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故事范例6篇

经典历史故事

经典历史故事范文1

关键词:历史档案;茶文化典故;形成影响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饮茶历史最长的国家。我们已经很难确定我国饮茶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无法证明是谁发明了饮茶。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不仅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上多数地区的茶文化与茶叶生产理念都是从我国传递过去的,可以说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中国的茶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和内涵。

1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及相关典故分析

1.1我国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分析

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进入新中国之后,茶文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相对传统文化来说,当前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其更注重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可以说,茶文化体系中更讲究“写真”,同时也注重对情感和认知的融入。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想要有效了解传统文化,就必须对茶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进行全面系统化了解。首先,茶文化的内涵表现为传承性。茶文化并不是在一天之内所产生的,如今整个茶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和产业,正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在不断沉淀的过程中,其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茶文化机制。一直以来,我们的茶文化都没有断绝过,其关键原因在与茶文化被直接、有效的传承下来。其次,我国的茶文化并非在一个地区,而是在多个地区都形成了茶文化体系,分布广泛、内容多元的茶文化体系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机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茶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事物发展融合的产物。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元素,将茶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情况下,茶文化都通过一定文学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无论茶文化如何发展,其都需要有一定文学作品做传播铺垫。

1.2我国茶文化中形成的相关典故分析

典故一:赐茶代酒。现代社交礼仪中,酒是重要的“情感表达”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场合,不适宜喝酒,因此就会用“以茶代酒”来具体代替,既不失去礼节,同时也能有效开展情感沟通活动。这一“做法”的来源事实就是从记载的典故中转变而来的。根据《三国志》中介绍,吴国第四代皇帝孙皓非常喜欢喝酒,而且每次举办宴会时,来宾都要喝很多酒。但其中有一位大臣韦曜酒量并不多,而孙皓非常器重博学有才的韦曜,因此每次当韦曜喝不了酒的时候,孙皓就会让内侍偷偷的用茶换掉韦曜杯中的酒。这就是以茶代酒的典故来源,从这一典故的形成,其中就是茶文化内涵的一种展现,以茶代酒,实际上是茶文化中以礼待人的具体展现。而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传承这一典故,正是经典著作记录的结果。典故二:陆纳杖侄。实际上,茶在饮用之风兴起初期,只是被作为贵族和上层人士品鉴的饮料。陆纳杖侄是根据东晋著作《中兴书》的记载所流传至今的茶文化典故。其大概讲的是:陆纳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有一次他在接待谢安的拜访时,仅仅安排了茶果来接待。而其侄子认为接待人是东晋极其有权势的人,因此就认为整个接待的安排过于简单,所以便自主主张,用丰盛的菜肴替代了原来的瓜果安排。待谢安走之后,陆纳便对侄子这一行为愤怒职责不已,并且杖责其侄子40板子。这就是陆纳杖侄典故的来源,这一典故也被成为我国茶文化十大典故之一,而在这一典故中丰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道德理念。当然这一典故的传承,离不开《中兴书》的记载。典故三:王蒙与水厄。真正意义上,饮茶从贵族走向大众,还是唐宋以后的事情,因此在魏晋时期,很多人并没有形成饮茶的习惯,即使是多数贵族,也没有形成相应习惯,所以多数人对喝茶并没有太多兴趣。根据《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时期的王蒙,非常受皇帝器重,因此也是当时的权势重臣。而王蒙有个爱好就是喝茶,并且是非常喜欢喝茶,其喝茶的热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接受范围,一旦家里有客人来,其就一定要来访的客人和自己一起豪饮,由于多数贵族尚未养成喝茶的习惯,所以每次去王蒙家中拜访,就表达出自身的担心和害怕,因此在每次去之前,通常都说今天有水厄。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了解到茶在东晋时期并未形成风气,同时其也被作为招待客人的重要工具。此外饮茶风气的形成,应该与权贵推广有很大关系。

2历史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档案是一种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书。其中囊括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文化成果,同时其中也富含了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共同信仰和社会风俗等等。可以说,历史档案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而整个档案中也包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因此想要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体系化了解历史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应该清楚历史档案是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的记录依据,也是几千年文明的见证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证明同时期文明的方式都不复存在,无论是民谣,还是语言,其对原有故事内容记载的内容缺乏客观依据。而只有历史档案能够对同时期发生的事件进行清晰化描述,后人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档案内容,能够对故事进行真实有效的还原。除了真实记载价值之外,实际上历史档案也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但在多数人看来,更在意的是历史档案对历史事迹记录的内容,因此其看中的是档案文化的历史性和传承性。随着我们对文化观念认知不断成熟,如今我们在研究历史档案时,通常也充分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内涵。通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认知历史档案典故中所记载的历史事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历史档案与中华五千年文明深深相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真实可靠性,以及文明延续性都有极高要求。想要达到中华文明的有效创新、传承和发展,不能只靠语言,更重要的是依赖可信度极高的文字记载,历史档案就一起客观性成为重要的传播载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今历史档案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档案内容,而是融入了社会发展心态和实践价值的重要内涵。所以,历史档案中所记载的不仅是一种文化内容和历史资料,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社会观念的有效继承,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3历史档案对茶文化典故形成的具体影响分析

