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范例6篇

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范文1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

农村与城市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而就目前而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三农”问题无法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而小城镇规划又是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重新定位,把城乡统筹作为促进小城镇能否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小城镇建设应与辖区、农村(包括农业)统筹考虑,并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城乡互动、村镇互动、工业、农业互动、带动小城镇的健康、稳定发展。

1、城乡(村镇)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1.1城乡统筹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收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五个统筹”是其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又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同时小城镇的统筹建设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只有在解决好小城镇的村镇统筹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统筹,使城乡接合、村镇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不断发展。

1.2 城乡统筹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镇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化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

城镇化必定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就业岗位增加为前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离不开农民进城。①在城市快速发展下,大量农民进城已成为必然趋势,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只能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闲置。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城市不仅仅是产业聚集中心、政治中心和地区发展引擎,而且是人才中心、教育中心、知识创新中心,以现代城市的丰富多彩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城镇集聚产业和吸引人口的能力,更能够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1.3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原始的以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带动农村的单一模式,应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突破制约城乡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统筹谋划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1.4 城乡统筹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1954年,刘易斯创立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模型,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的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1]。就目前而言,城乡二元结构,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过程有的历史现象。长期累积而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促进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2、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和城市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构成村镇体系的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乡村的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措施。规划好小城镇建设是这一战略措施的重要环节。

2.1 国外小城镇建设

国外的小城镇建设多注重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下面以几个在小城镇规划会中比较成功的国家为例,分析这些国家在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2.1.1 美国小城镇追求个性

美国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注重功能;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非常注重环境建设,为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发的社会经济环境,在美国,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没有的,这也正是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中所应借鉴学习的

2.1.2 英国小城镇更多的考虑小城镇的发展扩张

相对于周围的农田而言,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例如伦敦以北的一个小城镇,由于是农业区,所以在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时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并且经过深思熟虑,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同时,特别注意小城镇或村庄的发展潜力,当地的居民也积极参与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由于人们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因而也更加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等,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与实际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规划的实施、运作。

2.1.3 日本发展小城镇缩小城乡差别

日本国土厅要求在制定村镇综合建设规划时,最初应把缩小城乡差距作为规划的主题, 以后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地调整主题, 这种作法不但明确了不同时期的规划方向和实现目标,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规划水平。

日本中心城镇人口密集而中小城镇及农村地区人口过疏,这是日本建筑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相对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日本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大城市,这时日本的城乡差别加大,城乡二元化趋势明显,小城镇没有发展反而萎缩。7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小城镇具体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农民的收益,对农产品实行限产,对价格实行保护,逐步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2.2 我国小城镇建设

2.2.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一直把发展重心放在城市的自身建设上,而忽略了小城镇以及乡村的发展,因此造成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局面,城镇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量的不断增加创造了条件,但是小城镇建设力度不够,持续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2]。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乡差距却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就应将“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完善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着眼点。

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2.2.2 小城镇建设问题的解决办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③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和它相互关联的县域、村庄的规划,也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城乡统筹、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小城镇建设应该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落实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3、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的融合

小城镇由镇区及其行政管辖的村庄组成,小城镇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各中心村、基层村的协调有序发展,统筹小城镇的村镇发展,首先应该在村镇体系的规划上做足文章,谋求村镇建设的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村镇的互补性、协同性、融合性在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改善村镇发展中的不合理关系,重视调控村镇发展的协同关系,提高村镇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3]。

小城镇建设的统筹发展应遵循以下几点:

3.1 地域空间的统筹管制

为协调村镇建设与村镇用地的关系,引导城镇各项用地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小城镇进行空间管制区划,将辖区范围内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类空间管制分区。各类管制分区应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严格界定,对位于城市与村镇边缘地带的用地,则在进行空间管制时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和基本农田的相互关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总体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用地的严格管制与分区。

3.2 基础设施的统筹完善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瓶颈”。村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利手段。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具体应做到:

3.2.1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扶植力度,指导统筹镇域村镇体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2.2 村镇之间基础设施要合理化,小城镇在供水、燃气和公共交通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由城镇联网辐射提供服务,实施城镇支持农村,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组织中,自组织自平衡为前提下,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在城乡一体化系统中统筹解决。农村的燃气要充分考虑发展利用沼气的可能。

