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周劳动总结范例6篇

值周劳动总结

值周劳动总结范文1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建立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上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政策上,以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为主,国家的宏观调控为辅,用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以马列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习主席所规划的“中国梦”,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概述

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定义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成分被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下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了马克思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理论。马克思通过劳动分工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观点。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无差别的人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任何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的产品,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产品要想实现它的价值,必须使自己的个人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相符合。才能使商品的价值顺利实现。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往往很难充分认识到社会劳动时间的发展变化,就给资本家的剥削创造了机会,劳动者不甘于被剥削就会反抗,由此导致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冲突不断加剧。

2.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的奥秘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斯图亚特的重商主义基础上建立的,是从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基本关系开始研究的,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流通与生产的过程进行分析,挖掘出来在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马克思将劳动分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必须从生产过程本身产生的,和剩余价值总是大于等效值”。从马克思的观点来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是工人们制造的,却不是资本家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和追求剩余价值才是生产的直接和最终目的,马克思从这一角度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剩余劳动进行剥削的事实。

他通过系统、全面地阐述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建立了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也为广大工人劳动者指明了社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不同,让工人劳动者明白了自己不是在为个人创造价值,而是被资本家剥削的事实。马克思看到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看到了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终将战胜代表资本家利益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未来前景。

3.再生产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途径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是在法国重农主义再生产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单个产业资本的周转和循环作为突破点,对资本主义射虎的整体资本周转和循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这一基本规律,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再生产理论。

4.经济发展周期理论的建立是了解资本主义的道路

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来看,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进一步发现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深入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这一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合理性,是建立在剥削劳动人民的社会劳动时间基础上的。最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才能消灭剥削,解除对工人的压迫。

5.建立失业理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必然结果就是相对过剩的人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不断扩张,失业人口和工作并不总是相等的。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如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生产的各个领域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相对过剩人口,通过这一角度,马克思揭露除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矛盾,这一矛盾终将带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

6.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劳动决定价值”等语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做了一个抽象的解释,在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做了具体的解释。所谓劳动指人类从事客观生产实践的具体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把人类的劳动成果通过等价交换的商品价值表现出来,价值具有二重性,有属于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属性的价值。劳动价值论就是把人类的劳动通过价值具体的表现出来,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总之,马克思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分析,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经济危机和失业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创造了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虽然马克思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具体运行规律时创造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法

马克思资本再生产理论强调生产两大类和类的平衡条件的结构和比例,这是整个社会的顺利再生产必须遵循的基本条件,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协调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的协同发展。我国从对宏观经济规则的理解有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马克思关于保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的平衡,以达到经济合理的比例关系,也可以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内部经济结构的升级。通过不断加强中国的基础产业,促进整个产业的合理增长;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中国,最终达到一个或两个产业的比例协调发展,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建立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分析新情况,解决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研究和开发,能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发挥政府的宏观作用,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方法进行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的探索应该是调控政策和经济周期结合的调控系统,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并逐步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客观实践。对在现代经济分析的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中国的经济周期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时代价值。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不仅开辟当代中国经济周期研究的焦点,而且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一切的理论研究工作都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盲目模仿他国经验,东欧剧变便是深刻的警示。

4.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主要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的,马克思认为,失业问题是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必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的现象在我国也有所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根源,在于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和资本有机构成所提供的矛盾。解决就业与我国的失业问题,失业理论的指导作用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是要以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实际为基础的。

四、总结

马克思主要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从开始就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是不可调和的。经过斗争,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可能违背的历史客观发展趋势。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不可能直接运用到中国发展的经济上来,解决中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虽然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可以提供在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分析方法,但是不能直接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要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去解决,不能直接把其他国家类似的解决经验拿来使用,这是不符合马克思客观实践理论要求的。因此,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需要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要搞好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初级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建设;其次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优化,都是对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践,要在做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好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薇.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2007,4(7):41-45.

[2].韩振峰.试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7,6(11):11-17.

[3].赵庆荣,唐月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再解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6):23-28.

[4].王元璋,游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5):66-70.