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文字和语言,只有依托这两种形式,各种文化才有可能被传承发展下去,而语言的传递方式比较多,比如民歌、民谣等等,但传播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通过文字的记载,不仅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个传承过程不发生变质,同时也能实现对整个文化的等量传递。因此我们在界定一种文化或者文明时,最有力的证明依据就是其文字内容。历史档案无疑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明方式。茶文化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日益重大,其关键就是有陆续出现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乃至经典专著对整个文化内容进行了体系化宣传和记载。历史档案作为文化记录的重要文字形式,其中记载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富含了各种文化元素。相对于文化传承的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而言,历史档案更具有稳定性和真实性,可以说历史档案是我们了解茶文化的最正面渠道。深度了解传统茶文化,不仅需要了解其文化内容,还要有效认识其外部延伸。所谓传统茶文化的外部延伸,并不是简单元素,并非一般人所想到的茶道等。实际上其延伸是融入了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而这些延伸是我们必须了解并且学习的内容,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并且相应融入情感和价值内容,从而才能为有效了解、学习、传承、创新茶文化奠定基础。历史档案所记载的方式比较科学,同时其保存性比较好,因此其就成为我们传递文化,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有关茶文化所形成的历史档案是我们体系化了解茶文化的依据和前提,也是我们认知茶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典故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但凡可信度高,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典故事迹都是通过相关经典著作所形成的。因此茶文化的历史主要依据历史档案来实现记载和传承,如今我们所知道的第一部有关茶叶的著作就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因此当前我们研究、学习茶文化的主要依据也是这些文字记载,因此,可以说历史档案是茶文化典故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载体。此外,茶文化典故的形成都有独特的背景,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在学习和认识茶文化时,都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内涵与价值,这是我们传承茶文化的依据和前提。

4结语

我国的茶文化不仅体系全面,内涵丰富,更重要的是其承载和沉淀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我们可以说茶文化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是融入了整个民族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传承、发展,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遍布各地区,涵盖多种茶叶类型,融入了多种元素的茶文化体系。而记载我国茶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就是历史档案,通过历史档案的有效记载,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前提。因此通过对历史档案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层次分析历史档案在茶文化不断传承、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和内涵。

参考文献

[1]朱时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J].茶世界,2013(11):151-154.

[2]陈文华.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J].世界农业,2013(17):112-125.

[3]范增平.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4(7):53-57.

[4]于越.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农业考古,2014(15):79-83.

经典历史故事范文2

关键词:史官文化;历史意识;古典舞;“求实”精神

在我国古典舞蹈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古典舞蹈与历史的紧紧缠绕:从剧目题材上,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的剧目占有极大的比重。如反映历史人物王昭君的舞蹈《昭君出塞》、反映杨贵妃的《大唐贵妃》、反映蔡文姬遭遇的《胡笳十八拍》、反映抗金英雄梁红玉的《金山战鼓》、反映苏武的《苏武牧羊》……项羽、岳飞、、刘胡兰、张志新、阿炳等历史人物都有以他们为原型的对应的古典舞;以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或背景而创作的剧目有反映楚汉相争的《十面埋伏》、反映荆轲刺秦王《易水寒》、反映太平天国时期上海小刀会武装起义的《小刀会》、反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飞夺泸定桥》等等……这与西方古典舞蹈大多取材于神话题材,形成了鲜明对照。从艺术特征上看,中国古典舞蹈有“近史而悠缪”的特色,历史化的倾向十分鲜明,舞蹈编导爱在历史的旗帜下幻想,以假托古人、张冠李戴等方式进行虚构,使得许多舞蹈作品近史而谬、似实而虚。总之,中国古典舞蹈与历史颇多缠绕,这一缠绕与居于主流文化之位的史官文化有着深层联系。

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宗法式农业经济的社会形态里,史官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行程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以致中国古典舞蹈从观念到体制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一方面,史官文化以社会政教人伦为本位,崇尚立德保民,它在价值导向上规定了中国古典舞蹈尤其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史官文化还促成了中国古典舞蹈所特有的艺术史观的孕育和萌生,即将古典舞蹈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政治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从史的角度追溯古典舞源流与圣王之道的关系,以确立古典舞蹈的政治教化统绪。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蹈的精神内涵和训练体制,无不显现着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涵盖。