3.2.3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应按照规划合理、配置适度超前,并通过规划引导适当超前进行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带动开发建设的原则以吸引外部投资进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3.2.4 按上述原则争取周边互动区域的资金,把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纳入上一级和更上一级规划组织结构中的城镇统筹项目。

3.3 交通统筹协调

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罗杰・特兰西克在图底关系理论及联系理论中,认为城市空间是“图”,乡村及生态空间是“底”,认为“图”与“底”通过一些“联系线”可组织成一种关联系统和一种网络,这些“线”可以是交通线等实体要素,也可以是信息、技术、资金等虚体要素。可见,统筹城乡发展,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4]

我国小城镇交通发展的技术标准、发展规划、投融资政策、补偿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宜的地方,现有道路网络及其发展规划都是在原有城乡二元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交通统筹协调方面应重新做全面的规划和建设。

交通统筹与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做好交通统筹协调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国家对统筹小城镇交通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使小城镇的交通能真正与城市交通接轨,实现交通统筹。

其次,为统筹小城镇交通发展的先行区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只有通过政策扶持,加快先行区的建设步伐,才能为全国的小城镇树立榜样,进而带动所有小城镇交通的统筹发展。

最后,将城市与城镇的交通规划做统一部署,规划之间不再脱节,不再不相关联,成为有机整体。

3.4 生态环境统筹建设

在生态环境的统筹建设上,遵循生态化原则,按“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的方式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做保障,以组织产业链为手段,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按节能、降耗、减排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自组织、自调节、自平衡。

同时既要搞好规划,又要搞好建设,既要治理,又要提高城镇居民保护环境意识,将城市与城镇生态规划紧密结合,使生态环境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5 防灾、抗灾、减灾、救灾的统筹安排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综合防灾、抗灾、减灾、救灾预警机制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尤其是城镇、乡村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以现代化的手段向小城镇居民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与方法,依靠科技之力进行科学防灾,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救灾事业,对城市与村镇的防灾减灾设施进行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使城镇防灾体系一体化、网络化。

3.6 公共卫生体制的统筹协调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尴尬局面,逐步缩小城镇公共卫生体制的差距。

3.7 社会教育的统筹部署

统筹城乡范文2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教育;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今天,教育也就成为全部工作的基础,而且这一点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是切入口,它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该具有并发挥其基础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

一、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重点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而这些都需要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

(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根本上讲,实现城乡统筹,应筑基在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通过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首先是开发人力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是提供知识贡献。研究表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的获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设未来的重要手段,是使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够为广大城乡劳动者及时更新必要的知识,提供知识贡献。

(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载体。通过教育,培养各级各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潜在形式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较快地培养训练成为以智力和技能劳动为主的人,进而把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通过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技能和培养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实践的引领。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一)在思想观念培育上的先行性

一是促进观念更新。任何一项改革和试验,都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改革试验时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全新观念。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通过国民教育能为城乡统筹发展营造舆论氛围、推进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

二是促进思想认同。国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同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信念的认同、心理的认同、行为的认同。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认同度。通过思想观念的先行和引领,提高劳动者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在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而文化的融合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不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要素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其深层次的核心是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城乡文化的统筹需要教育的引领与导向。第一,传播先进文化。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维护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第二,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传承。通过教育这一纽带,可以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联结起来,并相互吸收文化营养,实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平稳磨合、传承与融合。第三,引领文化方向。只有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城乡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才能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

三、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教育在其中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相对开阔,越易于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具有更强的自信和更高的收入预期和社会预期以及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探险精神,越易于实现转移。反之,受教育程度越低,越难实现转移就业。文化层次越高,劳动技能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劳动报酬也越高,农民转变为市民也就越快。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民自身素质基础最符合、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农民素质提高、向城市化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力技能、技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向市民过渡的“传送带”。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城乡统筹中,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与科技优势,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智力资源,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强大生产力,将高校的先进思想文化转化为培育广大农民崭新人文精神的先导力量,从而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进而有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尤其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拉动农业、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中就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优化。通过教育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原有的城乡经济结构,使之趋于合理,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使部分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促进从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促进社会公平,以保障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对此具有保障作用。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使城乡居民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一)促进城乡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今社会,教育具有改变人的命运的价值,因而教育公平不仅关涉到当下个体合法权利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个体潜在利益的获得;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和子孙后代,因而教育公平不仅体现着当下社会正义普遍实现的程度,而且关系着社会全体成员对未来社会的基本信念和主要期待。通过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

