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范例6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范文1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货币政策工具范文2

关键词 次贷危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利弊分析;启示

一、背景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紧缩,信贷紧缩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住宅投资急剧下降、企业投资急剧下降和个人消费支出的减少。信贷紧缩影响了实体经济,使美国陷入了经济衰退。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采取了定量宽松(QE)的货币政策并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IP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二、政府的应对政策

1.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的常规货币政策措施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品种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以及其他债权的买卖及回购交易等。鉴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比较猛烈,目前美联储已经很少通过这种手段进行调控了。美联储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次贷危机发生后,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于2007年8月首先降低了贴现利率后,释放出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目前,贴现利率已经降到0.5%的地位,为缓解金融机构资金压力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2.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创新

(1)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定期贴现措施(TeYnl Discount Window Program)是对传统贴现窗口的拓展,它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延长贷款期限上。美联储将这一期限延长到最长90天的时间。定期拍卖便利(Term Auction Facility,TAF)。即通过招标方式向财务健康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贷款。TAF的期限主要有28天和84天两种,2008年9月19日又增加了一种远期TAF,解决了在标准贴现窗口借款不活跃的问题。

(2)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它使一级交易商获得了与存款机构相同的进入贴现窗口的权利,一级交易商可以按存款机构同样的贴现率借款,资金数量取决于交易商的需要,而且利率是固定的,抵押物可以是各种投资级证券。2008年9月14日PDCF抵押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三方回购市场的抵押品。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是一项针对一级交易商的固定期限借贷便利。TSLF允许交易商以缺乏流动性的证券做抵押来投标,交换高流动性的国债。这项便利意图提高金融市场中国债和其他抵押证券的流动性,从而使金融市场的功能更加成熟。它不直接进行资金的借贷,不需要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TSLF头寸。

(3)针对货币市场的工具创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AMLF允许存款机构、银行控股公司和外国银行在美的分支机构以高质量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为抵押,从联储获得相应的资金,期限一般为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的到期日,最长不得超过270天。

(4)针对特定企业和法人的工具创新:商业票据信贷便利(CPFF),开创了美联储直接将贷款给企业之先河,有人称美联储由“最后贷款人”变成了“直接贷款人”,但CPFF对于缓解特定企业资金紧张具有重要意义。

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便利(TABSLF)。所有拥有合格抵押品的个人、法人均可以参加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便利,可以将近期发行的美元计价的AAA级的ABS(包括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信用卡贷款和其他中小企业贷款等)抵押给美联储,从而获得相应的融资支持。

三、货币政策创新的意义分析

美联储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通过货币工具创新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维持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防止信贷紧缩和经济衰退,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为了解决实体流动性问题,美联储不得不代替金融部门承担了融资功能。利用TAF、CPFF、TABSLF等创新工具,在极端市场条件下履行“最终贷款人”的同时承担了“第一贷款人和惟一贷款人”的角色,对稳定经济金融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创新货币政策也存在一些弊端:(1)流动性短缺、流动性陷阱与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2)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的断裂,(3)美联储与财政部的关系及独立性问题值得关注,(4)“输血”和“疏通管道”同样重要,(5)未来通胀风险不容忽视。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1.实行多元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作用

多元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有利于危机时期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对政策工具进行创新, 央行工具箱中储备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大有裨益。

2.在灵活使用非常规政策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条件和原则

非常规政策只有在市场严重失灵的前提下,当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损时才启用, 不能将之运用于干预市场的常规手段。

3.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流动性监测在金融危机救助过程中意义重大

货币政策工具范文3

值得注意的是,与具有成熟市场经济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一向完成得非常好,显然这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密切相关。

中国的中央银行是在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推动其货币供给量指标的执行。现实中这种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执行通常体现出一种“倒逼”的过程,即货币供给或贷款的产生是在有关部门大力发展经济的行政指示下由商业银行强行启动去寻找“合适”的借贷款人。而这些合适的借贷款人大多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

那么这种以行政手段推动货币供给的倒逼过程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形成通常来自于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贷款使企业的投资项目得以启动,进而产生乘数效应并带动一系列的需求。这样的贷款显然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相反地,如果贷款是倒逼的,即它并不出自于投资或生产的需要,则它对经济的增长毫无促进作用。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而货币供给量则以13%的速度增加,这足以说明许多贷款实际上是无效的。