一、史官文化体现了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

古代中华被称作“早熟的儿童”,这主要是指历史意识的过早觉醒。当古希腊人还在虔诚地举行酒神祭祀,以极大的热情“泥补”奥林匹斯神系的时候,我国已完成尊神的巫术文化向尊礼的人文文化的转变。中国人历史意识的过早觉醒造成了宗教热情的淡化和神话体系的“崩溃”。我国古人并不是不信鬼神,但敬鬼事神多非出于宗教的虔诚,而是出于趋利远害的清醒的功利目的,关注的中心仍然是现世人间,而不是来世天国。因此,西洋哲学与印度哲学都依附于宗教,而中国哲学则以反宗教为己任。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说:“中国古代宗教不发达。古代人民当然信天帝神鬼,但没有正式的宗教。后来方有道教,又从外边输入了佛教。中国思想家虽亦受佛教道教的影响,然在根本态度上都是反对二教的,多以驳斥二教为己任……中国哲学中从无以证明神的存在为务者。”[1]

历史意识的觉醒还反映在强调继承,以史为鉴的态度上。我国历代统治者大多取法先王,以前朝的政治、经济模式为立国之范本,文化上则强调其继承性的一面。“信古”“好古”“法古”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千古极则。改弦易辙、尽弃所学的行为被视为“忤逆”。在君臣父子的伦理网络中,君王占有无上崇高的地位,在诸多历史经验中,帝王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最为重要。要“法古”首先必须“法先王”,而“法先王”必须将先王的思想言行记录下来供后世“稽考”,这就需要设立史官。我国的史官之设,一直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甲骨文主要就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记载。《礼记•玉藻》说,天子有多个史官,“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郑玄、孔颖达均认为,《尚书》、《春秋》就是古代史官对天子言行的记录。由此可见,我国最早的叙事作品不是诗人创作的史诗和戏剧,而是史官创作的历史散文――甲骨文中就已有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修史为历代王朝所重,史官的著作受到社会的普遍尊崇,所以,有人把我国古代文化称作以帝王为中心的“史官文化”。

儒家重实际而黜玄想,重视历史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要以“前事”为“师”,就必须设立史官,将文物典章制度,政治历史经验记载下来,以供后世借鉴。被历代王朝所尊崇的“史官文化”蕴涵相当丰富。这一文化成果及其所蕴涵的文化精神给中国古典舞蹈以深刻影响,导致中国古典舞蹈与历史的紧紧“缠绕”。史官文化的本质特征简而言之就是拒绝玄想,力求真实。黜玄想重实际是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这与民族生存环境有关。我国虽有不短的海岸线,但我们的祖先似乎更习惯于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耕作。这种艰苦质朴的生存环境养成了注重实际的思想习惯:“一种民族特性的造成,莫不受地理、生活、气候的影响。中华民族既繁殖于黄河流域,在这种气候严寒土地贫瘠的环境中,非勤劳耐苦不足以图存,非谦逊柔和不足以相处,便造成一种注重唯生生活的民族特性,且因此而产生一种实践伦理的思想,屏绝杳渺玄想的生活。”[2]王国维说,“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所长宁在于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3]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得到了最突出的反映。我国古代哲学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为归宿。古代哲学范畴多半突出实用功效和价值,有道德实践意义,与生活实践关系不大的东西是不会引起古人――特别是儒家学派太多注意的。

