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例6篇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1

关键词: 《文选》 公宴诗 演变

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选编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共收录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位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余首,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备。《文选》共六十卷,其中第十九卷至第三十一卷为诗歌部分,分为二十三类。在这二十三类诗歌中,公宴类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共收录各个历史阶段的作品十四首,本文通过分析这十四首“公宴”诗,窥其演变轨迹和特点。

《文选》六臣注对“公宴”的定义有两处,一是吕延济注曹植《公宴》曰:“公宴者,臣下在公家侍宴也。”二是张铣注王粲《公宴》曰:“此侍曹操宴,时操未为天子,故云公宴。”[1]此处认为“公宴”是公卿所举办的宴会。然而,《文选》中还有参加最高统治者召集的宴会所作的诗,如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综合来看,《文选》诗中的公宴应指参加公卿或帝王召集的宴会。

一、公宴诗的源头――《诗经》

公宴诗可以追溯至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描写宴饮场面的诗有很多,主要见于《小雅》。何红艳在其《论建安公宴诗的价值选择》一文中将《诗经》中的宴饮诗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在会朝或祭祀时宴饮的政治性较强的公宴诗;而另一类反映其他比较随便一些的宴饮场合的诗,可叫作私宴诗。前者反复吟咏宴会供肴的丰富,或媚神或敬客,歌功颂德是其主要内容;后者则多突出宴会的欢欣和悦,这类宴饮诗用语较活泼,音节轻快流畅。”[2]不论是公宴诗还是私宴诗大多都处在自然状态,都是为了配合祭祀活动的仪式环节,或者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欢乐和祝福而产生,如《小雅・楚茨》有“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3]《小雅・南有嘉鱼》中“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豳风・七月》称“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些宴饮诗多是感谢神灵的祝福之语,不曾有宴饮场面的描摹和景物的刻画。

二、建安时期的“公宴诗”――由表达祝福走向华丽的场面描摹

建安诗人大都身逢乱世,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瘟疫肆虐。世事无常和生命短暂迫使他们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想要建功立业,活出生命的精彩;一方面又觉得人生短促,应及时行乐。这种既慷慨又悲凉的情绪成为整个时代的基调,他们经常于觥筹交错、轻歌曼舞的宴会中作诗以寄托自己的时代忧思。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与宴饮有关,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指出建安诗歌“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4],描述了建安诗人聚宴赋诗的活动。

《文选》诗公宴类共收建安时期的诗作四首,分别是曹植的《公宴诗》、王粲《公宴诗》、刘桢《公宴诗》和应`《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诗》。这四首诗中均有宴饮场面的描写,并以园林的景致描摹最为出色,如曹植《公宴诗》的中间部分:“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飘接丹,轻辇随风移。”刘祯《公宴诗》中有“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5]这一时期的公宴诗中场面描述和园林景物的摹写大量出现。“建安公宴诗几乎每首都离不开对游宴场景的描绘”[6],这句话十分精确的揭示了此时公宴诗的特点。除此之外,诗歌的语言描写更加华美,明亮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铺排的物象使场面更加宏大。

建安时期是文学意识和美学意识觉醒的时代,文学内容更多地趋向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文学语言也从质朴走向华丽,这在公宴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细究起来,这些酒酣耳热之后的诗歌描写衬托出的却是一股悲凉之情,所谓“以乐景写哀情”,场面描写的越宏大,语言越华丽,诗人心中的情感越激烈。事业的壮志未酬、人生的身不逢时和生命的短暂无常在诗人心中激荡,忧时伤逝的慨叹只能化作一首首华美的诗歌。

建安时期的“公宴诗”与《诗经》中的宴饮诗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从《诗经》中的表达欢乐和祝福走向了宏大的场面描写;从《诗经》中集体创作的无意识走向了个人创作的自觉;从《诗经》中随兴而作走向有组织的创作;从《诗经》的平淡书写走向华丽的描摹。同时建安时期的公宴诗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诗经》的影响,从它喜欢化用《诗经》中的句子可以看出,如王粲《公宴诗》中的“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化用了《诗经・小雅・湛露》中“厌厌夜饮,不醉无归”的诗句;应`《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诗》中“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则化用了《诗经・小雅・鸿雁》中“鸿雁,哀鸣嗷嗷”的诗句。可以说,建安时期的“公宴诗”对先秦宴饮诗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在公宴诗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西晋时期的“公宴诗”――应命而作,歌功颂德

