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印刷工艺范例6篇

书籍印刷工艺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1

〔关键词〕最美的书;印刷;工艺;实践与创新

书籍是古老的文化产品。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科技工艺的进步,书籍的设计和印刷工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印刷工艺对于书籍的改变,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催生了书籍的更高层次的功能作用,最美的书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精神属性的文化产品,多元化的内容让人们重新审视传统书籍。而这一切都与精湛的印刷工艺密不可分。

一、“最美的书”的发展概述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世纪时候,册页书籍开始普遍使用。随之印刷术的发明,让书籍的印刷工艺得到了正式发展。在科技的推动下,最美的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让科技迈向新的台阶,同时书籍印刷工艺有了巨大的革新和发展。在这个时期,书籍无论是印刷,还是其他环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断地融入到实践当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直到1948年莱比锡一次“世界最美的书”书展活动正式推行,这才让这类书籍的印刷设计活动有了新的名词,——“最美的书”。从此全世界每年都会有40多个国家共同举办这类活动[1]。2009年,我国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被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深评委团荣幸地选为“世界最美的书”。因此,我国的“最美的书”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最美的书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又体现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转变。在科技工艺下,其实是人们内心和世界的交融、碰撞、交流的产物。

二、“最美的书”印刷工艺的实践与创新

众所周知,上世纪后半叶开始,书籍的印刷工艺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的铅印技术逐渐被胶印取代,对于书籍的文字内容技术的处理随之改变。这种印刷工艺的革新可谓令人瞠目结舌。更重要的是,印刷工艺的理念这时候也彻底被更新。人们更加愿意接受新的创新理念[2]。虽然铅印成本比较低,更加便宜,大批量的印刷也比较容易,字体字迹更加清晰简洁,但是它的工艺技艺和工艺效率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胶印的出现就带来了一场势在必行的印刷工艺革新。胶印工艺效率高,速度快,操作更加灵活便捷,从视觉上来看,也更加具有现代美[3]。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生活的人们对这种理念的突破尝试,也更加愿意接受,无论在主观条件上面还是客观条件上面都促使了“最美的书”印刷工艺的理念创新。同时,在引导读者接受这种理念的过程里,也是十分顺利,几乎没有受到障碍,可谓顺理成章。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的理念比较明确清晰,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现代工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环境与人的需求的矛盾。而传统印刷工艺的理念造成了上述两者的不和谐局面,人们耳濡目染,可是随着理念的不断创新,人们似乎找到了解决办法,除了满足审美的需求外,还能保持环保精神,这一点上面达到了最美的书和人们需求的一致共识[4]。现代印刷工艺与传统印刷工艺有很大不同,这些都体现在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当中。最美的书的工艺形象也是五彩斑斓,主要体现在烫印工艺、纸面整饰、上光工艺等几方面。烫印包括烫金银、烫电化铝、印专金、印专银、烫漆片几类;上光工艺主要有重点上光、整体上光、覆膜、过光油、过哑胶、过光胶、过哑油几类[5];整饰成型主要有压纹、凹凸压印、打孔、模切几类。这几方面的工艺技术各有千秋,综合起来就对最美的书起到了很好的衬托,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可以起到实用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精神层面的附加值。总体来看,这是不同于以往书籍的[6]。本文就这几方面的工艺进行分析研究,旨在突出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的实践与创新情况。

1、凸凹压印的实践与创新。这种工艺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工艺。最美的书通过这种工艺可以极大地增强美感,突出特点。这种工艺通过一种凹凸模具,将最美的书的表面产生压制效果,最终形成压印。压印过后的最美的书明显会有立体的手感,从视觉看彷佛浮雕,这是和以往不同的一种工艺。另外,这种工艺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油墨,直接在书籍表面通过设备就可以完成。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主要的类型有粗细深浅几种,相互结合,形成不同的效果。例如,我国的《艺诗集》书籍就采用了这种工艺。因此还获得了201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它的封面几种体现了凸凹压印工艺,给人一种大方高端、但不失朴素的气质。