(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统筹城乡范文3

关键词: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分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传统农业与工业同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特殊直辖市,是中国国情的缩影。2007年6月,重庆被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七项重要举措,其中之一就是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结构,城乡产业配置得当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

1、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因此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城乡产业统筹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产业发展失衡

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和城市产业倾斜政策,重庆市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在产业政策上,强调工业优先;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强调把工业主要放在城市;在资金流向上,政府通过税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等方式,把农业剩余积累由农村大量转入城市。这种城乡脱节的产业发展政策,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产业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型为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滞后,流通主体培育不够,产品流通不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带动面窄,市场流通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市场专业化服务滞后,销售服务体系不配套。

(二)城乡产业脱节

2007年末,重庆市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模式,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但是,该阶段我市城乡产业发展仍出现比较大的脱节,主要表现在:

1、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较差。直辖以来,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看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的低级状态,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到2007年第二产业占GDP的45.9%,第三产业占GDP的42.4%,第一产业占GDP的11.7%,但整个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协调性仍然较差、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农业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工业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三是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如中介服务业、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发育不足。

2、城乡产业投资失调,政策支农不足。财政对“三农”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高。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9.9亿元,农业投资额仅占2.2%,而2007年全年所完成的3161.51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为59.74亿元,仅占1.9%,比起2004年还有所下降。二是金融信贷支农力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现象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收缩,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有限且历史包袱沉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减少,降低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部分农村地区因无法获取正规信贷,民间借贷现象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同构

我市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从产值构成上讲,我市乡村工业与建筑业、交通等第三产业在乡村总产值中的比重与城市基本持平,这一方面使城乡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造成产品生产上的简单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不断加剧。在产业布局上,目前已呈现出过度分散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县级支柱产业缺位及市县间产业链的缺失。城乡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全市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三、重庆市城乡产业分割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始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分割。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实行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跨越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不得不通过强化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策的超经济手段,靠牺牲农业利益来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重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采取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优先发展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产业分割。改革开放以后,又由于工农、城乡发展不同步,使城乡产业结构的矛盾更加尖锐。

2、国家推行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框架继续加剧城乡产业的分割。建国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实施了“城市偏向”的分割式发展战略,在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歧视,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太少,使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严格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天生不平等;对农民的歧视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享受不到国民待遇等等,这些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人为地造成了严重的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止了正常的城乡交流。

3、特殊的历史因素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庆是个重工业城市,建国建市之初所实行的服从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安排分割了工农和城乡关系,导致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代经济学表明:在工业行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相对最高,但我市长期走的却是重工业发展路子,农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国民经济重型化,使之连接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十分薄弱。客观上滞缓了我市城乡产业结构矛盾的化解。

四、重庆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以政府为主体、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由于我市城乡产业分割的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政策、体制因素所致,因此,现阶段的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构建城乡平等的政策和制度框架,从而逐渐改变城乡差距的扩大。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用倾斜的资源配置政策,对农村发展给予扶持。

完善农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向农户、企业、信用社职工进行增资扩股,建立股份合作制带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大向农村贷款的资金量。建立政府财政与金融机构贷款坏账分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三农”提供贷款,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新的贷款担保形式,推进诚信管理,探索建立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组织。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具体措施为:

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2、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促使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3、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拉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

4、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是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这一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协调既包括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又涉及城乡功能配置问题。要在空间布局确立的基础上,在市场范围内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城乡功能结构。要按照大市场原则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互补与最优配置,进而构筑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1、加速城乡第二产业对接。目前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在两个不同的范畴里构筑起两个工业体系,各自相对封闭运行,重复建设产品同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为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城乡工业一体化。

2、新建产业要以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为主。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城乡关联产业。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城乡关联产业。特别应引导城镇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在新建产业上,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用生产资料业等城乡关联产业为主。

3、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对下乡产业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明显供给不足,而这些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与农村联系松散。所以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协调配置城市资源,大力鼓励和引导城市相关产业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鹏举,邢海晶.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黄蔚.直辖市重庆城乡和谐之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城市发展研究,2007,(3).

