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范例6篇

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1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2

关键词:古诗词 列锦 修辞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十八个字九种景物,自古以来引起了不少文人骚客的遐思。十八个字讲述九种景物,其中非比寻常的魔力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列锦及其产生的美感。

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格。这种修辞格,由于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模式,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因而从表达的角度看,就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从接受的角度看,由于修辞文本隐去了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标识,这就给接受者的解读文本增加了困阻,但同时也由于表达者在语言文字上没有明确限定各语言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以更大、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大、更多的文本解构的快慰与审美情趣。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了列锦修辞格的原始形态:“草虫,阜螽”(《国风・召男・草虫》)。到了汉代诗歌中,这种列锦形态就非常普遍了,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都是这一形态的列锦形式。到了魏晋时代,这种形态的列锦则更加普遍,如“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三国魏・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青青河边草,悠悠万里道”(晋・傅玄《青青河边草篇》)等,也是《诗经》所创列锦模式的继承与革新。到了南北朝时代,特别是唐代,列锦的结构形式创新可谓达到了顶峰,不仅类型多,而且在诗歌中的运用也相当普遍。唐、五代以后的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格律诗中,列锦修辞格的运用仍然很活跃。宋诗中的列锦,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余靖《子规》)。元诗中的列锦,如:“踽踽荒村路,悠悠远道情”(倪赞《荒村》),“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戴表元《感旧歌者》)。诗之外,词、曲中列锦文本更常见。唐词中的列锦,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唐昭宗《巫山一段云》之一),“梧桐树,三更雨”(温庭筠《更漏子》)。五代词中的列锦,如“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冯延巳《酒泉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江山”(李煜《破阵子》)等。宋元明清各时代的词作中,列锦的运用也是常态。至于元曲中的列锦表达运用,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另有卢挚的“古道西风,荒丛细水,老树苍苔”(《云台醉归》)和“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箕山感怀》)。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作者在作品中描绘形象时,往往用最恰当的词语力求简洁、鲜明地表达形象的本质,力求让读者能体会到作者试图表达的意境,就像画家的白描,几笔勾勒,就能让人看到一幅个性鲜明的图画。在文学创作中,为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找出最恰当的词语,最能包涵作者思想的词语。而这种最恰当、最能包涵作者思想的词语,非名词莫属,因为它能代表形象的本质。张世禄先生在《音韵学入门》中说道,汉语以名词为中心。尤其是文学作品,以名词为中心,用形象传神,使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让人展开联想,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一般来说,一个句子能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很不容易,而名词直接铺排却能在较短的句式里描绘较多的意象,给人多种形象的立体感,做到“意则期多,字则唯少”,真正做到语言上的精炼简洁和内容的丰富化。

中国古典诗中列锦用得较多,所以我们才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在言外”、“辞不尽意”的说法。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此曲写天涯游子在秋天的感受。首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名词与名词衔接,无须动词作中介,却又能够使人理解作者所见所想。这就像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通过画面的组接,启发观众联想画面之外的涵义。秋郊的黄昏,乌鸦返巢,藤缠老树,失去依托的游子,面对这样的景色,不能不触动愁思。远处,小桥流水,村舍人家,显得宁谧而温馨,反衬游子离家心情的失落。再放眼望去,古道蜿蜒,瘦马踯躅,周遭一片寂寞苍凉。这三组景色,情味不同,在夕阳的照映下,统一构成富有韵味的意境。周德清《中原音韵》誉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人,均不能辩此”。确实,此曲所表现的艺术魅力,他人难以企及。整幅画面,在读者的想象空间中,有待空间位置实际的安排,或者应该说有待读者想象的“眼睛”重新“排演”。

