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例6篇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因而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建设工程情况,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以达到高速、优质和最大效益为目标,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问题。在培养未来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过程中,施工实习[1,2]是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过渡到实际的桥梁。因此,生产实习的质量控制是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学生生产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暑假期间,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技术员或项目经理助理的身份参与现场生产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工作,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不同分工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实现真正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针对这些目标,将传统生产实习方法与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相结合,实习指导老师提前对学生进行系列实习教育、实时监管、事后总结等措施来加强准备工作与组织协调,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随时处理土木工程施工生产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与分享生产实习各阶段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善于总结的能力。借助于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实习指导老师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生产实习的现场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因而该平台能大大优化传统的实习管理方法,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生产实习的思想教育

 

为了搞好施工生产实习,着实提高实习质量,我院会在暑假前一个月左右召开一个施工生产实习的动员会,首先请学院主管领导对实习学生进行鼓励与指导,使学生能认清施工生产实习在土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使学生意识到今天的实习就是明天的工作。然后学工办相关人员对实习学生的出勤、交通、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要求。接着实习负责人根据指导老师工作能力与经验分配学生,对实习内容和安全做出总体要求。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施工生产实习内容的讲解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我院的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并发放现场施工安全注意手册,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比如穿戴、脚手架、高空、机电等,最后要求学生通读现场施工安全手册并签署施工生产实习安全保证书。让学生牢牢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隐患意识,能从思想上重视生产实习,认识到自己应当如何进行现场实习,确立自己生产实习的目标,切实提高实习的效果。

 

二、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生产实习动员大会结束后,各个指导老师与其指导的学生进行开会交流,指导老师首先要向学生发放施工实习指导书,对其中实习大纲、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实习内容以及实习时间等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向学生展示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的五个方面:(1)注册与登陆:授权学生通过学号与姓名进行注册,扫描二维码下载APP或下载手机客户端;(2)注册管理:介绍如何注册实习工程以及目前可以实习的现场工地项目的工程概况;(3)实习管理:教授学生通过手机上传工地图片、实习日志及实习总结,对这些内容做进一步要求;(4)规范与强制性条文学习,指导老师还要教授学生如何阅读规范,如何区分施工规范与规程;(5)相互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而且学生与指导老师之间也可以交流。

 

最后,在进入现场实习之前,指导老师要与其指导小组的每个学生单独交流,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对实习任务、要求与安全等方面再一次进行讲解。并查看每一位学生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的注册与规范阅读情况,如有问题,立即予以解决。

 

三、加强生产实习的组织管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协作能力,学院要求学生以分散实习为主,集中实习为辅。进入暑假后,学生就要离开学校走向工地现场进行施工生产实习,指导老师会到施工现场,与现场项目部负责人进行交流,要求项目部指定技术负责作为学生师傅,而学生则以现场项目经理或技术人员助手身份出现,以观摩施工为主,以具体施工操作为辅。实习前几天,学习需在项目部办公室阅读现场施工文件,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对其进行指导。对工程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就要到生产一线去,主要做两方面事情:一是通过现场实地观察提出问题,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来进行解惑,通过这些互动使学生来熟悉各种施工工艺、操作过程、设备和机具的使用原理及各个工序的质量检查方法和标准。通过这些互动使学生能尽快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二是学生通过参与现场施工的某些操作或管理工作,如放线、砌砖、浇筑混凝土、绑扎钢筋、质量检查、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等。通过这些具体工作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

 

但是,由于实习时间较长且暑期气温较高,因而学生生产实习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指导老师又无法全程监控[3]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突显出实习队伍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院对实习指导老师有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指导老师必须参加由施工单位现场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的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学习。第二,每个工地学生编为一个小组,并指定组长。现场管理以现场管理人员为主,以组长为辅;考勤以组长为主,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为辅。第三,对生产实习指导老师的职责进行细化,如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及时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关心学生生活和身心健康;组织学生写好实习总结或整理实习成果、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服从指导老师和现场实习指导人的指导等。第四,对学生纪律进行严格要求,如: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纪律等。最后,学院领导对指导老师与学生要进行抽查,对违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对不负责任的指导老师及时调整,确保生产实习的安全有序地进行。

 

