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形式论文范例6篇

政治与形式论文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1

1“科学范式”与“传统范式”

1.1“传统范式”

政治学虽然是一门科学类学科,但最先的发展也是从大自然环境中发展而来,所以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范式――传统范式,即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促进政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在以往的政治学研究及发展中“传统范式”研究形式的影响力很大,为后面政治学新型研究范式――科学范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使科学范式更能够促进政治学发展及研究。

“传统范式”研究模式为: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证实理论(假设),若具体体现如下:第一,进行研究之前先对无生命物质进行观察,然后根据相关理论将物质属性确定,并提炼出观察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假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如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政治学发展对人有什么影响?等问题的提炼;第二,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以进一步确切出问题研究方向,为下一步的实验验证确定目标,如假设人可以是由多种物质组成、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人与大自然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是理性和自利的等;第三,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设计时要将社会相关因素考虑到其中,如社会运转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第四,证实理论(假设),经过实验结果了解到,人是在多种物质共同发展的基础进行生存和生活的,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人与自然及社会均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大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动均能影响人的发展,这一实验结果符合政治学中的唯物主义理论思想。故通过“传统范式”来研究政治学是能够促进政治学发展的,最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学会使用这种研究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2“科学范式”

“科学范式”是在“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传统范式”方法研究下,虽然能够有效研究和验证出政治学理论,但这只限于现有的知识理论,而“科学范式”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科学范式”能够分析和研究出现有政治知识理论以为的相关理论,所以“科学范式”通常情况下都与“传统范式”一同使用。“科学范式”的实现是在“传统范式”研究结束后,带着得出的结论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实际验证,并在实际生活进行新的开发。

例如,在经过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证实理论(假设)后,我们就需要将已经经过实验证实的政治学知识理论带入生活,“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带入我们的朋友圈,即得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论;将“人与大自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带入经济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现状中,得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2政治学研究及建立

第一,要在政治学建立过程中凸显智慧价值,因为政治学中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人类智慧的汇集,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能够体现出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即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并且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事物都能够影响人类社会及自然的长期性发展,理应在政治学建立中得到高的重视和尊重;第二,我们要用多角度、多维度及多层次的思维去研究政治学,并利用多种方法将政治学中不同理论相互联系在一起,以实现政治学的合理建设及高效建设,为政治学的下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知识体系基础。

第三,作为政治学专业学生的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了解与研究,为政治学的研究及建立奠定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以提高政治学研究可靠性及建立科学性;第四,我们要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政治学,如感受政治学中的唯物论及矛盾论等,并将政治学相关理论应用到实际政治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实践能力。第五,政治学应向人文学科汲取营,要像文学那种文采飞扬,要像历史研究那样脚踏实地,要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深邃。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高校教职工 政治理论学习 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现代传媒的丰富普及,人们的思想、社会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高校教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以抓政治理论学习来理清思路、促使思想统一,从而达到行动上的一致,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做法,也是我党在各个发展阶段屡次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高校教职工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是保障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如何通过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已经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高校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保证。

大学生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力量,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高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和社会责任感。[1]19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职工,他们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体和关键。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从某种角度讲,高校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道德水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尺。[2]19正因如此,每所高校应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每名教职工都应自觉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以良好形象帮助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有效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

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又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的基地,更是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观点、新声音会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和条件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以及国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未来社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所以,高校应是党和国家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哨阵地,是培养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忠诚卫士的可靠基地,更是研究、宣传、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场所。因此各高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充分利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3.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抵制西方国家长期西化分化我国的重要手段。

自二战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等社会主义类型的国家。高校是各种思想理论、不同学术观点交汇、碰撞、融合的地方,是思想文化开放的窗口,国外各种思潮往往最容易在大学传播,各种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一般也是利用大学阵地来向他国政府施加影响,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渗透的对象,是“西化”、“分化”的着眼点和突破口。[3]20对此,各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警惕性,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立场、政治文化的鉴别力。

二、当前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现状及分析

1.学习认识不够,学习意识不强。

一些教职工对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应有的认识,政治意识淡漠,反感政治,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假、大、空”的东西,是领导干部和搞政治的人的事情,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是“没事找事”;还有一些教职工认为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无关,而自身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宝贵,再安排专门时间来学习政治理论没有必要;或者认为自己作为高校教职工,天天都在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媒体接触,天天都在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没有必要再专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消极应付,随意请假、早退,出现“人到心不到”的“假学”现象。

