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实践论文范例6篇

认识与实践论文

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1

关键词:档案理论;档案实践;作用;关系;发展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哲学元命题,也是社会科学永恒话题。档案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并将不断继续下去。

1 实践是档案理论之源

邹吉辉:档案理论来源于实践应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结论。这一命题的真实性,可从近现代档案学史中得到充分的证明,我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六种情况。

首先,档案理论直接来源于档案实践。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是,通过总结档案工作实践,把档案实践经验抽象为档案科学理论,使之从感性认识层面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如诞生于西方国家的全宗理论、来源原则、自由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文件双重价值等,再如我国的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文件运动理论等,这些档案科学理论无一不是从档案工作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其二是,在研究档案实践过程中受到一定启发,于是在档案理论上有所发现或发明,并以之解决困惑档案实践的新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档案学者何嘉荪和冯惠玲首先提出并加以研究的“主客体全宗理论”,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社会变革冲击下。传统档案全宗理论不能科学指导工程、技术等档案分类、管理和利用实践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尽管有学者不认同构建这一理论的“广义来源观”。但也不得不承认该论述是有独创性的。其三是,从档案实践发展历史研究中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预见或先进性的行业理念,如1985年成都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这一新型管理理念与模式,与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差不多同一时期提出的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当时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但后来的文档管理实践证明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合理性,现已成为我国文档管理模式构建的指导性原则。

其次,档案理论间接来源于实践。也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是,来源于已有档案理论(包括补充、完善、修正、发展、创新现有档案理论;或重新提炼现有档案理论,赋予新的表达方式),如

2 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

邹吉辉: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是对科学实践观的精辟而形象的论述,由此,愚以为“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实践是没有灵魂的实践,而没有灵魂的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

前述“实践是档案理论之源”,是从实践第一性的角度得出的科学认识,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坚持实践第一性并非主张“实践唯一性”和“实践随意性”。更非主张只要实践而不要理论,只是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是实践的产物。事实证明,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使两种认识有机结合形成一致时,才能使实践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随着走向合理、从愚昧走向科学,从而优化实践的品质、提高实践的质量,这就是档案理论对于档案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实践是档案理论之源” 是科学认识的一个方面,“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则是科学认识的另一个方面,两者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命题。怎样全面理解这一科学命题呢?我认为它包含了三层意义:第一层是哲学意义,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正确观念,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第二层是社会学意义,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面向社会紧跟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顺应社会潮流与时俱进;第三层是档案学意义,反映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正确道路,即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联系档案实践,深入工作实际,跟踪实践动向,探索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与趋势,为回答和解决实践问题服务,不断推动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这三层意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命题的理论内涵。并通过对它的认识和解读,我们不仅看到实践对于档案理论生发所具有的根本性和必然性,而且看到理论对于档案实践前行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前者已为近现代档案学史所证明,不再赘述;后者亦为中外档案事业史所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下去。君不见,档案学理论研究每前进一步,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档案实践建设的科学水平,增强了档案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加速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科学化进程,优化了档案工作服务质量,强化了档案社会功能。如来源原则下的全宗分类,大大提高了档案收集,质量、管理效能和利用效率:文件双重价值理论增强了档案管理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使人们更加关注文件价值的存在类型、运动形态、管理流程、实现方式的有机联系、合理组织、全程控制与整体效能等。

何永斌:我一向认为档案理论之于档案实践的重要性,与档案实践之于档案理论的重要性是等同的。遗憾的是,这一观点却不见诸理论家的著述,通常是在论述实践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论述理论时又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实践重要性与理论重要性有何关系,或孰轻孰重,或不分轻重,或同样轻重,往往含糊其辞。甚至毫无其辞。让人云里雾里。其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本本主义的影响,因为经典理论中没有明确的说辞,故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讲也罢;二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自己尚未思考,故无话可说;三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为本人尚未通透,讲不清道不明,但又攸关身份,欲罢不能,只好勉为其难,含糊其辞,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讲清楚,许多人的思想是模糊的,只好跟着感觉走,任随各自去认识和理解。因此,一些实际工作者根据“实践是第一性”而主张实践最重要,一些理论工作者根据“认识是先导”则主张理论最重要。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其实,在实践重要性与理论重要性等同的前提下,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其关系也就不难认识和把握了,例如就增强实践的科学性、提高实践水平和质量而言,理论最重要;就创新、发展和丰富理论而言,实践最重要。如果明白了这一点,理论者就当自觉增强实践参与意识,实践者亦应自觉增强理论修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档案管理队伍学历层次提高和专业人员增多,群众性学术研究日益活跃起来,这种局面令人欣喜;但大多数仍属经验之谈,理论含量较低,这种状况又亟须改变。因此,增强实践者理论修养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邹吉辉:档案理论与档案实践本来就是一体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如果离开了具体环境来评判孰轻孰重,那是永远扯不清的问题。就西方国家理论发展来看,其理论发现者和创新者均为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当然其理论也就直接服务于档案工作实践了。而我国档案管理队伍至今尚未形成理论研究的良好风气,除了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外,学术意识淡薄和轻视理论建设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对提高我国档案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的整体水平与综合实力是极为不利的。如此状况令人十分遗憾和非常担忧。因此,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就是完成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型的历史任务。这次转型具有革命性意义,能否顺利实现,关键且根本在于能否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科学素质。我们在此讨论并强调“理论是档案实践之魂”,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档案管理者对档案理论建设的重视,实现从实践型向复合型(即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转换,具体来说,就是在重视档案实践经验积累的同时,真正并充分认识到档案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研究档案实践基本规律、特点的职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理论素养,自觉培养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的良好习惯,善于把感性认识优势向理性认识优势转化,逐步从经验型管理者转变为科学型管理者,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 档案实践是量天尺

