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例6篇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文1

一、目前村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一法、一条例”,各级党委政府发扬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精神,注重加强村级队伍建设,减员增效,提高村级计生人员待遇,尊重群众民利,注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推动村级管理步入经常化轨道的新路子,使计划生育村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计生形势的发展,目前村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

1、有的村领导基本不管。一些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对亲自抓,负责总责认识模糊,认为计划生育是专干的事,所谓亲自抓,就是抓专干;部分村班子软弱,管不起来,所谓负总责,就是看考核,很少俯下身去抓重点解难题;另有一些村支书、村主任有个人副业,无暇顾及,加之市、乡约束乏力,某种程度上成了抓自己(个人副业),不负责。

2、有的村专干管不过来。多数村专干一人对乡计生办布置的十余项基础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报酬不足以成为个人主要收入,导致专干不“专”,被动维持、应付。

3、有的育龄妇女小组长不会管。相当一部分小组长素质不高,其中一部分是只出于利益动机的村干部亲属,加之待遇偏低,只能跑腿儿,送信儿,开会儿,己远远不能满足育龄群众的服务需求,不能适应当前计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4、育龄群众不愿让乡计生人员代管。由于村主要工作指标和上级考核前的准备工作多数由乡镇包办代替,且宣传形式呆板,内容空洞,实用性差,考核形式教条,内容要求与群众文化素质差距较大,加之季节、时间不定,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时有冲突,多有扰民之嫌,容易在群众中造成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5、约束机制弱化。依法管理机制不健全,综合治理不完善,村级工作运行缺乏有力保障,导致约束乏力,管理工作出现断层。

6、计生人员待遇偏低,激励机制不能有效落实。税费改革后,市、乡经费普遍吃紧,投入相对不足,全市657个行政村,500人以下的村253个。农业税返还为20%,减去村“两委”工资,经费所剩无几,也就是说最少近40%的村计生人员开支已难以保障,提高待遇,落实优惠更无从谈起。因此在那些经济基础薄弱,村无积累的乡镇,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报酬难以充分调动村级计生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待奖励激不起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对策及建议

针对村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势必影响全市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健康的开展。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大力探索,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管理新机制。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要做好村级计生工作,组织是保证,队伍是关键。因此,首先要选配好村“两委”班子,增强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加强其对人口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认识,真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二是健全村计生办组织。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录用有一定文化水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计生事业的专干、小组长,优化其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村级计生人员整体素质。三是完善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人多、面广,能人汇集,贴近群众,灵活多样的优势,真正起到宣传、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使村级网络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形成计生工作县级宏观调控,乡级具体指导,村为主、户落实的管理格局,建立起坚强有力的组织载体。

2、完善合同化管理机制,强化计划生育民主管理。《人口法》的颁布实施,要求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文明执法,依法行政。体现在村级管理上,可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框架,规范村规民约,实行合同化管理,即经民主商议,以村民共同认可的形式,制定《计划生育协议书》,明确村干部(包括专干、小组长)和村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把法律、法规所赋予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具体化的融入《计划生育协议》,使其具有合法性、民主性、互约性,使村组干部行使管理职责有明确标准,群众监督有实在内容,权利与义务对等,使每一个村民在参与管理的同时,也无形中管理自己,使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秩序进一步规范,形成管理、监督、责任、义务的良性循环,以有效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村干部(含专干、小组长)职责和村民责任。明确责任,严格奖惩,是调动积极性,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村级计生工作纳入经常化轨道,可采取乡镇党委、政府与各村“两委”签订任务明确、奖惩严明、要求具体的计划生育责任书,村“两委”与村专干、小组长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村“两委”与已婚育龄夫妇家庭签订计划生育协议书。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定期评议等制度,做到有责任,有义务,有管理,有监督,并且严格奖惩,严格“一票否决”,以增强村级主动承担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调动村民参与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起乡、村、户之间有责任,有义务,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4、加强指导,建立工作运行保障机制。村级管理离不开乡级指导,更需要行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是把农村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经济等融入计划生育工作,置乡、村职责于计生工作中,置计生工作于日常各项工作中,扩大计划生育辐射面,以避免工作断档,防止乡、村脱节,出现断层。二是加强乡级对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可实行包村制、例会制(村支书、村主任、村专干),以便经常面对面地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计生工作的动态信息,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水平,使村干部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不减,工作力度不减,使他们想干、会干、能干。村级也实行专干、小组长例会制,及时沟通信息,增强凝聚力,激发他们抓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村级管理健康运行。

5、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优化社会环境。生育的经济效益是夫妇和家庭决定生育子女数量的一个基本动因,而实践也进一步证明,通过利益调整和经济杠杆的作用,调节农民的生育行为,把来自外部的约束力转化为发自内在的驱动力,以此刺激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这既是引导和补偿农民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政府实施人口宏观调控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进一步完善市级利益导向机制,切实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一是制定落实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先优惠经济政策,使他们能够获得直接的经济实惠。二是落实独生子女奖励,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施救助。三是制定落实母婴保健、社会化养老等社会政策,使其在整个社会中都能体会到优越感,充分体现奖励性和导向性,形成一个鼓励少生优生,促使转变婚育观念的整体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6、强化综合治理,优化村级工作环境。计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一村、一乡、一部门孤军奋战难以奏效。尤其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必须有付诸实际的真抓真重视(如开会必说,调研必谈,见面必问),真正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为确保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村级管理纳入经常化轨道,从方方面面创造条件,形成一种上面重视,周围协助,下面配合的良好的村级工作环境。

