力主用于“研究学术”:纯粹研究,如设立研究所、补贴各大学等:补助研究机关,如设立图书馆、博物馆等;还有人呼吁用于“改良司法”。蔡元培在英岛发起退款兴学运动,发表七项意见,其中第一、二项关系农林研究,主张设立科学研究所,并辅助国内有名大学或专门学校,创设或扩充急需的科学或工艺特科,如农林等科。各方激烈争夺,相持不下。

“教实之争”体现了国人对于发展实业与教育,孰先孰后与孰重孰轻的判断取舍,以及争夺双方为实利而各自放大的倾向。农学界鼓吹庚款兴农,由邹秉文首先发起。1924年,邹氏公开提出要规划四项事业,设计一项组织。他指出中国以农立国,若能拨一部分从事于农业改良的科学研究,是为“协助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之盛举”,将促进中美邦交“敦睦”,符合美方之愿望;将利用庚款延聘美国专家,帮助中国改良农业。其核心观点是设立“中国农业改良局”,设董事会,由中美双方7至11人共同组成,局内设立棉作、林业试验场和血清制造所,推进试验、研究工作。他主张改良局与各地农事试验场、农科大学合作解决中国农业问题,并与全国各县立农场、农校及乡村小学合作推广所发明的新种子、新方法。这体现了将农业改良各环节连贯衔接,实现研究、试验与推广的融合,全国各农事机关联络一体的思路。邹秉文地位举足轻重,此举对中华农学会应有不小影响。实际上,中华农学会早于1923年便议决加入北京对日庚子赔款问题协会,但因时局动荡,未能展开实际工作,直至许璇主会,相关事项才又提上日程。而此时,外籍人士也颇为关注中国的农业教育与研究事业。1926年3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孟禄(Paul Monroe)列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讨论利用美庚款设立中国农业研究机关。4月,英国庚款委员会代表团威灵顿爵士、胡适、丁文江一行6人,赴沪征集各界意见,为中华农学会接洽建言提供了契机。这确与邹秉文有的放矢、直指美国庚款的做法不同,略显被动,“此款重要点虽在问题,但既来征求意见,亦应有所表示”。中华农学会与教育、实业界均有人脉与利益相系,其不太积极或许与顾忌卷入教、实纷争有关。既然英方主动相邀,发表看法倒也顺理成章。

英庚款代表团来沪,受到社会各界热捧。中华农学会几经周折,才与该团商定晤谈日程。29日上午10时,中华农学会会员庄景仲、过探先、吴觉农、陈同白、陈焕镛、侯朝海一行,赴客利西饭店代表团寓所,与委员团全体委员相晤。首由威灵顿发言,次由庄景仲宣读《中华农学会致英庚款委员团意见书》,由陈同白翻译。他们以两国国情为由头,陈述请款理由:一是中国虽为农业国,“但因水利 不修,童山满目,栽培之法,又沿用旧习,故作物生产未能增进,农民生活难以改善”,故“欲谋中国国民真正之福利,非设法从农业上发展不可”;二是中英双方可互利双赢,“英国系工商国……如能从事中国农业之发展与改良,非但能供给多量与优良之农产品原料于英国,以资英国工业上之应用:且于英国之工业品销售,亦有莫大之利益也”;但“中国因农业生产未能改良,农民生计亦渐人窘境,因之最多数之国民购买力甚为薄弱,故从事改良与发展中国农业一事,实系中英两国最有利之事业”。而且,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负担庚款数额最大,“以庚款谋中国农民之利益,以发展中国之农业,又实最适宜之用途”,也可“增进两国国民真正之友谊”。为此,此款用途应为增进农业智识、改善农民生计、治理山林水利、补助中国各种农学团体等。实际上,中华农学会重点表达了两项主张:一是应将英庚款的大部分用于农业改良事业;二是农民及农学团体代表应参与基金董事会事务。双方又经自由发表意见,互相讨论,最后委员团成员一致表示予以采纳,将就大部分庚款用于农业,并请拟具详细计划书。表面看去,接洽相当顺利,其实对方只笼统表示用款意向,并未明确“花落谁家”。但正因此机缘,催生了中华农学研究院的蓝图。5月1日下午3时,中华农学会召集干事及专家会议,郑辟疆、顾鸣岗、陆焕文、邹秉文、于矿、林骥、沈宗瀚、朱凤美、史国英、侯朝海、陈廷煦、朱羲农、吴觉农等13人与会讨论计划书事宜,推举邹秉文、于矿、沈宗瀚、林骥、郑紫卿、侯朝海、朱羲农等7人为委员,负责草拟事宜。2日晚,草就计划书;3日,缮写中英文本各一份,送交委员团。计划书全名为《中华农学会提交英庚款委员代表团之计划书》,主要围绕“中华农学研究院”展开,详述其旨趣、组织、人事及所开展事务各项。它侧重从“沟通中外农学”的角度阐释研究院设立缘起:“欲借以沟通中外之农学,为中国农业贡献,更进而为世界谋其贡献之道也;抑更有进者,有此研究院之设,则可以借此聘请各国学者,相互研究,相互发明,同时而中国之后学,亦可借此而培植其学力,以为农业尽其力;则研究院之设立,如能见诸实行,其有益于中国与世界之农业,顾鲜少耶!”

