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例6篇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 畜牧兽医 标准化 意义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39-01

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其标准化程度。我国的畜牧兽医标准化程度还不是很完善,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在一定内存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让畜牧业标准化程度逐渐提升。当前,在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标准化程度比较落后,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按照加强畜牧业的标准化工作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加大对畜牧业的标准化管理力度,下面,结合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谈几点管理措施,代同仁们参考。

1 畜牧兽医标准化实施

1.1 畜牧业标准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发展畜牧业规模化过程中,随着新养殖技术不断出现,集约化生产方式逐年提高,养殖技术的大量推广,为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予以配套。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按技术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加大推广畜牧业机械化程度,使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大量涌现。

1.2 进一步拓展畜牧业养殖业。上个世纪80年代末,畜牧业产业化需要标准化,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各省市多种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养殖技术,畜牧业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1.3 国际市场需要畜牧业发展标准化。实施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意义重大,我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步晚,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际畜牧兽医标准的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提由于导致难以参与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我们必须通过我国畜牧兽医标准,构建并完善我国技术标准壁垒,在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在国内的推行力度,使我国畜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由此可知,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措施来推行畜牧兽医标准化。

2 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我国标准化管理体系。相关事业单位作应负责标准化的起草、标准化工作咨询和贯彻落实工作,以此作为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首先应在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并配备专门人员来负责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组织实施工作。其次,我国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此外,还应当推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2 完善我国畜牧兽医标准体系。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建设是加快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畜牧兽医行业中,加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基础标准、也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内需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为此,要实现畜牧兽医标准化,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并不断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并确保质量安全标准的协调和配套。

2.3 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众所周知,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畜牧兽医标准化的有效途径。为此,要不断强化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此外,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保障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动物防疫、兽药和饲料等投人品的使用方面,要严格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着力推动生产企业建成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检查制度,并逐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此来促进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

2.4 全面加强宣传和培训。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和各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普及畜牧兽医标准化知识,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其次,广泛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企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畜牧业兽医标准化工作,不断扩大服务咨询覆盖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好能够培育和发展畜牧兽医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各级各类标准化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标准化咨询服务,并以此来为加快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扶持对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党委、政府应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给予大力支持,也就是说要坚定不移地把扶持畜牧兽医标准化作为党委、政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加大对制标、监管等承办单位的直接投人,改进相关单位的软、硬件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给予标准化生产单位或个人必要的生产补贴,鼓励生产者开展标准化生产,并且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2.6 提高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农民和养殖户是实施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所以,农民和养殖户的认识问题十分关键。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农民和养殖户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畜牧业兽医标准化对推动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宣传畜牧业兽医标准化理论知识,提高农民和养殖户对标准化的进一步认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的运用标准化组织生产。

3 结束语

总之,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在一定内存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完善畜牧兽医标准体系,相关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健全畜牧兽医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不断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畜牧业标准化程度逐渐提升。我们应当在提高各个层面的认识的基础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昌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开创畜牧兽医工作新局面[J].四川畜牧兽医,2011(3).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文2

一、衡量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的两个显著指标

在世界范围内,衡量畜牧业对科技依存度的显著指标有两个:一是它并不等于科技成果商品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一方面反映畜牧业科技的进步作用程度,比例越高,说明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程度越大;另一方面说明科技在畜牧业增长中的作用,比例越高、作用越大。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有40%左右,一些落后省份此项指标更低,内蒙古仅有30%左右,被列为全国重点扶贫集中地区,此项指标尚不足30%。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已经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的畜牧业科技成果在畜牧业总科技成果中占多大比重。它反映畜牧业与畜牧业科技之间的依存关系程度,反映畜牧业科技供求状况以及畜牧业科技资源配置与利用是否合理。就依存关系而言,此指标越高,供求差距越小;就科技资源配置与利用而言,此指标越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得越合理,利用得越充分。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5%~20%,内蒙古仅有10%左右,除去10%左右的基础性研究此项指标距临界值很近。全国真正形成产业化、商品化的尚不足5%,每年1万项科技成果转化的仅有1000~2000项。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有着相应发达的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0%~80%,例如美国已达81%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为60%~70%,有些国家更高,日本已达75%左右。

从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两个方面分析表明,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经济落后省份或地区、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十分低下,它是制约我国畜牧业总体水平低而又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历史说明,振兴畜牧业的必然抉择是依靠科技进步。

二、结果分析

(一)我区畜牧业科技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畜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是引发我区畜禽个体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促使我区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以至于在人口不断增长情况下,仍能保证我区人均占有畜产品产量逐年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我区畜牧业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物质投入来实现

