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参与论文范例6篇

政治参与论文

政治参与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政治参与机制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桥梁。本文认为,加强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而且其能促进政治稳定、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及促进社会公平和促进党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十七大报告可以看出,使政治体制适应人民日益提高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成为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使政治体制容纳人民的政治参与,在这其中政治参与机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能为政治参与提供顺畅的沟通渠道,最终带来政治稳定、社会公平,形成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因此,政治参与机制建设是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本途径。

一、政治参与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1.政治参与理论上的分歧。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启蒙思想家运用社会契约理论对政治进行了深入阐述。尽管各个思想家的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不同,但基本上都认为自然状态已不适宜人的生存发展,所以大家放弃、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统一交给国家行使,以过一种有序的政治生活。这就意味着国家是所有人的国家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团体的国家,国民一律平等而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或遭受歧视。既然国家属于国民且人人平等,那么人民就有权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但是在人民如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强调公民政治参与和限制公民政治参与。参与制民主主义者,包括卢梭、约翰·穆勒,以及近些年的帕特曼和巴勃等人都主张最大限度地扩大普通公民直接参与制订政治性政策的机会。在现代一些大国,这还包括将许多决策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共同体以及广泛地应用公民投票来决定政策。与此相反,另一些人如熊彼特则赞成一种较为有限的公民参与;他们认为,在当选的职业政治家与普通公民之间应当有一种政治分工,前者负责决策,后者的作用是在定期的选举中免除或黜选这些政治家及其政党。根据这种观点,现代民主制国家就是由政治家们治理的,而普通公民的参与是有限的和间断的。我们知道,在一定时期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总量是一定的——社会权力强国家权力就弱;社会权力弱,国家权力就强。政治参与实质是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的博弈。不充分的政治参与意味着社会权力弱而国家权力强,导致的是强权政治;而过度的政治参与意味着社会权力强国家权力弱,那么国家的权威就要削弱,带来政治失序、社会动乱。所以政治参与理论的分歧关键在于政治参与深度的问题,也就是政治参与的界限是什么,这可以从现代化的进程中可以看出。

2.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参与。在现代化初期,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人民,以联合广大人民封建专制统治,人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在共和国建立后,人民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但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每个人都来管理公共事务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从现代化初期向现代化中期转变中,前期为了封建制度而宣扬的直接民主观念,带来了普遍的政治失序和社会动乱,反而成了现代化进程的阻碍。而在现代化中期向现代化后期的转变中,人们才摆脱直接民主的观念,认识到民主在现代社会只能是代议制民主,通过对前期教训的反思,人们才认识到——政治参与也不是人民直接参与公共管理,而是选出自己的人代表自己来管理公共事务或者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影响政府活动。所以,只有从现代化的进程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卢梭宣扬直接民主,而密尔、熊彼特等思想家却坚信代议民主。因此,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来说,政治参与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而紧紧意味着对公共事务管理施加以影响。所以,为了维护政治的平稳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

3.政治参与机制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我国传统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沟通机制,当国家与社会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后,人民就用暴力现存统治者,通过一个新的王朝的建立来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平衡,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一种暴力政治参与的文化。在这种政治文化下,人民要么忍耐强权,要么暴力反抗,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一个合法的沟通机制。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建设现代国家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但是这种动员式的政治参与具有无序性、盲目性,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政治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成熟及公民权利的普遍兴起,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逐渐形成。而无论传统的暴力参与中还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动员式参与,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参与建设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让公民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机制来对决策者施加影响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二、政治参与机制的多渠道建设

