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范例6篇

机械类专业

机械类专业范文1

【关键词】机械综合 模块中心化 非机械类专业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76-02

建筑设计师要绘制图纸,化工工程师要考虑加工工艺,信息与计算机要靠机械硬件作为支撑,食品、纺织品要靠机械来加工……毫不夸张地说,各行各业无不充斥着机械的身影。相应地,在理工科各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机械类综合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多年以来,院校非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实施计划当中执行“大一学制图、大二学设计、大三学金工”的按部就班路线。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CAD从“Computer Aided Drawing”到“Computer Aided Design”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转换,而是理念上的升华、技术上的跨越。[1]新时代、新形势、新理念、新技术、新跨越使我们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同时呼唤着素质教育,呼唤着课程与教学改革。机械类课程是为非机类专业服务的,是从属于相关专业整个教育体系的,相应的教学与课程改革只能超前,不容滞后。抓住我院教学与课程改革契机,结合本院非机类专业特色与特点,从2003年7月拟开设《机械综合基础》教学试点班。这次课程改革试点项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叠加,而是新理念支撑下的模块化糅合与优化。

一、非机械类专业《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改革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2002年8月机械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综合基础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九条规定,结合本院教学特点与特色,着眼于学员动手能力、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科学、翔实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实施计划,建设相应的教学软、硬件教学保障条件,把握相关专业教学前沿动态;通过《机械综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使学员掌握一般看图、读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计算机平面绘图及三维造型软件,了解标准化和互换性基本概念,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其结构和标准,初步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方法,通过在实验室现场讲解与动手的方式领会金属工艺与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课堂穿插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了解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IMS(Computer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System)、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FM(Flexible Manufacturing)、VM(Virtual Manufacturing)等机械制造学科的动态前沿、国内外制造业现状。[2]

2.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非机械类专业《机械综合基础》教学改革总体目标,突出“机械综合”的概念,采用“模块中心化方式”组织、展开教学内容。所谓“模块中心化方式”就是摒弃传统上《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等平行式组织结构,而是以某一个教学模块为中心,教学内容与环节的设计、组织、展开俱围绕此模块化中心来递进、交叉进行。对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目标就是要使配套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教材、教案等与“模块中心化方式”相适应,并逐步使之科学化、正规化、合理化。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作体系。它既包括了手段和方式,又体现为教学过程结构程序。可见,教学方法、手段是为教学内容、要求、目标服务的,同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要求、目标的确立,必然对教学方法、手段提出新要求;教学方法、手段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目标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深入研究启发式、互动式等先进教学理论,积极开展现代教学方法研练,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全面提高,为《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服务。[3]

二、理论研究与具体实施

1.可行性分析

(1)《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教学“模块中心化”改革方案是在面向全院服务专业对象,针对机械基础学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教学改革以来,《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改革项目组对学院各专业对基础学科需求展开调研。调研过程中,采取听取各学科专家建议、项目组内教员间教学经验交流、在校学生问卷调查、毕业生信息反馈等多种形式采集数据。在汇总调研数据的基础之上,提出若干教改方案与实际教学效果衡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决策。层次分析法是对各种现实问题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决策的准确性决定于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专家测评的准确性。从2003年以来,项目组按照以上拟定决策方案,通过5期改革试点班组织研究测评,得出“模块中心化”模式的优先级要远远高于其它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学院教学改革以来软、硬件配套的全面建设为《机械综合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保障。软件方面的建设主要有:首先,长期聘请现代教学理论方面的专家授课、指导。通过系统学习、考核、实践,促使教员自觉专研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技巧,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着眼于全体教员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全面提高,以聘请专家开设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多媒体课件研究、制作、使用方面的知识。第三,一年两届“全院现代教育研练竞赛”。初中职称、高职称教员各一届,采取教学内容、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督导委员会日常评分、学员评分、现代教学研练文章水平等各项教学综合指标加权打分的方式进行评比。优者重奖,次者督促改进。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第四,引进多套学术资料检索镜像软件,为查阅资料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第五,网络学堂建设与持续改进。通过网络学堂的建设,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虚拟课堂使枯燥、晦涩的一些学习内容“动起来”,便于学员课后自学;鉴于非机理工相关专业对机械课程的课时压缩,网络学堂可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硬件方面的主要建设:全面教学改革启动至今,多媒体教师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建设取得积极进展;CAD、机械模型、金工等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加强。

(3)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改革需要打破机械各分课专职教员授课的传统,以“模块中心化”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对机械基础知识及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教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室100%教员能够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维护网络学堂;72%以上教员获硕士以上学历;93%的教员可贯通两门以上机械类主干课程;教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幅度较大。

