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范例6篇

优秀议论文

优秀议论文范文1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优博;计量分析;洛特卡分布;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09207

一、引言

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优博论文)的评选工作,已纳入教育部《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项启动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培养和激励创新精神,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1]。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

二、历年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数据统计分析

自1999年首次进行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至2011年共进行了13次,共评选出中国156个高校/科研单位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 279篇,提名论文1 902篇,如表1所示[2]。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的说明,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评选工作进行13年来,评选结果平均为每年98.4篇,说明评选工作符合“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

2010年全国毕业博士生4.90万人,评选出9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仅占总数的0.2%。在评选第一年1999年,参评论文基数仅为8 957篇,评选出的100篇优秀论文占总数的1.1%。可见,虽然随着国家博士生的逐渐扩招,每年的博士毕业论文数量急剧增加,2011年全国博士生招生达到6.38万人,然而,论文评选依然不超过100篇,使得获评难度急剧增大,获评几率大幅降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然而可以预见,未来每年的参评论文基数将大幅上升,获评论文将低于总数的0.2%,显然这将大大降低参评博士生的热情,无法起到鼓励人才的作用。因此,建议能够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增长,将获奖论文的数量控制在1%左右,保持与评选初年持平的水平。

三、历年获奖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一)学位授予单位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评单位包括全国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单位,即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部委所属科研院所等。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至2011年,1 279篇获奖论文共来自156个高校/科研单位,对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获奖论文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影响效果。获奖总数排在前十位的单位如表2所示。

中国科学院共有44个下属科研院所获评优博论文,总数达184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14.39%,并且相比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获奖总数都在2倍左右。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规模庞大,2011年共有4 832人获得博士学位,相比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评选基数较大;另一方面,中国科学院拥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 200余名博士生导师,其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为培养优秀博士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在排名前十位的单位中,除中国科学院外,全部

是国家“985工程”一期大学。这一方面说明“985工程”一期建设高校都是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985工程”大学依托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国家高精尖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56个学位授予单位中,包含了 39个“985工程”高校(共39所),和89个“211工程”高校(共113所),也就是说,包括了全部“985工程”高校以及78.76%的“211工程”高校,39所“985工程”高校共产出优博论文768篇,加上中国科学院的184篇,这40所高校/科研单位共产出952篇优博论文,相当于25.64%的学位授予单位产出了74.43%,大致符合“二八率”的分布,说明中国优秀博士生的培养已经形成了由“985工程”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的核心群体。

(二)学位授予单位的洛特卡分布统计

(四)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分析

将历年获奖论文的数据,按照一级学科进行统计,统计出各一级学科获奖论文的总篇数,以及其中指导老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同样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选择Pearson(皮尔生)函数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为0.836,大于0.8,说明各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同样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将其中指导教师是学位评议组成员的文章数量与总篇数进行比重分析,按照所占比重降序排列,比重大于等于50%的学科如表6所示。

在85个获得优博论文的一级学科中,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相关性平均为32.74%,也就是说,对于所有一级学科而言,将近1/3的获奖论文来自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并且,超过50%的一级学科有20个,有4个一级学科相关性达到100%,分别为公共管理、军制学、社会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相比按照学科门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以一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得到的相关性更加明显。显示出一些学科获奖论文成果高度集中在评议组成员指导的博士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学科门类或者一级学科,历年获奖论文导师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都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博士培养的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学位办评议组成员占获奖论文导师比重超过50%的一级学科,杰出的研究人员呈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形成了该领域的核心团体。然而,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的高度相关性也反映出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发展氛围。另一方面,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已经普遍作为高校对博士生培养单位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那么如果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评选机制,避免指导教师与评议组成员高度的相关性,将能够大大增强评选的信度。

六、结论与思考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衷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然而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反映出中国学科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值得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项目简介[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257695.shtml.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EB/OL].[2012-05-22]. http:///xwyyjsjyxx/zlpj/yblwpm/.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1.

[4]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人才――曹雪涛[EB/OL].[2012-05-22]. http:///cae/jsp/jump.jsp?oid=2011123111541584367424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QIU Junping, ZHAO Yuehu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优秀议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学以致用 作文教学 经验总结

近几年的福建高考作文,议论文成为大多数考生的首选。我将作文的训练重点定为写新材料议论文,每个月集中一周时间进行系统训练。下面将经验总结如下:

精心地挑选作业内容,选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话题作文素材,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方法,积累素材,学以致用。曾经在《高考作文鲜活素材与运用》中,看到诸如“担当”、“创新”、“定位”、“正能量”、“分享”、“细节”等作文素材的编写,里面除了有名言的运用、最新的同类素材外,还有对示例的评析和优美语段的示例。对于初学写议论文,素材不多,在文笔上不够灵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素材归类,既可以让他们在写作中掌握方法,又可以让他们在模仿中增强文采,还可以让他们在运用中积累素材,一举多得。所以依照这个方法,我通过网络搜索和书籍剪贴进行选择、归类、汇总,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素材,在训练中积累,在训练中提高。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课前5分钟,按座号顺序轮流,每日请一位学生上台,为同学们介绍一个写作事例,并分析此素材的适用话题,展示一段自己运用这个素材的作文片段。

