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范例

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范文1

关于绩效的内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从行为的角度来看,绩效是与一个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或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墨菲)。坎贝尔认为绩效不是行为的后果或者结果,而是行为本身,要与结果区分开,因为结果会受系统因素的影响。伯曼和莫托维德罗定义绩效为人们所做出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能预测、可评价的一种行为。从结果的层面来看,绩效是对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所创造的产出记录或工作的结果(伯纳丁)。凯恩认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彭剑锋认为绩效是指业绩、成效,反映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和成绩。顾琴轩等认为绩效是工作的表现,一方面指工作结果,另一方面指影响工作结果产生的行为、能力和素质等。杨杰把绩效定义为某个组织在某个时间范围内以某种方式实行的某种结果,是时间、方式和结果的统一体。以上学者分别从行为、结果、过程的角度对绩效管理的内涵作了解释,但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绩效管理的统筹问题也应得到关注,在绩效管理中引入统筹这一概念,将统筹作为首要属性,通盘筹划构成组织统一体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进行统筹安排,不断加强组织和系统的统筹程度、能力和水平,使整体绩效达到最优。

二、统筹方法应用于绩效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1.对绩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崔少杰认为很多管理者错误地把“绩效管理”理解成了“绩效考评”。绩效管理是一个具有完整、全面特点的系统,注重过程管理,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构成的一部分。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系统,有其专门的计划、安排、实施的方式方法,而绩效考核是为进行绩效管理提取绩效信息的一种手段;绩效管理注重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而绩效考核更多的是注重工作结果;绩效管理重视沟通、评价、反馈和辅导,而绩效考核只重视事后的评价,不强调过程。因为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提高雇员的绩效水平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所以绩效管理实质上是试图在管理层和雇员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但绩效考核则客观的让管理层与雇员成为了对立的两面,这样有可能会造成紧张的气氛,不利于和谐关系的形成,无形中拉开了上下级的关系。

2.绩效管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高小平在其研究中发现,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管理是“结果导向”式绩效管理模式,强调单位和个体的绩效。这种模式首先强调的一个要素就是站在结果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倡减少对过程的繁琐评估,认为结果是主要导向,没有把管理的结构、过程、机制和方式等统一起来考量。“结果导向”式绩效管理能在短时间内收集相关信息,并在短时间内产生管理层所需要的效益,但其过分看重短期结果,很容易忽视企业的长期利益,从战略角度看,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

3.绩效管理注重个体忽视整体。

当前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大多是从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组织入手,绩效管理有没有一个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统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绩效管理需要解决互有联系的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管理问题;如果忽视了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过度的强调单个企业或者个体的绩效的最大化,就有可能陷入合成谬误。从企业集团或者母子公司的角度看,应该更加重视整体绩效最优,部分与整体绩效最优有时候并非一致,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所以过分的重视单个企业或个体绩效最大化,反而会影响和降低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真实性和连续性。

4.组织中不确定性风险的管理问题。

在一个组织中,存在组织价值和目标和个人利益与需求相互冲突的问题是有可能的。组织与个人的价值和目标就长期来看应该是一致的,但短期内,有可能发生偏离。在组织价值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个人的利益和需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个人可能会根据自身利益和需要的实现情况选择服务于组织的价值与目标,追求组织利益;也有可能选择不积极配合组织,但是继续留在组织内并利用组织的优势追求个人利益。可见,后者的不确定性,导致组织面临一定风险。组织中不确定性风险的大小与组织是否有序运营有关,在有序运营的组织中运用统筹的思想相对较易,相反,则较难。在无序运营的组织中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组织与个人之间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组织对个人的监督有限,个人是否恰当利用组织资源,是否利用组织内部信息为个人牟利,组织不能及时得知并作出相应处理。由“结果导向”式的绩效管理可知,组织往往只能根据最终效益来进行判定,而这样做无法保证组织能公平公正地对各部门及个人进行评价和激励,从而容易导致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观念。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策略,其主要就是指导企业管理层的系统思考并持续地改进管理层的管理效果,实现雇员和管理层以及企业整体绩效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事实证明,绩效管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对企业的意义上都远非绩效考核所能比拟,绩效考核具有相对孤立、静止、面向过去、注重结果的特点,而绩效管理则是联系的、发展的、面向未来的并注重整体。王新安提出企业要对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进行有效区分,不仅在概念和内涵上,对其地位的不同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企业的管理层应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绩效意识,树立科学的绩效观,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管理过程,是企业的一套管理系统。

2.重视绩效管理的过程控制。

从管理过程看,企业应该要在管理的各环节建立先后协调的流程,以便于控制管理的缝隙和时间差,在具体环节中,要建立各子系统同步协调的机制,控制各子系统的差异性。要做好过程控制,关键是要把各个部分发展的速度控制好,企业的各部门要协调发展,绩效管理要使各部分之间保持最合适的发展速度。实现速度的可控性,并不是说在时间上进行机械的统一,而是允许各部分根据自身的条件,实现功能的匀速运作,根据各部分不同的性质和在发展中的作用来确定其运行速度方面的要求,分别设计出快的和慢的指标,如果一家企业中每个人天天都在加班,忙于奔波,那这家企业的绩效肯定不高。

3.强调从整体上把握绩效管理。

从企业管理的结构上看,系统中各部门、各部门与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要建立起相互协调的机制,通过组织系统中各部分的协调合作,实现整体的绩效最大化。对企业的整体绩效进行统筹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建立横向层次的协同结构和纵向层次的衔接结构来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横向角度来看,要求各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纵向角度来看,要求各部门之间要顺次衔接,相互合作,上下兼顾。二是对企业可以实施“顶层管理”,更多的发挥专司绩效管理机构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企业内设计一个专门负责进行绩效管理的机构,为了让该机构尽可能的发挥作用,不应对其功能定位过窄,不能仅仅负责本企业的绩效管理,可考虑将这种机构的职责拓展为既负责本企业绩效管理,又兼顾与上一个层面的其他机构进行绩效协调,同时还可以承担综合性、全局性、缺位性绩效管理任务,对企业集团、子公司等进行统筹管理。

4.合理借鉴需求侧管理方法。

统筹方法范文2

关键词:纳税统筹;企业;财务管理;意义

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力地位,那么就需要能够及时的开展纳税统筹活动,进而为企业获得理想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纳税统筹的具体内容就是指企业的纳税人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当前税法来减少多余税务的支出,进而为企业获得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我国当前的纳税统筹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积极完善相应内容,在这其中应该能够引起企业重视,并对其具体研究。