邹吉辉:档案理论是否准确地揭示了档案的形成、演变、定义、性质、特征、价值、类型、结构、运动等及其规律、特点,是否恰当地描述了档案工作的体制、原则、内容、形式、性质、作用、任务、环境、条件、组织、程序等及其规律、特点,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特征,一言以蔽之,档案理论是否科学、合理、系统,用什么标准来检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实践,即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档案实践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容和形式是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作为档案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抽象的档案理论。其内容和形式也是相应丰富多彩的,因此,如果仅从现象上或简单认识上来看,用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档案实践检验丰富多彩的档案理论,操作起来似乎难以把握。其实,(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从认识到评判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完整的理性思维活动过程(即完整的思想反省过程),换言之,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括了为什么检验、用什么检验、怎样建立标准、建立什么标准、怎样进行检验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和有机联系的思想问题与技术问题的组合。对此,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其意义:

首先是认识论意义,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这是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即解决为什么检验和用什么检验的问题。具体而言。一则档案理论来源于档案实践,是对档案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抽象,其认识和抽象正确与否,应该而且必须接受其来源——档案实践的检验;二则只有将档案理论返回档案实践,由档案实践对其进行检验,其正确与否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和答案,舍此别无标准。其次是方法论意义,档案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也是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即解决怎样建立标准和建立什么标准的问题。具体而言,当检验档案理论的实践标准确立后,接着就要根据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实际情况,印证档 案学理论是否真实、准确、系统、完整地反映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是否从根本上正确回答了现存实践与未来走向问题。再次是应用性意义,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具体运用档案实践事实系统检验档案理论认识系统的评判过程,即解决怎样进行检验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将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条件与效果等构建的评价体系,验证相关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逻辑性。总之,凡是正确地反映了档案实践发展规律、回答了档案实践问题并有利于促进档案实践健康发展的理论,就是科学合理的档案理论。因此,只要真正理解了以上意义,完全把握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技术及其要领,无论档案实践和档案理论如何复杂、变化,都可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将检验化繁为简,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何永斌:档案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凡是唯物主义者都必须这样认识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在具体运用时,我认为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不宜搞一刀切。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各国国体、政体的不同。没有完全相同的档案实践模式,也就不可能形成大一统的档案理论体系,因此,必然出现一些反映不同实践特点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档案理论,如我国学者所谓西方档案学理论、

改革开放、激励创新、文化多元化、传媒高度发达等新的历史条件,在推动并加快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大大开阔了人们接受知识文化影响的空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活了人们的意识,扩展了人们的思维张力,使学术界出现了空前活跃的气氛。当此之际。档案理论研讨中出现不同观点,发出不同声音,本是完全正常合理的,也是理论发展和学术进步所需要的。但是,如果档案理论研讨的预期目标不明确和认识基点不一定,那么,研讨就会失去根本,理论就会变成快餐文化。学术只不过是时尚标签。因此,我们讨论并强调实践是检验档案理论的唯一标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在于要坚持实事求是:一是便于明确引进外来理论、研究现有理论、创新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有利于为我国档案实践科学发展服务。尽量减少空泛议论;二是便于构筑对外来理论、现有理 论、创新理论认识的基础,有利于达成研讨的共识,尽量避免无谓争论。只有这样,才能净化和优化学术环境,促进档案理论健康发展。

4 档案理论是指南针

邹吉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来自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指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所谓“档案理论是指南针”中的“档案理论”,是指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档案理论,即在总结档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和理论概括,只有正确的档案理论才能正确反映档案实践的规律与特点,正确回答档案实践问题,正确引导档案实践继续前进,因此才能成为科学理论。例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正确描述了文件功用及其相应的存放和管理的阶段性变化,而且正确回答了不同机关应对不同价值阶段的文件承担相应职责的分工及其衔接问题,还客观地反映了文件运动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各种要素关联性等特点,为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体制提供了思想基础。再如“文件双重价值理论”,不仅正确地描述了“文件”的原始价值(即对形成者的第一价值)和“附加价值”(即对社会的第二价值)的存在形态,而且正确回答了两种价值界定、价值主体类型划分等问题,还为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全面开发文件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文件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文件特殊运动理论”,不仅描述了文件非直线运动的各种表现形式、价值形态,而且回答了文件价值运动存在着常规形式和非常规形式两种类型、非常规运动机理(内因、外因)及规律与特点等问题,还为深入研究文件价值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全面揭示文件运动规律、健全完善文档管理实践等提供了新视角。

何永斌:在理论指导实践中,既要坚持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正确指导,也要严防非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危害。为此,我认为有三种情况值得认真探讨,以引起档案界人士高度重视,警惕和防止其严重危害。一是要善于辨析伪科学理论,拒绝它对档案实践的污染;二是要敢于批判错误理论,避免它对档案实践的伤害;三是要勇于摒弃落后理论。清除它对档案实践的负面影响。怎样识别这些有害理论,归根结底。还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邹吉辉: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完全赞同你的看法。其实,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与伪科学、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理论交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后也还会继续。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加强档案科学理论对档案实践的指导,是确保档案实践科学化、提高档案实践水平、和优化档案实践质量的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重视科学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显得格外重要。这方面既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的确值得特别关注。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档案工作,除政治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档案科学理论的指导。再如现在的局馆合一是否合宜、各级综合档案馆如何科学定位、公共档案馆是否构建与怎样构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如何改革(档案室小而全是否合理、半现行文件管理社会化是否可行)等一系列体制性问题,综合档案馆性质职能与其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两个“体系”构建等创新性问题,档案馆、室期满档案鉴定销毁等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措施外,还需要加强档案科学理论指导,在认识上和操作上提供系统性、合理性、前瞻性的科学依据,以增强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尽量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努力防止走回头路和反复折腾。