[3]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

统筹城乡范文4

什么是理论预设?“预设”一词源于presuppositions的中译名,最早提出预设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弗雷格(G.Frage)。他认为,“简单或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对象”,即任何命题都存在“一贯理所当然的前提”。如,我们断言“从根本上说,农村贫困源于教育落后”,就自然先假设“农村贫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预设主要特征有:合适性和共知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所谓共知性是指预设是交际双方都可以理解、都可以接受的那些背景知识。正确的理论预设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理论建立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统筹发展模型的基础。依据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笔者对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进行以下四个理论预设。

1.城乡职业教育具有“二元分离”的客观性,必须也必将实现一体化发展,其发展策略是坚持全域大职教理念,打破二元管理体制,统筹规划,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既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割裂性特征,那么,这种特点自然要折射到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之中,城乡职业教育也就会呈现出“二元割裂”现象。如户籍制度、具有歧视性的城乡招生、就业制度,以及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或者依然在制约着农村子弟的职业教育选择权与发展权。而要能够真正解决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二元割裂”的问题,使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权,就必须树立大职教理念,将城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统筹考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农村的狭隘范畴,并以两者统筹发展为路径和契机,逐步实现城乡一元化的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这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城乡职业教育具有“共生发展”的必要性与趋势性,必须也可以实现城乡互动与转换,其发展路径是城乡合作,有序流动,共生共赢。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共存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一,“城”“乡”是一对具有相对性与历史发展性的动态概念,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和不可分割性。有学者认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历史脉迹走向是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即城乡合治一城乡分治一城乡合治的城乡治理趋势,这实际上也是城乡共生一城乡对立~城乡一体的城乡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高层次和高质量的扬弃过程,扬弃的落点必然是更高程度上的城乡发展起点。其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城乡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城乡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两者最终将实现一体化发展。其三,就城乡职业教育服务功能而言,已没有必要去区分两者谁应该为农村建设或城市建设服务的问题了,其服务的功能指向愈益模糊化、一体化,而这样的功能取向有助于促进城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的释放与扩大。其四,就城乡职业教育市场而言,在未来,两者只有建立统一的、共享的市场体系,才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两者呈高度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同时,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发展有利于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因无谓竞争而产生的内耗现象,服务效能也会随之提升。

3.城乡职业教育具有“政府导向”的行政性与政策性,其发展的关键是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主导。首先,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有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力量以及制度的推动。其次,虽然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T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各地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反哺力、支持力各地极为悬殊,如果各地各自为政,就会形成“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局面,城乡职业教育差距难以有效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来自于政府行政力量及制度与政策的支持和规范。第三,职业教育市场体系在逐步发育成熟,市场这一“无形之手”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的先天缺陷和职业教育的弱势性,以及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新课题,需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制定一些制度或政策,才能够真正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4.城乡职业教育具有因制度缺位所致的发展不均衡性,因此,必须而且只有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意涵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其在社会学语境中的意义可以理解为“秩序”或者“均衡”。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缺乏完善的“规范机制”便会出现不和谐。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无论是城乡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市场发育以及其他教育资源配置都存在较大差距,而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不同的,甚至具有歧视性的职业教育制度。另外,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缺少不了制度的配置,这既是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也是我国“行政导向性”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的国情所决定的。所以,要消除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关键还是要从制度人手。也就是要剔除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根据统筹发展的需要,配置相应的有助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以为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配置,既是研究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或推进手段。

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

1.空间集聚,内涵集约的效益性原/n,1。集聚效应是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近些年来各地出现的“大学城”“职教城”“科教城”就是集聚效应在办学行为中的体现。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集聚是就城乡职业教育空间发展环境的调整与优化,它是基于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服务效能以及提升自身办学效益的需要,根据区域城乡职业教育现实状态,对其空间布局结构进行的科学调整,优化布局。城乡职业教育适度集聚发展,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布点过多过散,布局不合理,有限职业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本,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分工与协作,形成区域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优势。实践也证明,集聚发展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进程的有效途径。集约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规模效益,关键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城乡职业教育集聚与集约发展,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力的基础和前提。