四、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事故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指导方针,这句话也成为很多施工单位拒绝学生进入现场实习的理由。施工实习过程中,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无穷的烦恼。考虑到这一点,实习动员大会时,老师指导学生逐条学习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条文,并详细讲解每一条文的要点,认真做好安全教育[5]。安全教育后,学生必须签属安全责任保证书,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到现场实习时,让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与专职安全员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工地安全条例,参观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以现场的操作规范严格要求学生。争取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实习期间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五、实习总结,深化提高

 

施工生产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上传自己的实习日志、工地图片以及实习总结,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老师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学生通过现场实习学习,与建筑工地上各种人员接触,对整个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管理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会对自己的知识层次有全新认识。实习结束后,学院组织学生实习总结交流会,认真总结自己整个实习过程的收获与体会,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认识自身成长与不足,切实提高施工生产实习在培养未来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施工生产实习的质量。

 

作为教育者,培养合格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很注重施工生产实习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的帮助下,上述措施只是我们根据近几年对学生实习指导的经验不断改进生产实习的管理方法。至于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管理平台的深入运用与后期开发利用、实习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考核、部分违纪学生的处理方法,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生产实习的质量。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2

学校为了让大家对本专业有更好的认识,在我们大一下半学期,组织了一次外出实习,好让大家可以将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联系到实际当中,进入土木工程专业已经一学期了,可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我们感到十分的开心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对本土学生建立 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应掌握:

1. 通过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2. 通过实践,使我们了解建筑的整体布局,局部详细的构造,施工中应讲究的一些方法。

3. 通过交流,使我们了解了土木工程的前沿发展方向及最新动态,国内目前的土木工程管理情况。

二、实习内容

20××年7月6日 在学校内进行,主要以教学楼、寝室楼、餐厅及校门口正在建的轻轨交通桥为例进行初步的讲授认知。

20××年7月7日

到郑东新区CBD,重点通过其三大标志性建筑“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和“郑州会展宾馆”讲述特殊建筑。最后又到如意湖的桥下分析桥的结构和受力。

20××年7月8日

去工地。河南省农业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在建,到那里的工地认识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更清晰的了解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20××年7月10日 在青岛名家美术馆附近,观看有青岛特色的建筑。在海边讲解部分有关堤坝、跨海大桥、海边建筑的特点及其海边环境所要考虑的注意事项等。

20××年7月11日 上午到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的八大关,体会不同国家的不同建筑风格。下午到青岛奥帆基地,观看海边高层建筑,水上平台,讲解隧道各个部分的建造及加固。还分析了一个有特色的桥,讲了斜拉索的风雨振。

20××年7月12日 在青岛栈桥,讲述栈桥的历史,讲解栈桥的建造手法。观看附近的建筑,通过一个半球的建筑讲解膜结构。

三、实习收获

对于我们大一的学生来说,本次实习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不但融会贯通了土木工程概论上老师讲的知识,而且见识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我带着课本上的困惑和疑问参加了这次实习,又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和疑问回归课本。

实习中,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建筑,也领会了异域的建筑风格。在带队老师的讲解下,这些各有特色地建筑变成了一个个简单的结构。在看了这么多建筑之后,自己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或许限于知识水平,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较低,但这毕竟是一些思路。自己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这里重点说知识上的收获及自己的部分想法。

知识上的收获

在这7天的实习里,自己接触到了许多关于土木工程的知识。老师每到一处,都会讲出新的知识。我总结分析起来,老师讲了三大类:房屋、桥梁、隧道。虽然这样分类,但很多知识在其中也是贯通的。下面是详细的介绍。 房屋在第一天的实习中,老师就提到,看一个建筑,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建筑的结构,其次是材料,然后是其特点。

建筑的结构有好多种,最基本的是砌型结构,建筑材料一般选用砖或者石块。

由于建材(砖、石)是抗压材料,而且抗拉抗剪性能并不优秀,所以结构的跨度较小,并且不能建的太高。墙体都是承重墙,不能随意拆除。建筑里的荷载直接传到地板上,地板一般用预制板(以前则是用木头梁)将受力传到两边的墙上,然后传到基础上。学校的寝室楼是经典的例子。从秦砖汉瓦的出现到民国,我国的砖瓦建筑物大多都是砌型结构,而万里长城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现如今,砌型结构在农村还很常见,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在民用建筑中,框架结构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分量。