2.试点研究与实施情况

在“模块中心化”《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几个必须处理好的关键环节。第一,合理解决课时安排问题。根据我院以往非机械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作为专业基础性质的机械类课程,一般《工程制图》安排50~70课时,《机械设计基础》安排60~80课时,《金属工艺及热处理》30~40课时,《互换性与测量基础》20~30课时,《计算机绘图基础》30课时。据以上数据,合计为190~250课时,而且近年来有课时进一步的压缩趋势。因此,《机械综合基础》教学实施计划的课时总数不能超过以上数字,该实施计划中按210课时进行设计,各专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一定缩放。第二,合理解决知识衔接和连续问题。“模块中心化”教学模式的正常开展须有特定的预备知识作支撑,一是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二是力学基础知识,三是最基本的读图能力。为此,针对四年制本科学员的该实施计划中,选择第二、三、四学期进行《机械综合基础》课程的教学(每学期70学时),且在课程伊始安排20课时的画、读图基础训练。这样,既满足了预备知识的前继要求,又保证了服务于高年级专业知识学习的后继问题。第三,合理利用网络学堂等资源问题。课时压缩并不意味着知识压缩,为充分利用好有限的210学时,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网络学堂是一块很好的“阵地”,应通过师生网上互动、学员网上预习、自学、复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网络学堂等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合理解决学习效果测评与考核问题。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必然决定了考核方式的更新。本项目的目标是着重培养学员的综合机械基础知识、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考核与测评的选题、编排上须有所体现。

三、结束语

《机械综合基础》教学改革试点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学员、专业教员、相关专家、用人单位反馈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童秉枢.现代CAD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机械类专业范文2

一、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适应企业的需要,即对机械类学生要求既能看得懂机械图,又能用计算机正确表达出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既开设机械制图课,又开设计算机绘图课,由于生源素质较差和教学硬件与软件的滞后,制图课程开设时间长但实际效果不理想,且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技术未能充分融合,学生就业时不能灵活地在计算机环境下完成二维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计算机绘图的工具性特征未得到彰显。

二、调整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

要科学合理地贯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及图样幅面等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圆弧连接的方法也已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学生必须熟悉机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最终达到用平面图形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机件结构、形状,并标注出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准。

三、应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模式

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制图的重要性,在制图学习上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有学生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原因。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形体与视图之间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读图与图解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有限,挂图比较呆板,只凭老师口头描述,有些学生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随着计算机在制图中的应用,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画出其平面图形(视图),即由空间到平面,再根据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内任意放大、旋转,而在黑板和挂图上是无法实现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软件互补教学

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企业很多技术图样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如新产品的设计、老设备的改造、旧的技术图样的磁盘保存等。现有计算机绘图软件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其特点,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包括平面图形的绘制,三维实体的绘制,以及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学生重点掌握1~2种绘图软件,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能将所有零件图和装配图用计算机绘制出来。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就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进行上机教学和练习。

这些学时可以安排在制图课的总学时中,制图的理论知识可以融合在上机训练中。例如,绘图的基本知识与AutoCAD绘图环境放在一起介绍;投影原理结合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含点、线、面、圆等)来介绍;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等内容结合UG绘图软件中的实体拉伸,通过拉伸增料和旋转增料得到各种基本体的三维实体,通过拉伸增料、拉伸除料及旋转除料得到叠加式组合体和切割式组合体。图样的尺寸注法融入AutoCAD尺寸标注的设置中,标准件和常用件融入块和属性的操作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理论课的学时,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足够的上机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和画图技巧将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五、重视作业讲评

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业,因作业情况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真实体现,教师通过作业情况应反思自己,哪些知识学生没有掌握,应思考选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更易接受。作业讲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正确答案是什么?并让学生明白因哪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而出错。千万不要因为课时压缩,为完成任务一味赶进度,学生作业中做错的内容不予讲解,很多学生只知道老师在作业上画了个错误符号,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对这种现象应高度重视。在作业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想象的空间形体,应引导学生先想象出基本形体,并在黑板上示范草绘,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形体分析法逐步分析,最终想象整体形状,在此基础上动态展示UG软件创建的三维模型,让学生看到形体的整个面貌。学生经过思考和想象,再观察真实的三维形体,最后补画所缺图线或补画第三视图,自然觉得非常简单。

参考文献:

[1]陈国民,王涛,等.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工程图学学报,2007.2.

