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监管范例

货币基金监管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1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投资基金设立初期,我国管理层让投资基金担负起稳定市场、培育市场机构投资者、树立市场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的重任。从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到老基金的整顿扩募,再到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开放式基金的试点以及快速增长,都由监管部门全权审批负责。这种以政府推动基金成长的模式促成了今天我国的基金业。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市场共有627只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产净值2.68万亿人民币。开放式基金共有593只,管理资产净值2.55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基金资产净值的95.14%;封闭式基金45只,管理资产净值1241.89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基金资产规模的4.86%。基金资产净值占股票流通市值的17.91%。从1998年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实现了从封闭式到开放式、从资本市场到货币市场、从内资基金管理公司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最初以券商为主导设立基金公司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参与设立基金公司的历史性转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稳定增长,基金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主体行为不断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同时QFII、保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格局,整个基金业健康的发展。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来自于外部资本市场的环境的影响,也来自于投资基金自身发展的不足。

(一)基金品种不断丰富、但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大类齐全,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保本型、货币型基金均初具规模。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市场共有627只证券投资基金(包括QDII)。其中,股票型基金253只,混合型基金144只,债券型基金128只,保本型基金7只,货币型基金61只,ETFs/LOF基金共32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品种的多样性上与国外相差无几,但结构上仍存在较大的差别。图1中显示,证券投资基金中偏股型基金的占比超过80%,高风险基金为主体。在实际运行中基金结构受证券市场的影响,波动性较大。而在美国的共同基金的资产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股票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分别各占40%左右,高风险和低风险基金平分秋色,较为稳定和均衡。

(二)基金业绩表现与投资者预期尚存差距

专家理财是投资基金区别于其它投资工具的一大特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投资基金总体没有发挥出专家理财的优势。在2008年末,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暴跌,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各类投资者持股期限相同的话,按持股占比和亏损占比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的总体亏损程度远小于包括投资基金在内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另外,在2006年度牛市中上述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的总体盈利程度也好于投资基金在内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三)机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我国机构投资者中,投资基金占52.7%,养老金所占股票市场的份额仅1.7%,相比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世界银行资料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共同基金共管理着3.874万亿美元的养老金,占所有养老金资产的25%,占共同基金资产的36%。由于养老金以获取长期投资回报为目标,其投资行为相对稳定也有益于整个市场的稳定。(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人才不断流失近年来,基金经理“改换门庭”的消息不绝于耳。根据晨星中国的研究报告,2006年共有130只基金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其中104个公告属于基金经理离职,占295只基金总数的33.88%。2008年有3成基金的基金经理由于各种原因调离职务,共涉及97人次;而在2005年,共有87位基金经理被公告调整岗位。由此可见,基金经理流动的加速性,必将对原来所属基金造成一定的冲击。为此,保持基金收益稳定,留住明星基金经理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投资基金活动的母体—中国资本市场

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投资基金的发展有赖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投资基金作为连接投资者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中转通道,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是投资基金的市场基础。规模庞大、结构完善、功能互补、流动性强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一方面能够使得投资基金在总体上不因某一市场(如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的疲软受到长久影响,形成一种基金业内部结构合理、总量保持增长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为投资基金的品种创新、分散投资与组合管理提供了可能。显然,如果证券市场不能提供质量较好、品种繁多和数量庞大的投资工具可供基金选择,其品种的不断创新、组合管理和风散风险等将受到极大制约。

(二)加强基金投资文化建设

投资基金业绩表现差强人意,除了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外,投资文化的缺失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美国基金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成长的市场化过程,在不断在规范中和发展中其行为规范和投资理念走向成熟。形成了以基本面学派、技术面学派与行为金融学派为主线,其他非主流投资理念多样化发展的局面。与之相比,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是一个行政体制催熟的模拟市场化过程。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将是未来我国基金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基金业必须走出现有的发展模式,由追求基金规模的发展转向注重基金产品多样化发展,转变过于依赖个人能力,过于依赖市场行情的状态。这需要我们对投资理念和投资理论有着深入的认识和实践,营造一种价值化、多元化、开放的投资文化,领引投资者走向成熟。

(三)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实现均衡发展

我国机构投资者目前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远小于投资基金,造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正在遭受收益率“倒挂”之苦。鼓励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既有利于解除保险公司的困境,又能为证券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同时还有利于优化我国机构投机者的结构,促进机构投资者的长远发展。此外,我国还应该大力发展养老基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增加长期投资者的比重,建立起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多种机构投资者共同发展的合理结构。

(四)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不断完善基金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随着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证券市场进入了机构投资者博弈的时代。基金经理承担了较大的市场和业绩的压力,同时还需兼顾股东或者控制人的各种利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与日渐壮大的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相比,薪酬差距较大。这是造成公募基金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不足18个月,而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5年以上。运作基金的核心专业人士过度流失,公司文化无法建立,投资理念频频变更,恶性循环的形成将影响基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基金公司的治理应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不以短期排名作为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从而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积极推进股权激励,鼓励员工长期工作,稳定人才队伍。再者,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免受基金经理及其关联单位违规行为的损害。

作者:陈毕生 单位:贵州财经学院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篇2

1货币市场基金的基本特点

安全性是所有货币市场基金的基本特点,流动性则大有文章。货币市场基金具有收益高、流动性强、购买限额低、资本安全性高、专家经营、管理费用低、不收取赎回费用等显著特点。货币市场基金按风险大小可划分为:国库券货币市场基金(TreasuryMoneyFunds)、分散型货币市场基金(DiversifiedMoneyMarketFunds)和免税货币基金(Tax-exemptMoneyFunds)等三种类型。由于对投资对象限制严格,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特色十分突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Moody、Standard&Poor’s、FitchIBCA均将货币市场基金评均为AAA级,证明其安全性是举世公认的。从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的运作来看,与银行存款相比,货币市场基金更安全(评级高于银行存款凭证)、流动性更好、收益更高、登记注册更便捷。

2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现状分析

无论是从国际基金市场发展趋势,还是国内货币市场发展、金融结构调整等角度看,货币市场基金都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在调节金融结构、连接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构筑结构完整的基金产品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一种新的投资理财工具,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我国首只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于2003年底;发展仅一年,国内的货币市场基金即已达14只,到2006年初国内货币市场基金数量达到29只,可谓发展极其迅猛。2004年,国内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就已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又突破2000亿元,占全部开放式基金管理资产总份额的半壁江山。2005年,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曾一路下滑,但随着2006年央行票据收益率大幅攀升,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正步入新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央行票据的滚动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快速扩容,资产支持证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等产品的诞生,以及国债余额管理制度的正式实施,货币基金的投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截至2006年4月30日,允许货币基金投资的短期债券存量规模已达3.24万亿元,其中央行票据2.41万亿元、短期融资券0.23万亿元。投资空间的拓展对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货币基金拓展收益打开了空间。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完善的货币市场,而我国货币市场的成熟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货币市场基金业的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的货币市场工具有限,商业票据目前的规模太小,市场不够活跃,有限的货币市场工具限制了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多样性。第二,我国货币市场的交投不活跃,流动性不足。我国货币市场上商业银行一般是资金供给方,其他非金融机构为资金的需求方,而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限制使得其在货币市场的参与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交易买方和卖方很有可能找不到交易对手。中国货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同子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割,在这些子市场的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远远超出成熟市场、乃至国内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对于货币市场基金保持稳定业绩形成威胁;同时,在有的子市场,可能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货币市场基金面临大额赎回时,这一问题尤其会显得突出。

3完善货币市场促进货币市场基金发展

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最主要的就是加快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究竟在下一阶段的金融改革中,货币市场将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对货币市场如何定位,都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本身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特别要注意促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措施:加快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货币市场法律体系、加快货币市场清算体系改革、加快利率改革步伐完善货币市场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3.1加快法规建设

建立完善的货币市场法律体系十几年波折的货币市场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加快法规建设,从法律的角度对货币市场进行定位,对货币市场的监管进行立法,对市场主体的进入和退出进行法规上的明确规定,对货币市场组织体系、监督管理、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进行法律规范,降低因过多的行政规定而造成的货币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我国的货币市场平稳、快速、健康地发展。

3.2加快货币市场清算体系改革

组建与市场交易同步的清算系统;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我国证券市场的做法,建立一套独立的货币市场清算体系。一个高效率、一体化的支付清算系统是货币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不仅可以满足市场交易主体交易的及时性需要,并且可以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得到贯彻落实,降低货币政策时滞,而且可以提高货币市场运作效率。

3.3加快利率改革步伐

完善货币市场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整作用是以多样化利率的存在及相互间的互动反映为前提的。目前我国已放开了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使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具备了可能。但由于对银行存贷款利率仍然实行管制,又使得这种传导渠道受阻。因此,为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应有的功能作用,必须改革现有利率管理体制。