一、纳税统筹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一)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从当前的企业发展情况上来看,纳税统筹不仅仅是一种节约纳税的方法,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纳税统筹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财务达到相应的管理内容。因为企业在发展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就必须要有效的发挥管理作用,减少成本支出,更好的提高其经济效益。而通过纳税统筹就正好能够实现这一点,有效的提高其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减低其成本支出。而且,通过纳税统筹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管理质量。财务管理是能够帮助企业对其资金的合理规划,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并且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通过纳税统筹就能够更好的明确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确保财务管理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所服务。

(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就是企业决策资金使用的一种方法。其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企业的投资、经营、资金分配和融资者四个方面。纳税统筹都和这四个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企业如果想要以我国相关法律为基础,来及时的减少成本投入,就应该加强纳税统筹,进而才能够让其财务管理工作得以更好运行。

(三)纳税统筹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的各项作用。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整合资金,并对其合理分配,那么财务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就是因为财务管理自身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而财务管理核心内容就是企业对其投资、分配等等方面的决策。而税收统筹则是纳税人对于企业各项活动的合理安排,减少来减少纳税负担。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二者的目的一致,能够互相帮助。与此同时,纳税统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是要以企业的财务管理数据为基础进行,所以就需要企业能够积极的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对其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够有效监控。让企业能够通过纳税统筹来有效的获取理想经济收益,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率,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的各项作用。

(四)减轻税负负担。随着当前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那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缴纳的税务也越来越多,这对于企业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会导致企业存在税务负担。那么通过将其纳税统筹的应用,与财务管理的配合,就能够更好的根据当前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经济决策,进而来对其合理规划,减少企业的纳税额,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二、纳税统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经营中的纳税统筹。企业如果想要稳定发展,那么就应该控制其成本和利润的比例,利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能够实现的相应目标。将其纳税统筹加入到经营中,就能够帮助企业得以更好发展。比如,对于企业的物资而言,通过对其纳税统筹,就能够减轻企业的税负,进而更好的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应该充分的考虑企业的多个方面保证其权益的有效落实,不能够只以减轻企业的税负为其内容,而是应该为企业的未来稳定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二)筹资中的纳税统筹。企业不仅能够在经营活动中能够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还能够给对其筹资进行合理规划,进而就能够更好的减轻纳税负担。就从当前企业的情况上来看,其筹资有两个方面,分别是负债和权益。那么就从这两个类型上来看,负债筹资的税负比权益更少,负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而对于权益筹资而言,如果想要减轻纳税负担,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就应该能够通过对其利润分配的方法来实现。对于企业而言,也更加应该考虑其前者,也就是负债筹资,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为负债筹资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其中最为适合的方法,减少其风险因素,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筹划工作。

(三)权益分配中的纳税统筹。对于权益分配中的纳税统筹则是指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相应分配政策来对其进行筹划,进而来得到一个合理的分配策略。比如,企业在对其利润进行划分过程中,就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来加大对宣传的投入,进而来得到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减轻其中的税务负担,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权益分配过程中,还应该能够对其纳税统筹加以注意,严格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来避免在操作上存在问题,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纳税统筹,保证其企业的经济收益更加理想。

三、提高纳税统筹的措施

(一)提高纳税统筹的认知。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纳税统筹工作才刚刚开始,因此就对其纳税统筹的具体内容不够了解,这样也就导致没有通过相应合法的方法来获取权益,这也是我国纳税统筹无法稳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都更加重视对其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这样就使得成本控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在这其中应该在保证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来提高纳税统筹水平,进而就能够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人员就应该能够对纳税统筹加以重视,积极的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以此来更好的开展相应的纳税统筹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其内容具体研究,还可以在这其中要求专家、相关部门来为其企业建立纳税统筹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纳税统筹体系。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专业水平高的纳税统筹人员,而且又需要及时的建立纳税统筹体系,那么企业就应该积极的引进专业的纳税统筹人员,通过纳税统筹人员就能够更好的在相应法律的基础上,对其税务内容进行有效掌握。而且也能够通过所受到的财务数据、信息,来明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比于相关部门而言,纳税统筹人员能够更加了解企业所开展的相应活动,以及在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类税务情况,在我国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来为其制定相应的纳税统筹体系。因为纳税统筹人员自身的专业性较强,所以通过引进纳税统筹人员,就能够更好的构建完善的纳税统筹体系。

(三)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对于企业的内部结构而言,主要是债权和股权搭配的问题,根据我国税法内容规定,其负债利息可以用作税前抵扣,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达到抵税的目的。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债权资本越多越好,企业在承担相应成本的同时,如果其债权资金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那么就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在进行资本筹集过程中,就应该研究其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搭配问题,进而更好的完善企业的内部结构,保证其资金的合理使用,进而达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四)加强风险防范。企业在这其中如果想要达到相应的目的,就必须要加强风险防范,在保证其纳税统筹符合相应规定的基础上,对其合法减税。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其纳税统筹进行规范,第一,就是要保证能够对其税收政策充分了解,这样就能够减少风险问题的出现。因为如果企业对于某一政策不够了解,这样就会导致后续的决策出现问题。所以,企业在了解税收政策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其深入研究,分析其政策的具体内容,以此来更好的掌握税收政策的适用情况。第二,还应该让其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更好的落实到企业的实处。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在这其中就应该积极的利用这些政策,不仅要在国家的支持下得以稳定发展,还应该能够更好的对其优惠政策进行利用,推动自身稳定向前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这其中需要能够掌握相应的优化政策具体内容,保证能够将这些优惠政策有效执行。企业如果想要从多个方面开展纳税统筹工作,就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手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操作的准确性,进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那么就应该能够及时的解决其税务负担,这是能够让企业获得理想经济收益的重要方法。很多企业都因为税务负担较为严重,进而阻碍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当前企业就在积极寻找相应方法来减轻税务负担,企业也应该能够明确纳税统筹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与财务管理更加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参考文献:

[1]黎山飞.探讨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0(18):17-18.

[2]杨震.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纳税,2020,14(15):49+51.

[3]张景丽.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0):30-31.

[4]金雪,郑可心.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纳税,2020,14(03):35.

