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创意设计范例6篇

书籍的创意设计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1

封面汉字或是书法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创设一种特定的意境美,文字本身就有着非常多的涵义。汉字是记录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它字体自由多样的线条以及空间构造都可以表现作者的情感,达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果把这些抽象的线条提升到艺术这样的高度,便为封面设计者提供了非常多而且优秀的素材。中国书法可以展现出非常丰富的情感,它可以使平静的,可以是豪放的,也可以是优雅的,通过书法可以准确的展现出自然界许许多多的物象。中国的书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充满美感与意蕴的艺术。书法对于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时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充分展现出书籍的文化底蕴和设计理念,很多书法家同时也参与书籍封面设计工作。

因此运用书法艺术能够更好的创设文学书籍封面的意境美。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运用书法艺术这种审美形式呢?这就要取决于设计者们对中国汉字以及书法的把握了。对每个汉字字体形状的处理,首先从视觉上给观者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若是选择字体严谨的宋体,并且将汉字有序的排列在一起,会感到一种浓郁的历史氛围以及质朴的情感,同时宋体字编排的书名也会使人感觉大方雅致。

2色彩对于意境美的创设。

在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中,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封面的文字、图形和背景都是离不开色彩的,色彩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我国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国古代礼仪制度以及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的影响。其实色彩本身是不包含任何意义的,但受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影响下,人们逐渐对每种色彩赋予了特定的涵义。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书籍封面喜欢用青、蓝等一些平淡素雅的颜色,而御用的书籍则一般是黄色、正红色或是磁青色等。例如红色人们大多界定为代表喜庆、成功、欢乐等含义;而磁青色给人以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深奥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新的色彩领域被人们开发了出来。例如用黑色来表现神秘庄重的气氛,用黑色作为书籍封面背景越来越被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3从图形角度表现意境美。

图形不仅仅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事物,更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手段。我国传统艺术向来都强调意与形的统一,用图形来表达意境,通过所要表达的意境来设计图形。我国古代在绘画中最早提出了形与意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形指表象,而意指内涵,意赋予了形生命,而形又是意的依托。文学书籍封面上的图形是书籍内涵的一种外在体现,它与书籍的内涵和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图形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文学书籍的意境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图形既可以客观的再现事物,同时也可以准确的展现设计者的思想感情,使情景得到升华和交融。封面所选用的图形,直接可以体现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当今时代,以形写意的设计理念在现代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形”和“意”可以说是封面设计的灵魂所在。用具体的图形语言来表达封面所创设的意境,二者完美的结合,文学书籍所要表达的内涵和审美就展现出来了。

4结语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2

关键词:儿童;书籍设计;研究方法一

一、目前我国儿童书籍设计现状

当代科技发展迅速,电脑技术的普及为设计带来了重大影响,也给书籍设计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设计工具,书籍设计的操作变得方便快捷,书籍设计师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及设计空间,进而缩减了书籍出版的周期。但儿童书籍设计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

1.出版商与设计师的本身综合素质

设计一本精美的儿童书籍前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经过后期全方面的设计,最后进行书籍的编校与印刷。原因大部分出版商由于过于重视眼前利润,催促书籍设计师尽快完成设计工作,从而缩减书籍出版的过程。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脑及辅助设计软件的高度普及,部分儿童书籍设计师经常利用设计软件中的自动特殊设计效果,简化了设计师的创意过程。把设计变成了简单的装饰与美化,由此造成了儿童书籍设计出现了做工极度粗糙、设计创意全无、电脑软件自动设计特效非常严重的状况。

因此,儿童书籍出版商应端正以利为重的态度,改变错误的观点,重新审视儿童书籍出版物的重要性,站在“育人”的角度精心去打造真正有利于儿童的书籍刊物。除此之外,儿童书籍设计师更应该端正自身的设计态度、除旧创新、突破思维的禁锢,在不断提高儿童书籍设计水平的同时,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要深入了解作为儿童特殊群体的心理接受,做好专题研究关注不同儿童用户的阅读体验,设计出更符合儿童感受的书籍设计。