其次,新货币的创造同时意味着贷款的增加。如果贷款并不是用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则就其本身来说,它仅仅体现为一种在给定生产规模下的流动资金的增加。显然,此种贷款只能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目前,中国国有企业占用2/3的工业贷款,但只创造了1/3的工业产值,这足以说明国有企业资金使用的低效。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贷款同时也是一种债务,贷款的增加意味着增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尽管现实中许多国有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来进行非生产性金融投资,如购买债券和股票等,然而由于贷款本身不能像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那样带来乘数效应,并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它在宏观上起到了增加整个社会债务风险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一直是以13%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这显然意味着债务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CDP的增长速度。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实行的这种计划性的货币供给政策对商业银行所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因此,货币当局应尽早放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利用利率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按照利率规则,中央银行应根据宏观经济的形势随时调整其目标利率。目标利率可以是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利率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对于前者,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活动等对商业银行的储备金进行调节,并进而影响它;对于后者,中央银行本身具有法定的权力去制定它。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也应随时公布其目标利率的目标值,这不仅可以体现中央银行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判断,同时也容易使中央银行通过市场机制使银行间的拆借利率自动地趋于既定目标值。

货币政策工具范文4

关键词:货币政策;作用;有限性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60-02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实现一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手段的总和。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这些政策工具,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根据资金流向进行分类,可以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总量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本文主要对这“三大法宝”的作用和有限性进行分析。

一、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提取现金扣除利息的比例。对中央银行来讲,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的升降,影响市场利率的升降,从而影响信用的规模,同时影响社会预期,具有抑制投资的作用。

(一)有效性分析

1.票据贴现自偿性保障信贷资金安全。贴现放款或者抵押贷款是一种自偿性债务关系。这种自偿性贷款以商品真实交易为基础,以真实票据为抵押,因此确保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以及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极大提高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果。到期日前票据可以流通、贴现,企业之间承兑票据,企业向银行贴现票据,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由此扩大了流通空间,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极大的提高了全社会的资金利用效果。

3.调整产业结构。中央银行可根据再贴现票据观察和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产业结构指导。通过审查各种贴现未到期商业票据,可以了解各产业、各行业的生产销售状况,及时与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对照,发现差异和问题,并及时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部门提供指导,发出支持或限制某些行业的信号。

4.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协调经济的外部和内部平衡。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经济的外部和内部的平衡已成为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目标。发展中国家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表明,短期性国际游资对一国经济有极大的破坏性,而长期性外资则是可利用的。

(二)有限性分析

1.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因为商业银行是否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由商业银行自主判断、选择。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提高再贴现率也不一定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在经济萧条时期,调低在贴现率,也不一定能够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

3.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而言,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都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三)当前问题分析:再贴现政策作用力减弱

再贴现政策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供给起到总量调节效应;二是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但在当前,它在这两个方面的效用都受到了挑战。首先,中央银行在调整再贴现率的操作中本来就处于被动地位,其效力强弱与金融机构对再贴现途径融资的依赖程度成正比。当前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充裕,资金需求压力不大,而且金融创新也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而不必依赖央行的再贴现,再贴现的政策效力便随之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以政府债券和央行票据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借入准备金在再贴现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这种方式不受再贴现条件的约束,使得中央银行有关合格票据贴现的规定逐渐丧失作用。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在中国,中央银行发现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恶化的可能,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增加了上交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超额储备金大幅度减少,贷款资金供不应求,于是提高贷款利率以满足社会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作反操作。因此,中央银行可以按此原理调节经济,控制全社会的信用货币流通量。

(一)效果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强的工具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保证存款机构资金的流动性;二是可以使中央银行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于再贴现,再贷款或办理清算;三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这一政策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2)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正常发挥作用。(3)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果提高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冻结了相应的超额准备金。(4)即使存款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二)局限性分析

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因操作简单,可控性强,成为各国政府最受欢迎的一种政策工具。但其操作时的负作用也很大。

