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技术范例6篇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1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人文价值;技术伦理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技术和人文价值互为根据、相互支持。现代技术就是由技术器物、技术制度与体制以及技术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文化[1]。作为一个多目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困惑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在人格标准、社会伦理观、生态价值观上的诸多疑难的反映。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观,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人本坐标和社会文化尺度,是当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其发展和应用就必然更多地涉及到人文价值,在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摆脱生物本性上的局限从而实现更大的目标创造着条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智力,甚至对人类的肉体生存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不总是合乎人的本质诉求,其背离人类本性的一面已经表现出来,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复杂的伦理、法律、社会和生态等问题,亟须人文价值的密切关注与导引。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困惑就是这项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冲击,表现为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社会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审视。这种困惑折射出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不协调。对于技术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这种激荡,我们必须承认和审慎对待。其实,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在价值维度与社会人文价值之间有着互惠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协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陈昌曙教授曾指出:现代技术从根本上说都是人造的,人在多种情况和相当程度上可以干预和选择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在何种场合、何种程度上应用技术,对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技术政策都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国家、部门和企业都有技术选择的任务,工程师、企业家都有进行技术选择的能力[2]。具体说来,人是基因工程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没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就不可能有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宗旨是为人类造福,为解决人的现实问题服务。在这里,基因工程技术是手段,人是目的。因此,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必须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诉求。

2.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技术的实体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演化,表征着现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同时,人文价值规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的,通过影响技术制度、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实现着对现代技术的选择、扩散和社会整合。人文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理想,完全可以规定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发展的人文价值可以实现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导向作用。

人文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理性的制约作用。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的东西[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人们的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伦理规范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活动必然要受到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影响。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体现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在探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和技术决策的标准时,离不开对其人文精神的思考;另一方面,要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和预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物质后果,只有运用理性的科学精神才能作出回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合统一为主导的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以其解释作用、论证作用和导向作用,创设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心理氛围、可行条件并影响着其可能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

总之,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逻辑关联提供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潜在人文困惑又日益彰显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人文价值可以也必须通过作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此项技术的发展方向加以导引。

二、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主要原则为了能够在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同时,又能前瞻性地关注并预警其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两者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我们必须努力探求正确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

1.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要求人们在研制、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实现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关注人类本身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只有在“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持存的原初条件和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人们应当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供的主动性和选择性,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发展,建立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和组织形式。

其次,社会层面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等之间的和谐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社会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受到特定社会主导文化价值的制约,同时也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其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次,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价值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归宿。研制基因工程技术的原初目的是适宜人性的,其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食品、健康与安全等现实问题服务的。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应该始终成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2.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其迅猛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固有的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许多公众就开始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有损人类健康,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食物。一些政治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充分利用这场舆论纷争,试图将它演变成一场公众的政治运动。1999年,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等7个国家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食品,在4年内不得发展转基因食品。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到了2002年10月,欧盟又通过了一项关于最终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新的指导方针[4]。

伴随着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无论从制度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孵化产生出来的伦理观念同样要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以崭新的姿态解决新问题。我们并不主张人类的伦理观念无条件地完全适应或简单地迎合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但至少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一些具体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不要只被动地适应基因工程技术所带来的挑战,而要能够预见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中所要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起到针对防范基因工程技术负效应发生的预见和警戒作用[5]。

我们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分析和改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两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物技术的辉煌与其人文忧患并存的时代,基因工程技术视野与人文价值视野需要很好地对接,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观念所展现的高度应该是一致的,技术与伦理观念应该是协同发展的。

3.非功利性原则

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分别成为目前重要的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将同时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产业整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重视生命科学研究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把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生命科学基础之上。

相对于人们对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功利诉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求更多的则是勤奋踏实、不懈努力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与行为。如果片面追求基因工程技术的所谓快速发展而忽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就会使基因工程技术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根基并最终导致自身发展的乏力。这要求人们对待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适当地超越功利心态并坚决反对任何不切合实际的急功近利。