2.书籍形态单一、缺乏趣味性

目前,我国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着设计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问题。书籍设计固有的形态使我们不难想到是书是六面体的,但儿童书籍的形态设计较成人读物更应具有趣味性和多变的形态,有着更大的创意空间。国内儿童书籍在设计构思上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与国外引进的儿童书籍相比较不论是形态的设计、封面的构思、色彩的运用等方面都显得过于平淡拘谨,没有闪光点。

3.插图设计散乱,缺乏合理性

插图是书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精彩的插图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叙述。插画更是表达儿童书籍设计趣味性的重要艺术语言,是儿童群体最喜欢的部分,也是起着表达书中文意的作用。目前我国儿童书籍设计在插图方面存在色彩搭配单一、成人化、插图的编排缺乏合理性等问题,设计者往往随意的处理插图和文字的比例,造成了插图不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及阅读时限等问题,出现散、乱、缺少合理性等问题。

二、儿童书籍设计的设计原则

1.注重趣味性

儿童书籍作为书籍设计中一个重要门类,儿童书籍应该设计得更具有趣味性,司空见惯就会归于平淡。儿童书籍的趣味性能够使儿童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同时激发儿童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的重要作用。所以,儿童书籍设计师应在进行儿童书籍设计时,注重儿童特殊群体的兴趣点,突出书籍的趣味性,做到符合其心理接受。因为,只有符合儿童的趣味性的书籍才能更多的吸引儿童的目光,更能激发儿童学习知识的兴趣与动力,从而儿童书籍也变得更具有教育意义。儿童书籍设计的趣味性体现在书籍的形态设计、插图设计、色彩设计等多个方面。

2.体现人性化

儿童是特殊的细分人群,而针对于儿童的书籍设计应更注重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儿童书籍设计不仅要满足最初的功能需要,更要满足儿童求新、求趣、求奇、求异的特殊心理需求。在确保书籍读物内容安全及健康的前提下,更注重儿童的体验感受。

3.互动性与参与性

往往完美的设计创意,都是由设计师、设计产品与产品用户共同互动完成的。交互式设计给产品用户提供了与设计师共同设计的机会,去参与自己所使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师一起创造与设计产品的特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产品功能的满足。应让广大儿童用户主动参与书籍设计中来,及时地了解其心理接受及兴趣点做好深入研究,并应用在书籍设计中。

三、书籍设计平面元素的创作应用方法

1.形态设计儿童书籍是特定受众群体所使用的读物,儿童群体具有区别于成年人的审美习惯和欣赏特征,其形态设计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营造书籍设计的诸多形态感及书籍设计因素的同时,更要充分地考虑到儿童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经常通过视觉系统来采集信息并对此作出反应。在儿童书籍的形态设计上应大胆创新,打破传统标准六面体的限制,采用异形设计。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可以采用特殊的开本形式,也可以刻意设计成小开本的图书,比如口袋书、迷你书、把书籍的外形设计成卡通动物或者汽车等具象形状,让书籍形态具有趣味性,使儿童能在玩耍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色彩的设计应用

色彩是儿童书籍设计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与其他的儿童书籍设计艺术语言相比较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对书籍的第一印象是由视觉系统传达到大脑的,而引起儿童兴趣的往往就是书籍的显眼色彩,从儿童特殊群体的审美心理接受分析,他们对鲜明的色彩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具有视觉冲击力、感染力、丰富艳丽的色彩。因此,儿童书籍设计师应在书籍的设计时大胆地采用丰富艳丽的色彩,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去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色彩的强烈对比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引起儿童的注意,从而不由自主地想去接近这本书。

3.趣味图形的应用

儿童属于特殊群体,他们只对反映其内心世界及情感的东西情有独钟,大量生动、可爱的趣味图像,能够激发儿童们的兴趣点并能充分的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儿童书籍设计中的图像应用也应当尊重儿童的审美心理,应运用其喜爱的卡通或动画等形象,从而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可以在书中添加主线卡通人物,结合书本中的内容以卡通人物讲故事及提问题的方式激发儿童们的兴趣与读书积极性,从而达到潜移默化中学习进步的效果。