用心地备课,选择最实用的课件或资料,总结写好议论文的方法,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轻松掌握,并学以致用。(一)巧妙设计议论文结构,突出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适时展现文采,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写作前,我会用15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安排方法和好处,让学生在同桌互动中掌握基本的议论文结构,探讨更好的议论文结构,达成共识,然后根据最终确定的文章结构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类,但不论哪一类,都重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二)将议论文结构分解成分论点、主体段落、开头与结尾三部分,逐段指导,重点突破,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段为单位进行仿写训练,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较好突破口。一个完整的段的结构,其实正是篇的缩影,会构段,何愁构篇?在教学中,我选择分段指导的方法,先让学生掌握每一段的基本写法,再布置作业进行训练。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在讲评中解决问题。1.分论点指导。提炼分论点的方法:阐释内涵法,分析理由法,探寻方法法,运用对比法。2.主体段落指导。构段主要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写好第一个主体段落的具体方法。3.开头与结尾指导。开头的创新技巧:巧妙引用,巧用设问,巧用比喻、对比与排比,巧用类比推理法、开门见山法。结尾的创新技巧:前后照应式,总结归纳式,引文作结式,巧用修辞式,号召劝诫式。(三)重视审题训练,重在传授方法,以历年高考真题为训练内容,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学以致用。单则材料分论点的提炼:由果溯因法,关键词句法。多则材料分论点的提炼:从同义材料中提炼论点;从反义材料中提炼论点;针对一个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看法。

细心地批改学生习作,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学以致用。批改作文,往往可以将学生的习作水平分为三类:(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根据作文课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习作。对于这类作业,我除了打高分外,还会指出这份习作的优点,并采用第二人称,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该生。例如:“你文章的语句表述很灵活,表达切中要点,具备写出优秀作文的潜质,多积累点作文素材,老师相信你能在考场作文中取得好成绩!”“你分论点写得不错,懂得细化中心论点,从小处着手来构思,很好!”(二)习作中既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闪光之处,我会既表扬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引导他进行修改。例如:表扬:“议论文的结构掌握得很好,表扬!”不足:“你习作中有很多优点,只是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这样就会让改卷老师看不到你的优点,有可能给你打低分。”(三)习作中存在较大的问题,急需改正,我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并在今后的课堂表现或习作批改中予以跟踪。例如:标点符号类:“反问句、设问句后面要用问号,请修改,并永远记住!”错别字类:“请将错别字记录在错别字本上,一一纠正过来。”写作方法类:“所选的事例一定要能有效,到位地论证中心论点,请再挑选三个合适的事例,并加以修改。”学习态度类:“基本的议论文结构都没有掌握,望珍惜课堂45分钟,当堂记住。”

尽心地讲评作业,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树立学习的好榜样。让优秀的学生在讲评中更自信,让写不好的学生在讲评中找对方法、找出差距,并在修改中慢慢进步。(一)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树立学习的好榜样。在讲评作业这个环节,我尽可能地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生鼓劲,让他们懂得,只要努力了,用心了,不论是谁,都有机会得到掌声。表扬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布表扬榜鼓励法;优秀习作展示法;优秀学生朗读法;优秀习作汇编法。(二)印发高考标杆作文,在模仿中修改提高。在讲评作业这个环节,我会挑选适合本班学生的各种层次的标杆作文,印发后,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分类反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同层次的标杆作文进行比较,寻找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老师的评语进行有效的修改,借助高考的评卷标准,让学生明白不能走进写作的误区,着重修改回归材料段、分论点及其例后论证。在一次次的写作、批改、讲评、再次修改之后,我发现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有所提高。经过修改,大部分学生的习作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采飞扬。(三)面批辅导点拨,在讲解中领会改进。除了全班讲评外,我还采用面批的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点拨,效果很好。在写评语时我力求准确到位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告诉他应该如何去修改。如果有些学生在犯了一次两次同样的错误后,我就觉得有必要进行面批了。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当他看不懂老师的评语时,面批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直接地解决学生的疑惑,通俗易懂地告诉他应该怎么修改。

参考文献:

[1]范纯正.新材料议论文点拨与训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11.