二、史官文化的“求实”精神与中国古典舞蹈的“近史”特色

1.中国古典舞的“近史”特色与戏曲有关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从中国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传统舞蹈中,提取典型性的舞蹈动态形式,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追随时代精神与人民审美需求,广采博收戏曲中的程式化表演与舞蹈身段;武术中的姿势和动势的劲力与风范;芭蕾的方法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的文化优长,它是在中华文化民族母体之中形成的当代舞蹈的一个种类。表达了当代中国舞蹈工作者们对传统的一种重新诠释。中国古典舞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是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由于戏曲舞蹈是蕴涵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元素最多的“活化石”,最初的创业者开始在中国戏曲宝库中不断汲取养分,从而对戏曲舞蹈的历史沿革、艺术表现手法、动作结构特征、表演程式规律、民族审美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分析研究。而我国戏曲与唐宋年间盛行的说书讲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此,从戏曲诞生以来,它所擅长的表现题材就集中于历史领域,所谓“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正是历代戏曲界艺人通常用以炫耀其擅演剧目之丰富的熟语。历史剧是古典戏曲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汉卿有《单刀会》,马致远有《汉宫秋》,郑光祖有《周公摄政》《三战吕布》,白朴有《梧桐雨》,纪君祥有《赵氏孤儿》,梁辰鱼有《浣纱记》,洪有《长生殿》,孔尚任有《桃花扇》……在中国古典舞蹈创立之初,就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训练方法,当时的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请来京剧名师刘玉芳和南昆的名宿华传浩,练戏曲的《起霸》《趟马》,以及学习戏曲片段:《霸王别姬》里的双剑、《游园惊梦》《钟馗嫁妹》《走雪山》《桃花扇》《长生殿》《汉宫秋》等戏曲中的片断等。于是,他们把某些戏曲片段、传统文本改编或移植成舞蹈剧目,作品内容与戏曲题材同出一辙。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神话的过早解体和“求实”的史官文化崇高地位的迅速确立,促使了宋元戏曲对历史的依恋。既然“诬谩失真,妖妄荧听”的“太古荒唐”之说无补于世用,只有“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的史传才有益于社会,那么,以想象和虚构的方径来“述事”的戏曲,就不得不向历史靠拢。鲁迅在谈到我国古代小说时指出:“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4]把鲁迅的这一论断用在古典戏曲上,也是大体合适的,“近史而悠缪”也是古典戏曲的重要特色之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把戏曲定义为“以歌舞演故事”,这里的“故事”不只是有情节(事)性的要求,而且还有时间(故)性的限制。“故事”就是“故人之事”,而不是“时事”。因此 在戏曲诞生以来的一千年左右时间里,戏曲反映历史的传统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挑战,人们疯狂地迷恋和趋附这个与本土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及其吻合的精神系统。以自己民族深厚的文化艺术积累为荣。近代以来,京剧、昆曲及其它地方剧种上演的剧目中,历史剧占有极大的比重,其中大部分是根据元明清时期的古典戏曲剧目改编而成的。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影响深远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在戏剧题材的偏好上出现了明显转变,2007年“五个一工程” 剧目评选中获奖的十部戏曲作品,居然多达七个剧目写的是历史题材,同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剧团都在开展对本剧种的历史文献与保留剧目大规模的搜集与整理。当我们看到历史事件与人物重新成为戏剧舞台上的主角,而且主要是以正面形象呈现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21世纪初,中国各级政府文化部门、艺术家和民众,不仅在通过各种手段发掘各地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文化遗产,同时更在美学观念和审美取向上,重新致力于确认本土艺术传统的无穷魅力以及民族文化的历史价值。

2.古典舞蹈向历史靠拢,与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有关

尽管中国古典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不擅长叙事,重点是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沉的精神世界。但舞蹈可以创造出可被人们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从而间接地与外在客观世界发生联系。古典舞蹈表现的多半是古人古事。创编者们根据传统戏剧理论“立主脑,减头绪”的原则,在舞剧的结构上采用了“章回体”式的安排与布局,使得舞剧情节悬念迭起环环紧扣,线索清晰,具有较强的戏剧性。正好吻合了中国观众希望“情节连贯,有头有尾”的欣赏习惯。舞剧《小刀会》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斗争为背景的现实题材的舞剧。它根据1853年上海小刀会的武装起义和起义军将士气吞山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史实改编而成。舞剧《苏武》表现了西汉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囚禁流放贝加尔湖十九载,矢志不降的经典故事,讴歌礼赞苏武那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操守。舒巧编导的舞剧《岳飞》表现了爱国英雄岳飞率岳家军奋勇抗金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的历史故事。舞蹈《昭君出塞》表现了汉代王昭君为国而远嫁匈奴的真实故事。舞剧《五朵红云》描绘了海南岛黎族人民从1943年到1944年的斗争史诗。舞剧《阿炳》讲述了我国杰出的盲人音乐家华彦钧坎坷命运和苦难人生的故事。当然,当我们说,中国古典舞蹈向历史靠拢,中国古典舞蹈具有“近史”特色,也只是相对而言。毕竟舞蹈是一门抒情艺术,它不是历史,不是人物传记,艺术作品要求的不是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真实,舞蹈是以特定的情与景相交融为内容的。编导家只是以生活为基础,来诠释生活,使得诠释的生活具有某种社会背景的依托,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因此,《阿炳》不反映阿炳的眼瞎,不用二胡作道具,不表现旧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不描写阿炳如何刻苦研习音乐,后又如何沦为街头艺人,双目失明,饱受苦难。重点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爱恨、怨愤的情感交织,把他对人世间的痛苦和企盼,受怜与无奈,挣扎与乞求,浓缩为一种感愤,完成沉重的超越。

