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范例6篇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范文1

关键词:编辑队伍建设;进人关;帮扶关;考核关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50-02

作为一名期刊工作者,从事编辑工作已近十年;作为农业科普期刊《农村百事通》的内容质量把关者已经五年多。虽说时间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在这许多年里,目睹许多的同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曾经的同事,心里总不是滋味。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化用工,人员流动本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笔者之所以感到不是滋味,是觉得流动太频繁了。既为曾经的同事感到惋惜,也为单位成了人才的中转站抑或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叹息。笔者认为编辑队伍的稳定是编辑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基础。《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先生说,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显然,刊物的精神要靠编辑来传承和表现。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当前出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着力把好“三关”:

一、把好进人关

这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了,但现在却显得特别重要。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周榕芳同志经常讲要确立编辑的主体地位,要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他说:“编辑人才是出版社各类人才中最关键的人才,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老出版人在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后,对编辑工作的高度概括和心得凝炼。

笔者在进入出版行业之前,觉得编辑这个职业很神圣,也觉得编辑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职业,如有幸从事编辑工作是一种荣耀。编辑在社会上不仅令人尊重,还令人羡慕。应该说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持这种态度。可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目睹这许多年的变化,感到许多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并没有把编辑看作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出版的二重属性,决定了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既要懂出版知识,又要懂所出图书或报刊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成为这两方面的行家里手,没有坐多年冷板凳的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热情是不可想象的。

鉴于此,我们出版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是要严把政治关。没有政治敏感性,就容易偏离出版轨道,一旦出现政治错误,不仅影响编辑本人的前途,还会给单位带来很不好影响。二是要严把知识关。作为一名编辑,首先要爱读书,广博的知识要靠平时有心的积累和充满兴趣的阅读,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很难通过工作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的。三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编辑尤其是文字编辑,很多时候都是案头工作,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被人发现自己的能耐,因此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进取心和追求尽善尽美的钻研精神。这方面,其实在面试时通过仔细与应聘者聊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是很容易发现应聘者责任心强不强的。其实,招编辑除了公开信息之外,对于发现的好苗子还要敢于积极引进,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环节,只有人员素质过关,后面的几关才有意义。

严把进人关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对没有培养前途的编辑要及时解聘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每次招人,笔者都要如实地把我们的办公条件和待遇告诉应聘者,最后还要叮嘱应聘者再仔细考虑,如确实对编辑工作有兴趣,就来,不要来了又天天后悔,干一阵子又走。对应聘者,笔者的观点是:进来前严格把关,进来后真心对待、积极培养。

二、做好帮扶关

通过面试等进人关之后,对被招进来的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成长、成才的机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现在很多单位,都希望人员一来就能发稿,愿望虽然好,其实是不可行的。江西的出版前辈喻建章老人在他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里有一句话:书有书的命,人有人的命;若要保命长就要保质量。笔者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心头为之一震,喻老用二十个字就把出版的精髓简单明了地说明白了。编辑是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守门员,实践经验证明,一支专业化的办刊队伍,靠学校培养、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很难直接获得,只有依靠自己内部工作实践的锻炼和培养才是解决的根本途径。其中“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具有目标明确、效果良好、见效快速的优点,也是一种很老的办法了。虽然是老办法,却着实管用,可是现在却用得越来越少了。随着各地出版产业集团化、上市化,一大批具有丰富出版经验的同志因年龄关系退养、退岗,使得本来就人才紧张的知识密切型产业显得人才更加紧张。一个合格而称职的编辑,没有三五年的艰苦磨砺和高度自觉的钻研精神是不可得的,而现在在不少出版单位,由于编辑责任过度经济化,使得同事之间总有有形或无形的一堵墙隔着,既没有明确的师傅帮带机制(即使有也大多形同虚设),也没有内部帮扶的气氛,新同志没有成长的积极性和方向性。《编辑的悟性》作者郑一奇先生说:“多年来,笔者在审读书稿的时候,对诊治各种‘硬伤’是不敢掉以轻心的。这种责任心的培养,是来自老一辈编辑家的言传身教。”这充分说明“以老带新”培养编辑的作法,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出版业的兴旺发达迫切要求出版单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提高出版质量。出版质量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出版物也是“硬伤”不少、不断。之所以出现“硬伤”,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作者本身考量不周出现“硬伤”,而编辑没有发现或不敢发现;二是作者原稿没有硬伤,是编辑在加工润饰过程中,无知妄改给作品带来了“硬伤”。在审稿中,笔者也经常发现有些作者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单株表现、边行优势和小区产量来推导大田生产的产量,给读者以他的品种产量特别高的假象,误导读者。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编辑的工作态度、编辑加工方法都有关系,仅靠新同志自己摸索是很难避免的,所以笔者认为“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新编辑的作法应该在出版界大力提倡。

要使帮扶培训机制产生好的效果,一是要注意选好苗子,二是要注意选好帮扶的编辑。没有好的苗子,再好的老师也带不出好的学生,空花精力。没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也会成长慢。可以建立承担带徒弟的编辑,根据带的数量适当折抵工作量或者经济指标,新编辑的工作质量也要与帮扶的同志挂钩的考核机制,从而保证帮扶质量。《读者》杂志采取的新进人员在上岗的头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内都没有发稿权,而是为老编辑提供服务,当对杂志和栏目的定位有深刻认识后再安排发稿的做法也是值得业界学习的。