①经费保障。计生经费不足是影响当前农村计生工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待遇偏低、报酬落实不及时,服务设施跟不上,奖惩不能兑现等,都将严重影响村级计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阻碍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经费投入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级积累。二是畅通市、乡经费投入渠道,明确管理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发展计生协会实体、开展社会募捐等形式,增加投入渠道,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目前情况下,可本着突出重点,计生优先的原则,年初将村级经费按比例上交乡镇,不足部分乡镇无条件的予以补足,一次性到位,设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以确保村级计生人员报酬及时兑现,奖惩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约束激励作用,并逐步提高村级计生人员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法制保障。加强法院、民政、司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及时解决村级管理中出现的违约纠纷,为村级工作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全方位提供法制保障。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文2

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计生部门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特别开办了“新农村·新家庭”专栏,为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各地做法经验交流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

在此,我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反映农村新风尚、新面貌的活动、新闻、故事等,以各种文体记录下来(需配相应照片及说明,照片大小500kb以上),给我们投稿,与大家一同分享“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带来的幸福果实!投稿邮箱:

武夷山市把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网络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着力点,携部门之手,凝全民之举,举群众之力,突出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的主题,大力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

近年来,福建省武夷山市把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搞好人口计生工作的突破口,建立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办公等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推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同时,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文化屋计划,结合该市所面对的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全面发展的新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把握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以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理念,实现宣传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打造人口计生宣传品牌,推动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把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网络优势,积极探索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着力点,携部门之手,凝全民之举,举群众之力,突出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的主题,大力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武夷山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纳入大局

武夷山市作为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全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投资2200余万元建成71个具备“查信息、寻市场、找政府、问专家、学知识、有娱乐、懂政策”功能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每个信息站配置了5至10台电脑,1台47寸液晶电视,1台触摸屏和一个2平方米LED显示屏,成为“中国村络工程”首个部级示范基地、“全国新农村信息化样本县市”。

该市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新出版【2007】2号)精神,按照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丰富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要求,将创建新农村新家庭纳入总体规划,实行市、乡两级领导挂点包村抓,集中31个市直部门帮扶共建,形成“领导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社会共建”的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格局。

为确保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有步骤,有实效,市委宣传部、市人口计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新农村新家庭活动的通知》,全市10个乡(镇)、街道选择2至3个村进行了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同时,将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纳入各级人口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同表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新农村新家庭建设。

二、健全队伍,完善制度

(一)优化管理队伍。选配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农村青年担任信息站管理员,做到市有“数字武夷”信息中心,乡镇有信息分中心,村级有信息管理站,目前,全市有市级信息中心工作人员8人,乡级分中心信息员10人,村级信息站管理人员71人。村级信息员每人每月给予固定工资400元,负责本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市、乡、村三级信息管理队伍不断健全充实。

(二)制定规章制度。全市先后制定了《农村信息站工作人员职责》、《信息管理员手册》、《信息制度》、《信息站村民使用制度》等,实行服务承诺,落实责任制。建立了公开栏,把人员职责公开,工作程序公开,并设立群众意见箱及工作标识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信息站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三)建立考评机制。建立了内外多轨、统分结合的考评框架:一是把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和信息站建设计划项目纳入年度乡镇考核体系;二是出台关于加强乡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建设标准;三是实行动态管理,通过不定期电话调查、不定期进村入户调查等方式,每年一考核,兑现奖惩,调动信息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新载体,构筑平台

在新农村新家庭项目的载体建设上,坚持 “结合、融入、促进”的原则。

(一)运用多种媒介,普及计生知识

1.开办“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让群众不出门就能感受到婚育新风的吹拂。依托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开办“武夷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开设了机构设置、政务公开、工作动态、优惠政策、办事指南、生殖健康、群众工作、网上咨询等栏目,为群众提供了个性化、零距离的计生宣传服务。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墙报、灯箱等,大力宣传普及计生知识。在公交车载电视、公共场所大型电子屏幕、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人口计生之窗”,不定期宣传人口计生奖励优惠政策措施,使广大群众能多方位、多渠道,及时、快捷获取所需的信息,深受欢迎。

3.开通人口计生自动语言免费咨询热线,让不见面的宣传员走进千家万户。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数字武夷”向广大市民群发温馨的婚育新风宣传短信,并开通公示人口计生热线电话,为广大市民、农村村民解难释疑。

4.镇村服务人员通过面对面咨询、入户讲解、发送资料等途径,对育龄群众进行当面指导,使她们对知情选择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5.建立基地,抓好中小学生人口国情宣传教育。利用青少年德育基地阵地,把人口国情教育纳入其中,设立人口国情教育基地,编写《人口国情教育》小册子,向中小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论人口,我国人口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人口与国民经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人口国情教育基地建立几年来,先后有省内外和国外小朋友3.3万人次到该基地接受教育。

(二)文化引领,推进计生工作发展

为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让广大农民分享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各项权利,满足各项需求,该市以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为载体,把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与人口计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加强农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改变农村面貌与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并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各项措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促进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开展。

全市以新农村新家庭文化屋为阵地,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生殖保健、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等知识培训,使广大育龄群众在了解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措施的同时,能掌握一至二门农业生产新技术。

兴田镇兴田村独生子女领证户黄金亮,过去一家三口守着2亩地种口粮和食用菌。年收入不足8000元,远低于全村人均收入水平。2008年初,村里设立了人口计生新家庭文化书屋之后,黄金亮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他除了浏览优生、优育、优教书籍外,还阅读了大量的种、养殖科普书籍。从新家庭文化书屋的图书中获知黑木耳种植技术后,黄金亮开始试种,2008年底,种植黑木耳收入达3.5万元,成了新农村新家庭文化书屋建成后的受益者。