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中,无论是启蒙运动后的先发现代化国家,还是“国际示范”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都存在普遍的社会动员,以腐蚀和摧毁旧社会的经济和心理上的主要信仰,转变为现代社会所共有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社会动员提高了人们的追求和期望。但是政治制度不是一夜之间“做成”的,这就在成员过高期望与政治制度的低容纳力之间产生了矛盾。这种现象在现代化初期的国家都存在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社会成员的过高期望导致大量的愿望要求输入政治系统,但是在现代化初期由于政治制度化水平低,没有一种愿望转换为输入的调节机制,所以政治系统不堪负重,最终带来政治失序、社会动乱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参与机制的缺乏成为阻碍现代化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成熟及公民权利的崛起,公民政治参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果不能构建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公民社会的能量无处释放,将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我国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1.加强公民与政治社团的沟通机制建设。由于在现代国家,“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扩展和加强,政府的决策对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深远和巨大影响。”从而使得各社会阶层、集团、行业、区域等等把实现自己利益的目光较大程度地投向政治权力和政府的公共政策,从而组织起特定社团,影响公共政策。在西方,意见表达团体的基本形式是压力团体。压力团体是为适应多党政府运行的需要而产生的,以实现一定的政治主张为目的所组成的特殊社会集团。他们主要任务是,作为特定的社会利益团体的代表,向意见综合主体和决策机构系统地表达意见和要求,并通过施加合法的政治压力,来“接近”政府,从而实现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群体的政治主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大大加深,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从而使人们的利益多样化,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利益内容又不断更新,在原有利益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利益要求。“而在当代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同时,也由于社会结构分化程度较低这一客观原因,导致在中国基本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各种压力性的社会团体。”我国的许多社团都一定程度上政治化了,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发挥现行政治社团利益表达和综合功能,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自发形成的合法社团要给予其利益表达的权利进而影响政府决策。

2.加强政治社团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沟通机制建设。仅仅有政治社团的利益表达还是不行的,还要有传达各阶层利益的沟通机制,这就需要加强政治社团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联系。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见,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代议机构,是人民的体现,代表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应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事,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机构,而是要充分和人民进行沟通,了解人民的利益。因为,议会政治本质是委托政治,即人民把管理国家的权力委托于一部分人执掌的制度。议会是民主社会中民意的传声器,在诸多民意表达渠道中,议会是最经常、最专业的民意表达机构。那么,如何实现人民和人大代表的联系呢?所以设想各种方法来加强人民与人大代表的联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存在一定误区。在戴维·伊斯顿看来,政治生活是一个独立的行为系统,系统成员由于种种原因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希望得到什么)。当系统成员希望这些愿望转换为政治输出时,就会形成要求。众多系统成员的单个愿望不可能全部转换为要求,否则系统将不堪忍受压力而崩溃。所以系统通过结构机制和文化机制来调节愿望的转换,以控制愿望转换为要求的数量。结构机制调节是指系统中存在着诸如政党、利益集团、舆论领袖、管理者等等,他们代表着政治结构的基本要素,广泛地分布于政治系统中,他们对愿望的转换起着守门的作用。因此,加强人民与人大代表的联系,等于是把大量的要求输入政治系统,政治系统是无法承受的,这会导致政治不稳定。所以,必须加强政治社团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联系,让政治社团对各种利益进行综合,再传递给人大代表,最终在人民代表大会中实现各阶层的利益博弈,从而实现各阶层利益的利益要求都能输入政治系统。3.加强政治协商会议与人大的沟通机制建设。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种合作是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实现的。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各派通过各级人民政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其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也利用人民政协这个渠道同各派进行政治协商,共商国是。作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对发挥派的作用、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各派深知各自成员及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成为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与渠道。”虽然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源方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且很好地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但是在人民协商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沟通机制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两者之间缺乏某种明确具体特别是程序性的法律保障;联系机制还不够畅通;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因此,为了保持两者之间的沟通机制畅通,必须用法律保障人民政协的政治参与的权利、建立经常有效的沟通机制并且使其制度化,这才能最终把人民的利益最终在国家层面得到反映并且得到保证。

三、政治参与机制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现代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强,民众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使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身利益的政府政策更多地以民意为基础,日益成为一个政治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政治参与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就在于此。

1.促进政治稳定。政治是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而政治参与是公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政治权力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主要环节。政治参与是公民与政治体系发生联系的最直接和主要的形式,因此,它必然影响到政治利益的分配。每个公民都想通过政治参与来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政治利益。事实上,他们也是能够得到或部分得到相应的满足为限度的。在现代化初期,传统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还占主导地位并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整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现代化初期向现代化中期的进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各个阶层、集团、团体的出现,社会开始急剧分化。各个阶层为了影响政府的价值分配,政治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以支持的方式,也可以以施压的方式,在有的时候甚至以非法的暴力方式出现。诚如蒲岛郁夫所言:“当政府顺应民意,而且当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同国家保持一体感时,其政治体制是稳定的。反之,当政府违背民意,公民对政府怀有明显的不信任感时,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将日趋紧张。”而政治参与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可以在政府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公共政策在制订中充分应该使各阶层的利益要求都表达出来并且相互博弈,最终形成大家都接受的政策输出而化解国家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实现政治稳定。只有政治的稳定,才有社会的和谐。