为争取英庚款,中华农学会设计计划书时,刻意吸收英国学术因素。从整体框架看,欲仿照英国著名农业研究中心Rothamsted Research Center,将试验与研究融为一体。1923年,钱天鹤认为它是近代农事试验场的“源头”,虽为私人组织,但成为英国全部农业研究的发轫地,并引领世界农业研究机构潮流。美国农业研究机构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影响。以此为学习对象,既有助于沟通中英两国农学界,争取对方的同情支持,也将对改进中国农业大有裨益。但计划书并非全部照搬Rothamsted模式,又融入美国的Comell因素。中华农学研究院的架构与功能,与此前的中国农业改良局多有雷同。

此份计划书极有可能由邹秉文本其既有蓝本而成。首先,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及改进中国主要农产物,以稻、麦、棉、茶、蚕丝为主,畜牧、森林、水产等次之,并培养农业特种人才,发表、推广研究结果。其次,确立中华农学研究院组织系统,由研究院、试验场组成。研究院下设动植物育种系、农艺系(土壤、肥料、作物)、农艺化学系、农业生物系(动植物生理、动植物病理、动植物分类、昆虫)、农业经济系;试验场分列稻作、麦作、棉花、茶、蚕丝、森林、畜牧、水产等。相应人事安排:设立院长,由在农学界素负声望、外国著名大学毕业,并曾在农业机关任事5年以上而成绩卓著者担任;各系主任,分任研究与试验部,研究部设立指导员、研究员、助理员、研究生;试验部则设立研究员、助理员和研究生,并且详细规定了任职的学术资历。邹秉文不同时段的计划书实际有一以贯之的学术理路,即研究、试验与推广的融合,但因依附主体不同,侧重各异。中华农学研究院的建制图式更类似于此前全国农业讨论会通过的《全国农业教育计划大纲》附设于大学的研究院,注重研究与试验,推广则稍显次要;农业改良局要直面农事实际,故凸显试验与推广的地位。农学研究院规划出台,意味着中华农学会对于农业改良,渐次走出纯粹的知识移植,着意于农事试验和农业推广实务;既引入农学学理,又重视研究本土实情,两相结合,开出科学新法。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农学研究机构的蓝图,尽管理想成分较大,但毕竟体现了时代需求与学界动向,并对后来产生深刻影响。

对于庚款利用这样牵动各方利益的敏感事件,不仅各集团之间主张各异,集团内部也意见不一。是年5月,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杨靖孚主张发展实业与教育相统一,颇有平衡教、实冲突的意味,建议每年拨款200万元,创办“全国教育基本财产林”,以每年收入充为教育经费,既可减少水旱灾害,又可巩固教育基础,一举两益,惠及全国。8月,中华农学会在广州举行第九届年会,陆精治提出“将各国退还之庚子赔款划出一部或一半以上为筹办交通事业及发展实业并请通电全国一致协助案”;杜时化提出“确定庚款三分之二为发展农业经费草案”。会员对此颇有分歧,经大会审查决定暂为保留,待时机成熟再议。另外又决定:反对各国有条件退还庚款及“不当的支配用途”,以示“我农学界之公意”,并派员参加“请求其余各国退还庚款运动”。对英庚款的处理,中华农学会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陆精治的意见,转而主张以一半款额作为发展农业经费,另一半用作交通事业,再将后者所得收益仍作为农业发展基金,并取部分充为中华农学会基金。可见,在各方互不退让的情形下,中华农学会的主张不得不有所调整,兼顾教、实利益。

三、本土化顿挫

中华农学会虽然未能加入上海自然科学所,但传达了会务重心转移的信息。1927年9月5日,杭州第十届年会通过筹设农学研究所案,将“筹设高等农学机关”正式列为章程的九大事业之一,意味着从制度层面确立研究所的重要地位。其缘由大体有三:其一,许璇是直接的推动者。许氏系浙江瑞安人,受特殊地缘文化影响,颇具事功之志,如马叙伦所言,“承先世及永嘉诸子之说,志于事功,以赴国家之急”。他性情笃实,服膺“知行合一”,厌弃坐而论道,“本会既为农学团体,应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责,但此非空谈可以做到”。故从长会始,确立农业调查、研究和推广三项事业计划,筹设农学研究所即为整体工作的展开。其二,邹秉文等留美人士的影响至关重要。从人事安排看,邹氏尽管属于学会的核心人物之一,但前期始终没能执掌中枢。究其原因,内部或明或暗的美、日派系竞争及其实力对比依然是主因。日本留学生为会员主体,且通过同窗、乡谊等多重人脉结成一系,长期掌控学会,直到抗战爆发,权势式微;留美生则随中美关系拉近,地位提升,邹秉文开始掌控中华农学会。但他长期充当精神领袖的特殊角色,政出其门。许璇主导规划的学会新路线当与邹秉文等人的竭力鼓吹有重要关系,同时也是农学界趋向美国农学使然。农学研究所的蓝图也多以邹氏的学术理路为圭臬,而远源则可追溯到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其三,中国传统的经世务实学风与西来研究精神相契合。中国古来士夫观念视农业为“经世”要政,与现实须臾不可分离。但近代生吞活剥地“贩运东西洋外国讲义”,学 校所授知识不仅与本土实际格格不入,也与中西学风相抵牾,多被学人与社会所诟病,促使其发生根本转向。中华农学会认同农学为实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理授受,更应做切合本土的应用性研究,并与试验、推广相衔接,以改良农业,改善民生。英国Rothamsted Research Center恰好将研究与试验相结合,堪称应用农学研究机构的典范,欲步其后尘,设立农事试验场是当务之急。