结语

儿童通过书籍的封面、版式、插图、色彩、材料等元素预知书籍的内容,体会到设计者的情感。儿童书籍设计应当改变目前的现状,遵守儿童书籍的设计原则,合理设计与协调设计元素,将自身感情与书籍内容完美地融入书籍设计创作中,并以儿童能够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设计出最受儿童欢迎的书籍。

参考文献:

[1]孔起英.《论儿童的审美情感》,南京师大学学报,2004年

[2]杨青.《浅谈儿童画》,中国艺术网

[3]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布雷顿.《儿童美术心理与教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3

关键词:设计;书籍;色彩

1 书籍设计中色彩应用的重要性

书籍的装帧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立体性、多侧面性、多层次性、多因素性等。那么怎样设计出一本好书呢?它应该是艺术与功能、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书籍设计的主要个性是审美与功能的结合,其视觉元素最关键的便是色彩,而色彩在塑造书籍设计的个性和创造情感这两个方面具有非常独到的优势。优秀的色彩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能带给读者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并且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呼唤起他们对书籍机一部了解的想法。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应该把色彩当作一种语言来理解,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能只凭借本人对色彩的好恶而决定设计内容,必须依据所设计的对象,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合理的选择,富有创造性地设计出合理的作品。

每一种书籍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性格。例如,在设计政治类的书籍时,需要考虑设计应该有庄重和稳定的特征,如果色彩太鲜艳,太活跃,就不符合这类书籍所要达到的设计目的;而儿童类的图书则要有儿童般的可爱、天真、娇嫩等活泼的特点,往往要把色彩处理的高调些;时装书籍类的色彩富有个性,要符合潮流的变化;体育杂志要把其色彩设计的更刺激和更具有对比性,以给读者很强的视觉冲击。所以,色彩不仅展现了书籍本身的性格,也体现了设计者的个性和设计风格。要想用色彩充分表现书籍的风格,设计者必须把握住其内容的风格,但是仅仅依靠内容却不考虑设计和仅仅在乎设计而忽略了书籍的内容,这两种极端的设计方式都是失败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更合适的范围内找到更符合综合要求的设计风格,使书籍表现的与众不同,更富有新意。具体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要用心体会,把握好色彩的尺度,充分考虑其深更深一层次的内涵。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对色彩的应用体现了色彩本身的特性,也间接的体现了设计者的个性和精神面貌。也许设计师能设计出一个成功的作品的法宝是对色彩特定的喜爱。但是,色彩也应该有自我主张,要有勇气去选择色彩。如何利用色彩和风格为书籍增添光彩,就需要淋漓尽致的展现其个性的那一方面。这个所谓的个性就可以理解为独具的,或是与别人不同的艺术特性,而在创作中所表现的则是创作个性。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对设计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设计时,我们都努力开发本身的个性,就会形成另一种不同的风格形式。在设计书籍的色彩时,只有坚持独具个性,才能采浩瀚的书的海洋里脱颖而出,抢先进驻到读者的心灵中。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他们的民族性或者称为民族个性;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有它的时代个性;每一个艺术家都独具艺术个性。同样在设计书籍装帧的色彩时,只有充分发挥这个民族、这个时代和这个艺术家个性和创造性,才能赋予书籍装帧设计更多的色彩以及创造性。

2 色彩在书籍设计中的问题

缺乏对色彩应用的创新意识。国内的色彩设计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还有些许不如人意的方面。随着观念的转变,即“书籍装帧”转变为“书籍设计”,这使的其样式和方法都更具有多元话的特性,然而,形式和内容的发展也能再那么单一。大诗人歌德说过,“人人都看得见题材,经过努力才能把握内容的意义,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形式是一个秘密”。由此可见,创新的意义重大。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停留在原地。我们同样地也要用更新鲜、更个性的面孔来设计、装饰书籍,才能配合书籍的内容更完美的展现其内涵和风格。现如今所生产的书籍的量不断加大,但是,在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书籍仅仅盲目地追求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书籍的设计。在有些书籍设计中,色彩明显地缺乏美感和设计感。毫无疑问,这对书籍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色彩设计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雷同化问题严重,在某些设计设计中,属于同一种类内容的书籍设计,设计师往往会习惯性的使用类似的色系。在这个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销量的减少就会使商家失去市场。因此,书籍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意义重大。设计师应该在规律中,找到符合设计的一条路线。在设计格式上转换一种设计思路,也许设计对象是同一题材,但是在借鉴了其他设计色彩形式之后,将会发现是另一种风格,也可以理解为,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书籍的风格。从而达到不同的设计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创新,从创新中发现新的思路,以摆脱雷同化。