2.形成社会监督。现代政治的进步在于形成社会对国家的强有力监督,而其中政治参与机制会形成一个监督渠道,“在健全的政治参与形式下,希望连任的政治官员进行政治决策时,会受着他对选民对他的决定有何反应的预测。也就是说,如果当选官员的政策符合选民的利益,选民就会在下一次选举中继续选择他;否则选民就会抛弃他。另外,人民还利用其他的政治参与方式制约政府的行为,如请愿、游行、示威、媒体曝光等。”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长时间的社会与国家博弈的结果。在现代化初期向现代化中期的转变过程中,国家和社会之间展开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这个时期,经济的初步发展致使各种新兴阶层出现。新兴的阶层为了实现在社会价值分配中居于有利地位,力图加强政治参与;而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利益阶层力图维护现有政治体制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就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紧张状态,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政治失序。亨廷顿认为:“广泛的参政可以提高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如在集权国家那样;或者可以提高人民对政府的控制,如在许多民主国家那样。”这就需要公民不仅要通过政治社团表达自己的利益,还要对政府的公共政策事后进行监督。只有公民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才能最终实现政治参与的控制功能建设,以实现社会对国家的制约,从而保证公民的权利。

3.实现社会公平。在现代化初期向现代化中期的转变中,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渐成长,社会形成许多新的团体、阶层,由于新的团体的出现,会威胁着现存团体的利益。新的阶层为了维护自己在社会价值分配中居于有利地位而开始广泛参与政治,“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对公共财富和价值分配的意愿选择,并施加压力,使政府的行为不至于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发生矛盾,从而左右政府的决策。”但是,政治参与如果被利用,也有可能使那些操纵者借机扩大自己在社会利益中所得的份额,往往会导致反复无常的政治选择,降低社会中的效率因素,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因此,只有构建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形成一个各个阶层博弈的平台,使各个阶层发出自己的声音,才会使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各阶层的利益要求,并且公共政策要尽可能照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最终使公共政策的输出体现公平。而社会的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1989.

[7]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M].华夏出版社,1988.

政治参与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参与型政治文化;公民参与;政治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44-02

一、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产生背景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关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理论,当前国内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他们不但阐述了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还详细的论述了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中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构建。在现阶段,从文化观念层面去探寻我国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对于推进和完善我国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尤具现实意义。

参与型政治文化起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政治发展的作用,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成长不仅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政治参与一直是党和政府所重视的问题,并把它当成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政治参与有助于我国民主进程的发展,公民通过实际的政治参与,可以提高政治认知,培育参政能力,进而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成为历史必然。

二、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学术领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是最近40年的事情。它被政治学界广泛接受始于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在1956年发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根据阿尔蒙德的观点,政治文化应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狭隘性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

狭隘型政治文化存在于一些国家边远地区的村落中,这些地方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中权威、制度、规范等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处于十分模糊状态,没有影响政治决策及其实施的能力。他认为狭隘型政治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政治文化,是与传统的专制政治体系相伴生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也称为臣民文化,这种政治文化存在于集权型政治体系中,社会成员对自己在体系输出方面的责任和政治体系的角色、结构、权威、规范等有较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但是对自己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自我取向却非常低,阿尔蒙德认为臣属型政治文化也是一种较落后的政治文化,它是集权政治体系的政治心理基础。参与型政治文化,也称为公民文化,是在政治民主化水平较高的政治体系中相伴生的,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社会成员把政治体系当成一个整体并且对体系的输入和输出方面有明确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而且对于自己作为政治体系成员的权利、能力、责任以及政治行为的效能具有积极的认识和较高的评价。在这三种类型的政治文化中,参与型政治文化是阿尔蒙德比较推崇的一种政治文化,他认为参与型政治文化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政治文化,它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运行。

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特征

(一)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平等性与公开性

参与型政治文化强调了政治参与生活的公开性与政治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公民享有平等的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公民可以通过行使批评建议权,加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也可以通过网络和舆论力量监督政府,执政党的决策、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以及政府决策等都应该对公民公开、保持其权力行使的透明性,受到公民的参与和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平等、公开、真正的政治参与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仅参与的渠道和方式也应具有公开性,而且政治参与的客体也应该具有公开性。即政治参与的参与渠道和形式以及民主政治中公共财产、公共责任和公共活动等都应该向所有公民公开。