三、抓好考核关

编辑工作的质量如何考核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这又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年,对出版业来说,改革的浪潮用此起彼伏、波涛汹涌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循环使用,小学及初中学生配发教辅数量锐减,出版社评级,改革书号管理和发放方式,对许多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冲击。笔者认为转企改制给出版社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人才和管理的不适应。在这种形势之下,出版社靠卖书号谋取利益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书号、刊号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捧在手上的现象也会成为历史。一些出版社由于效益严重滑坡,人心思动,人才流失严重,出版物粗制滥造,文字差错、常识性错误严重超标的现象不少,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大出版业,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敬业乐业的优秀人才,选题再好,策划再强,市场再大都将难以在出版业的市场中获得大的发展。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做好了准备,如果我们不能在队伍建设上谋划好,前程路上的坎坷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形的出现,有些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为了减少开支,一是减少职工福利甚至取消福利,二是大力减少人力成本。这样一来,素质好的或有路子的就纷纷离职,一些暂时跳不成槽的也不能安心工作,无法潜心钻研业务,心浮气躁,典型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时时都在关注和寻找新的机会准备跳槽。进来一些刚毕业的同志,难以适应出版业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因此,抓好考核关,对一些新编辑来说,是促使他们快速成才的有效措施。新编辑在加工润饰书稿或者报刊稿件时,一般有四种心理:一是不敢改,二是不知改,三是不想改,四是无知妄改。要克服这四种不当心理,有些考核编辑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如《中国建材报》,在尚无“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内为合格品”的规定之前,就对编校人员“约法三章”:版面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内,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检查;差错率在万分之四的,扣除责任编辑全部校对费;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每错一字,还得从责任编辑工资中扣除5元,其中如有标题或人名、地名等重大差错,还要在报上公开署名更正。这些都是考核编辑水平和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又如目前,有的出版社实行成品抽检制度,每年让年轻编辑自送一本责编的好书,由老编辑逐一审校成品,对编校质量优秀的予以表彰,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进行批评处罚,这也是在新形势下考核新编辑工作质量的一个好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编校质量竞赛,寓考核于活动之中。

编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抓不懈。当编辑的都应怀抱高度的责任感,并且牢记电视剧《潜伏》中的台词“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和常言“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之类有益的警示。笔者认为,对编辑的考核要常态化,对在考核中业绩突出的编辑,要在工资奖金方面与业绩平平的编辑拉开差距,对差错不断的编辑要严厉处罚,以利发挥考核机制的长效鞭策作用,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云腾.何来“日本女郎”?[J].咬文嚼字,1998(5).

[2] 谢冕.为“沙扬娜拉”送行[J].咬文嚼字,1998(5).

[3] 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

[4] 郑一奇.编辑的悟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郝铭鉴.《咬文嚼字》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J].传媒,2007(1).

基因编辑范文2

早在1987 年,CRISPR序列由日本科学家在大肠杆菌中发现[1],但由于这段序列的功能无法确定,因此该发现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随后,研究人员研究发现这种间隔重复序列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基因组中,随着人们对该结构的逐渐了解,2002 年,这种结构被正式定义为CRISPR。2005 年,研究人员发现CRISPR的间隔序列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噬菌体DNA 序列,从而使得CRISPR序列在获得性免疫中发挥作用。2008 年,Marraffini 等[2]发现细菌CRISPR 系统能够阻止外源质粒的转移,并首次利用实验验证了CRISPR 系统的功能,科学家们也由此揭开了研究CRISPR 系统作用机制的序幕。

1 CRISPR的结构与分类

CRISPR 作为一种特殊DNA 重复序列,主要由多段长度为25 50 bp 长度的高度保守重复序列和26 72 bp 长度的间隔序列串联而成。同一个CRISPR位点中的重复序列一般具有极高的保守性,5’端与3’端部分尤为保守,但在微生物种间甚至同一个基因组的不同CRISPR位点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不同的CRISPR位点,其包含的间隔序列的数量差别也很大,从几个到几百个不等。

CRISPR/Cas 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3大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Ⅰ型和Ⅲ型在介导外源DNA 降解过程中需要多种Cas 蛋白来参与反应,形成的切割复合体结构复杂,Ⅱ型系统组分则较为简单,只需要一个Cas9 蛋白来切割DNA 双链。一个简易的Ⅱ型CRISPR/Cas 系统必定要含有gRNA 和Cas9,Cas9 蛋白具有改造crRNA 和破坏双链DNA 的双重功能,位于gRNA 5' 端的20 bp左右的碱基决定CRISPR/Cas9 系统在应用时Cas9核酸酶特异性切割的位点,主要负责决定CRISPR/Cas9 系统的特异性。目前以Ⅱ型CRISPR 系统为基础的CRISPR/Cas9 系统在基因组编辑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 CRISPR/Cas9的作用机理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将tracrRNA: crRNA 设计为引导RNA(gRNA),gRNA 包含位于5’端靶DNA 的互补序列以及位于3’端tracrRNA: crRNA 的似序列,利用靶DNA 的互补序列来定位需要编辑的位点,利用该类似序列与Cas9进行结合。该技术仅设计引导RNA 即可实现对含有PAM 序列的任一靶DNA序列进行插入、敲除与定点突变等修饰。由于设计操作简单、通用性好及编辑效率高等优势,CRISPR/Cas9 的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TALEN 与ZFN之后的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