统筹方法范文3

关键词:税收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税收规划研究

1建筑施工企业税收规划的意义

建筑是一项特殊的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与其他的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纳税方面。建筑企业纳税多是以营业税和附加税为主,税收规划的重点大多数都是在企业固定收入的基础上进行税率选择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营业的收入款项没有具体时间规定,每一次工程结款都是以工程进度和质量来确定完成,因此,在纳税规划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为了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需要对建筑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规划,从实质上真正实现降低税收成本的作用,使建筑企业拥有富余的流动资金以供周转运营,为建筑企业的后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2建筑施工企业税收规划的合理性基础分析

2.1组织形式是否合理

建筑企业进行有效税收规划的前提是对相应的企业组织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整合。假如建筑施工企业是属于那种集团组织形式的,在税收规划过程中可以采用保持集团子公司税收负担平衡的方法,实现子公司进行税收规划结算和注册形式的实用性,将集团当下的子公司进行平衡以及协调分支机构利益。比如,对集团内部的交易定价进行转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负担。

2.2企业收入确认是否合理

根据有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结算方式可依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对工程量的计量进行工程周期结算。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从进入场地到工程结束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无法确定具体的完工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结算规划,在延期纳税的时间内,可以享受在没有利息的情况下使用税金,进而真正发挥出税收规划的实用性[2]。

2.3会计科目设置是否合理

若企业税收项目安排不合理,使所得税的扣除产生误差,会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负担。要避免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不仅需降低资金支出,还要对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突出依法避税的目的。比如,在税法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只要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的原始文件真实可靠,会议费的扣除可以赶在所得税之前进行。

3新时期建筑企业税收统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对税收统筹认知规划不足

国内大部分建筑企业均属于中小型建筑单位,因此基本对税收统筹规划认识不足,使得企业忽略了税收统筹规划的关键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员工觉得税收统筹规划属于财务部门工作范畴,和其他环节没有太大关联,因此使得企业实施税收统筹规划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工作成效得不到体现,无形中在成本支出采购环节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企业对税收统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透彻,造成企业未来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2建筑企业税收统筹人才缺乏

正是由于国内大部分建筑企业对税收政策认识不够透彻,使得企业领导认为普通财务人员即可完成税收统筹规划相关工作内容,对税收统筹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投入大量资金及资源对税收统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意愿更加微乎其微,导致建筑行业统筹规划能力不足。然而税收统筹规划从业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同时需要拥有充足的统筹规划及相关阅历,方能制定良好的税收统筹方案。将建筑单位现实经营状况作为基础,对战略目标进行合理制定,从而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3.3建筑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建筑单位不能对税收统筹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回避,因此企业需要针对落实统筹方案时出现的风险提出规避措施并认真落实,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将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无法有效降低企业课税支出,反倒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课税比例增加,对统筹方案的执行造成更大困难。正是由于企业缺乏风险意识,造成企业忽略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没有针对风险做好防控工作,使得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下滑。比如,对相关物料及日常设施进行采购时,可针对相关项目对其价值进行比较,防止税收统筹实施过程产生风险,或因信息误差造成税收负担。

4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合理税收规划的主要途径

4.1升级企业财务信息系统

新的建筑工程开展时,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是需要企业自身先行垫资的,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依然没有拿到相应的工程款补给,这一现象在现实工作中时有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还是出自企业的本身原因,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未衔接好,对工程项目信息还没有完全具体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便下达了施工操作命令,出现了施工中项目信息报错的现象,导致税务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冲突。此外,还应优化企业财务信息体系,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网络的稳定运行,把税务管理模块与财务信息体系进行统一最大化发挥网络信息化的联动效应,有效提高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真正从本质上实现现代一体化的税务及财务的未来发展模式,能很大程度上节约企业财务管理成本[3]。

4.2建立良好合作供应名单

对于施工方而言,若没有及时获取抵扣进项发票,一方面会使企业的税负加重,企业的运营资金也会因此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会使施工方的运营成本增加。施工方想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建立供应商关系网实现,将进项抵扣弊端控制在公司承受范围之内,税务筹划工作也会更加灵活。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施工方也参与到了规划传统采购供应模式当中,在合作伙伴选择方面,要从供应商的信誉以及交易方面进行考量,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更要及时地应对各种状况。如果施工方没有进项发票,对于新老项目要进行有效合理的调配,对于合作供应商的选择,要充分考量各类项目的采购情况,并先行支付预付款项。基于完成采购没有发票的情况,供应商对于之前的发票进行取回,用于当前应纳税额的抵扣。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符合法律标准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模式。这样才能使税务筹划工作从根本上变得灵活,及时弥补增值税进项税额存在的申报问题,并将施工方的税负效果进一步提升,进而使企业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

4.3做好工程款项节点管理

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节点收取控制,控制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将时间节点进行合理规划,使进项发票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及时间,便于以后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规避税务风险状况出现。实施营改增的阶段,在公司内部要设置独立的税收核算部门,加强税收核算工作人员增值税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核算水平[4]。

4.4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对税收统筹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合理定制,在税收统筹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完整的管理体制。企业建设税收统筹管理体制时,应将自身发展情况、经营范畴以及经营特点作为出发点,将有关政策作为工作创新的重要根据,激发高新技术人才积极性,使企业税收工作在坚固、牢靠的基础下顺利完成。与此同时,需要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对统筹系统进行优化及完善,跟随社会发展进程,发挥建筑行业税收管理体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不断发展。

5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管理视角的税收筹划策略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建筑承包单位只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才能实现企业竞争目标。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营管理筹划。建筑施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在税务相关法律规定范围之内对企业经营成本和详细支出情况进行总结规划,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企业赋税支出,减轻建筑施工单位课税负担。建筑行业容易出现很多特别支出款项,比如,薪资待遇、对外开销和日常招待等,这些不会计算在税前支出中,建筑承包单位应当妥善控制这类成本。再有建筑承包单位税收规划还可以用存货计价的办法,也就是对现有货物进行库存计算,帮助施工单位实现减少税收的目的。比如,施工单位经营过程中,物品有所变动,建筑单位就可以在将物品库存和使用预算作为根据的情况下使用先进先出的方法。另外,因为钢筋水泥这类建筑耗材价格不断攀升,致使建筑企业成本不断提高。所以,使用合理的存货计价办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建筑单位减少税务支持款项,减轻税务负担。

(2)合同税收筹划。建筑单位在进行招标工作时,多数采用合同承包方式,此类合同中许多规定增加了建筑施工单位的税务支出方面的负担。所以,充分了解及研究合同相关条款,合理编写及优化合同内容,能够最大程度帮助施工单位完成课税规划,特别是对于经济类型合同的签订,建筑单位必须仔细研究使企业产生课税负担的相关条款。比如,关于土地转让相关条款,尽量在税法允许范畴之内对合同进行优化。从细节着手,最大程度规避因为相关条款或失误等增加施工单位课税负担状况。