杭州年会结束后,农学研究所筹备工作启动,试验场率先成立。9月7日,第一次干事会议推举许璇、陈嵘、吴庶晨、王舜成、钱天鹤、葛敬铭、陈方济等7人为组织委员,确定农学研究所组织大纲,分设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业推广三部;章程规定其宗旨为“图农业之发达及农产之改良”,主要事务是先从试验着手,进而为学理的研究。但中华农学会经费困难,单靠日常所人难以支撑,故寻求能够赞助资金的合作伙伴尤显必要,而德国爱礼司淡气肥料公司的出现让它看到了希望。11月19日,双方签订了合作开办农学研究的合同。据吴觉农追述,对方意在进行该公司出产的“狮马牌”化学肥料对稻、麦、棉等农作物的肥效试验。合同规定外方负责提供有关图书和仪器设备。每月拨官银1000两作为试验经费;中方负责具体试验。中外合作不仅可解决开办研究所的经费问题,也可推进农艺化学研究工作;德方则可获产品试验与推销的双利。德商加盟,使得研究所筹备工作迅速推进。25日,中华农学会第四次干事会推定许璇、陈嵘、吴桓如、过探先、钱天鹤、汤惠荪、侯朝海、黄枯桐、徐澄、葛敬铭、袁皙、江汉罗、吴觉农、周汝沆、陈方济等15人筹备研究所,制定了试验场组织大纲及进行计划。在资金方面,提取会务基金充为筹备费,至此前期筹备基本就绪。试验场选址工作遂即展开,由袁绍、周汝沆负责接洽。众所周知,农业受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甚大,故选址工作相当关键。当然,地价与消费也是考虑耍项,“惟上海附近,住民之多,低价之昂,欲觅相当试验场址,诚为筹备中之最感困难者也”。历时两月余,于沪宁线真茹站附近择定场址,面积约32亩,平坦整齐,灌溉便利,为试验佳地。翌年1月15日,农事试验场正式设立,场技术员周汝沆与工人迁入开始办公。

农学研究所生产部的各项工作同步展开,包括征集种子、报告,组织图书室和标本室等。1928年2月14日设立研究所筹备处,许璇当选农学研究所所长。生产部、经济部也遂告成立,并确定各部人事,梁希任生产部主任兼研究员,陈方济任研究员,周汝沆为技术员,王志鹄、厉熙勤为助理员,孙尚良为会计员;黄枯桐为经济部主任,发行农业经济杂志,专载农政、农村和农民各项重要问题,并拟向欧美及日本各国捐募图书,设立图书馆等。农业经济部的设立缘由:一是农业经济恶化,日益受以农村为中心问题的时势所迫;二是许璇等人的影响,许氏系农业经济学家,深感农业改良政策、农村问题迫切,有必要联络同道共谋出路。至此,除推广部之外,先期规划各部相继成立,农学研究所架构初步确立。7月1日,许璇提出研究所暂行总则及办事细则,并获通过,研究所正式开始运转。此种建制与中国农业改良局皆突出试验与推广,精神内核又与英国Rothamsted十分符合,强调试验工作的重要性,兼容了英、美两国研究所的风格。此举既开农学研究之新风,也为农学界树立典范。试验场成立后,即整理耕地,添置农具、测候器具、肥料试验用具、谷类试验用具等,然后试验,分棉作、水稻、麦作,栽培试验、肥料试验等多个试验区,研究育种施肥以及各种改良,成效显著,声名远播。沪上媒体称其设置农事试验场、农业化学实验室及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各大系,实乃“会务发达”之“界标”。1928年以来,中央大学农学院师生、第二集团军军官农事训练班学员等相继进场参观。农事试验场的良好运作与陈方济和周汝沆的努力密不可分。此二人与许璇渊源甚深,具有同籍、师友多重关系,又因试验经验丰富而颇受重用。陈方济系浙江海宁人,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农林科毕业,先后加入中华农学会、中国科学社和中华学艺社等团体。1926年4月,他受中华农学会委派,赴日西原中央农事试验场、丰田村静冈县立农事试验场参观,重点考察遗传试验,并与高石政次郎和石井三十郎等知名学者交流。周汝沆系浙江诸暨人,先后就读于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为许璇门生。1921年周氏毕业留校任教,任试验场技士。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文3