首先,其操作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极大困难。中央银行经常变动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略有变动就会把银行少量的超额准备金一笔勾销。银行只能被迫调整贷款项目,有时处于资金严重周转失灵状态。其次,存款准备金率弹性小,容易引起经济波动。每变动1个百分点,可以引起几亿资准备金变动,又带动几倍贷款额、货币供应量变动。如美国会引起数十亿准备金、数倍贷款额变动。因此在西方,准备率被称为“威力巨大但不宜常用的武器”。

(三)当前问题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逐渐弱化

从理论上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种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中国对备付金支付稍低于法定准备金的利息率,从而降低了备付金的成本,这使中国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率较高。同时,存款准备金与再贷款有很强的关联性,中央银行集中起来的存款准备金又会以再贷款的形式返还给商业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力。

三、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最早为英格兰银行采用。当时为了维持国库券价格,公开买卖国库券,1913年为美国采用。

在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信用规模等,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其作用机制是中央银行卖出的有价证券,首先影响货币供应量,紧缩银根,同时提高市场利率、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从而缩小整个社会信贷规模,紧缩全社会投资规模和社会总需求,最后降低通货膨胀率,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但同时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就业率下降。相反,当中央银行买入有价证券,政策效应则相反。在中国,由于国债市场规模不大,央行用以操作的国债数量不足以冲销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央票逐渐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一)公开市场业务特点和优势分析

1.影响面广。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对象比贴现率和准备率更为广泛。贴现率和准备率的作用局限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公开市场业务作用除银行系统外,还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集团、公司和居民个人。

2.主动性强。公开市场业务效果明确,中央银行可按自己意图,把货币流量控制在自己所期望的规模内。如中央银行认为需增加几十亿货币量,就可等价地买入公开市场上的有价证券,同时就把几十亿货币量按计划投放到了市场上。而贴现率和准备率只能间接地鼓励或限制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可以按上级意图行事,也可以不按上级意图行事,从而使中央银行无法准确控制货币量。

3.弹性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形势随时决定证券买卖,并随时调整买卖的有价证券量,而贴现率和准备率不能频繁地变动。

4.操作灵活。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可以按调节目标,选择长中短有价证等,如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国库券分别影响短期或长期利率,有时甚至进行反方向控制。

(二)公开市场业务适应性和条件分析

公开市场业务虽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顺利实施:首先,公开市场业务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包括一级和二级证券市场。其次,中央银行有权威性,处于金融领袖地位,并且拥有雄厚的资金力量和操作证券买卖的权利。最后,信用制度发达,人民有使用票据的习惯,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视与遵守存款准备金、贴现率等制度。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以贴现率为主,其优点在于不但适应中国金融资产结构,而且安全性强,有利于稳定经济,并有业务不断向中西部扩大的趋势。以存款准备金率为辅,因为其易引起经济的波动,但却因见效快在近期很重要。公开市场业务将成为未来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但在目前受国债限制运用困难。我们只有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应奎.宏观经济调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2]周炼石.宏观经济政策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

[3]何德旭,姜永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调控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货币政策工具范文5

关键字:货币政策 利率政策 存款准备金 股价变动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7-029-04

一、研究背景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股票市场是国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整对其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存款准备金率则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00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共14次调整利率,其中包括7次上调和4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上升至4.14%,之后又下调至2.25%;25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中19次上升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2次上升1个百分点,2次下调0.5个百分点,1次下调1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1次下调1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7%上升至17.5%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15.5%,目前逐步回升至16.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在下降至13.5%后,一直未被上调。而在此期间,中国股市走势亦可谓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从998.23点扶摇直上突破6000点大关,而后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与股市泡沫的破灭,指数急转而下迅速跌至最低的1664.93点,目前仍在2500点之下徘徊。因此,本文主要以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试图探析在牛熊市之中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货币政策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已经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与分析,但结论各异。