“新农村新家庭文化书屋”既富了村民的“脑袋”,又富了他们的“口袋”。村民们有空就往这里“钻”,查阅相关的资料。兴田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叶兴荣就经常在文化书屋查阅养鸭的相关知识,要为来年的扩大养殖多积累些科技资本。他说:“原来我在养殖方面遇到疑难问题,只有向农技部门咨询和求教。现在只要来到书屋查看有关书刊,一般问题会迎刃而解。今年我光养鸭一项纯收入3.3万元,都是这书屋帮了大忙。”

兴田镇城村村独生子女领证户、26岁的青年农民赵文杰也是“新农村新家庭文化书屋”的受益者。利用村里的信息站和“新农村新家庭文化书屋”,成了武夷山年轻的养兔“土专家”。去年,赵文杰的兔场已售出300多头肉兔。他的肉兔不用出家门,就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明年他准备扩大规模,增加到1000头肉兔。

同时,他还通过信息平台,带动、指导农民一起致富,有近50位农民陆陆续续参与到养兔中来。“兔子行情一直不错,平均能卖到十六七块一斤,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多亏了信息站和新农村新家庭文化书屋。赵文杰说,有一次,一批兔子刚断奶,由于喂料时没把兔草晾干,有残余水分,兔子一吃便闹肚子,这是养兔最忌讳的。不知该怎么办,抱着在网上试试看的态度,就在“东兔养兔论坛”专家栏里发了贴子,一位叫“谷子林”的专家即刻回复了,几天后,按照他提供的方子,还真管用。

新农村新家庭文化屋不仅为农民科技致富搭建了桥梁,还丰富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了农民休闲、娱乐、学习、健身“四位一体”的活动场所。文化屋内书籍,有农业科技图书,文化、经济、娱乐类书籍,还有《中国人口报》、《婚育与健康》等报纸、杂志和优生优育、科学致富等光盘,很受村民欢迎。尤其是一些农业养殖、种植和生殖保健类书籍,解决了农民在生产、生活、生育中遇到的许多难题,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村民都说,以前过年和农闲时节,她们的业余生活就是吃吃喝喝打麻将,很无聊。现在可以到“新家庭文化屋”来看看书、读读报,为自己充电,当一名有知识的农民。

(三)营造新氛围,创新新家庭

全市在创建新农村新家庭文化书屋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向群众发放婚育新风等图文并茂的读本、画册,村村设置宣传牌和永久性标语。与此同时,组织引导群众开展“计划生育新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使新农村新家庭创建内容更加丰富。促进村风、民风的转变。

武夷街道角亭村二女户肖贵文、唐有珍夫妇因生育两个女孩及其他原因,夫妻关系长期不和,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工作人员上门耐心指导,夫妇俩认识到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夫妻关系改善。

全市通过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从网络上看电影、浏览图书、查阅资料、欣赏音乐,使新家庭文化书屋成为信息交流、政策解读、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以及正确道德伦理灌输的重要渠道,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文3

——强化基础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在农村税费改革、乡镇 机构改革中确保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稳定。积极推进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乡级实行核定乡镇计生工作人员编制,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在村级推广建立村级服务员实行县聘、乡管、村服务,工资由县里发放制度,提高了计生人员的工作热情,筑牢了计划生育的网底工程。与20__年相比,乡级计生工作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了15.6,达到了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标准。20__年,我们在全市深入开展计生干部培训工作和岗位练兵活动,行业内部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使全市广大计生工作人员积极性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强化了依法行政、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在全市对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免费服务项目、奖励政策等内容,实行市、县、乡三级公示,村级公开,使办事程序更加规范、办事过程更加透明、办事速度更加快捷、办事方法更加便利。二是在全市计生系统推行了规范行政行为的“六项制度”(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无偿代办制),深入贯彻执行国家计生委制定的“七不准”和省计生委制定的“六个不准”,坚持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三是积极提供育龄群众免费享有的技术服务,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方式方法,由“我服务你接受”向“你需要我服务”、“我服务你监督”转变。特别是全市普遍取消了《一孩证》、实行避孕措施“知情选择”,免费开展生殖保健普查,维护了育龄群众的生育、生殖健康权益。四是严格按法律规定落实相关奖励政策。在每年兑现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费120元的基础上,退休时加发5工资或给予一次性不低于3000元的奖励。20__年开始,市政府在全市农村税费改革中每年核定资金865.5万元用于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兑现率达100;龙凤区、红岗区为社会无业独生子女父母兑现了年120元的政策性奖励;肇源县、肇州县、红岗区、让胡路区四个县区为农村放弃生育二胎的家庭兑现了一次生300元钱的奖励费。五是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今年全市独生子女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深入开展,全市计划生育各类保险累计投保额达239,567,00元。农村独生子女辅助医疗保险工作落实力度普遍增强。其中肇源县16个乡镇已全部开展保险,乡镇参保面达100,杜蒙县、林甸县和肇州县也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六是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从20__年4月起,对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年满60周岁独生子女和两个女孩的农村居民每人每年发放奖励金600元。据文秘站:统计,目前,全市享受政策的有1417人。截止八月末,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强化了综合治理、建立了部门联动的机制。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我们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一是年初与市综合办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将其纳入整体综治环境之中;二是协调政府与计生相关部门签订计生综合治理责任状,明确目标、确定职责,年终考核兑现;三是市计生委与政府涉农部门共同制定并落实计划生育“三结合”优先优惠政策,各县区对“三结合”工作做到年初有布置、日常有检查、平常勤沟通、年终有考核;四是市计生委召开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工作会议总结一年的工作,指导下步工作,督促各部门落实中发[20__]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度作稳定代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关于各部门职责;形成了多策并举,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的局面。截止20__年底,全市县(区)乡(镇)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平台已建立并逐步完善,加强流出、流入地之间的信息沟通,逐步实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进行管理和服务。五是市人口计生委经多次协调,联合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下发《关于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有关奖励优待问题的 通知》,由劳动局、计生委联合制定关于生育保险的政策性文件,从政策上保证了计划生育奖励的落实。