2、金银墨工艺。这种工艺主要体现在书籍的某些局部,为了突出层次感,让书籍的整体更有呼应感。这种工艺之前也可以看到,主要是精装书采用这种工艺,但是现在许多平装的书籍更青睐于这种工艺,而且我们发现,似乎平装书更适合这种工艺的衬托。这种工艺可以让最美的书体现一种艺术气质。金银墨是一种特殊的色块,没有明显的彩色度,因此用在书籍的标题、扉言上面,可以和其他部位的彩色形成协调,丰富书籍的美感,形成一种大气、端庄的气质。目前它的应用有一些问题,在油墨的耐热性上面比较难以把控,因此就会对光泽、颜色的问题有一些小的干扰。通常实践中采用的办法就是先铺底色墨,然后印刷金银墨。这种工艺如下图所示。(黑色的书籍就是底色。)3、激光打孔工艺。这种工艺最初是服务与装订环节,与印刷环节无关。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工艺也开始对印刷环节起到了帮助,因此让最美的书具备了更多种优势。这种工艺功能丰富,使用灵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它解放了打孔的作用,让打孔不仅服务于后期的装订,也延伸到了前期的印刷当中。比如开片,开窗,开洞,这些都可以依靠电脑完成,既方便又快速,因此就实现了完全创意的可能。人们从这些孔洞里面产生许多联想,增加了最美的书的魅力。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形状上,都给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在读者的心灵当中增加了质感。像许多艺术类的图书,都使用了这种工艺,更加突出书籍的内容和特点。因此称为最美的书并不言过。

三、“最美的书”印刷工艺的发展趋势

印刷工艺渗透进书籍,无疑对书籍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好处。目前来看,最美的书正是契合了这种印刷工艺的创新,并且把实践融入了书籍的设计当中。最美的书不仅体现了书的内容,还体现了书的美感,更说明了一种创新实践的态度。最美的书发展的几十年当中,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最美的书成为了可能,从文字内容方面,到印刷排版设计装帧等环节,都渗透着这种理念。这和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城市化的发展,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化的书籍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精神层面需求的客观趋势[8]。那么,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和最美的书的结合,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最美的书的历史进程,其实就浓缩了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历程。我们探讨“最美的书”的印刷工艺创新实践,这是一个动态的分析过程,要从实践当中总结规律。最美的书的发展历程,就是现代印刷工艺的发展历程,从纸质的书籍设计,到现代多元化书籍的出现,说明创新才是书籍的唯一出路。不仅是书籍,其他文化产品也是如此,这是本文带来的启示。创新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真正的创新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大量的实践,才能完成创新,才能让创新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而实践并不是漫无目的实践,是有目标有计划的实践,这就需要有创新点来支持实践过程。最美的书经历了不同的创新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印刷工艺的最新特征,这种创新有利于实践的完成,同时,实践也促进了下一次创新的发生可能。我们相信最美的书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M].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

[2]赵正.砚耕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3:35.

[3]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6.

[4]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43.

[5]李淑琴,吴华堂.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8.

[6]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76.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2

关键词:书籍装帧;材料与工艺;触觉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39-01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通过特有的形式、图像、文字色彩向读者传递信息的艺术。书籍的设计艺术正是通过现代意识趋势下书籍装帧的新概念,来符合时代追求创新的特性。书籍装帧的设计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好的艺术创意都要通过材料与印刷制作工艺转化成物化形态的书,考究的装帧材料和精湛的印刷工艺,是提升书籍装帧设计作品的重要因素,形成了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触觉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印刷制作水平进步越来越快,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层出不穷。同时书籍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设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诱发读者的购买欲望的前提,仅靠书籍平面的图形和色彩的视觉刺激是不够的。设计者根据不同的书籍定位与形式内容采用的具有特殊质感的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迎合受众不同的触觉需要,并以强烈的质感体现其设计趣味。独具特色的“视觉质感”能给读者特殊的视觉反映,唤起读者一种触觉的新鲜感。近年来随着我国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书籍设计师们,在一本书上采用不同质感的材料,从硬卡纸、塑料到木材、草叶、金属等;或者依据书籍主题,图式内容做成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者以标志、文字提示受众去打开书籍,使之变成意外美观的形状等等。这些视觉质感的特殊性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动手翻阅,能够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是平面与立体的综合体,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书籍装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设计师而言,就需要首先立足于创意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与工艺运用上求新求变。一本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不仅从书籍封面上感受到设计师在印刷材料和印制工艺上的良苦用心,而且由外入内,随着视觉的流动,每一页都进行了精巧的安排留给人美的享受,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艺术,建筑艺术是空间艺术,静的艺术,然而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形成一种流动性。装帧材料和印刷工艺也是如此,给读者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综合感受。书籍装帧作品的由内而外的设计韵律,产生了不同的韵律变化,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与视觉思维的推理认识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知识、审美等多方面的需求。

日本书籍设计家原弘先生说:“尽管说书是文化产品,但只要在书店里出售,就必须把它看成商品。”因此,有必要把书的外观设计作为商品包装来考虑,将重点放在书籍外观的装潢上。其特点是简洁明快色彩组合,美观大方的字体设计,条理清晰版式设计,强调空间想象对比,重视材质自然美,提高视觉设计的冲击力。