这项原则还要求人们谨慎地对待基因工程技术,采取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运作方式,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限度地加以利用。例如,由于一般药物的安全性或毒性试验对基因药物不一定适用,加上种属差异性,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的药理学活性在动物身上就不大可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反应。这样在进行安全性试验和临床应用时,就要求有不同于传统的毒性试验项目、方法、判断标准以及防范措施。另外,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相对于生态系统来讲属于“外来物种”,必须对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的各个环节中间试验阶段、环境释放阶段、生产性试验阶段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控,并且在其大田种植后也要继续依照新的标准采取分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反之,对基因工程技术过分的功利心态则可能无视这项技术的特殊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这项技术的误用和滥用。三、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途径探析1.确立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很难在关于人文价值的合理理念方面达成共识,乃至不可能只有一种普适的技术伦理观。然而,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技术应用问题,社会生活有其相通性,对“善”的追求也是人性的重要向度,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问题上,将价值存在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规范的可能性并达成一些基础性的共识。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愿意提出和遵守公平合作的条件,愿意承担判断的任务并接受其后果。例如,在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美国学术界针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包括“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在内的四条生物医学伦理原则,在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实际应用。

为了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一种技术伦理评估的新框架在今天是必需的。我们要以生物伦理学理论多元的宽广襟怀,融合多样性的、具有共同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指导原则,谋求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共识。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好,使人类免受可能的技术伤害。关涉人类前途的基因工程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允许各种话语的自由表达,宽容地对待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立场,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教育日益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引导社会成员勇于在未知领域中探求并走进科学殿堂的重任。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整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理想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完整的科学教育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养成,更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

然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长期分离,人为地制造了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且相互对立和互不理解,形成了所谓的“两种文化”现象[6]。在这种氛围下,基因工程技术也很难实现健康发展。如果基因工程技术只是被人们从功利主义的工具角度来看待,那么它在文化上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就可能在其社会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必须找到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的途径,使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人性化,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得到理性的规范,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纯粹工具来任意发展。为了使基因工程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文明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就必须推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加强科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融入,促进基因工程技术人才养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完善其知识架构,能够极大地夯实人才基础,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进步、向往和谐的人生理想。在科学实践上自觉地应用人文价值观念主导和支配基因工程技术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强化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塑造基因工程师的行为范式

科技工作者对人类进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科学研究工作者地位的建议》中讲到科学家的道德责任。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行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运用科技成果为全人类造福是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追求的美德。要实现“科学为全人类造福”的价值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自觉树立起新的责任意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赋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时加重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还带来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危害甚至灾难,或者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而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伤害。面对基因工程技术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作为生命科学知识最主要的载体和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树立科学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使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2002年4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许智宏院士指出:“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醒至关重要。面对生命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科学家要自觉地依据理性和符合人类利益的原则作出选择。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双重性,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说明技术的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危害”[7]。可见,科学良心是科技工作者内在的思想道德,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工作者支配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人类造福的道德支柱。因此,生命科学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良心的责任主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基因工程师在实践中自觉处理好基因工程技术积极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其价值负荷、政治法律约束的关系,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又充分考虑其社会效应的、可操作的行为范式[8]。

4.重视技术评论,营造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公众的态度和心理承受程度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参量。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一种新技术概念在社会的扩散,一种新技术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一种新技术产品在社会的应用,均离不开众多媒体强大的中介传播作用。一种技术在媒体宣传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此项技术的接受态度。分析公众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富有成效的技术评论,及时引导并调适公众心理,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没有公众科技素养的提高,在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实现公众参与和顾及社会伦理道德将只是空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技术工程师在技术评论和公众心理调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预测和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应用的正负效应,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风险教育的责任,并结合自身的研究进程负责任地与公众进行多方面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开展技术评论有效地缓解社会公众期待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争取公众参与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大众传媒在塑造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形象,促进公众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媒体通过自己的宣传,既可以起到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争取社会投资、社会支持的作用,也可能招来社会公众对该项技术的强烈抵制。媒体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走向。因此,较为理想的技术评论应以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科学精神为灵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进步的方向性原则,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促使基因工程技术以尽可能符合社会秩序和人道的方式发展,最终实现生命科学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的人文关怀。