[关键词] 在职研究生;农业;专业硕士;同等学力

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连年的高校扩招使中国的本科生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研究生教育这几年飞速发展,从半脱产研究生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对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支撑性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综合性重点农科类大学屈指可数,每年为国家培养的农业类研究生更是与农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因此农业院校做好在职研究生培养责任重大,意义深广。

一、当前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在职研究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参加全国联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包括30多个专业的专业硕士;另一类是同等学力硕士。相比较全日制的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有下述几个优点:第一,入学考试较容易;第二,工作较满意的人不用二次就业。所以大多数已经工作的人比较愿意选择在职研究生方式进行深造。

1.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1)我国同等学力硕士的种类。现在主要有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学、医学、计算机等各专业,有的专业学位考试只统考外语,有的专业还考学科综合。

(2)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学方式。同等学力硕士没有入学考试,只要满足入学的基本条件都可以免试入学。各高校的入学条件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要求有学士学位证。但是,同等学力的学生要想获得硕士学位证,必须参加每年5月份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所有专业都统考外语,有的专业还有综合考试。入学后四年内考试通不过者只有课程结业;属于宽进严出型。

(3)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单枪匹马报名,目前招收同等学力的各大高校很多,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单独组班,单独开课,课程一般和统考相关,在周末上课;一类插在全日制研究生班中听课,课程一般和统考无关。

目前招收同等学力的各大高校很多,但以人大、北大、清华、对外经贸、中国政法、北京师范大学较为突出,农业方向的招生单位较少。

2.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1)我国专业硕士的种类。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重视专业硕士的培养。从1990年至2012年我国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已达几十个: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公共管理硕士(MPA)、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风景园林硕士(ML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MTI)等。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学方式。每年6月底报名,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实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录取标准。

(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模式。所有录取学生以学院为单位采取周末或假期集中式培养。农业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较经济类、法学类等专业而言少之又少。

二、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受教育概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仅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拥有较高专业技能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三、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在职研究生培养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也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仅有2000余名。

四、农业院校做好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想法

发达国家农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结合我国农业方面在职硕士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1.改变以往研究生教学模式、拓宽办学思路

农业院校当以各学院为培养单位大力开办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加强信息化步伐,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为在职人员或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方便的学习条件;发挥送教上门,送科技下乡。通过短期与长期结合、脱产与业余结合让更多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可以接受在职研究生教育。

2.解决农业院校在职研究培养经费

各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培养一般属于研究生自筹经费,学费一般在万元以上,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多数收入低于其他领域工作人员。如果国家可以将农业类在职研究生培养纳入财政预算,或给与助学贷款,这样可以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业人员,使之成为扎根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主力军。

3.科学制定在职研究生培养计划

农业类在职研究生多来自企事业或田间地头从事农业的生产人员,他们努力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除了全面拓宽知识面,更希望课程设置应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锻炼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通过在职研究生培养不仅仅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更能将学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工作和生产中。

4.建立在职研究生导师责任制

在职研究生多数时间与导师靠邮件和电话方式沟通,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没有全日制研究生全面、细致,建立在职研究生导师工作制度、规范导师授课、论文指导条列、虽然在职研究生可能工作经历较丰富、实践能力较强,负责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导师更应从专业技术角度全面培养。

总之,我国农业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尚属大力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受教育情况及掌握技能情况出发,认真思考我国在对农业领域在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各农业院校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艳芳,侯首萍,孔素然.浅谈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12第23卷增刊2月

[2] 百度文库,浅谈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文4

    l主要成就与水平估计

    1.1建立了一支配套的农业气象科技队伍

    1953年以气象、农学专业人员相结合,开展了农业气象研究,举办过提高不同层次的讲习班。1956年在大学建立第1个农业气象专业,1958~1961年相继有5所大学设立了农业气象专业。先后有近40个研究单位设立了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农业气象专业人才,造就了一些与世界同一专业相当的农业气象学家和专家,一大批有才能的中青年农业气象学科技人员正在成长,他们是农业气象发展的有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0多从事农业气象研究和业务工作的科技人员,居世界第1位,其中研究人员约80。余人。

    1.2形成了分支学科较齐全的专业结构

    农业气象在切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世界农业气象发展相呼应,与国家经济建设孺要相适应,由单一的农业气象发展有作物气象、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畜牧气象、森林气象、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仪器与监测等专业。这些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内容,得到新的发展,一些新的领域正在出现,以温室气体大气成分对气候与农业影响的研究已开始,农业生物学与气象关系的微观结构的研究起步,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已开展,并向动态模拟模式发展,农业产后气象学扩大了小气候的研究领域,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的农业环境气象已经提出或起步。这些为农业气象学科注入了新的内容,促进农业气象学的发展。