值周劳动总结范文2

[关键词]资本循环;资本周转;马克思资本流通理论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070

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主要包括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两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对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资本循环理论

1. 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殖。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购买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家用一定量货币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资本价值增殖准备条件。这一阶段可用公式表示为:

G―W

公式中,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购买阶段从形式上看,是货币转化为商品,是一般商品流通。货币资本在这里执行和一般货币相同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但从实质上看,这一阶段并非一般商品流通,而是资本流通,是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因为资本家购买的商品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能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力和能使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资料,而两者在量上还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这个阶段,货币已不是一般的货币,而变成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被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变成实物形式的生产资本。所以,购买阶段也就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旦完成,产业资本循环就由购买阶段进入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实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这个商品与产业资本家在前一阶段购买的商品相比,不仅使用价值形态不同,而且价值量也增加了,包含着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W′)就是商品资本。因此,生产阶段是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可用公式表示为:

W

公式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仅在形式上发挥着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发挥着资本的作用,生产出剩余价值,使资本价值增殖。

售卖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家作为卖者,回到市场上,把生产出来的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换成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这个货币额与最初预付的货币额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除了原先预付的货币额以外,还带来了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因此,售卖阶段可用公式表示为:

W′― G′

公式中,G′表示已经增殖了的货币资本。售卖阶段从形式上看是一般商品流通过程。但从本质上看,它又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是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过程,而且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销售商品,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是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资本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可用公式表示为:

G― W

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生产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因此,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流通过程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停顿,资本都不能完成其循环运动,资本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增殖。

1. 2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因而为了资本的不断增殖,产业资本必须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循环运动。因此,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形式:

(1)货币资本循环:G―W…P…W′―G′

(2)生产资本循环:P…W′― G′・G―W…P

(3)商品资本循环:W′― G′・G―W…P…W′

“所有这三个循环都有一个共同点:价值增殖是决定目的,是动机。”[1]但每一种循环形式都有其特点。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且终点的货币额大于起点的货币额,因此它最明显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因而它直接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接连不断的再生产;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表明资本循环是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运动。所以,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的运动。

1. 3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要使产业资本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产业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第二,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顺次经过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职能形式,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的。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继起性是并存性得以维持的保证。[2]

2 资本周转理论

2. 1 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分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可用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衡量。资本周转时间是指全部预付资本从一定的形式出发,经过资本循环运动,带着剩余价值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所耗费的时间。资本周转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是资本的流通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就是资本周转时间。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中,资本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为了计量的统一性,通常以“年”作为资本周转时间的自然计量单位,通过计算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来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如果用U表示“年”,u表示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n表示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则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公式为:

n=Uu

可见,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而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在一年中,资本周转次数越多,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资本周转时间越少,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二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即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下面分析这两个因素。

2.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构成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使用价值全部加入生产过程,而价值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须经过多次生产过程,其全部价值才转移完毕。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随着商品的出售而以货币形式逐渐收回,直至使用价值需要更新为止。因此投在固定资本上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是一次预付而分批收回的。

流动资本是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以原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这部分生产资本,其使用价值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全部消耗掉,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当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它们的价值又全部从流通中周转回来。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投入的劳动重新创造出来。这部分资本价值也是全部一次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而全部从流通中周转回来。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与以原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价值周转方式上是相同的,都是一次预付而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的。

2. 3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资本周转速度。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转移旧价值并创造新价值的时间。劳动时间的长短主要由产品性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等因素决定。非劳动时间主要包括:①劳动对象单独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在此期间,劳动对象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②停工时间,如机器设备正常的检修时间,节假日、夜间工人休息时间。③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即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投入生产过程的时间。在这三部分非劳动时间里,没有劳动力的耗费,因而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缩短非劳动时间,以缩小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距。

流通时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与商品的售卖时间。购买时间的长短主要受生产要素市场的供应状况、供应点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售卖时间的长短主要受市场需求、产销两地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在通常情况下,销售商品比购买商品更困难,因此售卖时间占流通时间的较大部分。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资本家总是力图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以加快资本周转,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 4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指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预付资本一年内的周转速度=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由此可见,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不仅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影响,而且还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影响。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占比重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越快,反之则越慢。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则越快。[3]

2. 5 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由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在这里,抽象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中的不变部分,专门考察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一般而言,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一定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年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因而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越多。

(2)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可变资本的数量。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预付可变资本的数量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如果以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以m′表示剩余价值率,以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以n表示一年中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M′=m′vn/v=m′n

在生产规模和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6.