(3)承包方式税收筹划。当前形势不难发现,建筑承包单位主要生产模式有包工包料以及只包工不包料两种,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承包方法,承包单位的课税标准均按照包工包料这种承包方法全额征收。因此,建筑承包单位不管按照哪种方式承包工程,终究都是全额交纳课税。不过,现实建筑施工中,包工包料的方法利润更加丰厚。所以,建筑承包单位一般都会使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施工,经过对原材料的合理控制和管理,尽量降低成本浪费以减轻赋税,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经营利润。

6结语

统筹方法范文4

(一)科研人员的管理问题

科研人员是科学研究的执行者和生命源,科研人员的能力、素质与意识决定着学校科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新建本科院校中,一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没有实际利益,功利化现象严重;一部分科研人员缺乏科研方法,没有系统的科研理论,找不到自身的科研方向;一部分科研人员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单干蛮干现象严重,相互之间看作是竞争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校方应该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搭建更多的展现科研能力的平台;同时加强对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方向和科研方法的指导,激发其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只有建立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凝聚科研人员的主干力量,才能提高本校的科研水平。

(二)科研成果的管理问题

办学层次的提高能够吸纳更多的高级人才,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从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产量。科研成果的准确统计及有效管理有助于掌握学校的科研发展现状,有助于制定学校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有助于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对科研成果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认识;没有制定科研成果的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欠缺,不能全面有效地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对一些专利及知识产权没有相应制度进行保护;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对一些科研成果的申报要求不明确,奖励力度不够,对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没有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

(三)科研管理人员的意识问题

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上级管理单位及企业的协调者,其管理意识与能力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的成效。办学层次的提高对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提出更高要求。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重,在管理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协调意识及信息意识,在工作中缺少科学、有效、灵活的管理方法,对于学院的科学研究发展没有长远规划,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更远的眼光去谋划发展,不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缺乏协调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等各种关系,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了解与传达各方面信息与动态。

(四)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

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是学校科学研究的有力保障。办学层次的提升意味着科研经费投入及争取到的科研项目经费数额的不断增加。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缺少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因此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没有健全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财务部门不能科学编制科研预算,经常出现小支出大预算或科研经费明显不足的现象;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经费到账及开销信息不通畅;科研经费拨款性质不明确;科研人员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费用使用情况及经费报销项目缺乏一定的监督;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购买的实验资产缺乏后期有效管理,不能做到可持续利用,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大量设备闲置浪费。

二、科学发展观对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解决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向,而且对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实际意义。

(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基本要求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个层面都是靠发展来巩固和推进的。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问题也是在学校的不断发展、职能的不断转变中产生的。因此,只有坚持科学研究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才能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才能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动力与保障。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管理问题不仅仅是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科研人员需要教学与科研两手都要抓,科研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学科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研究机构建设及地方服务工作等,科研项目需要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并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其次,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科研人员要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管理部门要协调好科研人员之间、不同院系之间、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科研管理部门与校内外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科研活动营造和谐、合作环境,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最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研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协调意识、管理意识及学习意识,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研究长远规划,做好研究机构的建立及研究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加强科研道德建设、培育科学精神,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评价激励机制,保障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以科研人员为本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而言,坚持以科研人员为本是解决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根本,科研人员素质的高低、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高校是否能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坚持科研人员为本就是要把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促进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尊重科研人员的基本权利与创造精神,就是要想科研人员之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科研人员服好务。科研管理部门要创新管理理念及机制,不断激发、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和谐宽容的科研环境,要与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为他们排忧解难,尤其要在研究团队建设、研究方向、项目申报与合作、成果推介与转化等方面给予帮助与指导,为高校科研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育良好的环境。可以说,科研管理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解决科研管理问题也是人的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坚持以科研人员为本,努力解决好广大科研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三)坚持统筹兼顾是解决当前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解决高校科研管理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科研管理人员要切实掌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高校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关系,统筹好科研人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统筹好科研人员研究方向与高校长远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科研管理部门与学院各基层研究机构组织、团队的关系,统筹好科研人员与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好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筹好科研成果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好科研经费的支出。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好桥梁和纽带,努力形成全体科研人员及部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因此,统筹兼顾是解决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三、总结

统筹方法范文5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开展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可程度也有所提升,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实践操作缺失,评估方法单一等弊病也挥之不去。应力主从教学方法上积极突破,彰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为他们创设“接地气”的课堂环境,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教学内容,以此强化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通识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文化土壤。为此,本文课题组成员在讲授通识教育课程中大胆革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入实践操作的理念,从众多“实操”方法中筛选出诸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辩论等方法,历时一年对4门通识课程、650名大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些许的成果。

二、实践操作法应用于通识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估实验

(一)实验假设及对象

实践操作方法植入课堂教学后的效果评估经由实验研究予以求证,假设教学方法改革后的班级教学效果优于未改革班级。实验选取4门通识课程,共计8个班、6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门课程、4个班的学生330人设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00人,女生230人,另外2门课程、4个班的学生320人设为对照组,男生120人,女生200人。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17份,有效率为94.9%。

(二)测量工具及信度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正式问卷包括批判力、灵敏性、参与度、表达力、统筹力、满意度6个维度30道题目,采取课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完成测量,以李克特5级量表作答,用SPSS16.0进行问卷统计分析。在信度上,采用克龙巴赫(Cronbach’sAlpha)系数和斯皮尔曼•布朗(Spear—Brown)分半信度检测所有题目的内部一致性,检验后发现Alpha系数为0.912,分半信度为0.813,说明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本研究主要从量表总分与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方面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各维度间相关在小于0.01水平上差异显著,也证明了本问卷具备了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正式施测

1.教学效果的总体状况。

在已知信度、效度良好的基础上对实践操作方法植入后的教学效果作描述统计,发现6个维度上M得分为4.254、4.183、4.130、4.026、3.910、3.783,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满意度、灵敏性、统筹力、表达力、参与度和批判力。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评估。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可知,经过实践操作教学方法的植入,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三、“实践操作”教学效果评估分析

(一)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由实验可知,经过为期一学年的实践操作教学法的植入运用,实验组教学效果提升较快,从M平均分值可判断,最高分是4.254,最低分是3.783,6个维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满意度、灵敏性、统筹力、表达力、参与度和批判力,说明实验组大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提升最快,批判力提升最慢。不难发现,相比于以前通识教育授课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单一教学模式,由于引入了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热情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法,让他们的情绪体验得以释放,激发了融入课堂的学习动机,尤其是情感因素的介入,使课堂教学有了鲜活的生命,原先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教师—学生—情景”的稳定互通模型,促使教学效果从满意度、灵敏性、统筹力、表达力、参与度和批判力6各方面均得到提升,其中满意度提升最快也就不难理解了,而批判力提升最慢也说明“实操式”教学方法的改进还可以向升华批判力方向着力。

