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建筑论文范例6篇

认识建筑论文

认识建筑论文范文1

Abstract: "The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s"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cience. The topic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propose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developed a specific teaching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grades and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实施方案;实施效果;教学整合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architectural history;implementation program;implementation effects;teaching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72-01

0引言

就建筑领域而言,建筑文化的日益丰富及其品位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建筑师要奉献建筑创作“精品”,而高文化品位的建筑创作必来自于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如何培养和造就这样的建筑师自然成为建筑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取决于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更新,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在建筑学科中突出建筑文化的再教育,以“建筑文化”为基本内容来提高建筑师综合文化的素质和修养,而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整合恰好有益于此。

1国内建筑学教育现状剖析

1.1 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筑学专业基本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而其专业特点是具有艺术类性质并包含文科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少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停留在实用技能的学习,导致学生只注重方案设计、表现图绘制,而忽视建筑文化的研究与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对建筑历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不深刻;建筑方案设计因没有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经不起推敲。

1.2 教师授课方面的问题讲授建筑历史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时教师还应触类旁通。讲授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建筑内容,首先应该对其所处时代、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沿革、文化、、政治、经济等内容加以叙述,这些与建筑有关的客观环境背景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最终结果。建筑历史涉及古今中外多方面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上表现为单一教师不能精通全部内容,需要各门课程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共同努力使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需要建筑设计老师有丰富的中外建筑历史知识和建筑文化知识。

1.3 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建筑历史光靠书本的内容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作到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所以教学中需要辅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及实物;建筑设计课中需要列举古今中外建筑,由于现有图书、图片资料、实物教具奇缺,尚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而使教师授课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空洞、难于理解。

2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①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以了解建筑历史、设计基本原理为主要目的,对建筑思潮、流派、共性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真正理解“理论源于社会、源于生活”这一真谛,掌握建筑创作的共性思考方法和设计原则。②通过积累建筑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观察、分析建筑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③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得清晰、准确的感性认识。

3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

①一年级“建筑初步”中辟有“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及中外建筑史基本内容专门章节,教学中的建筑空间构成中引入“中国建筑空间构成”。②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形态”课程设计,强调在平时学习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③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外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实习。④四年级建筑设计是“一体化”整合的,集中体现为以“历史、文化、生态、技术”等为主题。⑤五年级建筑设计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使学生融汇贯通,最终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4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实施的效果

4.1 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测绘、模型制作等。学生在理性认识建筑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所学的知识,使理论内容具体化,了解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构件搭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从而达到了整合目的。

4.2 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了建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建筑理论观点的建立,并加深了对建筑历史理论体系的认识。

4.3 教师在设计课上,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根据设计的内容讲授相应的建筑理论知识。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来源于生活,每一种建筑都有着它起源、发展的历史和一定的文化内涵,也有许多关于建筑里生活着的人的故事。这样,设计能力与历史修养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了统一与融合。

4.4 开设实验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建筑,制作一些复原模型,加深了对知名建筑的印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4.5 提供教学实物教具,包括中、外知名建筑模型以及传统建筑构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方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当今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的一项新探索,突出体现在建筑文化的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与设计的积极性并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分析其设计作品,主动与教师探讨设计中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浅析通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2]夏健.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9月,第15卷第3期.

认识建筑论文范文2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迅速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人们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行业起到了决定性的基础作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我们就要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加以认识、提高。理念的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之泉,它对于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种动力。许多的优秀建筑设计都源于创新。只有大胆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才能有好的作品,这些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同。经典的建筑作品已经被作为人类文明的辉煌载入史册。许多保留至今的古老经典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把能够代表和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称为“标志性建筑”。它们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丰厚的收入。而与之相比,那些枯燥乏味没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已经或即将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决定了建筑设计师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今后建筑业的发展。

一、建筑设计创新理论应具备的基础

创新,就是具有创造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具备创造新鲜、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的一种思维能力。这就对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日俱增,普通的建筑作品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而很多建筑师,设计者们不敢大胆尝试、创新、改革,而是因循守旧,照搬硬套,故而很难有好的建筑作品。往往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动力很难有好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别提好的建筑作品。而创造性思维是现在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在一个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里的创新性思维是广义的,并不是单纯的创新,它囊括了兴趣、爱好、信仰、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强大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阅历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地理、环境、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一系列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上述这些强大的理论实践武器来武装自己,这是成为一名一流的建筑设计师的必备条件。所以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化建筑设计的竞争中,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被淘汰甚至于领导潮流,创新是建筑师们重要的武器,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二、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