综观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区畜牧业产值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依次是,物资消耗、科技进步、饲养畜禽头数及劳动力投入,这表明我区科技进步在畜牧业产值增长中已占相当的比重,但由于我区农村牧区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尚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因此,我区畜牧业产值的增长还主要是依靠物质投入来实现的,处于第三位的是牲畜饲养头数,最末一位是劳动力的投入,这亦表明,我区畜牧业生产已经正在由注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化为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内涵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相结合。

(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然建立在大量物质消耗基础上

测算结果表明,我区畜牧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单位产值占用资金经历一段上升过程后,稳中有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然是建立在大量物质消耗基础之上的。

三、影响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的因素辩析

一般而言,科技进步贡献率与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同方向的动态关系,换言之,影响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亦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因子。只不过科技成果转化率也是牵制科技成果贡献率的要因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科技领域外部寻求影响畜牧业科技含量的动因,而未从科技领域内部寻求要因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变化的要求。实践告诉我们,影响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的原因已经不是某一单项或几项,而是若干项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从不同的方向对科技施加影响,使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处于一种低而不稳的状态。因此,追踪科技领域内部、科技领域外部影响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并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部,毋庸置疑是明智之举。

总之,影响科技对畜牧业增长作用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科技领域内部;二是科技领域外部;三是联结内外部的中介纽带―――科技推广,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低下。

四、提高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的对策

(一)刺激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畜牧业科技进步作用的要因之一,刺激有效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两个层次的积极性、优越性

根据我国国情,只有统分结合才能拓宽科技应用的范围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要正确地引导农牧民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目前要统好畜牧业基本建设、生产资料供应、重大畜牧业科技应用及其管理以及畜产品加工、销售等。

2.提高畜牧业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畜牧业劳动者及组织管理者素质的中心环节,是抓好农牧区的扫盲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应继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中牧区妇女贡献率已达50%,但比较素质而言,却又低于男劳动者的素质,它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有深远的影响。

3.增加农牧民收入

劳动者的经济承担能力是制约科技成果有效需求的重要客观条件,它的提高只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实现。但根本的一条是政府采取支持畜牧业的政策,充分利用畜牧业资源,降低畜牧业成本,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以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增加有效供给

1.改革科技立项办法

主要是根据以需定产的原则持续开展畜牧业科学研究,同时针对科技成果大量积压的现实,尽快做好已有成果的推广工作。短期来看,后者应成为畜牧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长期来看,应根据以需定产的原则堵住立项上的漏洞(基础性研究除外)。其次,建立科技立项信息网络,做好科技立项宏观调控,避免立项重复、分散的弊端。随着科技的发展,仅仅依靠某一领域、某一单位的科技力量难以完成重大科技的发展,这就需要合理的科技分工,充分发挥每一个协作单位的优势,做到以长补短,避免分散造成的科技力量与科研经费的浪费。当然这就需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目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尚未明晰,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科技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内容、重点、措施等)。

2.改革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办法

中央已经出台第三个科技成果鉴定办法,今后重点在于落实、实施。

3.增加科技投入,改变科技经费来源单一化的局面

动员社会各界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实行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办法。此外还要提高科技人员待遇,保护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三)搞好畜牧业科技推广

第一,削弱瓶颈状态的措施

内蒙古农村牧区是人口问题的重心,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同时有计划地做好现有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一是农村牧区就地消化,可以利用集约经营方式。在畜牧业内部解决一部分;二是立足本地特色,兴办,发展乡镇企业;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做好劳务输出和牧业劳动者非农非牧就业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农牧业劳动力的压力,削弱畜牧技术推广中的瓶颈状态。对牧业劳动者素质问题可采取以下举措,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牧民技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第二,实行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

由于各地情况相异,没有统一标准用以指导适度规模经营,为了增加对科技吸收消化能力,必须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发达地区,其他就业门路日渐增多,种植业的土地应向种田能手集中,畜牧业的草场应向养畜能手集中,尽量减轻人为造成的分散牧业资源的负荷。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非农非牧就业门路较少,种植业应采用统种、统管、分收的模式,便于牧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第三,实行多种形式的畜牧业科技推广模式

目前看来,内蒙古畜牧业技术推广模式大体有以下几类;一是政府职能机构为主体;二是农业高等院校与中等学校为主体;三是企业为主体;四是民间技术组织为主体;五是上述各类形式的联合。五种类型模式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鼓励开展各种联合,发挥各类推广组织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完善各类推广组织体系。