因此,要想体现书籍装帧的触觉美,保证设计的效果通过印刷技术完美地体现出来,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印刷技术和工艺有着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材料和工艺的特性以及书籍内涵的理解,进行合理的设计运用,塑造完美的设计效果。不而是为了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过分地追求设计感,或大量地使用高档材料,或采用繁杂的工艺手段,似乎惟有如此,书籍才能被“典藏”,才能与国际接轨;惟有如此,才堪称为“书籍设计”。现实中确有众多华而不实的图书,无不显露出装饰过度后的轻浮与浅薄,昂贵材料堆砌出的奢华与虚伪,使书籍装帧失去了原有的本能。所以,书籍装帧的触觉美也是一种朴素而又淡雅的简约之美。

装帧材料与工艺的运用也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印刷品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这就要求书装设计人员在满足设计的要求和印刷工艺的可操作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因素,因材环保材料及工艺的出现更为书籍装帧的发展增添了魅力。近年来对书装设计影响最深远、带来最大变化的技术就是UV上光技术的出现。通过UV上光,既可以提高印刷品的光折射的感觉,又能局部提高亮度,而且还是非常环保的绿色技术。我国的印刷企业把UV技术所带来的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国外的印刷企业只是通过印刷过程中的联机进行UV,这样被UV的地方就显得特别光亮。而我们国内的采用了UV与丝网印刷技术的结合,把UV单独作为印刷工艺中的一个加工步骤,不但被UV的地方非常厚实,而且还可以在其中加入很多辅料,有了颜色的变化和一些特殊的效果。

因此一部书籍的问世,在获得读者欣赏、社会认可、世代流传的时候,这既是作者的精心创作,也是书籍装帧设计人员完美设计的表现,更是印刷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技能、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要求书籍设计者不断的探索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将材料工艺的运用同自己的创意进行完美的结合,推动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diversity of book design tools,materials,rich language,accurate printing technology,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tinues to develop,all of which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binding design.

关键词: 数码设计;书籍装帧;历史沿革;时代特色

Key words: digital design;book binding;historical origin;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中图分类号:TS8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49-01

0引言

书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意志、理想的体现,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书籍装帧艺术则是对这个物质载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的设计。书籍作为信息的载体,伴随着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在将知识传播给读者的同时,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因此,好的书籍不仅仅提供静止的阅读,更应该是一部可供欣赏、品味、收藏的流动的静态戏剧,通过读者眼观、手触、味觉、心会,在领略书籍精华神韵的同时,得到连续畅快的精神享受。这正是书籍装帧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根本宗旨。

1我国近现代书藉装帧设计的历史沿革

“五四 ”时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新文学和新美术的发展,也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设计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由于新文化的传播和先进印刷技术的引进,中国的书籍艺术逐渐脱离了传统的样式,开始向现代书籍的出版印刷方式和设计形态转变。新文学团体纷纷出现,新式书籍种类日渐增多,不少文学家、美术家和出版家开始重视书籍装帧艺术。鲁迅提倡向外来艺术、包括西方的艺术设计学习,使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彻底改变了传统书籍装帧的样式,建立起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新的、现代的设计风格。他要求设计家注意吸收中国古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营养,在设计的作品中应具有民族艺术的气派和精神。当时许多文学家、画家和从事其他艺术设计的美术家只注意封面设计,缺乏对于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把握,鲁迅则注重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面貌,主张将封面、版式编排、字形纸张、印刷装订等结合在一起整体进行设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救国”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呼声,在上海、南京、北平、杭州等城市从事书籍设计的艺术家一部分来到西南的“大后方”,一部分奔赴以延安为中心西北解放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根据地。当时印刷条件十分困难,书籍多采用图纸印刷,书面也只能用普通的报纸,封面和图画多采用木刻和漫画的形式,由画家自己刻印或画家起稿由工人手工木刻印刷。木工艺术和漫画艺术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中国的书籍艺术又有了新的面貌,使书籍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特色,通过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形势完美的表现出来。

1979年3月,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全国书籍装帧展览”,这是继1959年“全国书籍装帧插图展览”以后新中国又一次规模盛大的书籍艺术展览活动。这次展览影响很大,期间著名书籍艺术设计家曹辛之撰文写道,装帧设计是决定书籍的结构和形态的手段。一本书的开本大小,纸张、印刷方法、装订形式的选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版式等的设计,都属于书籍装帧工作。此次会议还呼吁尽可能解决装帧材料短缺和印刷技术欠佳的问题,为提高中国书籍艺术设计的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中国书籍艺术设计走出“”创造的误区起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给我国封闭已久的实际装帧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外来文化如决堤的大坝,汹涌而来,超自然的想象、巧妙地构思、强烈的色彩对比,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我们的设计人员开始重视书籍装帧设计,但因长期的封闭缺乏对外来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一味地抄袭国外作品的表面形式。从我国的一些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空洞、浅薄、浮躁、缺少文化内涵,外来的装帧设计形式消解着我国装帧艺术的特色,我们的设计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国外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背景、环境、经历、文化等等,才能深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动机。不然我们的设计人员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抄袭上,显然是生硬的,我们应是注重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融合。我国的装帧艺术强调创作应建立在学识,修养的积累上,将设计上的虚实、疏密、曲直等形式变化,转化为中国书籍装帧所独有的气韵之美,这种独有的美在西方装帧设计中是追觅不到的。西方装帧设计艺术注重视觉的冲击力,强烈的色彩和鲜明的形式。他们的这种特色,是源于西方绘画中浓烈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我国的设计作品缺少国外作品的想象力、创意能力及强烈的视觉效果,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但是不能丢掉我们自己的特色。