(二)男女生对教学效果的感知同异并存

实验组的数据表明,男女大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具体感知并不完全一致,T检验中参与度和灵敏性的P值均小于0.05,满意度、统筹力、表达力、批判力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组男女大学生除在参与度和灵敏性2个维度上存在感知的明显差异外,其余4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实践操作方法引入通识教育后使男女大学生在满意度、言语表达能力、规划统筹力和批判能力的提升上感知非常明显,但在参与度和灵敏性的感知上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由性别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引起,并不能否认实操方法的优越性,但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三)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

统筹方法范文6

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使得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逐年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当期收入由2001年的133.36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2114.01亿元,年均增加141.4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82%(表1)。但同时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退休人数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212.74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640.09万人,14年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支出将近翻了4翻,以年均增长率20.08%的速度由2001年的139.50亿元快速增加至2015年的1792.82亿元。从基金收支差额来看,尽管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初期出现过短暂的基金收不抵支现象,但2003年以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均大于支出,当期结余由2003年的18.45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321.19亿元,基金结余明显增多。

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金收支面临的中长期失衡风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由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共同构成。基本养老金也包括两部分,即社会统筹账户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个人养老金。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均面临收支失衡风险。

2.1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收支预测

本研究在假定实际缴费基数和缴费率变动趋势及对参保人数、离退休人数等基础数据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2015年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2016~2050年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收入情况;根据所构建的社会统筹账户支出模型及过渡性养老金推算模型,预测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下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的收支情况。从预测结果来看,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收入与支出均快速增长,2016~2018年基金收入大于支出。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29~2035年将再次出现基金缺口。2036~2049年基金收支状况良好,但2050年开始收不抵支,而且基金缺口有持续增大的趋势。从累计结余来看,到2017年,累计结余开始正向积累。这种预测方法基于以下两种假设:一是社会统筹基金只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及正常调整的基本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已经做实。但是,目前个人账户“空帐”运行严重,社会统筹基金的支出还将为个人账户为做实的部分买单,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的支出将远大于上述预测值。

2.2个人账户基金收支预测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以收定支”来测算的。但对于个体而言,可能先于平均预期寿命死亡,这时个人账户中没有发放的部分可作为遗产领取;而对于寿命超过平均预期寿命的个体,个人账户会在达到平均预期寿命时已领取完,以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将在社会统筹账户基金中支付,这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长寿风险”。本文假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利率为6%。测算2016~2050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出情况。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个人账户应当支出的部分由2016年的59.91亿元增加至2050年的2724.7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88%。其中,因长寿风险而导致的个人账户超支部分将由2016年的1.54亿元增加至2050年的848.71亿元,在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下,超支的部分将由社会统筹账户完全负担。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失衡风险。

2.3调整后的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收支趋势

进一步将个人账户超支的部分考虑到社会统筹账户的收支之中,调整后的预测结果显示:与未调整的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收支预测结果相比,基金收支缺口首次出现的时间将提前至2025年,并从2028年开始累计结余始终为负(图2)。此外,由“长寿风险”造成的个人账户超支在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支出部分所占比例也将逐渐增加。预测结果显示,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8.48%,2050年更是达到35.74%。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收支平衡面对的压力不能忽视。

3基金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

3.1历史隐性债务处理中政府责任的缺位

如何解决隐性债务是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隐性债务是指在原制度中职工已经积累,在新制度中却无相应基金支付的养老金权益的现值,即“老人”和“中人”在旧制度累积的养老金权益在现行制度下的权益现值。隐性债务本来应该由政府负担,但是政府采取的办法是“老人”和“中人”养老金的来源都要通过当期企业“统筹缴费”解决,这使得绝大部分企业无法承担这样的双重养老任务。为了维持体系的运转,政府在财政投入不足时只能挪用新职工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来支付“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这就造成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根据规定,个人账户未做实部分的费用由社会统筹账户基金支付。因此个人账户“空账”的存在,又加重了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的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基金失衡风险。

3.2缴费工资基数不实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以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并设置了缴费基数的下限。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但是企业的工资总额是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核定,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还会以种种名义发放不在“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的收入,形成一部分非工资收入。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企业仅按照所规定的下限缴费,导致平均缴费基数甚至达不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在缴费率不变的前提下,缴费基数的缩小势必减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因而,缴费工资基数不实也是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3.3较低的退休年龄及提前退休加重的支付压力

根据我国的退休政策,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这一规定制定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原有的制度已不符合当今的人口特征。较低的退休年龄意味着较短年限的个人账户基金缴费积累及较长时间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两项支出的增加,一是社会统筹账户的支出额,二是超出预期寿命后个人账户的支出额。在个人账户空账的情况下,这两部分支出都需要社会统筹账户进行支付。因此,较低的退休年龄是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退休年龄已经较低的情况下,还存在大量提前退休的现象。尽管国家已出台了严禁提前退休的规定,但是提前退休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企业希望通过职工提前退休来节约成本,一些退休后退休金变化不大的职工也很愿意提前退休,提前养老。这种行为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处于更大的风险中。

3.4基金收益率低

基金收益率低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在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的大环境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尚未完全放开,主要投资于储蓄和购买国债。但是目前存款利率水平较低,常常低于通货膨胀率。当养老金支付水平相同时,较低的基金收益率则要求较高的缴费率。因此,较低的基金收益率直接加重了制度的现行负担并直接减少了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基金一旦出现贬值,就意味着基金实际在“缩水”,按照目前规定确定的养老金标准无法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届时为了保证退休职工的生活,必须提高养老金标准,那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将会更大。

3.5扩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3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后,灵活就业人员的加入使得基金收入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压力。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不够合理及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水平较低等原因,这项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具有三低的特点,即“低基数,低比例,低年限”。另外,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其工作的流动性,在按时按量缴纳养老保险这一点上尚存在一定难度。当这批灵活就业人员陆续进入退休队伍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时,将大大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因此,扩大覆盖面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但在中长期却会导致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加大,成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4对策建议

4.1合理消化隐性债务

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处理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可通过变现国有资产存量、发行认可债券等多种方式筹资以偿还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考虑到制度改革前劳动生产率低下和转制后劳动力退休年龄过早、替代率过高等因素,应适当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历史债务的偿付责任,建立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比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筹资,逐年消化历史债务,而不是仅仅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承担,可以减轻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并能够更好地解决隐性债务问题。同时,在个人账户“空账”和转制成本问题上,政府应该承担起主体的责任。