    1.340多年农业气象取得了一批主要成果

    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灾害、早地农业的类型和防单体系,作物气候生产力、区域农业气候和局地农业气候等都获得过国家奖或重大进展,其中许多项达到国际水平,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如中国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作物气候规律,以农业气候与小气候为依据的橡胶北移成功、湿害防御技术、亚热带东部山区农业气候与小气候、农业气象预报等取得重大成果,早地农业类型与防早技术体系、干热风、低温冷害等也取得重要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促进和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4农业生产的发展得到农业气象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作物栽培、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利用、农业设施的结构设计优化与小气候调控等得到农业气象学有效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如橡胶北移成功是以气候资源、地形小气候和生物气象理论为基础的,种植制度的调整是以气候条件的分析为主要依据,早地农业水分调控和节水农业措施是建立在气候的水分平衡的基础上,气候变化和灾害发生规律研究为农业生产波动找到原因和对策,农业气象预报为农业生产安排与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农田生产管理科学化的实现和高效,浦要协调作物生育、技术措施与水、热、气、肥关系,亦是以天气气候为基础、以小气候规律为指导的。一大批农业气象基础工作如农业气候资源图、作物气候图、各种农业气象着作等在农业生产中起到积极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农业气象理论和技术原理,正在农业生产和农学各个领域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了巨大的知识力量。

    1.5水平估计

    目前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学术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地位,在农业气候、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预报等领域和其它领域个别环节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美国、日本、原苏联、以色列、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有些方面有差距,比其它国家略高,但在应用方面处在世界的前列。我国与世界农业气象学科主要差距:美国的农业气象体系并不明显,但在基础研究(水分平衡等)、基础资料积累、农业气象模拟、农业小气候等方面领先;日本整体水平较高,基本上适应农业生产,在低温冷害方面的研究领先;原苏联在机构设置、资料积累和研究工作方面都有较坚实的基础,在农业气候、作物气候方面有许多先行的研究,但由于基础理论较薄弱,近年没有重大进展。其它如英国在植物小气候、德国在森林小气候、荷兰在农业气象动态模拟等方面领先。我国除在这些湃究领域有差距外研究设备和手段方面差距很大,基础工作的基本资料、积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差距。

    2主要问题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农业气象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2.1研究工作面很广,但深入的少;研究的间题多,但重点不突出

    我国的农业气象工作从早期研究面狭窄走向多方面研究;不限于研究各分支学科内的问题,而且研究的对象很广,涉及农业生展间题也多,但系统深入研究的问题少,许多研究工作只走完第一步即中止。如低温冷害在气候规律、某些机制上取得进展,但到进一步解决低温冷害时由于条件限制未深入;湿害在解决实际问题有明显成效,但在理论上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同时由于研究的问题广,没有进行梳理和聚焦,在一个阶段没有形成重点,或形成重点但对学科的发展没有“带头”作用,对农业气象学的发展促进不大。2.2模仿引进的多,创立的少大部分农业气象基础研究没有摆脱模仿阶段,没有建立、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当前兴起的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其模型大多是引用国外的,没有创立中国的模拟模型,没有走在世界所建模型之前开展研究,没有创立模型的凉型,使许多研究工作长期与国外保持。时问差”,处于紧迫的状态。这是有碍于我国农业气象学发展的。

    2.3基础工作薄弱,农业气象装备落后

    许多方面基础研究不够,缺乏必要的资料和数据,而许多农业气象科学数据是弓{用国外的,有些极为重要的数据如温室气体的农业排放量,由于缺乏观测资料,在一些国际会议卜沙有充分发言权。此外,大多数研究单位设备简单,仪器和信息采集及处理手段落后,主要是资充源少,使农业气象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换代。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研制农业气象仪器设备机构,研究手段长期落后的状态,必然影响农业气象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2.4理农业气象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缺乏解决农业实际间题的能力

    成为农业气象学的三大理论基础都是从其它学科中移植过来的,如生物气象来源于生物学的某些领域,农业小气候理论基础是微气象学,农业气象预报的理论是借助于气象预报理论与方法。农业气象的交叉与边沿地位应该体现在研究领域和学术问题上,而不应长期处于依附的地位。在理论基础薄弱的同时,农业气象技术体系也未建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发展农业气象学科至关重要的根本。

    3农业气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从世界与我国农业气象研究的发展过程看,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起伏。西欧70年代,在植被与大气环境理论、植物生长与作物生产模拟,美国在生物环境小气候方面,日本在低温冷害、温室环境控制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进入80年代农业气象的理论成就并不十分显着。美国近期转向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又有起色。我国的农业气象因多种原因而起伏更大,曾三起三落。这说明农业气象学科稳定地位的基础并不牢固。当前我国的农业气象学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如不奋起加强和改革,又有落人低谷的危险;另一方面又面临农业要求农业气象必须发展的形势,也即是说当前农业气象处在不断增长的客观需求和自身理论与技术极不完善的双重艰巨任务下发展,这对农业气象科学来说既背负生存和发展,又面对挑战和机遇。