新时期数码技术的介入,使各种创意与设计方案都能制作出来。无论色彩、肌理、字体、形象、布局等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处理这就是设计人员的设计观念有了更大的创意想象空间。数码设计的出现带给设计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设计人员的创意空间得到了很大的延伸。与传统的手工绘制相比,电脑以其高效、便利、精确等优势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表现手段,使人摆脱了繁杂的手工劳动,可以精确有效的处理各种文字和图像,实现以手工绘制无法表现的创意。无论是在收集素材、创意制作,还是完成印刷过程中,数码技术都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我们看到了许多国外的优秀设计作品。特别是数码技术涉入的书籍装帧作品,其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丰富多变的字体和精美的印刷质量,对我国的设计师构成了强烈的震撼。电脑使设计师从复杂、重复的手工绘制中解放出来,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想象力和再创造力的深度挖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拓宽了思维空间。随着我国数码技术的进步和数码设备的普及,设计手段逐渐多样化,材料语言的运用也越来越丰富,使书籍的形式与内容有了很好的统一,艺术与技术有了完美的融合,从而使我们的书籍装帧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4

关键词: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发展

书籍装帧设计基于其“小学”的学科属性而鲜有人谈论体积这一概念系统。而伴随着现代出版业的逐步成熟以及出版市场的进一步灵活运营,从而促进了专业装帧设计的个体人才和人才队伍的不断涌现和成熟,这一概念和职业也开始逐步为世人熟识,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出版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书籍装帧设计已经逐渐显现出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科学与文化语境下被提了出来并得到全社会和理论界的肯定。而大量的实践现实证明,书籍装帧设计实实在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五四”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演变

中国的近现代是一个逐步进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伴随西方印刷术的“东渐”引入,西方的工业化印刷代替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因此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装订工艺产生了,同时还催生出了精装本和平装本,装帧方法也由此发生了结构层次上的变化,封面、封底、版权页、扉页、环衬、护封、正页、目录页等等,统统构成书籍设计的全新的重要元素。

而中国现代的书籍设计也仅仅是百年区间内受西方世界的影响,但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冲破了闭关锁国的文化政策,自此西方装帧设计理念和技术进入中国古老的文化社会。诞生于“五四”前后的出版物,书籍装帧设计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上都实现了与新文化革命的同步效应,共同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元。而这里不可回避的要谈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坛巨匠,不仅在中国现代思想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在书籍装帧设计工艺方面也起到了难以企及的先锋作用。鲁迅先生事必躬亲,自己动手,亲自设计了数十种书刊封面,同时还鼓励指导了一批青年艺术家的悉心钻研、大胆创作,同时还促进了理论创新方面的建树。对待设计封面这一工作,鲁迅先生自开始起就表现出了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开放态度,同时还能够保持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而且鲁迅先生在封面设计中对图解式的创作方法旗帜鲜明的表现出了反对意见,他请陶元庆设计《坟》的封面时说:“我的意见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另外他在一封信中又说:“璇卿兄如作书面,不妨毫不切题,自行挥洒也。”[芦扬 蔡婉云,浅谈书籍装帧设计在中国的发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8)]鲁迅先生的这些想法集中表现为强调书籍装帧作为一门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及其对文学作品有限的依赖性,从而主张这一设计行为所赖以生存的装饰功能,因此对于它所装饰的书籍内容不必勉强配合,这对于几十年后的现当代出版设计理念来说也是超前而适用的,却历来是容易忽略的所在。鲁迅先生还对传统的过挤过满地书版格式持反对意见,认为排版的高密度而一点空间不留,是一种设计上的弊病,需要改正。而长期以来,出于对纸张的节约的片面强调性思路,书籍逐步被当做一种类似“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而非艺术品来看待,成为现代工业化时代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非独立性的硬伤。而反而是处于几十年前新文学革命的开放时代,各路设计家和学者百无禁忌,各领,反而推动了书籍装帧设计工艺的新发展。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很多学者、书画家也都不同程度的对书籍装帧设计工艺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性贡献。陈之佛先生从给《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文学》设计封面起,到为天马书店作装帧设计,坚持采用近代几何图案和古典工艺图案设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子恺先生以漫画制作封面堪称首创,而且坚持到底,影响深远。而钱君淘先生认为,书籍装帧的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他个人便运用过各种主义、各种流派的创作方法。但他始终没有忘装帧设计中的民族化方向。