——强化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开展特色宣传。坚持宣传教育领先,以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基本形成了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群众的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系统框架和一个较完善的包括党校、人口学校、中小学在内的全民人口教育网络,使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成经常有活动、处处有阵地的格局。

一是主动协调党委宣传部门,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整体部署,做到多方位宣传、多层次宣传。各级计生局年初都能够主动协调各级政府的党委宣传部门,使各级党委中心组坚持开展人口理论学习,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及党的人口政策纳入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开展《决定》的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党校、干校、人口学校等阵地,进一步加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教育。同时,按照中央《决定》和等13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法》的要求,市、县(区)广播电台、闭路台、报纸都开设宣传栏目,形成一个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媒体网络,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是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市以“八进家庭”为载体(即:宣传品进家庭、优质服务进家庭、家庭美德进家庭、科技信息进家庭、生殖保健进家庭、“三优”知识进家庭、政策法规进家庭、文体活动进家庭)。实施“一县(区)一品”工程,各县(区)注意形成自己的特色,林甸县形成了“婚育新风”六种载体、杜蒙县强化“人口学校”功能、让胡路区开展了“生育文化进社区”活动、龙凤区构建了“楼道生育文化长廊”等。全市还利用“三下乡”、“科普之冬”等多种形式,整合活动内容,扩大了群众参与面,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三是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努力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爱女孩行动”的有关文件。计生、卫生、药监、广播电视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大力宣传和倡导“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好”等新观念、新风尚,为女孩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杜蒙县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蒙古族人口占18.2。但全县出生强度并不高,出生性别比也一直较低。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坚持为育龄妇女开展生殖保健等优质服务,严格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坚持依法管理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经济发展中,对男女平等对待。近几年全县组织劳务输出共1.5万人,其中女性占65。

——强化了优质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20__年,我市加强了计生能力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把工作重点从推行计划生育向实施健康促进转变,做到3个强化。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在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服务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的宗旨,只有把优质服务贯穿于人口计生工作的绐终,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二是强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建设。全市共投资265万元,加大对县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改建扩建,我市共有五个县(区)级技术服务站全部达到了国家要求的设置标准,全市取得了职业许可证。全市58个乡(镇)服务站,现有56个乡(镇)服务站达到了国家要求的设置标准,取得了职业许可证。三是强化服务主体。全市共有65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全部进行了培训,并取得职业上岗证书。增强了技术服务能力,做到了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服好务。四是强化服务功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已全面启动。肇州县引进了优生筛查芯片技术设备,林甸县购置了酶标仪等设备,为开展好这项工作我们选送了23名技术服务人员到国家计生委科研所进行培训。目前,我市建立了市、县(区)、乡级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管理体系。五是强化了优质服务县(区)的创建工作。市人口计生委制定《__市进一步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方案》。在林甸县先行试点,逐步在各县区展开,经省人口计生委评估验收,林甸县被评为国家和省级优质服务县。杜蒙县也被推荐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

——强化了协会功能,协会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__年,全市各级协会继续巩固整建成果,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市各级协会基础工作进一步扎实规范,会员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协会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基层协会的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员、报酬得到基本落实。全市协会基层基础工作与去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资料详实,一个现化化办公、网络化管理工作新局面正逐渐形成。

20__年,市协会制定了重点救助500名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把组织会员献爱心、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做好、做出规模并逐步引向深入的计划。为此,市协会分别下发了[20__]5号和[20__]6号文件,号召广大城镇会员,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关爱贫困母亲,把全市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引向深入。在组织开展捐赠活动中,各级协会通过精心组织和广泛宣传动员,使救助赢得了广大城镇会员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取得了良好成绩。截止目前,全市共捐款117741元。目前,已有300多名贫困母亲获得捐助,全市已下拨救助款10万余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深化综合改革,建立新机制。二OO五年,我们制定了《__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工作标准》,以市政府办文件下发。在20__年综合改革的运行过程中,我们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突破以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从建立新机制上做文章,初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新机制。今年突出了用人机制改革,突出了服务机制的改革,坚持了以人为本,依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保护了广大育龄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去年底,针对乡(镇)取消农业税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村级由于转移补贴资金紧张,村服务员报酬兑现难等实际问题,我们在人口大县肇源县进行了新的用人机制的探索试点,建立村级服务员县聘乡管村服务新的用人机制,一个村一个村地聘任,签订合同、下发聘书,一聘一年。其工资报酬全部由县里开支,基本工资1500元、劳动保护500元、奖励浮动1000元,合计3000元,并对20__年工资进行了提前 兑现,使村级服务员第一次吃上了“皇粮”,较好地调动了村计生员积极性,稳定了基层网底。肇州县目前已出台方案,进行新的用人机制改革,除了村里应支付的金额外,其余由县里补足,视村型大小,定为3000—4000元,而且把村里转移支付中应兑现的金额由县财政一次性划拨给计生局。突出了建立群众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新机制。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实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确立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翁地位,是基层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我们从事业单位入手,发挥协会主力军优势,由点到面地推进和建立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市计生委、民政局、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制定了《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意见》,下发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公约以及自治内容、工作标准等,对计划生育的组织内容、形式等作出了规范。分别建立了对计划生育村(居)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村)居务公开栏,形成了以村(居)党组织为核心、计生协会为主体的自治框架。

二、20__年总体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人口规划目标的起步之年,二OO六年,计划生育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核心(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核心);推进两项改革(村级用人机制改革、建立依法落实计划生育相关奖励政策机制);突出两项工程(加快推进WI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全面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深化三项活动(优质服务活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活动)。