    3.1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气象科学参与国家农业发展战咯决策。我国的国民经济要求在本世纪末翻两番,农业上两个台阶,农业气象可以从农业气候资源,农业发展重大措施的农业气象依据等方面提出决策建议,虽已错过某些时机,但仍有大量工作可做。

    3.2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是围绕农业发展进程的长期因素。我国处在东亚强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又很强烈,农业气象灾害十分颇繁,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农业气象学要为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40多年来,粮食生产最大波动可达17.6%,一般年景可达5%左右,在粮食总产4boo多亿kg的水平,每年约损失200多亿kg。解决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这是农业气象学科的重大责任。

    3.3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形势仍然严峻,同时对多种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的环境因素是气候。解决我国的农业生产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稳定和发展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重大贡献。因此,要求农业气象学科更快拿出更多、更高的理论与技术成果,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气象问题作出贡献。

    3.4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许多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换代,新技术、新方法、新观点应运而生,冲击着农业气象学科的传统阵地,使农业气象面临前所未有的形势,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和条件。但是,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农学的基础分支学科的农业气象学科,不能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相适应,还没有形成独立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严重地影响了农业气象的地位和发展,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时机,既要发展,又要创新、既要引进,更要创立,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发展形势和农业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也是农业气象学不能回避,又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文5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有机结合的调控系统。人类科学发展步入21世纪,传统的农业科研管理理论、方式、方法正接受着知识经济浪潮的洗礼和冲击,旧的模式、形态、思维不断被打破,新的框架、理论、观念如潮水般涌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科研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运作良好的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及体系,向管理要效益、要成果、要人才,进行农业科研管理创新,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决策层和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本论文通过比较国外农业科研管理改革创新的特点与本国农业科研管理的特点,汲取有益经验,得出有益于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创新的启示。

一、国外农业科研管理改革创新的特点

1、政府主拨科研经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都把农业科研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从资金方面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01年美国各州农业实验站的85%经费由联邦和州政府提供;法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主要由国家经办,农业科研投资的90%由农业部拨款;印度、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业科研投资中政府拨款比重分别为93%、95%、97%。日本文部省将科研经费主要使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立科研费约占77%;(2)私立科研补助费约占17.8%;(3)农业大学科研补助费约占4%。文部省所属科学研究机构,每年根据上述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研究项目类型,将研究人员呈报的科研课题及申请研究费用情况召开评议员会议,筛选后汇总至文部省,一般能审批的科研课题为50%。其经费额也不是报多少批多少,一般只够所需开支的80%左右,所缺基金由其它基金会和支助单位解决。

2、重视制定本国的科技计划

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制定本国的农业科技计划,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六大跨部门综合性科技计划以及九大农业科技战略计划和由一个部门牵头,联合一到多个部门共同主持的科技计划(如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日本政府建立在各省厅的“研究开发制度”和“应用促进事业”两大基础上的科技计划体系和欧盟的第五个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等。

3、根据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改革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和任务,以适应新学科、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1999年集中500名科学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制定了2000~2010年农业研究的纲领性计划,对研究课题和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整。该计划包括6个战略目标、24个研究项目和98个研究课题,建立一批各专业全国一流的研究中心,并按任务要求,有的研究机构要移交、撤消、转让等。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于1999年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重点加强了农业食品工业、农业能源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按学科和科研目标设置的研究部和按行政大区设置的研究中心都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4、建立适度规模的研究室和灵活的运行机制

从日本20多年来研究单位的农业科研单位的数量变化看,国立农业科研机构单位从1990年的700个增加到1996年的800个,到2000年又减少到691个。同期,研究人员减少13%。为了有效地推进重点研究、着手紧急的课题和综合性研究,一方面确保研究室的适度规模,同时,在运行机制上要具备灵活性,因此,研究单位的大型化与确保机构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成为当务之急。

英国农业研究机构由于政府削减科研经费,纷纷采取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缩短研究战线等相应措施。英国政府采取这一做法,目的在于减少政府负担,促使科研机构提高效率,开始创收。90年代以来有一个共同趋势,许多国家增加了对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保护等优先发展领域的投资,匈牙利政府科学政策委员会决定,从90年起,把生物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工农业中的应用作为首要任务,在1999、2000两年从国家预算中拨出2.4亿福林用于此项研究,并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再拨出6亿福林。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均大幅度增加生物技术研究的投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到2000年,美国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经费将增加到约15亿美元,政府对生物技术的总投资,1999年为57.6亿美元,2000年达80.3亿美元。英国政府最近也调整了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决定优先发展生物技术科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泰国,每年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费用也达6000万美元。为了加速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泰国专门成立了遗传基因工程学与生物技术中心。