优秀议论文范文3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承议论文高三范文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议论文高三1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传承议论文高三2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传承议论文高三3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传承议论文高三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圣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以及我们坐。立。行待人接物的姿态。,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

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传承议论文高三5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他们是夺目的,绚烂的,然而又在岁月中逐渐流失,碾灭,最后却埋在了几千年积淀的黄土下……

我想对此说些什么。

比如怎样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承千年的精髓,以及怎样让新潮的现代人接受并且完全融入已有些生涩的传统文化。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然,其中不乏有佼佼者,他们巧妙地将流行和传统结合得天衣无缝。我就简单地谈谈音乐和饮食等几方面。

1音乐。

首先,小天王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就向我们展现了当代人的古典情节。并且让很多原本不习惯古典的人们开始关注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突破。其实《东风破》的歌词浅显易懂,不过是向我们讲诉了一段现代都市人的爱与恨,但在乐曲的表现上,凄恻婉转,带有古韵,琵琶的演奏也烘托出舍与不舍间的幽冤。于是,很多追逐快餐文化的人被打动了以后,开始思索对于经典和悠远的观点,开始爱上了原本被他们遗忘的华夏文明。

除慈之外,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陶哲《苏三说》也是很好的例子。

2饮食。

这是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对同一件事物感到厌倦,就连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是一样。不过,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在讲究色、香、味、型之外又讲究营养,这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一种文化再生。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归根到底,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质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此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3服装。

我们来粗略看看近几年来的流行风吧。复古永远都是主角,人们在稍纵即逝的流行中开始怀念。怀念古典的厚重,和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精致。

唐装、旗袍、印花布、刺绣、扇子装潢……它们已经生根在都市的尘灰中,已经在笑语盈盈里散发着脉脉温情。

优秀议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中国 优秀现代建筑 文化遗产纲要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8)09-0146-0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开始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昔日的伟大进程,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中的地位,也使大陆本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新中国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人类文明总体上已经彻底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因此,新中国建筑,必将承载着“文明转型”后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与创造力,以突出的建筑特征表现文明的;中突与衔接。作为体现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物质载体,新中国优秀建筑以“石头史书”、“时代镜子”记录了全中国人民的光辉历史而独具特殊意义。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提出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优秀现代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对于新中国建筑的保护,更是一种没有历史距离感的保护行为。它将在国民的集体记忆中触动每个参与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在新中国建设的历程中去探寻和构建遗产价值的评估体系,在切肤的反省中去推进和贯彻对优秀建筑的保护行为。

当代建筑师与新中国优秀建筑之间具有更为密切的关联,向经典建筑学习是建筑师的必修课。创作新中国优秀建筑的建筑师大多数是当代建筑师的学长或同辈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气息就在我们身边。树立经典即是向创作优秀建筑的建筑师学习并致敬。注意收集整理、总结归纳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是为历史负责。新中国优秀建筑的创造,更值得当代建筑师思考一个问题――在短暂的一生中,在当下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建筑师又该用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和文化素养来体现自身的创造精神,丰富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

基本定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60年,在我国城市大量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它们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记忆着独特的文化,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城市形象的载体,展现着城市的社会历史风貌,展示着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奋斗的光辉足迹。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建筑、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直至现在的优秀建筑,都记载着不同时期的城市记忆,相互衔接而又不可替代。

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记录当代建筑发展及建筑形式,汇集工艺及工艺水平,回顾过去的生活方式。文物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历史提供实证。当前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我国一些城市,不少建国后优秀建筑或已荡然无存,或已面目全非。优秀现代建筑,或与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或在近现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沉淀了新中国当代文化,见证了当代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中国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自古至今形成了一根完整的链条、凝固记录了中华民族生存、奋斗,发展的历史。如果优秀现代建筑不能得到保护,中华民族完整的发展链条就会发生断裂和缺环,将会带来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所以应尽快对现代优秀建筑进行全面普查,组织专家人才库对现存的现代重要建筑进行评估,将确有保留价值的现代建筑予以记录,以便制定出优秀现代建筑的保护管理办法,为所有重点建筑物和纪念物分类,建立重点建筑物等级系统,同时向政府和社会做宣传,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以保护优秀建筑为荣。对于新中国优秀建筑的保护更要重视利用,使其紧跟时代。实施保护时采取让人接受的观念和方法,切实做好普查、评估、登录和保护工作。

保护分类

1949年建国至今,近60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奋斗的光辉足迹,当前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近60年的优秀作品予以登录以求保护。

界定新中国优秀建筑的基本概念及登录标准,总结新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普查登记全国范围内的现代优秀建筑,确定第一批新中国优秀建筑保护名录,并且建立新中国优秀建筑数据平台。

新中国建筑,顾名思义,是中国自20世纪中期至今建造的,保存状况良好的,能够反映新中国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群)、构筑物(群)和历史遗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间段

在这四个阶段中包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代的民族形式建筑;1960年代受苏联影响的苏式建筑:1970年代时期建筑;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建筑,以及1990年代以后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市场后直至现在的优秀建筑。具体举例可以细化为:

(1)1950年代建筑:如、万人大食堂;

(2)建筑:如革命优秀历史遗迹、塑像;

(3)标志性建筑:如20世纪50年代“北京国庆十大工程”、重庆大礼堂、“新中国50年上海优秀建筑”,

(4)专项建筑如亚运建筑、奥运建筑(包括奥运场馆,首都机场航站楼、地铁等公交设施,CCTV大楼、奥运会主新闻中心等新闻传媒中心)铁路、公路、桥梁等公交系统;