1、符合政策生育率城市控制在98以上,农村控制在94以上。

2、全面推进村级用人机制的改革。在全市建立村级服务员县聘乡管村服务的新的用人机制,工资报酬全部由县里开支。

3、依法落实计划生育相关奖励政策。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做到奖惩分明。对符合生育二胎而自动放弃生育的夫妇一次性奖励300元,兑现率要达到100。

4、加快推进WI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各县(区)要加强装备、培训人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重点加强已婚育龄女管理服务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信息库的开发应用。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日常统计和管理,为计划生育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全面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在20__年的基础上,扩大开展面,提高检测质量,进一步增强人们的优生优育意识,提高人口素质。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文4

今天我们召开的**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回顾我县过去的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全面布暑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任务;兑现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签订2009年计划生育责任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全面推进我县计划生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回顾

2004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坚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手段,狠抓源头性问题,扣紧基础环节,突出重点部位,使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2004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回顾

1、圆满完成人口计划,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2004年,我县较好地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全县计划出生1280人,实际出生1006,完成人口出生计划的78.6%;人口出生率为6.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0‰;计划生育率为99.5%;综合性别比为99.6;二孩性别比为114.3。全县人口出生继续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

2、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

3、新型生育文化有了新发展

结合《条例》贯彻执行,广泛深入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参与率、知晓率、满意率做为大事来抓。通过“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的参与率达到90%以上,知晓率达85%以上,固定性标语每村5条以上。加大了电教设备宣传力度,增加计划生育教育光盘数量,基本上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知识的需求。开展了创建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示范乡镇、示范社县活动。各乡镇街都有示范村社县,建立了图文并貌的新型生育文化带。开展了新型生育文艺演出活动,广大群众自编自演自导,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4、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了新提高

全县各级计生部门把优质服务作为牵动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全程服务。切实加强了计划生育服务站“三情”监测工作规范化的指导,每年保证上站两次,上站率要求达到95%以上。对重点人乡镇服务所做好记录,保证每季度监测一次。把对育龄妇女的服务和开展计生工作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监测过程中既治病又防病。对育龄妇女主动宣传优生优育知识、计划生育知识、预防生殖道感染知识。坚持术后随访“三沟通”制度,使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有新提高。改变了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偏见,广大育龄妇女真正享受到了优质服务。

5、“双优”工作不断深化

2004年,全县创建优质服务合格村、合格委工作得到了深化。优质服务合格村达到80%,优质服务合格委达到80%。全面实行了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在继续深入开展“双优”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创建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县活动。城市计生药具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为争创省甲级药具站,县投入16500元扩建了库房,购置了冰箱、空调等设备。保证了药具发放渠道畅通和准确无误,最大限度满足基层育龄群众的需求。

6、基层基础工作有了新变化

全县乡镇、街全部实现宽带上网,省统一开发的人口信息管理软件使用率达100%。继续开展村活动室、服务室、技术服务所、人口学校、村协会小组、中心户等达标创建活动。将后进转化工作纳入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如:沙锅屯乡后进转化工作,在人、财、物方面予以保证,又投入近6000元制作了很有品位的新型生育文化带,并且率先在全县兑现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待遇。去年,县

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基层基础工作的调研、指导、检查。年初,对各乡镇、街计生干部、各村社县计生主任进行了全面培训。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再次深入到各乡镇对村计生主任、中心户长进行业务培训。深入到村社县、中心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各级计生干部和中心户长的素质,促进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

7、依法管理工作有了新进展

04年,强化了计生工作的依法管理,把“一法三规”纳入了“四五”普法之中,对乡、村计生干部及中心户长进行了业务法规培训,按照市计生部门要求,县、乡两级行政执法责任制已经修改完毕。全县已有85%的村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城县组织开展了社县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已有80%的社县实行了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初步形成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县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取得了实效。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0例,其中法院已执行8例。有效地教育了非法生育者,为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2004年卫生工作的回顾

1、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加强一批,弱化一批,转化一批”的指导思想,从2000年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了改革,改变乡镇卫生院由全民、集体经营模式。目前,暖池塘镇、缸窑岭镇卫生院承包给社会人员经营,暖池塘镇卫生院与兴城164医院联合经营,并聘用外院高资医生搞医疗,通过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改革,两家卫生院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黄土坎乡和沙锅屯乡卫生院按照农村卫生改革工作要求进行逐步弱化,保留了乡镇防保站职能,确保了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进一步巩固村卫生室的建设成果。去年全面巩固农村初保成果基础上,重点对村卫生室的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内部建设和管理,使原有的村卫生室工作进一步规范。目前全县40%村卫生室达到甲级,98%村卫生室达标。为对新审批村卫生室一律按甲级标准建设。日常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严格按照辽宁省《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计划免疫工作程序和妇幼保健工作要求执行。

三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去年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在岗培训与测试,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知识及卫生法规的培训,全年集中培训4次,参加人员达455人次,培训率达95%。测试卫生法规一次,参加人员400余人次,及格率98%;鼓励乡村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自身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为农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2004年共有30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使乡村医生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农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不断加强

三是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增强了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在经常性疾病预防工作中,各卫生院和乡村医生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了广播、电视、板报、书画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和保健常识,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年来,共向群众发放防治各类传染病知识小册子5000册,宣传单20000张,挂图50套,通过宣传使农民群众提高了自我防护、自我保健意识。

3、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了医疗市场规范管理

04年,我们注重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的执法检查,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中小