5 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

邹吉辉: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是当前档案界探讨的中心话题之一,也是今后档案界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世界档案史来看,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既平衡又不平衡,其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不平衡的绝对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档案实践发生与理论形成在时间上是不平衡的,即所谓理论时滞性。档案实践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始终伴随着档案实践发展不断涌现出来,而理论对实践的认识——总结实践经验、解释实践现象和回答实践新问题,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并且这种时间差的存在也是必要与合理的,从而导致了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的不平衡。具体而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作为人类记忆的档案就一天不会消亡,档案实践也就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不仅如此,档案实践发展既会受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及其对档案需求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受到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根据档案工作职责任务、领导体制、管理方式、机构设置、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等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总之,档案实践始终沿着一定的发展规律不断前行。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主、客观因素和环境始终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会导致档案实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或产生新问题、新矛盾,或引进和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或积累和形成新经验、新教训。对于这些实践新现象,档案人员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即必须对这些新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分析、综合,通过研究,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其规律特点,从而回答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等问题。但是,从人类认识接受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来看,同一实践和理论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步进行和同期完成的,正常情况下,总是实践先于理论,新的理论来自新的实践,新实践的开展与新理论的形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时间距离,只有这样,新的实践才可能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具体、完整的研究对象及其全面、系统的情况,从而为提炼和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奠定坚实的事实基础。再说,从认识新实践到形成新理论,这是一个完整而艰苦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假若其间还出现别的新因素(如资料欠缺、事实不清、认识差异、观点争论等),探讨研究、达成共识、形成理论的过程势必加长,所需时间自然随之延长。这样,档案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之间就必然出现时间上的不平衡。

其次是档案实践与理论在内容上会出现不平衡,理论或落后于实践,或超前于实践(甚至脱离于实践),即所谓理论试探性或近似性。前面讨论“(档案实践)检验现有档案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时,我已列举了相关情况,不再赘述。在此,我想从科学学的角度作一些基本认识的探讨,科学学认为科学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内在倾向性,具体表现为对现在实践的解释功能和对未来实践的预测功能,换言之,理论研究就是寻求一种对实践的合理解释。即对事件、现象、关系和原因作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解释,其基本价值就在于向人们提供关于事实的界说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事实。但这些指导实践的功能,通常是通过基本假设的逻辑形式来建构其理论架构的,由于社会科学理论往往产生于独特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假设可能是隐含的,就会出现对同一问题可以发展出若干不同理论来进行解释的学术现 象。正如波普尔所言,在真理面前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性的、猜测性的,都是而且永远是试探性的假说或真理的近似。因此,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在内容上出现不平衡就不足为奇了。

平衡的相对性主要反映于档案实践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纵观档案发展史,档案实践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阶段性波浪式运动,在其静态阶段,档案实践出现稳定状态,反映这一阶段实践的档案理论与该实践在内容上就会出现暂时的平衡。换言之,静态阶段的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具有相对同步性。一般来说,只有当实践向前发展了,打破了现存稳定状态。由静态阶段转变为动态阶段时,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内容上原有平衡才会被颠覆,产生新实践与旧理论之间的不平衡。如此周而复始,推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发展、成熟完善。

何永斌:据我看来,档案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犹如两辆马车,其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结(符)合度很高,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即在同一条道上并驾齐驱;一种是结(符)合度较低,两者关系不够密切,即在同一条道上却相距甚远;一种是结(符)合度为零,两者关系呈分离状态,即在两条道上各自奔跑。不管它们在任何时间点和空间点上以任何关系存在,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即使是错误理论和伪科学理论,从根本上来看,也未离开档案实践,只不过它们对档案实践的认识是错误的,都对档案实践问题作出了不正确的回答与解释。因此,从社会科学来看,离开实践的理论是虚妄、空想的理论,即荒谬的理论;离开科学理论的实践是盲目、低效的行动,有时甚至是有害和危险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档案实践和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根本在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关键在于提高它们的结(符)合度,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低度结合与零度结合,积极寻求高度结合点,努力推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体而言,必须认真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实践人员要自觉学习和研究科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理论人员要自觉学习和研究档案实践,丰富实践知识。只有当两支队伍全面协调发展时,才能促进并确保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

邹吉辉:我不完全认同你的观点,但必须肯定你有过人的见识。理论联系实际诚为档案实践与理论科学发展之根本,其核心在于理论应与实践协调发展,或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实践发展,或不断创新自己以推动实践发展,在不断消除自身历史局限性和不成熟性之中与实践一起进步。其关键在于提高认识与狠抓落实。

首先,努力遵循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前所述。世界档案史已显示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呈阶段性的波浪式运动,这一发展规律和特点告诉我们,档案实践和档案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动状态和平稳状态。因此,无论档案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处于何种状态,我们必须首先抓好当前的实践和理论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档案实践和理论继续前进。具体而言。无论是档案实践者,还是档案理论者,在档案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既要善于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实践服务,又要善于积累现实经验并从中发现和发掘新的生长点,还要善于研究新生事物因素,形成新认识,催生新理论,在正确回答现实实践问题的同时,指示档案实践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或合理趋势。