(一)利率方面

第一类:利率股价变动关系与理论相一致,即利率与股价负相关。国内方面,肖海燕、化冰和张涛(2003)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从1998年7月1日的降息开始,伴随每次降息,综指当日都出现上扬,表明市场逐渐走向成熟。郭金龙、李文军(2004)利用Ross的套利定价模型研究了利率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认为股票的均衡价格与利率负相关。国际方面,Berkman(1978)以M1作为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变化和股市价格变化之间存在着逆向变化的关系。Thorbecke和Alami(1992)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股票收益和联邦基金利率之间有显著逆向联系。Jensen和Johnson(1993)考察了贴现率变化前后的长期收益率变化,观察了贴现率变化对宣告前(-15天- -1天)收益、宣告期(0天-1天)收益和宣告后(2天-60天)收益的影响。发现在这三个阶段内,贴现率变化对股票收益都产生了逆向影响。Patelis(1997)以货币供应量和贴现率的变化作为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考察了1977年-1984年期间内货币政策变化对股市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宣告与权益价格都存在显著的逆向变化关系。

第二类:利率波动对股价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长短期反应不一。唐齐鸣和李春涛(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对降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对各次降息的反映不一样:降息有时未能引起股价上涨,反而使股价显著下跌,这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制约股市的发展。屠孝敏(2005)认为就短期效应而言,股票价格与利率负相关,长期而言,股价变动趋势主要由利率和公司业绩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共同决定。平,龚玉荣(2006)以1996年至2004年中央银行的9次利率调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事件研究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短期和长期影响分析,发现股市对各次利率调整,特别是降息效应,并未充分体现出来,但从长期来看,利率政策对股市有显著影响,利率政策与股市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孙伶俐(2008)通过事件研究分析方法发现,利率调整公告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没有确定性关系,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要结合当时的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市场情况具体分析。林峰(2009)认为中国股市与利率变动关联度短期较差,但在整体趋势上表现出“利率中心下移,而股指重心上移的特点”。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方面

第一类: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不大。国内方面,孙华好、马跃应(2003)用动态滚动式的VAR方法,对1993年10月到2002年6月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所有的货币供应量对股市都没有影响。学者杨伊莱(2007)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对股市的影响形成中性。夏韬(2007)通过分析中国货币供给现状,结合货币供给量(M2)的变化,对央行实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有效性检验,得出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有效性。国际方面,Lastrapes(1998)利用七国集团各成员国和荷兰的数据对货币供应量的突然变化与股票价格短期反应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通过VAR模型观察到货币政策的作用结果是很微弱的。

第二类: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价有一定影响。王晓芳、田军伟(2002)研究认为,货币供应量(M2)与上证指数关联度较大,反映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陈志行(2004)通过分析历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发现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影响主要是滞后反应。而国外学者Hardouvelis(1987)利用事件研究法对后两个子区间(1979年一1982年和1982年一1984年)进行了检验,发现两个子区间内货币供应宣告与权益价格都存在显著的逆向变化关系。

本文与同类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利率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共同作为影响股市的重要变量,而非单一描述其中一项;并利用2004年至2010年2月间数据,系统描述在中国股市处于牛市与熊市的两个极端情况下两个变量与股市的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单一变量的局限性,使相关结论更加稳健;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更为详细具体地阐明了最近5年利率与存款准备金变动对股市的影响,丰富完善了此领域的实证研究。

三、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机制

(一) 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主要机制

股票价格和股票交易量是衡量股市活跃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因股票价格更为直观反映股市活动趋势,本文仅以股票价格作为研究指标。

根据股票价格理论,股票价格主要决定于股票预期收益和贴现率,其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P为股票价格,Dt为第t年的股利,M为股票出售时的价格,i为贴现率。从上面公式可看出,股票价格和预期收益正相关,与贴现率负相关。

从企业层面看,提高利率会使公司贷款成本会相应提高,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而对公司利润产生连锁作用从而降低股票价格。而降低利率则会使公司借贷成本减少,从而提高预期收益,提升股票价格。

从投资者角度看,利率的提高会对靠银行信贷进行股票抵押买卖或实行保证金买卖的短期股票交易带来较大影响,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使股票价格下跌。

(二)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主要机制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比例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仅以法定存款准备金为研究对象,对于超额准备金暂不作考虑。存款准备金的初始作用是保证支付,但它在无形中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历年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即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大, 会导致货币需求相应增加。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股票市场。

理论上, 货币供应量公式表示为:Mi=B*[(1+k)/(r+k+e)]