《文选》诗公宴类所录西晋诗作共三首,分别是陆机的《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陆云的《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和应贞的《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这三首诗都是应命而作,且都是四言,语言庄重典雅,内容多歌功颂德,没有建安诗歌中宏大场面的描写也不富有真情实感,如应贞的《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有云“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五德更运,膺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於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位以龙飞,文以虎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区内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曜其文。凤鸣朝阳,龙翔景云。……”[7]纯粹的颂扬功德,粉饰太平,内容比较平淡乏味,显得呆板僵滞。

据黄卓亚《汉魏六朝公宴诗研究》一文统计,西晋公宴诗共有44首。而《文选》只选其三,说明这一时期的公宴诗在作者看来并不太符合他“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的选文标准。此三首诗并不能代表西晋宴饮文学的全部面貌,只是作为西晋宴饮诗中的典型代表被选录,基本上都是应制诗,内容不可避免地走向颂美,本文姑且以此为例。

四、南朝时期的“公宴诗”――由园林景物的描写走向山林景物的描摹

南朝时期的“公宴诗”秉承建安“公宴诗”继续发展,它不同于西晋公宴诗单纯乏味的歌功颂德而显现出了自己的特征,吟咏他事的成分逐渐增加。

首先,突出山川自然景物的描写。

《文选》诗公宴类中以范晔的《乐游应诏诗》最为典型。范晔的《乐游应诏诗》诗云:“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隆m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8]如果说诗中的“台涧”、“兰池”等字眼表明的还是园林景物的描写,那么“遵渚”二句就纯粹是在描写乐游苑之外的山林景物了。在这里,公宴诗已不似曹魏时期只注重园林景物和宴饮场面的描写,也不像西晋的公宴诗一味的歌功颂德,而把目光转向更远的自然山水。诗中山川景物的描摹成为最出色的部分,情感抒发也围绕着“公宴”的目的即游山玩水来展开的,此类诗作更多的偏向游览。

这一时期的公宴诗偏重写山川自然景物究其原因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六朝时期儒学衰落,道家思想兴盛,谈《易》、谈《老》、谈《庄》的魏晋玄学成为时尚,文人们热衷追求精神上的洒脱和自由,他们往往寄情山水,想要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这样就促使人们的活动走出院落走向自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贵族文人集团,他们经常在一起宴饮畅谈,游山玩水,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成了他们聚会的固定节日,这期间产生了大量描摹自然山水的诗文作品。东晋时,由谢安、王羲之等人发起的“兰亭禊会”就是一次大规模的以上巳节为契机的文人集会活动。上巳节是我国古代的民俗,《晋书・礼志》云:“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禊东流水上,洗灌拔除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晋中朝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三月三日修禊事,只要条件许可,均设‘流杯池’,引水分流,因流设度,激流推杯,至席前取而饮之。禊饮之际,伴以乐舞,酒阑赋诗,所咏之诗故称‘曲水诗’。由此,三月三日又变成了文人曲水流杯,以诗会友的固定节日。”[9]如谢灵运有《三月三日侍宴西池》的诗作。文人们的宴会由园林走向山林,其诗文描写的对象自然由园林景物的描写转向突出山川自然景物的描写,这对魏晋山水诗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增加了送行饯别的内容。

《文选》诗公宴类所录这类诗歌有谢瞻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谢灵运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丘迟的《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以及沈约的《应诏乐游饯吕僧珍》四首。从这四首诗的题目可以看出此时的公宴诗在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感情的抒发上,还突出了送别之情。谢瞻的《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以及谢灵运的同题之作都先述秋日的自然景物再叙写践行送别之情。李善注引萧子显《齐书》曰:“宋武帝为宋公。”引沈约《宋书》曰:“孔靖,字季恭,宋台初建,以为尚书令,让不受,辞事东归。高祖饯之戏马台,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10]可见此两首诗歌颂的对象不再是统治者而转向有美德的人,诗的目的是送别。丘迟的《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乃送别张徐州时作,李善注引刘[《梁典》曰:“张谡,字公乔,齐明帝时为北徐州刺史。”诗人在诗末表达了自己难报皇恩的苦闷。沈约的《应诏乐游饯吕僧珍》同样是一首送别之作,李善注引《梁书》曰:“吕僧珍,字元瑜,为左卫将军,天监四年冬大举北伐。”[11]诗中表达了作者希望将军大破敌军凯旋而归的愿望,不再是泛泛的歌功颂德。

综上,大致可以看出先唐时期公宴诗的发展轨迹。《诗经》作为“公宴诗”的滥觞,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安时期的“公宴诗”对《诗经》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这一时期的宴饮活动多是曹丕和曹植主持的带有组织的文学创作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不带政治目的而多为娱乐性活动,因此宴饮场面和园林景物的描写为主要内容;西晋时期宴饮活动多为最高统治者所召集,带有浓厚的政治目的,因此诗作以歌功颂德和美化统治者为主要内容;南朝时期的宴饮诗则一反常态把目光转向大自然,开始吟咏他事,各个阶段的宴饮诗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各具特色,对唐以后的公宴诗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萧统.文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351.