其次,积极利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推进档案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对客观规律的简单复制和被动接受。换言之,推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前者强调的是善于行动,后者强调的是敢于行动,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态度。档案实践与理论发展规律提示我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历史机遇,有时呈显性状态,有时呈隐性状态,前者如“文件中心”之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于“文件连续体理论”等,后者如档案馆档案第一层分类和管理之于全宗理论(来源原则)、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之于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等。对于显性状态的发展机遇,只要善于抓住,就会迅速转化为新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实现档案实践及其理论的协调发展。对于隐性状态的发展机遇,不仅需要见微知著的敏锐,而且需要独具慧眼的大智,更是需要敢于创新的大勇,才能及时发现其端倪,紧紧把握其路径。将其转化为新的实践和理论成果,促进档案实践及其理论的协调发展。因此,敢于利用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推动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档案人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再次,以人为本打造一支能文能武的优秀档案事业团队。理论联系实际、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始终都是依靠档案人员(实践者与理论者)去实现的。因此。当前及今后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切实提高档案人员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换言之,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质量,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质量又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建立一支能力强、质量优、水平高的档案工作队伍,为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和质量、确保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激励和鞭策档案人员扎扎实实地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推进和实现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统筹兼顾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环境。我认为,理论联系实际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是指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即外部联系),微观是指理论联系专业共作实际(即内部联系)。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要义,就是要敢于破除自我封闭观念,走出档案大门,摒弃门户之见,参与社会建设,跟踪科技前沿,争取各方支持,开辟一条有利于档案实践与理论科学发展的金光大道。理论联系专业工作实际的要义,就是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努力构建独立完善的档案学科体系,不仅要科学回答与合理解释档案实践现实问题,帮助人们认识档案,还要正确引导档案实践不断前进和壮大。只有统筹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推进和实现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促进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自强不息。换言之,推进和实现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内外两个环境和谐相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档案事业是国家事业的一部分,档案学科是科学家族的一分子,理应与各项事业、各门学科同步发展,因此,档案实践与理论建设不仅需要而且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关心支持,通过客观与主观的积极配合,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为档案实践与档案理论科学发展提供广阔而坚实的社会平台,如健全完善的相关政策法规、足额投入的事业经费、强力支持的教育科技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事业与各项事业、档案学科与各门学科的协调发展,确保档案事业特别是档案学科不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1]马姝,桑毓城,王绍惠,综合档案馆中客体全宗的探讨[j].档案管理,2006(5).

[2]傅荣校,何嘉荪,关于评建国后我国档案学若干问题的评论——两个学者的对话[j].档案管理。2007(1).

[3],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j].选集,(3):1012-1013.

[4]邹吉辉。张梅,“档案室基础论”与“文档中心”刍议[j].四川档案,2000(5).

[5]徐崇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3).

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认识;实践;关系

对于学习,我们单单只是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来检验一切,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等这些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有了某种需求,人们才会想去改变,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认识。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在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在近代,有了生产实践中对新动力的需要,所以出现了蒸汽机;在现代,人类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网络适时的产生。而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说我们团队这次的课外实践,我们是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新房代旧屋的更替导致农村不同程度的土地和房屋闲置现象,严重制约新农村的建设。而沙县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做小吃务工等该现象尤为突出,才有了我们关于这一认识的实践经历,其中有我们的相关认识和见解。(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需要实践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手段,否则一切只是空谈。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型的社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同样也需要一些高端科技来丰富我们的认识。在我们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了解了以往的开发典例、论文的书写方法,借助了网络这个高端科技产品查找闲置地的最新咨询及政府相关政策,并通过实地走访过这个最直接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沙县闲置地的现状、成因等情况,形成较为切实的认识,从而分析探讨其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地已开发的实例,提出我们认为可行的开发模式以实现当地闲置地较有效的利用。(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是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你切身经历、体验了,你才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去寻求解决方案,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产生对社会新的认识,丰富前人的认识成果。起初,我们对于农村闲置地的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仅仅停留于很表面的一些东西,而经过这次五一,我们踏上了风雨沙县路,大家一起走过了沙县,进行实践调研,我们对于农村闲置地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一些数据来完善论文写作,使得我们的论文更加有内涵,有所支撑。(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这一点在我们前往沙县的实地调查过程中,感受颇深。发现很多东西与你在网上或通过别的途径获得的认识是不一样的,闲置地的流转局势并不像官方说的那么理想,一些村民并不了解,相关政策宣传不是很到位,这也增加了我们调研的难度,但我们也没因此而退缩,还是获得一些数据,把自己实际调查到的结果和之前的一些认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沙县的实际情况,以便对我们的论文进行修改、充实,使得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二、对认识运动的一些领悟

(1)从实践到认识。我觉得还是以做学术论文为例,我们首先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获得对沙县闲置地现状的初步认识,这是所谓的感性认识,而接着我们经过理性思考,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整合、分析比较,进而获得对这方面的理性认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2)从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同样地,我们通过实践获得的理性认识就给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指导作用,我们分析得到当地发展较好的模式典型,这就为我们之后为当地的发展模式提出建设性建议铺垫了基础,以便指导当地闲置地流转工作更好进行。然而,我们获得的这些认识及提出的建议,还须通过当地去实践才能检验它们是否有用。

以上是我从课外实践调查中,对于实践与认识的一些小体会。在这次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更深刻懂得知行合一,用知指导行,以行深化知,以行修正知。我们在辛苦中感受甜蜜,在疲倦中领悟激情,在质疑中历练真理,在争论中辨明方向,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力量,更在知行路上收获着一路的芬芳。

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法就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各种教育资源,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践教学法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一是有助于受教育者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明确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标准,增强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二是有助于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形成和巩固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和与他人的交往中,把对科学理论的认识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他们自觉地选择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和能力,促进个人道德的社会化,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一、高职院校强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强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单是客体本身不能形成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是导致认识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仅有主体的能动性也不会产生认识。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实践中,认识才会产生。思想政治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结晶。通过实践,自觉地产生对理论的认识,所以,思想政治课既要坚持理论灌输,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还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人类认识发展历史表明,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新学科的出现,新知识的增加,都是由于实践的推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马克思主义也与时俱进,相继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同时,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发展还有赖于认识能力的提高,而认识能力,不管是观察能力还是思维能力,却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一个人的实践经验越丰富,实践的水平越高,认识的能力也就越高。因而,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就得加强实践,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检验这种反映是否同客体相符合,只能是把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味的理论灌输,高职学生觉得既空洞,又无味,甚至觉得政治理论有些大而空。我们在理论灌输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理论的存在,感受到理论的必要性,感受到理论的指导作用。如他们对理论抱有怀疑,通过实践,也会坚定他们的信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析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如果不用于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这种理论再好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今天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其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强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知行统一原则的需要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接受文化信息比其他人更迅速,他们的思想变化也比其他人更超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往往肤浅或片面。因此,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意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要做到知行统一就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三)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课是高职院校政治课教学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工学结合,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况且高职学生不像本科院校的学生那样理论功底扎实,喜欢学习文化课,但高职学生又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动手能力强。根据高职学生的这种现状,我们要上好思想政治课,让他们喜欢,使他们终身受益,就得加强实践课教学。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动手中促使他们动脑,认识理论的必要性;在实践中自觉地以政治理论为指导,在参观访问中让他们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深切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绩,这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油然而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才能自然坚定。由此可见,实践性教学对保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尤为重要。但是高职院校多年来想解决又没有解决好这一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短,他们大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各种制度、教学计划还不健全,教师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常规工作,习惯于理论灌输,对实践课的认识不到位。二是思想政治课要加强实践课教学,这不光是政治课老师的事,还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如要带学生出去参观,除了政治课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外,还要经过系的批准,要和其他老师调课,需要辅导员组织学生,学校出车,等等。但是高职院校刚成立不久,各部门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治课老师做好充分准备想带领学生实践,去和系、学校有关部门商量时,处处碰壁,只好望而却步。三是要加强实践课教学,就必须成立一些和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相关的教育基地,目前高职院校在这一块基本上还是空白,英雄无用武之地,实践课教学知识只能纸上谈兵。