3.古典舞向历史靠拢,与热衷于以经过长期流传的故事为描写对象有关。

有些剧目虽然并非历史故事,但亦非作者之“捏造”,而是剧作家根据长期流传的故事(大多出于小说)加工而成的。求实的史官文化不只是要求古曲舞蹈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描写对象,还要求剧作家在历史的旗帜下幻想。这也是我国古典舞蹈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创作中的虚构、想象也往往是在历史的旗帜下开展的。因此,我国古典舞蹈亦有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的特色。如舞剧《宝莲灯》《凤鸣歧山》《奔月》《梁山伯与祝英台》《木兰飘香》《铜雀伎》等;舞蹈《谢公屐》《楚腰》《七步》《易水寒》《十面埋伏》《秋海棠》《胡笳十八拍》等。其“故事”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传过程。完全无“故事”可考,纯属作者之虚构的剧作在我国古典舞剧目题材上是较为少见的。这与传统文化偏重于强调继承和要求文艺创作“资考证”的求实心理有关。虽然并非取材于史传,但有“故事”可考也就容易取信于观众,不至于被视为凭空捏造、荒诞不经。正如孙颖谈过他的舞剧创作观念是“把哲学、历史、民族、民俗、宗教、考古等学科和文学、音乐、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等相邻艺术都作为挖掘古代舞蹈的参考和依据。侧重于把握一个时代的艺术气质和艺术风骨,不拘泥于模拟有限的形象资料”。

我国在《丝路花雨》之后,全国出现了持续数载的掘古创新热潮,一批古乐舞题材的舞剧先后诞生。其中,有以组舞形式表现唐宫梨园歌舞的《仿唐乐舞》,以楚文化为背景的《编钟乐舞》,旖旎浪漫、郁郁楚风的歌舞诗《九歌》,还有《汉风》《长安乐舞》《盛世行》,由于这些舞剧大多只着重于某历史时代的大文化背景,其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今人的理解、想象与创作,因而被称做“仿古乐舞”。“仿古乐舞”系列的创作,不仅是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宏扬,也为80年代运用和发展民族的舞蹈语言提供了新的方式。

4.古典舞蹈向历史靠拢,还表现在动作形态的资料来源上,常常采用历史考古出土文物上的历史乐舞资料。比如,甲骨文上的象形乐舞资料,河南淮阳出土的汉墓玉雕舞人,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吹笙四人舞俑,各地汉画像砖石乐舞、陶俑等。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陶俑中,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我国丰富的文史资料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具体描述。我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舞剧《丝路花雨》的编导们正是经过对敦煌千佛洞石窟艺术的深入观察研究、学习临摹,掌握了壁画上的舞姿特点,研究了敦煌舞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同时运用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韵律,从而“复活”了敦煌壁画的舞蹈形象。再如戴爱莲编导的女子双人舞《飞天》,就是从敦煌壁画中寻找到飞天的舞姿形象,用飘然舞动的姿态创造出天宫仙境的美,让静态的画鲜活起来。使观众感受到飞天的定格造型创造出了仙女在天空中如行云流水似得飞动意境,给人一种美的遐想。

结论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的,儒家要求艺术从属于封建政治,为宣扬儒家的政治伦理原则服务,成为“载道”的工具。文艺的主要社会职能,对于统治者来说,是“知得失,自考正”,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就是从中接受道德教化,也就是“药人寿世”。儒家崇尚经验,取法先王,历代设立史官,以“前事”为“师”,将政治历史经验记载下来,供后世借鉴。所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以“史官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求实的史官文化对国人的心态以及作为这一心态之对应物的舞蹈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今中国古典舞创作常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经过长期流传的历史故事作为古典舞的描写对象,由于这些历史题材的故事是历代人民的喜爱的经典,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深入了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继承舞蹈艺术惩恶扬善的突出倾向和经世致用的创作原则,从这样一个层次来认识中国古典舞题材创作和审美意义,对于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8-9页。

[2]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三联书店影印

1932年版,第5页。

[3]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遗书》第五册,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97页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

3页

经典历史故事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古典名著;作用

一、前言

古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当中累积下来的重要财富。中国古典名著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积淀,以及生动细腻的文字,鲜明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能够给读者带来非常多思想上的启发。当前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引入了诸如《三国演义》《史记》等部分古典名著的节选内容,小学生通过学习古典名著,也获得了非常多的帮助。实际上,针对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分析,才能够充分发挥好古典名著的重要作用。

二、古典名著在知识面拓宽和积累素材提供的作用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阅读教学训练,对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实际上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文史不分家”,良好的语文功底往往需要充实的历史功底作为基础进行支持。而当前小学阶段并没有正式开设历史专门课程,很多小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够全面,导致他们在进行写作时候往往在征引例子上出现一些史实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的状况。实际上小学生可以通过古典名著对于部分中国的历史进行学习,比如四大名著都是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展开的,如明代罗贯中创作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一段历史如果对《三国演义》有过涉猎的学生,自然能够如数家珍,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一部古典名著的学生,则可能完全不知道,甚至不清楚刘备、曹操或者孙权等人,在历史常识上的贫乏,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古典名著的选章阅读上进行补充。