[2]何红艳.论建安公宴诗的价值选择.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VOL24(6).

[3]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319.

[4]刘勰著,孔祥丽,李金秋译注.文心雕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5.

[5]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283.

[6]黄卓亚.汉魏六朝公宴诗研究.2007:74.

[7]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286.

[8]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287.

[9]魏宏灿.魏晋南北朝文人的游赏活动与山水诗之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2

关键词:曹植诗歌 抒情 艺术特征

一、曹植的创作思想

在父亲曹前,曹植的诗歌都是汹涌澎湃、激情飞扬的。大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比如表达英勇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白马篇》,就是曹植的一个典型诗歌,诗中激情飞扬、感情真挚,洋溢着不朽的青春和活力。诗人通过《白马篇》来表达自己为壮烈事业奋斗的渴望。寄托了诗人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豪情。随着曹操去世,曹植诗歌逐渐消沉,后期作品多数表达自己壮志不愁悲愤压抑的郁闷心情。

二、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特征

1、精巧的叙事抒情

曹植笔下的山虫鸟兽、林木山水的内容里,涵盖着极其浓厚的思想情感,有着不同的意境,把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相互的联系起来,做到了真正的情景交融。这种把抒感与叙述事件、写景相互的紧密联系起来,堪称是曹植诗歌的特点。例如《赠白马王彪》,曹植在此诗之中把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联系起来,又联想到任城的王曹彰、如今的白马王曹彪,二者的生离死别之痛,采用叙述事、描写景、抒相互发生的方式,再加以沉重悲痛的笔调和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来抒发出自己强烈的悲伤情感,使读者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悲痛情感。正是由此,便造就了此诗无比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建安时代之后的岁月里,文人的五言诗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无论任何一种诗体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都会面临着一种新形式的制约,因此,诗词语言推敲的重要性便会接踵而来,促使诗人们用最直接、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身所要表达、抒感。实质上,当诗人们在对诗词歌赋不断的推敲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把诗体的体制、形式等逐渐的完善、完美起来了。新事物的诞生是在于旧事物的基础之上的,乐府民歌便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其便是东汉文人的诗歌五占诗的前身。

2、崇高壮美的艺术感

诗歌往往都是优美的,充满着思想,所描绘的画面有雄壮的、孤寂的等。曹植的诗歌也不例外,若是细读其抒发自身理想壮志的作品,还能感受到其内充满着无限崇高的敬意与美感。从此可以看出,古代的诗歌内,大多数都充斥着人生的感悟与思索。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诗人们深入观察生活,发现与体味人生之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些不断冲击着诗人们的创作神经,使得诗人们激情慷慨的悲歌长鸣,这便也由此成为了一个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重要模式。其中,这一个悲伤的主题在汉代的时候最为流行,也就是到了汉代文人的手里,才达到了高盛的地步。如《古诗十九首》,堪称为汉代诗歌的代表。然而与曹植相比,特别是在对于有限与无限的表现层面上,曹植更为激情四溢,更有着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朝气。其间表露的是“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崇高人生理想,“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欲展露自己的人生才华,报效为国。

3、音韵华美,辞藻华丽

节奏感与韵律感称为音乐美,曹植十分的注重与推崇这种语言形式的音乐美。这在其“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等诗句是深有体现的。此类诗句语调明快,节奏鲜明,读起来使人朗朗上口,富有意蕴,别有一番趣味。细观其《斗鸡篇》:“游木极妙技,清听厌宫商。

泥人张在泥塑之上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因此便有了较高的成就与声誉;而千年之前的曹植用诗歌的形式,也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曹植比较的注重象征与比喻手的表现手法,并用此来增强诗作的形象性。“皎若日出扶桑,夜同白昼辉煌”,把时光岁月匆匆离去、眨眼即逝形容的准确生动。

4、反差手法抒感

所谓反差,在曹植的诗歌中主要是指情感的巨大变化。如倾盆瓢泼大雨转瞬即为风和日丽;如涓涓小溪慢慢淌忽为浊浊河水急急落;再如微风习习碧波面即变波浪滔滔丘陵石,其行为变幻莫测,觅无踪迹,甚是诡异。例如《野田黄雀行》“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吟过三爵,缓带倾庶羞。”此诗于开始之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众人在一起饮酒食肉,歌舞助兴,鼓瑟吹笙,无比热闹欢乐的场景,但紧接着作者却笔锋一转,言之曰:“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道。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三、总结