机械类专业范文3

因高职教育介于本科教育和中职之间,其核心技能的界定很容易产生错位,或要求过高而脱离职业教育,或理解片面与中职混为一谈。尤其是机械类专业,在核心技能的界定中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有以下两种:

(一)对技能理解片面、定位错误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均是由之前的中职合并升格而来,在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中职理念。比如很多人认为机械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就是要能加工出实际的机械产品,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要会操作各种机床,因此要求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训一定要在车间,而同样要求教师也要能熟练操作机床,要求每个老师都要选择一个工种进行培训,并且要拿到该工种的中级及以上证书,甚至有些学校喊出了“每个教师都要能与学生同台竞技”的口号。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高职教育的“高”,将学生培养仍然定位在中职阶段,对教师技能要求也停留在中职阶段。机床操作能力只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农民工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即可取得中级工资格证书,高职培养的学生和教师所应具备的技能绝不应仅限于此。

(二)以证为准、脱离职业教育

随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的加大,专业课教师都要求达到“双师素质”,而“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主要取决于是否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因此教师们不得不去考取各种各样的专业资格证书。虽然多数高校是由之前的中职合并升格而来,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数来自普通高校,且以研究生为主,学历层次较高,普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他们在选择证书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一些侧重理论考试的证书,比如机械专业最近比较流行的“机械工程师”。这些证书虽然含金量较高,但是脱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要清晰界定教师专业核心技能就必须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虽然很多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都有其地方或行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定不尽相同,但还是具有很大的共性,尤其是专业技能方面。因此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抛开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即能得到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应的岗位

高职机械类专业主要培养在机械加工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操作、管理、加工质量检测、机械加工设备调试、保养及机械类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其主要对应的工作岗位有以下几种:机械零部件生产与工程机械调试;机械设备和工装维护;机械加工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工程机械产品的售后服务。从工作岗位看,高职机械类专业对应的既不同于本科的设计类岗位,又比中职主要培养操作工更加全面,要求更高,几乎涉及到了机械加工类企业一线所有岗位,且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及与中职区别

从培养学生对应的工作岗位可知,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专业技能: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工程机械装配和设备工装维护能力;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的能力;熟练进行生产技术实施的能力;进行机械产品商务代表及售后维修的能力。要掌握前面所述技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读图和绘图,这也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忽略的。读图能力一直较为重视,但是绘图能力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很多企业在招聘高职学生后还要进行制图培训。机床操作能力仅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其中一项技能,而非专业核心技能。这是高职区别于中职的一个重要特征,高职比中职的“高”除了体现在有更高的技能要求,还要求有更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就要求理论和实践要相互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技能。这种区别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中职教育大部分在车间练习,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而高职有很大一部分课是在教室完成的,即使是专业课程的实训也不是都在车间,其成果也不一定是具体的机械零件。比如训练学生编制工艺规程技能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其素材就是零件图,实训场地完全可放在普通教室,其产品是工艺卡、毛坯图等纸质文件,并不是具体的机械零件。

教师专业技能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关系

很多学校和管理者都认为教师要教好学生就一定要比学生强,但是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师要掌握和学生完全一样的技能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所谓技能就是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能够熟练进行的一种动作,需要经过有目的、有组织地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高职教师应熟悉本专业基本技能,但要做到每一项都特别熟练则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教师除了学习技能之外还有课程设计、准备资料、完成科研任务等众多工作要做。因此这是很不现实的。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有技能是完全没必要的。并不是所有技能都是互相关联的,比如《制图》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工艺设计能力,可以在审图纸时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并提出改进方法以利于加工进行和降低成本,但他不必熟练掌握机床操作。再比如教《工艺》课的教师需要掌握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也需要掌握零件质量检测和机床结构的相关知识,为零件加工中误差分析及工艺改进服务,但并不需要熟练掌握机床故障诊断和维修的技能。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制图》教师在机床操作上输给学生并不丢人,《工艺》教师在机床维修上输给学生无需惭愧。

机械类专业范文4

集团化办园是由我国名校引领,国家政府支持,统一管理,在信息、师资等方面共享资源,集团化办园背景下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创造性、多样性的专业技术人才,当然在资源共享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资源共享的意愿性不强、集团内部没有相应的制度、缺少推动集团化发展的责任主体,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参考相应的文献和实地的访谈,分析和总结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共享贡献力量。

1集团化办学的概念

集团化办学是推进全国高校之间资源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名校教育资源最大化,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各个著名高等院校引领,政府大力支持下的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在办学制度上,以公立院校为主体,在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下,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法,有政府指导,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组建的新型教育结构,一般情况下依托知名院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集团化办学的主要内涵是面向社会引入新的投资者,以政府为主导,使得高职院校的产权结构不在单一,变得多样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2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2.1机械类技术工人的稀缺