二、高职院校强化思想政治实践课的措施

(一)着力构建实践课教学的新体系

1.计划单列学时和学分。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关于思政课实践课课程设置的意见》,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每门课程的实践学时和学分,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8学时、0.5学分,“概论”课28学时、1.5学分。另外高职二年级暑假还必须通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1.5个实践学分,才算修完“概论”课。如果因故漏掉实践活动或成绩不合格,必须补修或重修。

2.选择实践课活动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根据所学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组织学生运用和检验有关理论、政策,深化思想认识的实践活动。此类活动主要有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社会考察。(2)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和业务实践,在完成本职工作中经受思想、能力和体力上的锻炼,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作风,增长实际才干。此类活动主要包括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社会工作、搞好教学实习及参加各种技术咨询、技术协作和社会服务等。(3)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这类活动可以组织勤工俭学和公益劳动等。(4)组织学生按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进行实际锻炼的活动。如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厂规厂纪、校规校纪等,加强组织纪律性,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5)与内容紧密结合,创建几个典型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3.形成实践课教学评价机制。实践课教学不仅要重形式,还要重结果,也就是要形成实践课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一是要重视他们的参与,一旦组织实践活动,要求他们人人参与;二是重视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把表现分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三是重视结果,每一次实践活动之后,要求学生形成文字性的东西,根据实践活动内容可以写心得体会、写调查报告、写政治小论文等,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讲评,并对优秀成果进行展览。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最后给学生作出评价,打出学分。

(二)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实践课教学落到实处

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育实践;实践教育;认识论;本体论;成人教育学

成人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特性。“成人教育实践”必须也同时是“成人实践的教育”――体现成人生活实践、为了生活实践的教育。这种实践是生存、生活、生命意义上的实践,而非仅是认识的实践或为了认识的实践,亦非祛除了生命意义与精神完满的纯粹的技术实践或功利性实践。易言之,成人教育学视域中的“实践”具有双重意旨:认识论意义的实践与本体论意义的实践。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是其根本。任何将实践窄化为技术性、功利性的单一的认识论理解,都难以触摸到成人教育实践特性的要旨,从而使成人教育继续纠缠于职业培训、技能速成的纷扰中而难以寻觅到教育的真正意蕴。只有在双重意义上理解其实践特性,才能使成人教育学中的实践规定与成人教育活动的实践特性得以合理地说明。

一、认识论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成人教育学“实践”概念的双重意旨

众所周知,当下,尽管有各种喧闹的教育谋划、策略及其努力,中国的教育仍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蹒跚行进,成人教育也未幸免。反映在对成人教育的实践性这一根本特性的理解上,就是注重职业性、专业性、技术性与功利性,忘却了其成“人”、塑造人的精神与意义的根本使命;自然地,成人教育就从根本上疏离了其母体――“教育”的本真意义,蜕变为一种仅具工具理性的功利主义教育。

成人教育日益专业化了,其目标诉求日益片面化了,技术日益意识形态化了,自身实践日益功利化了。成人教育之所以沦为功利的侍女和单一专业化发展的工具,在其背后,其实显现了一种以认识论遮蔽本体论、以职业发展取替精神价值的思维惯性。必须突破这一积习的思维逻辑,从辩证、全面的高度重新理解实践的本指、薏指、能指,以实现对其的整全把握与返本开新。

与其他类型或性质的教育相比,成人教育不是囿于概念的建构、推理的运演和假设的论证而进行的,而是通过教育这种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并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旨趣的。成人教育的实践特性是其最根本的特性。它最终追求的不是认识或理论,而是实践;一切成人教育理论也都是实践的理论。一句话,成人教育必须是实践的教育。可是,成人教育学语境中的实践是何种性质的实践呢?是认识的实践还是生活或生命的实践?抑或认识的实践与生活的实践的统一?这需要对实践概念作出基本的辨析,以探求其本真涵义究竟何在。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是对实践这一范畴作出系统思考的第一位哲学家。在其著名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提出了知识、技术和实践智慧三个不同的概念。知识,即推论性的普适性的或具有确定性的理论知识;技术,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生产中的实用性技艺,借助于它能获得活动以外的产品;实践智慧,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知识或道德德性。三者相比,实践智慧是一种最高级、最完备的品性与活动,“是一种德性而不是一种技艺”,“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极其明显,在亚氏那里,与实践相比,知识、技术只具有初步性、工具性。既然如此,反映在教育上,知识的传授与输送、技术的培训与形成,就显然不是其最终的目标诉求,实践及其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智慧才是最终的目的。时下的成人教育一无例外地局限于知识的传输与技术的操练,是否成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工具?是否早已忘却了教育的本真涵义与根本旨趣?即使加强知识教学与技术培训,是否以牺牲实践智慧为代价?