3 书籍设计中色彩设计的具体应用

首先,我们应该抓住设计的主色调,封面设计师书籍设计的主要体现,色彩的搭配选择是决定书本设计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书籍设计应该强调色彩上的对比,明亮的色彩,高纯度和暖色的色彩都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有些色彩并不多见,它们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色彩的对比。与此同时,要想书籍设计的更有视觉冲击力,其就应该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更加合理,因为色彩产生的冲击感能够强力的刺激人们的视觉,达到一定的好的效果。再次,色彩搭配要和谐,色彩应用在书籍设计中要有合理的和谐性。

只有做到色彩设计做到凸显设计师的个性、创新性,才能用色彩吸引读者,创造出合适的意境,从而打动读者并淋漓尽致的体现书籍的格调。在将色彩设计合理的运用到书籍设计中时,设计师应该尽量避免造成设计的单一化和雷同化等。要着力抓住主要色调,并在色彩对比中做到设计的和谐与合理。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设计师们都有各自的风格,他们的设计作品主要是基于设计师的特点和所在民族特点来进行设计创作的。这些都是色彩应用于书记设计的基础规律。

任何形式和方法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永恒的是发展、变化。在茫茫书海中,要想设计的作品鹤立鸡群,其中色彩设计的运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也是众多因素的关键的一点。只有合理的使用各种色彩语言,创新性的进行色彩搭配,将艺术设计与书籍内容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才能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赵红玉.书籍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苏炜.书籍设计中色彩设计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1.

[3] 李杨.浅谈书籍装帧设计平面设计论文.2006(09).

[4] 向砚.书籍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

[5] 昝学东.产品设计中色彩形式语言的结构类型与应用[A].中国流行色协会.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中国流行色协会,2012(5).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4

关键词 书籍设计;纺织材料;设计师;运用

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引领包括书籍设计在内的各领域设计技术的发展。书籍设计的结构和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书籍设计的内容也从固有走向丰富。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别与传统纸张书籍的新型材料书籍。此类书籍中有恰当的运用纺织材料及工艺,突破了传统纸张书籍单一的书籍装帧形式,产生极富意趣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的结合提升了书籍设计的艺术感,增加了趣味性,增强了视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界来说是一线商机,对寻求发展的书籍设计行业来说是一盏明灯。

1.现代书籍设计的理念

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书籍设计已经不只是一两个平面设计师所能完成的任务。依据读者较高的赏析需求与能力,现在的书籍设计需要设计师使书籍设计本身传递文化的含义与书籍内容所富有的价值等同起来,努力传递给读者全方位的信息。

2.如何搭建书籍设计与纺织材料

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在设计书籍的时候,书籍本身的构造和纺织材料的关系、和纺织材料之间的优化配置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这种材料的肌理,是否可以折叠、装订、印刷,是否有韧性、有硬度、透明度是否与纸制的差不多等。设计师如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将纺织材料与书籍本身的结构完美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传达书籍内容,同时也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乐趣和便利,可谓一举两得。

2.1 纺织材料在书籍设计形态上的运用

书籍立体化及形象化的思想使得书籍设计考虑运用各种纺织材料,如珍藏版的书籍采用皮革材料,皮革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突显高档书籍的价值;工艺礼品性质的书籍选用丝绸、缎、绒之类的材料,强调精致细腻,烘托荣华富贵;经常翻阅的书籍选择结实耐用的麻棉织品,朴素大方。时下主打环保理念的纺织材料在书籍设计行业备受热捧。