企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离不开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现有的劳动技术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不能满足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企业需要大量的高技术机械类人才,对企业进行整改,满足工业的可持续化发展。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够弥补个别院校的资源短板,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机械类技术工人稀缺的情况下,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共享是必要的。

2.2破解资源不均衡的局面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不同区域的院校、不同职业的院校、以及高职学校内部的资源都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很多省高职类院校仅仅设置在某些市县内,区域化很明显,有的地区甚至没有一所高职院校,这与我国的教育政策不符,另外,有的机械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短缺,有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空闲,设备利用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共享能够很好的满足各大高职院校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

2.3集团化办园背景下的资源共享

20世纪70年代,为了平衡优质和普及教育两种情况,提出了集团化办园的教育模式,根本目的在于利用集团化的特点,使得各大院校的资源能够共享,近几年来,很多省份开始探索集团化教学,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把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作为办园的目标,另外集团化的办园理念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向逐渐趋同。

3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首先,在集团化办园背景下,优质院校的资源共享,能够为教育落后的学校带来提升的空间,另外高职院校之间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碰撞,会带来新的教育方式,这种分享的模式会使集团内的每个学校都能得到提高。其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各个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提供方便的条件,通过搭建共享平台,使得集团内的教育信息、教学内容等及时的传递,校园网的搭建使得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4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共享意识

集团化办园中会有一些优质的高职院校,他们在资源共享过程中被认为是领军人物,这些院校的设备齐全,师资雄厚、管理完善、科研水平较高、资金充足,这种从领头院校向资源稀缺的普通院校单向的输出资源,使他们的热情不高,没有在集团化情况下给自己的院校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另外一方面,资源丰厚的院校在满足自己教育发展的前提下,把剩余的资源共享出来,而这些剩余的资源并不一定是资源稀缺院校所稀缺的,这种情况下也使得共享意识低迷。

4.2缺少责任主体

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尝试集团化办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的权责不清晰,权责分配不明确,使得管理集团的责任被推来推去,这种情况下难以发挥集团的真正作用,各项专职的工作落实不到位,相关岗位无人管理等,在没有责任主体的情况下,各项问题频繁出现缺无人解决。

4.3集团内部缺少资源共享的制度

机械类专业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课程,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集团化办园的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的教育有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处于集团化办学的初期阶段,各项措施没有贯彻到位,同时也缺少相应的资源共享制度,各项保障亟需完善和建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知教育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对于教育资源的制度要积极的配合,提出合理的建议完善相关措施,这其中也有政府的责任,使得资源共享制度没有完善到位。

4.4集团内部没有形成合力

集团化办园的模式已经逐渐的成熟,那么各个院校和利益共同体之间要形成合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创新性的人才。如果没有形成合力,每个部门之间的方向不一致,集团化办学资源共享就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质效果,甚至出现反作用,优质的院校资源不断地流失、企业没有得到利益、国家政策支持没有实际效果、资源匮乏的院校在管理和制度上收到了约束,教学质量没有显著的提高,他们之间没有利益的共同点,使得集团内部没有凝聚力。

5机械类专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

5.1明确责任主体,高效利用资源共享平台

要想建设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就要充分利用集团化的优势,明确责任主体,权责分明。集团办园的责任应该由政府部门和集团理事会共同承担,在教学方面上主要由各大高职院校来管理,政府为各院校提供各种资源和制度的保证,集团提高院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各方面都有责任的主体,来积极的落实相关的制度和目标,集团理事会应充分利用其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身份,切实的了解高职院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困难,并及时的告知政府和董事会,研究制定出相关决策。另外还要有大局意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自己办学的目的,借助自己的管理经验,引领各大高职院校在机械化类专业的发展,并且秉持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2健全资源共享制度

机械类专业的特殊性在于专业的技术能力,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开放、共享、绿色、发展、协同”,建立健全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有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使得我们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也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没有共享制度的集团化办学,会阻碍资源共享工作的进行,当然相关制度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完成,包括财政的开支、人员的分配、机构的编制以及各种保障等,健全资源共享制度是规范和引导机械类专业向前发展的保障。

5.3建设利益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的建立需要不断地相互了解,找到各自的利益共同点,才能使集团长期生存发展下去,政府的利益目的在于政绩和机械类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和机械类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各大院校的目的在于就业率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三方面的分析,他们都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附加其他的利益,上级管理部门要体谅其工作难处,不仅要从精神上对其付出予以支持和肯定,而且要加大保障其工作运转的投入,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予以政策制度和管理权限的支持,使其能放手开展工作。综上所述,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的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完善,资源的开放、共享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提升点,针对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和集团要正视各种问题,分析研究总结相应的对策建议,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劲松.张纯华.陈渝等.集团化办园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共享研究———以贵州省集团化办园为例[J].职业教育,2016(09).