(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整体性与积极性

参与型政治文化强调了政治参与生活的整体性与政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构建存在着阻力与困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法制意识、政治监督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宽容意识的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型文化提倡高度的角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和个性、参与、创造、开拓的参与形式。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应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强烈的义务感、使命感、责任感、和效忠感,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奉献,并将自己视为国家力量的一员。进行积极、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创造活动,把国家利益至于首位,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繁荣视为价值追求。

(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自觉性与有序性

参与型政治文化强调政治参与主体自觉和有序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公民应养成自主自律、自由自觉的参与政治生活的习惯和心态,自觉的把国家团结和统一当作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现阶段我国公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他们对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那么,政治参与就更需要有序的进行,人们的参与程度越高,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越快。公民或公民团体应该以常规的渠道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维护政治稳定的同时也应该树立正确、理性的政治参与理念。但是,由于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也具有其相对薄弱性,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将参与政治生活当成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对生活中政治事件持冷漠态度。而中国是一个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大国,大量的无序参与必然导致政治生活的动荡与社会秩序的破坏,党和政府应担负起正确引导的责任,给公民提供生活安定的社会秩序,以确保政治参与健康有序性的运行。

四、我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概念,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弗巴出版《公民文化》一书提出了这个概念,随后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参与型政治文化不仅催生和促进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撑着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以平等、参与、效率等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文化,在传统专制社会中,由于受统治集团的强力压制,被统治集团丧失了政治参与能力,在民主社会中伴随着参与型政治文化产生,社会成员意识到自己具有捍卫自身权益的能力,意识到政治参与不只是统治阶级的专利,而是自己权利和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社会主体在参与意识的推动下纷纷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建立政治团体,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以参与意识为母体意识,滋生和增强民主意识、主体意识、自力意识等其他意识,从而使参与型政治文化所蕴涵的基本元素得以形成。

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载体和实现者是公民,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强调公民参与、政府引导。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我学习政治文化的有效途径,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拓展自己的政治知识,培养民主意识,提高对政治体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政治责任感。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治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现阶段由于人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对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形式有了深刻的了解,公民只有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理念,才能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加快民主进程。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国家也要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和政治制度环境,公开政治参与渠道和形式,引导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注释: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尼·弗巴.公民文化[M].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17-18.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政治参与论文范文3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必要性

非政府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这与政府公共机构的公共价值目标相同。两者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方面,是不冲突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应该是政府。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可能出现低效与寻租的情况。所以,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可以进行互动合作,实现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生存空间正是以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存在为前提。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非政府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还能极大减轻社会管理的成本。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特有优势

1.行动灵活。当出现公共危机时,政府组织往往由于严格的层级体系或某些政治原因、价值因素使得其反应缓慢。与政府体系相比,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决策是分散而独立的,它可以即时作出反应,迅速渗入事件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各种既定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和计划,灵活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2.专业性。虽然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现在专业性还很不足,但是非政府组织的专业性是它的一个特点。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非常具体明确。例如,关注某类社会问题或救助某些弱势群体,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设定标准来吸纳组织成员,最后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人员组合,并长期从事社会或科研最前沿的工作。

3.民间性。政府在处置一些危机事件时,往往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作为外部角色去对待,而非政府组织是以水平的角度、平等的眼光在与群众的交融中去对待,其工作手法特别注重通过有效沟通来引导社会公众的参与,与社会成员打成一片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它们上接政府,下联基层群众,社会触角和成员基础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民间性[1]。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非政府组织官办色彩较浓

现实中,中国大多数的非政府组织是由政府的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或者是由政府部门直接建立的,它们在组织、职能、人事、活动方式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严重依赖政府,甚至仍然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过分依赖,一方面助长了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直接干预,削弱了组织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严重束缚了非政府组织的活力,妨碍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优势的发挥。

(二)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一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完整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明确法律规定。二是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权利和途径尚未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危机事件主要是针对整个国家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但是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各级应急预案中对突发事件中非政府组织权责的规定并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规定。

(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不够

据统计,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中的职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兼职工作人员;三是志愿者。其中,专职工作人员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相当多的组织雇佣兼职人员,较少使用志愿人员。缺乏志愿者大概是中国非政府组织与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最大差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广泛、深层次的社会认同,社会公信力不够。这就使得非政府组织在组织群众应对危机时,很多工作都无法顺利进行。

