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例6篇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文1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分析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区域管理质量作为对照,与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比较观察实施前后的日处理量、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以及科室护理满意率。结果 实施后日处理量达到(5432±421),8篇,科室满意率为98.1%,与实施前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整体管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

关键词 ] 医院;消毒供应管理;PDCA循环法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82-02

PDCA循环法中P是计划,D是实施,C是查核,A是处置,这是一套符合逻辑的基本工作程序,在具体实施中不断完善与补充,运用得当可以提高整体管理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其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工作质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先将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为具体观察对象,护理人员共30名,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4.3)岁。学历:本科14名,大专11名,中专5名,工龄1~20年,平均工龄(14±2.3)年,正式护士22名,合同护士8名。另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未进行PDCA循环法管理的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作为对照,护理人员共25名,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4.3)岁。学历:本科12名,大专8名,中专5名,工龄1~21年,平均工龄(14±2.6)年,正式护士18名,合同护士7名。两组观察对象中物品的种类和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计划 搜集日常护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具体包括满意度的调查、患者的意见、医院感染情况等内容,具体分析如下:①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不规范,无明确有效的工作要求,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护理人员执行力不强,责任心缺乏,甚至有护理人员不能正确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②工作能力不高。护理人员无法完全掌控工作中的各个缓解,不能及时发现潜藏的安全隐患,而且自我要求低,无菌意识不强,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等隐患。③消毒程序不规范。不同的器械与物品消毒要求不同,不同的消毒方法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特别注意。如玻璃类器械消毒需要放入沸水中煮10 min,橡胶类器械需要在温水中煮10 min,如不能准确区分,很容易发生危险。根据我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计划,严格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正确的操作规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个部门结合调查具体的临床需求,科学化规范工作流程。

1.2.2 实施 为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现场设置专业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及时掌握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修补与完善。根据护理人员的薄弱方面组织专题讲座或者参观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自身薄弱方面的学习。任命工作能力较强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小组长,帮助本组护理人员提高专业操作能力。细化工作流程和质量监控标准,对各个步骤中器械与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与记录,并及时向上反馈。

1.2.3 查核 检查要做到勤,着重检查清洗、包装及最终质量,小组长进行小组检查,护士长进行不定时检查,质量监控小组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护理人员的每月考核结合起来,并与奖惩挂钩。

1.2.4 处理 分析质控检查结果,找出出现问题的薄弱点,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使PDCA循环法更适应医院消毒供应管理。PDCA循环法是一个大环套小环,小环促进大环的方法,只有不断完善与加强,才能真正提高医院消毒供应管理的整体质量。

1.3 效果评价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审核验收标准[2-4],评价PDCA循环法应用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储量、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护理人员的篇数)以及临床科室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实施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实施后日处理量、数以及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的重点科室,它的工作内容是消毒灭菌,进而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5]。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正常有效进行,消毒工作室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器械、物品的消毒清洁工作,防止患者受到院内感染,保证患者生命健康[6]。我院从2011年1月开始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心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分析其应用效果。PDCA循环法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反应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其实施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本组研究中将我院应用了PDCA循环法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质量与之前未应用此管理方法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DCA循环法大大提高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处理量和清洗、包装及抽样合格率,执行情况与奖惩挂钩,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激情和工作积极性,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7]。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后,消毒工作日处理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临床科室满意率明显提高提高,明显优于实施后,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效率。

[

参考文献]

[1] 黄蕾,黄蒙.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17(33):90-91.

[2] 蔡伟英.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66-67.

[3] 黄利红,毕建红,陈海燕.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75-76.

[4] 袁晓宁,王少利,杨雪松.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66-67.

[5] 赵慧,魏兆娥.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62-1364.