5.通过立法和制定科技政策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

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个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从社会整体效应和长期利益的角度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调控;在微观层面,要着力营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和谐一体的理念,使基因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诉求。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通过立法使基因工程技术在发展中趋利避害。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不是阻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限制,由此争得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便人们能够充分估计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制度和规则。为防止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命个体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和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一定要谨慎,要在严格的法律规范条件下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国制定出台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都是对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进行规范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其二,制定出合理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在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应十分慎重,不要使基因工程技术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家们在从事研究时感受到过多的社会压力。只有在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才会真正有利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制定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心理影响等,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和公众之间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方面的观念冲突,除了像技术哲学家M.邦格所设想的力争技术的民主控制,即公众参与所有大规模的技术规划之外还需要有整个社会的变革[9]。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社会的整体变革,需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变革争得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种有利于协调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社会领域冲突的社会文化环境,仅仅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是无法营造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希望在人文价值的积极导引下,寻求一种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道路,让本性为善的技术发展得更为完善,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28.

[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19.

[3]拉普F.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8.[LL][TPpz1,+2.6mm。2.5mm(5,4*2)%]

[4]高崇明,张爱琴.生物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86.

[5]刘科.后克隆时代的技术价值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8.

[6]张.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97-100.

[7]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2007-04-30].http:∥/Web/ListConfs/ConfBrief.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2

【关键词】市政工程;技术通病;成因分析;防治对策

引言:

市政工程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活动,比如,新修建的道路桥梁、下水管道工程等等,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市政工程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和建设,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最近几年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市政工程纷纷上马,但是工程质量却令人堪忧,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通病分析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推进,市政工程迅速的发展,但是质量问题却不容乐观,近年来一些质量事故频发,如桥梁垮塌,路面出现大面积沉陷,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市政工程质量不容小视,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通病应提起足够的重视。

(一)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市政工程的使用年限,工程预算的多少,都是由材料所决定的。将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应用与市政工程建设,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还会极大的缩短建筑物使用的寿命,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的产生。因此,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是有序实现工程施工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工程检查程序缺乏规范性

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需要竣工以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个自检的过程同时也是工程质量检查程序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但现阶段来讲,我国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够健全,且质量监管的力度也比较薄弱,现有的质量检查机构和自检机构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仅仅依靠施工企业的自觉性,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的力度,完善工程质量检查程序的规范性。

(三)施工测量工作不够仔细

施工测量存在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一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按质完工与施工测量是密不可分的。施工测量是市政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密的设计图纸转化成实体,需要科学准确的测量工作作为基础,虽然有些错误不起眼,但是也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是出现人员伤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尺寸与设计标准的一个微小的差距,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施工测量工作不仔细,有可能使得原本的设计结构出现位移,埋下安全隐患,或者是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使得工程预算超标。

(四)机械设备不完善

要想实现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时应按照需要选取相应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检查测量仪表设备及所需型号的脚手架模板等。不合适的机械设备会影响工程质量,容易发生事故。如在公路施工时,局部无法使用大型的压路机,只好使用小型压路机。但是小型压路机的重量较轻,压实效果不好,便会造成路基不稳。在车辆的碾压下就会出现路面开裂和下沉的现象。

二、针对市政工程存在的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减少测量误差,防治测量错误

应该配备一群能力强的技术性人员,设置专人专项,准确无误的完成测量任务,在自检自测这一工序中应提高要求,偏差精度比允许误差再精确50%。施工放样要结合地质条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并由专业的工程师复核复核要求后再进行施工。要准确测量,使用精确的仪器,按照施工要求认真计算,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二)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市政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应经过专业检测,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相符。所用原材料要有相关单位及质检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和材质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整洁光滑无明显缺陷。材料进场时要进行验收程序,检验人员要严把关,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性能、质量、重量,并检查质量合格的资料。安装前应再进行检测,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要求更换或经过有效处理后再使用。