运用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从局部到整体,有牛仔布料包装的书籍封面,有麻布做旧的扉页,有内页中应景的毛线插图。

2.2 纺织材料在书籍设计功能上的运用

由于使用的纺织材料不同,或者怎样使用的形式不同,书籍的空间感以及价格档次都会不同。例如,有的书籍设计中采用草编等天然材料,给人一种自然、粗犷、自由的视觉感受。还有的书籍设计中则采用透明的薄纱,将这些薄纱作为其中的风格页,透明的薄纱下面叠加一层有色布料,产生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眼球。再当读者触碰书籍时,其指尖感受的是纺织材料的粗糙与光滑、轻薄与厚重、柔美与坚挺、温暖与冰冷。此时纺织材料丰富的触感已突破其本身的物理特质而彰显出书籍的个性风貌,让人对书籍爱不释手,大大提升阅读的欲望。

纺织材料所带来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不同程度地使书籍更具可读性、感知性、趣味性。

2.3 纺织材料在书籍设计文化上的传承

纺织材料自身的性格冷暖传达出书籍内容的意境大不相同,所以根据设计书籍所要传达的思想和理念来选材是至关重要的。有时为了突出书籍内容某个特殊的意义而使用到某种特殊的纺织材料。

设计师在创作书籍设计时,要重视人的情感变化,要秉持传承文化的职责,精心选材,用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书籍鲜活起来,并使书籍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媒介,带上不同时代特定的历史烙印。

3.书籍设计实例浅析

3.1 《孙子兵法》书籍设计

世界第一部真丝织锦图书《孙子兵法》采用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用15.5万根桑蚕丝,经过2亿多次经纬交织而成,书中每个字、每幅画都是织出来的,出自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李加林之手。他历时3年,经过近百次实验,终于利用激光热敏技术,解决了此书既要保证真丝绸柔滑的手感又不能让丝织面料在切割时掉线的难题,这一技术为世界首创,该书已被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其创意在于促使普通的书籍成为具有高档次品质和高层次审美的工艺品。

3.2 《我的书(0――20岁)》书籍设计

这是一本个性化自传,作者通过0――20岁的服装变化来表现自己的成长过程,书籍的每一页都包含一件代表那一岁的小衣服。画面以各种纺织制品的基础材料装饰而成,主体服装的选料很具时代性,书籍的装订用毛线串联,版式如同小说与插画的编排,锐气十足,情绪饱满。作者分享道:在对五颜六色、形状各异、不同质感、不同肌理的纺织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如同回到儿时把玩搭积木游戏,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应该就是设计中的“山重水复无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结语

书籍设计要做到创意与技术的统一、艺术与文化的统一,除了技术硬件上的开发创新,更需要设计师独到的创意灵感。设计师只有凭借自身对书籍文化的思考,敏锐地掌握视觉传达与纺织工艺的脉搏,才能选择契合的纺织材料注入书籍设计中。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日益提高,同时,社会对于展现创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于日益革新的书籍设计行业来说,书籍设计工作者经过此番探索,学习用创意结合跨行业的材料去包装文化,进而更好地享受文化,这会是为产业注入新鲜活力中一项可持续的引导。

参考文献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5

摘要:书籍的文化属性凸显社会审美价值,而作为设计艺术的书籍装帧设计必将诠释当代视觉化的精神价值,尤其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的背最下,把中国的书籍设计推向世界,让我们的书设计得更加精美,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设计思想的提炼显得尤为重要。道家思想对中国书籍设计影响就不言而喻了。以人与自然相协调为理想,追求达到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尤其对当下没计的走向更加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对当代书籍设计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 自然和谐 书籍设计

[中图分类号]:G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23-02

1、前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科技进步,书籍装帧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设计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书籍装帧形态与之相对的传统装帧形式有很大转变,如何赋予书籍以美观,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设计理念的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反观我国传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深深影响我们受众的心理、意识,贯穿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承美学思想在今天的装帧设计中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秉承作用,为了创造出富于时代审美意识的书籍设计,同样也是设计精神的指导与牵引。