在对人的存在活动区别认识的基础上,亚氏又明确将人的活动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制作,即生产劳动――生产、制造人们所需物品的活动,它受理智的指导,但“制作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属于其他某个事务。”因为,“无论谁要制作某物,总是事先有某种目的。”这种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认识的明智与实践的智慧。二是行动,即政治和伦理活动――受实践智慧指导的区分善恶的活动,这种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因为在这种类型的活动中,活动者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因而他必须承担与自己的活动相应的、伦理的和政治方面的责任。”单纯的技艺培训、职业技能的传授可能会造就一个个技术能手或职业好手,但可能也是缺乏生命根基、生活意义、人生归宿和智慧体佰的“单向度的人”。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若要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智慧,就必须突破自身实践中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弊病,立足于学习者完整的生活与生命的精神实践,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产的高度予以全面考虑,综合实施。

如果说亚氏预设了实践之本体论内蕴而非仅仅具有认识论意义的话,康德则使这种本体论意蕴达到了极致。在康德看来,实践绝非仅仅是理性的实践、认识的实践,而是精神的实践,他甚至主张所谓实践就是“道德的实践”。康德将实践区分为两类:“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和“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前者又称“技术地实践的”活动,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现象领域和认识论。后者又称“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物自体领域和本体论;是人们运用道德法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关涉到人的“意志自由”。就康德的理解而盲,严格意义上的实践概念应当属于实践理性的范围,即以本体论为基础的、与自由相关的伦理、政治方面的活动,隶属本体界。至于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利用自然规律掌控外部自然的“技术地实践的活动”,则属现象界。就其对成人教育学之实践观的启发而盲,由于技术的实践只关涉人对自然认识的必然性,仅具有对自然、现象、事物的认识论价值,难以涉及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即不能从人之存在的本体论视域出发,故这样的实践也莫不仅呈现工具性价值。脱离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和存在之精神性理解,单纯的技术性实践尽管也可以存在、运行,但由于其缺乏本体论意旨,故这种实践不具有根本意义,只是对实践的表浅化理解;反映在成人教育实践中,则只能使其陷入工具理性以至功利性诉求的泥淖。

实践既具有认识论意义,又具有本体论意蕴;在其权重上,后者高于前者;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本根;前者是部分,后者是整体。这一点,在马克思那里也得到了理论观照。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伦理、政治领域中的活动,而且把包括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全部实际活动都理解为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里的实践主要指生产劳动,它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是生存本体论意义上的,即建基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和人的自由方面的实践。就成人教育学的理解而言,其根本使命就在于使学习者投身于社会生活的全部实际活动即社会关系中,而这种“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本体论关系,而非局限于人与物、环境之间的认识论关系;“制度约束”就是使其得以有效进行的制度保障;“社会规范”就是成人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则是整个教育过程得以展开的基本条件和最终目标要求。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肯定了实践的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显然,马克思的实践不单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而是生存论或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它同时蕴涵着两个维度:即认识论视野中的实践概念――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实践;本体论视野中的实践概念――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的实践。但是,从根本上说,在其哲学体系中,本体论维度是根本性维度,认识论维度是从属的维度。正如俞吾金教授所正确指出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首先就是‘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说得更确切些,就是:生存论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基于这样的理解,人为了生存在世,必须从事生产,生产劳动乃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如果说,认识论引导人们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角度去理解生产劳动,那么,本体论则引导人们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和人的自由等)的角度去理解生产劳动。”按照这一理解,成人教育中的实践应主要是一种生存、生活的实践;是精神性高于工具性的实践;是体现整个社会关系而非单一经济关系或功利性谋划的实践。必须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及其意指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生命意义上理解成人教育的实践特性。单一的认识论框架不能揭示实践的要旨,要摈弃成人教育活动中的功利主义流弊,就必须从本体论意义上全面理解成人教育实践的本质特性。

二、寓“教育实践”中的“实践教育”:成人教育实践的基本运行方式

成人教育学视野中的实践具有认识论与本体论的双重意指,而本体论实践是其根本规定性。成人教育学不能继续停留在认识论框架内理解实践,而应从区别二者的异趣并从本体论意义上把握实践的实质。相应地,成人教育实践也必须在这种意义上筹划自身的运行方式,以使成人教育实践真正成为“实践的教育”。

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成人教育作为一种丰蕴成人学习者生活方式以至提升其生活质量、生命境界的实践活动,就必须从自身的目标筹划与实践措置中体现精神性、意义性、价值性的要求,从社会关系、精神发展、意义建构的高度全面提高成人学习者的素质,使功利与精神、人文与科学、工具与价值、当前与长远、学历与学养、存在与意义统合起来。成人教育自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应是有助于学习者整体生活与和谐精神的,断然不是囿于单一知识、技能、素质的传输与培训的。知识、技艺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本身不是目的;完整的生活才是目的。成人教育实践应是有利于成人生活的实践。人是通过实践活动而生存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也必须是丰赡学习者的生活实践、生存实践的,这是体现其价值的最终根据。

实践乃是个体生存与生命活动的具体展现,是个体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方式。活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就是他自己的活动;人唯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展现其存在。个体的活动是一种精神的表达,而这种精神又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和为了实践的具体体现。教育与其说是使人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毋宁说是旨在使人成为什么。成人教育必须在理性训练(如知识传授、技能培训)与意义建构之间求得和谐平衡,以摒弃片面的职业化、工具化、功利化的流弊。

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5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现状

 

在各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分为七大类[1],有的学者将其关系分为四种视角[2],这些已有研究对本文有很大的帮助,在整合各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将过往讨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类。

 

1.观念类

 

观念类的思维方式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解释,主要是指发生在解释者逻辑思维推理规则之内的分析过程及其结论。其特征是:将二者的关系视为从某种认识出发,运用逻辑推理规则,推演出“如何做”的合理性。例如,将“德性”视为一种教育的理论,那么接受这种理论的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就应该教授“德性”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美德。

 