2.公平为首,效率同步的一致性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目标追求,是解决城乡职业教育分割、低效运行的治本之策,也是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受到经济发展中效率优先政策导向的影响,这种政策导向被无限放大,就使得城乡社会成员享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差距日渐扩大,其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负面作用远甚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农村社会的经济贫困,更多的是源于贫困的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以农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为农民提供适当类型的优质教育,给予农村和城市职业教育平等的发展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发展阶段时,其公平比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强化公平理念,使农民及其子女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受益者,这不只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良知,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从政府来说,就需要处理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质是调整城乡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与利益关系,是将教育利益的天平向农民倾斜。这种利益调整,从静态来看,似乎只是对“蛋糕”的重新分配,将原来城市优先的政策转变为农村优先,城市反哺农村职业教育,因而是一种迫于改变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现实的公平政策,但从动态来看,通过调整与协调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关系,可以进一步把“蛋糕”做大,提升城乡职业教育整体的协作效能,因而是一种促进长期效率的政策。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要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强化公平理念,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尽可能合理分配“蛋糕”,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以人为本,发展人人的主体性原in,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要求为城乡每个人提供同等成长和发展的外在环境。城乡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素与路径,其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权利,影响其发展方向、发展机会以及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改善与提高,而不平等的城乡职业教育体系必然制约甚至妨碍人的发展。因此,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进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改革具有非凡的促进人性解放以及促进劳动者命运改变的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自身以及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建设一个有利于人人发展的时空环境。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必须充分考虑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便捷性,使接受教育培训的人们能够时时处处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如建立“-~,J钟社区教育圈”“半小时职业教育培训圈”等。其次,必须为人人发展提供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职业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社区人员接受终身教育与不同类型的享受教育的需要。第三,必须为人们发展提供价廉质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那些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但难以承受较高学费的低收入人群的需要,使他们不会止步于高学费门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要为低收人人群以及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4.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差别性原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与此同时,城乡统筹涉及“城市”与“乡村”两个层面,而城市有强弱之分,乡村也有贫富之别。区域、城乡对比关系的多样性意味着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应不拘一格,应呈现多元化的统筹模式。就大多数大、中城市所辖区域而言,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的农村:偏远而贫困或者不富裕的乡村,城乡结合部的富裕农村,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般农村。由这些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模式以及统筹的内容必然会表现出较大差距。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统筹发展模式。如在城乡结合区域,可选择城乡一体化式的统筹模式。这些地区城乡差别很小,农村富裕程度甚至超过城市,农村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发展水平不亚于城市。

5.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的导向性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办学理念的更新、办学思路的突破,更涉及职业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安排与创新;不仅涉及职业学校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也涉及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整。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够切实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有效统筹。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坚持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积极履行调节、监管和服务的职能,切实解决在统筹发展中政策“不到位”或者“缺位”“越位”的问题,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其关键作用是积极地进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当然,坚持政府主导并不是排斥市场调节的作用,而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综合运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有效地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三、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统筹发展规划,坚持区域共生,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指基于一定区域范围内城乡经济社会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区域共生和城乡“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的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整体部署,使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结构相吻合,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这一含义的实质是通过“统筹”,提高职业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吻合度”。第一,统筹规划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共生理论,“城”“乡”原本就是互为共生,相互依存的同一系统的两个单元,其分割状态是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现象,它们最终必将融合,一体发展。笔者认为,统筹发展,是城乡职业教育第3期(总第715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崭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第二,统筹规划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一是全域理念。要基于城乡共生和大职教的理念,以及未来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全面、综合考量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规划问题。二是以人为本理念。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布局要方便城乡尤其是农村学习者求学。无论是学校的设立、专业的设置,或者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等,都要考虑农村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体系职业教育的人民性。_一是效能、效益最大化理念。在统筹规划时,要考虑如何布局规划更有利于提高区域职业教育整体的服务效能以及各办学机构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办学效益最大化。第三,统筹规划要体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方针。由于大多数农村地理位置的偏僻性、农村经济的不发达性,更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城市取向性,农村职业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延续其劣势教育的状态,因此,统筹城乡规划要体现城市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反哺作用、示范作用,最终形成城乡职业教育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的局面。