4.2改革完善退休方案

目前,出于个人经济状况等因素考虑,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参保人员,在自身条件并不完全符合相关政策的情况下还是千方百计地选择提前退休,对于这部分人群,养老金发放机构对于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其次,企业急于减员增效,不惜造假给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对于这种行为要严格禁止。另外要制定合理的退休方案来缓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结合劳动力的特点和结构,慎重考虑。将退休制度改革的重点放在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及弹性退休制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制定上,而并非简单地延迟退休年龄,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制定出令民众满意且能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的方法。

4.3提高基金统筹层次

现阶段,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尚未完全做到市级统筹。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由于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过低,各统筹地区基金封闭运行,地区之间基金积余和基金不足并存,省级调剂和各级财政的压力不断增加。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实现之前,江苏应加快提高统筹层次步伐,完善省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调度平台,统筹协调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考虑以苏南为中心,逐步将各地调剂金与当地盈余账户积累挂钩,再由调剂金集中支付赤字较为严重的地区。

4.4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绝大部分以储蓄和购买国债为主,为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应该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江苏省应借鉴广东、山东、黑龙江等省份的经验,拿出一定比例的养老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也可以建立严格监管制度,将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投入证券市场,并委托有实力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将其盈利中的大部分用于基金的增值。也可以借鉴智利等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特种债券扩大国债规模。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督和约束。

4.5推进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合理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

统筹方法范文7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指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从而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从养老保险建立开始,统筹层次就一直备受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建立起按照职业划分的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镇居民等参加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即使参加的是一种养老保险在不同省份之间其福利待遇也不尽相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差距的扩增,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表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迫在眉睫,我国一直坚持先试点后推广,2018年实行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体调剂金制度,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等各项税费统一由税务部门进行征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现状

自1991年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及20世纪初颁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指示,中国于2009年名义上完成了建立基本养老省级统筹的目标。但如果以省级统筹的衡量标准,即“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系统”,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上海、陕西、青海等部分省市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建立了垂直管理和差额结算型分级管理模式、统收统支型和差额结算型基金调剂方式。大部分省市由于在基金调剂上、制度实施上以及管理措施上存在问题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只是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

(一)养老负担地区间不平衡加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导致了各地区间养老负担的不平衡,劳动力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导致了各地区间的制度赡养率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赡养率从2007年0.3262增加至2017年0.3767,与此同时,制度赡养率的地区差异程度也在扩大。2007-2016年,全国31个省级统筹地区制度赡养率的方差从0.010增加至0.018,标准差系数从0.0277增加至0.0417。2007年制度赡养率最低为广东省0.131,最高为西藏自治区0.603,两个地区的差距为0.472;2016年制度赡养率最低为广东省0.108,最高为黑龙江省0.745,两个地区的差距增加到0.637。地区间负担水平的巨大差异带来不同地区养老金结余水平不同,截至2017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202亿元,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基金结余所占比例较高,东北三省等地区基金收不抵支严重,基本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已经达到6个,收不抵支的面还将扩大。

(二)制约经济发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人力资源达不到最优配置。较低的统筹层次使得各地政府将养老保险基金视为自有资源,劳动力流转会使得“劳动力流入地”以及“劳动力流出地“利益重新分配,双方都怕损失自身利益,所以导致了劳动力流动的困难。又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当参保人在多个发达城市工作均未满十五年且都按照当地工资水平参保时,而后退休回到户籍所在地领取养老金权益时会导致领取的养老金不及缴纳的多,所以各地区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保障水平不一致、劳动力成本存在差距,造成了地区间劳动力的垄断。

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制约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养老负担越来越严重以及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但是在逐步实现全国统筹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只有客观认识全国统筹现阶段存在的现实制约并辅以有效地应对措施,才可以高效的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省级统筹下的“块块分割”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岗位多、就业人数多以及工资水平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多从而缴费基数大,有条件实现基金结余并且提高待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发展缓慢,相对东部地区来说,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以及就业人数较少,工资也相对较低,并且负担的离退休人员多于东部地区,造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局面,只能依靠中央财政补贴。在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情况下,如果强制实施全国统筹,则意味着东部地区缴费基数大且待遇水平降低,中西部地区待遇水平上升,并为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具体来说,这一做法确实促进了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但也造成了另一不公平现象,变相使东部地区承担制度转型成本,会使得原本养老负担较轻、工资较高的职工和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甚至提前退休来逃避缴费责任,损害全国统筹的有效性。

(二)央地责任划分模糊。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虽然明晰了财权,但并未明确事权和社会保障支出责任。一方面,由于缺乏法律条文的规定,虽然中央政府力图统一管理全国的社会保障事务,但在现行统筹层次下,地方政府并不完全受制于中央政府,在社会保障方案的设计中仍然具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上下不一致的做法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模糊的央地责任使得道德风险显现,各级政府互相推诿责任,导致责任层层下移,并且下级政府对中央政府有依赖的倾向,为了自身利益,人为扩大资金缺口从而获得上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另外,现行养老体系下,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的支出责任,但大部分的财政税收都被中央政府收走了,造成了地方政府承担了与本级财力严重不匹配的社会保障支出责任的局面,这种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现象也严重违反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既有利益的约束。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最重要的是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地方利益以及部门利益,在现行以GDP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依据,基金结余多的发达地区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养老金待遇水平,还可以用这部分资金支持其他经济项目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为了不损失自身利益从而缺乏动力建设基本养老保险,各个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都是地方统筹且自负盈亏的,各地区都希望劳动者在本地工作在异地退休从而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各地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势必会阻碍全国统筹的推进。具体来说,全国统筹明确中央政府为制度的直接责任人,势必造成相应的干部管理体制与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的整合,地方政府因此丧失原有的管辖权,地方利益会受到冲击,发达地区也会因为待遇水平的下降加剧央地间的博弈,并且全国统筹后会改变原有的征缴管理体制,专业化的征缴管理体制会从另一层面削弱地区间的利益,种种因素使得全国统筹的推进艰难且缓慢。