另外,CRISPR/Cas9 系统还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不同靶DNA 序列进行编辑。利用CRISPR 位点自身的特点,设计对应不同靶DNA 序列的间隔序列,插入到重复序列之间,经过转录加工后会形成多个可定位于不同靶DNA 序列的双引导RNA,或者串联不同的sgRNA均可实现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的多个不同基因同时进行编辑。

3 CRISPR技术的应用

CRISPR/Cas9 系统作为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已逐步在人类细胞、斑马鱼、小鼠、酵母、果蝇、细菌及水稻等作物中进行研究并报道。

在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改造时,传统的转基因技术培育和改造新品种一般采用利用外源基因随机整合的方式,转基因表达的可控性较差。而CRISPR/Cas9 技术则可以进行定点修饰,达到高效定向。Shan 等用该技术敲掉了小麦的一个基因,得到了耐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该团队还利用CRISPR/Cas9 技术定点突变了小麦和水稻两种作物的MLO 和PDS 等5 个基因。

在哺乳动物的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采用该技术建立基因打靶小鼠,结果证实,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实现对多个靶基因的定点敲除,还可以通过同源重组途径对多个靶基因进行靶向修饰。这些成果为其在生物工程、基础医学、医药学科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中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4 展望

CRISPR/Cas9 作为细菌最为简单的Ⅱ型获得性免疫系统,被成功改造为继TALEN 与ZFN 之后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基因组的定向改造调控与应用等带来突破性革命,且相对于TALEN 和ZFN,CRISPR/Cas9有其独特的优势:(1)构建和设计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适用于任何分子生物实验室;(2)用于基因组的点突变编辑效率优于ZFN和TALEN;(3)可同时实现多个基因的打靶。可见,CRISPR/Cas9 在基础理论研究、农牧渔业和临床治疗等领域必将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当然,目前关于CRISPR/Cas9 系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人们逐步深入和全面的研究,CRISPR/Cas9 技术将会展现出其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基因编辑范文3

[关键词] 编辑基本规律 研究范畴 理论界定 数量构成 语言表述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31-04

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学理论构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研究在1987年已经开始,到世纪交替之际“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1]。经过20多年的研究,根据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和范军《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中的列举,有关编辑基本规律的表述已有近30种之多。这些表述虽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丰富和发展了对编辑规律的认识”[2],但也可见观点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方观点争持不下,极大地阻碍了编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编辑基本规律已有的研究作一全面的检视,找出问题与不足,分析症结之所在,以便凝聚共识,形成能被广泛认可的富有说服力的主流理论。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王志刚就认为编辑基本规律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概念表述词语存在争议”,二是“基本规律以偏概全”,三是“规律多元,以繁代简”[3]。笔者在此不揣浅陋,通过对编辑基本规律已有研究的考察,撷取四个方面的问题试作辨析,以期就正于方家。

1 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问题

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指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范围和“边界”,即研究的起点和终点。

已有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角度多元[4],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所阐发的关系对象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作者、读者,无所不及。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研究者对规律概念的理解有关。

对于什么是规律,学者们多引用列宁的定义:“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但列宁这一定义只是界定了规律的内涵,并没有界定其内涵的指向对象(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对规律的定义:“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5]《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存在于现象之中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又称法则。规律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稳定的方面。”[6]在这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界定规律内涵的指向对象是“事物之间”,《中国大百科全书》界定的是“事物本身”。

这正是20多年来编辑基本规律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根源所在。因为,根据列宁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规律就是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那么,编辑活动与社会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关系”或“联系”,都可能有规律在其中,这样,其研究范畴就有可能无限大,而其研究结果的众说纷纭就在所难免。

但是,如果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释义,明确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范畴是编辑活动本身,这样的问题就可避免。而且从语义上,将编辑基本规律研究范畴规定于编辑活动本身也更为合理。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的编辑行为,具体地说,是“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的工作”[7];编辑活动的过程,就是对作品进行“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的过程;研究编辑的基本规律,就是揭示存在于并决定或支配编辑活动过程中“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等现象(编辑形式)“相对稳定的方面”。这样,把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限定在编辑活动本身,以此作为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起点和终点,可防止其研究范畴的无限扩大,从而增加研究结果的确定性。

编辑基本规律如何界定,决定着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理论方向和实践价值。

在已有的编辑规律研究中,学者们多是通过编辑规律层次的区分比较对编辑基本规律予以界定。王振铎等把编辑规律分为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层次,外部规律是普遍性规律,内部规律是特殊性规律,“两者相辅相成,构成编辑活动基本规律”[8]。林穗芳把编辑规律分为基本规律、普遍规律、特殊规律三个层次,基本规律的“基本”有根本、主要的意思,“是体现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9]。阙道隆同样把编辑规律分为特殊规律、普遍规律和基本规律三个层次,认为基本规律是“决定编辑活动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规律,是最高层次的编辑规律”[10]。靳青万把编辑规律分为普通规律、特殊规律、主要规律和基本规律四个层次,“基本规律是指那种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反映事物本质的、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规律”[11]。

亦有学者直接对编辑基本规律作出界定。如刘辰认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应是编辑活动中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的规律。所谓整体意义,指它反映的应该是编辑活动的整体联系,不是某一部分的联系,这样的规律才具有整体的普遍适用性。所谓本质意义,指从对象的本质规定出发去概括它们的关系,这样的规律才具有深刻性。”[12]