[6] 余英,李梅.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2013(10):26-27.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 供应室 集中消毒供应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93-03

基层卫生院担负着一定人群的疾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从事着一些简单的手术治疗,如果没有规范的无菌物品供应系统,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将是医疗安全的一个严重隐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域。受县卫生局的委托对我县境内的两所中心卫生院和七所乡镇卫生院的供应室现状进行调查,对集中消毒供应进行可行性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县内二所中心卫生院和七所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乡镇公立卫生院。

1.2调查内容查看供应室布局、工作流程、设备、可重复使用物品的种类及数量。

2结果

2.1 供应室现状

2.1.1供应室四区划分供应室应分为四个区,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两所中心卫生院有独立的供应室,但区域划分不清,物流和人流均有逆行;而乡镇卫生院的供应室没有区域划分,只有一个消毒灭菌间,缺乏必要的空气物表消毒设施,见表一

2.1.2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配置中心卫生院有专职供应室工作人员,但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其中一所卫生院只有一名工人,另一所卫生院是一名老护士和一名工人;乡镇卫生院没有专职的供应室工作人员。

2.1.3手术包使用情况中心卫生院的手术包每月大约在六十多台次,其他的手术包用量和乡镇卫生院差不多。而乡镇卫生院使用量很小,主要是外伤后的清创缝合每月大约20~30台次、计划生育使用的手术包每月大约30-35台次、小手术包(阑尾手术、疝修补术)每月大约1-2台次。

2.1.4 器械的清洗情况中心卫生院器械清洗方法是含氯制剂浸泡消毒,常水清洗后包装灭菌,工作程序是:消-洗-灭。没有按要求使用多酶洗涤剂浸泡刷洗;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供应室工作人员专职人员,多数是由医生自已清洗器械,门诊外科由外科医生清洗打包,计划生育手术由产科医生清洗打包,有住院部的由护士清洗打包,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他们不知道手术器械的正确清洗方法,基本上是用自来水冲洗后直接打包,因此根本谈不上酶泡、刷洗和对手术器械的保养,器械清洗应该是无效的,工作流程:洗-消。各个卫生院都不具备必要的清洗条件和质量控制标准,微生物往往与污秽并存,去污不彻底就会影响灭菌效果〔1〕。

2.1.5物品包装布类没有送到洗涤中心去清洗,院内清洗条件差,没有一用一洗反复使用,主要体现在手术包外包装呈褐色,有污渍;包装时使用已经破损的外包布或者不适宜的包装材料,包装时捆扎过紧,造成包装不合格影响灭菌效果和保存质量难以控制易造成手术包污染。

2.1.6器械包的灭菌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知道物品在灭菌器内摆放原则,器械包和布类包混放,包与包之间不留缝隙,或者将物品装得过满,造成蒸汽穿透和排出均困难,灭菌后的手术包是湿包,3m变色也不均匀,灭菌失败。乡镇卫生院灭菌设备简陋无法观察灭菌过程的灭菌参数(如:灭菌温度、灭菌压力、灭菌时间等),有些卫生院是由医生自已完成消毒灭菌,有些卫生院是由清洁工负责完成消毒灭菌,没有专业知识灭菌合格率很低,没有专业知识不能识别不合格手术包,照常存放和使用。

2.1.7缺乏无菌包质量监测由于灭菌设备简陋,无法观察温度、灭菌时的压力、灭菌时间,造成物理监测不准确,化学监测记录不完整,有些卫生院根本没记录;没有定期对灭菌包进行必要的无菌试验。

3讨论

3.1加强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采取请进来或送出去的方式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让基层医务人员能够正确识别灭菌物品是否合格,撑握手术器械使用后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处理不当造成污染扩散,而引起院内感染。

3.2 集中消毒供应从表一我们能够了解,基层卫生院供应室建筑布局不合理,大部份卫生院无空气、物表等的消毒设施,乡镇卫生院条件更差,可重复使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流程都不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成在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一所基层卫生院都建立标准供应室,建了也是对资源的浪费。针对基层卫生院手术包的使用情况及使用量,可以采用集中消毒供应,建立一个无菌物品供应系统,将基层卫生院所有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储存、检测和发放等工作都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来完成〔2〕。