(三)根据需要选择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

市政工程所需要的各种大型设备,如起重机、压实机、专项技术设备、专业的检测仪器,应根据工程所需要的性能、型号,使用操作要求择优选择,不能随便使用。对于模板和脚手架,还应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要保证实际方案合理,保证制作质量合格。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工程设备能够使市政工程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污染更小、节省人力。

(四)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

各单位、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应细致考量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施工环境,全面分析工程特征和工程技术关键等条件后,找到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各个击破,找到应对措施。工程师对施工组织的合理性要严格进行把关,然后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包括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包括施工划分、施工流向及劳动组织的组织方案,确定本次工程要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和工艺。

(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检查程序

要提高市政政府监督力度:①应将政府质量监督推向社会化、市场化,将市场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政府监督的有效性;②要让政府市政工程质量委托行为规划化、法律化,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③要将质量标准完善化、加大监督力度和处罚力度。在施工过程当中,要有监理工程师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对编号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计划进行审核,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严格把关,对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进行旁站监视。工程完工后要按照工程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自检,然后国家质量标准管理部门再进行验收。国家质量标准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进行检测,不能徇私枉法,与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串通一气。质量验收标准也应该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和需要,及时修改,上报给相关单位进行复审和修订。

(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建筑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各级施工责任主体都要强化自己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务必使每一个人都能明确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使他们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三、结束语

市政工程技术存在的通病是可以预防和消除的,只要能够总结出市政工程存在的通病,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在施工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和解决,就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工程更加完美,质量更加好,使用寿命更加长。施工单位、建筑单位和政府应该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加强监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实现高标准和高要求。工作人员也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的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2] 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几点意见[J] 当代建设,2012,(3):76D78

[2] 张国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09)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沉降缝;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较多,为了避免和减少质量问题;高层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易造成建筑物损坏,并且影响其使用功能,轻者房屋墙体裂缝,重者使房屋倾斜,严重者导致房屋倒塌。而高层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相对较为简单,因而开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的重视程度较低,较易发生不均匀沉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认真分析高层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1 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1 设计方面因素

设计人员不重视对勘探资料的分析。如地基土承载力取值偏差较大;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当,针对性差;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不协调。当建筑物各部分的载荷、刚度、平面形状差异大时,未相应地设置变形缝;对纵向长度较长的住宅楼工程,设计时未验算地基与基础和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及稳定性,造成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小,抵抗差异沉降能力较差。

1.2 地质勘探因素

勘探单位和人员对勘探工作不够重视,不按勘探程序分阶段勘探;勘探点、钻孔深度、土样数量不足;勘探点布置不合理,随意性大,点位代表性差,取土仪器与方法不标准;导致勘探资料具有缺陷,造成后期设计失误,容易引起后期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

1.3 施工过程中的因素

地基加固、基槽开挖时,如果发现有松土坑、墓穴、井、旧路基等局部过硬或过软的情况,或发现暗洞等不良地基土的深度和分布范围与勘探资料有误时,有些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单纯追求施工进度,或错误地认为局部坚实土体的允许承载力超过周围土体可以不作处理,因此给建筑工程埋下不均匀沉降的隐患。

1.4 沉降观测因素

相关规范对施工过程和竣工后的沉降观测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对该项工作不重视,不定期观测,观测点设置不合理,或仪器精度超差等原因造成对沉降不能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带来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数据不精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层建筑发生不均匀的原因众多,但也较为简单。究其原因是由于高层的设计、施工相对简单,而开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漏洞较多造成的。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加强工程管理,才能控制和减小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因此,作好地质勘探和竣工后的观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设计前和竣工后的两个部分预防沉降,下面主要从设计和施工方面分析预防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

2 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处理

2.1 资料准备。

(1)建筑物基础工程勘察与沉降观测资料。仔细分析高层建筑物基础工程的勘察资料,在确定加固方案前,对于基础土层分布、土体性质以及地下水位等地质水文资料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通过了解分析建筑物沉降过程,明确沉降速率以及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及发展规律。