超市、卖店的执法检查,对校内和周边的食品卫生实行办证,办证率达100%,从业人员体检率达100%,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针对《辽沈晚报》报道缸窑岭镇陈仗子卫生所“非法使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事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集中整治行动,对全县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医疗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陈仗子村卫生所违法、抗法行为进行严惩,没收其违法药品和器械,取缔其行医资格,并处罚金3万元。警示了全县各卫生院、个体诊所要依法行医和规范经营,使医疗服务场所经营秩序有所好转。

2004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当前计划生育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县计划生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单位党政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卫生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真正做到亲自亲为。二是有些基层单位人口观念淡薄,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有时存在着挤占、挪用计划生育经费现象;三是计划生育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到位,计划外出生、瞒漏报问题时有发生;四是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还存在漏洞,农村群众生育观陈旧,仍有诊所在暗中利用“B超”做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五是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行政执法缺乏协调,多头执法现象依然存在;六是农村卫生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乡镇卫生院缺少懂业务、懂技术的管理人员,致使乡镇卫生院发展缓慢。上述这些问题,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将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位置,坚持不懈地把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2009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事业“十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各项工作总体目标,2009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加快农村计生卫生网络建设,提高城乡卫生服务能力为工作重点,以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开创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卫生的新局面,为建设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与卫生环境。

一2009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开展专项治理,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

今年我县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相关文件,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配合,严格规范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个体诊所管理,开展专项治理,进行集中整治,公开处理和暴光一批典型案例。建立起经常性工作机制,加大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非法行为,公示举报电话,建立举报查实奖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新闻媒体暴光制度、集中整治专项严打制度,形成强大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坚持过程管理,做好跟踪随访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二胎指标两年有效制度,把解决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问题抓实抓好。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有利于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奖励扶助政,要抓好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参保。要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

2、继续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纳入本地县总体改革工作之中,组织力量,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改革工作按照省定标准进行检查评估,年内改革面要达到100%;在城市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改革,年内要达到100%;要巩固计划生育药具改革成果,认真总结和推广改革经验。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坚持规范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开展“三室、一所、一校、一户、一组”的达标升级活动;组织开展乡村统计质量和行政执法检查;继续抓好后进乡村转化工作,实行限期转化,年内转化率要达到50%以上;继续推广和使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指导,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3、全面提高计划生育优质

服务,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

努力拓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增加科技知识含量,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组织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配合卫生部门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工作。今年,我县要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好“优质服务合格村和优质服务合格委”达标活动。要加强县、乡两级技术服务机构建设,要搞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十一五”发展规划。年内,要有20%的技术服务站所建成市级示范站所。要积极探索融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和干部培训“四位一体”的计划生育服务站管理模式。会同民政、卫生部门在全县婚姻登记机关和助产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向结婚当事人和产妇免费提供“三送”送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和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送药具、送连心卡服务。要严格依法管理,作好全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技术人员合格证的校验工作。

4、深入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

大力加强计划生育普法宣传教育,协调社会宣传资源,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主题宣传活动,构建社会化宣传大格局。坚持依法行政,重点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兑现问题。积极争取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投入机制,足额预算2009年的计划生育事业费,做到四个确保:确保按照省税费改革对计划生育需求项目和补助标准,做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足额到位并专款专用;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法律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省、市下达的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指标的完成。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综合治理,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样管理与服务,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依法规范计划生育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推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使人口和计生工作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加大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落实工作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

5、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

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宣传教育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同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合作,继续开办好专题专栏节目。搭建多元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平台,在城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生育文化楼院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等公益活动,充分扩大新型生育文化的影响。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为国家生好娃,和谐健康幸福家”为主题,组织开展好“9.25”公开信发表25周年、中心户创建20周年纪念日等大型宣传活动;积极组织推广新型生育文化成果,充分扩大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影响。

二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清洁月活动,巩固农村卫生工作成果,主动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推进全县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1、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切实加强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指导,解决好偏远农村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为建立起农民群众群体抗大病屏障做好舆论准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医疗卫生组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建立农民医疗保障的有效途径。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今年应该着手做好开展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好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外地经验,全面把握好相关政策;第二,要选择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乡镇村。新型农村合作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因此要选择经济状况好,卫生基础坚实的村作为试点村拟在2009年开展试点工作;第三,要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让农民群众了解新型合作医疗是保障农民健康,解决治病难的有效途径,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进行职能定位。根据《葫芦岛市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葫芦岛市深化乡镇卫生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继续坚持“加强一批、调整一批、转变一批”的改革发展思路,对4个乡镇的卫生院医疗布局进行调整和职能重新定位,依据职能整合卫生资源。缸窑岭镇卫生院为中心卫生院;暖池塘镇卫生院为偏远卫生院;

沙锅屯乡和黄土坎乡卫生院为一般卫生院;新设置的九龙街道卫生院为防保型卫生院。改革农村卫生院由管理体制,逐步履行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

2、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做好城市卫生工作

一是探索卫生资源的整合。目前,**矿务局正面临着破产改制,企业所属医院划归地方管理的机遇,县卫生、财政、人事劳动部门要充分做好接收和重新整合地方与企业医院卫生资源的心理准备,要制定出科学的有操做性的接收方案,合理引导各分矿医院向社县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道卫生院方面转化,充分利用好矿属医院的卫生医疗救护职能。

二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潜能。一是要更新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患者是上帝的思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二是坚持住院费用清单制、药品价格清单制和医疗服务公示制,用合理的医疗费用取信于患者。

3、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加强传染病房建设,不断完善职能。传染病房已于去年底竣工,应该说,传染病房的建设为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高整体防治能力奠定了基础。今年要利用好剩余资金,配置必须的设备,建设好化验室,装备好病房,添置必须的防护设施;二是加强防病队伍建设,要把传染病房各科室人员调配好,全面提高各种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是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努力提高各种疫苗的接种率。