[2]刘蕊.王岳喜.张云芳.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04).

[3]郑通.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艺术设计专业“专接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J].大众文艺,2012(24).

机械类专业范文5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措施

一、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而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式,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可以促进中职教育发展。中职机械类专业新进的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的经验,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参加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等,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培训,实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尽快提高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工作多年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和培养一支理论和实践技能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是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都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要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中职学校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到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为企业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并为企业赢得利润。当前的市场日新月异,无时不在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更新,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内容要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中职学校机械类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这就更需要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实践经验。

(三)是拉近与国外中职教育发展进程的有效措施

国内的中职教育与国外的中职教育相比,发展进程相差较大。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有德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这三个国家的中职教师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职前、入职和职后三个阶段。德、奥、英都非常重视这三个阶段,有科学的职前教师培养体系,严格的中职教师入职标准,有针对性的职后继续教育培训政策和要求。这三个国家的培训形式分别是:德国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澳大利亚采用培训包的形式,培训课程科学合理;英国则注重将培训和中职教师的岗位技能、个人晋升联系起来,基于教师的自身需求来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这些国家相对比,我国中职教师职前教师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没有严格的入职标准,因此我国应完善中职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制度化的方式推进,从而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差距,实现我国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开展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

(一)端正对职后继续教育的态度

由于中职学校不用面对升学的压力,而且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普通学校学生的积极性高,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相对较低,在这种环境下中职教师就很容易养成惰性,对继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就会减弱,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继续教育和正规教育相比,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它主要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补充、扩展和提高,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中职教师在参加职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可能会与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安排产生冲突,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困难,牢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核心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已不只是教师的身份,同时也是学生的身份,教师要时刻保持领先性,成为学生的领路人,自身必须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观念上,教师要摒弃职后继续教育只是培训学习、形式主义、走走过程的观念,明确职后继续教育是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直接方式,是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和推动中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机械类专业范文6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教育实践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基础。现今高校的重大使命,就是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造就出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要求的创造型人才。目前传统车、铣、磨、钳,或做一些重复性实验是大多数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在校专业实习内容,这种单纯依靠已有设计的实践根本达不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目的[1]。另外,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从培养创新能力需要的知识、方法、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迫切需要创建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系,使那些有兴趣、特长,还有热情的大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实践创新中。

1.教学改革思路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机械类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的特点,着手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上机械设计基础等有关理论课程时,侧重基本思路的讲解,必要的公式相对简略地推导,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思维过程有一个一般规律,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强调基本出发点和思路讲解,教学指导过程就只成为展现基本思路的工具,不能作为主要目的,也不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只在可能构成大学生理解困难的点进行必要的解释,甚至在允许情况下略去部分教学过程[2]。相反,对于所得结论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结合实际做法应进行较多说明。

(1)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实习和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大学生实践形式和环节很多,不能仅限于学校内部的实习场地,应该和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最好能涉及多个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增长大学生的见识,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储备知识。

(2)开放机械类创新型实验室。现在很多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但是创新性与综合性实验较少。而且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动手能力难以提高。学校应该多向学生开放机械类实验室,让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相关的机械操作练习,使所学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建立实验室的开放制度,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最好能让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中尽快完成,借此扩大学生的实践技能领域,从而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机会[3]。

(3)采用开放式教育模式,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在课堂讲台上讲教学内容,还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沟通,使课堂成为活跃的学习思考场地,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场地,学生有了亲切感,注意力易于集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完成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开放学校网络资源,在校园网建立课程学习的答疑站点,让学生通过网络提问题,使老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进展情况,并通过电子邮件、QQ即时通信工具,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建设创新型育人环境

(1)建设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是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学生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学院应组建一些学生创新实验室作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基地,为学生创新制作提供电脑、材料、制作工具、书籍资料等,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提供经常性指导。

(2)创办创新思维训练班。创新型思维能力是创新的中心,学院要为学生创办创新思维培训班,集中培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创新骨干。

(3)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学院应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竞赛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实现的目标由学生自己制定,教师给予学生技术上的指导。采用合作学习和团队工作方式,把学生组织在若干小组内,让学生自己合作完成机械创新设计项目,从中学习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变向思考、处理好一些困难问题,学会团队合作等。

3.结语

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住创新教育的关键,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营造创新型育人环境,确立准确的课程目标,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趋势,较有效地协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充分利用学校包括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使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得到科学延伸,丰富专业人才的内涵。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实践训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黄小龙.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2]凋海,王黛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探索.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