(2)高层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基础设计资料。分析建筑物结构设计资料,明确基础结构形式,荷载分布以及结构强度。对高层建筑物已经存在的裂缝或者倾斜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分布情况以及发展态势,制定施工处理方案,明确施工处理方式。

(3)周边建筑及邻近荷载。在施工作业前,需要对高层建筑基础下的地下管线以及相邻建筑物的结构与基础荷载进行分析,通过受力计算,确定其对需处理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4)高层建筑物施工资料。了解高层建筑物施工资料,可以对其基础施工状况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于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基础不均匀沉降,施工资料更有助于不均匀沉降施工处理方案的制定。

2.2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基础加固方案

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基础加固措施主要有基础加宽,基础加深以及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注浆等施工工艺。基础加宽一般是通过锚杆将基础加宽,并通过将原有基础凿毛等一系列处理是混凝土较好形成整体。基础加深一般采用墩式加深,其原理为通过将原持力层基础土挖出,之后浇筑混凝土墩或者砌筑砖墩,世纪初承载力加强的方法。锚杆静压桩。是通过锚杆将压桩架与高层建筑物基础相连接,通过建筑物自身荷载产生压力将桩分段压入地基中,通过静压桩承担部分荷载。树根桩属于小直径钻孔灌注桩,通过钻孔,植入钢筋笼,注浆等一系列施工成桩。由于小直径钻孔灌注桩可以竖向、斜向设置以及网状布置,非常灵活,适于进行基础加固处理。

(1)对于设计原因,如建筑体型复杂或者邻近荷载差异较大导致的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可以根据高层建筑的损伤程度,综合考虑局部卸荷、增加上部结构或基础刚度、加深基础、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注浆等加固等补救措施。

(2)对于由于地基土处理不当,或者局部隐藏的软弱土层等不良地质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高层建筑损伤,可选用锚杆静压桩、树根桩或旋喷桩等措施对基础进行局部加固。

(3)对于由于地基荷载较大或者荷载突然加大, 引起的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可以通过卸除部分荷载,以及加深基础或者加大基础底面积或的方式处理。④对于由于大面积地面荷载或者填土造成高层建筑墙体主体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可以通过锚杆静压或者树根桩进行基础加固。

2.3 高层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地基纠偏

由于高层建筑物沉降或沉降差过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在对高层建筑基础进行加固后,还需要对出现问题的建筑进行进一步的纠斜和顶升处理。建筑物纠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对将沉降较小的部位加大沉降量,从而使沉降均匀而将高层建筑物纠正,另外一种方式是将沉降大的部位基础顶升,从而完成将建筑物纠正。

(1)顶升纠偏法。顶升纠偏法在施工作业时需要注意在高层建筑整体纠斜是的均匀递变,以免造成建筑物的算坏。施工作业需要对反力支撑进行检测,确保可靠性,合理的顶升可以解决建筑物的倾斜,避免了高层建筑受力不均造成的进一步危害。

(2)促沉纠斜法。促沉纠斜方法包括两种实现途径,一种是通过加大荷载,直接改变基础的沉降变形达,通过促进沉降量小的区域来达到纠斜的。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掏土法,直接调整基础图的变形已达到促沉纠斜。

对于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首先应该在设计施工阶段加强审核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在高层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加强沉降变形观测,出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由于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损坏是非常大的,因此必须综合分析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科学合理的制定处理措施,以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隋仁广.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2]崔世龙,杜英录.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后浇带法”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3]梁春慧.后浇带的应用与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4

【关键词】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公路已经是居民正常出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交通元素,公路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一条道路,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建设最为注重的是公路的质量,而公路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质量。因此,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公路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做好管理和技术分析。公路施工的关键部位有路基、路面基层、桥梁、涵洞,在对这四个关键部位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保证各个部位施工质量。建设出一条能够长期稳定的使用的公路。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点的设置

公路是我国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公路工程建设中最为注重的是质量,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是抓住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有效控制观念的设置。因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及施工技术一直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所在。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关键点的设置,相当于约束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要求。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关键点的设置时需要合理的规划施工质量目标、施工进度如何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低、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应用材料的选取等一系列相关的内容。另外,公路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责任的落实,通过施工质量管理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各个环节,保证责任明确的落实。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受到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公路的质量,缩短公路使用寿命。因此,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分析。