上述对编辑基本规律的界定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外部规律(普遍性规律)和内部规律(特殊性规律)的结合;二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根本的、核心的规律;三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规律中最高层次的规律;四是编辑基本规律是对编辑活动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规律;五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中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的规律。

以上五点,第五点的界定过于宽泛;其他四点界定了编辑基本规律的性质及定位,但显得空泛,难以捉摸。比如,所谓“根本、核心”,“最高层次”,“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均难有明确的标准,在实际中缺乏具体的认知性和操作性,容易陷入人言人殊的困境。

在此,笔者试图引用著名逻辑学家吴家国先生关于逻辑基本规律的论述,借以界定编辑基本规律的内涵。他说:“我们在思维过程中除了要遵守这些特殊的规则(指诸如概念的定义和划分、判断的换质和换位,以及各种推理和论证等的规则,笔者注)外,还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广泛适用的逻辑规律。这些基本规律分别贯穿于所有逻辑形式之中,是思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是运用各种逻辑形式的总原则。各种逻辑形式的具体规则是由基本规律产生出来的,是基本规律在各种逻辑形式中的具体体现。”[13]

编辑活动在结构形式上与思维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思维有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编辑有选稿、加工、编排等形式;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有各自具体的规则,编辑的选稿、加工、编排亦有各自的规范和要求。如前所述,如果我们限定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范畴是编辑活动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编辑基本规律作出这样的界定:“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普遍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分别贯穿于各种编辑形式之中,是运用各种编辑形式的总原则。各种编辑形式的具体规则由基本规律所决定,基本规律体现在各种编辑形式之中。”这一界定概括起来就是:(1)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2)编辑基本规律是运用各种编辑形式的总原则;⑶编辑基本规律决定各种编辑形式的具体规则并体现在各种编辑形式之中。

编辑基本规律应有多少条?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最先提出这一问题的应该是林穗芳。在中国编辑学会2001年11月16—17日于北京召开的编辑规律专题研讨会上,林穗芳提出,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刘杲在会议结束讲话中也说“基本规律只能是一个”[14]。接着明确表示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是阙道隆:“普遍规律可能有若干条,特殊规律就更多,而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不会有三条四条。”[15]后来,陈景春、靳青万、王成利、王志刚等也持同样的观点。丛林则有不同意见:“有些论者很肯定地指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不可能很多。这话可能太肯定了一点,因为大家熟知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规律就有三条之多。”但他最后也承认:“诚然,既然是基本规律揭示实质关系,应当是高度概括,而且由于编辑学在学科大系统中的层级地位所规定,一般说来,其基本规律一条足矣。”[16]王振铎等认为:“所谓基本规律应该说主要是指它据以独立自存的内在特有矛盾的运动所形成的规律。至于基本规律究竟有几条,那就看实际的矛盾有多少,看矛盾运动的具体条件和环境的复杂性而定。”[17]

“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之说,根源于前文所述学者们对编辑规律层次的划分而对基本规律所作的界定。在这些学者看来,既然基本规律是“主要的”“最高层次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规律,那么就应该只有一条。

笔者认为,对编辑规律逻辑层次作过细的划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由此断定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也是没有道理的。编辑学属于社会科学。根据美国哲学大师欧内斯特·内格尔的说法,由于社会科学研究题材上进行受控实验的可能性极为狭小,社会现象的“受历史约束的”和“文化上决定的”特征,以及人类因获得社会的新知识而经常更改他们习惯的社会行为方式,因此要在社会科学中确立普遍规律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18]。而还要在编辑规律中区分出哪些是普遍规律,哪些是普通规律,哪些是主要规律,哪些是基本规律,非得具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可。其实,根据笔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对编辑规律的研究大概有40多种说法,其中明确号称是编辑基本规律的有30多种。而什么是“普通规律”,什么是“主要规律”,至今未见有具体的阐述。因此,笔者认为,把编辑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两个层次足够了,基本规律就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这样,就不必规定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

何况,许多学科都存在基本规律,但从未见有其他学科提出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说法。比如,丛林所说的“大家熟知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规律就有三条之多”,那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9]。打开所有的《形式逻辑》教科书,都毫不例外地写着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有的甚至还加上“充足理由律”而共有四条[20]。生物遗传也有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律、自由组合律和连锁互换律。这些非常成熟的学科的基本规律已成为常识。编辑学的理论构建还远在探索之中,即断定其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未免过于武断,无益于编辑基本规律的深入探讨。

编辑基本规律研究不但观点内容众说纷纭,其表述形式亦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述形式。

第一种,语段说明式,即用一个说明性的语言片段进行表述。如蔡克难的“以对他人作品的选择和扩散为形式,以‘述而不作’为原则,以‘春秋笔法’为特点,以借题发挥(有时是借刀杀人) 为本质,客观上借助他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使自己掩身于原著作者身后对社会施加影响”[20]。 林穗芳的“在为作品的内容向公众传播做准备的过程中作者和读者/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的矛盾在全面而准确评价的基础上依照质量第一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加以调节和解决”[21]。

第二种,直言判断式,即用“S是P”的简单判断句式对规律进行断定。如刘杲的“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人员以传播文化为目的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22],仝冠军的“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编辑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把握”[23]。