(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长期以来,“全能政府”的管理理念使政府几乎包揽公共危机事件所有阶段的全部工作,表现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主要依靠的力量还是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部队和相关的组织工作人员,在整个应对过程中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基本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在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或是疏于联系,或是政府部门仅以传统行政命令的方式传达其决策,彼此之间缺乏互动沟通;另一方面,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别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具体负责哪部分工作,或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一起又应该承担哪部分工作等情况,在中国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五)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受限

一是资金不足。现阶段的非政府组织正处于一种从政府领域向公众领域的过渡时期,一方面政府提供的拨款数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政府也鼓励非政府组织财政上争取独立和自负盈亏。物质资源和财政资源是危机管理的基础,而目前非政府组织在资金筹措和运作能力上普遍能力不足,以至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的救助捉襟见肘。二是人才不足。这使得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包括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组织架构的设定,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的确立,社会资源的整合,专业资源的挖掘,自身形象的塑造等各方面,还有在善后处理中对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监督,绩效的自我评估等能力,都显得明显不足。

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作用的建议

(一)从政府层次,应重视和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第一,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不能简单地把非政府组织作为其管理和执政的助手,要充分认识到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要将培育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作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尊重非政府组织,努力在平等的基础上同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和合作。第二,要健全对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一是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适时制定《非政府组织法》,完善非政府组织管理模式,同时要在非政府组织法律框架中明确规定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其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要在有关公共危机管理法规中明确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同时对非政府组织的运营实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在法律上对非政府组织处理危机事件的行为加以保障和规范。第三,要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普遍资金匮乏,尽管有些非政府组织有一定的收入,但经费的来源通常是其成员交纳的会费或提供的服务性收入。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当拨付一定的款项作为资金支持,并通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或是项目引导等方式创造条件,为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和物质基础。第四,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互助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首先要成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协调机构,由政府部门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的领导、骨干组成,工作人员以兼职方式任职,平时不在位,危机时刻则立即组合到位,具体负责统一调度指挥分散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为危机解决提供组织保障。其次,要搭建两者之间强有力的危机沟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过应急平台等方式,建立二者之间实时联动的危机信息沟通渠道。再次,政府在常态管理中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危机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使它们的工作安排与政府的各级应急计划相互衔接,避免出现脱节漏洞或职责不清[2]。

(二)从自身角度,非政府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首先要加强理念建设。对于一个非政府组织,理念或使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代表组织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它取得社会资源的基本依据。确立非政府组织的使命,实际上就是确立它的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为它的未来发展定位。其次,要提高专业素质。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操作,建立“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引进专家和学者,积极开展有关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的运行模式、发挥作用的程度、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绩效评估等公共危机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非政府组织的专业化素质[3]。再次,要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危机处理的基本程序,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范围,利用各种手段来完善自身的运行机制等内容,对其微观行为进行规范。

(三)从社会层次讲,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认同度

从社会层次上推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完善主要是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外在合法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应具备良好的参与意识,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作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还必须充分明了自己的权利与责任,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积极地承担监督和参政的责任。第二,培养公民的志愿精神。非政府组织“志愿性为公”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参与其中的激励依靠是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应对公共危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超然物外的激励与权力、金钱相比就显得较为脆弱。所以,培养社会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同时培养社会的公德心、使命感就显得格外必要。

参考文献:

[1]沈荣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J].新视野,2005,(5).

[2]石奎.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15.

[3]赵语慧.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政治参与论文范文4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人获得政治信仰和价值以及这些信仰和价值的代际传递过程;是形成、维持和改变政治文化,使个体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和方式;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公民提供政治信息,传递政治文化,成为影响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媒介。常见的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有:家庭、学校、朋辈、大众媒体和政府等。

政治社会化贯穿人类一生,而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阶段。所谓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拥护党的事业、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政治人的过程。

2.思想政治理论课。每个政治体系都有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机构,负责政治教育的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主导性的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反复灌输,传播主流的政治文化,把社会成员塑造成为社会所希望和要求的政治人。除了政府、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社会团体以外,学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大学生主要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在自觉不自觉的政治社会过程中,受学校影响非常大。