3.3集中消毒供应可以采取二种方式

3.3.1一种方式

3.3.1.1我县三所县级医院供应室均通过了(1995)川卫发《四川省医疗卫生单位消毒供应室验收评分标准》的考核验收.基层卫生院手术包的使用量小且简单,可以由卫生局统筹将县内基层卫生院的可重复使用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分配到三所县级医院的供应室负责完成,形成三条线的无菌物品供应系统,保障基层卫生院的无菌物品的使用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3.1.2物品收送流程基层卫生院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物品统一装入密闭式塑料回收箱内,根据需要每天早晨电话联系沟通,县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要准备足够数量的无菌物品,根据基层卫生院的需要量,采用专车和专职人员,使用密闭的无菌物品箱装好所需物品下送到基层卫生院,再清点回收基层卫生院的可重复使用物品,回消毒供应中心后将车的密闭箱清洗消毒备用。集中消毒供应和管理可以减少资经的投入又充分利用资源,既达到资源共想减少浪费,又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3.3.2另一种方式建一所消毒供应中心在县内的中心位置选择一处环境优美,没有污染的地方,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县所有供应室不能达标的医院的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

综上所述,取消基层卫生院的消毒供应室,建立无菌物品供应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的规范可重复使用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保证医疗安全,减少环境污染院,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文3

【摘要】我院新病房大楼在2009年初的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论证并开始专人实施立项,于2009年12月破土动工。当时正是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的三个强制规范执行的时间。主管消毒供应中心的副院长、感染控制科的科长、护理部主任、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积极与新病房的总设计师联系,一同参加了河南省卫生厅组织的《行业规范》如何实施的专业培训。结合我院新的消毒供应中心所给予的建筑面积、布局的位置,一同参与设计了新的消毒供应中心。新的消毒供应中心于2011年6月全部建成,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后,于2011年8月均通过卫生厅的评审验收。新的工作模式使CSSD工作节奏加快,工作量加大,提高清洗与消毒的效果,满足临床的需求,拓展CSSD的功能,培训和培养了一批专业护士。使CSSD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现将建设中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筹建 CSSD 体会

1 体会的内容

1.1 总体理念

针对当前医院发展的形势,对消毒供应中心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兼顾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将延伸和扩大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范围纳入设计之中,使设计趋于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同时让消毒供应中心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 设计的构建

2.1 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三个规范,《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河南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评价验收标准》等。

2.2 设计的原则

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原则是:规划、隔离、限制、切断、保护、控制,其中控制是规划设计的关键。[1]

2.3 设计的范畴

2.3.1 总体建筑设计以点、线、面为主流。分为工作区和辅助区,工作区域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

2.3.2线:人流、物流、车流又分为专用路线,强制通过,不准交叉和逆性。

2.3.3点:包括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的各个电源、水源、气源的插座、接头等,保障清洗和灭菌等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2.3.4CSSD采用压差+粗、中效过滤后,工作区域的空气流向得到控制,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换气次数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截然分开。

3 学习

3.1 管理者自身的学习:从院长、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感控办科长、CSSD护士长等人一起参加了河南省组织的关于卫生部行业标准的学习,共同分析了建筑设计重点和施工中的难点、要点。做到有的放矢,并组织管理人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接纳了不同地区CSSD建设的优点并用于我们医院的设计管理中。

3.2 工作人员的学习

3.2.1 专业知识的学习:消毒供应中心是一门正在发展为专业的学科。在新的CSSD的建设之初,医院根据发展需要给CSSD补充一部分新护士,这就要求CSSD护士根据新的建设要求,学习专业知识,重点学习清洗、消毒、灭菌的专业知识,各种诊疗器械的构造,清洗时器械拆卸的方法,诊疗器械用于手术操作时用途,提高业务素质,尽快提高其适应能力是CSSD专业人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3 设备的认知学习