框架结构用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梁和柱作为房屋的框架,然后再填上填充墙。钢筋是抗拉材料,混凝土是抗压材料,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梁和柱抗压抗拉性能都非常好。所以框架结构的建筑比砌型结构的跨度更大。而填充墙不受力,可以换成玻璃、装饰砖的其它材料,增加了房屋应用的灵活性,所以框架结构在应用上也比较常见。比如教学楼、商场等。但框架结构的高度依然不高,主要是水平荷载无法承受。如果要建较高的建筑,则要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框架核心筒结构。

框架剪力墙是框架结构中建一圈很厚的剪力墙,它能比较好的抵抗高层建筑所受的水平剪力,因此其建筑高度较高。河南农业大学正在建造的图书馆便是此种结构。剪力墙建在了电梯间的周围,非常厚,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核心筒则是在框架中间建一圈密集的柱,甚至密集到挨在一起,成为筒状。核心筒的抗剪能力比剪力墙更优,所以更高层的建筑会用到这个结构。一些圆筒形的高层建筑则是筒中筒结构。实习中见到很多筒中筒结构,最有代表性的是郑东新区CBD郑州会展宾馆,总高度280米,是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除此之外,实习中还认识到其它结构的建筑。比如桁架结构,完全由拉压构件组成。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顶部便采用这种结构,完全用钢管连接而成,所受的力最后经过钢管传到基础,钢管与基础之间的铰接有利于结构对震动的抵抗能力。又比如钢结构,完全由钢铁通过焊接或螺丝钉铰接固定在一起而成。“鸟巢”是标准的钢结构。

实习后,对房屋的认识不只有结构,还有材料。比如,粘土砖,它的性能非常好,与灰砂砖相比,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在防潮层以下的应用都有较大的优势。但粘土砖占用了极大的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所以价格更便宜的灰砂砖便有了较大的应用。清水混凝土是一种特别的混凝土,用它浇筑的墙面很光滑,不加修饰,便有一种质感和美感。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墙面便是这种材料浇筑的,用手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也很美。

桥梁桥分为多种,在实习中认识的有拱桥、梁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拱桥的材料是完全受压的,其两边的基础受斜向下方向的压力。我国最有名的拱桥是千余年不倒的赵州桥。在青岛见到一个桥,上面是拱,下面是柱,如下图所示。两个拱对柱的水平推力相互平衡,只余下向下的压力。以前的拱桥多以砖、石为材料,现在也用混凝土。

梁桥的桥身就像是一根梁。简单的一拱一跨,其受力就像简支梁,中间受向下的荷载,上面受压,下面受拉。有些会把桥身做成中空的箱形,用两侧的辅助面增强抗弯性能。中空的则减轻了桥的自重。当然,考虑到空气的热胀冷缩,应增加通风孔保证空气流通。如果桥身中间还有梁,形成n个拱,则称为n拱一跨,在每一个桥墩的位置,桥的上面受拉力,下面受压力。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桥身(主梁)的受力通过斜拉索传到索塔,再传到基础。索塔两侧的拉索一般是对称的,可以让斜拉索的水平力相互平衡。在一些建筑中也有应用索塔和斜拉索拉起建筑的顶部,由于斜拉索的分布不平衡,索塔一般建成倾斜的,由自身重力平衡一部分力。

悬索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悬索桥跨度很大,可达一千米以上。由于对基础的要求很高,所以千米以下的大跨度桥梁一般选斜拉桥。

除了这些,老师还提到了桁架结构的钢桥,钢管中灌注混凝土做的拱桥,斜拉索的风雨振的解决办法等。 隧道关于隧道,由于实习中并不常见,所以老师讲的并不多。

隧道由洞门和主体组成。洞门可以用环框式或者柱式洞门,以对应不同的土体。隧道主体一般可以由模板台车完成。如果土质松软,主体承受的压力较大,还可以打锚杆加固,或是对土进行混凝土喷固。

自己的想法

认识实习,长知识,涨见识。在实习中,也有许多自己的想法。这里就说一个自己的想法。在青岛实习时,老师仔细讲过一个砌型结构的建筑,其中便提到了错缝砌构。错缝砌构都是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提高墙面的稳定性,但砌型结构的高度不能很高。能不能在水平方向也做成错缝,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型呢?比如改变一下砖的形状,成L形(灵感于俄罗斯方块)。当横向和竖向的都为错缝时,建筑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既然横竖可以,那向里呢?