二、抗日战争乃至建国后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演变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伴随战争形势的综合复杂性变化,全国形成了日伪区、解放区和国统区三大地域,每个区域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但是在印刷条件上都一致的艰难短缺,而当时的解放区由于长期被和日伪严密封锁而成为条件最艰苦的区域。解放区的出版物,很多甚至出现了一本书由几种杂色纸张印刷而成,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葩。而同样处于大西南的国统区没有条件以铜版、锌版来印制封面,印书也是靠土纸,而只好依靠画家木刻,自绘,或者由刻字工人刻成木版上机印刷。印出来的成品反而有一种原拓套色木刻的效果,朴素而原始的美感反而成了一种特色。相对来说,日据区域的条件相对好一些,然而太平洋战争到日本投降这一期间,由于战争形势所造成的物资奇缺,北京上海也只能用土纸印书,白报纸印刷已经成为一种罕见的奢侈品。而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建立以前的解放战争时期,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又迎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期。以丁聪、钱君淘、曹辛之等人的成就最为明显。老画家叶浅予、张光宇、黄永玉、池宁等也有创作。曹辛之以隽逸典雅的抒情风格吸引了读者,而丁聪的装饰画则是以人物见长。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工艺和装帧技术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而自此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开启了异彩纷呈、多元风格并存的格局。而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在“十年”期间遭到了大举破坏,“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

总之,作为书籍造型设计一种艺术化体现,书籍装帧设计工艺经历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直至当代,在继承了中华传统印刷术和书画艺术为核心的装帧艺术理念的同时,在近现代又合理的吸取了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工艺理念,形成了中西合璧的书籍造型艺术生态。

参考文献

[1]孙彤辉,书装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5

从现有的史料看,龙鳞装产生于唐代。其虽然还保留着卷轴装的外形,但内部书页却如现代书籍一样,可以翻阅查检。到了唐末五代,这种龙鳞装开始向册页装过渡。册页装书籍出现后,龙鳞装因其装帧工艺的繁杂,加之当时的科技发展程度所限,这种独特技艺逐渐失传,印刷界前辈武文祥先生和印后专家王淮珠老师曾指导吉斋进行过有关龙鳞装的探索,而笔者结合手卷的特点,对龙鳞装进行了创新,成功研发了龙鳞装手卷这一装订形式。本文中,笔者将和读者分享龙鳞装手卷的形制特点、研发过程以及具体工艺。

汲取手卷之精华融入龙鳞之血脉

2006年夏,笔者经好友推荐,帮助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抢救性复制保护国宝明代孤本经折装三十二篆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此,笔者走遍了江浙皖等地的宣纸书印制企业,同时潜心研究传统书籍的文化内涵,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一种名为龙鳞装的书籍装帧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龙鳞装的制作技艺几近失传,实物也只有《刊谬补缺切韵》等残片,尝试做出一个龙鳞装书籍的实物十分必要。笔者遍查古籍资料,反复揣摩试验,走遍大半个中国,经历无数失败,历时3年多,于2009年冬终于成功研发了龙鳞装手卷,并于2010年夏申请了发明专利。

龙鳞装手卷集龙鳞装便于检阅和大容量的优点与卷轴手卷含蓄内敛之美的特点于一身,以一张比书叶略宽的长条纸作卷底,然后将双面书字的书叶逐次粘在卷底纸上。其粘法为,除首叶为单面书字,全幅粘裱于卷底纸右端之外,其余书叶都是双面书字,每叶都只能将右边一定宽度的空白条处粘于卷底纸上。具体粘法是:在第二叶右边无字空条处施胶,粘于首叶粘贴条末尾,并与首叶的粘贴条并列对齐粘贴在卷底纸上;再将第二叶书叶向右掀开,以第三叶书叶右边空白条处涂胶相错粘于第二叶后边的卷底纸上;干后再将第三叶书叶向右翻开,依次粘第四叶、第五叶……直至粘完;最后以卷底纸右端轴棒为核心,从右向左卷起捆扎,一本龙鳞装手卷就完成了。龙鳞装手卷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与卷轴装手卷相反,龙鳞装书籍是从左往右展开,从右往左卷合,而卷轴装手卷是从右往左展开,从左往右卷合。这是因为手卷有杆有轴,左轴右杆,而龙鳞装书籍没有杆和轴,所以,要将手卷的特点融入龙鳞装书籍中,就需要将杆和轴这两个重要元素融合进来,但是要将卷轴手卷的杆和轴对调,将展合方式相应变成“左杆右轴,从左往右展开,从右往左卷合”,这样才能适应书籍的“中式翻身”,便于向右翻页阅读。

