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动物范例6篇

认识动物

认识动物范文1

关键词:动物雕塑;分类;发展;题材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57-01

本文试从秦代动物雕塑的分类、发展及题材内容加以分析,来揭示秦代动物雕塑的艺术魅力。

一、秦代动物雕塑的分类

动物雕塑艺术按雕塑制作手段分为圆雕,浮雕,透雕及相互结合的通雕、镶嵌雕等。目前考古展示多为圆雕制品,动物浮雕作品多依附与建筑墙面或室内器物,如秦代瓦当等。动物雕塑按其用途分别广泛应用到陵墓明器、建筑雕刻,生活用具及宗教活动之中。本文以秦陵墓动物雕塑为研究重点。

从秦代动物雕塑的来龙去脉来看,秦代动物雕塑艺术的发展应该从秦人早期的艺术活动开始,先秦的秦国为秦代雕塑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写实主义风格基础,到秦始皇称帝时期是秦代动物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是对前代艺术的总结和升华,是战国秦人动物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这样才能比较清晰完整的揭示秦代动物雕塑发展的全貌,而不至于把秦代的雕塑艺术简单的认为只有秦朝统治十几年的艺术。

二、秦代动物雕塑艺术的发展

秦国的艺术审美风格的形成,是周礼文化和法家思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雕塑风格的形成也是渐进的过程。在陕西出土的具有典型周代审美特征的象尊,厚重大气、质朴,对秦代动物雕塑风格的形成应有所影响。而战国秦人所制注酒犀尊,其雕塑风格明显具有秦人特有的写实特征。犀牛体型壮硕,强劲有力,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充分反映出了犀牛的形象特征和神态。另外,从其造型来看,明显的差别于其它诸国艺术风格,缺少了装饰和抽象意味。这种高度写实风格为秦始皇马俑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战国时还有一件动物雕塑也能充分显示秦代的写实风气,那就是陕西出土的虎符雕塑。虎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是战争时期重要的权力象征,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秦国的审美风格和当时的铸造技术。虎符呈站立状,其动态比例形象均依照真虎形象塑造而成。老虎的虎威被充分的体现出来,这也符合其实际的用途。作为战场厮杀调兵的征伐的物证,其写实风格延续秦国一贯的动物雕塑的审美特征。

而秦朝时期的雕塑风格在此基础上更加求实写真,从秦始皇陵出土的马俑雕塑可以验证这点。通过对秦代动物雕塑风格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秦朝的动物雕塑艺术风格是战国时期秦国雕塑风格的延续,是对前代审美的继承。

三、秦代动物雕塑的题材内容

秦代动物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秦代陶马俑和建筑用的瓦当艺术中。秦朝陵墓出土的战马雕刻形象写实逼真,结构塑造准确。透过排列齐整的战马方阵,使观者仿佛回到了古战场秦代战马流露出庄严,肃穆,宁静好像随时一跃千里,冲入敌阵,显出了战马充沛的精力。这种寓动与静的表现方式使人震撼。秦代陶马雕塑反映了秦代社会对马的需求,战马成为当时维护中央集权的有力武器,是秦帝国重要的武力装备。

秦代的动物浮雕艺术主要体现在建筑瓦当和空心砖艺术表现当中。秦朝在渭河两岸广建宫室,六国宫室多达一百多处,对瓦当的需求相当可观。瓦当虽是建筑的配饰,但却能充分展示了秦代动物雕塑的艺术特点。在秦代,瓦当采用浮雕的造型方式描绘动物形象,其雕塑语言以写实为主,并配以装饰,来再现动物的灵趣。瓦当动物浮雕图案采用圆形构图,多以对称为主,极具装饰性,瓦当已成为秦代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秦代瓦当常以鹿纹,双獾,雁,鸟鱼等动物为主要刻画对象,鹿谐音为禄,獾谐音为欢,鱼为余,都具有喜庆之意,也反映了秦国人祈福的心理愿望。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子母鹿纹浮雕瓦当,在直径仅有十厘米的圆形上,塑造出一只嬉戏的母鹿,身边还带着的幼鹿,相互缠绵,有如断奶不久的婴儿,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从造型上看,作者把鹿的灵活腾跃的性格充分显现,鹿的身姿占满整个画面,生机盎然而又独具美感。