值周劳动总结范文3

1.1净现金流量法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算出净现金流量,以样本果园不同年份所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计算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由此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产投比等各项经济指标,以便直观地反映出该项活动的经济可行性。

1.2折现法即将矮砧集约栽培与乔砧栽培2种不同类型的栽培方式,在不同时间发生的现金流量放在同一时间点上考虑,社会收益率以8%来计算(200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中将社会折现率规定为8%,供各类建设项目评价时的统一采用),把各点的货币值折算成现值,分别计算其各项经济指标。该法体现了资金利息和纯收益,可使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时间的成本与收益具可比性。

2结果与分析

2.1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生产成本构成从表1可见,在20a1个生产周期内,各年度各项生产成本累计为74933元•667m-2。各项生产成本中以劳动和施肥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累计成本的36.62%、32.44%。按年度投资额来看,建园成本占总投资的1.77%,同时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的逐年上涨以及要素投入的增加,每年的成本投入也呈缓慢递增趋势,到后四年趋于平稳。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最大,这表明苹果产业是一项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而如今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日渐稀缺,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比乔砧栽培苹果园每667m2均省力约22.8%,所以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在节省劳动力方面体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在生产成本中施肥所占的比重仅次于劳动力成本,这表明提高苹果园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苹果生产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目前肥料施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依靠科技,不断改进肥料施用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提高苹果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整体来看,20a一个生命周期,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的总生产成本比乔砧栽培苹果园的总生产成本仅高2.7%。

2.2乔砧栽培苹果园生产成本构成从表2可见,在20a1个生产周期内,各年度各项生产成本累计为72954元•667m-2。各项生产成本中以劳动和施肥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累计成本的48.72%、24.40%。按年度投资额来看,建园成本占总投资的1.27%,同时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的逐年上涨以及要素投入的增加,每年的成本投入也呈缓慢递增趋势,到后两年趋于平稳。

2.3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现金流量从表3中可以看出,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在整个20a生产周期中,累计收益净现值(NPV)=49335.15>0,累计成本现值为29148.78,收益成本比(收益现值/总成本现值)≈2.69>1;内部收益率IRR=49.12%>8%(社会折现率);投资回收期=6-1+|-1693.12|÷4322.96≈5.39a,其中,投资回收期是把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之后,再来推算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净现金流量累计现值等于零时的年份。综合上述三个财务指标可以看出,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

2.4乔砧栽培苹果园现金流量从表4中可以看出,乔砧栽培苹果园在整个20a生命周期内,累计收益净现值(NPV)=22406.56>0,累计成本现值为28050.30,收益成本比(收益现值/总成本现值)≈1.80>1;内部收益率IRR=32.86%>8%(社会折现率);投资回收期=8-1+|-2175.29|÷3263.22≈7.67a对比表3和表4可以发现,在20a一个生命周期内,矮砧集约栽培苹果园的累计净收益是乔砧栽培苹果园的2.2倍,收益成本比2.69大于乔砧栽培苹果园的1.80,内部收益率49.12%>32.86%,投资回收期比乔砧栽培苹果园缩短2.28a。从以上财务指标的对比可以说明,采用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能取得更显著的经济效益。