1、广泛借鉴国外的经验达到理论的创新

理论本身是一种用于分析推理及构思创作的方法论,一种智力性劳动。在当代建筑的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理论产出,其中包括各种实例分析、观念指导原则及集合了哲学思考与经验实证的系统化理论产出。提高建筑设计创作质量,应该更加广泛借鉴国际领域的理论成果,各种新观念和新思想;应以更加开放的观念,敏锐的思维,求取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成果。在未来新世纪里,推动建筑创作追赶和超过国际的先进水平。

2、建筑设计创作本体规范理论应得到重视

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终为科学创造所普遍倡导的一个问题。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倡导的科学范式理论学说指出了科学范式的产生对于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

所谓范式,即为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信念、技术方法,即一门科学学科应具备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筑设计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强调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3、加强本土论建筑理论的研究

所谓“本土论”,即建筑创作中,要突出反映其个性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同建筑艺术有机相互结合。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传统十分丰饶,推动创造民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特质的现代建筑艺术精品,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建设,向世界展现民族文化艺术风彩,加强民族的自豪感。在这一点上,理论和实践都富有国际意义。

三、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路

1、提高其在塑造民族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2、引进和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均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的本质在于不断地创造和革新。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把建筑作为艺术的高度出产具备新品质、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

3、建筑设计融合于城市设计

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人文精神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是人们心理认知以及美学意象的转换和映照。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市政建筑、公司建筑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联系着一种公众精神,聚合力和新城市所承载的首创精神;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

5、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

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储存和处理技术,而且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国内外的研究者指出并预测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已经造成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一些新锐的建筑师已在探索用电脑手段扩展设计能力,特别是在空间和形体的方面。数字化时代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虚拟的和现实的建筑和城市的共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认识建筑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建筑师;建筑创作;艺术思维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9-01

想要了解一位建筑师创作的过程,就必须了解建筑师是如何思考的。建筑师勘察现场、查问资料、手脑并用完成的设计图纸等只是外显的工作状态,更为重要的创作核心还是创作思维的问题。有三个重要原因在影响着选择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建筑创作:第一,思维对于事物把握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比拟的。“哲学也好,艺术也好,都上升到完整地概括地把握现实的高度,达到列宁指出的思维的特定极限。思维活动不是对现实世界简单的、局部的“镜子”反映,而是始终对现实的某种解释,即创造性的理解和看法。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关系和特征正是通过人们积极的思维活动而被揭示出来;第二,建筑创作的关键还是一个思维问题。建筑作品千姿百态、那是建筑师们复杂的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反映。让建筑师谈创作体会,不管设计的好坏,都有充分的理由,都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来。建筑师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各有所好,由此产生的答案自然不同;第三,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来说,“必须将对于事物的本性的知识与人的本性和能力相比较。如此就可以容易见到,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完善。”

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类认识方式或知识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四项:(1)由传闻褥来的;(2)由经验而来的;(3)由逻辑推论出来瞅;(4)纯从认识到一种事物的本质,或纯从认识到它的最近因(causaproxima)而得来的。这其中只有第四种知识可以直接认识事物的正确本质而不至于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因为只有将外在的考察与对内在的审视结合起来,才能将认识达到或提升到全面和深刻的程度。由于以往建筑创作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理论研究的实例尚不充分,因此,探讨思维问题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建筑理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出现了一些繁荣的景象。创作实践活动机会很多,专著、译著和文章不少,面对实质性进展却不够明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限于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科技发展本平,我们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知之不详;二是学科的特殊性,建筑创作涉及面广,牵涉到众多领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要对它全面完整的认识与叙述困难还很大。