“曹植作为建安年间诗歌大家,在当时对诗歌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曹植在诗歌创作上的经历、性情、天分和志向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曹植诗歌语言华丽,手法多样,诗歌的布局也非常完美,在吸取汉乐府诗歌和古诗的创作特征之后,并加之发展,最终被后人歌颂并名垂千古,开创了我国五言六诗的新的里程碑,对我国的古代诗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同时,曹植诗歌在抒情艺术上也独具匠心:非常擅长借助时空之势,运用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鲜明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章法,使他的诗歌在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4)

[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

[3]萧子显.南齐书EM].北京:中华书局,1974(2)

[4]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岳麓书社,2002(9)

[5]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

[6]祝尧.古赋辩体[M].四库全书珍本第323册.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3

这首先体现在《诗经》和《楚辞》之中。《诗经》以各种草木植物起兴,借物传情,表达思想,而《楚辞》中对各种植物的描写更是不可胜数,屈原在《离骚》中借香草来表现其政治、思想、社会大背景下的种种现象。当然,这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物及人,推己及物,以天地万物为自己抒情的对象,这正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所展现的描写方式。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的观点打破了物我的界限,这也正是诗歌欣赏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层面。受物我合一的精神陶冶,诗人们也学会了在自然万物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往往睹物兴叹,睹物思人,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诗歌不只表达了诗人一时的思想情感,且概括了整个时代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民族苦难。因为这些诗歌透析了人们的精神底层,揭露了人民生存的现状,所以拥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广为流传。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作为一首长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将画意、诗情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那宁静的自然之美,对年华岁月易逝的感叹以及时空无限的超时空观都给后人留下深刻的人生感想。在诗人眼里,景物和心境有很大的相似性,随着景物的转换那些种种情思油然而生,快乐、怀念、感伤、离别都变得真实而凝练。同样是美好事物的消逝,而人却经不住岁月的捶打,所有的年华都随风散去,不能挽回。这样的场景让人无不感慨,无不伤悲。

唐代诗人刘希夷所作的《代悲白头翁》以落花起兴,以自然的周而复始与青春年华的转瞬即逝相对比,发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诗人在表达主题上给了读者更大的精神震撼,当然,他并没有止于对时光的感叹,而是进一步升华为对人生浮沉的叹惋、世事繁华的留恋。当自己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回首往事,那些点点滴滴早已烟消云散,这种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具有极大的艺术冲击力。后世对于这种落花的情怀和对落花意象的描述大概都与这首诗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诗经》热情浪漫,《古诗十九首》亲切真实,诗歌中所表达的种种意象凝固而深刻,悠远而深厚。可能是由于女子的衰老速度要比男子快的缘故,所以不乏以女子这一意象来表达时光流逝的诗歌。当然,女子这一意象也往往与思念和远征有关。诗人常常将女子的青春与战争做对比,青春短暂,流光易逝,而战争却遥遥无期。古诗中,描写女子对远征的丈夫的思念的内容在历朝历代不断上演,“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人通过纸笔将闺怨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叩问,似乎永远是诗人们咏叹的主题。只要有人生、有美好、有过去,这种咏叹就不会停止。落花依旧,时光依旧,任何事物都没有改变,正如李白所说:“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当我们把诗中的意境投入到生活中,就是选择了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4

关键词:美国诗歌 荣格 集体无意识 原型

引言

20世纪,现代主义的思潮开始风行欧美,从意象派诗歌起始,美国诗歌跨越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多种风格和流派并存,展现了这个时代的种种矛盾和各种现象。诗人们开始更多地注重表达一种人类历史的情感和人生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返祖寻根的历史情怀。本文采用荣格的理论和原型的批评方法对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进行研究,探讨原型诗歌的写作根源,对诗歌中出现的一些原型意象进行论证,解析原型和诗歌关系的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质。