(5)中国城市工业遗产:钢铁厂、造船厂、卷烟厂、酒厂等;

(6)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红旗渠、长江三峡水电站等,

无论是对复古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民族风格的追求,无论是学习苏联建设的经验,还是吸收现代建筑的思潮,抑或是对后现代主义的直接“拿来”,通过对民族风格、地域主义的几十年矢志不渝的探索,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正逐步形成,开始走向世界建筑的舞台。厘清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脉络将有助于总结新中国的发展史。

工作内容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早在2004年即出台了“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报告,按照这种工作思路,由各省市建筑师分会分别进行各省市的现代优秀建筑普查摸底工作,全国各省市建筑师分会推荐本省市的优秀建筑,通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汇总并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一份《新中国优秀建筑名录》及《新中国优秀建筑分布地图》。具体做法建议

(1)发放调查表评选“我最喜爱的现代建筑”,启动评选全国范围内的“建国后优秀建筑”名录。公众参与投票选择,所有入选建筑登录到专门网站,有详细专门的建筑物和建筑师的介绍,并可以不断补充和更新。

(2)以省或市为单位,出版《新中国优秀建筑》,介绍各地优秀建筑;各种专项登录名单专项结集,如《各地塑像》j《新中国工业遗产名录》。

(3)2008年6月13日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建筑界和文物保护界共同合作,举办了“建筑师与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更进一步地,应该着手举办“建筑师与新中国优秀建筑保护”论坛,将20世纪文化遗产进行专项保护研究探讨。

(4)在新的世纪里启动评选“1999~2009十大建筑”,北京十大建筑、上海十大建筑如标本标志着这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吸引着全体国人乃至整个世界的目光,在评选中回顾建筑思潮的变迁。

(5)在当代建筑的设计人尚健在的情况下,拍摄系列专题片,留下建筑物及建筑师的影像资料,逐步对新中国培养的优秀建筑师进行研究和记录,为专题研究建筑师及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研究喜欢“盖棺定论”,但这往往忽视对于自己身边的历史的收集,真实的影像资料会给后人留下研究的余地。

保护措施

在普查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项和重点调查,建立完整的档案登记制度,并对建筑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进行研究评估,对保存现状和管理条件做出理性的分析。

(1)对新中国建筑的分类和保护:分特殊建筑、重点建筑、一般建筑三级对建筑进行划分。

(2)分别以时间轴和地域轴为坐标,将重要建筑进行现状评估、价值评估、文化价值定位。

(3)建立保护规划。优秀建筑的保护同样面临其周遭环境被破坏的问题,需要对文化遗产背景环境提出控制性要求,确定保护区划定保护范围,并结合管理和开发宣传,对远期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关法规研究

国际社会对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和进程表明,文化遗产的年代界定范围正在逐渐延伸,指定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别正在逐渐拓展,判断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正在逐步深化,成为国际文化保护的趋势。而将更多的当代遗产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必然是一个永久的趋势。

198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当代建筑申报世界遗产”的文件,内容包括近现代建筑遗产的定义和如何运用已有的世界遗产标准评述近现代建筑遗产。随后,一系列关于20世纪遗产的会议相继召开。欧洲委员会分别于1989年和1990年在维也纳和巴塞罗那举行20世纪遗产讨论会,并于1991年9月了《保护20世纪遗产倡议书》;创立于1988年的国际现代建筑文献组织(DOCOMOMO)也分别于1990年、1992年和1994年召开相关会议,讨论如何开展对20世纪遗产的鉴定和定性工作。1995年6月在芬兰赫尔辛基,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合作举行了20世纪遗产会议。会议确立了三个目标:一是认识国际环境下的20世纪遗产前沿状态:二是探索各种评估方式和方法:三是总结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法。

在国际社会的带动下,一些国家纷纷作出积极反应,开始从战略角度强调20世纪遗产的保护问题。法国、加拿大、美国、挪威、墨西哥、德国等国家先后召开了以20世纪遗产保护为题的学术会议。2001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工作会议,促使一项以保护20世纪遗产为核心的为期一年的“蒙特利尔行动计划”出台,进一步推进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2008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通过了《20世纪遗产保护无锡建议》,这是国内首个关于20世纪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20世纪遗产已经纳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

中国现代化建设拥有大量现代优秀建筑,但是目前还没有经过政府审批的新中国优秀建筑保护名录,大量优秀建筑的保护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手段。《新中国优秀建筑保护名录》的编制将填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空白,使保护的内涵更加丰富,保护工作更加具有包容性,是对保护工作的认识和实践的拓展。