又如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也是列锦手法的典型运用。两句精巧地用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无一动词,全靠场景的跳跃转换来生发感情;亦无一奇语,全靠诗人的巧妙剪接来创造意境。六个名词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写出老朋友十年间的暂聚与久别,漂泊与思念,惬意与失望,对比强烈(“一杯酒”与“十年灯”是少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则是“乐景”与“哀景”的反衬),从而起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这是一个典型的列锦修辞格运用,由于它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模式的约束,只以六个名词堆叠而成句,没有语法或逻辑上的标识或提示,因此表达上就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六个名词所代表的意象可以自由幻化出不同的情境、意象、内涵,遂使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的特质;在接受上,由于文本句法结构的松散性和语意、意象等的不确定性,遂使接受者的文本接受更具自由性,解读的兴味也随之增大,并经由不同接受者不同经验的补足而获取不同的审美享受。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作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词通俗,以白描见长的风格。这两句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全句由三个名词组成,名词“杨柳岸”、“晓风”与“残月”之间没有任何动词绾合,它们之间语法或逻辑上的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每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都是一幅景象。由各幅景象组合的景象则更是意象无穷,让人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咀嚼到无穷的意味。如果按平常的语法和逻辑规范来表达,说成“送别的那天晚上有月亮,我们在岸边吹着冷风”,则语尽意尽,形象感也不强。而“杨柳岸,晓风残月”荡开语法和逻辑的规约,直接以画面呈示,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3

最早的诗歌选集《诗经》就已经涉及中药名了。我们知道,《诗经》注重比兴,借助于景物的描写,如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在诸多描写植物的诗句中提到了许多用作中药的植物。笔者约略统计,《诗经》诗句中的药名约有十种以上,《周南・苯苡》中的“]苡”就是车前草,古人用来治疗妇女不孕和难产;《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中的“艾”,朱熹《诗集传》认为“艾,所以疗疾”,就是今天所说的艾草。屈原的诗歌也多次用到药名,《离骚》“纫秋兰以为佩”中的“兰”,明代李时珍认为是“省头草”(《本草纲目》)。当然,这些中药名在《诗经》及《楚辞》中出现,主要是为了描述劳动过程,抒情或象征,还不是真正的药名诗,但是在实际上却开了以药名写诗的先河。

南朝时一些诗人出于游戏的心理。重视文字技巧,有意识地把药名嵌用在诗句里,促成了诗歌和中医药学的融合,标志着一种新诗体的产生。唐代皮日休在《杂体诗序》中说:“案:梁元《药名》诗曰:‘戍客恒山下,当思衣锦归。’药名由是焉。”吴曾《能改斋漫录》也说:“药名之号,自梁以来有之。”梁朝君臣是药名诗的第一个创作群体。梁简文帝萧纲《药名诗》:“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嵌入了“合欢”、“苏合”两味中药名。萧纲与梁元帝萧绎为一代国君,沈约、庚肩吾是文学大家、文坛领袖,君臣唱和,上行下效,当时文坛创作药名等杂体诗的风气可见一斑。

诗人们有意识地把药名镶嵌在诗句中,虽然形式上还略显生硬,内容上略显空乏,但毕竟标志着一种新诗体的诞生。后人发现这种诗体表现功能的某些优越性后,欣赏之余,进而仿作,药名艺术才和谐地融入到作品中。药名诗的形成和成熟,南朝诸诗人的探索功不可没。

诗歌至唐代,无体不备,无体不工,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同样,药名诗的创作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众多诗人涉足药名诗的创作,药名诗的艺术性得到了不断提高和完善。如张籍《答都阳客药名诗》:

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

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此为答赠友人之作,描述与客相逢的时节、地点及当时景物。在赋诗应答中,二人心意相通,遂成莫逆。诗中嵌入四味中药:地黄、半夏、枝子(桅子)、桂心。这首诗运用了离合的技巧,即以前句句尾一个字,与后句句首一个字组成一味药名,如地与黄,即地黄;枝(桅)与子,即桅子;桂与心,即桂心。药名与诗情结合得天衣无缝。同样,皮日休《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第二首:

数曲急径:中细竹,叶舟往来尽能通。

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诗中上句的尾字与下句的首字相连就构成一味中药的名称,“竹叶”、“通草”、“远志”三个药名经过离合而成,既照顾了诗情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药名,显得奇巧。此外,皮日休有《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陆龟蒙便有《和袭美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相和;陆龟蒙有《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皮日休便有《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药名诗的趣味性与游戏性及其所展示的文采使诗人乐此不疲,常常互相唱和,乃至联句集体创作。皮日休与陆龟蒙是好友,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皮子文薮》载有他与张贲、陆龟蒙的《药名联句》诗:

为待防风饼,须添薏苡杯。――张贲

香然柏子后,尊泛来。――皮日休

石耳泉能洗,垣衣雨为裁。――陆龟蒙

从容犀局静,断续玉琴哀。――张贲

白芷寒犹采,青箱醉尚开。――皮日休

马衔衰草卧,乌啄蠹根回。――陆龟蒙

雨过兰芳好,霜多桂末摧。――张贵

朱儿应作粉,云母讵成灰。――皮日休

艺可屠龙胆,家曾近燕胎。――陆龟蒙

墙高牵薜荔,障软撼玫瑰。――张贲

畴鼠啼书户,蜗牛上研台。――皮日休

谁能将藁本,封与玉泉才。――陆龟蒙

这些药名联句要求作者即兴而发,且每句均隐含一味中药,其难度可想而知。全诗十二联,有二十四味中药,即防风、薏苡、柏子(仁)、、石耳(灵芝)、垣衣(乌韭)、从容(从蓉)、续断、白芷、青箱(子)、马衔(马钱子)、乌啄(土附子)、兰芳(兰草)、桂末(肉桂)、朱儿(珍珠)、云母、龙胆、燕胎(《别录》:胡燕卵)、薛荔、玫瑰、P鼠、蜗牛、藁本、玉泉(一名玉札)。句句藏药,处处是药,琳琅满目,药香扑鼻,读来令人兴味盎然,非才思敏捷、知识渊博者莫能为之。

宋代药名诗的创作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许多名家都有药名诗随着词的繁荣,药名词也开始出现。大诗人黄庭坚、王安石对药名诗颇感兴趣。黄庭坚不但有《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而且还有长达三十二句的《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王安石的《和微之药名劝酒》在一首十五句的七言诗里,巧妙地嵌入了十六个药名。大词人辛弃疾可以说是无体不作、无体不工,他的两首药名词都用《定风波》词牌,共写进了十一个药名,又较好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之意。如辛弃疾的《定风波》(其一):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育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词中的“木香”、“雨余凉(禹徐粮)”、“石膏”、“防风”、“常山”、“知(桅)子”、“海早(藻)”、“甘松”都是药名,几乎都是把词作中原有的词语拆开,再与傍边的字相合而组成药名。最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药名诗人”的陈亚,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曾说:“陈亚郎中性滑稽,尝为药名诗百首。”吴处厚《青箱杂记》说,陈亚是“滑稽之雄也”,而创作药名诗等游戏性较强的诗歌使作者从中得到了乐趣。陈亚从小由做“医工”的舅舅抚养,耳濡目染,药名自然熟烂于胸,加上敏捷的诗才、和善谐谑的性格,创作出大量的药名诗词也就是必然的了。陈亚现仅存四首《生查子》药名词,我们来感受一下其中一首: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时,犹未回乡曲。

全词嵌入10个药名,“相思”、“苦参”、“当归”、“樱桃”、“”是药名本字,“意已(薏苡)”、“白纸(芷)”、“郎读(狼毒)”、“远至(志)”、“回乡(茴香)”则借用了同音字。全词抒情自然而不着痕迹。并采用离合、双关等修辞方式,形成表达的多样化。词借药名抒发了妻子日夜怀念客居在外丈夫的真挚情感,相思之深、念归之意尽在词中,确是药名词的佳作。正如古人所评:“虽一时谐谑之词,寄托亦有深意。”

元代以后,戏曲、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诗词已不复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但仍有人偶尔创作一些药名诗词。元代诗人陈高的《药名诗》写到:

丈夫怀远志。儿女苦参商。过海防风浪,何当归故乡。

短短的四句小诗,缀入了“远志”、“苦参”、“防风”、“当归”四个药名,表达了家人对渡海远行者的惦念与期盼,读来朗朗上口又清新自然。《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也有一首药名诗:

自从益志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已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4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古诗词歌曲;演唱技巧;艺术修养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从体裁和形式上讲与西方的“艺术歌曲”并无大的差异,目的都是体现诗词的思想情感与意境。不同的是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格韵、节奏、音律,本身就是可以吟诵的,与音乐更好地融合,使音乐更有意蕴。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