1.路面的施工技术

公路使用过程中最容易经常受到各种破坏的施工路面。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之一。路面质量主要受选择适合铺设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影响。目前,我国路面铺设主要是以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为主,两种路面的选用主要取决于路面实际情况。而路面施工技术分析从垫层、底基层、基层以及面层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1垫层。垫层主要是应用适合的材料铺设在路基上部,避免路基受到影响。垫层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保证垫层施工质量。垫层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中沙的含量及颗粒的大小,因为含沙量以及颗粒的大小都会影响路面铺设密实度。垫层材料的铺设的密度要符合技术标准。

1.2底基层。底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施工技术分析是合理的分配底基层配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将底基层的配料依照比例准确的配比,制成能够适合公路底基层铺设的材料,应用铺设方法进行具体的施工。

1.3基层。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与底基层相似,同样是注意施工材料的配比。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有效的配比基层应用材料。除此之外基层还需要优化的一个施工技术是对施工材料进行具体的筛分试验,保证从材料经过科学的比例搭配处理的。

1.4面层。面层施工任务是铺设、沥青材料或水泥。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要求是材料搅拌过程中的力度,搅拌力度过大将会导致材料内部粘结性降低,从而降低铺设的紧密度。因此,面层施工过程中控制搅和机中装置材料的量、温度等。

2.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是公路施工尤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路中路基的作用是承受公路上各种车辆所产生的压力。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自身的质量。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及时分析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路基的开挖和路基的填筑。

2.1路基开挖技术分析

路基开挖过程比较防繁杂,在进行具体的开挖施工前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开挖范围、淤泥的处理、应用的开挖设备等。路基开挖工程中注意的施工技术是开挖中遇到各种不良好因素的影响,针对各种不良因素选用的施工技术,有效的控制各种不良因素。由于路基开挖的规范性对于公路的标准有一定的影响,应用的开挖技术要符合施工技术的要求。总体来说,路基开挖过程中施工技术需要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有效的控制处理。

2.2路基的填筑技术

路基填筑环节至关重要,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路基质量。路基填筑未得到整个的有效的处理,路基填筑中含有水分或选的材料质量低等问题存在直接,将会导致路基开裂、破损等现象的发生。因此,路基填筑过程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是在选择填筑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质量,具有较强的坚固性,从而保证地基的质量。

3.桥梁施工技术

公路建设有时需要跨越河水、沟壑等,结合桥梁建设有效的解决问题。桥梁施工也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部分。进行桥梁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施工技术是选择适合的桥梁搭建工艺。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何有效提高桥梁的坚固性,桥梁施工材料选用是否能够满足公路施工要求;桥梁结构的完整性需要能够承受公路自身的压力以及公路上车辆所产生的压力。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4.涵洞施工技术

涵洞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因为公路在通过沟渠时需要建设涵洞,促使公路通过涵洞跨越沟渠。涵洞施工前需要开展的施工技术的水平是选用适合的涵洞类型,促使涵洞与公路形成一体;涵洞跨度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应用设计要求的施工技术进行建设,涵洞断面施施工需要应用的施工技术是能够保证断面的坚固性和合理性。所以涵洞施工技术要求主要是保证涵洞与公路相符合。

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中对于施工质量有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技术要根据施工技术文件要求选取,施工设备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选用,公路工程施工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注重施工各个方面的同时,更要加强施工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选用非常对关键部位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中对公路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公路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晓鹏.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探究[J].河南科技,2010(14).