2.统筹资源配置,坚持农村优先,有序流动,均衡发展。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上存在的“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意识,在职业教育领域同样有着深刻的反映,这就是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各种教育资源要素缺乏必要流动,城市职业教育“锦上添花”式的教育富足和浪费与农村职业教育“捉襟见肘”的贫困、不公平景象共存。统筹资源配置,就是要统筹配置影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引导包括师资、经费、生源、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信息资源以及职业教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配置,合理流动,创造城乡职业教育平等使用教育资源发展的环境。第一,要优先向农村职业教育配置资源。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要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与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要优先满足农村职业教育改变生存与现实的发展状态的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大力推进农村职业学校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等。在市场配置领域,要通过政府以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有形的手”进行必要的干预,引导以经费投资和师资等为主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职业学校流动与配置。这包括从法律层面作出明确的利好农村的规定,以加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建立与实施免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和义务职业教育制度等;从政策层面引导更多教育资源流向农村职业学校。第二,畅通城乡职业教育互动渠道,建立有序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机制。必须根据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相应的城乡职业教育沟通、互动、流动的机制,重点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劳动力就业市场、招生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第三,统筹财政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城乡职业教育的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投资的不公平,因此,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只有抓住财政与投资政策这一关键因素,才能够实现纲举目张,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因素。重庆市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该市一是抓好市级财政资源统筹,用于“五类学生”资助,以助困促进公平;二是抓好区县财政资源统筹,用于免费试点,以免费建立公平;三是抓好两级财政资源统筹,用于助学扩面,以扩面实现公平。

3.统筹制度安排,坚持有效供给,优化配置,持续发展。第一,必须保障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的充分供给和有效供给。一方面,以“公平”为导向、为准绳的城乡职业教育利益的整合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要求更多的外在客观的制约因子注入其中。这首先表现为对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诉求。另一方面,制度和政策属于稀缺性的职业教育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制度和政策的供给要比简单或者直接地增加一些职业教育投资重要得多。因为制度常常更具有法律的或者强制的意义,执行力更强,而且制度与政策具有持续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在设计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制度时,要清醒地看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关键和难点是农村职业教育。目前,迫切需要安排或者逐步建立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制度,包括城乡职业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农民工培训与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制度、免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城乡职业学校配对建设制度、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制度、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弱势职业教育专业扶持发展制度,等等。第二,必须公平、优化配置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制度是“歧视性”的,这就意味着,在给予某个地区或者某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发展以某种制度的同时,对其相对的地区或类型的职业教育或多或少是有限制的,甚至是禁止的。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常常不拥有与城市对等的政策供给,这使城市职业教育拥有了相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较大的政策优势,最终便形成了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由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优势导致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投资政策导致的城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优势;二是由城乡差别导致的城市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优势,城市职业教育在师资、生源等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三是不公平的就业制度与城市发达的就业市场体系导致了城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更大的就业优势。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就业、失业问题虽然已经逐步进入了政府和公众视野,但并没有真正成为政府行为,更没有得到政策的、制度的支持与关照;另一方面,城市职业学校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这为城市职业学校就业竞争力提高创造了优势条件。

统筹城乡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目标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运行机制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能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用工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20****至20****年期间,新增城乡统筹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以内。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

1、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工作。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在搞好城镇就业的同时,把农村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需要,制定专项工作计划,抓好组织实施,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2、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登记标准,将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或在城镇就业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户籍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统计范围;将有转移就业愿望、尚未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失业统计范围。依托镇(街)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就业、失业调查统计渠道和资源信息库,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和失业统计监测体系,确定社会失业率,实行动态管理,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

3、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工作原则,赋予进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落实有关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4、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城乡各类企业依法用工登记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引导、监督企业与所招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建立并加快推进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信用制度的实施,实行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实施城乡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督促企业遵守《劳动法》关于工时、休息、休假的规定,突出解决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