观念类的思维方式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关于“是”与“应该”的区分上(事实上,这是直到近代才由休谟正式提出的划分方式)。“是”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是对事实的揭示,不带有任何价值观念;“应该”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是对价值的描述,受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正确地处理了“是”与“应该”的区分问题,以揭示真理的理论分支和以发明技术的应用分支相得益彰;然而,以哲学为首的人文社会学科却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一区分问题。“在人文社会学科中,那些得到公认的理论家在阐述完自己的理论之后很少能忍住不顺便提出若干对策建议的,”[3]也就是说,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理论与应用被视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这种奇特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正是由于没有区分“是”与“应该”的结果。

 

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是”与“应该”二者之所以能够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人们运用逻辑规则展开推理,将二者归为一类中,即在逻辑中证明“是”这样,那么就“应该”这样做。不论事实是否如此,只要符合逻辑推理规则即可。这正是观念类无法有效地解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症结所在。

 

2.指导类

 

指导类的思维方式可谓是最为广大中国学者认可的学说,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学说有着密切关系。这种解释比观念类优越的地方是:引入了“实践”的概念,即不仅仅由“是”逻辑推演出来“应该”怎么做,而是真实实践中的“实践”。然而,在实际运用这一解释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遇到尴尬的问题:理论提供了指导不为实践所接受,而实践不符合理论的时候仅仅被解释为个性而非共性。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有的学者提出了中介说,例如“教育理论的多层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类型和水平,使得源于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可能远离教育实践。解决两者之间存在‘误会’和隔阂的中介就是科学方法论”[4]。

 

指导类的思维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它引入了“实践”的概念,却在认识“实践”的时候运用逻辑思维去推理、推演它。这使得对“实践”的认识只有符合逻辑规则(至少要能够自圆其说),才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论。可以说,对于千变万化的“实践”,认识仅仅能从某一个侧面展开,这种片面性认识越深刻,越能把握这一侧面。而对这一侧面把握得越全面,则对“实践”的这一侧面与其他侧面和整体的相容性越困难。否则,什么都说跟什么都没说就是一个样子了。可是,这恰恰正是指导说的症结所在,即以通过逻辑思维认识形成的片面的“理论”,去指导千变万化的“实践”。

 

3.后现代类

 

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新思维方式,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之争视为一个虚假性命题。[5]后现代不认为理论具有惟一性,而且极力反对之前所有理论所追求的宏大叙事,取而代之的是突出强调“文本”的意义,“后现代视域中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即对于实践进行多维度的文本解读,例如从政治的、文化的、种族的、性别的等多种文本去解读实践。

 

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进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解读。这确实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中追求一元性结论、终极价值的窠臼。然而,其自身包含的两个不足,却也制约了其在解答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这一问题上的实效性:一是后现代主义认为对于二者的关系应该从不同“文本”去解读,然而,任何一个“文本”的论述又都符合一套逻辑自恰性的表现,这种解读相对于“实践”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也是使二者相互“脱离”了;二是后现代主义在为我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进路的同时,将一个整体性的“实践”割裂为“一地碎片”,不论怎样解读,都无法将这些“碎片”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实践”本身。这也是后现代类思维方式的症结所在。

 

二、工程思维视野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

 

通过本文所阐述的三种代表性的思维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三者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三者都是从理论本身出发,逻辑地推演出一种“实践”。也就是说,这三种代表性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说是相同的,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导致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讨论始终杳无结果。本文的切入点正是突破这一思维方式本身,重新认识和解答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从工程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实体的世界,由无数的、形形色色的个体组成,它们之间彼此各不相同,对于它们的认识和把握只能一个一个地进行;二是虚体的世界,即揭示某一实体自身所具有的属性,也即其中蕴含的各种“道理”。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揭示虚体就是“解释世界”,它们为“改变世界”提供支持;而实体即是人所要“改变世界”的客体,同时,实体又是“改变世界”的主体。实体通过发现和运用虚体,对世界进行设计,以此来改变世界。然而,世界上的实体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包含的虚体既有相同的(即共性),也有不相同的(即个性),不同的实体作为主体,去改变不同的作为客体的实体时,就不可能期望运用对某一虚体的认识和把握所形成的理论进行设计和改变。因为实体与虚体以及对二者认识的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由此从工程角度出发,我们将世界划分为实体和虚体,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握对于实体改变实体时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即工程思维;而对虚体把握时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即理论思维。二者的区分可以为我们解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供很好的厘清工具。

 

某一教育理论是揭示教育领域中各种虚体中某一虚体所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逻辑规则,它运用的是理论思维,这一思维遵循的是逻辑自恰性的推理规则。而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是由一个一个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实体组成,其对象——教育实践中的客体也是由一个一个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实体组成,他们都具有不止一种虚体,即每一实体都是多种虚体的有机结合。这里就出现了矛盾:用某一特定虚体的理论去认识、设计不同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行的。这也揭示了过往我们解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诸路不通的根本原因所在,即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理论思维僭越了工程思维所致。

 

那么,从工程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能得到什么新的认识呢?