古人读书喜欢“摇头晃脑”,是因为在清朝废科举之前,我们的祖先是用吟诵的方法去读书的。“摇晃脑袋”就是为了跟着诗句的节奏,更好的体会个中韵味,可见中国古诗词与音乐是早有渊源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古代的音乐家们作曲,如南宋作曲家姜白石创作的《杏花天影》、《扬州慢》等,这些属于早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们也可以称为古词古曲。第二类则是古词新编,是现代的作曲家结合新的创作意向、方法,同时又借鉴了我国许多民族音乐的特点所创作的歌曲,是吸收西洋作曲技法的同时,不断与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相结合,实践与探索的新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途径。”[1]这类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对我们来说比较熟悉,如青主的《大江东去》、石夫的《长相知》等。“中国古诗词歌曲的产生可上溯至春秋时代,大体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律诗、词体歌曲、琴歌、元散曲、明清小曲等不同体裁的演变,是历代声乐艺术的结晶。”[2]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赴欧学习西洋作曲理论回国后,他们将西方先进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的古典诗词进行再度谱曲,创作了一大批有中国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使古典诗词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与演唱的提高,文化部专门成立了“全国艺术歌曲推广委员会”,以促进中国风格艺术歌曲的发展,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极具中国风格的歌曲形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类代表。发展到今天,古诗词艺术歌曲已经在我国高等声乐教材与教学中得到普及。

二、学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积极作用

第一次接触古诗词艺术歌曲,就发现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和一般的歌曲不同,非常考验一个歌者在歌曲的整体布局、音色以及歌曲意象和韵味的把握。学习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应该从作品所需要的艺术特质去思考,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情感来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表达作品的音乐语言。现代高等院校音乐教育领域中常常出现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教学的重要曲目,如《我住长江头》、《枫桥夜泊》等。作为一名音乐与文学的爱好者、学习者,在不断实践以及教学的经验中总结得出,学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对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一)乐感的培养和丰富

在我看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与现代艺术歌曲最大的不同点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意蕴更深厚,对情感的演绎要求非常高。现代艺术歌曲的情感基本显现于歌词上,更为直白直接,情感的宣泄或高亢激昂或深情痛苦。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则不然,不管是表达喜悦还是幽怨,都隐藏在短短的诗词当中,婉转内敛,意味深长。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灵敏而丰富的乐感。对于古诗词而言,最好的普及方法就是吟诵,中国的古诗词与国外的诗歌不一样,中国的古诗词在与音乐结合时,不能完全的问字取腔,因为它本身对音高就是有要求的。所以我们只有吟诵出它的抑扬顿挫,体会它的美,才能真正的领悟诗中的意境和情怀。“首先,要情景结合的去进行学习和演唱,激发学生或听众的兴趣和热情。可以先从大家熟悉的作品开始,这样会更有亲切感,也更容易理解。其次,带着诗词本身的声韵吟诵,除了外在环境的营造更需要对作品内在的理解。”[3]这要求演唱者对歌曲的节奏感把握非常准确,太快了丢失诗词意境,太慢了显得拖沓繁复。诗词本身就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演唱者对歌曲整体及局部的结构层次要分明,有时往往一句转换结构,对乐感的表达要求无疑是严苛的。最后,我们要放飞局限的想象,去读懂“景外之情”、“诗外之意”。古诗词大多是意境深远,比现代文学更婉转、含蓄,所以要更好的读懂它、诠释它更需要合理的想象。想象空间是艺术创作最不可缺失的,每一次的演唱都是一次“二次创作”,只有正真明白个中之意,将自己代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去演绎作品。诗词本身的字数有限,且大都寓情于景,要在有限的字数中,既要唱出景物的画面感,又要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做到准确且稳定,细腻且灵动,有丰富的形象感又不失意韵。