2.学习形式呆板,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各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基本上是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宣传部门安排、各党(总)支部每周定期组织”的形式进行的。学习的组织多为“领导宣读或宣讲为主”即“一人念、大家听”,偶尔开展一下讨论或者交流一下心得。学得不深、不透彻,使部分教职工对相关文件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一定的偏差,真正理解的少。[4]学习模式机械、呆板、沉闷。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模式,极易挫伤教职工的学习热情,让教职工产生厌倦、反感的心理,甚至出现了一些“假学”、“装学”、“弃学”、“不学”的现象。[5]比如,组织者上面大声讲,学习者下面小声讲、备课、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使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3.学习内容空洞,学习不切实际。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的新精神、新政策,把新的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去。[6]而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没有与学校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是制约各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多数高校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不加选择、不考虑教职工的工作情况,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一些零散、不系统的学习内容一味地灌输给教职工,导致政治理论学习无法达到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推进工作的效果,久而久之使教职工产生了反感政治理论学习的心理。

三、提高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教职工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

针对目前政治理论学习的现状,各高校应有意识地加强宣传和引导,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教职工重新树立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的意识和观念,让政治理论学习变成教职工的一种内在需求。让教职工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可以提高自身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素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还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让教职工做到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推动学校发展。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主动学”。

2.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责任落实到位。

高校政治理论学习,应注重学习效果,校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改变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比如,部分组织者在潜意识中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虚的,业务学习是实的,前者应该给后者让路等想法,对政治理论学习抓而不紧。只要学校领导和政治理论学习组织者高度重视,组织认真,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就会相对较好。反之,政治理论学习就会被取消,被代替,或流于形式。[7]同时,目前各高校的工作重心都向教学科研转移,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无一不以教学科研成就为硬指标,在政治思想方面却缺乏考核的硬性规定,不直接与教职工的实际利益挂钩,因而在教职工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教学科研是硬任务,必须完成完好,政治理论学习是软任务,能应付就应付。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不仅要制定科学、系统、详细的学习规划和计划,而且要制定一套严肃的、操作性强、有约束力的学习奖惩制度,确保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到位。同时,要求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为广大教职工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做出表率,使广大教职工带领他们“跟着学”。

3.创新学习模式,不断激发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兴趣。

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改进政治理论学习的模式,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政治理论学习模式绝对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开会议、读报纸、念文件、写心得”等老套模式上。可以将政治理论学习模式改内容单一化为内容多样化,既可以学政治、学理论、学政策,又可以学管理、学科学、学方法;改传统灌输式为互动交流式,摈弃“一人念、大家听”的形式,多开展交流、研讨、辅导报告等互动活动;改呆板式为活泼式,通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的方式,适当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活泼的主题活动;改注重过程式为提交成果式,如通过开展“推荐一本好书”、专项专题调研等活动,统一布置、分散完成、限时提交,提高学习成效;改传统封闭式为灵活开放式,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或者观看影视录像、开展实践活动,等等。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或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教职工“真想学”。

4.联系实际学习,切实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实际效果。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要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把学习与国家、民族的千秋伟业联系起来,与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8]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与科研是中心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是目标。因此,政治理论学习必须有利于教职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把握工作发展方向和思路,有利于明确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从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到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需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所以,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时,我们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内容、业务学习统一起来,用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和精神来指导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实现“有效学”。

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是各高校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才能有效促进教职工政治思想、理论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不断改革,使政治理论学习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上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3]蓝祝卉,林华,陈凡,何光优.加强高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4]李玉泉.高校教职工政治学习模式创新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6):76-77.

[5]刘玉方.如何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J].文教资料,2007(36):210-211.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3