 

工程思维“以筹划为价值目的,而筹划本身又要以主体的价值意图为出发点,因此,工程思维不仅作为思维活动具有外部价值性,而且作为程序内容还具有内部价值性”。[3]从工程思维出发,对于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实体的认识和把握就必然带有某种价值性,这种价值性体现的是教育之所以“应该”如此的原因,也就是“是”与“应该”问题中,“应该”——“如何做”这一方面的反映。而理论思维“以认知为务,即以弄清道理的本来状况为务,所以其程序内容是排斥价值的,或者说具有非价值性”。[3]运用理论思维主要在于解答“是”之为“是”的问题,即对教育领域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应该是非价值的,仅仅是阐释道理,去不断深化对于“虚体”的把握。同时,从理论思维出发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不论何种自认为“全面”的教育理论都仅仅是对某一虚体的认识和把握而非对实体的认识和把握,这既说明了理论思维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也说明了理论思维认识范围的有限性,因此,我们在教育研究中不可以随意放大理论思维的功能,放纵它僭越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界,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解答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教育理论,“而在于究竟用何种思维程序处理理论”。工程思维正是我们需要的处理理论的思维程序。

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必要性;实施方法;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01-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机制的建设,作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对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其课题研究,有着与之相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依据。然而现阶段实践教学仍存在众多问题,其体制建设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一)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的理论依据

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批示。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提到这样的观点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不断地实践,人们才能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比较全面。实践是认知范畴扩展的动力,人们只有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才能提升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思想则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正误标准,正确的思想来源于实践,实践促进正确思想的形成。正确认识指导有效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建设实践教学体制是形成学生正确认识的必要手段,只有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现代教育家赵艳霞和吴东华分别在《建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中阐述了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实践教学的方法做出了相应的指导,例如阶级立场教育与运动相结合、爱国思想教育与抗美援朝相结合、情感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家对实践教学的思考,为我们建设实践教学体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国家相关文件明确规定:要加强实践教学。文件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质大纲,深化了实践教学思想,强调了实践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施行实践教学体制是执行国家相关规定的必要过程。

(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的教学依据

活动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是完成活动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了认识引导实践,实践发展认识,充分证明了认识与实践相协调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机制的建立则将这种协调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拓展认识范畴,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其次,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实践教学机制,对满足现代教学要求,实现德育教学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的实施方法

因实践教学构成要素繁杂,其实施形式具有多样性。笔者依据实践场所的不同即课堂、校园、社会,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1.邀请社会不同人士进行专题讲座

邀请社会不同人士如企业家、革命退伍军人、高校知名教授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并请相关人士针对专题内容做深层次研究,然后组织学生听取报告。讲座的内容则可含括教材理论知识讲解、社会时事评论或学生热点话题解析等。例如,邀请企业家适谈企业成长历程;邀请革命退伍军人讲述革命历史;邀请知名教授解析为人处世原则等。鉴于各学校资源有限,可将讲座过程录制成多媒体短片,学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专题讲座结束后要求学生做报告体验和思想总结。

2.师生换位体验

师生换位体验即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在此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层次的不同,选择性的安排学生进行相同程度的课堂内容讲解,结束后教师予以点评和指导。此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学生之间不同形式的探讨活动

学生之间的探讨活动可以讨论和辩论两种形式开展。

(1)讨论是指学生针对同一社会时事或热点话题各抒己见,彼此之间进行沟通,通过不同论点的融入,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讨论要依从观点独特、深刻的原则,以促进学生自我个性思维的形成。同时,教师要注意概括、分析学生的基本观点,对偏误的论点及时与学生沟通并予以改正,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辩论是指学生分派两方,针对同一事件或理论对立观点的论述和辩解。辩论活动的开展要把握三方面要素:第一,做好辩论会准备事宜。宣传辩论会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定辩手成员,选择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担当主辩手,并编写辩论规则及注意事项,以确保辩论会的顺利进行。第二,选题要适当。选择具有代表性或学生困惑率较高,且辩题观点对立性较强的辩题。第三,组织学生进行辩后总结。辩后组织学生总结辩论过程中正、反辩方观点,并加以讨论,教师予以评述和指导,以实现辩论提高学生认识的目的。

(二)开展校园实践教学活动

以成立课外学习小组或社团的形式,开展校园实践教学活动,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课外学习小组或社团活动的开展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明确活动目的。教师指导组长或团长,依据学习要求和成员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各阶段的目的。其次,目的决定内容。依据各阶段具体活动目的的不同,安排与之相符的活动内容。尽量将“思想政治”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当中,认识指导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开展“马克斯主义”体现在现实社会行为活动;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开展现代社会中“思想”指导事件探寻活动等。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社会实践教学广泛而多变,它可以体现在社区服务、革命圣地参观、劳动体验、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当中。而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最容易进行的方式,且不具有危险性、不可抗拒性、局限性等弊端。因此,笔者就“社会调查”进行了重点研究。社会调查活动的进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首先,教师依据学生地域、生长环境的不同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理论为课题调查指导,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自由选择调查课题。其次,制定《社会调查表》,其内容包括调查课题、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认识总结。最后,教师给予适当的技术性指导,对学生的调查方式、手段进行培训。第二,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基本由学生自主完成。为确保调查质量,假期开始之前,师生之间互相留取联系方式,教师不定期抽查学生调查情况,学生则可向教师及时请教调查过程中所遇问题。第三,交流阶段。新学期开始以后,教师收取并研读学生的《社会调查表》,选取几篇较为优秀的报告,组织学生以演讲、讨论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施行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执行团队实践教学意识

高校领导和教师作为执行团队的两大主体,他们实践教学意识形态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一线教师都应以时代的高度开展现代意义教育工作,引导社会潮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提高执行团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理论呈现。以教育者的角度,全面剖析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对认识与实践的概述,确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案例解析。选择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较为成功的案例,加以分析,明确实践教学的现实教学意义。

(二)制定相关保障性文件

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当中,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奖惩措施、成绩考评等,并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小组,制定相关文件。如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章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细则》、《活动实践奖惩措施》、《关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等,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标准,确保实践教学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

(三)适当加大投入

经费投入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制教育实效的必要因素,依据学校具体情况适当加大经费投入,是落实好实践教学的必经过程。保障经费投入的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学校专款。学校方面做好经费预算,并将实践教学活动划入预算当中,拨出定量资金以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二是申请专项经费。依据国家相关文件,主动向上级申请专项经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争取主管部门支持。三是筹措社会资金。开展社会捐赠活动,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其现有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使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事业当中。同时,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会”,将各方投入经费整合后纳入其中,并进行专项管理,根据实践活动计划的不同予以合理分配,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的正常实施。

参考文献:

[1]吴东华.六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2).

[2]赵艳霞.建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3]李松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杨国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