龙鳞装手卷还汲取了线装书的一些优点。原来龙鳞装书籍的叶面是经过托裱的双面书写的单片叶面,比较呆板僵硬,宣纸或绢帛本身的轻柔飘逸尽失。线装书用宣纸印刷,由于宣纸薄且透墨,不宜双面印刷,故需要单面印刷之后,折成两面,称为“一叶”,将全部书的数叶排迭之后,将纸边糊起,定位穿孔才引线缝缀成册。龙鳞装手卷上,借鉴了线装书单面书写的筒子叶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宣纸本有的柔软飘逸的特点,同时翻阅方式也与线装书一样采用“中式翻身”。

因为龙鳞装手卷毕竟是“书”,因此扬弃了手卷的“隔水”,代之以传统书籍的扉页和牌记;取消了传统册页装和线装书的“赘页”,很好地解决了将这些移植到手卷上带来的过度繁庸的问题。

原来的龙鳞装书籍基于当时技术手段的局限,麟口部分是空白的。而龙鳞装手卷利用空白鳞口组织画面,将绘画手卷“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的特点融合进来,更具艺术美感。

运用现代技术创制古时神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文化,她应具有强大鲜活生命力以及时代适应性和指导性。尊古而不泥古,法古而不复旧。“龙鳞装手卷”的发明是法古创新之举,她不是单纯唐代龙鳞装书籍的复活,而是继承了唐代龙鳞装书籍的现代创新之作。因而在制作上,不拘泥“纯手工”,大量运用了现代科技。

在排版设计上,使用了PhotoShop等平面设计排版软件,将龙鳞装手卷特有的“立体”效果实现出来。首先,卷面的设计依据手卷“散点透视”原则,使展开的手卷首先呈现的是一幅画卷或者书名等装饰性元素;卷面制作完成后,龙鳞装手卷展开后呈现的画卷、逐叶翻阅后形成的另一幅画卷以及筒子叶正背的版面,使用统一的模板来排版,以实现排版设计的一次完成。

为了实现龙鳞装手卷的高质量印刷,笔者联合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宣纸数字水墨印刷设备和超长印刷软件,可以实现宣纸书画的无限长印刷,顺利解决了传统印刷的“版”块的限制,一卷即是一版。

龙鳞装手卷的印后加工,包括压痕、排序、折叠、涂浆、托裱、覆背、干燥、切边、接引首、接拖尾、接、粘夹口、镶边、装杆、装带、装轴、帖签、检查卷束等工序。对于压痕工序,笔者发明了自动数控间歇钢线模压痕机,整卷产品可实现连续标准压痕;压痕后紧接着使用机械手收叠排序,这个排序借助研发的程序软件来实现;涂浆工艺所使用的浆糊,是用现代淀粉变性技术制作的干性浆糊,变水裱为干裱;托裱和覆背工艺,使用笔者发明的桌面式圆压平复合机;运用碳纤维电热材料发明“离”式远红外书画干燥机来干燥手卷;切边使用的是笔者改装的可调式滚刀切边机;其他的工艺环节基本与传统手卷的工艺相似,不再赘述。

书籍印刷工艺范文6

关键词:书籍;书籍设计;品鉴

书籍是承载知识内容和富有文化气息的信息载体,是以内容为本,以视觉形态为体的人造物。其主要职能是承载文字图像信息,既可供以阅读又可借此传播文化。因此,书籍包含两大基本特征:它是信息的承载物,同时又具有独立品格。

书籍设计是根据书籍具体内容,在形式上对包括书籍外观(封面、书脊、书口以及书籍形态等)、书芯(结构布局、版式设计、图文设计与编排等)以及外延设计(腰封、函套、书签等)等多个结构组成部分进行的整体设计,是集编辑学、逻辑学、美学、装饰学、图像学、工艺学、设计学、记号学于一身的设计门类。

书籍设计之品鉴

当前,无论在出版行业、书籍设计界、还是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书籍设计水平的品鉴均鲜有研究。书籍设计界曾经就书籍设计要“书卷气”还是“广告气”展开过争论,提出“书籍设计的形式要服从于书籍的内容”、“书籍设计要有时代性、民族性”。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家虽然提出“五感说”、“多元美感的装帧观”等观点,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和品评标准。

目前,对书籍设计的品鉴主要有以下三个渠道:一、当书籍成为商品,对其设计水平的评判主要交由市场来完成。然而,目前广大受众对书籍设计的理解有限,加之自身艺术审美水平参差不齐,不易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的统计也存在客观困难。二、专业设计赛事与展览。主要由组织机构聘请业界人士针对不同主题制定评价标准,往往各有侧重,不同赛事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特点。三、教学机构的教学评价。目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均设有书籍设计课程,但课程名称上依然存在不同版本,诸如:书籍设计、装帧设计、书籍装帧等,由此带来的是对书籍设计的不同理解,也决定了对书籍设计水平评价标准的不同。