3.4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中央银行的监管和调控是货币市场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量的影响,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准备金的升降等直接影响银行资金而影响货币市场资金供求,进而影响利率;二是价的影响,即通过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直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从实践结果看,后者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趋势,金融机构利率将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变化可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但不宜频繁调整。各国的经验表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作用直接、操作弹性大,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市场利率的经常性调节手段。因此,我们应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并使之成为中央银行经常性经济调控工具,从而实现对货币市场的有效调节。

作者:艾亚文 匡山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哈龙支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开发区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篇3

一、货币市场基金的基本特点

货币市场基金具有收益稳定,购买限额较低,资本安全性高,专家经营、流动性较强、管理费用较低、不收取赎回费用等显著标志特点。货币市场基金是在货币市场上从事有价证券投资的基金的一种,主要用于投资政府公债、大额银行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银行定期存款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等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可以用以基金账户签发支票、支付消费账单,通常被作为进行新的投资之前暂时存放现金的场所,这些现金可以获得高收益。从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的运作方面来看,与银行存款相对比,货币市场基金相对更安全,收益更高,而且在登记注册方面更便捷。

二、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现状

无论是从国际基金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从国内货币市场发展分析、金融结构调整等角度观察,货币市场基金都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利用空间,它在构筑结构完整有效的基金产品链、调节金融系统结构和链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货币市场基金已成为一种新型投资理财工具,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不可否认已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业绩,近几年货币市场基金更是飞速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于2003年底,由华安、博士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成立,仅短暂一年的发展,国内的货币市场基金已高达14只,截止到2006年初,国内货币市场基金数量突飞猛进到29只,可谓发展极其迅猛。2004年4月12日已经设立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总份额为430.9亿元,占开放式基金总额的24%,2006年,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占全部开放式基金管理资产总份额的半壁江山。到2005年,尽管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不断下滑,但随着2006年央行票据收益率的大幅攀升,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又步入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截至2010年6月,我国已有货币市场基金64只,其基金规模是974.39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4.58%。从政策方面来看,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由此可见,投资空间的高度拓展对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也为拓展货币基金收益打开了新的空间。从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看,货币市场基金是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的,但是从总体趋势看,垄断性的盈利机会趋于降低和减少。货币市场基金作为货币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环节之一,在我国是一项业务创新,在金融市场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很多过渡问题和不足,制约着货币基金更快的发展。

三、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货币市场工具有限。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两个子市场。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工具主要包括本票和汇票,并且监管法对本票只规定了银行本票,而对商业本票未作规定。我国没有商业票据二级市场。货币市场工具的缺乏,使风险难以分散,货币市场基金很难有良好的投资组合,客观上将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的经营业绩,削弱其吸引力。第二,法律相对滞后。货币市场基金是我国的一项创新金融工具,进行着自然制度的变迁。货币市场基金高效、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但是我国对基金发展的法律意识比较落后,法律无法跟上基金发展的步伐。成立之初主要是因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及管理当局的有效支持,基金发展受到重重阻碍。货币市场基金面对国内已形成的分业经营和管理体制,即使货币市场基金可以顺利推出,其立场观念仍需进一步加强。早在2003年12月我国货币市场就已经出现了货币市场基金,但是关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正式规定是于2004年8月16日出台的,关于货币市场基金纰漏方面的规定是于2005年4月出台的,这足以说明法律滞后问题阻碍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第三,风险与信用评级问题。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存在着利率风险问题。在我国,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主体比较单一,当利率变动时,交易主体操作的同向性非常明显:当利率下降时,买盘会非常踊跃,而卖方惜售心理突出;而当利率上升时,卖券就会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卖券会在原有的市场利率水平上加上一个折价。利率的波动阻碍了基金市场的发展。目前在我国货币市场投资工具单一、市场规模有限的条件下,基金公司出现了违规经营,不善经营等一系列问题。第四,资金清算速度问题。资金清算速度的制约是影响投资者认同货币市场基金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发达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通常是即时赎回,即时资金到账,即t+0。而目前国内的清算速度最快的是t+2。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登记场所,但该机构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资金清算主要通过中央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系统进行,其效率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货币市场加速发展的要求。

四、推动货币市场基金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最主要的就是加快我国货币市场的合理发展。究竟在下一阶段的金融改革中,货币市场将选择何种有效高效的发展路径,对货币市场进行如何定位,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本身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其完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丰富货币市场工具,提供更多的交易对象。在这方面规范同业拆借品种,允许更多的资产质量较高、誉良好的集团公司通过财务公司发行商业票据,我国应该开发商业票据二级市场,并且允许商业银行对大公司发行一部分大额转让单,切实使其转让和交易;扩大短期国库券的发行。第二,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规范货币市场。历经十几年波折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对货币市场的监管进行严格立法,加强对企业的有效监督管理,货币基金才能发展。近几年我国已出台《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货币市场基金信息披露特别规定》等法规条例来降低因过多的行政规定而造成货币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基金管理公司严格审核基金从业人员,使我国货币市场可以平稳快速发展。第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货币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尤其涉及到企业债市的相关发展。信用服务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机制之一。监管局应加强对进入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能力和资信水平的准确评价,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良好信用体系。第四,加快货币市场的清算系统建设。货币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建设合理、高度先进的资金与有价证券清算结算系统。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先进技术建立一套独立的货币市场清算体系———“清算银行”,为货币市场的发展提供应有的高效结算服务。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前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要想让货币市场基金这个“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就必须协同各方面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推动货币市场的健康高效、良性发展,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商业银行多元化、综合化经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利.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策略与我国基金市场发展理性思考[J].现代财经,2005.3.

[2]奥林·戈莱比·j.国际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杜莉.中国货币市场及其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朱悦佳.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前景预测和可行性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4(4).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2

余额宝是由淘宝支付宝创造的一种余额升值服务项目,即用户使用支付宝将钱投入到余额宝,实际上是购买了天弘基金的自由货币基金。淘宝用户在登录支付宝系统以后会出现两个账户,只需要将支付宝内的钱转到余额宝里就会获得收益,并且对比银行可以获得高于其10倍的收益,收益结算方法以日为单位。其实真正给用户提供收益的不是余额宝,而是货币基金,余额宝只是一个媒介而已,用户是将资金投资到债券和银行协议存款。通过余额宝的迅猛发展和支付宝固有的客户,天弘基金由50名开外蹿升至前三名,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基金管理公司。余额宝里的钱同时还可以用于网上购物,在任何时间存储取出都行,不需要手续费。在购物时余额宝里的钱会被自动赎回,赎回时采用T+0模式,即实时赎回。有很多人会疑惑余额宝与支付宝的不同点在什么方面呢?余额宝是依赖于支付宝而生存的,是支付宝的附加产物。这两者的区分是:1、余额宝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支付宝是用于第三方支付的东西;2、存到余额宝的钱每天会获得一定的收益,而支付宝是没有收益的;3、余额宝用于购物花销和转出资金,支付宝除此之外另有信用卡付款还款,资金充值等多种功用;4、余额宝比支付宝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支付宝支付需要证书和验证码,相对比较安全。

二、余额宝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网络营销是借助互联网与客户进行双向的交流来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成为时下企业营销手段的宠儿。从余额宝问世以来,从刚开始网民对其充满疑虑,再到大部分人对阿里巴巴权威性的认可和马云的信赖,渐渐开始尝试这个新奇的赚钱工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余额宝是在网络营销下一种新型的资金管理方式,规模增长速度极快。据官方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拥有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00,000,平均每人占有5,030元,与2013年末的4,307元相比拟,上升了17%;规模超过5,700亿元,与2013年底相比上升3倍以上。用户年龄以20~40岁为主流客户,都较为年轻,尤其以九零后居多。经过发展,余额宝进入了缓慢增长的成熟期,需要采取措施才能继续站稳脚步。仅一年时间,尽管余额宝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仅从成绩来看,已经是网络营销的一次大成功。余额宝的实质等于支付宝加上货币基金,余额宝利用货币基金为一些小型的零散客户构建一座桥梁,将一些数量不庞大的散钱存到余额宝同样可以获得收益。余额宝与支付宝紧密相连,提高了用户的热情,更多的人愿意将资金转到余额宝。有一件事人们每天要做的就是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看看余额宝的盈利情况如何。从余额宝的运营情况来看,从6.763%的年化收益率后开始下滑,尽管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只是小幅度的,它依旧能获得“民心”,关键在于余额宝与客户密切的接触联系,关注分析用户的心理需求。以余额宝的发展规模看,应该会持续受到人们的欢迎,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