L型砖对于生产商来说只是一个模板的变更,对于建筑者应该也很好掌控。当然,建筑过程会复杂些,不太适合大众建筑,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下,这种错缝砌型应该会用得上吧。而且砌型材料也不应定只是砖,其它材料应该也可以借鉴。

四、实习总结

这次的认知实习是非常成功的。通过这7天的实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土木工程师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白了自己未来的使命。由此,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矫正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这次实习让还我认识到,只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要真正的融会贯通,还要到实践中去。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到实践中检验一下,而自己的想法,更应该到实践中经历一番,看是否经得起考验。

本次认知实习,上承土木工程概论,下启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加固了对土木工程的认知基础,为力学、结构工程等专业知识提供了铺垫。同时,经过这次实习,我对土木工程的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土木工程的兴趣也变的浓郁。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深入实践,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土木工程师而努力奋斗!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

关键词:新工科;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

1新工科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从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自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的融合度并不高,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也均面临着一些阻碍各自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因此,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按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为国家培养土木工程行业合格工作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中,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质量评价标准、授课计划、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等方面,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2新工科下土木工程专业要突出行业新发展

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同样需要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如何围绕土木行业和区域发展新需求,建设“新型”土木工程专业是学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占全球60%的建设规模为土木工程学科提供了很好的产业环境和条件,当前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正朝着设计模块化、建造装配化、材料绿色节能、监测智能化发展,土木工程学科课程设置也要符合行业发展新特点,要承担起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效率的重任,要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上既要进行传统课程的设置,也要开设与土木工程前沿学科课程,前者代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后者代表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通过内涵与发展的结合,实现了土木工程专业融合发展。

3新工科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围绕专业认证进行

专业认证是国际上对高等教育进行专业评价的基本方式,通过专业认证意味着通过了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土木工程专业是较早认证的专业之一,伴随着认证的推行,专业认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土木工程专业按照专业认证要求设置培养目标时需要根据产出导向,即国家需要、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按照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的素养、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及毕业业后5年左右所具有的职业能力来确定培养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应针对毕业要求12个指标点的能力要求来确定相应的课程,并形成课程体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专业类相关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30%,实践类相关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20%,人文和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5%。还需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增加相应课程(如装配式施工方法,BIM在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在“新工科”背景下,考虑房屋建筑方向、道路工程方向和桥梁结构方向三者的融合。

4新工科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传统教学基本上传授课本知识为主,以教学大纲为蓝本,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课件制作、教案设计等等。而通过学业考试来衡量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新工科背景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学结果,强调互动与反馈。为此在教学大纲设计时就需要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应掌握的能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求教师在讲授基本概念后,结合土木工程对象实际情况,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CDIO教学法等。对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较为通行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教学思路是案例选择、任务分解、案例分析、得出结论。以真实的项目为依托可精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按照工程规范参考完成案例或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翻转式课堂,虚拟仿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通常教师应该有工程背景,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新工科下需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职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土木工程专业内涵的拓展。鼓励专业实习与毕业就业相结合,校方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可以让就业用人单位和学生相互了解,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通过积极搭建创新创业竞赛、互联网+、土木工程结构创新大赛等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竞赛相结合,采用导师制负责制,积极辅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4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 教学方法 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TU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30-03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是介绍各类土木工程材料的成分、生产过程、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使用等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紧密配合,理解材料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相互关系,初步具备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土木工程材料问题的能力[1]。自2008年,我校主持湖南省精品课程《建筑材料》的建设以来,全体任课教师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难点,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出了“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把握主线,建立联系,注重实践,提升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难点

(一)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自成体系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介绍的材料品种繁多、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各材料自成体系、各章节横向联系不显著,而且课时少,实践性强。课程中概念多,专业术语多,经验表格与规范多,公式推导少,逻辑与连贯性不强且以叙述为主,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力较多。而工科学生往往习惯于逻辑运算和理论推导,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强,而不太善于叙述、归纳和总结,因而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没头绪、难记牢,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本课程中的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水泥的矿物成分、水化产物及其性能特点;构成混凝土各材料的特点、性能及配合比与混凝土拌和物及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关系等教学内容,涉及材料的化学组成较多,但土木工程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开设化学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难点。

(二)承上启下,桥梁作用不易发挥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承上需运用之前学习的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领会与理解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方法或施工工艺与其技术性质、质量间的相互关系和土木工程材料的环境行为与服役性能及其失效机理等知识;启下需与该专业后续课程和工程应用紧密配合,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在土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选用。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把握适当尺度,在基础理论、工程材料科学知识与土木工程应用间架起“桥梁”,建立紧密联系,在不同种类的材料间形成知识的连贯性,知识内容间透出逻辑性,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同时,注意激发、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良好的训练,缩短“桥梁”。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一)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2]。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来调动学习热情