一、对书籍设计的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对书籍设计的品鉴所关注的是设计的结果,而书籍设计与对设计的品鉴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讨论对书籍设计的品鉴与还原书籍设计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就书籍设计本身而言,对书籍内容的创意传达水平、整体形态与结构的设计、视觉元素的统筹安排、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印制装订水平的综合评价等是检验书籍设计水准的基本内容。

1、 书籍的形式应当服从于内容,构建书籍本体美。

书籍设计是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与传达、诠释与升华,是对书籍精神性的视觉再现。德国书籍设计家冯德利希说,书籍设计“重要的是必须按照不同的书籍内容赋予其合适的外观,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于内容的理解,才是书籍设计者努力的根本标志。”书籍的形式应当服从于内容,其功能、审美与内容、内涵,二者相辅相成,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视觉语言的独特性,在诠释书籍内涵的同时还会有所外延。但是不可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使书籍表里不一。工艺美术家邱陵曾经对书籍设计做过这样的表述:“书籍装帧艺术一方面为书籍的内容服务,一方面为广大读者的使用和欣赏服务,二者是统一的。书籍装帧艺术是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必要通道和工具,它对于书不是伴奏,而是合奏。”

如果说内容是书籍的内在美,是书籍的灵魂,那么形式则是书籍的视觉本身,是外在美。打造书籍本体美就是要通过设计使书籍的内在美得以视觉化。不但要求书籍设计者在开展设计时要对内容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将书籍视为有生命的个体,从内容出发,为书籍塑造相匹配的形态和气质,从而形成书籍的本体之美。诸如开本、外形、结构、厚度、重量、材料、工艺、页面版式、文字、图像、色彩等,都是营造书籍本体美的重要因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书籍的内容。

书籍内在的文化涵养以及由此而自然散发出的外在气质相结合,才会构成有血有肉的书籍本体美。

2、 书籍整体逻辑安排与视觉呈现

西方辞典广泛使用BOOK DESIGN来表述书籍设计,其中的一层意思就是EDITORIAL DESIGN(编辑创意设计)。要求在设计前期对书籍内容进行梳理和编辑,将内容合理的安排在书籍形态的结构中,再完成从抽象内容到视觉上的转化。书籍整体设计如同影视剧的拍摄,导演在理解剧本之后就要统筹整部剧作的演员人选、剧情构建、进度安排、场景设置等等。书籍设计者就相当于导演,需要具体安排内容与结构的关系,确定以怎样的形式来表达内容。

书籍由彼此联系的多个页面组成,因此在结构上和时间上便具有明确的先后关系。一本设计优秀的书籍必然呈现出结构合理、视觉和谐、象征贴切的整体面貌。 例如,Cyan工作室为《柏林当代艺术展》设计的画册:“在书还没有打开的时候,你就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这种空间性——塑料外封面与纸方面上布满了均匀的立方体图案。”翻开后映入眼帘的大幅照片都是在柏林著有特殊意义的公共场所。它们是画册的“引子”,展示了过去十年间,东西柏林合并之后,柏林所经历的变化。纸张与印刷方式的切换与画册的章节结构交相呼应……这是画册的核心部分,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以照片形式展开在一个对页上,页码索引位于右页的右上角,它会指引你找到下一个章节中的、相关的另一个对页……再下去,英译文部分,使用一种更薄的纸(单色印刷)。最后是艺术家的履历……”如上所述,我们所见到的效果便出自于设计师在书籍设计之初的整体逻辑安排。

3、 细节的设计与工艺

“书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是他最重要的功能”。在对书籍进行整体设计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细节的把握。诸如在印前设计中,注意字体、字型、字号、字距、行距、横排、竖排及其组合变化,文字组的层级变化,注意章节页、书眉、页码的设计,注意书脊、书口、环衬的设计等;在印刷过程中,注意印刷工艺和印刷材料的选择,注意抽样检查与校对,装订工艺与质量等。一本书在完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对书籍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关注细节过程中,一定要有整体观念,不应因过于苛求细节而忽视设计的整体和谐与书籍的基本职能。以书眉与页码设计为例,目前在我国图书中,页码与书眉已经是书籍必备的组成部分,就其功能性而言,一方面他们便于读者对书籍的认识和内容的检索;另一方面起到加强书籍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作用,是提升书籍设计表现力的一个因素,就单一页面而言,丰富了书籍的视觉语言。前者是出于功能性上的考虑,后者是设计形式美学范畴。但是,有些书籍过分注重书眉和页码上的细节设计,甚至使其脱离书籍整体而孤立存在,这样不仅不利于阅读,也大大折损了书籍本身的美学价值。