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发挥高校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四大块以及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等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确立政治认同,提高大学生政治知识和政治信仰,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作用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致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由社会来主导的,在教化内容上都体现了阶级的政治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即合格的政治人。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培养献身祖国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除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手段外,还包括学校、政府、党团组织进行的正规的社会化活动,也包括社会和学生社团的自发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要求开设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系统性、正规性、强制性和控制性。相比较而言,其他政治社会化渠道特别是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化手段,在调控性和反馈性方面效果较差,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除了主流的政治文化,也有非主流的政治文化和糟粕的政治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使大学生分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政治文化,摒弃不良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手段丰富、灵活自如有效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机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强度不够、内容不深、教育不系统的问题。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大学生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而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有效、最直接、最系统和最快捷的政治社会化手段,它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体,是大学生成为政治人的必经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认知水平。政治知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大学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与完善政治人格;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的提高,是掌握一定政治知识的个体,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判断、评价各种政治现象,把政治知识提升到更高的理解层次。

大学生政治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文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和正确的政治信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堂教学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观念。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自觉抵制非主流的政治文化,熟悉国家的政治准则,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有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冲动,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通常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意志等。当大学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志升华时,就会产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所以,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政治态度最高级的形态。

个体对政治体系的强烈的认同意识可以对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保证国家的政治团结和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从网络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忠诚感和朴素的爱国意识,关心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过受大学生心理发展和政治认知发展的制约,这种认同感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大学生认同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证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之后,大学生作为政治人逐渐发展起来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趋于稳定,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治评价和判断,不过由于大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政治实践,其社会化程度很低,容易受不良政治观念的影响,所以必需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彼此碰撞,各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学生当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异化、集体主义淡漠、个人主义盛行,政治信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政治方向出现不明确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抵御各种不良政治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分析、判别政治思想的能力。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动摇和政治方向的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积极发挥作为其根本功能的导向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4.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这也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即具备最基本的参政议政能力。

政治参与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政治;有序的政治参与;有效性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络发展给人们的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超时空、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和交互等特点,在当今整个传播格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传播模式,同时也给中国的现实政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可以说,网络政治传播较之传统政治传播体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独特的优势。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仔细加以判断,有积极的方面,值得我们肯定和继续传承。也有消极的影响,需要规避和警惕,因此,我们必须对公民进行

有效引导,从而使公民切实、有效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

1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内涵

一般来说,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普遍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国家政权系统的活动,尤其是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重要因素之中,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二是政治参与的目标,三是政治参与的形式与手段。在第二和第三个因素中,就需要涉及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概念,它是指公民在遵循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民利的前提下,通过自主、理性的方式并按照一定的程序或秩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和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在我国,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主张人民是权力的主体。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质。以民为本、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利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石。人民就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人民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提出建议,参政议政,是人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表现。

2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当代公民对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政治参与完全不同的新形态。当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后,公民就开始从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网络表达政治诉求。他们常常活跃在一些著名论坛,比如“人民网-强国论坛”、“西祠胡同-强国之路”、“北大未名-时代论坛”,对于我们这个泱泱“网络大国”来说,这些网络时政论坛的诞生,则是以“强国论坛”的诞生为标志的。这些论坛的建立与他们对网络政治的积极参与都表明网络已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以下特点:

(1)平等、开放的、自由的政治参与。由于网络交互性、实时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公民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平等的政治权力、平等的参政机遇、平等的网络权力,网民可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国家大事自由发表见解,自由进行信息交流,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深入交流彼此的看法。给政府提供了舆论平台,同时也为网民提供了利益表达、评价政策的平台。

(2)理性、非理织并存的政治参与。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始终伴随着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激情与极端、思考与宣泄、极端与适度的矛盾斗争,如对于民族主义、极端主义、非理性主义等,这些都在客观上体现着政治参与的非理性。

(3)网络政治参与复杂性。在现实社会中,公民参与政治的动因一般出于自身物质利益,或精神上的信仰与理想,而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公民在网上参与政治的动因却要复杂的多。除了利益和理想之外,有时甚至为了获得某种技术突破的,或者为了某一未经确认的政治信息而一时兴起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技术的、情感的参政动因交织在一起,反映了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复杂性。

(4)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控制困难化。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发展的水平,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今天,由于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中央管理控制,再加上网络时代政治参与主体虚拟化特征,使得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控制异常困难,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或者说如何求得不断健全和完善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网民政治参与水平两者之间的最佳值,以期达到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5)网络时代政治参与方式直接、便捷化。以前的政治参与大多仅限于投票、等几种简单途径,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的信息传递渠道。在网络空间,随着互联网向各家各户延伸,社会成员对“政治参与”的体验似乎更加直接。人们在家中点一下鼠标,就能马上对各种公共事务进行投票,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使公众和政府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沟通。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科层等级观念,更打破了种种限制,为平等自由的交流铺平道路。