其中, Mi(i=1,2)为货币供应量, B为基础货币, 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k为现金存款比率、e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k)/(r+k+e)为货币乘数。我们所知,除 r由中央银行决定外, k由社会公众行为决定, 相对比较稳定, e由商业银行决定, B则由中央银行加以调控, 如进行公开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对政府的透支和贷款等。而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1或M2)对应的k不同, 因此,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具有不同的货币乘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必将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降低股市的货币供应量,导致股票价格指数趋于下跌。反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导致股票价格指数趋于上涨,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和投资, 使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较以前得到较大改善, 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反之,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消极影响。

四、近年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本文以2004年以来我国存款利率的12次调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24次调整为依据,选取12次存款利率,24次存款准备率调整当日(D日)的股价、调整前一个交易日(D-1 日)和后一个交易日(D+1日)、前五个交易日(D-5 日)和后五个交易日(D+5 日)、前十个交易日(D-10 日)和后十个交易日(D+10 日)股价变动。

为了与利率调整保持一致,笔者把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4月25日至2007年12月25日,此阶段存款准备金率14次上调,与利率政策相一致。

第二阶段: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6月25日,此阶段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与利率政策相背离。

第三阶段:2008年10月15日至2008年12月25日,此阶段存款准备金率下调3次,与利率政策相一致。

第四阶段:2010年1月18日至2010年1月25日,此阶段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无利率政策。

五、对传统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性分析

(一)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前股价波动未提前作出反应

由表1可知,利率调整前股价波动毫无规律;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前,股价波动呈上升态势。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前,股价下跌趋势显著。这表明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前,市场并未提前作出反应。

(二)利率作用机制、存款准备金率作用机制在牛市中的弱效用

由表1可看出,利率上调后,股票价格经过短暂的上升,一直保持平稳态势。显然,这与利率作用机制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利率政策外,还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行业因素、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经营状况等息息相关。2004年,中国股市逐渐走出熊市进入平稳阶段,但在2006年初,中国的股市却出现了迄今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牛市。在2004年之前,中国利率下调8次后一直在低点徘徊,中国政府主张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大量社会资金为追逐高风险下的高额利润,从实体经济过度流入虚拟经济,这是造成股市虚假高涨的可能因素之一。虽然政府以期通过加息缓解股市、经济过热等现象,但2004年10月29日至2007年12月25日,中国仍处于低利率阶段,因利率起点过低,加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股市状况。并且在大牛市中,投资者因超额收益的增加而变的不理性,在股市一片大好和自身追求更高收益思想的驱动下,大多数投资者仍然选择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因此,在此期间的利率上调政策即无法遏制住股市的狂热,亦没有催生股市的疯狂。

而存款准备金方面,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股价波动呈一定规律性,即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股价上涨,这同样悖于存款准备金率作用机制。究其原因,与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息息相关,可以看出央行为了抑制流动性、经济、股市过热,在2004年至2007年间采取了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两种货币政策搭配执行的举动,但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这表明在大牛市中,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低效性。

(三)利率作用机制、存款准备金率作用机制在熊市中的低效能

利率方面,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利率下调后,股价波动呈现规律性,即利率下调,股价下降,这也与利率作用机制相违背。而主要原因则是2008年开始,我国股市进入急剧下跌的大熊市,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资本外逃,股市状况急转而下。央行为了稳定经济,恢复股市信心,尽可能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连续降息5次,仍没有阻止股市急剧下跌。这表明降息无法树立公众信心,在股市一片利空的情况下,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持悲观态度。相对于低收益,零风险的储蓄,即使央行再次降息,投资者也不会铤而走险重新进入股市。而2008年11月26日, 央行为了缓解经济形势,采取一年期存款利率一次性下调108个基点的政策,终使上证指数在利率下调后出现上涨,相对其余3次降息政策,可谓效果迥异。这表明在熊市里,只有较大幅度的降息,才有提振市场信心缓解股市颓势的可能。