[2]杨刚,孙亚珍,赵颖华.温度场作用下路面损伤的仿真模拟[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

[3]飞.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

[4]段同军,刘文强,高新磊.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

[5]刘兴连.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9).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5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成就非凡,推动着科学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与思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能源、化工、轻工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及潜在的生产力。专家预测,到2010~2020年,生物技术产业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机体、生物系统创造新物种,并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生物制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则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领域。在我国的食品工业中,生物技术工业化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酒类和新型发酵产品以及酿造产品的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7%。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领域中有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阐述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特殊需要将具有遗传性的目的基因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剪切、组合、拼接,再将人工重组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并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高速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或组建成新的生物类型。

发酵工业的关键是优良菌株的获取,除选用常用的诱变、杂交和原生质体融合等传统方法外,还可与基因工程结合,进行改造生产菌种。

(一)改良面包酵母菌的性能

面包酵母是最早采用基因工程改造的食品微生物。将优良酶基因转入面包酵母菌中后,其含有的麦芽糖透性酶及麦芽糖的含量比普通面包酵母显著提高,面包加工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量提高,应用改良后的酵母菌种可生产出膨润松软的面包。

(二)改良酿酒酵母菌的性能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新的酿酒酵母菌株,用以改进传统的酿酒工艺,并使之多样化。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麦中的淀粉酶基因转入啤酒酵母中后,即可直接利用淀粉发酵,使生产流程缩短,工序简化,革新啤酒生产工艺。目前,已成功地选育出分解β-葡聚糖和分解糊精的啤酒酵母菌株、嗜杀啤酒酵母菌株,提高生香物质含量的啤酒酵母菌株。

(三) 改良乳酸菌发酵剂的性能

乳酸菌是一类能代谢产生乳酸,降低发酵产品pH值的一类微生物。乳酸菌基因表达系统分为组成型表达和受控表达两种类型,其中受控表达系统包括糖诱导系统、Nisin诱导系统、pH 诱导系统和噬菌体衍生系统。相对于乳酸乳球菌和嗜热链球菌而言,德氏乳杆菌的基因研究比较缺乏,但是已经发现质粒pN42和PJBL2用于构建德氏乳杆菌的克隆载体。有研究发现乳酸菌基因突变有2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涉及(同源或异源的)可独立复制的转座子,第二种方法是依赖于克隆的基因组DNA 片断和染色体上的同源部位的重组整合而获得。通过基因工程得到的乳酸菌发酵剂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产双乙酰能力、蛋白水解能力、胞外多糖的稳定形成能力、抗杂菌和病原菌的能力较强。

二、细胞工程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主要组成之一,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 年代初,是在细胞水平上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或通过大规模细胞培养以获得人们所需物质的技术过程。细胞工程主要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及细胞代谢物的生产等。细胞融合是在外力(诱导剂或促融剂)作用下,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种、属间) 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的现象。细胞融合技术是一种改良微生物发酵菌种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改良微生物菌种特性、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使菌种获得新的性状、合成新产物等。与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使对遗传物质进一步修饰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例如日本味之素公司应用细胞融合技术使产生氨基酸的短杆菌杂交,获得比原产量高3倍的赖氨酸产生菌和苏氨酸高产新菌株。酿酒酵母和糖化酵母的种间杂交,分离子后代中个别菌株具有糖化和发酵的双重能力。日本国税厅酿造试验所用该技术获得了优良的高性能谢利酵母来酿制西班牙谢利白葡萄酒获得了成功。目前,微生物细胞融合的对象已扩展到酵母、霉菌、细菌、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的种间以至属间,不断培育出用于各种领域的新菌种。

三、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催化功能、高度专一性和高度受控性的一类特殊生物催化剂。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又称酶反应技术,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内,利用生物酶作为催化剂,使某些物质定向转化的工艺技术,包括酶的研制与生产,酶和细胞或细胞器的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的修饰改造,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酶工程技术在发酵生产中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酶技术处理发酵原料,有利于发酵过程的进行。如啤酒酿制过程,主要原料麦芽的质量欠佳或大麦、大米等辅助原料使用量较大时,会造成淀粉酶、俘一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的活力不足,使糖化不充分、蛋白质降解不足,从而减慢发酵速度,影响啤酒的风味和收率。使用微生物淀粉酶、蛋白酶、一葡聚糖酶等制剂,可补充麦芽中酶活力不足的缺陷,提高麦汁的可发酵度和麦汁糖化的组分,缩短糖化时间,减少麦皮中色素、单宁等不良杂质在糖化过程中浸出,从而降低麦汁色泽。二是用酶来处理发酵菌种的代谢产物,缩短发酵过程,促进发酵风味的形成。啤酒中的双乙酰是影响啤酒风味的主要因素,是判断啤酒成熟的主要指标。当啤酒中双乙酰的浓度超过阈值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馊酸味。双乙酰是由酵母繁殖时生成的α-乙酰乳酸和α-乙酰羟基丁酸氧化脱羧而成的,一般在啤酒发酵后期还原双乙酰需要约5~10d 的时间。崔进梅等报道,发酵罐中加入α-乙酰乳酸脱羧酶能催化α-乙酰乳酸直接形成羧基丁酮,可缩短发酵周期,减少双乙酰含量。