3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

(1)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下与上的对话渠道,网络民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极大增强了政治信息的传导和反馈系统,日益影响政治决策和高层思考。2005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后,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了几百个问题……他们的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政府认真考虑的。”通过网络形成定期的、制度化的良性互动,会让民众如实反映社情与民意,也让政治精英充分了解民意,政府的有关决策就会越来越合理。

(2)网络畅通的政治利益表达渠道,部分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为政治稳定提供了良性基础。当前,不同的利益群体开始形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诉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途径“缺位”与“贫困”的现实。作为对现实政治表达渠道的补充,起到了重要作用。

(3)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推动了政治社会化,增强了国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实践,亲身体验政治生活的意义,获取政治知识能力,大大推进了全民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参与过程中,激起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趣与热情,逐渐培养了政治参与意识和技能、政治责任感,铸造了政治人格。

(4)网络政治参与形成的网络舆论,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有助于政府部门加快解决有关舆论的焦点议题。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民主体制最大的影响和冲击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在网络社会中,个人通过一台电脑就能直接向政府提出某项要求和建议,或参与政府的某项选举或决策。同时,网络的普及使政府的行为随时处于大众的监督之下,它的内政与外交透明度越来越高,受到的牵制和约束也随之增强。同时网络舆论形成的背后,蕴涵着复杂的社会动因,潜藏着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网络舆论可以成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决策部门了解社会政治心态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掌握和分析信息,建立社会预警机制。

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除对政治稳定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影响外,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比如:网络上非理性言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公众意见的理性表达。有些网民非理性的言论和不负责任行为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把握网络政治参与对现代民主制度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制定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这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下面即将谈到的一个方面。

4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

(1)提高公民网络素质。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面对网络时代公民的政治参与,我们应积极引导公民对政治含义的正确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塑造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知识分子应以自己的优势,提倡以理性声音进行充分辩论和澄清。在这方面,作为社会理性的代言人,知识分子、有识之士、知名学者更应当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成为网络中理性的“舆论领袖”。

(2)制定相关的制度与法律法规,保证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可行性和独立性。公民积极的参与政治是一种以与政府合作为基础的关系,是一个独立、具体和公共的行为。缺乏质量的公民参与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因此,要把民、监督权还给人民,积极鼓励公众自我组织起来,支持公民团体参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加强政府和公众的交流,保证政府为公众提供可靠、适当的信息、帮助和支持以提高公民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3)培育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发挥政治文化在政治稳定中的凝聚力。首先,要培育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网络政治参与中,公共精神可通过网络伦理道德的建设,规范网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促使他们能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网络行为。培养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最重要的是,提倡并制定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以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之逐渐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信念。其次,实现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从政治认同的内容看,网络政治参与无形中把民主、法治、责任、义务等观念,整合于网络空间的政治认同;从政治认同的方式看,在网络政治参与普及的状态下,网络中民主转型为“自主”,在网络政治中,民主不是多数任意压制少数,而是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权利,以自由沟通取代强制灌输、双向交互取代单向控制。

5小结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政治发展而言,意义极为重大。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对于政治国家,还是对于公民社会,公民参与都是实现善治的必要条件。其实,所有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公民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换言之,只有通过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才能真正运转起来。可以说,没有公民参与,就没有民主政治。因此把握网络政治中政治参与的内涵及特点,从影响网络政治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入手,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形成公平、有序的政治参与,无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J].中国行政管理,2007.

[2]潘洪其.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政治参与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专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

高职高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在校生男女比例,全国成人本专科生一共583万余人,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人。深入研究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原因, 对高职高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刘继英认为政治参与包括三要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行为。笔者以高职高专女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调查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达95.3%。

(一)政治理论知识薄弱。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大部分都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对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有所了解但不深入;还有一部分是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没有经历高中,政治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问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生有47%;“两会是指哪两个会议”,仅有33.6%的学生选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卷显示,有75%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流程仅有32.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或“了解”。这说明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实在是过于匮乏。

