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名著范例6篇

世界经典名著

世界经典名著范文1

1、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2、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神秘岛

3、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安娜·卡列尼娜

4、誰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

5、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

6、同上帝保持联系是一码事,他们都赞同这一点,但让上帝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身边就是另一码事了。——第二十二条军规

7、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8、在甜蜜的梦乡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太阳升起,生存的斗争重新开始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的不平等。——总统先生

9、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10、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汤姆叔叔的小屋

11、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要由患难来促成的。——基度山伯爵

12、爱情应该给人一种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儿子与情人

13、对于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门。——失乐园

14、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霄特

1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

16、我从没有爱过这世界,它对我也一样。——拜伦诗选

17、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尤利西斯

18、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十日谈

19、就投机钻营来说,世故的价值永远是无法比拟的。——死魂灵

20、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阴谋与爱情

21、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荆棘鸟

2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

23、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24、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泰戈尔诗选

25、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傲慢与偏见

26、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27、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8、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也没什么关系。——安徒生童话

29、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

30、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世界经典名著范文2

陈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6月26日逝世,享年94岁。陈强银幕角色众多,却以反派形象著称,其实只塑造了《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中的两个反派。

凌元,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月20日逝世,享年94岁。凌元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演员,几十年来在银幕上扮演众多形象,多以慈母般老太太形象出现,《锦上添花》中胖大嫂是她的经典角色。《黑三角》中女特务于黄氏是她绝无仅有的反派角色,成为她晚年的代表形象。

史掌元,著名农民作曲家,2月13日逝世,享年91岁。史掌元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作曲家,被称为“他一手拿锄头种地,一手执笔写歌。”五十年代开始,他创作了大量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歌,其中《唱得幸福满山坡》《松溪河水盘山流》等歌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传世经典。

叶子,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奠基人之一,8月26日逝世,享年101岁。叶子有“话剧皇后”美誉,是中国话剧界德高望重的元老,舞台功底深厚。舞台和银幕上《龙须沟》中的丁四嫂成为她永远的符号。

吕念祖,中国内地第一代流行歌手,10月2日逝世,享年55岁。吕念祖早年以翻唱刘文正等港台歌星的歌曲著称,当年红极一时。他翻唱的《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让内地听众不知道歌曲原唱是谁。

吕恩,中国话剧界泰斗、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8月15日逝世,享年91岁。吕恩早年是话剧《雷雨》 中扮演繁漪的第一人,一生在话剧舞台上扮演了许多重要角色。晚年曾在电影《骆驼祥子》 中甘当绿叶。

唐江,著名军旅指挥家,3月4日逝世,享年84岁。唐江是全军资深指挥家,长年担任战友文工团的首席指挥,是《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首任指挥。

宋雪娟,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5月3日逝世,享年77岁。年轻时基本以阳光女青年的形象出现,后期多扮中老年妇女。最经典的是《铁道卫士》中的报务员何兰英,该形象时期曾经倾倒了无数男青年。

张瑞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6月28日逝世,享年94岁。她是中国红色文艺的代表人物,塑造了众多经典银幕形象,《南征北战》《李双双》《聂耳》,《大河奔流》让她得到“政委”的美誉。

徐雁,著名配音艺术家、译制导演,2月22日逝世,享年79周岁。徐雁是中国第一代译制片配音演员,早年为《保尔·柯察金》配音获得成功,后在朝鲜大型系列影片《无名英雄》中为俞林配音,同时在一些南斯拉夫影片中成为影星巴塔(瓦尔特)在长影的特定“代言人”。

李孟尧,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10月19日逝世,享年86岁。李孟尧是电影界的常青树,一生银幕角色很多,多为配角或反派角色,同时以扮演老农民、老工人见长。《红孩子》 中的大反派黄静波成为他标志性形象,《昆仑山上一棵草》成为他绝无仅有的主角。

李默然,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11月8日逝世,享年85岁。李默然是中国话剧界一面旗帜,银幕形象虽不多,但一个《甲午风云》 中的邓世昌足以让他名扬天下,“邓大人”成为他的代称。他银幕上塑造的那些“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大多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形象。

柏寒,著名话剧、影视演员,2月19日逝世,享年57岁。柏寒是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影视作品中,成为观众喜爱的资深演员。主要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城里城外》等。

王冰,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5月19日逝世,享年82岁。王冰是话剧界资深老演员。1975年在“聂耳、冼星海作品音乐会”上,任《黄河大合唱》朗诵。他的李鸿章形象引起强烈争议,但其表演才华受到各方高度肯定。

转贴于论文联盟

王志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9月16日逝世,享年77岁。王志刚的银幕形象多为官兵、青年农民、游击队长,早年在《苦菜花》《抓壮丁》《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后扮演《挺进中原》中炮兵团长周大明,成为他标志性形象。

白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4月26日逝世,享年92岁。白穆是以扮演反派著称的资深演员,一生大量角色多为配角或反一号,几乎是落后分子或被争取对象。主要影片:《两个巡逻兵》《春苗》 《难忘的战斗》 等。

艾世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6月2日逝世,享年96岁。艾世菊是享誉京剧界的著名丑角演员,戏路广阔。曾在现代京剧《海港》中扮演阶级敌人钱守维。

蒋英,著名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2012年2月5日逝世,享年92岁。蒋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培养出傅海静、祝爱兰、多吉次仁、杨光等享誉国际的歌唱家。

金毅,著名配音艺术家,10月29日逝世,享年57岁。金毅是后长影第一批电影演员,曾在《沙漠的春天》《创业》 《暗礁》中扮演角色,后投身配音艺术事业,成为长影新生代配音演员的代表,并且成长为著名配音导演。她为《罗马假日》 中赫本的配音成为经典。