第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世界畜牧业技术推广实践证明,国家投入必不可少,但目前中国当务之急是改革单一依靠国家财政维持畜牧科技推广局面,鼓励多渠道投入,解决推广经费紧张问题。一是贷款,利用贷款推广畜牧科技,增强风险意识,有利于资金的充分利用;二是采取联合投资的办法,本着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筹措、使用畜牧推广资金;三是搞好有偿推广服务,增加畜牧技术推广组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但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灵活地采用有偿、无偿以及循序渐进地由无偿向有偿过渡。

第五,培养跨世纪的畜牧业推广人才

高等农业院校应率先建立和完善农牧业推广系或设置农牧业推广专业。对未设置农牧业推广系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先设置农牧业推广专业,逐步向推广系发展。已经建立推广专业的院校可创造条件向推广系迈进,已经设置推广系的院校进一步完善科研、教学体制,以适应实际需要,培养跨世纪的农牧业推广高级人才,中等农牧业学校也应开设农牧业推广课程,培养一大批初中级农牧业推广人才。

第六,搞好中试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要兼顾眼前与长远,通过中试基地,检验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熟度,为畜牧业科技推广提供先决条件。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文3

本文旨在分析讨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问题及建议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是农业推广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畜牧业是主体,畜牧业发展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的作用及地位都将更加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完善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建立。

一、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不足,基础设施简陋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也愈发重视,逐步加大了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支持。但是,在很多偏远地区以及动物防疫事业上,仍然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基层畜牧兽医站在防疫人员招聘及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受到严重制约,致使很多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一些基层畜牧兽医站至今还没有配备消毒室、储藏疫苗的冰箱等基础设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畜牧站的工作质量。

(二)基层畜牧兽医站培训体系不健全

基层畜牧兽医站培训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很多领导干部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经费投入少,支持力度不大。畜牧兽医站开展工作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设备,还采用死板的照本宣科,解读书籍材料,致使农民缺乏兴趣,也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很多先进技术无法得到及时推广。其次,目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人员还存在年龄层偏大、缺乏专业知识、知识老化等问题。一些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只懂简单的技术指导,缺乏对社会上最新的技术知识的了解渠道,也对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动态没有一个及时的了解,不利于畜牧兽医新技术的推广。最后,受财政编制限制,许多基层畜牧兽医站老人员饱和,无法吸纳年轻的技术力量,推广队伍得不到补充。

(三)缺乏保障,防疫工作落实难

基层防疫工作落实有难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强制建议以外的动物免疫,应由县一级畜牧兽医部门制定计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虽然在县级一层实行了普防制,但落实到镇、村一级就出现了偏差,导致很多养殖产品达不到规定标准重新补打防疫针。

(四)受培训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受培训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农村中接受培训的农户有很多都是留守老人,整体接受能力和文化水平都不高,科技观念也较差,大部分人都还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养殖鸡、猪等家禽。导致养殖新技术无法推广,整个养殖产业无特色,附加值低。

二、关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建议

(一)加大基层畜牧站投入

基层畜牧站兽医技术推广具有社会公益性,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都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基层畜牧站的设立对乡镇群众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基层畜牧站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资金的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所以各级领导理应加强对基层畜牧站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首先,要在政策上对基层畜牧站进行倾斜,对于基层畜牧站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帮助。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当地政府可以向上级申请,聘请一些国内知名的畜牧专家学者以及本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技术专家做基层畜牧站的顾问团。对基层畜牧业的发展给出专业意见,一旦遇到基层畜牧站工作人员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顾问团求助,得到十分快速的反馈意见。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基层畜牧站要顺应市场发展,努力找寻多种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广大农民投入为主体,民资、企业、信贷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并存的融资机制。最后,基层畜牧站要同专业院校、科研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广泛引进专业人才以及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努力帮助基层农民提高畜牧生产效率。

(二)健全培训体系,提高推广人员技术水平

基层畜牧站一定要健全培训体系。首先,基层畜牧站要成立专门的机动技术小组,小组领导村里组织成立村级的服务小队。围绕畜牧产业,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村服务小队的人员收看畜牧养殖类节目,不断推进农村畜牧生产信息化。同时,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每年择优聘用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基层畜牧兽医推广队伍。对于已经就职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班。开展对畜牧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兽医政策、饲料饲养、畜禽类品种改良、防疫检疫以及当前市场信息等知识的培训课程。此外,还应推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申请建立专项再教育资金。每年分批、分次送技术推广人员到专业畜牧兽医院校进行进修学习。