一、“原型诗歌”的写作根源

原型的始祖应当归属于心理学大师荣格,他将“集体无意识”理论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荣格的一生都在思索无意识和种种人生的神秘现象,他用精神病学知识来解释无意识,来思考人类的各种神秘的原型现象,试图将人们带出困惑的精神迷宫。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亿万次的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心理积淀,它通过种族遗传的方式传达给个体,集体无意识同时又是一种先天的精神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规范着人的精神活动。[1]这种集体无意识现象就叫做原型,集体无意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历史文化的沉积,具有预测未来的功能,是人的先验存在的原型。因此原型应当是一种心理反映的先验形式,储存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密码,作为一种生理机制遗传下来,人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真实,必须要思考自己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一定意义上讲,荣格进一步扩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同时也复活了康德的“先验判断”,确定了理念的本质含义就是集体无意识或原始意象。原型具有集体的含义,具有远古的特征,对于整个民族和时代来讲是普遍的,有时我们也称原型为原始意象,荣格认为:“每一个原始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和悲伤的残留物。”[2]美国现代主义诗歌中,有很多杰出的诗作堪称“原型”诗作,这个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及审美发生了巨大转变,内心开始回归,在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茫茫海底世界中,人类向往万物平静,天地之间完美和谐。诗人们的复杂情感多借助于自然元素的原型倾泻而出,诗人们主张大胆直白地吐露心声,内心深处更愿意思考自己的内在真实,思考自己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从中得到启示,再来将自己淹没于与繁杂的外部世界的种种关系中。按照荣格的理论,“原始意象无疑表现了无意识心理内容,然而却并不是其全部内容,而仅仅是那些在一瞬间集合起来的内容,这种集合,一方面固然是无意识自发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意识处于某种瞬间状态的结果。”[3]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本能经过诗人们艺术技巧的延伸和拓展,原型在诗作中的表现更加地真实,也更加突出了诗歌的主题本质。

二、诗歌中的各种原型解读

艾略特是美国现代主义诗人中一位震惊英美文坛的于荒原中行走的诗人,他的影响力从20年代开始到六七十年代才渐渐衰退。艾略特是一位典型的原型诗人,从代表作《荒原》到《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四个四重奏》《燃烧的诺顿》等作品无不体现着原型的模式。而西方现代文学中没有一首诗像《荒原》这样整整体现了一个时代,体现了整个西方文明所处的尴尬境地,《荒原》中出现了生死原型、仪式原型、水火原型等,堪称原型的经典之作。艾略特提到受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的影响较大,因而将生死与死而复生的仪式原型表现得最为具体。“去年你在花园里种下的尸体,开始抽芽了吗?”“你还活着?还是死了?你头脑里什么也没有?”“那个曾经活着的人现在死了,我们曾经活着现在正在死去”。[4]诗歌中体现出的这些生死观,正是以古老的祭祀仪式为原型,表达死而复生的愿望。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详细叙述了宗教仪式的源头和神的死而复生。弗雷泽认为植物是有灵魂的,在原始人的观念中,植物的枯荣象征着帝王的死亡与复活,而两性关系也常常影响着植物的荣枯,这些观点都在《荒原》中展现出来,由于渔夫王丧失了生育能力,因而他的国土变成了一片荒原,人类陷入了死亡的境地。弗雷泽在《金枝》中这样描述:男男女女都一齐纵情狂欢,太阳和大地神秘的交合就这样公开地在歌舞声中、在男男女女于树下真正进行的活动中戏剧性地体现出来。听说这宗节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太阳族求得雨水,求得丰富的饮料和食品,子孙兴旺,牲育繁殖,多财多福。[5]在弗雷泽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原始人认为播种者的可以引导种子生长,启发了艾略特在《荒原》中的创作。植物的荣枯作为原型的寓意表达死亡与再生,以及国土的繁荣和衰败,在这种最初的原始情境中,集体无意识通过诗人的笔抒发出来,成就了伟大的作品,《荒原》中的再生原型是一种人类无意识的原始情结。《金枝》中描述的原始仪式和农作物的丰收,还有神的死亡和再生这些现象经过代代累积,已经成为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结构,符合荣格的理论。

另一位著名诗人弗罗斯特是一位典型的田园诗人,诗歌中同样也充满了很多原始的意象,弗罗斯特一生的经历比较坎坷,大器晚成,偏爱于乡村题材,在普通的生活中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弗罗斯特对乡村生活的感情主要源于他的乡村生活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也奠定了他原型写作的基础。弗罗斯特的乡村生活的诗歌题材是广阔的,大地、树木、农舍、河流、老人、邻居、小草、马匹、还有苹果等等这些都是诗人建构的世界,诗人就在这样的世界中沉思。《摘苹果之后》中,摘苹果的老人在丰收的喜悦中睡去,“冬夜本来就该休息,苹果的香味使我瞌睡”,[6]《补墙》中的好邻居“墙高有睦邻”,[6]《刈草》中抒发出“事实,那是劳动所知最美的梦”[6]的感情,《没有走的路》中描绘的两条小村小路,“黄色的林子路分两股,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6]《雪夜林边驻脚》中“林子真美,幽深,乌黑,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6]一边描绘了乡村夜景,一边阐释了人生体会。弗罗斯特笔下的世界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有劳动的场景,有乡邻之间的闲谈,夫妻之间的争吵,还有对大自然中的牧场、树林、落叶、小鸟等普通景物的描写,诗人的这些描述充满了生命力,象征着人类向自然本性的回归,散发着古老原始村庄的气息。弗罗斯特笔下的乡村世界,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生活形态,在人类的潜意识中不断地体现,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集体无意识形态,人类最初就是在这样的乡村中生活,有树木、有农舍,还有互帮互助的好邻居,人类在这样的乡村中生存、繁衍,这是一个共同的集体性的乡村。