第三种,规范概括式,把规律内容概括为一个词或短语,采用“内容+规律(律)”的格式表述。又可分为简单式和集合式两种。简单式是每条规律由一项内容构成。有单独一条的,如阙道隆的“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24],向新阳的“精神文化生产的个性自由与精神文化产品社会化矛盾统一规律”[25];有多条组成一组的,如任定华的“信息、知识有序律,信息、知识载体结合律,信息、知识传播律”[26],王振铎的“讯息传播规律,媒介建模规律,文化缔构规律”[27]。集合式是多条规律集中为一条表述。如邵益文的“优选、优化规律”[28],实际上是“优选规律”和“优化规律”的集合;靳青万的“推拉创变律”[29],实际上是“源体推进律”“用体拉动律”“主体创新律”和“客体变革律”的集合。

上述三种形式,语段说明式显得繁冗,而且辨识性差,有时很容易与编辑的概念定义混淆。直言判断式只有主语项和谓语项连在一起,才能让人识别是基本规律,而且语言显得累赘。规范式表述特征明显,容易辨识,而且简洁明了,便于记忆。集合式把多条规律集中为一条表述,可能是作者认为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缘故而削足适履。

其实,以“内容+规律(律)”的形式表述基本规律已成为许多学科固定的范式,前文所述的辩证法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遗传基本规律,莫不如此。因此,以“内容+规律(律)”的格式表述编辑基本规律,应该是最优的表述形式。

注 释

[1][4]范军.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J].出版科学,2004(5):13-20

[2]周国清.编辑规律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46-50

[3]王志刚.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三点不足[J].出版科学,2011(4):29-3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修订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74

[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8卷)(第2版)[Z].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88

[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369

[8][17][27]王振铎,胡义兰.编辑活动的规律和特点[J].出版科学,2005(5):21-27

[9][21]林穗芳.编辑基本规律新探[J].出版科学,2002(2):7-11

[10][15][24]阙道隆.试论编辑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2(3):14-17

[11][29]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7,116-137

[12]刘辰.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4(6):28-35

[13][20]吴家国.普通逻辑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8,120-137

[14]孝明.探讨编辑规律 推动编辑学学科建设:编辑学规律研讨会侧记[J].中国出版,2001(12):39-41

[16]丛林.编辑规律探索旁议[J].出版科学,2004(6):23-27

[18][美]欧内斯特·内格尔著;徐向东译.科学的结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07-532

[19]卫兴华,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70

[20]蔡克难.编辑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和编辑学研究的意义[J].中国编辑,2003(5):24-27

[22]刘杲.关于编辑规律的几点认识[J].出版发行研究,2006(1):29-30

[23]仝冠军.从编辑模式看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5(2):19-24

[25]向新阳.编辑劳动规律漫议[J].出版科学,2003(4):)11-13

[26]任定华.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J].中国编辑,2003(4):9-11

[28]邵益文.关于编辑活动规律的探讨[J].出版广角,2002(4):39-41

参考文献

[1]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08(6):95-103

[2]陈景春.试探编辑活动的元规律[J].出版科学,2002(4):20-22

基因编辑范文4

[关键词]编辑用体 编辑活动 影响因子 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编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1]研究编辑活动,整理编辑活动实践的事实,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正是编辑学研究的根本宗旨和任务。

编辑用体,是编辑学理论术语之一,“是指使用编辑产品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者、观众、听众等”[2]。编辑用体需求问题,事关编辑产品市场,事关编辑活动效益,是每一个编辑学研究者与编辑活动实践者必须关注与研究的大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更是一个关乎编辑生产活动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宏观趋势问题,也是一个微观具体问题;是一门永远都做不完的永续性学问。对于这样一门大学问,本文限于篇幅,只能就一些原理性问题进行纲领性的论述,供后来论者承续探讨。

一、编辑用体需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编辑用体的需求与市场研究及其理论,与编辑活动的科学发展紧密相关,与编辑活动效益的实现紧密相关。它是编辑用体研究的最核心与最精彩的部分;是对编辑生产活动最有用、最有效、最直观、最务实的部分;也是在研究中最漂动游移、最难测定、最难计算、最不容易获得准确结果的部分。

(一)理论意义

编辑用体理论是编辑五体[3]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辑学理论体系中的关键性理论之一。而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理论,直接关系编辑活动、尤其是编辑生产活动的科学发展,因而它更是编辑用体理论关键中的关键。若没有这一部分理论,那么编辑用体理论便会失去其关键的意义,其对编辑活动实践的指导性意义也会因此大打折扣。所以,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理论,应是编辑用体理论中的点睛之笔,必须认真对待。

(二)实践意义

编辑用体是对整个编辑活动起终端决定作用的群体。他们对编辑产品的使用与否,使用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和决定着编辑产品市场的晴雨、兴衰,直接决定着编辑产品和编辑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命运。所以,一切编辑活动工作者都必须关注、研究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并从中找出自己工作的目标与方向,从而作出科学的、符合市场实际的正确决策。若不这样做,就很可能会在编辑实践中失败。

(一)需求类型

编辑用体对编辑产品的使用需求是分类型的。不仅不同的人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类型,而且即便是相同的人和人群,也会有不同类型的需求。

(二)需求层次

编辑用体对编辑产品的使用需求是分层次的。这个层次,既可以按年龄层面分,也可以按知识层面分,还可以按政治主张、学术流派、意识形态、性别、爱好、地域风俗、教育差别等不同层面来分。