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导学为主线,建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生动的工程实例。比如学习水泥的特性时就让学生根据水泥的特性、工程特性和环境特点来思考水泥的应用情况,某工程适宜选用何种水泥,不宜选用何种水泥。此外,在每次上课期间(课间10分钟休息),教师确定或学生自选感兴趣的2个与本次课内容相关主题,学生课余利用网络并查阅图书馆相关书籍资料,并在下次上课时由学生自己讲解(每次汇报时间为5-8分钟)。教师适时穿插提问,也应鼓励学生提问,或就提出的问题在全班展开讨论,最后再由老师总结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这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方式,不仅回顾并拓展了上节课程的相关内容,重要的是学生独立完成查阅资料、整理材料、制作课件、自己讲解和回答问题等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综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从多角度看问题,既培养思维能力,又锻炼表达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这种教学方式。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教学更生动,学生学习更主动,教学活动氛围更活跃,形成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探讨的良好环境。

2.以新颖、实用、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随着当前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多样化,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大量的实验动画、工程录像、工程实景图片资料、工程实例、工程案例、工程事故、实验视频等适时地插入到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缓解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矛盾,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材料科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功能不断丰富。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新观念、新政策法规和学科发展动态都应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新材料、新技术因其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性强,是今后工程建设应用的必然。如与水有关的性能引入国家大剧院 “自洁净”建筑材料,建筑钢材引入“鸟巢”的Q460新型合金钢,混凝土引入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透明混凝土,建筑塑料引入水立方的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膜等,在对应章节授课时,如能将这些新材料的研究最新进展和工程应用情况介绍给学生,一方面展示了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了解材料的发展动态,能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求知热情。

3.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思考各种问题[4]。由于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就可以节约一部分板书的时间,所以在课堂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一些具有启发性或争论性的问题先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然后在教师统一指导下组织大家讨论发言。这种方法可以采用3种实施形式:一种是在课前布置讨论话题并提出方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上课时组织大家讨论并发,例如在讲混凝土强度时,先提出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会发生破坏,混凝土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几个问题。第二种是在课堂教学中也可设置一些疑问和悬念,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有效控制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绪论中可向学生提出在18、19世纪以前为何没有大跨度建筑?在讲授影响材料导热性因素时,可提出“为什么住进新居的人们总觉得较老房子冷,到冬季更甚”等等疑问,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第三种是就某一综合性问题布置思考题,把全班学生随机分成几组,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对材料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解决的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类型繁多,但是每一种材料又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所以就可将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对象进行系统的比较和研究,得出研究对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如在讲授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时,在系统讲授活性混合材性质及二次水化反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混合材料的掺量、混合材料的特性等方面去对比硅酸盐水泥系列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总结各种水泥的应用规律,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主动运用已有的理论基础知识,达到对新知识深化理解和强化记忆的目的。

(二) 把握主线,建立联系

把握每种工程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这条主线,将枯燥的知识讲述与工程实例相结合,从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制备或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工程材料是如何满足这些技术性质要求的,从而将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工程应用等课程内容建立其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架起“桥梁”。

1. 以“一个中心、两条线索”的教学思路贯穿理论教学的全过程

由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涵盖了上十类常见的工程材料。虽然各类材料不同,但由于同属材料大类,在第一次上课时,可提醒学生,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角度出发,以“材料性能”为中心,以“材料的组成决定材料性能”和“材料性能决定其使用领域与范围”为线索,分析各种材料在组成(Composition)、性能(Property)和应用(Utilization)上的共性和特性,采用这三个内容英文字母的第一个字母, 简称为“CPU”主线,既形象又便于理解掌握。学习每类材料的“CPU”,便掌握了土木工程材料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5]。如本课程的核心章节“混凝土”部分,教学过程中只要把握“CPU”主线,及组成(水泥、集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技术性能(混凝土硬化前的和易性及混凝土硬化后强度、耐久性和变形)以及使用(根据环境、工程特点,选择合理配合比的混凝土) 便可将其主要知识点涵盖,也能够对其有一个整体掌握。