小学教师要注重进行脉络化梳理,对于《三国演义》这一类相对故事内容比较复杂、历史跨度比较大、人物众多的小说,要帮助小学生建立历史框架,让小学生形成基础性的历史观。对于历史事实的掌握,是小学生形成批判性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对于特定历史事实的既有判定,小学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比如刘备素来被认为是宅心仁厚的君主,曹操在传统历史观中是奸雄的角色等,但是这些观念的引入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反思,刘备是不是绝对的宅心仁厚?曹操又是不是完全是残酷不仁的?教师引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显然是非常必要的,而历史本来就是具备多元复杂性的,学生在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在面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思维时,能够帮助他们在语文阅读以及写作上取得一定的进步。

又如《西游记》,这一部小说是以唐太宗李世民让唐僧三藏去天竺取经的过程为主,虽然加入了非常广泛神怪故事的内容,但是其在各种俗语的运用、历史、地理人情的战线上都非常的丰富。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隋唐的一些简要的历史,了解李世民这个重要的中国帝皇的基本状况,甚至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古代各国和中国的文化交流等,比如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来中国留学、历史上玄奘到天竺的那烂陀大学学习各种佛教的经书教义等,这些历史非常新鲜,很多小学生未曾接触,所以很容易就为学生所接受和记忆。

三、古典名著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的作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其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古代名著为后人所喜爱。古典名著往往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通过对北宋后期的山东宋江揭竿而起的历史故事进行艺术塑造,形成了非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施耐庵这一部《水浒传》,在对主要的英雄好汉的刻画上,主要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等方面,都是处理得非常到位,在很多重点人物的章节当中,都可以看到施耐庵是独具匠心的。而且《水浒传》的叙事具有很强的曲折性,比如插翅虎雷横、豹子头林冲等,一开始都是北宋朝廷的官员,但是却在情感和法理之间徘徊,面对歹人当道被迫出手,可是却遭人陷害,整个故事过程有非常强的可读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这一类型的古典名著的阅读,不要纯粹让学生知道这样一个小说传奇故事就结束,要避免学生了解故事后浅尝辄止,要让学生想一想,某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是什么?某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基本过程是如何的?或者是在这个特定的章节之中,某个人物有多少种描写方式?上述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古典名著阅读的引入问题,学生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实际上,学生如果能够思考就能够发现,在阅读《水浒传》过程中,这些主要的英雄好汉,其心理发展过程是不同的,他们并不是纯粹就依靠个人的蛮力行凶的杀人犯,而是一群被迫选择暴力的英雄好汉,在北宋末年权臣当道的时代,善良的人民遭到各种压迫,而英雄好汉有一身好武艺,只能够忍气吞声,其经历了漫长的心理煎熬,才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学生从古典名著上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可以通过写作课程进行承接,也就是让小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阅读课程也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的片段写作的联系,让学生运用古典名著当中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文字组织,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形成文字表达上的基本能力,更加贴切地理解各种具体的文学技巧等。

经典历史故事范文4

关键词:历史典故 史料 历史感

瑞士教育家裴斯洛齐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由此可见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是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第一要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历史典故、史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史实分析、归纳、概括、表述和评价的能力。而这种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则会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下面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巧设典故、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典故、史料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

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大量事实表明,由于旧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列入考查范围的知识,只注重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对课本上的典故及相关的史料,只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阅读,从而使学生产了重记忆轻理解,重“接受”轻“思考”的习惯现象。这不仅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程度上的阻碍,而且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滋养出来的“惰性”。但不可否认,学生对历史课内外的那些历史典故与史料,极感兴趣,因而我经常在教学环节中巧设典故、史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创新、敢于发言,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对课本中现有的典故、史料进行巧妙的再设计,而且将搜集课外典故与史料作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之一,在课外史料的搜集活动中,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氛围的桥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变被动为主动,正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巧析典故、史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通过巧设典故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还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拥有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因而课本上及搜集来的史料还要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运用,即师生共析。而师生共析则正体现了在新教育理念中提倡的师生合作。

在历史实验教学中,我们师生搜集来的史料可以资源共享,选取适合的典故与史料,在课堂中运用。教师把主动权完全放在学生手中,使他们不仅会选典故、选史料,更主要的是用典故、用史料,即对典故、史料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剖析。如: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第一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74页有一段史料,我要求学生就这段史料设计问题并认真做答,这段史料是选自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段话,通过交流评议这一环节,我发现同学们真是各展所思、各尽所能,提出的问题均依纲据本,而且赋予了更多的历史课知识体系上的联系。如针对材料中的“他们解除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这句话,有的同学竟设计出”简述他们与英王隶属关系的由来“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这些问题的设计使我惊讶地发现,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几乎涵盖了与此相关的所有知识。诚然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从而便可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

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阅读史料,设计问题,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中运用相关史料,设计引申问题时,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就《世界历史》第二册56页有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材料分析问题时,有些同学就能更深度地分析出,值班军官之所以断定那是自己的飞机是因为美军自认为军事力量强大,患有掉以轻心、轻敌的错误。教师便可从中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因素问题。要求学生举一下自己因心理因素而失败的例子,同学们畅所欲言,这样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整堂课的知识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消化吸收。