(二)政治情感淡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很少谈论政治相关的话题,对时事政治缺乏关注。在问到“你对两会期间的情况是否感兴趣”时,选择很感兴趣的仅为28.3%,一般的或不感兴趣的有71.7%。政治情感决定政治参与行为,关于“未来是否想从政”,非常想的仅有11.5%,一般或从来没想过的达到了88.5%。虽然有68%的女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入党动机大多存在功利色彩,很多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而不是以政治参与为主要目标。这说明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情感淡漠,政治价值观不鲜明。

(三)政治参与行为少。由于政治理论知识薄弱和政治情感淡漠,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也相对较少。大部分女学生参与投票行为只局限于校内;虽然98%以上的学生是共青团员,大部分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对党的认识和参加组织生活的较少。如今网络参政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但在高职高专女大学生中,形式不容乐观,仅28.5%的女生曾在网上就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发过帖子或发表过评论。

二、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政治文化。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大部分民众都服从并依附统治阶级,个体表现出政治参与的被动性。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因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政治参与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政治参与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大部分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局限于校内,动机带有个人功利色彩,所以积极的政治参与者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功利的目的。大部分女大学生更愿意远离政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女性政治地位。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一直把女性排除在外,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影响深远,女性往往表现出服从、柔弱的性格特点。因此大部分女性缺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热情,不愿意发表政治言论,也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很多人认为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找个稳定工作,嫁个好男人就行了。甚至一些政治参与热情积极的女大学生会被认为是爱出风头、图表现、扮女强人等, 这样的社会环境更加会束缚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

(三)政治参与信心不足。政治参与的信心能够反映出公民对政治参与的认识,从而影响政治参与情感和参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对学校内的政治活动如共青团或学生组织的活动兴趣比较高,这个是女大学生比较常见的政治参与行为。因为女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政治改变社会,但她们在学校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能通过自身能力影响组织的决定。这些都说明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信心不足,认为女性不适合也没有能力参与政治,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自卑、顺从、依赖等弱势心理。

(四)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高职高专生比本科难,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据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 在相同条件下, 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面对这种性别歧视和就业压力,有些高职高专女大学生不愿花精力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会花大部分时间精力在学习和考各种职业证书或者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就导致政治参与的相关活动很难引起高职高专女大学生的关注,她们无暇学习政治理论,政治情感淡漠,政治参与行为不积极主动性。

三、扩大高职高专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从政府、社会方面

1. 改变传统政治文化。政府应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变传统政治文化,丰富公民参与政治的土壤。加强政治法制建设,解决各种特权思想带来的弊端,纠正各种不正之风。让公众树立政治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义务。为公民营造积极参与政治的社会环境,并为大学生拓宽其政治参与渠道,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政治活动,让大学生的政治生活与良好的政治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2. 提高女性政治地位。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一直深入人心,严重阻碍了女性参与到男性主宰的政治当中来。必须彻底摒弃封建性别文化,更广泛地宣传普及男女平等,保证女性的劳动权益和经济独立,加强女性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政府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能力,完善保障女性参政的立法和相关政策,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外在环境。

3. 提高女性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性别歧视。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多管齐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针对女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机会,保障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权利,力求消除在女大学生就职和入职后的性别歧视现象发生,以减轻她们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接着为女大学生拓宽参与政治活动的渠道,鼓励她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政治参与上来,提高政治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从高校方面

1. 改革思政教育工作。高校的思政教育对20岁左右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低,对政治关注参与度低,更应该培养和提高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改革思政课的教授方法,要深化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贯穿实际的政治知识,学生在感性方面有认识后才能拉近与国家政治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责任感和主体意识。

2. 网络参政。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平台,通过网络参政已成为很多人参与政治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中使用网络非常普遍,但大多数都用于休闲娱乐。学校和老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女大学生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在网络上参与政治讨论等,而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休闲娱乐上面。

(三)从高职高专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1. 加强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要促进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必须唤醒她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激发她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女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更应该成为女性参政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必须祛除传统性别文化在女大学生身上的印记,培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参与积极性,让女大学生对政治感兴趣,增强参政的自信,积极投身到政治参与行动中来。

2. 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政治参与要有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女大学生虽然在知识水平上有一定基础,但是在政治理论知识和素质上个还有很大的缺失,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一定的胆怯、盲目和冲动。女大学生应自尊和自信, 不断充实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积极主动参与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维峰.当前高职学生政治参与心态的现状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0(11).

[2] 高丽丽.当前我国女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及途径选择[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3]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刘继英.论当前女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及其素质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