我认为建筑师应重视和考虑经济、技术因素是一回事,而把这些因素摆到适当位置上则是另外一回事。其次,我们的建筑理论对当今建筑各种主义或流派的观点虽作了很多的阐述,但往往停留在介绍和一般性的评论上,却很少去探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的文章感性直觉的成分,或经验总结成分多些,没能上升到逻辑思辨的高度。这几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最后,建筑理论界对艺术问题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来探讨,故而不够深入。过去,我们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这种在理论上对艺术理解的片面和简单化,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建筑艺术理论的发展。而《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深刻的分析和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与形象思维一一阐述了在建筑创作中怎样去真确的发挥个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法的应用表面上似乎完全因人因事不同而变化万千,实际上,就方法本身来说,无外平常规方法与非常规方法两类。《孙子兵法》上讲“以正合,以奇胜”。已将两者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常规方法一般作为基础,也最常用;非常规方法在解决困难、复杂问题时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故有出奇制胜之效。军事艺术如此,其他艺术也无出乎其左右。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脑有这样的特点:能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尽可能用常规之法解决,只有遇到困难时,方求助于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建筑创作中强调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固然有道理,但如果忽视常规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显然对创作不利。退一步讲,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那么,建筑创造性思维及其方法更是这样了。

诚如汪正章先生所言: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建筑涉及到艺术、生产、生活、天文、地理、工程、技术、自然、设置心理等多种要素,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使建筑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一个独特的多层次、多水平、多元素的动态心理系统。这是以往那些陈旧的、传统的建筑创作观念所无法比拟的。总的来说,创造性思维中非常规思维方法应用多一些,但并非与常规方法无缘。

我们深入系统地研究建筑创作中艺术思维问题就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本书讨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关系,分析艺术思维的形成历史和内部组织的结构,对艺术思维的象征、抽象、表现三种思维分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一探讨,并对建筑创作中一些思维原则和方法进行思考。

“人们总想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又易于理解的世界图景,并试图以他这个宇宙代替并征服经验世界。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各人都把宇宙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找不到的宁静和安定。”也许正是出于精神安定的愿望,作者才有勇气闻进茫茫的思维世界。

关于建筑创作中思维问题研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加深对建筑艺术结构的整体理解,增强作为艺术家荣誉和责任的自觉认识,更加重视建筑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以求锦上添花。建筑艺术思维领域还是一个近乎荒芜之地,只有大家来关心、开发才会成为建筑园地的一块新绿洲。

参考文献:

[1]沐小虎.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9.

[2]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结构》编写小组,建筑构造第二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认识建筑论文范文4

关键词:全球史观 建筑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对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设计的创新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史学界关注度较高的史学观念是全球史观,作为研究历史的新观点和新视角,主要强调的是从一个整体的视角出发,以文明为单位来考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横纵向历史现象。在这种新观点的指导下,对建筑史教学改革的研究将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收获。

1.全球史观的定义

史学界一般将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视为全球史观的开创者,认为他在1955年的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中首次提出“全球史观”。全球史观,主要以突破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或称“西欧中心论”、“欧美中心论”和“西方中心论”)的限制为特征,主张历史研究者要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克服民族和种族的局限性,以公正无私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2.全球史观对建筑史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分为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类。多数学校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以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为教材,外国建筑史课程以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为教材,多数教师也是参照教材按照朝代更替、时代变迁讲授建筑史演变过程,并辅以类型专题配合。这种分国家、分年代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它的优势,比如可以对各个时代下不同建筑类型了然于心,但是也带来一定的弊端,比如对中外建筑史的割裂认识,不能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缺乏中外建筑史的交流和互动学习。

如果运用全球史观来思考建筑史教学改革的话,在教学体系和内容编排上将会有很大的变化。全球史观强调全球、全局的视野,主张历史要横向联系,建筑史教学可以借鉴全球史观的特点,改变中外建筑史分家的教学体系,把课程整合化,用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去考察不同文明类型下,同一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和交流;或是同一文明类型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和交流,真正做到古今贯通、中外对比。

3.全球史观指导建筑史教学改革的方面

目前的建筑史教学中,中外建筑史两大理论板块一直处于泾渭分明的发展状态,难道中国与外国的建筑风格真的是各自发展?在建筑史教材的内容编排上也多数是按时间序列说明建筑物的发展,难道仅仅是时代的推进让建筑风格不断演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世界是多元的、立体的,跨时空、跨地域的文明交流从来没有中断,正是这种交流造就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之间的横纵向影响。在建筑史教学中,应该建立起跨越时空的内在联系,展示世界建筑史的基本谱系和概貌。在本科建筑史教学中,开设一门世界建筑史课程,编写一本世界建筑史教材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

3.1 世界建筑史课程

开设世界建筑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便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史观去认识世界建筑文化,那么,这个课程应该在几年级开?原来的中外建筑史课程是否就要取消?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课程安排可以设想如下:

一年级开设世界建筑欣赏和建筑师介绍,从观念上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无教材;二年级开设世界建筑史,进行通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树立把建筑文化放诸全球的眼界,世界建筑史教材;三年级开设中外建筑史课程,对具体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建筑思想,中外建筑史教材;四年级开设专题史课程,内容涉及园林、城市、古建等,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无教材。

3.2 世界建筑史教材

全球史观指导下的世界建筑史教材应该是一个基于整体认知观下的分层次、重比较的教材,以全球为视野,文明为单位来讲述建筑史的发展、变化和交流。在内容选取和编排上有以下几个重点:

(1)整体框架的构建

全球史观反对中心论,反对仅以“民族国家”为历史叙事单位,主张以“全球”作为历史研究的单位。站得高方能望的远,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建筑的细枝末节,将很难从繁冗复杂的专业史中脱离出来,也很难审视我们国家的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史中的地位。应该建立一个世界建筑的基本谱系,中外合编,方便学生了解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或是不同时代同一国家的建筑历史发展状况,这种尝试在东南大学建筑系已经有成果。这样的整合便于把握全球建筑史状况,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中国的宋朝在修建元大都,而同时期的西班牙在建阿尔罕布拉宫诸如这样的知识点。

(2)叙述单位的编排

传统的建筑史教材常常以国家、民族、地域以及建筑风格、类型等作为单位进行分类,这些研究单位都有过于庞大或过于微小或关联不够直接等的嫌疑,多数教师在授课内容上也不够全面,往往是就建筑物论建筑物,对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是介绍较少的,几乎把建筑史教学变成了纯案例的展示,而没有引导学生将建筑史与政治、社会、文明统一考虑,并且,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理科背景,本身缺乏历史素养,当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和资料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引导或是引导不够,更容易陷进建筑本身不能自拔。

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建立以文明为单位的建筑史教材,中外合编,古今贯通,突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文明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突出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借鉴齐格勒的《新全球史》的框架,设想的建筑史大体系如:

第一部分:早期复杂社会的建筑(公元前3500-前500年)

第二部分:古典社会组织的建筑(公元前500-公元500年)

第三部分:后古典时代的建筑(公元500-1000年)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流的时代的建筑(公元1000-1500年)

第五部分:全球一体化的缘起的建筑(公元1500-1800年)

第六部分: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的建筑(公元1750-1914年)

第七部分:现代全球重组时的建筑(1914年至今)

通过新的研究基本单位的确定就是希望能够弥补过去建筑史研究中的不足,把全世界的建筑放入一个体系,去关注背景,关注交流,获得一些新的发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3.小结

时刻把握全球史观倡导的全球视野,建立以文明为单位的研究体系,重比较、重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全球眼光为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史观,学会历史研究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能全面的接受世界建筑文化的熏陶,不仅是为了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今后的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本特利,齐格勒著,魏凤莲等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 荆其敏,张丽安.透视建筑教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认识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筑史;教学模式;艺术

学生通过学习建筑史课程,能够了解外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建筑、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上都不尽相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体会,不断思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一、开设建筑史课程的意义

1.环境艺术设计开设的建筑史与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建筑史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除了使学生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代表性建筑师、建筑学派和建筑物,还通过学习能够运用世界建筑史的知识观察身边的建筑,认识、评价周围的环境。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课程的重点内容是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熟悉各时期代表性建筑师、建筑学派和建筑物。另外,一个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开设是要求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习和借鉴中外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经验,了解中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认识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它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教学。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建筑史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培养学生对建筑历史的认识和兴趣,为学生日后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加工程实践等工作都提供有益的知识辅助。在教学上,教师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建筑的一般特征和差异性,并重点讲授比较研究的方法;树立学生的建筑价值观、历史观和掌握基本的历史方法,增强学生的建筑素养;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特点和方法通过一定的课内课外练习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对历史方法的体会。

2.笔者经历了几个年级学生建筑史的授课,发现。该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出勤率、学习积极性、学生兴趣等方面,都比其他选修课程要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教学考核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本文对于这种现象通过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探讨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该课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建筑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而是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是在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地理等等的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产物。对于这些因素与建筑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在讲授建筑史的时候,应当将各种因素加以介绍。

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史将中围建筑与外国建筑史综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不仅要分别了解中国和外国的建筑风格流派,还要学会分析两者之问的共性和差别。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实的考证不需要研究的太过深入,不过在划定一种建筑风格盛行的确切年代上要严谨,在教学中导入一些史实对于理清脉络是相当有益的。