" 政治文化是当代西方政治科学发展的产物。然而,政治文化传入我国,却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不但汲取了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科学性成份,而且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理论体系。政治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方法、范畴、功能、结构等各个方面日益丰满,生发了人们对民主政治的文化思考。政治文化研究的繁荣体现在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主题的逐渐深入以及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等多个方面,限于篇幅关系,仅作以简单回顾。 政治文化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随着政治学专业的全面复兴,一些大学的政治学系配备了专业的政治文化研究与教学人员,一些学校还设立了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机构,如南开大学的政治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的政治文化研究所等。另外,围绕着政治文化的研究,还形成了一些专业学术研究群体,如以刘泽华为代表的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群体、以徐大同为代表的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群体等等。 有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推动了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学术界先后于1987年和1994年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政治文化研讨会,推动了学术交流,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另外,一些专注于政治文化研究的网站,如政治文化研究网(http://www.tszz.com)等逐渐发展起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领域内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自80年代起,学术界先后出版了政治文化研究方面的专著近7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近400多篇[①]。一些刊物,如《政治学研究》等围绕着政治文化发表了大量论文,推动了政治文化研究的深入;由南开大学政治文化研究中心同《天津社会科学》联合开办的“政治文化研究”栏目以及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西政治文化论丛》亦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园地。另外,一些期刊如《孝感学院学报》、《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等一些刊物亦为政治文化研究开辟了园地。 对我国政治文化养成的历史轨迹加以描述,从对历史的回顾中生发思考成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已经出版或发表的大量专著和论文中,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占据了主要的方面。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分别于1989年前后和2000年出版的两套大型政治文化丛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即体现了视野广阔的特点,分别从地域、民俗、权力、礼乐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政治文化,计8种之多。由刘泽华主编的第二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汇集一些长期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优秀作者,在选题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丛书从政治人格、社会人格的分析以及语言、符号的表达等一些重要的范畴入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做了深入而新颖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文化传统研究的最前沿成果,为新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奠定了起点。 与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相比,对外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显得薄弱,主要体现在对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上。另外,在理清西方政治文化发展的模式、跟踪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发展等方面亦形成了一些成果。丛日云所著《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以及中世纪西方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以探讨。高毅所著《法兰西风格》则是我国史学界以政治文化的分析方法进行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该书从大革命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法国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另外,还有大量的论文不但涉及到西方政治文化的研究,而且对非西方国家政治文化及政治社会化的经验做了总结。 中外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突出了以专题形式展开的比较研究。其中不但广泛地涉及到政治思维模式,对个人、国家、权力、政治统治的政治认知方式,政治价值、政治心理等等不同的特征,而且追本溯源地分析了中外政治文化不同的原因、走向以及政治文化建设等等内容。徐大同、高建主编的《中西政治文化传统比较研究》、柏维春所著《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潘一禾所著《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一些论文均从比较的视角出发,丰富了我国比较政治文化的研究。 文化形式的广泛性决定了政治文化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器物之喻、帝王名号、英雄的形象、军阀现象、诗词歌赋、小说,甚至网络均成为人们分析与研究的对象,这为政治文化的研究开阔了视野。一些重大的主题,如法治文的建设、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建设、宗族对政治文化的影响以及我国村民基层民主建设被提了出来,并形成了初步成果。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仅就其中部分主题作以简要介绍。