另外,秦代用来铺砌宫殿阶基地面上的空心砖也具有典型性。常见的是饰有龙纹、凤纹、水神纹等的浮雕的空心砖,如狩猎纹砖,描绘的是野兽出没在山林中,猎手乘骑追野鹿的紧张场面。由于是利用多块阴模压印的重复的图案,就更加突出了浮雕主题,使观者视野开阔。

秦代的动物石刻艺术也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据记载在修建骊山陵园时,曾雕刻一对头高一丈三尺的巨大石麒麟,开启了后代在陵墓前雕造石兽、石狮或石辟邪的先河。还有一些动物雕塑突出了实用性,如蜀守李冰为整治水患,特制作体积庞大的石牛石犀,震慑水怪。同时,玉石雕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代的刻玉善画工烈裔,“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宛若真矣”。

秦代动物雕塑艺术上的成就突出。从大型雕塑陶马的制作到小型的工艺性小品雕塑,都显示出两千多年前,艺匠们所具有的才智和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亮.生灵神韵――秦都雍城动物纹瓦当艺术[J].文物世界,2008(4):7-9.

认识动物范文2

心房颤动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它带来很多临床问题,包括死亡、血栓栓塞、脑卒中、心力衰竭以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此外房颤还可引起心悸、乏力等症状。现就近年来房颤治疗的进展现状总结如下。

房颤的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AFFIRM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是控制心室率最有效的药物,可以使70%的患者达到目标心率,静脉应用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或艾司洛尔,可以有效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尤其在肾上腺能神经张力较高的情况下,这类药物的疗效会更加明显。索他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兼有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常用于房颤患者的节律控制,可以满意控制心房颤动复发时的心室率。对活动时心率的控制优于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同样可以降低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并减少室早的发生。静脉应用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对近期发生的房颤复律有一定疗效,考虑其复律作用可能源于心室率减慢,但对持续性房颤无效。

胺碘酮:5项荟萃分析比较了胺碘酮与安慰剂或其他药物对新发房颤复律的疗效,表明胺碘酮的疗效主要表现在用药后6~8小时和24小时,而1~2小时的优势不明显。胺碘酮的复律作用相对Ⅰc类药物滞后,对新发房颤的复律效果并不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但可相对安全应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功能不全者。值得注意的是,胺碘酮成功复律的患者,均在7天之后转复,甚至延续至28天。胺碘酮同时具备抗交感神经和钙通道拮抗活性,抑制房室传导可有效控制房颤心室率,但胺碘酮具有潜在致命毒性包括肺纤维化、肝损害和致心律失常作用,日光性皮炎,角膜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只能成为心室率控制的二线用药。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常用于房颤的治疗,静脉推注后,二者均可有效控制心室率,但由于负性肌力作用,应慎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但对支气管痉挛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维拉帕米和地尔硫比β-受体阻滞剂更适于长期应用。目前尚未证明该药物对新发房颤或持续房颤具有心律转复作用。

地高辛:静脉注射地高辛可降低静息时房颤的心室率,但对房颤的转复并不比安慰剂有效,甚至于导致持续性心房颤动。地高辛对阵发性房颤的心率控制作用有限,而对持续性房颤尤其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由于有更为有效的药物,地高辛不再作为快速控制心房颤动的一线用药,仅用于心力衰竭或左心功能不全以及那些活动很少、没必要控制活动时心室率的患者。

多非特利:多非特利可有效转复房颤和房扑,但对心室率控制疗效欠佳。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周的患者口服多非特利复律比安慰剂更有效,其对房扑的复律比房颤更有效。但口服用药起效慢,可用于左室功能重度障碍的患者,该药可延长QT间期,并发扭转性室速。

普罗帕酮:12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口服普罗帕酮(600mg)对近期发生心房颤动的成功转复率56%~83%。但因有快速房扑、室性心动过速、室内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应用于器性心脏病患者如何调整剂量,现有资料证据不充分应慎用,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严重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禁用。

ACEI或ARB:临床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降低房颤发生率。ACEI可减低心房压力,减少房性早搏发生率,减少心肌纤维化,并减少复律治疗后房颤复发率。