(二)气息训练水平的提高

学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对演唱时的气息和咬字都有很大的促进。气息是演唱一切歌曲的基础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支撑。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要具备扎实的技巧与灵活控制气息的能力。因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应该是“重声更重情”,悠远的意境仅靠“气聚丹田”,气息的上下对抗并不足以表达;要强调气息的流动性和学会在放松的状态下拉紧,拉紧的状态下放松,做到柔韧有余、自然到位。不管是对气息的控制和身体的放松状态都讲究“度”的拿捏,只有在相对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同时保持音乐的流动性,结合诗词本身韵律与音乐特色,才能将诗词的思想情感更贴切的传达。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由于受诗词本身的韵律和节奏的影响,一般都是一字一音或一字多音的形式,这种形式对气息的稳定要求较高。此外,中国古诗词讲究抑扬顿挫,演唱时也要不失吟诵的韵味。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一字多音的词上下苦功,每一个音是气息均匀,渐强推送或者弱收。这些都要求演唱者准确把握每一个字的韵律,准确演绎。当然,除了状态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作品情感与音乐风格去调节气息的节奏。许多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当中经常会出现五度,甚至五度以上的音程跳跃,同时,部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因为艺术形象多角度、多层次表现的需要所以存在着音区、节奏变化复杂的特点。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对气息的训练和提升不亚于任何体裁的歌曲。其实,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气息方面对于演唱者的要求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因为所谓“意境”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情感表达的最高要求。而要用声音去营造“意境”,气息就是根本。“意境”本身就是抽象的,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想象和表现,以沉稳娴熟的气息去塑造声音,表达更广阔、更深刻的意境是每一位演唱者毕生的追求。

(三)提高吐字、咬字技巧

演唱歌曲特别是中国歌曲都要强调咬字清晰,字头字尾干净利落,而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而言,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艺术歌曲中歌词是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如果咬字太松听不清歌词,就失去了艺术歌曲的原则和魅力;也不能咬得太紧,把歌词咬得过死容易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破坏了音乐的统一性和连贯性。著名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姜嘉锵曾说过,古诗词的吟诵在咬字方面必须极其讲究“字清”。吟诵对准确的咬字十分严谨,准确、清晰是吟诵的首要要求。咬字的清楚包括要将汉语字音的声母、韵母以及声调表达清楚,其次就是是要将吟诵中“平长仄短”的基本节奏把握好。吟诵对吐字咬字的准确、清晰,对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有很好的示范作用。[4]一首古诗词的字数大都比较少,每句每字都是有深刻意义和作用。一首五言律诗20个字,七言律诗28个字,绝句也仅是40或者56个字,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包含情景、心境和意蕴,可想每个字的重要和不可替代。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替代性,才要求更精准的表达,对于每个字的发音、轻重都需要反复琢磨,演唱时才能把诗词本身的韵律结合音乐展现出来。与一般的歌曲不同,古诗词艺术歌曲对于字腹和字尾的要求会高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字腹要求圆润、拉长,字尾不要咬得太重。当然对于不同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和字尾要求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诗词的风格和意象作调整。只有把三个部分联系起来,做出准确的分析,才能达到语言的规范,而只有做到语言的规范,才能谈语义的表达。

(四)艺术修养与气质的培养

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人常常形容文人风度翩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貌长相,而是因为学识而散发出来的气质。“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众多艺术歌曲的其中一种,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是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5]学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意识;不仅能培养我们的文化底蕴,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品味。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依词作曲,所以可以说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由词而起,那么对于歌词的研究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案工作。要做到对一首古诗词理解透彻,需要对诗人或词人有详细的了解,诗词的表面描述的是什么,背后蕴含的深意又是什么,深入发掘和品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和艺术魅力。因此,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理解和欣赏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心境“美”的培养。只有将心境的审美层次提高,才能更好地塑造和构建学生的审美模式和层次。

三、结语

歌曲是诗词传播的触媒,古诗词歌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与乐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诗化意境,其演唱韵味之美,深化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意蕴,其伴奏和声之美,烘托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神韵”。[6]学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对于古典、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继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大赛上许多选手正演唱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不但能使我们优秀的古诗词文化得以传承,更能使中国文化的精髓得到推广和发扬。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意境深邃、魅力无穷,值得我们广大的声乐学习者去演唱和研究。

作者:彭静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J].人民音乐出版社.

[2]赵少英.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的历史迁延与现代复兴.甘肃社会科学,2012,02.

[3]谈亲旸.走进美的王国——谈中学古诗词审美教学.科技风.