三、余额宝网络营销优劣势分析

余额宝从2013年6月份上线以来客户规模与日俱增,余额宝的成功绝非偶然,余额宝的网络营销会受到重视,是以其自身优点区别于竞争对手,才能持续吸引人们的投资。与传统营销相比,余额宝注重体验营销,让用户亲身操作清楚明白的感受到产品的好处,体会一把如何理财。网络营销的成功运用会对用户形成一个大数据库,更加轻松的进行服务。任何事情有好就有坏,网络营销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存在着安全性,法律性的隐患。作为货币基金的余额宝,伴随着高收益的同时风险就会越高,一定要小心谨慎经营。

(一)优势分析

1、高收益、低成本。

相比银行设置的各种条条框框,如政府限制银行存款利率要长时间在一定幅度之间,利息较低,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都不能让人们太满意等。鉴于此,许多用户将钱从银行取出来存到余额宝里,以高速度赢得众多客户。余额宝的收益要比银行高,也不用担心通货膨胀钱会贬值。而且通过网络传递各种信息,成本是很低的,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等。

2、方便快捷性。

余额宝的操作程序十分简单,即便你没有任何的理财概念与经验,也能够在电脑和手机上进行操作,页面上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一步骤该干什么,内容简单易懂,不繁琐。投资之后查看收益情况都会一目了然,让用户做到心中有数。余额宝的存储和提取也很方便灵活,在购物时相当于网银支付一样可以直接进行付款。余额宝中的资金每天都在增值的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随时进行消费。

3、传播性。

网络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余额宝的网络营销加大与投资者的互动性,就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性。新产品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余额宝通过网络营销的大肆宣传,凭借独特创意吸引用户的注意。网络营销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无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如果消费者体验到余额宝的好处,就会赢得良好的口碑效应,形成顾客忠诚度。这些忠诚顾客会主动向他们的亲朋好友传播,然后亲朋好友再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等于给余额宝进行免费的广告宣传。急速扩散的传播效应会带来新的潜在顾客,从而形成消费者关系网,服务人员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既满足顾客消费需求,又达到产品的营销目的。

4、大众化。

余额宝是在支付宝用户平台下进行操作的,在网络营销的多年发展下,支付宝已经积累了数字庞大的用户群,成为人们闲余时间里进行网络购物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成功发现大众的心理诉求,没有设置高门槛,余额宝对于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是没有限制的,哪怕你只有一元或者一百元都可以进行购买并获得增值的机会,体验到理财的乐趣。银行并不是没有类似余额宝的商品,只不过这些商品都有金额的束缚,门槛较高,让很多人敬而远之。余额宝正是抓住这一点,研发大众化的商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真正给予投资者以实惠。

5、灵活性。

网络营销的竞争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这就需要企业灵活创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余额宝对大笔资金赎回超过50,000元以上的业务改为T+1模式,T是代表交易日,举例来说假如用户在工作日15点以前申请将资金转出,资金到账的时间则会在下一个工作日24点前,新的规则,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余额宝又发表了与天猫合作的消息,进军汽车行业,为购买汽车用户开展名为“天猫汽车节”和“余额宝购车”的优惠活动。根据了解得知,在这次活动中,余额宝用户内用于买车的资金被冻结后,就可以去汽车实体店取走你想要买的汽车。提车三个月内,购车的钱仍保存在余额宝账户内,中间产生的收益会为投资者所有。三个月后,买车的钱才会打到汽车厂商的账户,这就相当于消费者无偿开了三个月的车,何乐而不为呢?余额宝不断尝试新想法,去创造用户需求,灵活应对。

(二)劣势分析

1、余额宝网络营销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

余额宝曾经引发监管部门注意,监证会要求余额宝的一部分相关账户需要向监管部门补充记录备案,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备案的,经调查之后将根据相应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一度遭到各种非议。坦白说,余额宝的合法性有待商榷,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余额宝被叫停的可能性会很高。余额宝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当用户权益受到损失时难免会发生冲突与争执,那么将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法律纠纷。比如你发现余额宝有问题时,没有相关人员会为你答疑解难,在网上进行的支付和转账等操作,没有任何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和依据。

2、余额宝网络营销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现象。

面对利益的诱惑,余额宝网络营销的各种宣传难免存在一些虚假成分,会混淆消费者的视听,一些盲目的客户会迷失方向。在网络营销当中,交易双方要坦诚相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商业行为,做到诚实守信,营造健康的网络营销氛围。

3、余额宝网络营销具有安全风险。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即使小心防范,网络安全隐患也在所难免。余额宝的账户安全性不高,规模扩张会出现瓶颈,很难获得大笔资金的投入,会有一些不法分子盗用账号与信息,进行窃取与诈骗活动,会存在亏损的可能性,缺乏信任感。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网络技术也有限制,受众群体就会有限制。据统计,余额宝用户大多都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敢于冒险,考虑的因素不多。而收入较高的高年龄段人思维比较缜密,偏理性,会顾虑很多,对网络营销的态度普遍比较谨慎,持观望态度。

4、余额宝营销的其他风险。

市场发展具有不确定因素,尤其余额宝是一种货币基金的投资,它依赖于货币基金市场的状况,一旦基金市场出现问题,收益会出现波动。余额宝的高流动性会有流动性风险,遇到节假日消费者集中网购,会发生余额宝流动性不足现象,如果出现大批资金赎回的情况会引发收益率下降。

四、余额宝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加快网络营销的蓬勃发展,各类竞争对手开始抓住市场机会,模仿余额宝的服务模式,瓜分网络营销这个大市场。

(一)与“宝宝”类产品的竞争。

余额宝在阿里巴巴的品牌影响和“钱荒”的时机下推出火了之后,经过一年之后,许多“宝宝”类产品随之产生,余额宝的收益下降,会导致部分用户转移资金,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拓展产品功能才是制胜关键。余额宝刚上线不长时间,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就紧随其后,推出了活期宝,数米基金网推出现金宝,都分得市场份额的一杯羹。

(二)与互联网巨头的竞争。

看到支付宝余额宝的成功,互联网企业分外眼红,许多电商企业开始采取行动应对挑战,推出相似的理财工具。新浪“微银行”,可以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挂失等业务。腾讯推出现金宝并与华夏基金旗下活期通联合推出“微理财”,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完成现金存取,基金销售,非常方便快捷。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与银行业的竞争。

余额宝的出现影响了银行的储蓄资源,使传统银行失去很多客户,不能坐以待毙,在竞争中银行业对余额宝进行了反击。毕竟银行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还是具有稳定的客户群的,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挽回失去的客户,对银行的利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从四大银行到一些中小商业银行,都提高了定期存款利率,应对存款流失的现象。这只是一方面,还不能挽留那些客户。银行像余额宝一样开发了属于自己的货币基金产品,中行推出“中银活期宝”,再加上银行的安全性要比余额宝强,具有很好的优势。余额宝面对的市场竞争力会愈来愈大,只有积极扩展互联网营销,不断创新,加速业务发展,久而久之才会再创辉煌。

(四)与自我的竞争。

面对多方的竞争,余额宝如果一成不变就会不进则退,在经营当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时刻完善自己,加强自我管理,提高市场影响力,才能继续在大环境下生存。

五、对将来余额宝网络营销发展建议

网络营销将成为企业营销的未来发展流行趋势,在网络营销这个大平台,余额宝抓住机会,巧妙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余额宝要坚持以客户利益为中心,营造健康有序的营销环境,发现消费者需求并设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性能力和技术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品牌力影响。建立售后服务体系,注重客户反馈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会受到投资者的认可。针对上面谈到的余额宝的一些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一)没有制度的市场是混乱不堪的,网络营销要保证有制度的监管。

阿里巴巴集团应该与政府监管机构进行有效地沟通,政府可以制定惩戒机制并严格监督,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发现有不完善的地方随时进行改善,提升监管力度,使余额宝的网络营销变得光明正大。

(二)要提高余额宝账户的安全性,可以与网络安全公司合作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安全测试系统。提升网络营销内部的竞争力,加强营销管理。

(三)提高余额宝的服务意识

提升余额宝的质量,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仅做好网上服务,更要注意网下服务,开发新用户,与老顾客保持联系,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用户推出满足其需要的优惠活动和服务项目快速赢得顾客忠诚度。目前,余额宝的产品过于单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实施关系营销,与投资者建立联系,了解不同目标顾客的需求开发出适合他们的产品,以维持市场份额。

(四)深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

不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都能分得一块“蛋糕”,减少竞争与冲突,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

(五)阿里巴巴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网络营销的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

利用其影响力可以拿出余额宝的一小部分利润参加社会慈善活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收获口碑效应,赢得顾客的信赖,减少社会上对余额宝的不利言论。

六、总结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3

02年4月巧日,中国正式加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这标志着02中国统计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是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在统计工作方面取得的相应进展。它意味着中国在宏观经济统计上开始与国际标准接轨,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什么是GDDS?