中国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崇尚自然,向往拙朴自然的状态。在环境需求日益加大的背景下,书籍设计在生态文明的概念指引下,书籍设计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更加迫切。书籍设计理念自然地融入自然的和谐之美,尤其随着现代化建设、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低碳的迫切导入,资源造成了许多问题的产生,由此设计师开始重新审视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书籍设计的审美主张

2.1 书籍设计美的本质

何谓美的书籍,当代著名的装帧设计大师吕敬人认为“由纸张缀钉而成的书籍,既要有纯艺术的观赏之美,更要有在使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视、触、听、嗅、味五感的交融之美”。如何创造书籍之美首先在于了解书籍这一传播载体的特点与本质,掌握书籍的设计规律。书籍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美的装帧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内容与形式相和谐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书籍装帧设计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决定了书籍装帧设计必须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必将影响书籍设计进行审美选择、审美判断乃至与其相符的审美主张。

2.2 书籍设计“和”的诉求

在世界趋于矛盾的事物有趋向平衡、趋于和谐的要求。整个世界有追求和谐的趋向。人以和谐为美。追求和谐是人的本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具、价值和审美的多重意义。“和”的思想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成为设计的审美主张。

2.3 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态度

书籍审美态度的表征意向,同时也决定了书籍设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书籍装帧设计师不仅要注重内容之美和形式之善,价值之真,还要注重审美态度的完美与和谐以使审美态度所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书籍设计这种具有时代感的审美需求与本真的自然美形成互补与对比,传统与现代融合,古典与时尚创新,相映生辉,使书籍装帧设计呈现神韵之美。

2.4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审美哲学注意研究的就是整体的协调和协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不可分,人不能离开自然,这是我国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因此,“道”的审美主张作为书籍装帧设计根源、法则,无论其存在还是发挥作用都是自然而然的,是顺乎其本性的。对中国现代的审美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

3 书籍装帧设计的瓶颈

目前的书籍装帧设计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市场意识”特别是“消费理念”以及从众文化的强烈影响,导致了我国书籍装帧生产中出现不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有:庸俗化、内容化程式化、过度设计所造成资源环境的浪费。

4 书籍装帧设计的价值取向

在对书籍设计的态度上应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十分推崇老子“无为”的思想,“无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保持沉默,而是让每一件事物都按其本性去做,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从而借助自然之力,“制天命而用之”,最终达到“无为无不为”的争取人类自由的目的。人与自然的不可分,“人不能离开自然”这也成为我国设计意识的根本原则,行为做事都尽力遵守自然的法则或规律。

5 书籍装帧设计思想的传统回归之路

书籍设计时代的风格,不只立意现代的标尺,而且是文化传承和时代审美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我们逐步形成自身设计特色过程中全盘借鉴西方艺术的道路已到尽头。我们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表现形式的相结合中找出新路,这样的设计艺术,才能在世界设计之林占有自己的位置。总之,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应该成为书籍设计的总体设计精神的指导思想。有了这个根本指导原则,我们对书籍的审美价值的把握,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设计方向有趋向平衡、趋于和谐的要求。整个世界设计艺术追求和谐的趋向。人以和谐为美。追求和谐是人的本性,传统思想的回归变得和谐自然。

5.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进程的演变,不管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具有文化的传承性,紧跟时尚和传承文化是并存的。不同地域、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对自身传统与文化的亲切感,他们通常都具有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核心、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任何发展都带有这样的显著特征,深刻的印记着时代的思维方式。

5.2 书籍装帧设计中国元索

书籍装帧设计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社会审美属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书籍整体设计中应极为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的融合,书籍装帧设计的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是有灵魂的设计。它能够传达思想,才更能与人的心灵相通、更能打动人。

总结

对一个设计者来说,要设计的形式多样的作品,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任何艺术作品的设计精神的依托。所以,设计者需要开拓设计观念,以全新的感受领悟书籍设计的新概念,寻求新的设计语言,做出具有独特艺术思想的新作品。只有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艺术理念,设计审美,不断创新,才能最终达到设计者的艺术追求和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伟国《(老予)现代版》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