他汀类药物:现有资料支持他汀类药物在孤立性持续性房颤患者有维持窦性心律作用。还可以降低直流电复律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并且不影响除颤阈值。目前机制尚不清,可能涉及阻止冠脉疾病进展效应和抗炎抗氧化有关。

抗血小板:大多文献认为,对于<65岁,无高血压,栓塞病史,近期有心衰病史的房颤患者,使用阿司匹林300~325mg/日,预防栓塞并发症即安全又有效,对于>65岁,特别是75岁以上,有基础心脏病或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则应用华法林。

抗凝药应用:华法林是目前明确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和栓塞风险,降低死亡率的药物,被誉为房颤药物治疗的基石[1]。由于其潜在的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中应遵循ACC/AHA/ESC更新的AF指南,因人而异,并监测INR。应用华法林应检测凝血指标,使INR(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于2.0~3.0,由于老年人对华法林治疗敏感性较高,易发生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并发症,INR控制在1.8~2.0为宜。

房颤的其他治疗

房颤的直流电复律治疗:对于伴心肌缺少、症状性低血压、药物治疗无效患者以及房颤伴预激综合征患者、快速心动过速、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则应积极施行直流电复律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预防房颤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其中以Cox建宫术疗效好、成功率较高,但由于需体外循环,尚未广泛应用于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正在研究减少创伤的改良方法,包括经胸微创和经皮导管技术,有望成为大多数房颤患者可接受的替代治疗方法。

导管消融: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受治人数大幅攀升。目前治疗房颤作为一种新兴手段,代表房颤治疗最主要方向,已迅速为广大电生理专家和患者所接受[2]。

起搏治疗:目前对伴有症状性心动过缓以及需要使用减慢心率药物的患者可以行起搏器治疗,但房颤不是永久性起搏的指征,对无心动过缓,不需植入起搏器患者不应考虑用起搏方法预防房颤。

总之,房颤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以及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的治疗,控制心室率的效果至少与转复并维持窦律相当的概念逐渐被接受。抗凝治疗作为房颤治疗中最为重要的基石,也越来越受重视。导管消融在房颤的根治性治疗中亦独领。但目前调查显示房颤的治疗在国内各医院尚有较大的差距,基层医院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仍然备受关注。

参考文献

认识动物范文3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本质 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28-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实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哲学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创新是人类理性的认识,是人认识的发展。因为创新的存在,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有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才能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才能迎合世界的发展,顺应世界的变化,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打造全新的世界。创新是主观能动反映中的重中之重,是一切能动反应的前提,是人类认识的深刻本质,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阐明自己的看法。

1 创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的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人类发展的今天,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所遇到的事物也越来越新颖,人们在探索开发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提出理论,然后通过对理论的推敲,不断的尝试,才会得到相应的成果,这一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作用就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深入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所以实践得出的观点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它的发生和发展来追溯,只有不断的变化才会得到新的结论,这正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很多次的研究与推敲,创立初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以往关于认识论的一些理论的认识的积累,他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整理、深入探索,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的尝试把实践的观点代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当中,历经考验才演变成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更强调了实践的作用,也突出了实践在整个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认识要从社会实践中来,离开了社会实践,认识就无从而来。新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不仅要强调实践的功效作用,还要强调效果、效率。

2 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可或缺的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理论,是一个能动的理论,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就是要学会辨别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之间的不同。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会发现,二者都是反映论,都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二者的差异性也集中体现在“能动”和“被动”上。通过研究比对,不难发现二者的根本区别,前者强调人的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性而非一般的反映活动;而后者则轻视人的理性的作用,否定人的思维的创造性。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中创新是关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所有的理论和内容之中,创新是重中之重。人广义上说,人的活动本质就是实践活动,认识是实践的一部分。从狭义上说,认识和实践又在人类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渗透。但认识的地位表明它决不是独自实现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他在逐步的转向实践化,认识也不可能简单地、自发地向实践转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实现转化。认识向实践转化的必要条件就是创新,它为转化提供可能,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实践和认识的水平与能力。