GDDS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eneralDataDisseminationSystem)的英文缩写。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教训,为解决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不透明、公布不及时、准确性较差等问题,为其成员国制定的数据公布标准。GDDS包括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和社会人口部门五大宏观经济部门的数据。GDDS在数据范围方面选定了能够反映成员国经济运行效率和政策效率的数据类别和指标,统一规定了公布频率和及时性;在数据质量方面,要求成员国向公众公布数据编制方法,提供一套支持统计数据交又核对的统计框架;在数据完整性方面,要求成员国提供官方统计的法律制度、政府部门在数据公布时的评论和数据调整的情况,提前公布统计方法制度的修改和调整;在公众可得性方面,要求成员国事先公布数据日历表,按统一时间向社会统计数据。

二、加入GDDS是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发展趋向是逐步一体化、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越来越统一。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标准,并能及时交流,以使各国都能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对本国经济发展做出正确决策,防范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发生。1994年末,墨西哥发生严重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由于没有掌握墨西哥经济金融的统计数据,因而对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传染性在事前没有足够认识,在事后又很难满足危机国提出的融资要求,因而未能很好地发挥其促进汇率稳定、缩短并减轻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和程度的作用。这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识到,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全面了解成员国的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情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坚定了国际货币基金心组织加强金融监管以及建立和推广数据公布标准的决心。同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了GDDS。其目的是生成全面精确的统计数据,以便于政策制定和分析。目前已有45个国家参加。

从我国来说,多年来,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迫切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也需要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趋势以及及早抵御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是各级特别是中央领导非常关注的问题。加人WTO和加人GDDS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内在需求。统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决定统计,统计反过来为经济宏观决策服务。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发展到现阶段。迫切需要扩大开放,走向世界,同时也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迫切需要提高宏观经济统计数据透明度,进而推进宏观经济统计制度改革,提高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迫切需要摸清我国宏观经济家底,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为防范和化解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提供预警。因此,国家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实际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对外部门和社会人口部门的统计数据在范围、频率和及时性方面、在数据的质量方面、在公布数据的完整性方面、在公众可得性方面基本达到了GDDA的要求,因而提出申请,并于今年4月巧日正式加人了GDDs。

三、加入GDDS,给中国金触统计既提供了发展

机遇.也提出了严峨挑战金融统计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统计的一个部门,在中国加人GDDS之后,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GDDS要求成员国按照统一框架、统一标准、统一时间提供数据。这将使金融统计数据更加全面和规范,并与国际标准相一致,节奏加快,数据质量将相应提高。二是金融统计国际交往将增多,便于从国际范围和角度分析、观察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趋势,金融监管质量将有提高。三是GDDS的要求为金融统计改革提供了参照物,改革的步伐将加快。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动力,加上以中央银行系统为主干,以行政区划为格局,以金融机构为网络遍布全国各地的体系优势,中国金融统计发展的全面提速,就是必信无疑的了。但是,加人GDDS也使中国金融统计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要适应GDDS的要求,必须加快金融统计改革步伐,改革不适应GDDS要求的部分,增加原来没有的部分,并制定相应制度,保证贯彻执行。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4

1.国际储备货币的选择

1)建立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

某一货币想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该货币应该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流通作用、支付作用、结算作用、价值尺度的作用、贮藏作用。其次。该货币的发行数量要能够做到可控。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支撑和制衡的机制。建立超主权货币储备体系,简单点说就是结束美元的统治时代。这一主张最早来自凯恩斯的设想,他提出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设计“Bancor”的国际货币,但遗憾的是,这一主张未能实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元作为单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引发的,针对这一问题,周小川的文章重提凯恩斯60年前的大胆设想,建议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进行改进和扩大,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的改革,逐步创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文章的核心意思是要在未来建立一种不与任何国家主权挂钩的“世界货币”,以此作为国际储备和贸易结算的工具。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对于SDR充当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超主权储备货币是与国家主权脱钩的,而现代货币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建立主权国家信用担保基础上,离开了主权国家的信用担保,信用货币是无法确立的,更不用说成为交易结算、贮藏及投资的工具。其次他们认为SDR存在自身设计机制的内在缺陷:SDR的份额与未来可获得的贷款额以及表决权挂钩;SDR不能用来交易结算,长期不流通;SDR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这种货币的设想,由于它是与国家主权相脱钩的,或是没有国家主权为信用担保的,因此,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一定是世界各国政治协商的结果。可以说,即使这种政治协商可以进行,但是由于当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十分巨大,各国在这种政治协商中的利益诉求是相差很远的。因此,在这种政治协商中要达到各国认可的一致意见是不容易的。即使能够达到这种一致意见,其成本也是十分昂贵的。

2)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必然导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美洲、欧洲、亚洲三大经济体相互制衡,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基础。美元的不断衰落,欧元的强大,亚洲经济的发展,将使全球经济处于三大经济区相互竞争的相对平衡的机制。蒙代尔提出,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以货币联盟的方式向新固定汇率制度复归,而“金融稳定性三岛”则是其基本框架,并伴生欧元区、美元区、亚洲货币联盟三大紧密货币合作区的雏形。Salvatore指出,基础单一货币目标区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针对国际汇率错配的表面征兆而非实质问题,可能会出现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两类制度的缺陷。

2.国际货币体系管理机构的设置

从国际货币体系管理机构的设置看,改革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改革,二是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组织管理机构。

1)改革IMF

IMF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决策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过度地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监督,而对重要发达国家的监督缺乏有效性,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标准不一,对国际经济金融组织风险预警机制失效。决策受少数大国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资源和融资手段,不能扮演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角色。IMF不被视为是全球所有国家的金融机构,而是少部分的发达工业国的金融机构。对全球的政策协调不够。G20使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更大参与。它提出必须改革IMF的管理机制以使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甚至最贫困的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代表自己的利益,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权。G20提出了四项改革措施:将发达国家至少5%的投票权转移给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下一步配额管理;取消IMF管理董事会的选举与地区间必然关联;向前推进新加坡配额改革。只有建立起相互制衡、共同促进的机制,IMF才能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2)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组织管理机构

对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实质上是对新的货币体系的需求。亚洲国家在危机中意识到IMF在对待其需求的不负责任以及被美国控制。从而,有人提出在IMF之外再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的一个主流设想是,把国际清算银行(BJS)、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Ⅱ)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bilityFund,IFSF),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全球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全球最后贷款人。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建议

在我看来,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后的成果,而不是与现行体制完全不同的新体系。结合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我认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维持目前国别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手段的基础之上,变国际货币的单极主导格局为三元主导格局,即美元,欧元和亚元,并通过政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加强其栅调和监管职能,就有望实现国际金融领域的相对稳定。

1、建立货币联盟,推动货币的区域化

毫无疑问,世界地缘经济区有美洲,欧洲和亚洲。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不同,可能会形成三大货币联盟,即美元、欧元和亚元,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演进路径和形式,可能是单一货币联盟(欧盟),或者有一个主导货币的区域化联盟,或者是由多种货币主导的一种联盟的形式。当然,要建立这样一体化的亚洲货币体系并不容易。有“清迈倡议”的提出,但是迄今为止,亚洲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还十分有限。要建立区域性的货币体系,需要打破许多的壁垒和障碍,努力缩小各国之间的差距,形成共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利的条件也是存在的。比如中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在亚洲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另外,欧元的表现也对亚洲各国是一种激励,说明了区域化货币不仅停留在理论上,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2、在货币区域化的基础上建立世界银行

各个货币联盟可以作为世界中央银行的分行,管理各区域的货币问题。新的货币体系的管理机构必须坚持避免被少数国家操纵或者制约的原则,例如可以采用各货币联盟选派世界中央银行领导决策机构;不按照国家经济实力确定份额等。IMF作为现行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其职能的发挥却受到异化。IMF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其不合理的份额制;相对较弱的资金实力;有限的援助手段和范围;有待增强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机制等。要促成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中央银行的建立,需要改革各货币联盟,建立公平公开的投票表决制度,确立世界中央银行在国际货币、金融事务中的权威等等。当然建立世界中央银行虽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一措施最起码会为世界各国带来国际经济上的平等,这就是最美好的前景。在现在和将来人类的不断努力下,世界中央银行的建立会成为现实。

3、建立新的国际货币金融监管组织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铜陵市;理财现状;理财渠道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1.1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特点

互联网金融并不单纯只是“互联网+金融业”的求和解得,而是一种新的模式和新的业务,它能够顺其自然地满足现资者的基本需求,同时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水平方面也实现了新要求的新兴产业。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手机、电脑这些触手可得的工具找到适合自身情况以及更加简便、迅捷、高效的理财产品和金融服务。

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平台合规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首要目标。健全的平台不仅有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减少非系统性风险,也有利于企业与平台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成功塑造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满足用户对于投资资金的多元化需求而提供各种创新产品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更注重用户体验,在安全技术和软件应用等方面都会不断的提升。