将科室的护士分成小组:3-4人一组,由责任护士带队,厂家技术员在设备科工程师的陪同下,分批分层次给护士讲解各种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在工作中出现的应急措施。并将各种设备的操作流程刻成CD光盘不定时在科室放映,做到人人过关。对于高温、低温的灭菌器由专人操作,并且在上岗之前,经考试合格后持有上岗证才能独自操作上岗。在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同时与设备科联系,确保设备的安全。

3.4 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的原则

护士长、责任护士提前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借鉴上级医院的工作管理经验。将我科现有的工作班次设定好,将各班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量进行分析、讨论,减少交叉。将工作量化到每个人的身上。让每个人感觉到肩上的重任和责任。在初步尝试期间,认真观察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量,注重工作中的合作,及时调整上班的时间,再听取每一个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取长补短,优化组合操作流程,使每个人在工作时都处于最佳状态,每一项操作流程都符合标准,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工作人员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4 施工期间的全程督导检验

新的CSSD在施工期间,由院长、主管院长、感控科科长、CSSD护士长为小组的成员,核对施工队平面设计图一一进行确认。CSSD护士长重点抓好每一施工细节的管理,并对施工的点、面和工作质量进行现场确认,这就要求护士长必须读懂和掌握CSSD的总体平面设计图和各阶段施工的重点,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设计不当,造成返工,重复工作,延误施工,造成今后工作中的不便。

5 管理

新的CSSD完成了设计、施工并在试运行期间,每个人能否按照新的工作流程完成工作量,促使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变工作的时间和模式,找出适应新的工作模式的最佳方案,逐步提高工作质量,其中管理就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5.1 人、物、空气流向的管理

新的CSSD中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元素。如:空气压差表、空气湿度表、温度表等,需要专人每天观察。明确空气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每个区域的空气压差、湿度、温度的要求。质控护士要对每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做细菌培养,并及时将检验的结果反馈给感控科。

5.2 门关、鞋关、洗手关的管理

现在很多医院的CSSD将室内的空气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做了质量控制,但在日常中,门关,未做好,将影响空气压差和增加换气的次数,加大了机器的负担。请“随手关门”是CSSD每个工作人员的“座右铭”。鞋关、洗手关、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在CSSD的管理中,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的门关,进出工作区域时门关,接触物品前后时,鞋关和洗手关也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叉感染,才能做好质量控制。

【总结】:新的CSSD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专业,只有在前期的设计上搞清楚建筑布局 的重点、难点,才能在建设当中和施工方一起做好质量管理。在投入运行中,做好设备的专人使用和保养,工作流程的更新和认定,达到并符合医院发展的目标,达到筹建前的策划目标,科学、合理。使用时快速、方便、高效。

参考文献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文4

方法:将2013年7月-2013年12月1250份清洗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为研究组,2013年1月-6月1270份清洗灭菌物品的清洗灭菌效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新型和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监护与预防医院感染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灭菌材料的合格率。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灭菌物品清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2‰、2.0‰;灭菌物品不合格率分别为1.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新制度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大增。

结论: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监护,灭菌材料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并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监测 医院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9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1-01

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全院医疗器材、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敷料制备和供应工作的部门,医疗器械存储保持无菌性是关键点之一。科室通过加强培训与改进工作流程,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将2013年7月-2013年12月1250份清洗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为研究组,2013年1月-6月1270份清洗灭菌物品的清洗灭菌效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监测与预防医院感染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灭菌物品合格率。

1.2 方法。

1.2.1 强化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强化思想意识,通过与岗位人员的不断沟通,建立明确的目标和问责制,制定可衡量的目标,每位员工每天必须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也就是绩效措施。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促进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国内外相关的知识和文献,并轮流讲课,互相提问,领导不定期进行指导和考核,不断提高每位员工相关知识。强化员工素质培养,消毒供应中心的质控员需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并已参加了消毒供应专业及医院感染及控制专业知识培训,所有新老员工需持证上岗。改进下收与下送的流程,建立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倡导集中式专业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优化工作流程。新流程为医师查房后,护士按照医师的嘱咐统计需要灭菌的物品类型和数量输入计算机,供应室护士根据计算机数据录入,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