(三)需求背景

编辑用体对编辑产品的使用需求往往是有背景的。这种需求背景可以分时代性、时段性、政治性、社会性、偶发性等。如我国曾有过的高考辅导用书、外语学习用书等大行其道,还有通俗文学、流行歌曲风靡全国的热烈景象,都使编辑活动展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四)需求基础

需求基础,是编辑用体需要使用编辑产品的基本出发点。所谓需求,即一是需要,二是寻求,有了需要才会去寻求,二者之间需要才是基本的原点。

那么,编辑用体对编辑产品的需求基础,也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两条:一是生存的需要,二是发展的需要。

从编辑的产生来看,人们开始时使用自然符号,运用自然符号来辨别方向不致迷路;运用鸟兽蹄之迹来分辨益兽与害兽,等等。后来发展到人们创造象形文字、表意符号等,这些符号又经历演变发展成为文字……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为了生存的需要。再后来,在使用过程中文字符号的使用功能大为扩张,人们运用文学记忆、记录语言和各种事物,而且越来越长以至于变成了文章、文献、典册、图书以至大部头的图书以及各种编辑产品。人们辛辛苦苦地创造和使用这些,为什么呢?一句话:为了发展。直至人类社会已经高度现代化了的今天,人们使用书报刊等编辑产品,为什么?还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生存和发展,这样一个编辑用体最根本的需求基础始终未变,我们对其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编辑用体、认识编辑用体的原点。

(五)需求心理

编辑用体对编辑产品的需求心理是一种动态过程,既可以由一些原因、受一些影响而形成,又可以由另一些原因、受另一些影响而消失。但在一些共有的基本心理方面,却表现为一种相对的恒定性。如:

1. 求知心理

人类之所以能够从动物界中的弱者,持续一直进化发展到地球食物链的顶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具有不断地探索和求取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求知心理,是编辑用体使用编辑产品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心理。人们从小学、中学一直念到大学,还要攻读研究生,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这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实就是求知的过程。相对论、量子力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等,都是人类不断探求知识的过程与结果。这一些都证明,人类永不止步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永恒的心理。而另一个事实就是,人类的这种求知心理是一直和使用编辑产品相始终的。使用编辑产品是人类求取知识的最主要的手段和途径。

2. 求技心理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市场经济普行天下、经济效益成为社会发展之重要指标的当今世界,想要学得某种技能、掌握某种技巧或技术,以此获得一种谋生或实现自己某种愿望的基本条件,成为许多编辑用体使用编辑产品的普遍心理之一。

总的来看,具有求技心理的编辑用体,在整个编辑用体中所占比重是不小的。“一招鲜,吃遍天”,希望靠掌握一门技术谋生吃饭,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人生选择。那么,这种选择在当今世界只能从学习、读书,亦即从使用编辑产品、成为编辑用体这条通道中实现。所以,作为编辑活动主导、主营、主运作的编辑主体,认识、了解、研究、测评编辑用体的求技心理,将其恰当地应用于自己的编辑策划和生产活动,生产出切合市场需要的编辑产品,从而更好地为编辑用体服务,并从服务中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 求理心理

求理,即追求真理,早就成为全世界读书之人即编辑用体的普遍心理之一。

无论是为追求真理而读书,还是为明白事理而读书,都是人们求理心理的一种外化反映。实现这两者最便捷的途径便是读书,便是使用编辑产品,便是使自己成为编辑用体。编辑用体的求理心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

4. 求愉心理

寻找乐趣,寻求精神、文化、情感方面的愉悦、消遣、享受或排解,是许多编辑用体使用编辑产品的普遍心理之一。通过使用报刊、图书、音乐、书法、美术、戏曲、曲艺、广播、电影、电视等编辑产品,从中寻求愉悦、慰藉、寄托与排解,早已成为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的一种精神消费需求。满足编辑用体的这一普遍需求,是编辑活动的一项永恒的任务。

5. 求新心理

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这在编辑活动中也不例外。

从中外编辑史来看,编辑主体早已洞察广大编辑用体的求新心理,所以总是用不断地创新,以及对编辑客体进行五彩缤纷的变革,来适应编辑用体的求新需求。也就是说,正是广大编辑用体的这种求新心理,拉动了编辑主体的编辑创新与编辑客体的不断变革,成为编辑活动的动力之一。

6. 求奇心理

“奇”与“新”往往是共生的,“新”中多包含着“奇”,所谓“新奇”一词,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但“奇”有时又是独立的,并不单靠“新”而存在。不同一般的、超乎想象的、脱离普遍规律的、曲折复杂的、怪诞的、妙不可言的事物,在人们的认知中就以其谓“奇”。

求奇,也是全人类的普遍心理,其中在编辑用体的身上反映得特别突出。在求奇心理的支配下,编辑用体会特别关注编辑产品中那些新鲜、奇异、奇妙、奇怪、曲折离奇、有奇思妙想和奇异功能的新信息,他们总想对这些东西探个明白。所以越是“奇”的编辑产品,使用的人就越多,信息传播得就越广、越快,其销售率、使用率就越高,市场效益就越好。因此,研究和关注编辑用体的求奇心理,生产含奇的编辑产品,去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是编辑主体不可不重视的方面之一。当然,对于“奇”的把握要有度。编辑主体一定要站在“真实”的基础上,绝不能人为地去制造那些假的、对社会有害的“奇闻异事”,否则将会引起广大编辑用体的厌恶。