1.理论架构与学科发展 无论是作为一种分析手段,还是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政治文化研究都需要架设从概念、结构到功能、体系的一整套理论维。从政治思想、政治心理两个方面架构政治文化理论体系的做法得到更多的认可,但政治文化研究宽广的学术空间仍然给学者们的思索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著作较多。早期有高洪涛所著《政治文化论》、孙正甲所著《政治文化:心态·观念·价值及其演进》、《政治文化学概论》、王卓君所著《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 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吕元礼著《政治文化 转型与整合》等等基本上对政治文化的概念、结构、功能、体系、政治文化的变迁以及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做了介绍和研究,基本上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体系。 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国学者更科学、更全面地架构政治文化理论的体系提供了基础。王乐理所著《政治文化导论》在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体系、政治发展、政治变化等全局的角度考察了政治文化,突出了对公民文化、现代化人模型、政治文化特征群的研究。 对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发展的研究亦为我国的政治文化理论提供了增长点。丛日云与王辉先后发表的《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复兴及其新趋向》、《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衰落与复兴》以及王乐理的论文《政治态度与意识形态的交融》均本着这一出发点从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发展中寻求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2. 政治文化的模式研究 获取某一民族在某个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模式,从而解读政治体系的文化背景是政治文化研究的初衷。对我国当代政治文化模式的研究是政治文化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李传柱在《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协调性与冲突性》、《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等论文中从协调与冲突、一致与差异等对立角度分析了我国公民政治文化的特征;文小勇的论文《试析我国政治文化的“二元”结构模式》则从我国政治文化的二元结构模式出发,审视了我国政治文化中传统性与现代性、主流与非主流、中国与西方等文化样式二元并存的状态。 政治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对它的动态发展模式进行描述亦给政治文化的模式研究带来新鲜的内容。黄颂的论文《秩序与冲突》以及《西欧中世纪政治文化演进机制的再思考》从西欧中世纪教、俗两界追求秩序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出发,探讨了中世纪政治文化向近代演进的深层动因。在对美国改革时代的研究中,吴强、王公龙的论文《变动不居的平衡》和佟德志的论文《自由立宪与民主理论的创新—美国改革时代的宪政文化研究》都是从均衡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治文化的特质做了研究。汤敏轩的论文《英国政治发展的渐进模式》则是从选举权出发归纳了英国政治发展的渐进模式。 3. 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 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为寻找传统政治文化的机理与脉络提供了基础,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学术界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如小农经济和君主政治,形成了某些共识。然而,在政治文化的具体特征的认识上,学术界却各有不同的认识。徐大同在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与特征》中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归结为务实、重民和伦常的政治文化;俞可平则在论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要》中将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归结为君主民本、安定统一、认同与容忍等特征。其它亦有一些论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做了论述。" 传统政治文化的存在是连续的,其一贯发展的脉络体现了对现代化的价值。从近代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表明,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政治文化的自我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政治文化的创新和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则具有相同的语义。朱日耀、曹德本、孙晓春合著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较早地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做出了思考,为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研究打下了基础。曹德本所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则从更为宽广的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做了审视。 4.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政治稳定取决于人们由政治文化决定的诉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状态。因此,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对政治现代化的建设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曹德本与宋少鹏合著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在作者此前所著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等一系列论文的基础上写就,对修身与人际和谐、治国与群体和谐、平天下与天人和谐等做了系统而又独到的分析,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做了重要的解读。 高建的论文《稳定民主的必要条件》就西方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以考察,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理清了西方社会公民文化在权力与责任、一致与歧义、功利与感情之间的平衡与稳定作用,为我国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王运生的论文《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则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突出了政治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二重作用。另外的一些论文,如刘伟的《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政治文化因素及对策》、经纬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价值论》等等,大多以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出发,探讨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文化心理因素。 5. 政治人格研究 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关键视为现代人人格的现代化。事实上,透视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素质,推动政治文化培养是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主旨所在。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即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调查研究和传统政治群体的人格剖析。 尝试以政治文化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作品大多借鉴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分析方法,从调查、统计等实证角度出发,注重结论的科学性。如程志方、闵琦所著《中国政治文化 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张明澍所著《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蒋云根所著《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等书均遵循了这样一种政治分析的方法,为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主体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剖析政治人格,研究政治心态亦是中国政治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中对这方面的内容均有所涉及。如君主与中国政治、宦官与中国政治、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官僚的社会人格等成为人们透视传统政治群体的政治人格和政治精神的突破口。 在对政治人格剖析中,知识分子阶层的政治人格与政治心态成为一个热点,如对葛荃《晚明东林党人政治悲剧的心态之源》以晚明东林党人的道德理想与“慎独”的境界、“戒惧”的心态为典型进行剖析,为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种模式。赵泉民的论文《清末新知识阶层政治文化心态探析》则以新知识分子群体为对象,分析了这一群体对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体认和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载体的离异的政治心态及其后果。而王乐理的论文《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个体意识流变》则更多地从小说、诗歌、回忆录等更为广阔的视野出发揭示了我国公民个体意识流变的条理,剖析了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心态。 除以上几点外,一些既有特色,又突出务实精神的研究视点为政治文化研究带来了学术增长点。例如,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的社会结构为背景,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学者对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稳定、多元文化、政治一体化以及基层建设提供的理论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政治文化与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为跨文化的交流提供共识的基础;新形势下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研究等等主题不一而足,均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政治文化研究。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4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人获得政治信仰和价值以及这些信仰和价值的代际传递过程;是形成、维持和改变政治文化,使个体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过程和方式;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团体,都有可能为公民提供政治信息,传递政治文化,成为影响社会成员政治意识的媒介。常见的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有:家庭、学校、朋辈、大众媒体和政府等。

政治社会化贯穿人类一生,而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阶段。所谓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拥护党的事业、支持党的基本路线,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政治人的过程。

2.思想政治理论课。每个政治体系都有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机构,负责政治教育的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主导性的政治知识、政治价值反复灌输,传播主流的政治文化,把社会成员塑造成为社会所希望和要求的政治人。除了政府、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社会团体以外,学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大学生主要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在自觉不自觉的政治社会过程中,受学校影响非常大。