强化基础免疫工作管理,着力抓好流动人口和偏远地县的基础免疫工作,提高疫苗有效接种覆盖率。同时,要做好冷链运转工作,冷链运转工作很重要,要按各种疫苗所要求存放的温度,做好管理工作,确保接种安全有效。全县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城市要达到98%,农村要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计划免疫队伍的管理,实行计划免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计划免疫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切实做好艾滋病、“非典”、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虽然我县尚未发现艾滋病病人,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没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今年,要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从心理上筑起预防艾滋病防线。要抓住春秋两季集中力量开展灭鼠工作,努力降低鼠密度,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目前我县通过开展集中灭鼠和疫苗接种,基本上控出了出血热发病率,但我县个别村的发病率在全省还是很高的,各级党、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群众利益出发,切实将灭鼠和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到实处,使流行性出血热要控制在3/10万以下。

4、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服务

产妇系统管理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5%。

5、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改善城乡卫生环境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文5

2006年,镇计生协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计生协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市委办[2006]号文件和省委办[2006]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协会宗旨,,积极开展基层协会的整建、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等工作,从而使计生协会深深扎根于基层,广泛服务于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得群众的信任,为稳定甘霖镇计生低生育水平做了大量的配合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镇共有计生协会某个,其中企业协会个,外来建设者协会个,会员小组某个,会员联系户某户,会员总数达到某人。某个村级计生协会中,有某个村有会员之家,有会员小组学习室和会员联系户,全镇协会组织网络已基本形成,运行也逐步走上轨道。

二、主要工作

2006年,镇计生协以推进“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工作为载体,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五大优势(即群众优势、人才优势、工作方法优势、网络健全优势和便于沟通优势),较好地转变了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促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我”方针的落实,切实加强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在加大宣教力度、开展优质服务、强化自身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主要表现在:

(一)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进一步健全计生网络组织。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重视,将计生协会工作列入党政联席会议议事日程,进行专门的讨论研究并决策。切实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紧跟形势,及时调整了镇计生协会理事;并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做好村级计生协会换届工作,配齐配强新一届计生协会领导班子。

(二)规范基层管理,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将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切实规范基层管理,协会以推广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民主议事,充分保障广大育龄群众的知情权、表决权等民利的要求,在全镇个村开展了“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扩面工作,我们集中时间、精力、财力,分类指导,具体落实,开好三个会,发展好计生协会会员,落实好联系户,填好一本证,收缴了一部分会费,研究制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并通过各村民委员会的表决后生效,成立好村级计划生育协会各类班子,建立健全协会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根据市计生协要求,下发《村民自治工作评估表》,逐项对照落实,真正发挥协会的自治作用。发挥协会在“村民自治”工作中主力军作用,扩大协会知名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村民自治开展较好的村,强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发动协会会员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做好村级民主评议,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村民自治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村民自治工作薄弱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和指导。月底,省计生协会对我镇省级示范协会进行了回头看,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在新机制工作的推广中,我们逐步探索,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一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协会工作队伍。

(三)强化优质服务,拓展项目建设。一是镇、村、企业各协会紧紧抓住服务这个中心、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会员、育龄群众碰到难题时,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做好人、办好事,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如村级计生协会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科技帮扶,引进科技项目,引导群众科技致富;企业计生协会不断为育龄群众提供技术比拼机会,增强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扩大项目面,抓好个重点特色协会项目,提高协会“自我服务”能力;拓展“青春健康”教育面,已与五所中小学共同开展青春健康教学;开创上路西生育文化特色、求家坎的科学帮扶基地等,延伸服务领域,以满足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的需求。

(四)更新群众观念,切实抓好特色性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协会建设。集中时间和精力,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建民营企业计生协会和流动人口联合协会,如奔奔针织有限公司、喜得马领带有限公司、三源针织有限公司等,做到发展好会员,落实好阵地,制订好各项制度,职责上墙等工作;二是结合“生育文化特色村”、“村级示范服务室”的创建工作,镇计生协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建立“生育文化园地”,抓好上路西村的生育文化特色协会、上高村的流动人口特色协会等创建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特色活动。结合镇开展的“三学一创”活动,组织了卡拉ok歌咏比赛,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上街义务咨询等活动,切实丰富了育龄群众的生育文化生活;抓住“.”这一协会重要活动日,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组织企业计生协理事、会员代表、“五老”计生协代表等某余人,开展了协会会员系列活动,如参观三鼎文化体育室、协会活动室,开展知识答题和文艺汇演活动;积极开展计生下乡活动,月日和月日,镇计生协联合计生办到上路西村、甘一村开展了现场计生知识咨询、义诊等活动,并分发宣传资料某余份,为群众提供服务共某多人次,并指导、布置上路西村的生育文化角,有效提高了协会的自治功能,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参与氛围。

(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把加强培训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今年年初镇计生协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在甘三、尹家等村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充分发挥了村级干部和群众代表的民主参与意识,倾听了他们对镇计生协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力求改进,切实提升镇计生协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培训班,举办了三期会长、专职副会长、秘书长的培训班,并组织了个协会新机制推广村到上路西村实地取经。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了她们对协会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协会工作的信心,在实地参观后,增加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她们下一步做好新机制的推广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全镇各级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同志对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认为协会组织一无权,二无钱,作用不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个别村级协会组织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三是一些村级协会的人员活动经费等问题没有解决,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我们计生协会工作,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计生协的工作目标和安排,把协会的重点放在农村,重心放在基层,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切实解决问题。