7. 温故心理

“温故而知新”,是中国读书人的至理名言,也是自古以来读书的一种方法论,在广大编辑用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所谓“温故而知新”,自然是要先从“温故”开始的。四大名著不知出了多少种版本,正是编辑用体的温故心理所致。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旧的编辑产品,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还是有很大市场的,是仍然可以重新策划出版的。

当然,这种温故之心,并不仅仅是为同一个编辑用体所拥有,或同一代编辑用体所拥有,而是为一代一代新生的编辑用体所共有。温故心理,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应当为所有编辑活动策划者们所关注和利用。

(六)需求动力

需求动力问题是决定需求的产生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编辑活动的一个关键问题。求得了这一答案,那么很多问题就都有了答案。

关于编辑用体需求动力的问题,要分个体的和类群体的。编辑生产活动并非针对单个用体去制作和生产编辑产品,所以研究个体的需求及其动力并无必要,必要的是研究类群体的需求及其动力。找到了这种动力,编辑主体就能准确把握用体需求的动向与变化,就会预知需求的峰谷与冷热,就会掌握需求运动的原理与规律,从而科学地运筹编辑生产活动,更好地为广大编辑用体服务,并在服务中收获自己的编辑效益。

三、编辑用体需求研究的几种方法

进行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研究,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方法固然会有很多,研究者均可以探索和归纳总结自己的方法,但一般来讲,行之有效的方法无非有以下几种。

(一)需求调研法

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学科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研究中也同样适用。对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的调研,可以到编辑用体中去,也可以到书店、学校、图书馆、发行部等编辑产品流通传播的关键节点中去,因为这些关键节点的信息更集中,反映更明显,得到的数据更准确切实。如使用“问卷调查法”,调研者对问卷过程一定要严格把控。

(二)换位感受法

换位感受法,即研究者将自己置身于市场之中,将自己置换为需方,直接感受编辑用体需求,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这里所说的“市场”,不仅指进行编辑产品买卖交易的场所,而且指编辑产品实际使用的地方和人群中。当今世界人人都是编辑用体,那么调研者本身及其亲友、同事等,一切自身所处周围的人们也当然都是各种编辑用体;置身于各种编辑用体之中并换位思考,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他们对编辑产品的使用情况,听到他们的各种议论,理解他们的各种心情,了解他们的需求趋势,把握他们的需求欲望与异动,从而感同身受地获知他们对编辑产品的需求状况等信息。

(三)信息推衍法

信息推衍法,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个及群地将“小信息”推衍为“大信息”的方法。人云“见微知著”“一滴水可以见太阳”“解剖麻雀”等,其实运用的都是信息推衍法。如一个儿童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那么大多数的儿童可能会喜欢等,就是应用了信息推衍法的结果。我们在了解到一点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时,就要对其加以分析、鉴别、判断,对其作推衍的尝试与检验,如若发觉其可行,就应将其推衍开去,将其延伸、拓展、扩张,尔后再作结论和决策。许多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管用的。

(四)信息捕捉法

研究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毋庸置疑需要大量的信息。然而就其实际价值来讲,信息又并非越多越好。在众多信息中只有极少数和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紧密相关的信息,而挖掘这些贵重信息即需要运用信息捕捉法。

信息捕捉法需要仁厚的胸怀、勤思的头脑、犀利的眼光、敏锐的感觉。第一,所谓仁厚的胸怀,就是“用体为本、用体至上”的编辑精神,最低必须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经营理念。这是运用价值信息捕捉法的前提条件。第二,所谓勤思的头脑,就是要有敬业的精神,时时刻刻关注自身周围各类编辑用体的情况,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于观察所得到的广泛、全面的信息,编辑主体要勤于思考,在思考中审问之、明辨之,并加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最后从中选定最有价值的信息,取而用之。第三,所谓犀利的眼光,是指那种为编辑主体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编辑眼光,是指那种在长期实践中练就的洞察秋毫的专业能力。别人不经意的一件事,茶余饭后的一句话,贩夫走卒的某种表示,童子的一声啼哭,等等,在编辑主体的眼里都可能成为有用的市场需求信息。第四,所谓敏锐的感觉,其实和上述“犀利的目光”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不仅要靠目光,而且要靠感觉。感觉敏锐的人,会立即对所感知到的信息有所反应,有所思考和辨析,甚至立即做出判断和结论,也就是立即捕捉到了有用的信息,这样的快速反应就叫做“敏锐”。捕捉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信息有许多具体方法,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五)需求测算与数学建模法

需求测算与数学建模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很专业的方法,需要运用专业的数理统计知识。尤其是建立编辑用体需求与市场的数学模型,必须做大量、充分、准确的科学调查与统计,需要充分而准确的科学数据,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由于这种方法过于专业与复杂,做起来绝非简单易行,需要做更多的科学研究,可以说尚是一个未来力争达到的目标,只能寄希望于有志者去奋力攀登并达到科学的高峰。这里暂且列而不论了。

关于编辑用体市场,还有更多的问题可以研究。问题之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活动意义之大,可以另外构建一门编辑经济学的分支――编辑用体市场学这一相对独立的学问。期望有志有识之士投入此道、努力研索,以早日形成有系统科学价值的科研成果,来指导和推动编辑活动的科学发展。

注释:

[1] 吴岱明.科学研究方法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4.