事件链接

北京19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

人民大会堂

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

北京火车站

北京工人体育场

民族文化宫

民族饭店

钓鱼台国宾馆

华侨大厦

北京1980年代十大建筑

北京图书馆新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5号馆

中央彩色电视中心

首都机场候机楼

北京国际饭店

大观园

长城饭店

中国剧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地铁东四十条车站

北京1990年代十大建筑

中央广播电视塔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及亚运村

北京新世界中心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

首都图书馆新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北京恒基中心

北京新东安市场

北京国际金融大厦

新中国50年上海十大建筑

金茂大厦

东方明珠塔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上海博物馆

上海大剧院

新锦江大酒店

优秀议论文范文5

我受第三届总支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莅临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民盟福建省直科技总支于2006年 9月28日召开总支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总支委员会。总支现有100多位盟员,分布在100多个不同单位。年龄、工作性质、职业、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既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互补性,也带来了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把大家充分聚合和调动起来,必须要有一股特殊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总支所倡导和形成的“理解、团结、务实、奋进”的团队精神。几年来,在盟省委领导下,在总支主委余金通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工作取得一些成绩。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重视学习,切实提高盟员的思想素质

加强对盟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派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时展的需要。总支坚持以“素质就是力量,形象就是本钱”的理念,始终把盟组织的自身建设,盟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放在工作的首位,并以此来增强盟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加强盟组织和全体盟员的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

2007年7月组织盟干参加了在厦门召开的省直基层骨干暑期学习班,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盟务工作提供了帮助。

2009年3月20日下午,总支在民盟福建省委会议室召开学习会,总支委员高洋主持学习会,并传达了民盟中央关于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精神的决定。总支副主委郑声衡在会上列举了全国“两会”的诸多亮点。

2010年8月29日总支在永泰天门山会议室举办的总支学习会。学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29日下午,组织盟员参加民盟福建省委在省直东湖大院一号楼二层会议厅召开的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2011年3月20日下午总支在福海宾馆二楼会议室举办“两会”精神学习会。总支委员李闽山在会上传达了《民盟中央关于学习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的决定》。总支副主委郑声衡就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个亮点作了详细解读,他还就全国两会热点进行盘点。

2012年8月5日至7日,总支盟员叶灵等3人参加了民盟省委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里举办了“2012年民盟省直基层骨干学习班”的学习。

2013年1月26日下午,总支在同心楼召开迎新春茶话会暨学习中共十精神座谈会。总支主委余金通校长首先代表总支委员会,作“民盟福建省直科技总支2012年度工作总结”。盟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卢秀琴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与会同志作关于民盟信息工作的专题讲座。总支副主委郑声衡副教授在会上作了“学习贯彻十精神辅导报告”。他重点从建成小康,两个翻番,两个“五位一体”,民主协商,党的指导思想,八个坚持,两个“百年”,24字核心价值观,三型目标,文化活力等十个方面为大家做了深入解读。11月23日上午,总支在福建省老年体育中心中心举行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一支部主委陈朝晖主持会议,总支副主委郑声衡在会上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新提法作了解读学习。总支委员、省建材研究所所长黄金荣教授在会上分享了他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基层领导班子除了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组织能力外,还要有合理的结构和搭配。代表性大、威望高的基层负责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能够体现党派的代表性和特殊作用,有利于政治协商和政治安排。但经常性的、大量的甚至繁琐的盟务工作还得依赖班子中热心盟务,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同志来承担。在培养干部方面,总支不搞论资排辈和“武大郎开店”。从民盟事业出发,发现好的苗子就要积极热情地加以培养,我们一方面抓教育培训,举办学习班和干部培训班。还选派骨干到中央社院和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另一方面抓实践锻炼,引导他们立足本职,发挥聪明才智,多做贡献。总支积极推荐各专业人才加入盟省委各工作委员会,通过参加调研等社会活动,增长才干;今年科技总支又有16位盟员在民盟福建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任职。总支有意给后备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多承担基层盟务工作;为他们提供展示和锻炼的舞台,请他们在大会上发言,作专题报告、讲座,我从一个农村刚调到大城市在公众场合讲话害羞结巴的新盟员成长到现在可以在这里做工作报告,还曾经在民盟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介绍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这要感谢总支的培养,感谢老主委林工的关心帮助,感谢余主委和高洋主委经常给我学习锻炼机会,感谢各位盟员的支持。总支尽可能地把符合年龄要求,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后备干部推荐输送到基层政府挂职锻炼,使其尽快成长起来。总支挂职锻炼回来的江晖被提升担任省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副局长,李闽山2009年挂职锻炼回来被提升担任福建广播电视报社社长。总支主委余金通2011年由副校长被提升担任福建工贸学校校长,黄林英由科长提升担任省地税局副局长。总支成立前支部只有七位盟干,通过几年来的锻炼培养,如今已有26位盟干(含盟省委委员、各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在本总支和所属支部内为盟员服务。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总支委员宋建涛默默无闻地为本届总支作了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

三、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积极履行参政党的职能

参政议政工作是民盟的一项重要工作。2007年,余金通主委担任《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民办高职》课题组长,并获得第三届“海西论坛”一等奖。2007年,林本农教授参加了盟省委《福建省粮食安全调研报告》、《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推进海西农业可持续发展》2项重点课题的调研,其中《福建省粮食安全调研报告》获海西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总支盟员郑声衡2007年参加盟省委高等教育研讨会,并提交了4篇论文,郑声衡应邀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其中《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被盟省委采用。