2. 以“自主协作、虚实结合”的工程实例教学架起基础课与专业课桥梁

土木工程材料作为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一项实际的工程,不但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有着具体的要求,而且,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做到合理、正确地选材,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将课堂学习与工程实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讲述研究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意义时,可给出一些因材料耐久性达不到要求而出现严重事故的例子,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某年我国某处一水塔的突然崩溃,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而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再如,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混凝土所面临的耐久性问题已相当严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若全部进行修复所需费用非常巨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和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重要意义。这些工程事故的案例使学生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憾,虽然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但是也有采用劣质材料或不严格验收原因。学生听后深感今后工作责任的重大,唤起学生的工程意识,加深了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学生课后信息反馈也表明: 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方法非常满意,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后续的建筑构造课和建筑施工课,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力有了明显提高,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注重实践,提升能力

结合科研开展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将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的最新科研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将国家正在建设的重大土木工程和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介绍给学生,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针对不同的工程, 如何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土木工程材料, 如何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 或研制和开发新材料, 都与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息相关。随着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 如何合理地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废料, 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改性和降低成本, 研发生态型、功能型、智能型建材等问题, 都已成为当前建材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本课程内容的科学前沿知识,引发学生思考,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同时,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本课程的开放式研究型实验和申报省级、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2009至2011年期间,我系学生申报的课题先后有“提高湖南地区砖混结构沼气池材料耐久性研究”、“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能力研究实验”、“ 湖南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研究”等5项课题被遴选为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新型自洁净建筑外墙材料的研制”、“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研究”、“双掺重钙和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等8项获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巩固并拓宽了学生所学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理论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也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三、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总结出了“激发兴趣,引导思维,把握主线,建立联系,注重实践,提升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能够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旭贤.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1):114-117.

[2]谢振国.土木工程材料课堂教学方法讨论[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78-80.

[3]黄维蓉.“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59-60.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5

一、工程地质实习在普通本科院校中的作用

(一)工程地质实习是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工程地质实习是对传统《工程地质》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是培养应用型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只有紧密结合野外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工程地质理论知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以及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的专项施工方案等。在专题教研活动探讨之后,我校特意在修订2015版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工程地质实习。

二、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认识实习的指导相对缺乏

企业一方面并没有承担认识实习教学任务的法定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始终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由于工程地质实习经费相当有限等原因,即使承担了工程地质实习的教学任务,企业也不能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况且大规模的接收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一方面担心学生进入工地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一方面害怕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资质、阻碍企业的发展。由此种种,即使是乐意接受学生进行工程地质实习的企业,往往也只是让学生在接近竣工的工地附近“远远的观摩”,对于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技术含量较高但又同时存在较高不安全因素的施工项目,学生并不能够近距离的观察。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一些复杂岩层的施工方法,无疑会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师的施工经验得不到及时更新

虽然我院近年来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分配制度等原因,引进的博士大多只愿意承担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对于需要亲自奔赴工地一线进行施工工艺的讲授的实习,不太愿意参加。目前科技发展速度相当快,很多新设备、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在工程上,很多指导老师并没有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仍然只是按照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讲授,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对认识实习的认识有偏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校2015版培养方案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在第四学期初展开,前三个学期主要以理论课学习为主,专业基础课只有《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等有限的几门,与工程地质实习密切相关的《土质土力学》等课程还未开设。加之工程地质实习是大学四年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近距离接触工地,很多学生主观上认为认识实习实际上就是去工地“走马观花”。再者,实习经费相当有限,如果指导老师给出不及格的成绩,下一年度还要自行筹集学生去工地的各项费用,学生在潜意识里面已经认定只要自己象征性的完成认识实习的各项任务就不可能出现挂科的情况,因此学生在工地现场并没有认真的学习、也没有虚心的请教工地上的工程师,回到学校之后也没有认真撰写实习报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工程地质实习逐步沦为一次野外旅游,导致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改革方案

(一)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实践教学,除了提高指导老师自身的素质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首先,在准备工作阶段,要面向全体学生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强调工程地质实习的重要性,明确实习的目的及要求。通过专业知识讲座、播放典型工程案例视频等方式,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做好理论储备。其次,在现场实习阶段,指导老师根据之前预习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真正贯彻《高等教育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要求。最后,“温故而知新”,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总结、系统的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的内容进一步的巩固和吸收。