三、巧言典故、史料,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如今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正如物理学家焦尔所说,教师不再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再单一向学生送去知识,而是主导学生拿来理论。因而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变成真正的“活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分组进行巧言典故、史料的竞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不断的反复的表演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典故与史料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外搜集来的。

四、巧讲典故、史料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具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一点其实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因此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在讲课前五分钟会让学生读与本课相关的典故、史料,看似妨碍了课程的进度,但实际上却有助于简化教材的内容,

总之,历史教学中引用恰当的典故、史料,能把历史氛围渲染得浓浓的,使学生感觉到听历史课如饮陈年佳酿,回味绵长。在平日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乐学、善学。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方法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正如聂幼犁先生所言:“我们宁愿为它种上虽然不是完美的,甚至是有相当缺点的,但却是生机勃勃的幼苗;而不是埋下在形式上虽然十分完美,但实质上却是‘旧药新汤’的种子。”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巧妙地运用历史课内外的典故与史料,使我们的每一节历史课都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经典历史故事范文5

一、历史上的叶公,德才兼备,德高望重,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成语中说的叶公,历史上确有其人。

叶公本名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末任楚国大夫、楚令尹,是楚庄王玄孙、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因封地在叶(今河南叶县),故称叶公。

叶公长期任楚国方域外重镇叶邑(今河南叶县南)县尹,知识渊博,曾问政于孔子(见孔子《论语》)。

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军破楚,将其母及其弟后臧俘至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后臧竟丢弃其母,只身逃归楚国。为此,子高鄙视其弟,终生不用正眼看他。

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年),令尹子西打算召回流落在吴国的楚平王之孙王孙胜。子高认为王孙胜私心太重,为人狡诈,不宜召回任用,为此极力劝阻子西。遗憾的是令尹子西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仍将王孙胜召回重用,任命为巢大夫,号称白公。

白公王孙胜野心勃勃,志存取代王位,注意收揽人心,于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谋反,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于朝,劫走楚惠王,发兵攻占郢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威镇北藩的叶公子高,在王室白公王孙胜叛乱时,义不容辞,力挽狂澜,率领域外楚军勤王攻入郢都,首先攻占府库,将财货和兵器分发给国人,在郢都城吏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击败了白公王孙胜的叛乱,白公王孙胜被打败后自缢而死。

叶公收复了郢都,迎接楚惠王复位,这在历史上被誉称为叶公“一战而定王室”。

叶公战功显赫,深得民心,因而楚惠王委任叶公兼领令尹、司马双重要职。

次年,叶公与楚惠王商定,决定攻灭长期与楚为敌的陈国(今河南淮阳)。后鉴于楚国内部已经安定,遂以年老为由辞去令尹、司马兼职。

楚惠王十三年(公元前476年)春,越(都城在浙江绍兴)侵楚。同年秋,叶公不顾自己年迈,率领楚军远征从属于越国的东夷,并与三夷(今浙江宁波、台州、温州三地区间)人结成联盟,使楚国势力达于东海之滨。

叶公在任期间,选贤任能,整饰朝政,修文经武,致楚中兴,使楚国500多年的国脉又延续了280年左右。

如上所述,历史上的叶公――沈诸梁,是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能文能武,具有敏锐政治洞察力、卓识远见的杰出政治家与军事家,是春秋末期楚国德高望重的名臣名将。

楚国大学者、兰陵令荀况曾以十分尊敬、钦佩的笔触赞颂:“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著于后世。”

被楚国史家称为:“叶公……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天下莫敢以兵南向”。

史书、古籍,诸如《国语》、《论语》、《左传》、《东周列国志》、《水经》、《汉书》、《史记》、《叶县志》、《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历代名人大辞典》、《湖北名人大辞典》等等巨著中,对春秋末楚国大臣叶公子高都有记载和很高的评价。

二、子张为讽谏鲁哀公,编造了一个“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

既然叶公子高在历史上是楚国中兴的名臣名将,怎么在西汉著名文学家、官居中垒校尉刘向的笔下,被丑化成既好龙又畏惧龙的“懦夫”了呢?