[2] 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9.

基因编辑范文5

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状况

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影响下,受众对所需信息的要求、质量等发生了变化。但是,很多新闻编辑在工作的时候,却未能做到对受众心理特点、个人爱好等的研究工作。反而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盲目的迎合观众,有时更是降低自身的编辑水准去制作节目。这种不良状况的出现,首先是因为编辑工作者知识面过于狭窄、无法准确把握观众的实际需求。其次是很多编辑工作者编辑意识不足,从而就使新闻的价值无法有效发挥。部分广电新闻编辑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新知识抱有排斥的心理,从而使其逐渐与社会脱节,导致他们编辑的新闻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再次是因为编辑工作者基本能力不足,无法做好语言的编辑与事件的联想,无法有效把握编辑的新闻内容,无法充分发掘新闻的潜在价值,使新闻资源出现了浪费现象。最后是因为新闻编辑工作者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由于缺乏实践调查,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所以不了解人民的真实想法,无法反映人民的心声。所以,这些问题状况的存在,阻碍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质量及传播效果的提升。

2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备的素质要求

2.1政治理论素质高

参与广电新闻编辑工作的编辑必须细心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编辑人员在甄别、整合、修改新闻内容的时候,应基于不同时期党的大政方针目的,选择合理的新闻内容进行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中,必须做好重点的突出、内容的编辑,发挥新的引导作用,让受众能够接受、喜爱相关内容。另外,新闻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坚持党的原则,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广电新闻内容属于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枢纽,所以要为群众宣传有价值的新闻,因此新闻编辑必须重视受众的想法,要基于群众的视角去分析、讨论热点新闻时事,提高新闻的播报价值。

2.2业务素质强

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在正确理解相关事件所关联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进行新闻的有效播报与编辑。但是,此类新闻编辑并不多,很多编辑在新闻内容的选材与稿件的修改能力上还有待提高。由于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素质就是文字能力,因此当前的新闻编辑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对文字、语法的使用能力,做好文字和语法的修饰工作,为新闻内容注入灵魂,从而打动受众的内心。

2.3思想修养高

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要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在工作中要做好记者等半成品作品的精加工工作,虽然在相关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成果,但不能过于追求名利,而且还要勇于承担相关责任,因此编辑人员的自我修养必须要高。与此同时,编辑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明白新闻内容的编辑顺序,要严格遵守党的原则,传播真理信息,以党中央政策为导向对新闻稿进行审核,要支持群众的呼声,决不能掺杂个人情感去分析问题。在稿件的取舍选择中,要不畏权贵,按质量说话。另外,新闻编辑人员在工作中要认真仔细,做到实事求是。

2.4创新意识强

当前社会是创新发展的时代,因此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也要大胆的融入创新元素。为了能够进一步反应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编辑人员必须大胆的创新新闻播报的形式与内容,做好新闻价值水平的判断,通过对文字的钻研与雕琢,做好新闻内容的撰写与播报。另外,新闻编辑要重视社会上突发的、接近群众生活的新事件、新事情,提高新闻内容的时代性与导向性.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养的提升对策

3.1做好广播电视编辑角色的科学定位

要想进一步改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实现针对广电新闻编辑的科学定位。因此,在广电新闻编辑工作开展中应该清晰的做好角色定位工作。

3.2全面提升編辑工作者的思想素养

为了全面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力,就必须做好广电新闻编辑思想素养的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广电编辑工作者的思政素质,编辑工作者就必须主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科学发展、四个全面等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及知识。只有提高了编辑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储量,才能使其有效的运用理论知识开展实践工作,确定编辑内容的正确发展方向。除此之外,要完善广播电视传媒工作、编辑政策在编辑人员中的培训教学工作,帮助编辑工作者规范自身行为、增强思想认知、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使其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增强新闻内容的时代性,让新闻内容满足当前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升全民思想道德水平。

3.3增强编辑工作者专业素养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者的工作质量、编辑素养,就有必要全面增强广电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能力。现如今,多数编辑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无法做好稿件新闻与实际的联想、对接。多数时间都仅重视稿件内容、文字的顺序调整等,最终使导向性在新闻编辑内容中丧失。同时也有一些新闻编辑工作者将政治理论随意安插在新闻内容里面,让本就无趣的新闻内容变得更加僵硬。由此可以看出,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都是广电新闻编辑工作者专业素养能力不高引发的

3.4鼓励新闻编辑人员进行再学习与在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升、优化广电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广电集团可以从对编辑人员实施再培训、再教育方面下手。因此,广电集团要定期、按时的组织、鼓励广电新闻编辑工作者接受学习与培训服务,帮助新闻编辑提高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另外,还要通过提高新闻编辑观察力与敏感程度的方式,全面提升编辑素质,提高新闻编辑对敏感性新闻内容的编辑能力,增强新闻内容的宣传力度与方向性。另外,要完善思维品质培训,全面提升编辑工作者的思维深度与宽度,增强编辑人员敏感性、独立性等,让编辑人员可以正确掌控新闻导向。与此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出色的语言素质及表达能力,能够运用优美的语言去描写新闻故事,为其赋予灵魂与生命。积极地摄取新的理论、思想,对新闻编辑的内容进行指导,才能实现新闻内容的生活化与大众化,满足民众的实际需求。

基因编辑范文6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逻辑误区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148-04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简介:王勇安(196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问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

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可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编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