(二)延伸和拓展

批改实习报告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也发现一些实习过程中表现非常好、有一定的撰写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的学生。我校近年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逐步摸索出一条培养本科生参与学校创新实验、加入课题组项目研究、最终发表学术论文的技术路线,作为工程地质实习的延伸与拓展。

土木认识实习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01-02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其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性高,实践性强体现在学生课堂理论学习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师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1]。而传统的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学生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学习来加强其实践认知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素养和职业道德。但当前有很大比例的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无法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基于这种状况,就我校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现状作如下分析:

首先,高校教育教W中起着引导性作用的是教师本身,学生学习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教师课堂传授,而土木工程专业特点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高的学科。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过硬,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授业解惑,但是,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特点就是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在外的实践经历相对较少,致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变得有名无实,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严重脱轨[2]。

其次,由于资源和经费有限等客观原因,学院不得不将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来,对于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开出率低等,致使学生参加实践、实习的总课时不足,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3]。

最后,实践教学场地不完善。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场地不完善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一些学院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另一种是即便建立了实习基地,但里面的实习设备仪器无法达到实习标准。同时,很多施工单位出于安全顾虑和经济利益考量,不大愿意接收学生来本单位实习。这无法很好地开拓学生的眼界和事业,也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平台。

因此,构建完善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本人对我校基于以上现状做出的一些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加以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我校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第一,利用寒暑假学生放假时间,正是专业教师充电的良好时机。专业教师去校外单位挂职一个月,挂职单位可以自行联系,也可学院指定。第二,考虑到教师利用寒暑假在外挂职相对时间较短,而且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时间较长,短则半年,长则三年以上都是很常见的,因此寒暑假挂职期间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接触到整个核心过程。基于此,我校安排每个教研室每学期可指派一名专业教师前往相关校外单位学习进修半年,一个学期轮换一名教师,这就弥补了寒暑假挂职时间短无法跟踪学实践教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的缺憾,此改革方法在我校已实行一年,外出学习的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确有提高,已初步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

2.建立模型实验室。由于学生外出实习的机会相对有限,对土木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现场等知识限于感性认识和教材上有限的图片,并没有很直观的认识。并且对于一些需要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涉及工程实际情况的课程如《土木工程制图》、《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老师的课件讲解和板书画图,能理解实体的真实模样,但也不外乎少部分学生有空间想象力比较差的短板,对于这些课程,他们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出现上课睡觉逃课等现象,使课堂整体教学受影响。针对此状况,学校购置了一批小比例的实体模型,建立模型实验室,供教师上课带上需要用到的模型到课堂现场给学生相互传阅观摩,如一些难以想象的制图模型、钢结构课程里的焊缝种类及螺栓等构造、施工课程涉及的塔吊牛腿配筋等构造。我校模型实验室长期对在校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于实验室开放时间内去参观自己感兴趣的模型,继而更好地理解课堂老师授课的内容。

3.建设结构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以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为依托,结合土木工程课程设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充分利用设备条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为学生实践创造平台[4]。土木工程本科教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任务繁重,仅靠校外实习是行不通的,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在校内完成,因此,必须建立校内实训中心[5]。我校前往浙江西安等地在建设实训中心方面效果较为显著的几所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了解到建设校内结构实训中心的确在实践教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我校处于正逐步转型为应用型院校的阶段,将建设结构实训中心提上日程已势在必行。2015年已开始筹备建设校内结构实训中心,目前已选址且设计施工图纸也已完成,整个实习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0多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拥有大量实验室,还将有模拟职业环境、仿真性很强的工种模拟实习、实训场所,预计两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

4.开启“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6]。现有教学一般采用课堂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土木工程专业课例如混凝土结构、高层结构及钢结构等课程由于知识点多,难点多,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不容易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校借鉴重庆大学等高校启动“微课”教学模式的成功典范,通过制作生动的微课教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视频调动学生兴趣,延长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W手段,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环节,能够逐步对工程产生感性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工程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并非短期时间能够完成,达到较好的成果。它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去反复探索,去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强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希望通过以上几种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对传统教学不足的加以补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加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直观认识,从而更好地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宜虎,孙凌云,陈慕杰.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200-201.

[2]夏建中,朱永明,吴李泉.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3):223-226.

[3]黄钰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6):49-51.

[4]马惠彪.地方海洋特色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以浙江海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33-37.

[5]潘睿.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08):109-110.

[6]李正英.微课在混凝土结构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市场,2016,(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