4、 材料和工艺的选择

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包括书籍承印媒介的选择、印刷油墨、印刷与装订工艺的选择等。材料和工艺并非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书籍选用纸张作为承印材料,不同性质的纸张对传达不同的内容也有一定辅助作用,甚至不同纸张、不同克数都会对印刷结果产生影响。例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材《LAYOUT版式设计》,该书的印刷选用了三种不同纸张,其中1、2、4、6、8、10书帖采用亚光纸印刷;5、7、9书帖采用了光面纸;书帖3运用无光纸;书帖11则运用了牛皮纸。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纸张在同一种印刷工艺下呈现出的不同特征。

在书籍发展过程中,因为纸张的发明与应用促使书籍得到了飞跃发展,由此书籍在形态与结构上也基本确立下来。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下,纸与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纸虽无声却胜有声,中国传统纸张几乎浸透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纵然在数字时代的当下,电子书也在一直在试图模仿纸张所带给读者的视觉、听觉感受。

随着书籍设计的发展,书籍设计在材料上也不限于传统的纸张,除了花样繁多的特种纸之外,各种织物、木材、金属、塑料,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不同层度上在书籍设计中有所运用,同时,对不同的材料施以不同的印刷与制作工艺。例如原研哉对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册的材料和工艺上的设计:“我希望封面能够使用一种白色柔软的纸张,以压凹和烫透的表现技法,使得文字部分凹陷下去,而且凹陷下去的部分呈现出冰一般的半透明效果。在支持冬奥会造纸厂家的努力下,具有“冰一般”感觉的纸最终生产出来。将文字的金属模板加热,然后压在纸上,文字部分出现凹陷,因为热的作用,部分纸纤维融化成半透明状”,“柔软的素材唤起人们关于冰雪的记忆,在其正中,则是以烫金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深红色圣火,光亮的红色火焰深深的压在雪地中央。”

5、有创造性

书籍设计要力求推陈出新,不落俗套,拒绝平庸,“唯有创新的艺术才有灵魂。”一年一度的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为书籍设计提出自己的评选标准:一、能将书籍内容主题准确的传达给读者。二、强调超越、有创造性。三、注重印刷、装订的品质。虽然“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具有较强的指向性——美,但这一标准的含义却异常丰富,包含了书籍设计的方方面面,其中,创造性是一项重要标准。从书籍的雏形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等发展到古老书籍的简、牍,再到缣、帛书和纸本书书籍、电子书,经历了无定型阅读——沉重的阅读——卷轴式阅读——翻页阅读——平板阅读……多个历史时期,书籍设计的发展创新,促使书籍在概念、形态、材质、工艺、和技术上取得巨大发展,尤其是步入数码时代的今天,电子书从某种意义上是在书籍形态上新的探索,似乎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将书籍最原始的形式与传统书籍概念的一次超越时空整合。电子书籍是对书籍形态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替代纸本书籍。不论是传统书籍还是电子书的设计均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6、 通感

从与一本书的一面之缘,到书执在手的诵读与品鉴,人与书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情感经历,也许是因内容,产生爱屋及乌似的感情;也许我们会下意识地将书籍的精神与体态自我重合,从而完成一次书籍形式与书籍内容的比肩;也许是自然而然的翻页所发出的沙响、翰墨与纸香;也许是某一处精巧的插图或别致的工艺;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把读书环境的一茶一室都纳入到对书籍设计的鉴赏之列。此时的书籍已经不仅仅是文字的躯壳,我们在品读中的所思、所见、所听、所闻、所感均构成对书籍品鉴的因素,而这一切通感也是书籍设计作为满足阅读需要所虑之处。通感实现了书籍设计者与书籍内容、读者之间的对话,而书籍成了永恒的媒介。

书籍设计不同于其它产品设计,它源于书籍自身的文化特征,明代《藏书纪要》指出,“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帜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认为装帧艺术的本质“主要不是锦上添花,不是为了满足低层次的审美需要,而是在引起美观感受的同时,引导读者对书籍的内容作深入的理解”。所以说,我们要从书籍内容及其本身职能出发,来鉴赏品评书籍设计。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书籍依然是重要的知识传播工具之一,因此,加强对书籍概念的理解对书籍设计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也许有一天,当书籍脱离了传播知识的一般功能,退出作为一般概念的书籍历史舞台,再次回到小众人群,其概念和意义也将被重新定义和评估。

参考文献

[1]《书衣翩翩》 孙艳 童翠萍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2]《书艺问道》 吕敬人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3]《平面设计艺术》 芦影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设计中的设计》 原研哉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记忆的片段

下一篇阅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