1.2.2 不同类型消毒器材的正确使用。科室员工应严格遵守不同类型的消毒器材操作,确保灭菌合格率达100%。消毒器应保持消毒过程中所有物品直到充分冷却,建议用于灭菌的负载最少的冷却时间为30min,足够的冷却可能需要2h或更多的时间[1]。在冷却过程中,消毒柜车应放置在低流量区,以减少接触包的颗粒,并减少灭菌物品与工作人员接触的可能。单包装或其他纺织包装快速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每日记录室内的温度、湿度。无菌物品存放区温度低于24℃,相对湿度低于70%。

1.2.3 规范包装。包装材料多为棉布无纺布及皱纹纸,包装大小

1.3 问卷调查。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灭菌器材合格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清洗后灭菌物品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服务满意度。采用新制度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增加,对照组分别为61.54%、76.42%;研究组分别为98.5%、95.0%。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基础[3],其担负着医疗器材灭菌和供应工作,一旦本科室工作环节监控不力,便发生医院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监控供应室各环节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三区(专污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晰,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区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所有的质量控制体系需检查并采取措施,保证员工严格遵守,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通过运行新的工作流程,供应室的护士可以顺利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降低劳动力成本。物品统一后由供应室消毒,减少了杀菌消毒液的使用量。科室内须对物品彻底清洗、规范包装、严格灭菌、做好储存、消毒、灭菌的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培养员工思想意识、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建立区域管理的概念,改进下收与下送的流程;不同类型的消毒器材的正确使用;规范包装;监测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供应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均得到很大提升,确保了消毒物品的质量,显著的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周勇.绩效管理措施在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控制院内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85-86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文5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30-02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作为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危。

2006年,我院按照卫生部和省厅关于建设消毒供应中心的有关要求,以院长、主管院长为核心,多次召开以护理部、感染科、医务科、总务科为主的会议,认真学习河南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办法,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遵循一切以临床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宗旨,坚持质量第一、临床第一、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从不同角度同时开展工作,按时完成消毒供应中心的整改,通过省卫生厅专家的检查验收。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硬件设施的改造

1.1 合理布局

合理的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物品供应的前提条件[1]。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医院,有床位300张,原供应室面积和设施均距“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在改造中结合我院根据未来发展的要求,邀请省消毒供应室专家亲临我院现场指导,制定消毒供应中心改造方案,以床位与面积之比1∶0.50~0.75,10年不落后的原则,共投资80万元,完成改建建筑面积234.78 cm2,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每区之间设有过渡区,放置专用鞋柜,洗手池和衣架,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逆流,水、电节约合理、布局精致,具有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现代消毒供应中心。

1.2更新、 增添设备

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必须具备现代消洗设备,为此我们增添的清洗设备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电热风干机、高压喷枪等;增添的灭菌设备有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快速灭菌器(脉动)、干热灭菌器、快速生物培养锅、蒸汽发生器各一台,配合专门的制作纯净水的设备,实现了清洗消毒机化,减轻了护理人员的体力劳动。

2人员的组织与调配

2.1人员调配

摒弃过去老、弱、病者进入的原则,按照医院管理学和卫生部的要求,执行护士与病床比2∶100、洗涤(灭菌)员与病床之比1∶100的原则,配备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2名、专职技师1名。分工到位,职责划分明确。启动了全院医疗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工作。由护理部、感染科协调,所有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检查、打包、灭菌、存放和医疗物品的准备都由专业的中心供应室完成。为了保证运行能正常、规范化,专门从手术室派出一名护士长和器械护士,指导各种手术室器械包的准备与消毒。