2008年,总支盟员林本农教授参加了盟省委3项重点课题的调研,其中《福建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调研与对策研究》课题获省粮食厅二等奖,《闽台粮食科技交流与合作调研报告》获海西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构建福建农业信息化体系的研究》课题也已顺利完成;总支盟员郑声衡执笔完成的校统战部课题《正确处理好政党关系,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荣获省委统战部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和福建省委关于“五大关系”理论思考等重大专题研究系列成果优秀奖(受到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社会主义学院的表彰)。

2009年,总支盟员林本农教授主持或参加了盟省委的四项重点课题的调研,《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获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第五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一等奖,《福建农业新兴产业调研与对策建议》获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第五届“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二等奖,由林本农教授任组长并执笔完成了《关于九龙江综合治理的建议》的课题调研报告,林本农教授还参加了余校长主持的《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建议》课题,总支盟员郑声衡撰写的《谈工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获校优秀奖。

2010年总支盟员林本农教授任组长的“福建新兴农业产业调研”课题组完成了“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农业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的提案在2010年1月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被列为重点提案,并参加省政协该重点提案“加快发展福建农业新兴产业和精致农业”督办调研组。林本农教授与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提案承办单位等领导到厦门、漳州和青岛等地开展调研工作,并由林本农教授执笔完成了“关于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及精致农业重点提案调研”;完成了“大力发展我省生态农业,推进城镇建设”课题;由林本农教授任负责人承担了省科协决策项目并第一执笔完成了“农业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究与对策”报告。8月29日林本农教授在永泰天门山学习活动中为总支盟员做了参政议政专题讲座,同时还做了关于如何更好地发展新兴农业的报告4月21日和27日,林本农教授参加了省教育厅、水利厅领导走访省民盟就提案办理召开的协商座谈会。总支盟员郑瑜担任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1月,她带领省留学生同学会办公室一行4人来福建师大等高校就留学归国人员的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盟员、福兴开发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叶灵参加了福州市妇女代表大会,为妇女建言献策。

2011年总支盟员林本农教授完成了盟省委重点课题“加强种子工程建设,确保我省粮食安全”。该课题在海西论坛上做了大会发言。林本农教授还完成了“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建议”的课题。2011年12月盟员陈馨作为马尾区第九届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对马尾区新城改造涉及生产性码头搬迁的若干问题的建议》被列入A类提案。

2012年总支主委余金通与盟员林工、洪强、高洋、郑瑜共同承担了盟省委《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课题。余金通主委还应邀参加了“省民盟课题论证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征求会”。总支盟员林本农教授承担的“加强闽台食品安全合作机制与法律保障的调研”是民盟福建省委会重点调研课题之一。林本农教授还承担了盟省委的重点调研课题《发展福建高山蔬菜产业,促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总支盟员郑声衡副教授作为人文学院第二代表团副团长在教代会上提交了3项提案,其中《关于加大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投入的建议》获优秀提案3等奖、《关于加强兼职班主任工作的建议》获优秀提案鼓励奖。

四、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积极为福建省跨越发展建功立业是我们总支全体盟员不懈努力的方向。几年来,总支全体盟员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所在单位及上级的充分肯定,多位盟员还获得各级表彰。

总支盟员林本农教授被民盟中央评为全国先进个人,2009年林本农教授获福建省“海西春雨行动先进个人”称号;林本农教授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五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并;林本农教授9月19日还参加了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09年会暨科协年会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分会,发表了论文。林本农教授参加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被授予名誉副理事长。2013年10月19日,林本农教授参加了“闽台食品科技创新与持续经营”研讨会暨福建省食品科技学会学术年会。与海峡两岸专家一起研讨,林本农教授还担任食品科技前沿分论坛学术委员并。同时在省食品科技学会换届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总支副主委关福源现任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民盟福建省第十二届省委委员,民盟福建省委经济与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连续当选为福州市鼓楼区第十四和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总支盟员郑瑜担任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福建留学人员联谊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日常会务工作。2012年荣获“6・18优秀组织奖”“优秀布展奖”,她个人获“6・18个人荣誉奖”(全省77名)并得3000元奖金和“6・18先进个人”。郑瑜副会长还被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和省留学生同学会授予“优秀留学人员”称号。

总支盟员陈朝晖现任福建省外商投诉企业投诉协调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福州办事处副主任,2013年起担任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外贸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律师协会省直分会理事;他撰写的论文在《中国仲裁与法律》等杂志上发表,并获得中国法学会和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联合颁发的第二届中国仲裁与司法优秀论文奖。

总支委员李闽山2009年任福建广播电视报社社长后大力改革,使该报更大气、洋气、生活气,更加贴近民生、贴近生活,走进家庭,真正成为福建人的生活周刊,由于他的工作业绩突出被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推荐为副厅级领导候选人。