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发挥高校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四大块以及形势与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等选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确立政治认同,提高大学生政治知识和政治信仰,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作用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致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由社会来主导的,在教化内容上都体现了阶级的政治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即合格的政治人。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培养献身祖国建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除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手段外,还包括学校、政府、党团组织进行的正规的社会化活动,也包括社会和学生社团的自发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要求开设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系统性、正规性、强制性和控制性。相比较而言,其他政治社会化渠道特别是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化手段,在调控性和反馈性方面效果较差,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除了主流的政治文化,也有非主流的政治文化和糟粕的政治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使大学生分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政治文化,摒弃不良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互促进作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手段丰富、灵活自如有效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机动性不足的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弥补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强度不够、内容不深、教育不系统的问题。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大学生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而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有效、最直接、最系统和最快捷的政治社会化手段,它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体,是大学生成为政治人的必经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集中实现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1.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认知水平。政治知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大学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形成与完善政治人格;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的提高,是掌握一定政治知识的个体,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判断、评价各种政治现象,把政治知识提升到更高的理解层次。

大学生政治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文化,帮助大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和正确的政治信念,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堂教学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观念。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自觉抵制非主流的政治文化,熟悉国家的政治准则,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

2.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大学生追求独立自由,有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冲动,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通常表现为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意志等。当大学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志升华时,就会产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所以,政治信仰是大学生政治态度最高级的形态。

个体对政治体系的强烈的认同意识可以对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保证国家的政治团结和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从网络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国家认同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忠诚感和朴素的爱国意识,关心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过受大学生心理发展和政治认知发展的制约,这种认同感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征。大学生认同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保证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之后,大学生作为政治人逐渐发展起来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趋于稳定,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治评价和判断,不过由于大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政治实践,其社会化程度很低,容易受不良政治观念的影响,所以必需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彼此碰撞,各种意识形态渗透到学生当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异化、集体主义淡漠、个人主义盛行,政治信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政治方向出现不明确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抵御各种不良政治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分析、判别政治思想的能力。面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动摇和政治方向的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积极发挥作为其根本功能的导向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认识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4.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这也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即具备最基本的参政议政能力。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5

Abstract: Scholars cared mor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theory of "people-oriented", which of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eally exists "arrogant" phenomen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or and the receiver all have experience, and can show their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attaches more emphasis on the subject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so it is helpful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actively inspi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The main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appeal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以人为本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experiential teaching;people-oriented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76-03

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把体验式教育理念引入了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并作系统分析,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尝试,它主要是基于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与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基础上。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内涵解析

体验式教学法是对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情景教学、学生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扬弃,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现及发现的教学过程。它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本项目主要通过课程实践,探究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的模式结构,即“创设情境——尝试体验——交流指导——入心入脑”,分析体验式教学的主要方式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增强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独白”式,即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唯一的能动者,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灌输式教学”、“注入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科书内容在学生知识经验中占据强势地位和权威性,不重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统一性,忽视每一个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即在主体哲学、现象学、心理情感、生活情境等体验式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深刻理解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体验式发展为中心,指导他们结合教学内容自我创新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管控和自我完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理论课教学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更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具有体验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1 变革实践教学理念,突出教师的服务管理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它的探索与研究工作,目前学术界分歧较大的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包括三种:①教学内容标准说,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标准,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即是否富含“实践性内涵”,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而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2]。②教学方法标准说,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讲授而言的,凡是一切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教学形式,如实验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角色扮演形式等,除了包括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环节之外,都应当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也包括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形式等等。③教学场所标准说,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见习或实习活动等等。

这些传统实践教学理念虽然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特质理解不同,各从教学场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角度对实践教学作了理解和诠释,但存在共同点: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实践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方案设计、组织辅导、参与评估唯一或主要角色;被动地接受教师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处于受动的客置。而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理念则是: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实践,教师通过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和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仅起主题设定、方向指导、管理服务等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验式和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定、学科背景、性格特征等,把学生作为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自主创设教学情景与形式。

1.2 形式与方法的灵活多样,彰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目标和效果实现的,是途径、形式与方法的选择、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大致分为:思政教研部门组织实施与其他部门组织实施相结合、全体实践与重点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平时实践与假期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学术界尚存若干分歧,美国学者理查得·阿兰兹认为课堂教学有两大模式: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讲授模式、直接教学模式和概念教学模式;二是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有学者认为,一切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教学形式,都应该纳入其中,不只包括社会实践,更应当包括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是更多方面的。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组织中,诸如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演讲、读书活动等,不应归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范畴”,而应属于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都是指参观考察、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观看法庭公审、模拟法庭等内容[4]。笔者认为,从实践教学场地划分,可将之分为课堂教学实践和校外实践教学。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定实践教学主题,并详细介绍实践教学的形式和途径,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背景等灵活选择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实践模式将激发学生的首造性,创设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法。除了选择传统的实践方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创新出社区服务、情景剧幕、DV摄制等新颖有效的实践途径和方法,彰显学生的创新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1.3 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规律,深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取得建立在对其规律的深刻把握上,“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体验式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在深刻把握两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二是学生的思想心理道德发展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内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充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材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体验式实践教学还遵循了学生思想心理道德发展规律。新时期条件下的学生具有多样化心理思想特征,其中表现为体验式增强。体验式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过程的主体转向学生,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体验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实践得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教学效果得到体现。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统筹规划、确立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主题、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中,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和本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完善机构设置、合理组织实施、科学考核评估。