创新不仅在认识的辩证过程上有体现,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也有表现。感性的认识不仅仅在形式上,在内容上也包含着主体独有的创新因素。不光如此,主体还在实际运用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各种事物,通过不断创新、改良新认识的手段和实践的方法,进而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水平与能力,新的理论也会随着创新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更新。

创新的理念的引入,使得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问题上也有个相对较大的变化,这一理念的融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创新。真理的探求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检验真理的过程,真理的探索恰恰是一个边缘化的进程,往往结论是不断从相对真理过渡并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一观点的关键就在于否认绝对性,肯定发展过程。由此我们也不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真理的形成过程,它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那么在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所达到的认识,不能守旧,而应不断克服思想上的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对我们的根本要求。不要固守原本的边框,而应该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迎合时展的潮流而不断创新。所以,离开创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很可能受到限制,固步自封,也就永远完成不了从相对真理过渡到并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由此可见,离开创新,我们无法做到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有关认识的基本理论,也无法辨别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其他非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以创新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关键所在。

4 构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新形态的基本要求是创新

认识动物范文4

〔论文摘要〕旧唯物主义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其表现是在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的认识中,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的正确前提出发,经由“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消极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关系,从而把认识中的一个小片断拉成了完整的直线。客体主义和直观主义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当马克思着手建立他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哲学时,他面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旧哲学,因而马克思就要进行一番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工作。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分作(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两种形态一样,马克思的批判工作也就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分别揭示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关于唯心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①即是说由于唯心主义否认事物、现实的客观存在,其基本立场是虚假的、荒廖的。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②即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角度看待客观存在,其基本特征是直观的、被动的。

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那么,这种新唯物主义就不但要深入批判唯心主义,也要深入批判旧唯物主义;因为不批判唯心主义,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就无从建立,而不批判旧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无法显示自身的特色。这也就是说,批判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质,对马克思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后来的研究者对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批判较多,并且列宁还率先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作了深入的揭示;而对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性质则批判教少,并且对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至今还尚未触及。这种情况甚至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在后来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由于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批判不够重视,或者说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认识论根源未能深入揭示,以致于这种缺陷竟程度不同地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中。

那么,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直观性和被动性的缺陷,其认识论根源何在呢?首先应当确定,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大派别是在哲学研究认识论中形成的。认识论研究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即思维能否或如何认识存在,因而认识活动就由发出认识动作的人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外部存在两大因素组成。旧唯物主义缺陷的认识论根源就产生于对这两大因素看法的偏差上。

列宁曾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作过说明。他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潭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③。”既然旧唯物主义也带有缺陷,也是马克思建立新哲学时所批判的对象,那么它作为认识论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派别,就也同唯心主义一样,有着认识论上的根源,也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将人的认识之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定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独立的完整的直线。

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有论者从“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的关系作了说明;即认为唯心主义为了超越旧唯物主义的“时间先在性”的简单认识,提出了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的见解。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在”意义上,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事物的本质从事物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这种逻辑先在性表现在“自为”意义上,是指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而唯心主义夸大了这一点,将主体的感觉、思维视为本原,而客体则成了派生物④唯心主义就是这样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逻辑先在性”之螺旋性曲线或圆圈或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因此走向了否定客观存在的(僧侣主义的)虚假立场。