(四)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即使存在中央财政补贴,2028年养老金当期结余会呈负数,2035年即将耗尽。如何保证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大多数学者提出根据大数定律应该实行全国统筹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从而分散现阶段低统筹层次存在的风险,但在养老保险中,大数定律指的是当实际参保人数越接近计划参保人数时并辅以有效筹资机制和给付机制可以保证基金的稳定,并不是简单地将小统筹地区合并成大统筹地区就能改善基金状况,就现行实现了省级统筹的部分省来看,基金投资效应并没有比以往市县级统筹高,甚至更低,所以养老金投资效益低与统筹层次没有直接的关系。养老金投资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第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则太过严苛,即国发[1997]26号文件规定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即养老保险基金除了预留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其他必须买国家债券或存入专户,禁止用于其他营利性行业,若是一直延续这个规定,全国统筹面临的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可能更加严峻。第二,基金管理运营不规范,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经常发生。全国统筹后基金的投资效益能否得到提高还是一个问号,如何提高基金的投资营运效率保证基金保值增值是全国统筹的一大难点。

三、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路径

(一)过渡式改革,逐步推进。在各种制约因素下,立马实现全国统筹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要求我们采取过渡式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养老保险以市县级统筹为主,90年代后期国家提出尽早实现省级统筹的目标,自此各省开始建立省级调剂金制度,即从全省各市抽取一定比例的基金用于全省各地间的调剂,2018年7月起,我国开始正式实施中央调剂金制度,即从各省之间抽取一定比例的基金用于全国各省之间的调剂,以盈补缺,比例从3%起,逐步增加,这种做法和之前实现省级统筹目标的做法相似,截至目前,大部门省仍然停留在省级调剂金制度,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所以目前我们既要缓慢推进中央调剂金制度又要加速实现31个省市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为实现全国统筹提供先决条件。为了保证全国统筹的有效性,在逐步实现全国统筹目标的过程中,允许各地区建立地区附加养老金制度满足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实现制度间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二)明确央地责任,加强监督。1.厘清责任。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责任不清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也成为当前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一大难点,所以必须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责任。首先,为了保证实施的严谨性,责任界定必须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将各级政府的责任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中央政府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事权,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进行工作,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政策”的做法,具体来说,养老保险管理的基本步骤分为:参保缴费、核实缴费明细、信息管理、发放待遇,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划分各自在各个步骤中应承担的责任。中央的社保经办机构主要负责顶层的制度法规、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养老金待遇核定发放、规划的建设并且适度的弥补当期养老金缺口,其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由于参保人的流动性太强以及地方的差异性,参保缴费以及核查缴费明细等、参保人基本信息的录入与核实都交由省级经办机构及省级以下机构来处理。其次,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应的制度,保证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2.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要严厉打击地方机会主义,在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过程中,各省基于自身的利益会疏于监督甚至纵容不缴费、少缴费等行为,所以要切实解决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间的利益博弈问题,杜绝不缴费或少缴费等行为,不断丰富监督管理体系,鼓励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督促企业及当地政府按时足额缴费,中央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对地方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缴费不实立马公告处罚并且不断加大惩处力度,做到信息公开化,最大限度地保证全国统筹的顺利推进。

(三)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基金管理。为了妥善处理养老保险统筹后的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应该尽快修改投资规则,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率,吸引对市场信息有充分掌握的高素质投资人才形成专门的投资团队,从而保证全国统筹后达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国务院在2015年8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支持地方养金进行投资运营,并且在当月17日做出养老金正式入市重大投资决策,并且成效显著,在2017年,养老金投资收益额为87.83亿元,投资收益率为5.23%,但养老金入市规模比例仍然不大,在全国统筹后,养老保险基金全部归于中央财政管理,逐步按计划扩大养老金入市规模,达到最大收益率保证全国统筹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另外,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杜绝挪用基金的行为发生,定期公布基金的运营和监管状况,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化,激励参保人积极按时缴费参保。

(四)加快建设养老保险信息管理和精算系统。搭建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和精算系统是推进全国统筹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平台,对全省各地服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采取统一安装、操作将各地区人口密度、流动程度、人均赡养率、参保比例,养老保险覆盖比、参保企业及职工的基本信息、地方政府的征缴力度及待遇发放、养老保险结转等数据统一收集至一个平台,防止因为各省、各市、各部门因为信息阻塞不能进行有效的对接,也为劳动力流动所引起的社会保障转移问题提供更便捷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在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平台安装监督管理系统,确保中央掌握各省最新的参保人数及基金使用的最新情况,以此规范各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最高效的推进全国统筹目标的实现。再者,进行基本养老保险的精算可以高效评估基金收支的风险,实时对制度参数进行调整,并且基金的投资运营也需要养老保险精算报告来进行客观判断。

四、结语

统筹方法范文8

1.中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进程

(1)金融交易和工具的创造性变革。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国家央行放宽对金融组织的交易事务控制后,中国金融组织的业务创新进而日渐涌现。由金融组织的欠债交易事务创新看,前后涌现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的定时储蓄、保值存款、买房存款、托付储蓄、信用存款等新形式;由资本业务看,涌现了按揭贷款、按押信贷等新方式。伴随金融市场的前进,中国的金融工具创造性变革亦较为活跃,不但有货币市场上的创造性改变,像国债、商务票据等;还有资金市场上的中长时段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等。其间,股票上的工具创造性发展,除引入世界流通的普通股与优先股等吸收性创造之外,又有拥有中国特点的b类股票、组织内里员工股权证等传统工具创造性发展。

(2)金融技能技巧上的创造性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金融技术的创造性发展进程很快,特别是在金融电算化上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金融组织依旧停滞在原始的人工业务时段。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中国金融组织的电子化设备发展快速,已然组成了相当规模的电算化体系整体。

2.金融授信交易事务创造性发展———中国的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是和信用统筹管辖综合最密实的金融创新方式,在中国,身为金融组织的资本业务,消费贷款亦是这些年以来前进最迅速与最关键的金融创新形式。购房贷款是消费贷款的关键点。为了推进与激励人民买商品房,中国大力支撑经济适用房构建,对买房贷款推行优惠利息等支持购房贷款,促使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从1998年到2000年,单人购房贷款余额增长了近2950亿元,到了第二年的10月后期更是超越五千亿元。到了03年,个人购房消费贷款将近一万两千亿元,占有中国消费信用贷款的75%左右。中国的汽车消费贷款交易开始于98年。自此,中国汽车消费贷款事务不断前进,各个商业银行均加入了这个业务中去。01年至02年属于中国汽车消费贷款事务发展最迅速的两年,中国各个商业银行此项贷款余额由最初的四亿元增长到一千一百五十亿元。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颁布了教学助学贷款制度。助学贷款主要是针对家庭较为贫困的高等院校学生以及其家长。其种类有财政补息型与商业助学贷款型。对高等院校里面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金融组织能够用财政补息的方法下发国家助学贷款,抑或依据自己业务特色,对高等院校学子以及其家人下发普通的商业助学信贷。通过对01年的数据显示,助学信贷余额已然上升到270亿元左右。