2.1 成立研究小组,加强体验式实践教学规律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成立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小组,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及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实证调研。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小组的职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①方案制定,设置实践教学大纲,有计划地指导体验式实践教学,它主要是基于对本校实践教学状况及学生体验式参与的调查研究。②实证调研,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与创造性,学生体验式课程参与状况,组织机构、实践形式、学分标准、配套经费、专业差异等情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主要调研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以及课程差异下的实践教学方法效果等等。③理论研究,分析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为具体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形式与种类,主要种类有单一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平时实践教学与假期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概念、内涵、外延、范畴、结构、过程、规律、原则、相关概念比较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基本理论等。

2.2 形成体验式实践教学联动机制,综合完成政治理论课教学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为核心,整合学校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务处、团委、宣传部门及学校各院系应达成共识、资源共享、联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以发挥学生体验式为宗旨,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共同帮助、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到知行统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增长知识、了解社会、面对现实、锻炼毅力,增强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占用学校硬件资源、聘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根据教学内容与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学校行政、后勤服务等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对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章节设定教学主题,在体验式实践教学联动机制运行中,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自主设定实践形式和内容。密切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加强服务指导和过程调控,适当指导培训。

2.3 建立体验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中,学生将“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体验式和创造性,[6]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揭示事物本质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内容。

建立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师生共同评价实践活动成效,实现体验式实践教学目标,完善体验式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能规范学生设计教学的方向。评价指标的设立应科学有效,权重设计应合理,要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在落实评价原则基础上,应提倡评价内容、形式的灵活性。根据各门课程的要求,确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品德修养等要素,同时,还应调动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挖掘一些有创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表扬和宣传,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集体评价、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评价都纳入其中。

3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督导听课、教师同行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的反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明显。我们将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成绩考核体系,并占平时成绩的40%。将实践教学分为“整体指导、分组讨论、项目实施、撰写报告、成果体会、考核总结”六个阶段来进行。每位学生都按照要求努力地完成从文献阅读到撰写调查报告各项工作。完成“观后感、读后感、辩论赛体会、热点评说主题演讲稿、社会公益环保行动方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书面文字作业。在社会实践经验交流时,学生感叹道:“上大课、死记硬背少了,研究讨论、联系现实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书上死板的理论知识变成了生动的图像和声音,同时还为我们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就使每一堂课都非常生动,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我非常喜欢上这门课”,“这种教学方法完全颠覆了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在我脑海里的乏味印象,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师通过教育方式上的变革,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使学生真懂、真信,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做到知行统一,克服说一套,做一套,假、大、空的倾向,及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说教、死记、硬背,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教师要参与实践指导,要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考核,在辛苦的同时,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也有教学成就感,要逐一批改调研报告和小论文,工作量加大,非常辛苦,但也对教师个人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很有益的,获得了教学能力上的锻炼和提高。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体验式实践教学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增加了师生交往的频度和深度,也拓展了师生交往的空间,思政课教师直接指导、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师生感情大大加深。一改以往思政课老师不为学生重视甚至边缘化的境地,课后老师的电话、电子邮件也大都是学生的问题咨询,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促进了师生和谐,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教育即生活。经过这几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不仅是生活,更应该是社会实践生活的升华,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由于有知识渊博而又富有社会经验的老师指导,除了能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能使课堂生活贴近社会,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社会实践生活,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在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志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J].思想 理论 教育,2004(12):66.

[2]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161.

[3]曹凤月.课堂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高校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107.