3结论与建议

值周劳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比较劳动生产率

2007年7月20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从2000年开始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呈现出一个显著的新特点:在我国以往历次经济周期中,上升阶段一般只有短短的一、二年,而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到现在(2007年上半年)一直持续了7年半。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或者说出现了良性大变形,即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大大延长,经济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周期波动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从2000年开始,到2006年,七年中GDP增长率分别为:8.4%、8.3%、9.1%、10%、10.1%、10.4%和11.1%。2007年上半年为11.5%。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之所以出现良性大变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能够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往往也就是主导产业的更替过程,通过建立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创造出更大比例的产值,借助于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其他部门发生结构转换,加速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趋于逐步优化。从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正趋合理,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78年的27.9∶47.9∶24.2,变化为1999年的16.2∶45.8∶38.0。到20世纪末为止,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我国经济也进入了稳定增长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国家加大了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力度。2000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之后,《国务院关于实施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文,2005年12月2日)出台实施。随着各项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演变。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产值从2000年的14716.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85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7%,产值比重从14.8%下降到11.7%;第二产业增长快速,产值由2000年的45555.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36.5亿元,年均增速达23.8%,产值比重从45.9%上升为49.2%;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2007年第三产业的产值较2000年上升了147.6%,年均增长21.1%。由此可以看到,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

注:1.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下表同)

2.2004年及以前年份第一产业不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下表同)

3.各表内数据2000年~2005年数据来自统计年鉴,2006年、2007年数据来自统计公报(下表同)

同时,从表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其劳动力转移满足了第二、三产业加速扩张所形成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资源的边际生产率,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发生了有利于增进经济效益的结构性变化,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通过以上两个表格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表3,利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的近期变动。

比较劳动生产率能较好地测度产业结构效益,它是由不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份额与所投入的劳动力份额相比而得出的。库兹涅茨研究表明,欠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发达国家差距悬殊。中国2000年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296,第二产业为2.040,第三产业为1.429。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之间的水平差距逐渐缩小,2006年第一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275,第二为1.940,第三产业为1.224。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符合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这说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正趋于合理。

从近几年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结构总体趋于良性循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进而持续带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的良性大变形。

参考文献:

[1]吴松林 白 林:WTO后过渡期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中小企业评论,2004年第12期(总第四十八期)

[2]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值周劳动总结范文5

1-5BCBAA 6D 7B 8D 9C 10A 11D 12A 13D 14D 15B 16C 17C 18C 19D 20C 21A 22B 23A 24A 25B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答: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为人类解放的科学。(2)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 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品质:1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 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 3 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

27.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 (4)实践使认识得以发展; (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28.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分歧。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英雄史观。

29.(1)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为一切社会所共有。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其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也 就成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 (2)资本家一定会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创造其自身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其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也因此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30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最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思想领导。其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组织领导。再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31.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也可以是力量的不平衡),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

3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 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

33题: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二)

1-5BCDAA 6-10DBDCA 11-15DADDB 16-20CCBDC 21-25BBAAB

26、科学内涵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理论品质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⑵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⑶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⑷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7.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推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8、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而且指出了它长期存在的根源。

29、(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0、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思想领导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②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③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秩序地进行。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3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就要看清楚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就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力的,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重点论,重点论中内在的包含两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值周劳动总结范文6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24-03

一、泰州市劳动力供求现状[1]

适龄劳动力人口是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不同国家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规定。下文采用国际统计口径,统计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5—64岁人口。由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是指在适龄劳动力人口范围内,由于正在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而不能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丧失劳动能力者,这些人不能参加劳动,计算劳动力供给数量时应予以扣除;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应该计入劳动力供给。2010年,泰州市劳动适龄人口总数为3 402 197人,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人口规模总共为184 940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40 880人,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人口为212 840人。劳动力供给=适龄劳动力人口-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超龄工作者=3 402 197-184 940-40 880+212 840=

3 389 217。相对于2010年的就业人数2 771 660人,存在超额供给617 557人。

二、泰州市2015—2100年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一)相关人口预测

根据育龄妇女(15—49岁)计算的泰州市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口/该年年中育龄妇女数),2000年为28‰,2010年为28.5‰,生育率水平比较稳定。由于一般生育率不像粗出生率容易受人口总量影响,因此,假设泰州市以后的一般生育率水平保持28‰不变。200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9∶1,201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7∶1,假设未来新生儿的性别比=(1.19+1.17)/2=1.18。在假设泰州市人口性别特征、生育模式、死亡模式、迁移规律不变的条件下,根据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泰州市常住人口资料,通过生命年龄移算法算出相关年份的总人口,计算出总人口、适龄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如表1第2列、第3列及第4列所示。