总支委员林庆高现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纪检组监察室副主任。2006年-2010年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8年获省法院个人三等功,2009年被评为省法院机关办案能手,201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被盟省委评为全省优秀盟员。2012年获得中纪委、监察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嘉奖。

总支盟员高洋任省新闻出版局印刷处副处长、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检测组组长,她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出版印刷质量检测活动先进个人、全国印刷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工作者”和“全省扫黄打非先进个人”。

总支盟员杨慰民现任福建移动通信公司主任工程师、博士、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移动一级专业技术人才、福建省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担任国家863重大项目负责人。

总支盟员庄展任福建省信息协会常务副会长,他主持的学会连续6年被评为省科协“学会之星”,并同时连续6年被评为中国科协“学会之星”。

总支委员黄金荣教授现任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检测研究所所长,福建省建筑防水技术信息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福建省建筑涂料技术信息网副理事长,福建省工程建设科技标准化协会副会长兼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盟员谢平任福建远东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获得“2008福建省直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并代表福建律师推选至第六届华东律师论坛,获得该论坛“优秀论文奖”。

盟员陈馨现任职福建交通集团所属福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2011年12月10日当选为马尾区第九届人大代表 ,2008年被评为交通集团年度“安全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公司“优秀管理者”、交通集团“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公司“优秀管理者”,2013年发表2篇专业论文。

总支委员何文绚教授2009年被闽江学院确定为正高三级,2012年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高等学校优秀学科(专业)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人选;总支盟员黄林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参加全省中职校学科会议,她指导的征文获全省二等奖,获全国一等奖;盟员黄林英被评为2009年度优秀公务员,盟员金鸣福建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2010年-2011年发表4篇专业论文,参编2本专著;盟员张玉冰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以上只是列举总支部分盟员的成绩,这些成绩是盟员个人的荣誉也为我们民盟组织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盟员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有利于民盟巩固参政党地位、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从而对政治的民主、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抓好基层组织生活,建好“盟员之家”

总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基层组织活动的新形式。在组织活动时注意到我们总支盟员职业多元化、年龄跨度大、工作繁忙等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活动,把基层组织活动和盟员的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组织活动能为盟员的发展成长提供帮助,总支利用互联网设立网站、QQ群和公用电子信箱等形式,增进基层组织与盟员的联系;还注意加强与其他支部的横向联系,通过支部间的联合活动,取长补短,增进活力,同时也为盟员提供更大的交往平台。

2007年3月17日总支在盟省委五楼会议室召开组织生活会。11月30日下午,总支在省粮油科学研究所举办盟员轮流知识讲座,总支盟员郑声衡为大家做了一场生动的关于自我减压的讲座。就压力来源,不同职业压力的对比,如何减压的问题向大家做了介绍。

2008年5月31日上午,总支在民盟福建省委会机关五楼会议室举办关于地震知识的讲座,讲座由省地震局研究员陈祥熊主讲。讲座后,还组织现场的盟员为汶川地震的受灾群众捐款。12月13日下午,组织总支盟员到福建农林大学参加民盟省直部分基层组织联谊活动。

2009年2月组织盟员参加盟省委春节联欢会,会后总支盟员叶淑玉宴请了大家。2009年3月20日在民盟福建省委会议室举办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组织生活会,总支委员高洋会后宴请了大家。2009年5月总支在武夷山举办组织生活会,听取林本农教授传达的民盟中央和省委有关参政议政工作会议精神,本次活动得到施总和高洋的赞助;2009年11月总支在连江召开组织生活会,12月5日组织盟员听取了福建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教授严正作《海西发展战略》的讲座。

2010年2月26日下午,组织盟员参加民盟福建省委会举办2010年新春茶话会。8月29日总支在福州市永泰天门山会议室举办“低碳经济”环保知识讲座。8月份总支盟员徐碧华公司6周年庆邀请盟员参加五溪峡谷活动,11月20日,组织盟员参加在福建师大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的2010年民盟省直基层组织联谊会。

2011年1月23日下午总支在民盟福建省委会议室召开的总结表彰会暨寿山石文化讲座。6月11日上午民盟福建省直科技总支首先到龙台山开展活动。大家沿着龙台山生态园的好汉坡尽情高登,观赏迷你版“龙台山龙脊梯田”;花香四溢让大家迂回到“世外桃园”的境界。随后游览清朝杨氏古厝,观书画展。中午吃过农家饭后,总支盟员到会议室听取林本农教授传达民盟福建省委2011年参政议政工作会议精神。下午总支盟员到达昙石山博物馆参观。这次难得的轻松之行,不仅丰富了盟员的业余生活,放松了心情,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盟员间的感情,增强了总支的凝聚力。7月9日总支到福州港务集团参观调研并到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10月23日民盟福建省直科技总支与民盟省立医院支部在福州森林公园假日酒店联合举办活动,本次活动邀请省立医院林如主任作了《浅谈流行病》的专题讲座,林如主任详细介绍了流行病的种类、名称、传播途径、症状及初步的自我诊断和预防方法。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黄金荣作了《室内环境污染与居住安全》专题讲座。通过这2个讲座,盟员受益匪浅。大家不仅对健康和室内装修安全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增强了预防流行病和室内环境污染危害的意识。