2铜陵市居民的生活概况及当前理财现状

2.1铜陵市居民的收入情况及储蓄现状分析

据铜陵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底,城镇常住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995元;铜陵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2427元,相较于2017年底的年平均工资64090元的数据同比上涨了13.0%。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的银行储蓄收益率却开始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愈加繁荣的互联网金融因此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2.2铜陵市居民家庭理财调查问卷分析

2.2.1调查对象的选择

调查方式有纸质与网络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铜陵市居民个人基本情况、风险偏好程度以及影响家庭理财的因素选择等。发放纸质调查问卷主要是在商场、小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调查对象大部分为30~50岁的生活稳定的人群也有退休人群以及年轻群体,从中抽取了60份典型的调查结果。网络调查问卷主要以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为主,并整合了与纸质调查对象年龄段大致相同的40人作为网络调查的最终结果。

2.2.2铜陵市居民风险偏好程度以及理财产品的选择分析

20~30岁:这12人大部分为年轻未婚群体,在金融方面有专业知识的有两人愿意选择承担高风险以博取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未系统化的了解过金融知识的居民都是风险中立型或风险厌恶型,这些人会根据自身能接受的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关系来选择投资理财产品,以期望货币价值最大化。30~50岁:76名工作稳定家庭关系正常的人中男性有38人,8人表示已经涉及股票等理财产品中,20人表示愿意利用盈余资金学习并接受互联网理财产品;但女性有20人表示选择储蓄或利用余额宝、理财通等便捷安全的理财工具对其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有8人愿意熟悉或已经接触了专业的理财工具。>50岁:12名退休人群几乎都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有11人为风险厌恶型人群,他们本身对网络不熟悉加上思想比较保守导致了更愿意将财产放入银行,仅有的一名风险中立型也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普通居民对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新产品的欢迎程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基本持有支持的态度,但是大多数的普通居民都没有专业的互联网金融知识且无法正确掌握金融市场的风向,在精确到某个或某些理财产品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识别,特别是新型的网络理财产品在没有完整披露其信息或披露虚假信息时普通居民并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2.2.3影响居民家庭理财的因素分析

(1)资金及资产状况。居民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首要考虑的就是家庭或个人的资金及资产状况,在完成了日常生活需要之外才愿意拿出资金投入到投资理财当中;资金财产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居民家庭理财的投入量。(2)心理因素。大部分的居民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都会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家庭情况及性格的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心里接受能力弱的人都比较保守起见,只会选择风险低的基金或债券,而心理素质较好的人大多为家庭收入都稳定的已婚群体则愿意接受较高的风险。(3)家庭成员状况。不同的居民有着不同的家庭成员分布状况,家庭成员较多、需要承担的养老和抚幼任务较重的居民一般都会选择留有大部分的储蓄而不会把太多的精力和资金放入到投资理财当中。老幼担子较轻的人则大部分愿意把家庭储蓄转移到投资理财当中。(4)生活质量的需求。30~50岁家庭群体以及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居民对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会相对较高,在生活水平上投入的资金比例也会相对较高,可用于理财的资金随之变低;但传统“上有老下有小”中国家庭模式的居民占绝大多数,这些人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都不会太高,相对就会更多想着货币的增值从而选择投资理财产品。(5)准备储蓄的资金量。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女性的已婚群体在准备储蓄的资金量这个选项时出现了一致的统一,在考虑理财之前都认为准备储蓄的资金量会影响理财资金。一般女性在家庭长远方面都会比较考虑周到,为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需急用资金,都会选择对于剩余资产进行储蓄。(6)未来保障规划。在剩余资金的分配中,除去储蓄、投资以外,现在的绝大多数居民也会考虑到未来的保障规划,购买保险便也成了资金的一个不小的占据,因此在剩余资金的利用时可用于投资的部分也会相应的减少。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铜陵市居民投资理财渠道新选择

3.1众筹平台

众筹这种新兴的理财渠道本身具有注重创意且低门槛、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年轻、对风险厌恶程度不是很高、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且有爱好愿意花费时间去了解发起人的创意的群体,但其因监管体系并未健全,众筹平台本身是第三方平台相对开放,所以低基础的普通居民并不是很适合这种理财新渠道。

3.2P2P网络贷款平台

P2P网络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且参与门槛低、渠道成本低的特点适合于普通居民中的个人用户或小微企业,但不存在行业标准及相应的监管机构及运营模式未完全定型的明显缺点也使得近年来多次出现关于此类平台的卷款诈骗事件出现,所以这种理财新方式的选择需要普通居民有着足够量的信息与对市场的风向把握才建议入手。

3.3信息化金融机构

信息化金融机构其实就是“网络化的银行”,银行本身就包含了许多的理财项目,而现在电子化的银行让普通居民时时刻刻都可以实现汇款、炒股或买保险的对接,形成一个“网银+金融超市+电商”的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平台,是传统理财方式的新途径,对于介入投资理财已有经验的人拥有了熟悉且方便的理财新渠道,是一个新的选择。

3.4互联网货币基金

互联网货币基金在传统货币基金成本低、收益稳定、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基础之上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电商网络和社交网络平台等,使得货币基金产品更加普及、便捷并为大众所接受。互联网货币手机软件的结合更是让其渗透到了普通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金融了解不深且追求方便快捷的群体的最合适的理财方式,低风险低收益的特性使其适合各个收入层、年龄段且不论有没有投资经验的人群,但若想要高收益的投资者大多不会选择这种理财产品。

4进一步提升铜陵市居民理财能力的建议

4.1政府层面

在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大环境中,政府在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连接枢纽作用和缓冲润滑作用。对投资者,政府可对投资者进行合理的分类,对于各类人群可以定期开展譬如有针对性的金融理财产品的介绍以及当前金融市场的走势风向介绍活动。对金融机构,政府应加大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于触犯了已经有的法律的金融机构应给予重罚并最大范围的公之于众。但由于现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还未成熟,相关监管机构在发现了不正当手段但又无明确的惩治之时应立即上报以求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4.2金融机构层面

首先,金融机构要履行的就是知法且守法,并专心致志于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其次,在互联网金融的环境下,已经有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应注重于“互联网+金融”更安全缜密的结合做出研究,并在互联网金融产品方面及时的推陈出新,考虑己方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投资者的利益;而对于还未将自身传统的金融产品与互联网大数据相接轨的金融机构则应紧跟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方面及时相对应上自身的理财产品,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浪潮。

4.3居民投资者层面

对于投资者本身,首先应考虑到自身的资产状况,然后清楚自己对于风险的接受程度结合多方位的产品及行业信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选择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理财意识及能力,所以零基础的普通居民在进行实际的购买之前要先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清楚信息即是金融的向导,了解自身的心里接受能力和经济状况,在建立起一定的理财意识及理财能力之后在作出最后选择何种理财产品。

5结论

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互联网金融对铜陵市居民投资理财的影响以及理财的新选择,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铜陵市居民的偏好选择做出了多方位的分析,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投资者在网络理财产品方面的选择分析,提出了基于政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三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互联网金融应实现创新和监管适度、适宜的结合,自由创造与合规合法的关联,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铜陵市的普通居民投资者也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互联网金融的步伐,实现收益的计划。

参考文献

[1]吴效峰.互联网金融对大众投资理财观念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7,(01):53-58.

[2]王建新,张艺辉.余额宝货币基金的风险防范研究[J].财政与金融,2018,(6):37-39.

[3]黄赞平.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与监管建议[J].金融在线,2018,(24):79-80.

[4]范小云,刘澜飚,袁梦怡.互联网金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

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首度将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家从政策层面表明了引导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决心;“余额宝”最新季报显示,一季度规模环比增幅达23%,7117.24亿元,短短两年间一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并跻身全球第十大共同基金,而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增速仅为9.04%。根据央行《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报告,当年第三方支付中互联网业务规模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移动支付业务规模接近6亿元,同比增长391.3%,而传统支付业务票据业务量的笔数和金额分别下降16.56%和6.16%。2014年我国P2P市场规模更是接近5000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400%,中国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2P交易市场,同期银行信贷规模仅增加9.9%。根据腾讯安全对外《2018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2018年国内累计发现涉嫌传销平台达到5000余家,活跃人数超过千万;P2P网贷平台达到1.2万家,其中中高风险平台占比约为68%,较上半年增长了24%。与此同时,直销企业涉嫌变相传销案件高发,以保本保息、荐股为代表的金融虚假广告诈骗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一、前期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减少了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为以下方面。一是网络化与高效性。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大数据有效揭示信息,金融资源配置与中介服务突破时空限制,线上运营,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Chien-TaBruceHo等,2009)。蒋照辉(2011)通过计算发现银行运营点每笔交易的费用为3.06元,而网银仅为0.49元,说明线上运行的互联网金融交易费用更低。二是混业化与同质化。王雪(2013)认为在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弱化,金融服务业的进入门槛降低,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位金融企业保留客户必将向其他金融服务领域延伸,金融业将走向全面资产管理时代,全能金融企业是发展大趋势。三是普惠性与直接性。互联网金融可以为各个阶层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吸引客户群体,挖掘出数目巨大的“长尾用户”(张明哲,2013)。比如余额宝就提供了零资金门槛理财服务,激活了社会存量资金。另外资金双方近乎直接交易,摆脱了时空限制,金融脱媒加深,资金的全球流动成为可能,降低了中间费用(刘桂清,2006)。四是风险性。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模式,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是积聚的风险也不少,具体表现为信用风险、法律监管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只有解决了风控和法律监管问题,才能进入长久的发展轨道。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依附于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因此对盈利模式的分析应建议在对运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外延不断被拓宽,国内对其具体模式没有给出一致的界定。谢平、邹传伟(2012)主要从资源配置、支付、信息处理等方面通过代表案例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说明。罗明雄(2013)认为,第三方支付、P2P信贷、大数据、众筹融资、网络金融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化的传统金融机构是六大基本互联网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和移动终端,连接银行端支付结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及相关业务的其他金融服务。作为商品交易支付结算平台,第三方支付是交易双方的互联网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成为联系和监督网络商家、网络客户和银行的纽带和保障方。具体说来,第三方支付有担保和独立两类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