原来刘向的《新序杂事五》中的“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是凭着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搜集撰写而成的――“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说的未必有根据或有价值,听的也不必那么认真相信。

其实,“叶公好龙”这一典故的始作俑者是孔子的门人子张。

事见唐代著名史学家、官居左散骑常侍的刘知几在自己的著作《史通・模拟》中说道:“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有叶公好龙之喻也。”所以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岣嵝碑歌》中写下了:“盲翁扪但取似,叶公好龙固为名”之句。

子张何许人也?据史籍记载:子张是春秋末陈国人(注:陈国于公元前478年被叶公子高率领的楚军所攻灭,归属楚国版图)。本名颛孙师,字子张。颛孙是复姓。子张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之一,比孔子小48岁,“为人有容貌,资质宽冲,博接从容”,但“不务立于仁义之行”,所以“孔子门人友之而弗敬”。

子张曾跟随孔子应邀到楚国叶公子高叶邑领地访问,亲耳听过叶公问政于孔子。

叶公喜爱画龙,子张观看过叶公画龙,了解叶公常常将龙形之于笔端,以抒发自己的胸怀与抱负。

叶公的家里,凡是可以用钩凿雕刻的地方都刻有形形、神态各异的龙。

孔子与子张当时对叶公子高“好龙”的绘画、雕刻艺术十分赞赏,这是叶公子高既受荆楚文化影响、又受中原文化教养的结果,给访问者孔子与子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不料,这个热衷于追逐名利的子张回到鲁国,在求见鲁哀公时,竟受到了冷遇,迟迟不被接见。七天后,鲁哀公约见子张,子张正窝着一肚子火,但又不便于直截了当地向鲁哀公提出“抗议”,于是就采用含沙射影的手法,编造了一个“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先是说春秋楚国人叶公子高酷爱画龙,对龙情有独钟,家具和室内装饰都刻有龙的形象,连钩子也做成龙的样子,门窗、梁柱上都雕刻着龙,简直是个“龙的世界”。子张接着说,当天上的龙真正下凡来他家访问时,叶公却吓得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慌忙逃走了。子张在故事的结尾处对“叶公好龙”下了一个评语:“叶公不是好龙呀,他喜欢的是像龙而不是龙的东西啊!”

这则寓言故事虽然讲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但有谁见过真龙下凡到人间来呢?显然这是子张胡编乱造的子虚乌有的事。

三、笔者无意千百年来习已成俗的“叶公好龙”成语典故,但不妨让“叶公好龙”的成语典故与历史上的叶公子高――沈诸梁其人,各存其真

子张因为自己受到鲁哀公的冷落,就编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来对鲁哀公进行“讽谏”,而不顾导师孔子与叶公相识的真挚友谊,不择手段,不讲仁义,不惜以丑化叶公的形象来达到个人“讽谏”的目的。

子张讲完“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后,对哀公道出自己真正要讲的话:“现在臣子我闻听君王您喜爱贤士,故不远千里来见君王,您七日不见我,君王不是好士,是好似士而非士者也。”

子张虽以诽谤叶公的声誉作为代价,但鲁哀公并没有接受他的“讽谏”。时乖运蹇的子张一生与仕途无缘,枉费心机。

经典历史故事范文6

一、历史概念的定义与重要性阐释

何谓历史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历史现象的本质分析,是人们基于历史现象、事件观察不断总结升华出的结论,也是人们对历史现象、事件与人物间的联系的重新思考。历史概念同时也是较为宽泛的概念,其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事件的地点、人物、内容、意义、性质。

开展历史概念教学的核心是希望挖掘同学们透过现象看到事件本质的能力,帮助同学们以历史观的视野来看待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并最终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对历史概念的学习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是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板块,另一方面,这也是同学们创新性思维发展、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开展有效的历史概念学习

1.利用语文知识剖析历史概念。

学科之间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互通性,在学习历史概念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需要广泛调动自身的语言文学知识对历史概念进行剖析,对历史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当前,高中历史中的很多历史概念都是专业类术语,其一般由以下几种情况演变而来:(1)古代汉语;(2)外来名词(多出现于近现代,是西化的结果);(3)原名缩写(大多已经失去其原有意思)。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对一些历史概念茫然无措,比如“滥觞”一词,其在现代被引申为事件的起源,如果缺少这方面语言文学知识的储备,历史概念的学习自然也很难开展。

2.联系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过去有价值、有意义历史事件的总结,高中历史中的很多历史学习内容都与历史典故有着一定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构建历史典故与历史概念间的联系,利用历史典故还原历史概念情境,同学们往往就能够对历史概念产生更加生动具象的理解。例如,很多同学都不能分辨“左”“右”概念,如果在学习前对一九七一年的制宪会议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在制宪会议上,由于激进革命派与保守立宪派分别位于主持人的左、右两边,因此左派与便分别指的是支持派与反对革命派。

3.对历史概念加强区分。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受到知识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多同学在遇到相似历史概念时都很容易发生混淆,难以理解。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很多同学由于没有对君主专制制度与封建制度进行区分理解,在学习时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指向同一个问题,但是封建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封建制度并未得到本质上的革除。君主专制制度的以清帝退位为标志,但是封建制度的革除却以新中国为开端。只有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区分与理解,同学们才能对历史概念产生系统并正确的理解,推动历史学习的进程。

4.对历史概念进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