二、增强中国信用统筹管辖构建工作,推进金融创新的继续前进

信用统筹管辖对金融创新、尤其是消费贷款的发展拥有不可代替的关键作用,拥有广阔的运用前景,面对中国目前信用统筹管理发展滞后,不能高效支撑创新的现实情况。应当从构建中国的信用统筹管理系统着手,增快信用统筹管辖构建步伐,促进金融创新向前迈进;加强整个社会的信用理念,政府、实体经济单位以及个人均需将诚实讲信用当作基础的行为准绳。依照完备法规、特定营运、商业运转、专门服务的方向,增快构建实体经济单位与个人信用服务系统。构建信用监控与不诚信惩罚规定,逐渐公开信用服务市场。

1.增快有关信用法律的落实步伐,明确我国信用统筹管辖组织

信用法律是处理信息不对等的法律支持,属于社会信用统筹管辖系统构建的基本,亦是中国社会信用统筹管辖系统的第一重点工作。对于中国当前的消费贷款来讲,第一要构建并完善个人信用贷款法规,组成一个正式的贷款组织、商圈部门和个人三者关联的整体系统,其包含对贷款组织和商业组织作出规范,对信贷情况和授信行为作出标榜,亦包含对借贷人的偿还行为作出规范,还有对借贷人的不守信做法给予严惩的一连串有关法律法规。完备的法律规章在消费贷款里面明确借与贷款两方的权利、义务及出现纠纷的处理方法。信用法律的重要目标乃是构建社会信用体制的基本,给社会信用系统构建与信用项目供应完备、公平与相对平稳的准则,指挥与确保社会信用项目和行为正常运行。一般普遍的制度应当包含法律章程、行政准则、国际约定和国际惯例、社会习性和风俗等。中国信用法律构建亦不外乎如此地涵盖这些内容,在信用法律构建上,关键处理两大项任务,就是对现今的信用法规章程的改善,还有构建有关信用新立法。重点的工作当环绕下面几项来开展:

(1)构建确定数据公开范围的法律章程,其间包含必定公开的数据源以及监控组织的责任,还有对于给大众供应虚假数据的严惩,在强制性开放很多征信数据信息的同时,务必确保另一些数据的保密性。

(2)构建和明确商账收款的法律章程,其间当包含特许各层级工商局公开商账收回类信用管控企业的注册,确定用法规抑或信用方式作出商账收回的顺序和行为规定,对消费者和公司法人的追收账款方式的规定。

(3)还要迅速制定好关于个人的破产条例,使得欠债的人信用过分扩张导致没法负担偿还债务时能够宣告破产,控制单个人能够经过申请免去的债务总量与类型,以免个人破产与债务削减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当前,中国很多省市已着手构建自身的征信作业试点,为了指挥与范式化当地的信用系统构建,当地执政部门应当出台地区性的有关规定。中国的信用立法工作属于一项长年累月的工作,不可能即时达成。信用立法构建不可以只追求速度,而要注重稳固和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可以先让相关的各个部委开始在自己主持的领域做有关信用法规的立法调查,接着让国务院组织主持与开展工作,正式步入立法程序。当前国家央行等许多部委均在自己施职的权限里管控着对应的信用项目,而且推行了许多详细的管理章程和实施策略。此种自身组成的信用统筹管辖职能和分工,产生于需求里面,在特定时间里面是合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的,然而伴随大众对信用的注重还有信用项目的快速发展,需要中国的信用项目统筹管辖、规范化,增强力度,整体前进。所以,只是维持这样的分工则不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态势的需求,当思量构建专业的我国信用统筹管辖组织,主持全国信用统筹管辖的安排、整体设计、全面调节。

三、快速发展中国的信用统筹管辖产业

构建信用系统,制定法律虽是是比较长时间的工作。并且信用统筹管辖对金融创新的支撑,不但体现在法律章程的限制中,更在于信用统筹管辖产业与金融组织的协调分工里面,对后者的信用运营项目供应信用信息管控与信用管控服务。所以,应当快速构建和发展中国的信用统筹管辖产业发展,其关键有下面几点:

1.快速构建与发展专门化的征信组织以及信用资源库

当前在中国,最重要、亦是最缺少的则是专门化、程序化、初具规模的征信组织以及它的资源库。这不但束缚了个人信用项目与消费贷款的发展,亦左右公司的信用活动的开展。信用资源库是经济主体各式各样社会信用项目的登记表。此种记录是档案、是数据、是告示、是约束,是大众统筹管辖系统的基本。缺少信用资源库,信用统筹管辖则无从说起。构建资源库能够在两个方面打下基点。第一需纵向深入发展。当前,中国的银行、海事部门、工商管理、税务部门、公安局等均有一定程度上的信用资源库。现在的难题是要让大家已然拥有的信用信息与管控更为专业。比如,商业银行能够在储蓄实名制的前提下实施行际网络流通,让银行在把握较为真切的个人资本情况基础上,对已有的信用卡客户信息作出填充与升级。

2.推进专门化的资信评价组织的深化发展

由征信发展情况较好的国家来看,一个完备的信用统筹管辖行业包含了十种以上种类的公司。我们当前没有具有如此整体完整发展的条件。然而其间某些必要的与大家已然有相当基础的组织应当快速发展起来。中国是国际上资信评价组织数量最多的国家,央行曾审批过九家全中国事务性的评估企业,但当前的发展均不是很理想。在现今中国金融业与金融创造性项目一派繁华的现实下,资信评估产业面对着强大的发展潜能与压力。不但中国消费贷款急需个人资信评价组织的参与其中,在别的金融创新模块里面,像发行债券、在世界资本市场融通,亦一样急需具有公信力的评价组织的评定。此正是资信评估产业繁荣的大好年华。

3.构建并高效运作不良信用严惩体制

依据当前的状况,我们应当对不良信用进行严惩,激励各个主管部门、各个产业集合会和协会统筹管辖与限制各个体系里面的信用和信用项目,建立告示机制、严惩机制,开放严惩详细条例。此种作业有实行的简便性,可以很快地完成。能够让当前处于恶化的社会信用境况获得最大程度的改善,让某些不良信用行径获得限制。从久远看来,就一定要发展间接信用严惩机制。因为在本质上,信用行径和信用境况更多的是需要大众监管与限制,并且对消费者信用行径的限制更多的是经过我们社会来实现监管作用。征信企业以及资源库、资信评价组织等各类信用统筹管辖组织则是社会信用监管和约束的基本。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