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模式指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开发出流通性和额度较小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零散理财需求,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与传统理财产品相似。

(三)众筹模式

目前,中国整个行业都还处于培育期。众筹模主要有以下特点:引入互联网的概念,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及时、迅速和形象生动的特点将投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投资人,同时互联网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引入在线众筹的概念,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以分摊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或做公益的成本;部分网站可以为创业者提供相关指导和后期监管,增加创业成功率。

三、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

具体盈利模式分析见表1。

(二)P2P信贷盈利模式

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收取借贷双方的利息差和相应的管理与服务费用。贷款利率除了参考银行利率外,主要由资金出借方与需求方共同商定。具体收费方式又与运营模式有关。目前的运营模式:一是信用贷款模式;二是担保贷款模式;三是债权转让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盈利模式

2013年6月,余额宝产生以来,互联网理财产品纷纷诞生。目前,各大电商网站也推出了各自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如网易推“现金宝”、京东推“小金库”、苏宁推“零钱包”,运作模式类似于余额宝与天弘货币基金,其背后的基金公司将货币基金投资与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证券,除了收部分手续费外,主要与购买者共享货币市场的收益。

(四)众筹融资盈利模式

众筹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收取一定比例的项目融资额,还有增值服务费,如优先向会员投资者推荐优秀项目,发展线下聚会沙龙。现阶段大部分平台更关注长远利益,注重平台的构建和市场占有率。在拥有稳固的客户群以及一定声誉后再进行多元化盈利拓展。如平台还给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帮其牵头投资资源,后期可能会收取顾问咨询费。另外平台数据库的构建,也是未来的盈利源泉。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第三方支付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充分利用积累的客户交易结算信息,拓展增值业务,表现为:第一,涉足金融,利用客户完整的交易信息以及已有客户端入口,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信贷金融服务;第二,发展营销作用,利用占有较大客户流量入口的优势,充分开发营销功能;第三、发展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作为新兴的快捷支付方式,对线上线下进行了全面覆盖,成为综合支付工具。

(二)P2P信贷

目前制约P2P发展的主要原因:征信体系缺失,线下信审为主、监管缺失、组织结构不完善、风险意识差、信息安全度低。

(三)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

随着传统金融业的反击,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余额宝之所以能逆势扩张,从网络经济学角度来看,主要收益于其与淘宝电商平台、支付宝间形成的网络效应。随着阿里电商生态的不断完善,网络效应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客户群被纳入这一体系中。余额宝中的资金原来就是为支付准备的,因此机会成本较小,即使余额宝收益降低,也不会造成客户大量流失。这是一般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所不具有的优势。

(四)众筹融资

股权众筹不仅打开了初创企业的互联网资金获取渠道,还对投资者产生了长期激励。此外股权众筹优化了创业环境,助力创业成功,对投资者而言,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率,吸引其投入资金。当然股权众筹模式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众筹平台对融资者欺诈行为的具有较强约束机制和法律对该模式的正式认可的基础上。

五、研究启示

(一)第三方支付:“支付+营销+金融”趋势

客户数据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大的资本,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深挖客户价值,进而提供精准的金融增值服务,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单纯的渠道升级为产品提供者。如涉足金融,利用客户完整的交易信息以及已有客户端入口,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信贷金融服务;发展营销作用,利用占有较大客户流量入口的优势,充分开发营销功能;发展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作为新兴的快捷支付方式,对线上线下进行了全面覆盖,成为综合支付工具。

(二)P2P债权资产证券化之路

而P2P的主要宗旨是,最大程度上撮合借贷双方,即对于借款人需要获得一定数目、较长期限的稳定借款,对于贷款人关注本金安全、易于赎回和一定的收益。平台应以吸引借贷双方、提高借贷效率为目的。

(三)理财类产品将形成几家独大格局

随着传统金融业的反击,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余额宝之所以能逆势扩张,从网络经济学角度来看,主要收益于其与淘宝电商平台、支付宝间形成的网络效应。

(四)股权众筹将是众筹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

股权众筹不仅打开了初创企业的互联网资金获取渠道,还对投资者产生了长期激励。此外股权众筹优化了创业环境,助力创业成功,对投资者而言,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率,吸引其投入资金。当然股权众筹模式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众筹平台对融资者欺诈行为的具有较强约束机制和法律对该模式的正式认可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4-8.

[2]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南方金融,2014(01):5-9+15.

[3]杨东.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探析[J].中国金融,2014(08):45-46.

[4]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N].经济观察报,2014-1-6.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7

竞争力总体增强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10期世界经济与贸易但亚洲经济表现出强大的恢复能力。在2011年的洛桑世界竞争力排名结果中,中国位列18,较2009年上升两位,位居新兴经济体首位。其他国家如韩国、印尼、巴西、南非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储备资产的快速累积2011年末,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合计10.62万亿美元,中国持有近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近三成。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外汇储备占比分别接近7%、4%和2%,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储备份额总和已经远远超过全球储备资产的50%。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对外资产余额超过对外债务余额,大都成为对外净债权国。反观发达经济体,除个别国家外,大都发展成为对外净债务国。在全球债务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经济体外债总和,已经占到全球债务份额的83.8%,G7国家今年到期的主权债务总额约7.3万亿美元。据彭博社数据显示,日本将有3万亿美元债务到期,位列第一,美国则将有2.8万亿美元债务到期,居于其次,其债务依存度更是创下30年来的新高。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持续发酵,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根源。

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的提升当前全球治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既有国际金融秩序下应享有的权利与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匹配。发展中国家虽然表面上被包括了进来,但并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利,更多层面只是参与而已。G20从幕后走向前台,标志着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标志着新兴经济体力量与传统发达国家的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在G20的成员中,新兴经济体有11个,“金砖四国”是G20里面新增加的主体。发展和完善G20对话机制,是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改革的有效途径。

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1976年1月8日,IMF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协定,称为《牙买加协定》。该协定的主要特征有:第一,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都是储备货币,但美元依然居主导地位,因此牙买加体系又称为美元本位制。第二,汇率制度多元化。根据IMF的分类,现行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多达8种,浮动汇率制度获得了合法的地位。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具有汇率、利率、IMF贷款、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多种调节方式。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持续的欧债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虽然新兴经济体整体经济规模即将达到全球总量的50%,但货币金融中心仍在发达国家,财富的分配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实际上新兴经济体金融资产仅占全球总量的19%。新兴经济体金融财富在全球占比明显低于GDP的占比,意味着各种风险将越来越多地由新兴经济体承担。由于新兴经济体货币大都盯住美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严重被削弱。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本币升值、热钱进出,不但进一步推高新兴经济体外储规模、加剧输入型通胀的风险,也使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安全越来越被美国债务风险所累,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

(一)国际储备货币制度的掠夺性虽然在牙买加体系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都是储备货币,但由于美国政治经济实力余威犹在,美元储备地位的相对削弱并没有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地位,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计价单位、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价值的贮藏手段(见图2)。美元的霸权地位与特权地位,为美国政府长期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为刺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长期实行不受约束的“双赤字”政策。一方面通过经常收支逆差的方式大规模向全世界输出美元,掠夺他国资源和财富,获取巨额国际铸币税利益。根据PortesandRey(1998)估计,美国每年正常国际铸币税收益相当GDP的0.2%;另一方面又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例如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源源不断向国内注入美元,直接导致了美元的贬值,自动削减和消灭了美国债务。“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美国尼克松时期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一语道破天机。国际货币体系的许多职能集中在一种主权国家货币上,容易使国际货币体系遭受到源自异质性冲击或该国政策决定(该政策决定可能不适合于世界其余国家)的影响(周小川,2009)。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全世界人民为美国的债务买单。自20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危机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积累了巨大数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应对未来危机的自我保护。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缩水和持有的国债收益率下降,新兴经济体作为债权人权益被严重“稀释”而陷入财富管理的困境。