[2]吕敬人《书艺问道》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

书籍的创意设计范文6

关键词:书籍;形态设计;现代书籍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75-01

书籍形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查阅字典,形态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因此形态应该是外形美与内在美的结合,是神形兼备的艺术感受。书籍形态的发展变化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生活状况和意识形态,不同时代的书籍有着不同的装帧形态。

一、书籍形态设计的目的

书籍长时间被固定在一个立体方块的形态之上,越来越多的书籍设计家们开始对书籍形态提出了改革意见,把传统的书籍设计推向了形态设计的高度,以独到的设计理念,独具特色的视觉形式来改变形态相同的书籍。书籍形态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在视觉上吸引读者,而且能够通过不同的形态设计表达出书籍不同的内容,从而达到从外在美就能吸引读者的目的,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能为书籍销售做宣传。

书籍形态设计不单是在视觉上吸引读者,同时还应该具备可视性和可读性。现代书籍形态设计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的书籍设计观念,不同内容的书籍,应该有不同的形态来表现。 “造型”和“内容”两者并重的方式才能创造出书籍的美,并且形成书籍在阅读过程中的流动之美。

二、书籍形态设计的发展现状

书籍形态设计概念的出现,让书籍设计成为了一门更为独立的艺术,有着和其他艺术门类不相同的表现手法、艺术语言和传播媒介,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方式。纵观以往的书籍形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发展和需要。参与书籍整个创作过程的设计者们,通过阅读书籍里的文字将书籍的内容、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而书籍的形态设计就不仅仅是局限在文字的整合或是简单的纸张装订。书籍应该被看做是一个“活动”的整体,有自己的生命,有丰富的表情和情感,可以为读者带来视觉、心灵和触觉上的,通过不同的多样的组合方式来为读者创造舒适的阅读方式。

书籍形态设计观念的提出,使书籍设计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装饰,而是把目光投身到书籍整体设计的深度,不仅包括了开本的选择、封面和扉页的设计、正文的版式和图案设计,以及书籍的印刷和装订都包涵在里面,更重要的是书籍的形态设计能够生动传达书籍的内在讯息。现代书籍设计中和书籍相关的部分有了更多更大胆的表现形式,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使用与以往相比都有很大的突破。

三、已有的现代书籍形态

中国书籍形态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文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书籍形态设计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书已突破传统书籍形态开始慢慢占据现代书籍市场,形成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

(一)电子书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电子和网络书籍的开发和应用都使书籍传播方式的载体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国内的学术界定义电子书又称为E—BOOK,是将人们所阅读内容制作成电子文档之后出售的电子出版物。

书籍语言是多元化的,阅读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可以无限拓展的空间。个人手持数字设备、MP3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ADOBE公司的AcrobatReader,微软的MicrosoftReader等电子阅读工具的出现,许多网站开始提供PDF、EXE、PDG、TXT等格式的文档,使文本可以存入电子阅读器中进行欣赏,成为一种便携的手持式的阅读工具。电子书解决了书籍携带的体积问题,再多的阅读页面存入电子媒体也不存在重量问题。这样就为出门在外也喜欢阅读的读者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和体力,也让随时随地的阅读成为一种可能。

(二)立体书

以图画为主,文字只是辅助进行图画说明的书籍我们称之为“图画书”。立体书也可以称为可动书是一种基与“图画书”产生的立体图画书。

因为立体书充满趣味性和立体感,使他更多的被应用在儿童书的设计中。造型上突破了以往平面阅读所受的限制,让书籍在被翻开的时候还有一个动手的过程,书籍形态上通过一些翻、折、拉、转的动作来体验不同的形态设计,让孩子有了触摸的乐趣,成为孩子可以动手“玩”的对象,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甚至还可以给他们一些创造能力。

书籍形态设计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突破了传统书籍形态的束缚,其意义已经超过了书籍形态本身。在启发读者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带动了读者想象力的发展。现代书籍形态的发展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过程,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书籍形态设计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