(二)劳动参与率预测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劳动参与率是计算这两者之和与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泰州市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33 897 81人,就业人口2 963 060人,失业人口90 550人,劳动参与率等于(2 963 060+90 550)/3 389 781=90.08%。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3 402 197人,就业人口2 771 660人,失业人口56 150人,劳动参与率83.12%,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经济现象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参与率必然呈下降趋势,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变动规律,考虑到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前未富先老的实际情况,预测泰州市未来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83%不变。2010年,65岁及65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212 840人,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663 080人,劳动参与率32.1%,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

(三)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老龄人口×老龄劳动参与率据此计算出泰州市劳动力供给数量如表1第5列、第6列及第7列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后劳动力总供给数量逐年减少,2050年时劳动力总供给数量仅有2010年的一半不到。

三、泰州市劳动力需求数量预测

(一)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预测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如果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L表示劳动力就业数量,则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E=ΔL/L/ΔGDP/GDP。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计算2000—2010年泰州市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数量和总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降幅最高,年末就业数量比上年减少4.96%。2000—2003年泰州市仍处于经济下降期,虽然GDP年增11%,但就业依然受大环境影响而减少,就业弹性为负值。2004—2008年经济上升期,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需求增速(比上年)高达5.8%,就业弹性为正值并达到最高点0.429。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下降期,2009年和2010年两年劳动力需求降到0.97%、0.18%的低增长水平,对应的就业弹性系数虽然为正,但却极小。根据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性,假设今后每十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考虑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假设一个经济周期中4年是经济下降期,6年是经济上升期,取经济周期下降期的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0.077为一轮周期中4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取经济上升期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209为6年的就业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也密切相关,用上文取弹性系数方法,预测经济下降期GDP增长率为12%,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5%,考虑到长远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进步为集约式增长,增长率不会如此之高,因此上述方案作为经济增长率高方案进行后文预测。根据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中国国情,本文预测中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8%,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0%。预测低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4%,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6%。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

某年劳动力需求人数=上年劳动力需求人数×(1+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三种不同GDP增长方案和就业弹性,计算出泰州市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劳动力供给,计算出对应的供求缺口,如表3所示。

三、泰州市劳动力供求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如果今后的发展速度是按照高方案GDP增长率,2015年泰州市劳动力供给短缺86 706人;如果是中方案,2015年劳动力依然超额供给11 786人。从2020年开始,不管按照哪种方案的增长率,劳动力供给都是短缺状态。2030年高方案显示劳动力短缺超过100万人,其他两种方案短缺不足100万人。三种方案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的生育制度。泰州市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地区,而且有很多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放弃了生二胎指标。2000年,泰州市总和生育率1.02,而2.0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1.02总和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口不断衰减。如果泰州市按现行生育政策,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总人口、适龄劳动力人口、0—14岁人口持续降低,而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35年以前一直增长,2035年达到最高点1 130 637人,然后开始递减。自2040年开始,人口比例进入稳定期,0—14岁人口占总人口8.4%左右,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55%左右,老龄人口占总人口36.6%左右,社会抚养比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泰州市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前文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表1第8列显示老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20%左右,如果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较低的话,劳动力供给短缺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二是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泰州市各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差异较大。有些行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农林牧渔业对劳动力需求在2000—2010年间以每年7.28%的速度递减。有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例如,采掘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1.7%,房地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批发和零售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6%,建筑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5.4%,金融保险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1%,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4.8%。上述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多,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劳动力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

四、促进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对策

(一)放开生育政策

为了避免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的阶段要注意人口的发展质量。例如,从现在起到2020间前可适当放开生“二胎” 的政策。根据泰州市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育龄妇女259 704人,2015年277 665人,2020年208 220人,此后一直平稳减少。因此,可以选择2020年作为全部放开生育政策的起始年,因为该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大幅度降低,这时全部放开生二胎政策比较合适,不会使人口有突然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要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的生育观念会发生改变,例如,养育孩子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完善等都会导致生育率降低,届时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刺激人们生育二胎。

(二)优化产业结构

每个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均有不同,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首先,应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例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进程,配合相应制度保障,使更多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其次,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在2020年以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劳动力超额供给问题;在2020年后,要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2030年以后,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来提高生产率,大幅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