二、建筑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史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以至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笔者经过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思想认识方面:学生在对历史理论课的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学生对开设历史课的意义不够明确。部分学生上课凭主观兴趣、学习专注力不够集中、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认为“不是建筑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史就没用”。

2.教学方面:有个别教师只泛泛认识到开设建筑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常单纯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只要加大授课内容,学生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知识,对于知识如何较好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等具体的问题却缺乏思考,在教学上缺少创新意识。这种教学现状的直接结果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的消化吸收不好。

3.学习的方面:由于建筑史课图片多、内容多,学生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注意力为建筑的形体、造型所吸引或好奇于其背后的故事,对理论的关注和认识则不足。

三、新的教学模式

1.树立正确的教和学思想观念。首先,开设建筑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整个大学阶段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作为教师要明确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述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所在,使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进入课程的学习。并结合当前社会新建筑、新思想进行讲授,这样可以使该课程更具活力,也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授课时采用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投影、照片展示、幻灯片、视频动画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讲授那些信息量大的教学内容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更为直观高效,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的图示,则以传统教学方法带动学生亲手绘制,更能起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3.将建筑史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衔接。

4.课堂讲授和实践相结合。中外建筑史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相结合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设计实践领域。建筑史理论教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带动和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解读传统建筑文化,启发学生创新思考现代建筑设计问题的本土解决之路,拓宽和加强了建筑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5.开放、互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突破传统教科书局限,补充大量相关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针对同学有限的认知水平,深入浅出地阐明关键,并总结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又为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避免“填鸭式”和单纯的理论教学,从而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

认识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环境学;教学效果;课程理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1998年专业调整后新增设的课程,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核心与本质。其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共同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础平台。由于建筑环境学包含了国内外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愿意学并且学好该门课程,为紧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努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环境学要在32个课时内完成7个单元的教学,其课程内容量大,内容琐碎,课程任务重。且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了地理学、城市气象学、劳动卫生学、建筑学、物理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内容丰富,而各个章节又自成体系,这将造成初学者难以入门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主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

1. “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思路

“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三结合”指的是教学讲解与习题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习相结合,理论认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根据该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法”进行教学,其内涵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重点是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同时采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法。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理论教学

由于建筑环境学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建筑环境的综合评价等[1],翻阅教材后学生反映该门课如同一门科普课[2-3],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教学中通过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使课程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该课程的学科基础地位。

2.1.1课程主线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围绕一个主题,即“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绪论课的讲解中,首先要通过主线串联将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环境研究的是围绕建筑物的空间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内环境又包括建筑物的空气质量环境、热湿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其中热湿环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2.1.2章节主线

在把握课程主线的前提下,在每个单元的讲解中,安排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认识本章的整体内容。例如,在讲第三章,建筑环境的空气环境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看如下的知识框架图。

然后是核心部分的讲授训练,最后通过单元小结,要求学生能够使所学内容在该知识框架图中对号入座,从而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框架体系。

2.2实践教学

建筑环境学的教学内容特点为:前沿性、广泛性、实际性。该课程内容琐碎,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生动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验进行。

2.2.1课题研究

借鉴清华大学的教学经验,布置文献综述的小论文题目,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动手进行试验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论述。首先向学生介绍小论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的时间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撰写。小论文的题目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建筑环境的话题,学生可自拟题目,为扩大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挂窗帘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和辐射在建筑热环境中的作用;不同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效果;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差别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将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并将撰写优秀的至相关期刊,作为学生的研究成果。

2.2.2开设实验

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并能激发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建筑环境学缺乏相应的实验教材,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目前只有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增加了实验教学环节[4]。清华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项目研究中;上海理工大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测试实验室内各个环境参数;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验教学较为全面,涵盖了建筑环境学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内容。根据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并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实验将采用分组的形式,主要内容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CO2、甲醛、噪声等相关室内环境参数的测试,最后结合主客观情况,对室内环境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教学的环节,将达到如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其对建筑环境学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空调工程、通风工程、供热工程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学生要对室内环境作出综合评价,需查询最新的室内环境标准、测试室内的各环境参数、掌握室内的环境评价方法等,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对整个课程乃至整个专业有系统的把握。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将采取期末一张卷加课题研究及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加出勤考核加课堂参与度考核四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能综合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建筑环境学的构成要素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最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晨.建筑环境学(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2] 金招芬,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