(二)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导致新兴经济体承担过多风险,易诱发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正借助债务货币化转嫁危机,相继进行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汇率战的迹象明显。大幅波动的汇率使得国际货币体系非常不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许多职能都集中在一种或两种货币上导致了汇率风险在国际货币发行方(发达经济体)与面临大部分风险的其他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分担极不均匀。新兴经济体在对外交易中长期依赖储备货币计价、结算、借贷和投资,其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依附性,只能被动的选择盯住美元等少数几种货币的盯住汇率制,汇率缺乏弹性,且极具脆弱。在汇率调节过程中,发达国家仅考虑自己国家的情况调节汇率,使得实行钉住制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水平很难反映其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汇率由经济状况决定并调节经济发展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货币错配带来的汇率和资产风险不可避免。储备货币大国之间汇率的频繁变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正常进行,而且带动了其他国家汇率的剧烈波动,从而诱发了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蒙代尔(1999)认为,现行国际汇率制度是导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的过度波动诱发了新兴经济体国家汇率的过度波动,汇率的过度波动又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对这些国家的冲击。由于受汇率冲击的影响,拉美和亚洲新兴国家先后发生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和货币危机(1997-1998),造成了经济的发展困难和社会的动荡不安。#p#分页标题#e#

(三)国际热钱流动加速,冲击新兴经济体

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频繁流动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加上本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成为热钱主要冲击对象。根据追踪全球资本流向的调查机构ERFR近期的报告,2010年流向新兴经济体的热钱总额达到3780亿美元的高峰。从流向地区进一步分析,超过60%的热钱流入了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拉美(20%)、非洲及中东(17%)、东欧(3%)等地。2011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热钱规模高达3600亿美元左右,大大超出2004年至2007年期间的热钱流入规模,新兴经济体普遍都面临“热钱压境”的风险。然而在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恶化、全球去杠杆化程度持续加深以及新兴经济体自身经济减速,新兴经济体再次出现了一波资本外流潮,MSCI新兴市场指数在今年二季度下跌了8.79%,值得关注的是,本轮资本外流潮引发了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特别是金砖国家一改本币坚挺的繁荣景向,掉头成为新兴市场的领跌货币。大量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会带来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风险,增加了脆弱性并在各国之间传递冲击。由于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不但容易遭受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并且这种外部冲击带来的后果往往也较为严重。这表现在:第一,热钱的进出会加剧新兴经济体国家汇率的波动,增加了汇率风险。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普遍不发达,缺乏对汇率风险对冲的工具。热钱的流入将会使本币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直接打击出口,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冲击,而热钱流出又会使货币急剧贬值,甚至诱发货币危机。第二,大量热钱进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容易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新兴经济体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2011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走高,10月份甚至高达6.2%;巴西、印度、俄罗斯、越南等“新钻国家”通胀率也都在7%以上。第三,热钱进入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资产泡沫膨胀,造成投资和消费结构扭曲,一旦国际热钱套利退出,资产价格暴跌甚至资产泡沫破灭将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最后,跨境资金的进出会严重干扰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的实施,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例如一方面为抑制通胀而加息,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利息差越来越大,又进一步刺激国际热钱流入,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从而导致加息的效果南辕北辙。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对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规模和结构有重大影响。但是,调整巨额资本流入和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资本流动逆转的责任和风险通常依赖于资金接收国即新兴经济体。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解决跨境资本流动的全球通用框架。现有解决跨境资本流动的框架主要是区域性的和双边的,并且无法从全球稳定的角度来解决。由于各国国内监管规则之间的差异而催生的监管套利,顺周期性,从众行为(羊群行为),风险蔓延,所有这些结果都使跨境资本流动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不稳定影响。

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诉求

(一)在国际金融组织话语权的诉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中心舞台,但一直由少数国家主导,新兴经济体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SDR)具有非均衡性。自1969年创设至今,SDR分配次数寥寥,现有的SDR不到全球储备的4%,作用相当有限。30个发达经济体占据了SDR分配总额的69%,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近四分之一,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31%。近几年,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但SDR僵硬的不规则的分配机制并没有反映出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和相应的SDR严重被低估(如图3所示)。另外,SDR的定值仅仅依靠四种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美元在SDR中的权重依然很大(占44%),这在本质上没有改变主权信用货币仍然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现状。同时,定值货币的权重没有将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纳入其中,从而缺乏代表性。其次,从投票权上看,美国拥有IMF16.7%的投票权,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也拥有30%以上的投票权,而广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只有39%的投票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下,任何一项重要决议都要获得85%的投票权的同意才能通过,因此美国与欧盟实际上掌握着一票否决权。这意味着IMF对发达国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监督,若在合理的制度框架下,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早就应该受到警告和约束,但显然IMF根本约束不了美国,只能约束发展中国家。Stiglitz(2006)认为负责制定决策的国际金融机构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们是不民主和不透明的。现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难以反映大多数成员国的利益,存在严重的代表性不足。由于代表性不足,直接导致这些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的有效性欠缺。增强IMF的代表性以改善IMF治理的有效性是IMF改革的关键。2010年10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韩国庆州会议达成份额改革历史性协议。首先,发达国家向代表性过低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投票权,使后者总体份额升至42.29%;其次,欧洲国家将让出两个执董席位给发展中国家;再次,“金砖四国”的份额都将有所提升,全部进入前十名;最后,中国持有份额将从现在的3.72%升至6.39%,成为IMF第三大股东国。这一协议要到2012年IMF年度会议上确认才能生效。在世界银行集团治理改革上,2010年4月,世界银行集团决定将投票权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公平权。改革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加了4.59个百分点(自2008年以来),增至47.19%;金融公司增加了6.07个百分点,增至39.48%;开发协会增加了约6个百分点,增至45.59%。新兴经济体应联合发展中国家利用这次机会,技巧性地在关键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博弈,不断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重要问题上的影响力。

(二)多元化货币体系的诉求

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在国际交易中的有限作用与其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长的权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特里芬”难题。即依靠一国或少数国家的货币来作为国际货币储备的主要组成,并以此来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这样的体系是不健全的、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国际储备的增长无法保证,要么人们对储备货币的信心丧失,最终都将导致该体系的崩溃。2009年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建立超国家的国际储备货币,并表示要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许多国家对中国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都表示支持,如俄罗斯、巴西和联合国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国际组织赞同中国的建议。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建立超国家的国际储备货币还将是漫长的一个过程。目前最现实的选择是增加一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加入到储备货币中。Frankel(2008)、Eichengreen(2009),Frankel(2009)、Dailami和Masson(2009)、Chinn和Frankel(2008)及黄益平(2009)等等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将从美元本位体系走向多元货币体系,多元货币体系的构想中几乎都包括了美元、欧元、SDR和部分新兴国家货币代表如人民币。从当前国际货币格局和实施难度看,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是一个好的选择,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主权货币之间的多边制衡体系,有利于控制美元滥发、约束美元霸权,全球经济结构才能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p#分页标题#e#

(三)建立全球统一的监管体系的诉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化”与“监管体制非全球化”之间的不匹配。一方面,当前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在多个维度产生扭曲:各类场外金融产品以及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特殊目的实体(SPV)等类银行金融机构(near-banken-tities)发展迅速,金融系统变得高度复杂和不透明,过度杠杆化,流动性风险被低估,大型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出现了道德风险等等。另一方面,现行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在现行监管模式下,传统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产品接受较为严格的监管,而类银行金融机构和场外金融产品受到的监管较为松散甚至缺失。此外,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的产品面临不同的监管规则和制度,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即使从事同类业务,也因为监管机构不同,受到监管的标准高低不一,加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不足,为监管套利创造了空间;在监管理念上,部分发达国家过分相信市场,认为“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忽视了在资本逐利动机下隐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在国际合作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机制,监管者对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缺乏了解。相关国际组织一直以来只是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尤其是关注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问题,但在监管全球资本流动上的作用不足。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最有力的外部约束力量。建立全球统一的监管体系,构建全球金融稳定框架成为各国的共同诉求,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目前看来,尽管在国际上建立全球或者区域性的统一监管组织还不现实,但各国监管机构应努力通过国际多边组织等共同推进监管原则,加强监管合作和监管信息的共享,特别是危机预警系统、对冲基金监管、国际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都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监管合作的重点。新兴经济体应积极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发出声音,对全球监管标准的确立表达诉求。