这个时期很多诗人的诗歌中展现了用原型写作的特征,例如有土地原型,罗宾森《幽暗的远山》中“幽暗的远山映着西天的黄昏”,[6]桑德堡的《大草原》中“哦,大草原母亲,我是你的一个孩子”,[6]斯蒂文斯的《坛子的轶事》中提到的山巅和荒野,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脉或者荒野都属于土地的范畴,诗歌中充满了人类对土地原始的渴望,土地与人类的起源密不可分,日出日落、大地、山脉等在诗人的笔下展现了无尽的生命力,万物都在自然界中生存,这些原始的自然元素回归到了原古环境里。还有很多关于“水”的原型的诗歌,弗罗斯特的《春潭》中“这些水潭虽然深藏在树林中”,[6]威廉斯的《海边的花》中“而大海却旋转着,安详地,在茎上摇曳,像花一样”,[6]杰弗斯的《晚间退潮》中“大海很久没有这样宁静”,[6]这些诗歌中出现了众多的水意象,水和人类的生存相辅相依,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在水边,尼罗河、爱琴海、中国的黄河、幼发拉底河等等。水埋藏在人类的内心深处,作为集体无意识的情感,诗人在诗歌中唤醒了人类对水的原始情结。这个时期很多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主题,描写了大自然的景物,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的美中我们仿佛走进了原型的世界。

结语

美国现代主义的诗歌庞杂,众多诗人的诗歌中充满了原型的痕迹,诗人笔下的生活也许是现代的,也许是古代的,也许是跨越了时空,可是无论怎样的时代变换,这些生活代表着集体的无意识,是人类从幼年到成年的一段集体记忆,由于时间的久远,这些集体的记忆便隐藏在了无意识的茫茫大海中,诗人原型式的表达抒发的不是简单的山水和对话,而是具有原始意味的神秘色彩的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形态。现代主义诗歌是美国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从原型的视角去研究美国现代主义诗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埋藏于人类心底世界中的集体无意识,能更好地把握在20世纪这个大背景下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深层理论基础,从诗歌中追寻原型、呼唤人性、回归远古生活的最初记忆,为现代人找到灵魂的栖息处和心灵的故乡。语

参考文献

[1]C.G.荣格.心理类型学[M].吴康,丁传林,赵善华译.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

[2]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4][6]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选[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5

关键词: 古诗词 生物学知识 生物教学 价值 应用

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谱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一些诗词歌赋,挖掘这些诗词歌赋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一、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描写植物方面知识的:如“春色满院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2.描写动物方面知识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描写生物与环境关系方面知识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二、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价值

1.帮助理解生物现象。

如在学习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等诗句,说出影响生物的某些环境因素:温度、光照、生物……

又如,学习七下“人体的神经调节”时,引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让学生体会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具有极佳的教育价值。

生物使自然界充满着勃勃生机,诗人们则借它们谱写出名篇佳作,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及对人生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通过对小草不畏恶劣环境、勇于抗争的顽强生命力的描写,表达作者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勇于拼搏精神的赞美之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借枫树等生物描写了生态系统的美,抒发了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体会科学与人文的交融。

许多伟大的诗人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他们的诗中关注百姓的疾苦,有的则反映了更广泛的人类永恒的美好情感,如亲情、感激、同情、敬畏、坚毅等。例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

这些诗词所着意的角度,与生物学研究着眼的角度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诗句中所反映的人文情怀,是经过千百年的文明积淀,潜存于人类内心的永恒的情感。而这些精神,是以往的生物学教育中并不太关注的,需要通过教育去开启、唤醒和提升。

三、古诗词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诗词导入,开门红。

用诗词导入新课,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如在讲八上生物学的第一课“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的时候,引用三个诗句“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让学生在诗句中找出描述的植物,引出课题“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回味古诗词,从而兴致盎然进入新课学习。

又如,在讲述青蛙的生殖发育时,用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新课,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勾画诗词表现出来的意境,然后提出问题:①诗词描写了怎样的环境?②蛙的鸣叫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③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求知欲望,为上好这节课奠定基础。