计生协是协助党委、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新时期,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计生协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努力做到“有人干、有钱干、有事干”,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整建成果,更好地发挥计生协组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学习宣传好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大力宣传计生协会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通过会议和举办培训班或利用新闻媒体,坚持集中和经常宣传相结合,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消除误解,把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社会舆论宣传与群众性宣传和服务相结合,协会宣传与“婚育新风进万家”、人口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宣传等相结合,做到生动活动,丰富多彩,规模大、效果好,以促进计生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抓典型的培养和推广,掀起学习先进的高潮。各级协会都要有典型,包括协会的组织整建、宣传活动、生殖健康、流动人口、村民自治、项目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真抓实干,坚持经常性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采取多种形式,把协会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以例会为突破口,把协会会员小组和会员联系户活动落到实处,使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协会活动网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以培训为抓手,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户,特别是每季度组织对理事、会员小组长进行一次学习培训,每次培训要突出重点;村培训后,会员小组再组织会员学习,然后会员再到联系户进行宣传。三是开展帮扶活动,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为育龄群众做好事、办好事,搞好生育、生产、生活服务;组织协会中致富能手和生产骨干与计生贫困户结对子,努力争取或创造条件做到项目、资金、技术、信息、销路帮扶“五到位”,切实做到少生快富。四是继续实行“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推广工作,深入推进村民自治。要引导村级协会善于想大事、顾大局、抓关键、促稳定,把群众合理化意见及时反映给村级“两委”并协助解决或及时做好解释;同时,又通过会员带动群众,落实好“两委”决定的各种有利于群众的实事、好事。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好“两为”活动,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积极开展“我为协会尽责任,我为国策做贡献”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理事、会员为计划生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荣感、使命感。

村级体育文化工作计划范文6

1.1 组织原则方面。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一般采用“两上两下”作为制定计划生育村(居)规民约的组织原则。“两上两下”指村(居)协会制定村(居)规民约的流程的简称。村(居)协会先通过上门入户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村(居)民意见,拟定出村(居)规民约讨论稿,然后发放到村(居)民手中继续征求意见。村(居)协会在充分吸收村(居)民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村(居)规民约的正式稿,在公开场合。“两上两下”是“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路线的真实写照。

1.2 制度建设方面。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在建立村(居)规民约时提出如下要求:群众性,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由村(居)大会或者村(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匹配性,在建章立制的同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实施细则,如孕检、随访、奖惩、评议等制度;相互制约性,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使群众监督干部有实际内容,干部行使职权有明确标准;可操作性,规章制度的内容要与当地具体实际相结合,条文清晰,目的明确,措施要具体,表述条理,操作方便。以上要求对保证村(居)规民约的权威、规范群众和“村(居)两委”的权利和义务起到重要作用。

1.3 组织建设方面。基层计划生育协会要有好的领头人,确定会长人选是重要环节。一般来说选择会长的基本条件是,德高望重、保证时间、保证精力、热情,有感召力、有耐心,不辞辛苦、有一定文化水平,组织能力强的本社区居民。协会会长多是在村(居)里居住的老教师,老干部,他们退休以后,利用这个机会发挥余热。随着社会管理的需要,一部分以身作则,年富力强的热心青年逐渐吸收做协会领导。村(居)“两委”成员均是村(居)级计生协会会理事会成员,他们在协会兼任的职位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村(居)级计生专干属“两委”成员,由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从有文化、热情高、年轻的女性村(居)民中选举产生,一般兼任村(居)级协会的秘书长。村(居)级计生协会有村(居)“两委成员”和专门的计生人员成为理事会成员,体现出计生协会在村(居)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以计划生育为中心的主旨。村(居)级计生协会理事会一般由10以上组成,除兼职村(居)干部外,其余都是退休的老同志,有国家干部、退休教师等。理事会成员必须是有文化、有威望、见识广、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村(居)级协会会员。

2 计划生育协会引领人口文化建设

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丧嫁娶、道德教育等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映。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首先,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其次,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最后,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人口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简单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理念层次三个部分。

计划生育协会在人口文化建设中将“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群众工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党的根本路线,是我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计划生育协会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搞宣传教育,搞生育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倡导文明村(居)风,在人口控制和农村(居)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口文化建设是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的重要任务之一。群众成为计划生育协会的成员以后,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其中来,多数人做少数人的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很快取得成效。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任何政策的波动都会引起生育率的反弹。因此,从根本上讲,要政府和村(居)民相互做到诚信,人口文化建设才有出路。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经常组织活动,活动采用腰鼓队、文艺宣传队、宣传栏、宣传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例如,妇科病、不孕症治疗咨询,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解答等。特别指出的是,逢每年的“5.29”和“12.1”村(居)级计生协会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集市是农村人口集中的地方,很多基层计划生育协会抓住这个良好的宣传阵地,通过发放明白纸、小知识、宣传册、有奖竞答等活动搞好法律法规和计划生育科普宣传。

很多地方的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专题人口文化活动。比如,山东省菏泽市以“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人口”为主题举办文艺调演赛,旨在宣传计划生育群众自强自立建设文明家庭的典型事例,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积极参与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和文明幸福家庭建设,努力为人口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山东省昌乐县坚持把倡树婚育新风作为打造新型人口文化的着力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人口计生政策,营造了浓郁的计生文化氛围。组建“幸福计生?和谐家园”文艺宣传队,队员全部为周边村(居)的育龄妇女,她们定期到各村(居)巡回演出,自编自演自导的快板、相声、秧歌、小品等节目深受农民群众喜爱;以重大节日为契机,联合镇团委、妇联、文化站等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计生主题宣传活动。

3 计划生育协会进行人口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提高计划生育协会的整体工作水平,应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领导小组,计生办、计生协、财政、民政、妇联、共青团、司法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具体负责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中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在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中的具体职责任务。领导组织的建立,为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开展在方向定位、业务指导、基层组织建设、财政支持等方面提供了条件。同时,为计划生育协会开展工作,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