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的具体策略

国际货币体系结构应当与货币大国的经济实力结构基本统一,才能维持持续的平衡。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根本取决于大国经济实力对比的逆转,但由于转化成本巨大,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变迁通常滞后于大国经济实力的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调整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应当联合起来,发出共同的声音,强化内部磋商机制,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配合和协调,进一步加强经济金融合作。

(一)强化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尤其是“金砖五国”经济金融的务实合作

首先,加强新兴经济体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新兴经济体国家要减少美元资产和美国债券投资,就需转向相互之间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加大相互之间在海外兼并、海外市场拓展、技术升级、资源能源收购、知识产权等项目的重点支持,加强储备资产的相互投资,从而改变储备资产流向发达经济体债券的局面;其次,加强新兴经济体国家间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建立新兴经济体集团内的主权货币结算制度,加快推动各国主权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允许金砖五国国家间货币作为结算和投资货币,允许对方货币在境内结汇为本币,允许对方的机构在境内开设本币账户,允许各自的企业到对方国家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共同建立起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再次,要大力推动新兴经济体间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各国货币的市场交易,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份额,扩大金融开放,逐步放弃盯住美元,促进更有弹性的浮动汇率机制形成,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最后,新兴经济体应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合作,促进资本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

(二)倡导储备货币多元化,推动主要大国本币进入储备货币体系

建立货币进入和淘汰制度。设立新进入门槛,单个国家符合要求的,其主权货币可以自动进入储备货币。例如,凡区域经济或国家经济占全球GDP的比重连续三年达到10%,这一区域可以推举一种货币自动进入储备货币;单个国家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的,其主权货币可以自动进入储备货币;对不符合要求的储备货币,在下个调整周期内仍不能改善条件的,要求其按照规则退出储备货币。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促进主权货币争当储备货币,促进储备货币国家对国际金融稳定承担责任,保持本币汇率和金融稳定,同时为主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进入储备货币做准备。

(三)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

货币基金监管范文8

国际货币体系历史演变中的货币权力

根据西方传统的国际政治学理论,权力有不同的定义,最适合应用到国际金融上的是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于1968年提出的。“权力是指某个政治单位在国际关系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政治单位的能力”。权力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控制力”。类似地,可定义国际货币权力是指某个国家(地区)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控制其他国家(地区)的能力。货币权力的争夺是大国权力平衡角逐的一个重要部分,货币权力是支持大国扩张的基础。但同时拥有货币霸权的国家必须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1.金本位制时期的英国货币霸权

17世纪到18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采用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由于当时白银产量大幅增加,导致白银价格的持续下跌,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日益严重,金银复本位制度难以维持。1816年,英国,世界上最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金本位制法案》,正式实施金本位制。随着德国、丹麦、瑞典、荷兰、法国等国陆续实行金本位制度后,国际金本位制度于1879年正式确立。顾名思义,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经历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发展形态。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度的初始形态,其具有以下四个典型特征:(1)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金币的重量、形状和成色;(2)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权,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3)各国之间国际结算使用的货币及国际储备货币均是黄金;(4)在市场上和金币同时参加流通的还有以百分之百黄金为发行准备的银行券。任何货币体系都要为它所在的时代服务。从实际情况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金币本位制为西方主要国家提供了相对稳定、相对有效率的国际货币制度。不得不提的,在1880年~1914年这段时期内,黄金的国际流动并不是惟一的和最重要的国际债券债务清算。由于英国在海外的扩张及经济的迅速发展,英镑成为当时惟一与黄金一样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据资料显示,当时国际贸易通常以英镑计价,大约90%以上用英镑结算。而且,各国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不仅可以随时兑换黄金还可以获得利息,相比储存黄金需要支付保管费用,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国际储备更多地变为了英镑而非金币。因此,这一时期可以看成英镑本位时期。很明显,英镑霸权与当时的英国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同时,英镑霸权也为英国的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英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极大地丰富,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当过剩的产品在国内无法销售,英国资产阶级借助军事力量,寻找和开拓国外市场。此时的英国通过巨额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黄金储备,伦敦也成为当时的贸易和金融中心。这一时期,英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了世界金融,英镑成为世界霸权货币。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货币霸权的构建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和英镑的霸权地位,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摧毁了英镑的权力。二战爆发后,英国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实力大为减弱,再难担当世界经济领导者之任。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据资料记载,世界上2/3的黄金储备在美联储,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制成品占据世界的1/2,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二战即将结束前夕,为了改变战争带来的混乱局面,恢复国际金融秩序,英美两国从自身利益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由于国际势力的悬殊,英国最终被迫放弃“凯恩斯计划”,而接受美国的方案“怀特计划”。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山区胜地召开了有44个同盟国家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该协定的通过,确立了以美元为本位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之前的国际金本位制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建立了一个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同时对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IMF要求各国货币汇率稳定,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并且它可以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帮助国际收支逆差国度过短期困难。第二,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即通常讲的“双挂钩”制度。一方面,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关系,根据协议,各国政府接受1盎司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另一方面,各国通过与黄金的价格间接地与美元固定了比价。IMF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正负1%的幅度内波动。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霸权的特点。首先,美元霸权是通过国际协定确立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英镑霸权是由于英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各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旦各国对英镑的走势不乐观,便自然地放弃使用英镑,就如一战后,各国减持英镑。而美元这种霸权地位是通过各国签订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的,美元霸权是正式的。同时,IMF充当一个国际协调和监管机构,更强有力且有秩序地维持美元的权力。其次,“双挂钩”制度有利于美元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黄金本位制,黄金、美元均可自由流通,根据“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显然,与黄金相比,美元处于劣币的地位。当美元进入流通区域时,人们就倾向于将具有真正价值的黄金收藏起来,黄金逐步从市场上消失,市场上的黄金必然越来越少而美元却越来越多,导致美元代替黄金,成为世界上主要流通的货币。

3.牙买加体系和美元货币霸权的延续

(1)牙买加体系的确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美元的大量外流和美国黄金储备的迅速减少,使美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开始动摇,国际货币逐渐从“美元荒”发展为“美元灾”。1960年~1971年,连续爆发了三次美元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对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同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有多个,但最重要的一个是该制度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美元供应与美元信用的矛盾。他指出美国为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国际储备资产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逐步增加在美国境外的美元数量,以保证国际清偿力的供给,这只有通过维持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才能达到;而国际收支逆差的扩大又会影响美元的信誉,导致储备货币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开始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各国都在寻找出路,最终达成了共识。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协定,称为《牙买加协定》,形成了“牙买加体系”。与之前的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不再规定成员国必须采用固定的汇率制度,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选择汇率制度。但IMF会对其进行监督,以保持该国汇率稳定。第二,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不再作为可以流通的货币,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第三,为削弱美元的地位,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和扩大IMF份额。#p#分页标题#e#

(2)美元霸权的延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并没有终结美元霸权。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元霸权依然存在,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元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可以说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

首先,美元仍是主导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惟一起主导作用的国际货币。享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牙买加体系下,虽然日元、马克、欧元等也成为了国际货币,但是仍没有一种货币可以撼动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元依旧是国际间最主要的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石油、农产品和矿产品等这些初级商品继续使用美元标价,且在世界黄金市场上,黄金交易也是以美元计价。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进出口贸易大约2/3是用美元结算。

其次,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价值贮藏手段。由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国际上对美元充满信心,绝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占最大比重的是美元储备。再次,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是为了代替美元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限制美元霸权。但是美国的特别提款权分得最多,为22.94亿,占总额的24.63%。在IMF中份额最多,在各项议程中最具有发言权。

最后,美元霸权的范围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只有44个成员国把美元当做国际货币。随着冷战缓和等一系列的国际事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统一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使得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霸权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国。

中国应对货币霸权的策略

1.积极参与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主张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形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国际区域货币,摆脱对某一国货币的过度依赖,不会形成新的货币霸权。国际货币多元化是改善目前全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减少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帮助世界经济再平衡、推动国际金融秩序不断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扩大世界清偿力的来源,更好地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还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同时,为了防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一个国家就可以否决任何议案,扩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在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争取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的参考的货币篮子。

2.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日本经济学家吉川元忠在其《日本金融战败》一书中详细分析了日本在金融战略上的失误。他指出,历史上,经济大国在其鼎盛时期都是世界的债权国,在这个前提下,最有利的结果是本币成为国际货币,从而主导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其他跨国经济活动。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现在持有的外债较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最有利的措施。但如陶士贵(2009)指出的“急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加剧国际收支失衡;易带来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从而引发货币金融危机;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此,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脚步是极其重要的。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并借鉴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选择人民币国际化途径及其策略。首先,可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结算及投资的范围。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其次,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统计和监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过残余法对流向境外的本国通货进行测算,即先运用计量模型测算出当年的本国通货需求量,将此数据与当年通货供应量进行比较,其差额部分即为流向境外的本国通货。这一方法可资借鉴(陶士贵,2009)。最后,人民币国际化要让世界人们对人民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