(三)完善动物防疫服务管理措施

基层畜牧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担负起动物防疫的职责。动物防疫工作除了做好基本的如鸡瘟、猪瘟等免疫工作之外,还要对一些重大的动物疾病实行强制免疫措施,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在实行强制免疫后,还要及时观察免疫效果,确保免疫百分百合格。而对于不配合畜牧站工作的,要采取行政处罚手段,保障基层畜牧站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引导培养新型农民

基层畜牧站面向的是基层的农户,因为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中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要多想办法,创造岗位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尤其鼓励年轻大学生回家创业,让其发挥自己高文化水平的优势,带领大家致富。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人员则要帮助回乡创业人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让农户能够靠科技致富,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技术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同时,要开展针对养殖农户的培训。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利用启发、诱导等多种培训办法,以农户为中心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根据农户实际生产状况,合理的安排畜牧兽医技术的培训。对于村里的致富骨干,更要重点关注培训,在农村着力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有经营头脑、有管理知识的致富带头人。

三、结语

综上,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肉、蛋、奶的质量和需求量也被提到重要议程中。动物防疫事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体系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推广事业的投入,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畜牧产业良性发展。

作者:尹春元 单位:玉田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王金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当代畜牧,2015,23:27-28.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S85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58

由于畜牧行业的发展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护卫充分必要条件,当畜牧业发展前景较好时,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也将得到较高的重视度,当基层畜牧兽医技术较高时又将促进畜牧行业发展,而为了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更好的促进畜牧业发展,应从根本上对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并找出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以防止体制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度不高

目前基层畜牧管理部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未按照既定的要求与制度方案进行严格管理,也并未将生产者作为第一责任人,所建立的体系不够完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较为混乱,无法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此外,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员本身知识储备能力不够,导致其无法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往往会受传统的规章制度及财政经费的影响,降低管理效率与质量,导致管理力度与重视度偏低。

1.2 各部门管理权限划分不够明确

在当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体制较为分散,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中,基层畜牧兽医管理机构所实行的是多部门共同管理的政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只能交叉现象,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发生相互推诿、不了了之的现象,降低整体工作效率,使改革速度非常缓慢。

1.3 基层认识的偏差性

目前仍有较多的人员将基层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定性为全保或全包,对体制改革中所提出的两步走部署的认可程度不高,因此对机构职能划分、人员合理分流的执行度还不高,思想观念比较老旧,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的接受能力不高,严重影响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与推广,致使创新与改革工作进展缓慢。

2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近年来畜牧行业发展迅速,对兽医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兽医技术对畜牧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应首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基层需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以增强其工作的演技性与相应的管理力度,以更好的保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效果,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质量,还应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畜牧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与监管,以防止人们食用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对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够防止质量不合格的畜牧产品出口到国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由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效率对畜牧兽医的发展前景具有较为直观的作用,在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还应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以保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整体效果。

2.2 逐步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问题,是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的根本,因此为了保证创新与改革的效果,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以提升管理效果与效率,在完善体制的过程中,应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能权限进行良好的划分,减少工作过程中因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发生问题后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出现相互推诿的状况,使工作人员之间产生嫌隙,对日后工作效率产生影响,而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制定出合理、公平、科学的奖惩机制及晋升制度,对能力较高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并向工作人员展示良好的职业前景及平台,以减少员工的流失率,将人性化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管理体制中。

2.3 提升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应设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管,更好的保证畜牧产品及畜牧产业的安全,对质量不合格或带有疾病的畜牧产品进行统一销毁,以免其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或通过空气进行疾病传播,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防止因质量问题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后对国内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为了保证执法的力度,相关部门领导人员应做好带头作用,以使改革创新的结果更为实际、有效。

3 结束语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实施过程中有较多的问题,为了保证管理效果,在对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感,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将各职能部门的权限进行合理划分,并搭建良好的平台,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减少人员流失,进而更好的促进畜牧行业发展。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文5

一、目前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应用现状

随着财务制度的逐渐改革,目前的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与提升,其实畜牧养殖业的会计工作内容中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设置、设置账目、汇总经济信息以及编辑报表等,在财务制度之中,会计部门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其畜牧养殖业中所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与监督,实时记录经济数据与发展状况从而实现上报。但是仍然在畜牧养殖业财务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财务行为还不能够满足畜牧养殖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比如说目前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细化程度不够,在相关岗位的设置上有所不足,不能够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联系,缺乏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可信程度较低;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也不能够满足标准,这些都是在财务制度内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提出加强财务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二、如何完善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