四、小结

在食品发酵生产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发酵剂的性能,缩短发酵周期,丰富发酵制品的种类。不仅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生产出符合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保健制品,而且在有利于加速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随着生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相信会开发出更多物美价廉的发酵制品,使生物加工技术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岳田利等.现代生物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6,04:78-80.

[2]王春荣,王兴国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J].山东食品科技.2004,07:31.

[3]徐成勇,郭本恒等.酸奶发酵剂和乳酸菌生物技术育种[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7):27.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6

关键词:土建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安全管理

0 前言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提高土建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而且,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对确保土建基础施工的持久、安全、质量等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对此,作者主要对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 深基坑支护技术概述

所谓深基坑支护就是为了保证基坑周边环境、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而采取的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对确保土建工程基础施工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深基坑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后果不堪设想,而引起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技术不到位,缺乏对安全的预控[1]。在近些年来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尤其是施工技术实施的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在确定施工方案之前,必须要充分的考察施工深度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深基坑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必须保证每台挖土机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而且挖土方要逐层进行,不能出现局部深挖的现象;在深基坑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对危险源要有着一定的预见性,同时要提前做好相关的解决方案等。在近些年来,土建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而深基坑支护技术也普遍应用到土建基础施工中,相比于传统的基础施工技术来说,深基坑支护技术更能有效的提高土建工程基础施工质量,对土建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

2 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通过以上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分析了解到,将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到土建基础施工中,对提高土建基础施工质量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一些土建工程中,却因为应用缺乏合理性而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不能过于盲目,要根据土建基础施工工程之间的差异性,了解实际的工程情况,合理选用深基坑支护形式,并积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应用如下。

2.1 在设计环节的应用,合理制定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

土建工程基础施工中,应做好设计工作,尤其是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合理制定施工流程,这样才能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首先,在设计之前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到土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掌握土建工程施工的一手资料,如,地质地貌、周边环境、周边设施等,以此来制定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流程。另外,在对土建工程现场勘察过程中应注意的是,现场勘察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深基坑支护技术,这样才能结合自身的技术来对现场存在的各项因素进行勘察,是否存在对深基坑基础施工有影响的因素,该采用何种施工操作方式才能提高土建基础施工质量。

2.2 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土建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伴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误操作或是没有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施工时,不仅会对土建基础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不能在禁止人员停留的位置经过,避免机械施工过程没能发现人员经过或停留而对人员带来的损伤;深基坑支护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噪音污染、化学污染等现象,对周边人群的身心健康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相关的防范保护措施,例如,在施工现场建立施工围栏,对施工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对一些化学材料要做好储存和使用的管理等,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

2.3 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形式

近些年来,土建工程的发展极为迅速,土建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而由于每项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特征不同,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应用到不同土建工程中的形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4]。因此,要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最大应用效果,就必须根据土建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深基坑支护的形式,主要考虑到土建工程的周边环境,如,水位条件、基坑地质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基础施工中,会受到土建基础施工的环境、水位、施工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说,要实现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在土建基础施工中的作用,就必须做好相关的工作,如,前期的准备工作、安全管理工作、支护形式的选择等。通过以上对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了解,主要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以及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等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高土建基础施工质量以及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率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东交通广场南北下沉式车库支护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3(03).

[2]胡勋耀.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