[4]韦歌.中国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分析及韵味把握.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5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

初中语文的古诗的句式比较整齐,词的结构比较固定。古诗词语言精炼,闪烁着美的光彩,蕴含着美的情趣,但古诗词是用古汉语写成的,与现代文字有一定的距离。这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少的初中学生来说,要掌握好古诗词的知识会有不少困难。但是不管古诗词如何难教,教师都要注重指导学生朗读,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熟读课文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正音,提高阅读能力。古诗词距现在年长月久,诗词中有很多字的音和义与现在不大一样,例如苏轼写的《江城子》这首词中的“千骑卷平冈”的“骑”字,音jì,义:一人一马称一骑。又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字,音:cuī,义:疏落。这些音.义和现代不一样的字,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朗读时加以指点。

其次,古诗词的意蕴,很多并不在字句之中,往往在字句之外。让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头脑中再现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正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感情,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再次,很多古诗词节奏鲜明、押韵、讲究平仄,读起来婉转和谐。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注重抓住时代背景

教师讲古诗词,如果仅从字在面来分析,学生往往很难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真实情感。教师讲授古诗词,应先学习教材,认真钻研参考书,查找资料,熟悉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只有联系时代背景来分析全文,师生才能弄懂作者的真实感情和写作目的。例如授李煜所写的《相见欢》这篇课文,如果教师仅从字面上来分析,这首词是写一种比较深切的人生感受,是写离别的愁苦。如果不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课文,学生对李煜所写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就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师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李煜身为南唐天子,降宋后,在北方被囚禁。他所受的痛苦、所尝的滋味,自然与常人不同,心头所涌起的感情不知是悔还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并且不知道对谁说,所以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能联系时代背景来分析课文,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所表达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注重扣准诗(词)眼来分析课文

所谓诗眼或词眼,是指一首诗(词)中统帅整首诗(词)的中心,最精练和传神的一句、一词或一个字。

既然诗(词)眼是诗词的中心点,又最精练和传神,那么扣准诗(词)眼分析课文,就容易掌握其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诗词范文6

【关键词】创作背景 流派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语言凝练,蕴含情感,意境深远,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性情陶冶、审美观培养的极好教材,更是学生学习语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对初中语文教材里编选的几十篇“古诗词曲”,既要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明确古诗词曲教学的作用,又要紧扣“文学史”这条主线。笔者结合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古诗词教学,浅谈如下思考。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既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对作品内容及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又要立足现实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时代依托整个作品来领悟品味;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意象,并揣摩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来进行品味意境。同时要把握主人公的处境,做到这些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写了九种事物,而九种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游子思乡的悲凉心境。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抓住“格律和流派”

诗词曲的体裁特点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格律,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格律上的嬗变”。虽然,这不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就教材为我们选录的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来看,着眼点也正在“格律”上。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几十篇作品的整体,让初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些简单的“诗词格律”知识,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诗经》的语言以四言为主,到“汉乐府”已初步发展成了五言诗,通过教材注释了解了什么叫“汉乐府”。到唐代已经产生了十分成熟的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用韵:有五律、七律、五绝。五律的代表作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七律的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五绝的代表作有李白的《秋浦歌》等,七绝的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出塞》等。词的格律常识是什么,教材上基本没讲,教师也可适当补充。宋词的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入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唐诗、宋词还有流派之分,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以有助于学生欣赏这几十篇作品,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唐诗有边塞派、山水田园派等,前者的代表作品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者的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词有豪放派、婉约派等,两者的代表作品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李清照的《如梦令》。

四、掌握积累古诗词的方法,体会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著名学人邓拓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可见,积累有多重要。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多背古诗词呢?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发现,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我们认为必须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1)表演背诵法。

古诗词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学生背得快,记得牢。

(2)归类背诵法。

它是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色、或叙述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等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这样能促使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把握古诗词的脉搏,从而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村居》、《春晓》到《所见》、《小池》;从《山行》、《赠刘景文》到《梅花》、《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背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绚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的不同内容,如“爱国”、“送别”、“感恩”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总之,古诗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意境美,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使初中古诗词教学实F有效,课堂真正由低质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范娜.试析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核心素养”[D].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上一篇大雁塔导游词

下一篇ups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