5、强化劳动保障监督机制。完善投诉举报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劳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查处投诉举报案件配套措施,实行日常巡视检查动态监控机制,围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等项工作,推行“一体执法”和相关部门联动执法等形式,动态监控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办案效率,投诉举报案件专查率、按期结案率、处结正确率均达100%。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体系。按照省、市关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要求,完成区及各镇(街)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大投入,用于全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业务软件更新换代,形成以区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镇(街)人力资源市场为重点、社区(村居)劳动保障平台为支撑,三级网络联通、城乡信息共享的市场就业服务体系。

2、实行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设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窗口,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项服务;同时要设置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窗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

3、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各镇街、高新区要加快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严格落实烟福编办〔2002〕8号文件精神,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职责“六到位”的原则,每个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1—3名在编的专职人员。劳动保障事务所在本辖区内履行劳动力资源管理、用工管理和落实再就业政策等管理职责,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等服务,协助上级劳动部门做好劳动争议、劳动纠纷、劳动监察等案件的协查和交办的其它事宜。同时,镇(街)劳动保障机构要在所辖各行政村确定1名劳动保障协理员,负责协办辖区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信息、政策宣传、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工作,做到镇(街)有窗口,村(居)有专栏。建立完善平台工作考核奖励机制,量化工作任务,实行目标责任考核,把促进农村就业工作列入对基层平台的重要考核内容。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要把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依托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福山技校、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等定点培训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体系。有条件的镇(街)要建立培训基地。

2、强化城乡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因人而宜,分类指导。对城市失业人员重点开展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对农民工重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快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实现培训与就业相互拉动、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年内完成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移培训500人以上。

3、加强创业培训工作。鼓励失地农民和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服务,坚定其创业信心,提高其创业能力,以实现创业拉动就业的目的。

(四)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

1、依法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城乡各类企业招用农民工,均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外来农民工在烟台市行政区域内重新就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为其接续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外来农民工与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后,不再在烟台市行政区域内务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根据本人申请,将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2、依法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城乡各类企业招用的农民工,应当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并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依法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城乡各类企业招用农民工,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及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全部将其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许可的联动推进机制,依法规范参保缴费行为。做好农民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确保工伤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4、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将城镇各类企业招用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同等的失业保险缴费范围,逐步实行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比例缴费,享受与城镇失业职工同等待遇。

四、实施步骤

实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从20****年开始到20****年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启动阶段(20****年1月):成立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负责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年2月至12月):按照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上半年):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区里成立由区劳动保障局、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组成的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各镇(街)、高新区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统筹城乡范文6

论文摘要: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按照“三规融合”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制度措施,使各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镇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城乡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城乡规划编制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大众诉求。

三、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与乡镇之间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环境。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四、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鼓励农民进城和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通过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约调整城镇产业建设用地,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基础的特征,保障城镇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

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以“三集中”为基本形式,依据城、镇、村三级居民点体系的规划,鼓励各城镇和农村集聚发展、集约经营。通过划定城镇发展边界,明确城镇和农村的地域范围,保持农村特色风貌。

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联通,使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服务于农村地区,通过在中心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优先配置,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引导城镇与农村的差别化发展,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区仅发展第一产业以及利用其农业、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的第三产业,突出农村的文化特色。

五、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产业化的富裕城乡

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又要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形成既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了乡村的自增力,使乡村尽快地富裕起来,并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经济实体。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是实现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键。

2、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而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镇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均等性,因此要提高城镇化的效率必须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相适应的健康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化等是城乡统筹的另外一个目标。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要对农村地区发展放到重点位置,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4)空间目标:构筑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相匹配的集约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核心在于高效的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产出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交通便捷、水土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让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产业项目率先上马,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性作用,通过集中建设交通、市政等基础性设施来引导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要禁止或者限制不具备发展条件地区发展,促使国土开发空间的整体高效利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3)生态目标: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优先关注不可建设用地,优先划定区域绿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控制战略性、稀缺性资源,主动出击应对快速城市化的无序蔓延,为城乡可持续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要优先划定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环保设施,再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

同时要充分发挥乡镇的生态优势就必须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工业上实现循环生产、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建立乡镇的绿色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上一篇我是保姆

下一篇想象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