二、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础研究薄弱,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改革10多年了,在体制改革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开发区热”、“工业热”、“商业热”,忽视了农业这个基础,甚至不顾农业科研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使农业科研机构盲目地“放开”、“断奶”,出现了农业科研机构网破人散的局面。在研究机构内,由于研究与开发两方面经济效益差距拉大,使研究受到不良影响,有的科研单位处于“一心一意搞开发,凑凑合合搞研究”的状况,基础研究还受到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等因素,以及市场经济中短期行为等消极行为的冲击,近年来有明显的被削弱的趋势。必须清楚地看到,基础研究是当代科学的前沿,也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赖以发展的基础。不重视基础研究,将会导致农业科研的后劲不足,也将拉大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2、我国农业科研力量分散,管理力度不够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科研机构重叠,科研课题多头下达,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相对集中使用,造成经费投入的效益低,试验材料、设备不能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其二,成果奖励直接与职称、工资、住房等切身利益挂钩。而且与成果排名密切相关,加上高新技术研究的难度大,出成果慢,影响晋升,因而纷纷争作第一主持人,科研课题越分越小,研究难以深入。近年来虽然科研课题较多,通过鉴定的成果也不少,但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3、科研经费短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有限

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事业费,一是科研费。目前这两方面都很短缺。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大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准,而农业科研单位的支出却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来源不稳定。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的领导只能集中精力抓创收,不少科研人员成年为课题的立项和科研经费而疲于奔波。既便立了项,经费也到位很晚。一些农业科研单位“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经费投入少,资助强度低,科研条件较差,已成为困扰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4、科研队伍不稳,科研队伍创新不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各阶层、各行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国力不足,有关政策没有配套等原因,使许多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与其他的行业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有的农业科研人员跳入“商海”;有的无心搞科研,而去谋求第二职业。某研究所反映,170名科技人员中,只有30人潜心于研究。全国有94个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人数已不足20人,且非科研人员比重大,科研无法进行,农业科研队伍的严重不稳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国外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对我国农业科研管理的启示

1、创立创新型的科研队伍

人才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中,一方面要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包括管理人才、科技开发人才,以及科学研究前沿上的人才,建设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将管理的重点放在项目小组上,而非以前那种放在整个科研机构或单个个人上的方式。

项目小组式的团队是当前我国农业科研、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执行方式,其规模的大小有利于实现我们长期以来所追求却又一直没有达到的“管得好,管得活”的科研管理目标。小团队在提高组织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个人之间分享观点、交流经验等提供了场所。从知识转移的角度看,适当规模的科研团队非常有利于实现机构节约、减少交流成本、提高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知识创新的水平与效率。

2、鼓励创新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研究属于追踪和模仿的比例很高,而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较少。信息时代不仅知识和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资本因素,而且由于创新所付出的巨大的投资,以及可能产生的巨大效益,使各国都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模仿和追踪研究只能永远居于人后,无论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还是科研机构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从一个时期的发展来看,受综合国力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研究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农业科研管理上要针对市场需求,根据自己单位的优势在项目选择和主攻方向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集中物质条件,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传统的农业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科研课题一旦获得,执行的过程中在监管方面有时存在不足,使少数研究流于形式,最终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信息时代许多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成果大都是在多学科交叉点上产生的,如农业生物技术与医学的交叉,农业高新技术与现代农业管理体制的交叉等。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制约,科学研究条块分割,不仅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交流不足,而且,即使在同一个研究机构内也往往没有形成一套科研协作、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和管理规范。

3、将常规化工作模式转向高效信息化

信息网络时代是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国家信息骨干网络的建设,先后实施了“政府上网年”和“企业上网年”等推进性措施。目前农业科研机构中相当一部分已经上网。网络的发展为多渠道获得科研资金,迅速便捷地实施科研进程管理,以及科研成果的交易和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注重对信息网络知识的学习,自觉主动地利用网络提高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是信息网络时代对科研管理人员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通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做到更加有序和高效。

4、优化科研机构,调整科研方向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的科研能力评估,同事考虑地域性等因素,引导科研机构的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一批能真正上水平的,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农业科研机构。对这些应当稳定的农业科研机构,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政策,逐步打破被分割、大而全或小而全、自成体系和分散重复的原有格局,扩大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实现体系间的功能互补,发挥整体效应。

科研管理的创新要求优化科研机构,调整科研方向。由过去只重视高产研究,转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研究;由只重视产中研究,转向产前、产中、产后研究兼顾,并在继续重视作物研究的同时,逐步加强重视养殖业、加工业的研究。注意发挥地区优势,重视特种作物、创汇作物和野生资源的研究,使农业科研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中焕发生机,增强活力。

5、将农业科研管理转向国际化

农业科研管理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随着研究与开发国际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农业科研管理国际化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按国际共识的准则处理好各类科技活动的实施和协调,才能加快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研究结果才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此外,大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是建立创新型科研队伍的重要途径。加强国立科研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设立流动人员基金,吸引国外、大学、企业和科技人员到国立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在大学、研究所和企业中兼职。通过创造出气氛宽松、管理严格的一套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动,以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和相对应的高收入、高回报,维持一支相对稳定、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参考文献:

[1]李宏,张薇.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国家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3(5).

[2]日本大学的科研管理[Z].教育情报参考(28).