同样,旧唯物主义之所以带有客体性和直观性的缺陷,也是因为将本来具有积极意义的“时间先在性”加以片面地夸大,使这一在螺旋曲线或圆圈式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碎片或小段变成了一条独立、完整的直线。这一情况的发生,是经由将“时间先在性”进一步“自然本体化”,然后再将其“客体主体化”而实现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在哲学认识论阶段围绕哲学问题的争论而形成的两个基本的学派。既然认识论哲学之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那么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首先就需要确定这构成认识活动的两大因素谁更重要。正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取决于思维活动因而思维比存在更重要那样,旧唯物主义则认为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取决于存在的客观性质因而存在比思维更重要。为了确立各自执以为重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分别将思维和存在当做对方的本原,即第一性的、原始发生的、决定对方性质的因素。这就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形成的本原论的对立。旧唯物主义从存在之“时间先在性”这个正确的前提出发,却在本原论的对立中走向了“自然本体化”的误区。所谓“自然本体化”,就是将存在理解为自然界,将自然界理解为本体,并且在两个方面泛化开来:其一是,自然界作为本原的存在变成唯一的存在;自然界本来是人(的思维)的认识对象,却变成了先于人、甚至高于人的存在。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化倾向。其二是,自然界成为唯一的本原,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样一来,思维本来是构成认识的对等因素,却变成了自然界的派生物和从属物。由此导致人的存在和认识活动的被动性倾向。当“自然本体化”将自然界看作唯一的本原的存在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客体主体化”的关系,即自然界作为人认识的对象本应是认识关系中的客体,现在却变成了认识关系中的主体,而人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甚至干脆消失不见了。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⑤旧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由“自然本体化”而“客体主体化”,使唯物主义带上了浓重的客体性色彩,而当运用这种本原论立场去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如何认识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出直观性倾向。这种直观性质依次在认识论研究中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人每天的经验都在证明着这一点,旧唯物主义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确证事物的存在、认识事物的性质,只能从感性经验开始,在感觉中感知事物。事物的性质如何成为人的知识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大脑对事物个别性质的反映,这就是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认识论上的反映论。然而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又是如何认识到的呢?旧唯物主义认为是人的思维对感觉材料的积累和组合。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排斥理性,轻视理性的积极作用,其感觉型的反映论带有消极的性质;这不能不说是“自然本体化”进而“客体主体化”所导致的人及人的思维的派生性和非主体性的后果。

其次,每个人每天都天经验地感知着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而经验感知的只能是个别事物,或者说是事物的现象。旧唯物主义由于在本原问题上固着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个事实,就不自觉地将认识停留在感知个别事物上;又由于排斥具有积极规定性的理性,就疏于思维的抽象,并不注重甚至弄不清楚事物本质的获得途径。于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导向不可知论;因为单纯地感知个别,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没有明确的理论和个体的途径,就有可能通向不可知论,从洛克到休谟就反映了这种情形。二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远不如唯心主义;如果说辩证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那么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的成就就远远高于旧唯物主义。

最后,既然旧唯物主义推崇经验感知,疏于理性抽象,那么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直观性。所谓直观性有三层含义:一是看问题的非本质性,即满足于事物个别的感性认识,由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存在而确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即可;二是看问题的非辩证性,即不愿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及与其他事物的本质联系上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三是非能动性,即认识事物停留于对事物客观性的确认,带有消极性质的反映论无意中排斥思维的能动性以及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能动性。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可说是这种直观性的典型代表。

由是观之,旧唯物主义所带有的客体性和直观性缺陷,同唯心主义一样也有其认识论根源。在非直线的而是无限近似乎一串圆圈或螺旋曲线的人类认识活动中,旧唯物主义从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这一正确前提出发,在论证本原问题时即开始把这一小片断拉长,到形成“自然本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时,已将这一小片断拉成直线,当进而由此形成认识上感觉型的消极反映论、忽视理性而显露不可知论倾向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表现为直观的关系时,这一拉长的直线已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至此,借用列宁的话,即可这样说,如果说“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那么“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客体主义和直观被动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6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

认识动物范文5

A.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

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动物的本能活动

E.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2.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ADE)。

A.农民种地

B.医生诊病

C.学生读书

D.司法人员办案

E.科学家做实验

4.3.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CE)。

A.认识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B.认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

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

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

E.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

4.4.对于研究者来说下列现象属于认识的客体(ABCDE)。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现实的人

D.主观精神

E.客观化精神

4.5.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4.6.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CD)。

A.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过程

B.认识是人脑中固有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认识能够与被认识对象相一致

E.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

4.7.不可知论的代表是(BE)。

A.柏拉图

B.康德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E.休谟

4.8.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ABCDE)。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B.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世界是可知的

E.实践与认识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DE)。

A.不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

B.不坚持可知论

C.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4.10.必须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因为(AE)。

A.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才可靠

D.理性认识不可靠,感性认识才可靠

E.要反映事物本质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4.11.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DE)。

A.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

C.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认识动物范文6

简介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

修读类型:必修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开课学期:秋季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哲学除外)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 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 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上一篇经费预算报告

下一篇雷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