[4]郁大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探索,2008(2):16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7]韩晓娟,章曰春,许棣泰.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

政治与形式论文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方法 隐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64-04

[作者简介]李春会。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吉林长春130017)

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是“在给定的前提下,为达到一个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手段或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可缺少的中介要素。正如所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活动客体的具体对象,正是通过方法才得以在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技术、工具和途径,是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相互作用的有效中介和桥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价值多元化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方法

显性方法“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性教育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和主渠道,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在实践活动中虽存在已久,但作为一种方法概念,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隐性方法”提出之后,才概括出来的与隐性方法对应的方法类型。显性方法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中有着重要价值。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并转化成社会公众的社会心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要实现其控制力,需要一种靠强制力的显性传播手段来完成,因为“一套成功的意识形态,首先必须经过心理说服的过程,使群众认同其理念,这是意识形态确立的首要步骤――符号化的步骤;其次,必须透过政治强制的过程,使个人或集团与意识形态不相容的欲望或需求,以及与意识形态相左的理论或信仰,完全从公共沟通系统中排除掉,这是意识形态非符号化的过程;最后意识形态会被塑造成独立于个人之外,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成为一种典范,并且为个人或集团的思想行为构成了一个背景世界,成为个人或集团从事价值判断或对周遭环境认知、评估时,不自觉地以它作为依据,亦即此时意识形态犹如自然般对人产生命运的因果作用。这是意识形态典型化的步骤”。这一系列步骤表明,一定阶级或集团会通过一定教育模式和传播载体等具有政治强制性的显性方式向社会成员灌输或传播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以期在达到共同认识基础上实现和维护自身的阶级统治,这样,显性方法就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方式。

1.主导性的理论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社会的要求规范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使它转化为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并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干别的,正是专门做这个‘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而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其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思想意识形态不可能与生俱来的进入人的大脑,因此,必要的灌输能促进人的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从社会主义主导思想理论和价值体系本身的属性和品质来看,这一思想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又是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反映我国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向与要求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思想的先进性和知识的丰富性、系统性相统一的特质,不可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从人们的接受心理特点和倾向看,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一般更倾向于选择与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相关的经济信息,对于与现实的经济生活联系不太直接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无论是无意识注意还是有意识关注程度都比较低,主动选择和接受教育社会主义主导思想理论信息的自觉性比较差。在解决这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同人们接受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显性方法的工作特性显然比隐性方法具有更大的作用和价值”。列宁曾经针对当时俄国实际状况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在全球化时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理论灌输的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队伍分赴各方面”。当然,灌输不能脱离实际,如果“错误地把口号理解为固定不变的东西而不愿理会当前群众运动中事实上已经形成的情况和条件”,就“不可避免地会堕落为革命的空谈”。灌输方法是一个应当坚持并应当逐步改进的方法,在普遍应用的同时,必须讲求科学性、针对性,并把握其运用的具体条件和有效范围。当今,特别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信息社会,整个受众的主体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包括他们的性格心理、兴趣指向、群体层次和生存其中的传播环境。尤其是80、90后一代,他们的接受习惯、交往媒介和之前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的主观性、选择性明显增强,“主流”.的传播力在今天已经大打折扣,传播模式中的受众意识明显增强,并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因此,在灌输的方法中,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握理论精髓的同时注重言语的通俗化,增强灌输方式的科学性、趣味性、渗透性和生活性。同时,在灌输中渗沟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如蔡元培所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联系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2.规范性的理论教育

正式规范的理论教育组织形式是典型的显性教育方法,这一形式有助于利用组织权威制定学习制度和创设稳定的学习场所、组织教育对象系统的学习思想理论和科学知识。规范性的学校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显性传播的重要途径。“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理论,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们就在精神上对人们实现了控制。历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三纲五常、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政治理念之所以对社会稳定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就在于它们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与精神引导,从而形成了支配一切、影响一切的政治文化特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过程中,这些政治理念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且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政治文化”。而且这种灌输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完成的过程,而是一个重复和不断宣传和教育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机构,他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体,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学校是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教育和研究机构,学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系统化、强有力的影响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学校向青少年传授关于政治世界以及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作用的知识。……学校还灌输社会的各种价值和态度。学校可以在形成对政治竞赛的各种不成为规则的态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发挥统一规划和协调的作用,实现对各种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建立健全社会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教育体系。在规范化的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课程及学科渗透、教师影响和政治实践来实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化。在完成学校教育后,再通过政治再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政治宣传工具,如电视、报纸、电影等媒介宣传来自官方的政治活动信息和政治思想理念,从而影响大众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认同、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这些大众传播,不但塑造了政治形象,还培养了人们对政治过程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公开性的政治传播