2.2专业培训

在中心供应室改造同时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培训计划。首先把供应室全体人员分批送上级已验收合格的医院中心供应室进修学习,返院后按照院内培训计划,结合院内工作实际组织了每人一课、人人参与的业务学习,我们注重新知识、新仪器的学习,注重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教育,转变陈旧的工作意识,树立专业的作业理念,共同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成为精通消毒供应的专业人才,顺利实现了全院消毒物品统一管理、统一消毒、统一发放。

3科学管理,严把质量

按照国家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调细节管理。

严把清洗质量关:清洗是保障灭菌质量的根本,对于必须灭菌的物品更是至关重要[2]。医院明确规定院内的所有再生物品,手术室的再生手术器械用后进行初步处理,洗去器械表面的污渍后,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根据器械的不同种类选择机器或手工清洗,清洗后进入清洁区。通过清洗、精洗、保养、打包、灭菌后,实行统一的下收下送,彻底改变了以前病房护士或医生操作完毕后草草清洗,自行打包送供应室灭菌的非专业行为,取消了自行浸泡环节。

严把包装、灭菌质量关: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了病房各类器械包的内容物和外包装,消除了同种灭菌包内容物多少不一、规格不一、包装材质不一、标签张贴横七竖八的现象。在高压灭菌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检测灭菌效果。如灭菌器每周进行一次测漏实验,每天进行 BD包测试,每包内放132指示卡和3M胶带,每月进行2次生物检测等。准确记录各项指标,灭菌结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湿包,化学指示胶带是否合格,最后按照有效期顺序存入供应中心的无菌区的物品架上。

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我们在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各级、各区、室岗位责任制度和各区室工作制度,如各类物品的洗涤、操作常规、消毒灭菌制度、防火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卫生制度、下收下送制度、交接班制度、物品查对制度、差错查对制度、质量检测制度,空气培养制度、设备保养制度、奖惩制度等,设立专职的质量监测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负责做好每月各项质量指标的监测,对质量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做好详细记录和各种报告单保存工作,以便核对。

护理部按照“标准”要求,与供应室护士长、组长一起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讨论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清洗质量。改造后,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保证了工作质量,在工作人员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工作量增加70%,全院各种手术包增加90%。方便了临床科室和病人,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感染控制意识[3],去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并不断总结经验,时刻用感染控制的理念把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庆庆,张天华.供应室的程序化管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3):184-185.

[2]谢贞.瑞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70-71.

消毒供应院感工作计划范文6

1.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制定标准规范:供应室消毒作为医院无菌医疗器械的供应中心,保障无菌物品质量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提高无菌物品质量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因此,需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质量。另外,供应室建立感染监控小组,成员主要由护士长和具备较强责任心的护理人员组成,主要具备监督、感染管理以及指导等职能。细化并分组落实回收、洗涤、组装、消毒、灭菌、敷料制作、存储以及监测等工作,严格把关,各尽其责,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职能。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医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医疗器械设备不断更新的环境下,供应室专业化与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机械物品以及电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注重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其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消毒灭菌观念,并提高规范化操作自觉性;另外,还可通过举办相关专业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此外,定期考核护理人员,进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加强重复性使用器械质量监督:供应室必须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灭菌工作做到彻底到位才能真正做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2.护理人员对重复性利用的器械要进行定期检查、抽查,一旦发现器械消毒质量不合格,立刻采取妥善措施进行处理。另外,严格根据标准规范加强器械清洗到包装检查,严格监测消毒灭菌物品和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率。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由医院供应室管理人员和病区护士长组成消毒合格检查监督评价小组,检查记录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前、后的消毒物品消毒合格率以及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情况,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情况进行考核,每天统计消毒合格率,以原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作为评定标准,该项工作由供应室管理人员具体执行;护理人员业务知识考核内容依据供应室相关工作技术知识和技能考核评分,总分100分,≥90分为优秀,60~89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每个季度考核1次,由护理管理部负责执行。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