2012年2月4日下午,总支组织盟员参加了由民盟福建省委会在福州举行的省直新春茶话会。9月 15日-16日组织盟员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参观学习,盟员们看规划、听介绍、问运作,对平潭综合实验区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位于海峡西岸的平潭岛,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作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家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平潭开发区发展历史图片展,并到海滩公园活动。11月24日上午,总支组织盟员参加在福州大学举办的2012民盟省直部分总支联谊会。

2013年1月26日下午,总支在同心楼召开迎新春茶话会。11月23日上午,总支在福建省老年体育中心中心举行了盟员健身活动,总支23位盟员参加了活动。盟省委联络员王燕玲应邀到现场指导活动的开展。本次健身活动项目分别安排了保龄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家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还让大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展示个性的风采。通过参加健身活动,许多盟员提高了锻炼意识。

六、发扬民主,顺利完成下属三个支部换届工作,为总支换届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总支下属三个支部换届工作是2013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次换届,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换届文件的精神以及全面领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各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坚持民主集中制,推举产生新一届支委候选人。在发扬民主、充分协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盟省委有关部门同意,总支下属三个支部分别召开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三个支部委员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巩固和发展了政治交接成果,为总支换届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优秀议论文范文6

交流会的主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交流会的宗旨是: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两广弘扬传统文化的机构、企业、学堂、学校、社区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弥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领导、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领导应邀出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广东省孝道文化促进会、湖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筹)、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广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会等11个省(区)、88个机构的21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99名义工(志愿者)为交流会辛勤地默默付出。

两天的会议由开幕式、领导报告、嘉宾分享、经验介绍、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问题解答、会议总结和闭幕式等环节组成。其间穿插了舞蹈《礼仪之邦》;播放《你的祖先叫炎黄》等感恩励志视频微电影;古琴・情景剧《回归华夏雅生活》、情景剧《游子吟》;太极拳、书法表演等。

广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北海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沈立同志致欢迎词。沈会长对代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会议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宗旨作了介绍。

广东省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会长卞理同志在会上致词。卞会长指出,两广很亲,缘分很深,山水相连,两广本来就是一家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无论遇到什么磨难,想起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我们的考验,只要团结协作,坚持下去,就能攻坚克难,达成目标。

会上共有22名代表在会上作专题发言。其中,广东省人民政府退休老领导、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顾问赵汉超老师的发言,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赵老以《反思与借鉴 前瞻与共勉》为题,作了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发言。赵老提出,大时代需要大智慧、大格局。交流会正当其时,圆梦正当其势。要低调做人,谨慎弘法,本色做人,角色做事。赵老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考虑处理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定位问题;二是关于成立机构的问题;三是关于建设团队的问题;四是关于财富的问题;五是关于自利利他的学习的问题;六是关于如何组织活动的问题;七是关于如何管理的问题;八是关于如何讲课的问题;九是关于安老逸力的实业问题;十是关于与宗教的关系的问题。十个方面的问题非常全面。

云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筹)会长、正本系统经典教育创始人、企业导师黄柏力老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代代相传的统一不变的文明教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吸收了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所形成的长善救失、层次分明、究竟圆满的教育体系。黄柏力老师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和推广者,要成为有钱、有名、有地位、有尊严的人,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同道参与进来。要有经营的头脑、企业家的格局,把握趋势,才能赢得未来。黄柏力老师认为,第六次经济浪潮的重要发展项目主要集中在七个板块:第一文化产业;第二健康产业;第三养生产业;第四环保产业;第五新能源产业;第六教育产业;第七旅游产业等。黄柏力老师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共鸣。

交流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举办,一定要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现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而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脊梁,让更多的国人受益,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说到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独树一尊,不搞宗教迷信,坚持正确的方向。让古老的智慧插上科技的翅膀,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传统的思想,秀出现代的风范。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必须要有幸福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幸福文化,也是增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武器。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精神文明必须始终贯穿着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心……因为我们深知:只有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无比强大,才不会被外人所侵略、所欺负,人们才能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感恩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为我们保驾护航!感恩引领我们一路前行!

交流会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求真务实,精彩纷呈,覆盖面广,信息量大,针对性、可行性强,整个会场充满正能量,凝聚真善美,代表们感受很深,感触很大,收获很多,受益匪浅。更加坚定大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增强了自信心。交流会首开两广传统文化交流与合作先河,彰显两广及与会省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航者的雍容气度,远大格局,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和宏伟蓝图,是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大事,是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更是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首届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的顺利召开,为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推动两广乃至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交流会形成一份“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倡议书。倡议书决定,第二届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于明年在广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