2.诗词设疑,学新知。

如学习“植物芽的种类和结构”相关内容时,可引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置如下问题:二月的春风似剪刀,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植物的嫩枝和叶将来发育成什么呢?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你有何感受?这一系列的问题悬念,既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又能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再如讲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时,可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自然中的物质循环和水循环的道理,让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3.诗词结尾,乐学习。

课堂小结是师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有利于巩固识记。课堂小结要形式多样,再次触发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诗词结尾,既寓教于乐,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又能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浓烈的情感氛围中受到鼓舞和教育,产生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学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后,引用辛弃疾的诗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丰年”与“蛙声”之间的关系,深化本节的主题,使学生更重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又如学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所有内容后,让学生辨析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中,诗人是否有失当之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生物现象,从而获得成功的和学习的乐趣。

形象生动、隽永悠长的诗词歌赋,在生物教学中适时引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语言美和生命之美,而且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促使学生的生物知识正向迁移,并且能够分析和解决生物实际问题。

总之,古诗词在生物课堂中的恰当应用,使得生物课堂诗意盎然,成为生物教学中的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加荣.科学与哲学的对话.

[2]林建华.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生物学教学,2006(10):36-37.

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6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5年十大好书评选活动中,《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入选。这本书共二十章,三十多万字,并配有大量图片。本书2015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在大陆首版。作者潘富俊,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文学、植物文化等课程。潘先生对植物与古代文学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曾将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成功转化为教学园及台北市民优质休憩点, 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中,吟咏古典诗文。并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等研究古代文学与植物的著作。

作为一个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科学家,潘先生对传统文化和植物学都有着系统而缜密的研究,而这本书的撰写,是为了能和读者共享植物与文学的乐趣,希望有系统地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引述植物的今名、现状。因此,着重在古典植物名称的辨识, 对于常出现植物名称的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易于混淆的植物种类等。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作者累积数十年的研究,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及其自然生态,重现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同时分辨虚实,厘清文学作品的写实与想象。

书名《草木缘情》,草木乃水陆草木之花,缘情则语出东晋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而绮靡,很好地概括了本书的要旨, 即探寻人文世界与植物世界的关联,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给人以审美的趣味,无尽的启迪。

千万种植物,是山川自然的精英;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人文之精美。作者通过对文学作品(包括国画)中植物的种类、特性及其在文字作品中特殊的情感表达,建构起一个文学体系中的植物世界,由此我们得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植物及其文学寓意,使我们对古典文学以及植物世界均有新的认识。

植物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资源,也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国古典文学,很多作品都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诗经》的蒹葭苍苍,到《楚辞》的滋兰树蕙;从王维的折柳送别,到曹雪芹笔下的黛玉葬花,作者认为,各类文学的内容总离不开植物,例如南朝《玉台新咏》诗词769首,有植物的362首,占47.1%,《清诗汇》共27420首,有植物的15145首,占55.2%,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植物支撑起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片天空。如果从文学理论角度来看,经典作品中的形象,构成原型(protetype),其实质就是建构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植物,作为特殊的文化语言,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自古风、骚并称。《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起奠基作用的经典作品。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诗经》和《楚辞》中的植物做了大量研究,不但研究其中植物古今名称、种类特性,还对其寓意加以研究,以求在植物研究基础上,尽量开掘其文学意涵,这对植物学和文学研究,都是很大的贡献。其较有特色的是从植物学角度着重探讨了《诗经》和《楚辞》之间的异同及传承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诗经》、《楚辞》植物有共同的类别,作品中有着全中国广泛分布的种类如白茅、泽兰、松之类。但其各自地方特点还是很明显。《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业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据作者统计,有135首出现植物,多以植物来赋(描写)、比(比喻、象征)、兴(起兴)。这些植物以华北地区黄河流域的植物为主,而《楚辞》植物以华中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植物为主,共99种。除了和《诗经》一样,所提到的植物有全中国广泛分布的种类外,其他大部分为当地常见或者特有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仅产于华中,有些则延伸至华南,此类华中、华南特有的植物,作者统计有26种,约占楚辞植物四分之一以上。这些植物,包括蘼芜、木兰、肉桂、芭蕉、橘子等。这些植物中特产于华中、华南的,只有莼菜,也就是诗经中的茆。(见于《鲁颂泮水》),作者推测这种仅产于华中、华南的植物,应该是在周代以前传到华北的。《诗经》、《楚辞》有不少相同的经济植物种类,如分布全国的桑、板栗、柏树,菜类的薇、荠菜等,但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