1.加强对于国家政策的解读

目前的畜牧养殖业所具有的财务制度相对有限,不能够满足日新月异的畜牧养殖发展要求,所以需要增强对于国家政策方面的理解与解读,将财务制度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财务制度的发展与提升。比如地方的畜牧水产局会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进行养殖业资金专项整治,并且增强畜牧业的融资渠道,使得畜牧企业能够与金融机构进行信息的匹配,为财务制度的完善与财政发展奠定基础。在加强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的同时,畜牧企业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方式与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说金融企业与畜牧企业的信息不对等的主要原因就是畜牧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无法实现有效抵押物的提供,所以自身财务状况以及信用体系建设存在障碍,致使畜牧业融资变难。所以,根据对于加强融资模式的政策的解读,畜牧企业就可以提升自身的财政管理形式,利用多种的平台去展现相应的畜牧产品,提供更多的信息去帮助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与推广。同样的畜牧企业应该在政府进行养殖业发展与扶持的基础之上,做好资金整合与专项资金的管理,明群财务制度的同时,做好资金等上报与记录工作。

2.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的监督

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离不开相应的监督,要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严肃相应的财经记录,在财务制度的监督方面,要实现资金、项目、地区以及单位的全面覆盖,通过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畜牧养殖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说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在资金的周转上就会存在着一些障碍,并且发展规模上普遍存在着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致使一些财务制度不能够实现,所以要在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的监督工作中,实现对于财务制度的改善,完善核算方式,并且在财务制度中针对畜牧养殖业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地结合。

3.细化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中的实际内容

财务制度的设立过程之中,对于其中的相关内容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细化,大致可以分为财务体制管理部分、收入管理部分、支出管理部分、项目资金管理部分、应收款和应付款项管理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分、审计管理部分、会计管理部分以及其他管理部分等,这些不同方面的财务管理都应该被列入到财务管理制度中来,以会计管理部分为例,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行会计工作,必须要持证上岗,避免无证上岗的相应情况,定期培训,去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同时要遵守会计制度,明确自身工作范围,落实好会计的基本责任以及工作内容。这些细化标准都能够有助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方面的完善。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探究

1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

畜牧业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科学的动物防疫工作不仅能够减少畜禽感染疾病的危害,同时也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从当前动物防疫工作来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已经成为衡量该地区迅速发展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不断普及和开展,基层动物疫病防疫的技术和水平也实现了提升。但是在一些重大疾病面前,我国的畜牧兽医动防御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应该引起相关的畜牧兽医工作单位的重视,做好基层动物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1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首先,为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各个环节的有效执行和落实,应该做好保障机制的建设,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增加财政的支持,通过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来重视防疫工作保障制度的建设,从而保证基层畜牧兽医站在运行的过程中资金充足,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不断完善动物防疫工作的设施保障机制,保证设施保障机制在建成之后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第三,重视对人才的引进,保证岗位的充足。最后,加强对其他方面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主要的制度有应急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

2.2提高防疫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应该重视对防疫工作人员的培养。首先,保证基层防疫站各岗位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结合岗位实际需求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培训,帮助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防疫知识。其次,具体的畜牧兽医动物疫病防疫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加强和养殖户之间的联系,为养殖户提供完善的服务措施,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动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2.3提升养殖户的意识和技能影响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加强对防疫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提高防疫工作者的素质能够不断的提高基层养殖户的防病意识,可以定期让养殖户参加防疫知识方面的培训和讲座,从而不断提高养殖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方式,做到规范化养殖。其次,相关的工作部门还应该负起自身的责任,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监督机制,对违法的行为严厉的查处,并且加大执法的力度,养殖户能形成知法懂法的观念,不断提高防疫知识水平和能力。最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在应该不断拓展防疫的手段和方式,通过知识讲座、宣传广播和新媒体让更多的养殖户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站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不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效果。

2.4强化疫病的检疫和消毒重视疫

病的检疫和消毒工作对加强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消毒工作能够有效的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其次,做好养殖场的日常消毒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防止疾病的滋生和蔓延。为此,相关的基层畜牧兽医动防疫部门应该做到规范检疫和科学消毒,并且通过完善制度来保障各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以及产品的受检率,保障动物制品安全性。

2.5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严格制定

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工作的内部管理,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首先,针对不同地区的疫情做好详细的统计,真正找到疫情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其次,调查养殖户的养殖情况,鼓励养殖户定期检查牲畜的生长情况,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最后,做好地区疫情的预警工作,为实现防疫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