而对于存款准备金,由表1我们可知在第二阶段存款准备金率是上调的。上调后,股价呈规律性波动,即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股价下跌。这与存款准备金率机制相一致。这是由于自2008年初,中国股市过热现象开始消退,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大量资本逃离股市。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更使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加速减小,从而导致股价下跌。但在第三阶段存款准备金迅速下调,股价波动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股价下跌。显然,这也不符合存款准备金率机制。究其原因,仍是2008年的大熊市所致。这表明,在金融危机,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央行通过降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两项政策双管齐下,以图重拾市场信心、抑制经济过冷的做法,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因此,在大熊市中,货币政策工具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六、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利率机制与存款准备金率机制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规律。在一般环境中,利率机制与存款准备金率机制作用明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价反方向变动,即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股价下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股价上涨。但在特殊的牛熊市中,利率机制与存款准备金率机制作用减弱,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价可能产生同方向变动,利率政策及存款准备金两大货币政策工具既无法缓解牛市的上涨,亦无法改变熊市的低迷。

参考文献:

1.陈志行.浅析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N].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9).

2.方立.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

3.高俊峰.浅析利率变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以深圳股票市场为例[J]. 财经论坛,2006,(1):272-273.

4.郭金龙,李文军.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6)

5.林峰.我国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J].经济论坛,2009,(10).

6.唐齐鸣,李春涛. 中国股市降息效应的统计分析[J ] .统计研究,2000 , (4) .

7.屠孝敏.利率调整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肖海燕,化冰,张涛.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股市的冲击效应分析[J ] . 证券市场导报,2003 , (7) .

8.孙华好,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7)

货币政策工具范文6

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农”;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9-0025-03

一、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应用与支持“三农”效果分析

(一)支农再贷款是当前基层央行最直接的支农货币政策工具

1999年,人民银行启动了支农再贷款政策。从基层央行的实际操作来看,支农再贷款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直接性、可操作、见效快的特点,对增强了基层央行支持“三农”调控能力,改善农村资金紧缺局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其支持“三农”发展政策效果较明显。

支农再贷款的持续滚动注入,政策效应明显。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壮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增强基层央行支持“三农”调控实力。以通辽市为例,1999-2009年5月近十年间,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累计对辖内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87.42亿元,至2009年5月末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12亿元。支农再贷款发放,有力带动通辽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增加,自1999年至2009年5月,通辽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由3.59亿元增加到51.02亿元。二是缓解了农牧民种地难问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1999年,通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28元,全年收入仅能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用于农业生产的自我积累能力几近为零。由于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了资金,对农户再贷款的覆盖面达70%,每户农民平均贷款2000元,解决了种地无资金的困难。三是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有效提升了支农深度。

(二)区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为引导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在2008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环境下,人民银行出台存款准备金政策时规定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为其节省了可用资金,增强了其信用扩张能力,并且极大促动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积极性,2009年5月末通辽市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平均比例达到70%以上,发挥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

(三)再贴现业务不断萎靡,再贴现政策效应逐渐趋弱

自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利率调整,为“三农”经济发展及中小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调控作用。2009年年初,中央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通知》,以增强再贴现政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在农村地区效果不是很明显。以通辽市为例,自2000年以来,通辽市再贴现业务规模一直很小,2002年停办,其政策功能在基层基本消失。虽然2009年中央银行出台了新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再贴现业务仍然难以开展。

(四)“窗口指导 ”注重金融业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层人民银行运用“窗口指导”积极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的服务,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以通辽市为例,2009年人行通辽中支通过“窗口指导”工具,下发金融业支持“三农”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和正确领会国家加强支持“三农”货币信贷政策意图,促进辖内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给予利息补贴及技术支持。使2009年通辽市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贷款3.08亿元。通过“窗口指导”途径,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和正确领会国家支持“三农”的货币信贷政策意图和贯彻落实情况,提高了货币信贷政策的有效性。

二、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弱化

(一)从货币政策工具制定者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形成机制时滞,与农村金融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1.支农再贷款作为导向资金,其政策规模及期限不适应农村金融现实需求。一是支农再贷款额度总量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额度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呈现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农村经济、农业、农民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支农再贷款的需求更加突出,但支农再贷款规模总量有限,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量。二是支农再贷款的期限规定与新形势下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根据有关规定,再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最新的管理办法规定,可展期但最长不超过两年。但农村金融需求整体时间相对延长,资金供给的期限与对资金需求的期限不匹配,影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导向作用发挥。