公开性的政治传播是通过制作政治信息,建立政治信息传递和传播的渠道,有计划地开展政治信息的社会化传播,以影响或改变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借以控制社会政治局面的主流做法。传播学中有一种舆论的“强声效应”规律,指的是在社会舆论存在多种不同的声音时,其中彰显主导地位的强有力的声音,会对其他不太强的或弱势的声音产生干扰、诱导乃至同化的作用。在当代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相互交错激荡的社会环境下,公开性的显性传播在大张旗鼓地制造声势和营造氛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公开性的政治传播用正规化、专门化、公开化、直接化和富有冲击力影响的工作形式和行动方式,有效利用一切有利的公开场合和掌握的大众传播媒介,大张旗鼓地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在社会传播媒介和社会组织生活中有组织、有意识地占据思想意识表达的主导位置,极大地突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领性地位,彰显和强化社会主义主导思想理论和价值取向在社会多元文化中的声音,使社会主导思想文化的声音成为社会的强势话语和舆论公器,对其他非主流的声音产生诱导与同化的影响力。公开性的政治传播具有旗帜鲜明的社会批评功能,能够及时地对各种错误思想理论和观念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给予系统深入的揭露和理性的批评,引导人们分清多元现实中不同“元”的是与非和对与错,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理论和文化的影响与侵害。在当代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显性方法旗帜鲜明的思想导向功能,对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引领社会思潮、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方法

探索隐性教育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育工作中,不仅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双方在平等、民主、对话、选择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的理解与共识。它的作用机理本质上是情感认同,即把作为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思想和真理性认识通过情感认同嵌入接受主体的心灵中,这就需要发挥关注心理层面的隐性教育作用。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中蕴涵着的思维模式、价值理念、个性视角等深层内容的隐性知识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隐性知识使个体能够以个人的方式来理解、洞察、体会、感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意识形态整合主要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知识,如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通过理论知识的灌输方式以及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方式来实现的。这是以当时的意识形态语境和隐性政治压力的存在为凭借的。灌输方式固然是意识形态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接受对象不是被动的客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一是理论化和文本化倾向忽视了群众的理解力与接受力造成了意识形态理论话语的失语或失效;二是思想观念上僵化、内容上虚化、方式上权利化与人们的文化背景、生活境遇、实际需要相分离使思想政治教育收不到实效;三是缺乏其世俗化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普适性价值失去了指导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进而也失去了其创造力和生命力。在改革开放、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功利化、个体自主化和世界全球化的今日中国,灌输式的意识形态传播与社会整合方式的作用已经被大大削弱,必须要实现向多形式广泛渗透型的整合方式转变。而有效的社会整合不再可能通过任何强制性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多种形式的隐性方式的渗透来完成。

隐性教育将教育内容润物无声地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在各项活动和良好的氛围中去自我感受、自我把握、自我领悟、自我提升,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从教育者的意图和目的来看,具有隐蔽性与暗示性;从教育的方式和路径来看,具有间接性和渗透性;从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具有体验性和认同性。隐性教育能够有效地避免教育对象产生逆反情绪,激发其参与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感染性和吸引力。

1.转换工作方式,消解话语霸权

由“二元对立方式”向“交往间性方式”转换,建立和谐教育氛围,促进网络生活话语的回归。在网络媒体交互运用和交流过程中,运用大学生追捧的通俗、生动、幽默的网络话语形式,走进大学生的网络世界,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网络话语更符合大众接受的认知层次和心理需要,因此能够引起接受者的兴趣,避免坠入“话语裂谷”。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审美感和艺术素养,加强“网德网风”建设,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网络技术发展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道德成为网络文明最坚实的依托。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舆论传播策略,提高和发挥大学生的网络运用及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大学生上网的碎片化、浏览化技术特性和网络话语形式与博客、人人网、BBS、QQ等大学生自媒体传播媒介结合起来,从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

2.注重情感陶冶,强化社会熏陶

意识形态建设要根植于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要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渗透到现实生活中,使大众能够从现实经验中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克服以往的将意识形态局限于革命理想、政治运动而远离大众生活的空洞化现象。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能够引导他们认知一种思想,感知一种信仰的力量,从而在他们身上逐渐形成一种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在社会化活动中建立。社会化活动是许多沿着共同的方向、具有共同的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并肩工作的人们的集体实践。这种集体实践会形成集体观念和意识,而“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为人们的集体意识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孤立的展开,而必须走向社会开放的社会生活,创设集体实践活动的良好社会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渗透到国家的制度、方针和政策等具体层面,这是人们认知、感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与人们的利益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