诗经所处的背景是中原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此地水深土厚,民生艰难,民性多尚实际,对于生产生活所依赖的经济植物及天地物候多加颂扬,以《豳风七月》为例,全诗围绕一年四季的农业劳作展开叙述,其中植物,均为桑麻黍稷,瓜果野蔬之属,切合实用的植物。

《楚辞》写作背景为南方长江流域,此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物产丰饶,食物不虞匮乏(《汉书地理志下》:江南地广食物常足),因此歌咏食物、经济类植物的篇章罕见,而以香草香木之类象征、隐喻类植物居多,且反复出现。如《离骚》共出现香草18 种,《九歌》中香草16种,两者有11种是相同的植物。

《诗经》、《楚辞》的植物,构建了古典诗歌的象征体系。《诗经》中已经开始用松萝、菟丝子等植物来比喻依附、攀附,以美好植物来比喻美好事物,如桃之夭夭等。以有刺和到处蔓生的植物来象征不好的事物。无田甫田,维莠骄骄(《小雅大田》),墙有茨,不可扫也《鄘风墙有茨》,开启了以植物比喻、起兴的先河。《离骚》在此基础上,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以植物来寓意言志。《草木缘情》认为,植物全株或局部有香气的植物,均为《楚辞》引喻的香草,其中伞形花科的植物占有很大比例。《楚辞》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香草是白芷和泽兰,均属伞形花科。与此相反,恶草恶木,令人不快,《楚辞》与《诗经》一样,以此来比喻小人,或不祥事物。《楚辞》的象征、比喻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其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富于艺术魅力,形成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符号系统和植物文化传统。

利用植物统计进行文学研究,这是本书作者的有益尝试。此举为今后的文学、文献研究开启了一条新路。在明末成书的《金瓶梅》,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而其真名尚无定论。《草木缘情》通过研究指出:该书主要人物西门庆的住宅庭院中就至少种了40种植物,主要是作为观赏的庭院植物。作者以列表统计的方法,研究该书中乔木、灌木、藤蔓、草花类种植情况,判断该庭院所处位置应为华中地区,这些植物,正是作者所熟悉的植物,间接反映《金瓶梅》作者的生活体验或籍贯所在,提供作者的背景资料。这就为解开扑朔迷离的《金瓶梅》作者之谜提供了有力证据。

名著《红梦楼》通行版本为百二十回。其作者,有认为是曹雪芹所作,也有认为是曹雪芹原作80回,高鹗续后40回,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据《草木缘情》作者统计发现,《红楼梦》第一个四十回出现165种植物,第二个四十回出现161种植物,第三个四十回仅出现61种植物。每回植物的种类、植物种数的分布频率,或者植物在单元内出现的总数,从统计观点来看,第一个四十回和第二个四十回之没有差异,而第三个四十回不但每回平均植物种数和单元内植物总数远少于前两个四十回,而且作者对植物的熟悉程度及描写水平也远为逊色。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支持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作者并非同一人的观点。

古代文学作品,因年代久远,多有各方面疑问存在。采用《草木缘情》中的植物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佐证,有利于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结论。

《草木缘情》内容丰厚,文辞华美。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书中也存在一些失误,现就目光所及,提出如下问题就教于方家:第二章《历代诗词歌赋的植物概况》第五节32页,作者列举唐代杜牧《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认为:此诗为杜牧在云南结交红粉知己所作,以当地盛产之豆蔻形容少女之美。按《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歌女分别之作。第二句以豆蔻喻少女之美,诗歌故事发生地点为扬州,非书中说的云南。第四章《楚辞植物》第七节89页,引《离骚》纫秋菊以为佩实为纫秋兰以为佩之误。

第五章《章回小说的植物》第三节98页,插图标示苜蓿,实为紫云英。第七章《国画中的植物第二节》154页,所附元代郑思肖《墨兰图卷》,意在说明元代的宋朝遗民郑思肖绘兰花均不画土。实际从文献看,郑思肖画兰,只是大多根部不着土,画幅中兰根为暴露状。然此幅真迹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墨兰图卷》,正是难得一见的根著土兰,此幅画中墨兰根在土中并不露出,其不以实笔画土,乃因中国画习惯以虚写实而已。第十三章《文学与野菜》第二节,323页,作者解释《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七月流火是指盛暑夏季。按《诗经》,此处七月,指夏历的七月,相当于当今农历的9月。火,星名,指大火星,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本句真实含义,是夏历七月天气转凉之意。同首诗中有七月烹葵及菽,说明葵(冬寒菜)和菽(大豆),是当令成熟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