[3]赵醒村,周增桓,王省良,李海燕,史先东.谈科研管理的创新意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14(2).

[4]邬贤梦.农业科研管理职能的探讨[Z].论苑.

[5]周兴和,于正,李一军.科研管理创新的新视角――科研软环境建设[J].中国科学基金,2002.

[6]府少辉.试论农业科研与“稳住一头,放活一片”[J].湖南农学院学报,2002(2).

[7]刘淑琴,陈桂芬,庄铁成.多媒体技术在农业科研管理中的应用前景[J].农业科技管理,1995(10).

[8]边宝林.面向知识经济的科研管理创新[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19(3).

[9]任蔚.对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科研管理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1(3).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范文6

一、学科建设

农产品加工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自身特点突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以研究农产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农学、医学、材料与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农产品原料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等分支学科。不同时期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农业院校纷纷建立了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或食品科学系或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专业,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又发展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农学院(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以及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等。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很多高校相继增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来已有47所部属或省属院校增设了该专业。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由原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等专业合并组成,专业覆盖面涉及工、农、贸等几大领域,而且沿用至今。从学科发展性质来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使学科结构划分更科学,学科交叉更明显。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国家中心与专业分中心)、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目前,由农业部组建的有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平台有由科技教育司组建并管理的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和由农产品加工局组建并管理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1.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2011年,农业部以满足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产业导向、整合共享、合力攻关”的建设思想,在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并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产业为主线,兼顾区域布局,建立以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实验站为补充的三级学科群。

按照上述设计思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已建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6个部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个农产品加工实验站,形成以行业为主线、区域为辅助的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体系。

(1)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以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为主,兼顾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主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大宗农产品(粮油、果蔬、肉品、乳品)加工与保鲜、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品质与过程控制机理、农产品物流保鲜的生物学机理、危害物及其防控机制等科学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持续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建设单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主,主攻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面临的创新工作,突破制约特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保鲜、功能食品等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动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二次开发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为某一特定行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单位:以现有的6家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果蔬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畜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贮藏保鲜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功能食品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着手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分4批共认定了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269个依托单位),并成立了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肉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装备9个专业委员会。两百多家专业分中心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东部地区135个、中部地区58个、西部地区50个、东北地区26个,分别占总数的50%、22%、18%和10%。从领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7个技术领域,其中粮油加工领域68个,果蔬加工领域59个,畜产品加工领域52个,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38个,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3个,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15个,水产品加工领域34个。从依托单位的性质看: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骨干龙头企业,其中科研单位57个,大专院校29个,企业183个,分别占总数的21%、11%和68%。

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建平台”向“用平台”的方向转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规划,组织争取14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总经费超过2.3亿元,10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参与课题研发。在12个重点研发单位开始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9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了系列科企技术对接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干燥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数百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此外,由科技部组建的研究平台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

由国家发改委组建的研究平台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加工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约有5万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农产品加工专业科研队伍,包括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保鲜与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装备等。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国高层次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快速成长,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至2020年,分2批选拔培养300名中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在全国建立300个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一支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整体素质能力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

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总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四、科技投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科研项目、基本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科研项目投入

科研项目的资助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给予重大专项资助,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余科技的快速发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置9个食品领域项目,108个课题,总投入经费超过6亿元。国家863计划也加大了对食品学科的资助力度,“十一五”期间资助额度超过1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入库农产品加工项目222个,截至2012年,出库项目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共10个项目、85个课题,经费总投入约8亿元。

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也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和“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4491方元。2011~2012年资助了“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和“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343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食品学科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立项逐年增多,2007~2009年,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有关的申请项目数分别为461、604和823项,资助项目数分别为67、114和141。2009年,基金委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主要资助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10年起开始受理和评审食品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年申请项目l386项,各类资助合计270项,总资助经费达8000万元。2012年,资助食品科学领域面上项目164项、青年项目181项、地区项目52项,资助经费总额19877万元。

2.基本建设投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专业分中心建设项目》,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内研发中心基本建设给予补助,累计投入6220万元,用于购置应用开发、中试和检测等仪器设备,初步为研发体系的建设搭建了农产品加工中试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整体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项目的资助,各研发中心研发工作硬件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各自领域内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研制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开展农产品加工前沿技术、重大共性技术及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条件支撑。

五、重大项目

几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07年起实施。其中,“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第一个行业科研专项,于2009年开始资助。截止到2012年,已经实施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科研专项有“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以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

2.科技部863与科技支撑项目

科技部从“十五”开始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入库出库”的方式确定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功能食品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果蔬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与产品、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鲜活农产品安全低物流技术与配套装备”等8个科技支撑项目,以及“食品生物危害精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制”等2个863项目。

3.国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

自2009年国家基金委在生命科学部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以来,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除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数量和经费大幅增加之外,开始设立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2010年杰青项目“乳酸菌及乳品发酵剂基础研究”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主持,2011年杰青项目“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的基础研究”由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主持,2012年杰青项目“食品科学”由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主持。

六、标准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