2.再贴现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影响其对“三农”支持作用。中央银行于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意图以增强再贴现政策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再贴现利率背离了市场价格水平,农村再贴现业务开展不积极,至今通辽地区再贴现规模仍为零。使得再贴现政策工具作用在基层难以发挥。

(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缺乏行之有效手段,执行效果不明显

1.部分货币政策工具落实难。目前,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窗口指导等,各级分支机构只具有再贷款、再贴现、窗口指导等工具操作权限,而且调控权层层削减,地市级人民银行依靠部分再贷款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工具引导其信贷结构调整显然比较乏力。

2.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权威性不够,其执行效果不明显。如“窗口指导”政策,由于原则性指导较多,而且对金融机构缺少奖惩措施,影响其执行效果。如人行通辽中支利用“窗口指导”积极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但因农村地区无抵押物、贷款期限长等原因,截止2008年末辖内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仅820万元,2009年以来尚未发放,指导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三)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对象角度分析,由于商业性目标及考核机制等因素,弱化了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导向作用

1.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目标,弱化了基层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如通辽市人民银行实施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商业银行由于受自身经营效益的驱动,农业贷款额逐渐萎缩,2009年5月末农业银行农业贷款余额为33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925万元,政策效果不明显。

2.考核机制不合理,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执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受系统内年终经营目标考核引导,注重规模扩张,易偏离货币政策目标。如2008年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过快增长,但商业银行执行的结果却是以中小民营企业、农业贷款为主的短期贷款被压缩,而以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仍然保持大幅增长。

(四)货币政策运行机制不畅,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效力的发挥有赖于传导机制的通畅,而传导机制的顺畅又依赖于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微观主体的敏感度。而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影响了货币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效果。

而在微观主体层面,农村产业因为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而现在又缺乏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因此高风险的农业投入使银行业顾虑重重,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阻滞。

(五)货币政策工具社会认知度低,货币政策功能难以发挥

如在对农民对货币政策工具认知度调查,有38%的农户不知道国家的支农再贷款政策,还有一部分农户将支农再贷款等同于“扶贫贷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信用社担心政府部门利用此项政策对其业务进行干预,从而淡化了对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使得政府部门一些应有的协调工作没有跟上,从而影响了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提高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效能的建议

(一)完善现有涉农货币政策工具功能,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效能

1.调整支农再贷款政策,完善管理,优化运作,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一是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投放。以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从而支持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贷款质量和盈利水平,以新增优质贷款来盘活存量和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二是适当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增强再贷款掌握上的灵活性。三是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在政策上注重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不仅要支持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还要涉足农村规模企业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2.扩大对农村地区企业的票据再贴现规模,适当地向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在再贴现利率上,考虑农村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在再贴现的条件上,调整具有再贴现资格的票据种类,体现出对农村地区建设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向农村地区流动。在再贴现的管理体制上,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简化再贴现手续,以此推动和影响区域票据市场的发展,使再贴现成为基层央行调控区域票据市场及传导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3.建议赋予基层央行窗口指导一定的“硬约束”功能,如建立货币政策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对金融机构负责人执行货币政策约见谈话制度等,增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可操作性。

(二)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基层央行应不断创新,探索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新途径,促进其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前瞻性分析研究。不断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新途径、新举措。基层央行在总行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对制定符合辖区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的区域货币政策工具做一些必要的探索和实践。三是基层央行应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宣传,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要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货币政策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对实施货币政策的认同度。

(三)创新农村信贷,适应农村资金新需求,使货币政策工具落到实处

若要使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发挥实效,必须保证货币政策工具导向与金融机构行为协调一致。金融机构必须在农村经济实体中寻找到“切入点”(即在信贷资金安全前提下的可贷对象)。那么面对当前“三农”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新变化,决定农村金融实体必须创新农村信贷产品,调整信贷结构,适应农村资金新需求,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使农村金融实体与货币政策工具协调一致。

(四)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行环境

一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行环境,使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加快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村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广农业保险,提高农户的抗灾能力,分散农业信贷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利益所得。同时建议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业务应给予政策优惠,以刺激他们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为农村金融的信贷投入提供风险补偿,保证农村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从而确保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

课题组组长:王德文

课题组成员:王竟宇白云香

上一篇幽默三国

下一篇绿色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