陈传熙,著名电影音乐指挥家,1月27日逝世,享年96岁。陈传熙是中国电影界顶级指挥大师,一生为数百部影片的电影音乐担任指挥,其中一大批成为不朽经典。主要影片:《红色娘子军》《英雄小八路》 《林则徐》等。

陈汝斌,著名电影表演、配音艺术家,6月5日逝世,享年80岁。陈汝斌是国内顶级配音演员之一。他英俊潇洒,年轻时常扮演国军军官身份的中共地下党,成为众多影迷的偶像。主要演出影片:《寂静的山林》 《地下尖兵》 《兵临城下》。

黄宗洛,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6月30日逝世,享年86岁。黄宗洛一生以扮演小人物著称,被誉为“龙套大师”。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他在《茶馆》 中扮演的松二爷,达到该角色难以超越的高度。他早年在《锦上添花》中扮演过一个小角色,晚年无论在舞台,还是众多影视作品中,一直甘当绿叶。

世界经典名著范文3

“读名著究竟有没有用?”正方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一般地读书是这样,更何况读名著;反方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无用”……孰是孰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方看似都论据充分、言之凿凿。如果继续沿着这种不是“有用”就是“无用”的思维模式走下去,笼而统之地论断读名著或者可以致用或者毫无用处,则容易流于扯皮、空洞和以偏概全。毕竟,这些抽象的条条框框并非普遍真理,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不同时代的读书人所面临的千差万别的问题。

何况有哪一位(或一小撮)权威人士,能够突破其自身知识、思想的局限,全面、客观地规定一套必读名著,这些名著能够毫无遗漏地涵盖人类各个阶段的文化精华?20年代的散文作家梁遇春称那些开书单列必读书目的权威为“在我们青年旁边想用快刀阔斧来取我们的头者”,并且大喊:“还我头来!”对于试图打破一切陈规,喜欢我行我素的当代青年学子来说,这种叛逆心理更重。凭什么你规定的就算名著?《战争与和平》算什么!我偏说《鹿鼎记》是名著!你管得着吗?

笔者手边有一份清华大学所列的学生必读书目的书单,其中有古今中外文化、文学名著各20种。由于本文不打算讨论名著如何界定、权威列书单的做法是否有益的问题,所以暂且不去计较这份书单所列书目是否称得上为名著,这些名著又是否是全面,下面,我们来看中国文化名著书目(规定最低阅读量为三种):《论语》《孟子》《庄子》《孙子兵法》《荀子》《易传系辞》《吕氏春秋》等等。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到本世纪初,看看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在10岁以前在家塾里的诵读书目:《孝经》《论语》《孟子》《易经》《书经》《礼记》等,其数量远远超过清华的最低阅读量。再跳过几十年,40年代,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然而,到了80年代,叶圣陶为再版的《经典常谈》写序时认为经典训练在中学阶段只能间接接触,也就是说阅读《经典常谈》这样的书就可以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文史哲的学生有必要直接接触经典。90年代,大学生对这些经典名著产生“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读它有没有用?”的疑问,甚而喊出“逃避名著”的口号。从这条线索,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现代化的节奏正使我们一步一步地离离这些经典名著。

我们耗时费力,跨越语言障碍,去攻读古典名著,很可能得不偿失。这个弘扬古典文化的工作宜专门的学者去做,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去获取最大的信息量,这就使我们的眼光,更多地落在20世纪世界思想家、科学家的著作上。

本栏责编:骆 爽

世界经典名著范文4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罪魁祸首,但网络无孔不入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入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呢? 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孤芳自赏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1]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应运而生。一个高傲,一个时髦,当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还是报以咆哮。

【关键词】文学经典名著 ,网络文学 ,本体文学 ,戏拟

:11000多字节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 200元

世界经典名著范文5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文化典籍

1.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这个由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和解缙主持编撰而成,全书共22877卷,约3.7亿字的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编撰队伍累计多达3000多人,于永乐六年才抄写完毕,最终因惨遭浩劫使得目前仅存800余卷。

2.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这本由清高宗乾隆帝主持编修而成的大型丛书,是由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写而成的大型丛书,是覆盖了文、史、理、工、农、医等个门类学科的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并手抄有7部,乾隆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

3.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这部由北宋科学家沈恬于1031至1095年撰写而成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是有着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美誉,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等各个门类学科,在世界范围中有着极大影响的典籍。

4.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这本共三卷十八篇的著作,是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创作于1637年的世界上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收录有农业、手工业、机械、陶瓷、采煤等生产技术的中国古代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有着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美誉。

5.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这本由贾思邈创作于北魏末年的综合性农学著作,是共10卷92篇,系统总结了食品加工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治荒、黄河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的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有着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美誉。

6.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这本由徐光启创作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农书,是囊括了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总结了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的大型纯技术性农书,书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有用植物的栽培方法,至今也是农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7.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这本由张苍和耿寿昌增补和整理于公元一世纪的数学专注,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从春秋战国至汉朝时期数学成就的数学专注,其中首次阐述了世界数学史上的负数及加减运算法则,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8.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这部共52卷的本草著作,是由李时珍撰写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里流年,是集几千年的食物、药材的种植、收采、调制和一样供销于一体,内部设计饮食烹饪学、食物养疗学、医药学、动物学等多个领域,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世界科技史上最宏大的中医百科全书。

9.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是由孙思邈撰写在唐朝永徽三年的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共计30篇的综合性临床医著,有着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的美誉,并对后世的中医疗法,乃至国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0.史记

世界经典名著范文6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重申,旧经典才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急需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和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着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籍贯、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作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至上”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争取的一项是(3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在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参考答案

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