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助教心得范例6篇

家长助教心得

家长助教心得范文1

我们蒙氏小班开展了这次以“家长助教”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记录此次活动和大家分享。

活动准备:

1 提前两天召开一次临时家长会,向家长宣布活动的内容、形式,发动家长报名参加。

要求:活动中请一名家长主要体验保育员的工作,协助主课老师组织活动:另请两名家长各担当一节蒙氏展示活动:再请一名男性家长来组织户外游戏。

2 家长报名后进行工作分配,向参与活动的家长详细介绍他所要进行的工作。

要求:“助教老师”(对于参与体验活动的家长都称老师)早上八点以前来园,接待幼儿、准备早餐、协助管理早餐、打扫环境卫生、配合主课老师教学;对参与蒙氏活动展示的助教老师,我们用说课的方式进行蒙氏活动展示的指导,直至活动中老师的每一个动作、语言及活动环节的连接,以便展示老师能完整地完成一次蒙氏展示活动,并且提示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如何引起幼儿的兴趣等:向户外活动老师介绍幼儿体能情况及已经熟悉的游戏,交流新游戏的开展方法及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开放日那天,家长正常送幼儿入园,助教老师也按时步入了体验工作,接待幼儿入园,指导换鞋,早餐前擦桌面,准备餐具,分发早餐,指导幼儿进餐,有如厕幼儿跟随协助,餐后收拾桌面餐具,打扫底面。在生活老师的带领下,助教老师非常细致、认真的进行着体验工作。

8:45幼儿基本做好了课前准备,随音乐开始走线了,一名家长提前来观摩,于是我们加入了新的体验内容:请这名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的带领下和大家一起走线。平日注意力有些分散的幼儿,由于自己当了家长的榜样,走起线来格外的认真,家长也很配合,用无声的走线向幼儿展示走线活动的专注、静心。

8:50所有家长前来观摩,班上老师进行了常规的静寂活动:有节奏地问好。

9:00幼儿分组进行蒙氏展示活动。两组幼儿分别在展示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新的蒙氏学习,一组是练习“反义词卡配对”,一组是从事“几何图形嵌板橱”。幼儿的学习效果甚佳,能专注的观察老师的展示,并能配合展示老师进行互动,回答问题。

9:15两组幼儿开始了自主操作的环节,家长都按照要求安静地观察幼儿,活动室内安静、有序。

9:15助教老师协助指导幼儿收放工作材料,及操前准备:如厕、穿马甲、喝水、换室外鞋。

10:00户外老师进入角色。操前向幼儿展示太极动作,鼓励幼儿活动身体;操后组织幼儿进行了“切西瓜”、“贴人”、“木头人”、“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户外老师非常投入,和幼儿共同融入到了游戏中,同时,户外老师还邀请所有的家长参与游戏。幼儿活动非常兴奋、愉快。

10:45由家长参与的体验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幼儿按照常规由本班老师带领进行活动。

活动小结:

晚上幼儿离园时,我们组织家长进行了参与活动后的体验分享。由参与体验活动的家长谈论体验感想,与家长进行教育心得的分享,同时,家长们也积极发言,在幼儿学习习惯、常规习惯方面的进步给予了肯定。

助教老师: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真的很辛苦。就一项早餐管理而言,要让孩子们吃好还要吃暖和就要需要全面观察,每个幼儿早餐情况都要看到――有要添饭的,有要上厕所的,还要督促吃饭慢的孩子,老师真是忙,但是又很有秩序。所以,我要向大家提议,让孩子独立的进餐是有益的――孩子养成了好的进餐习惯,就能吃得多、吃得好、吃得暖和,这对孩子一天的活动都是有好处的!

展示老师:我本身也是老师,可是这次展示让我感到,幼儿教育是有着特殊性的教育。给我的学生上课,每句话一遍就过,很少重复。可给这些孩子上课,语速放慢了不说,动作也放慢,而且要不断的重复。这也给我了一个提示,辅导孩子做练习时,要不断重复,直到孩子明白。平时我有这个习惯,就是讲过几次后,孩子还是出现错误,就不耐烦了,看来是我错了j我也查了资料――这个时期的孩子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像老师一样有耐心,一遍遍地引导,直至他学会。

走线家长:我是第一次和孩子一起走线,刚开始还比较激动,可孩子们安静、专注的神情深深地感染了我――听着悠扬的音乐,放慢脚步走一一心里一会儿就平静了下来。我想,在上课前做这项活动的目的也在于此吧。这次走线我还发现,孩子们比两个月前走得稳了,身体平衡力进步很大,也专心得多了。

家长助教心得范文2

卢瑞,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二期学员。现任市、区兼职教研员,天津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实践指导教师,和平区新教师培训指导教师等职。从教22年,曾荣获中国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教改与实践先进个人、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市级师德标兵、和平区第六届拔尖人才、和平区教育系统学科首席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幼稚园任何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时至今日,家园教育必须密切配合这一观点以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指出的: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渗透融入家园教育之中,家园共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家长助教活动正是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

一、多形式、多渠道地唤醒家长参与助教活动的意识

“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它开展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力度。但是由于家长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在看待“家长助教”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不断地宣传,唤醒家长发挥特长专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识,形成助教观念。例如,在家长会上组织家长观看有关“家长助教”的录像资料;在家园共育园地上张贴“家长助教”的专题文章;利用来离园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参与到“家长助教”的活动中;在家教沙龙中向家长发出邀请“发挥您的专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引发家长关于“我能为幼儿园教育做些什么”问题的思考;对参与“家长助教”活动的家长及时给予表扬和感谢,等等。让家长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知道“家长助教”活动展开的真正意义,有助于形成助教的观念。

二、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激发家长参与助教活动的热情

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确认这一重要资源并善于利用这种资源。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引导家长随时关注幼儿园教育,了解幼儿园活动进展,在适当的时候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重任。

在我们班有一批小足球迷。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们常自发聚集起来踢球,你追我赶,玩得是热火朝天。可是他们在踢球时常发生一些问题引起矛盾而使游戏不能进行下去,如,传球、进球时有的幼儿用手帮忙;有的幼儿为了阻止对方进球用手推人……幼儿带着解决不了的问题来找我,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不熟悉,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游戏的进行。怎么办呢?我想到了向家长——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寻求帮助。于是,我就利用家园园地开展了“请您关注一下幼儿的兴趣,如果您能知道或收集到关于足球的比赛规则和有关知识请告诉幼儿”的活动。短时间内我就得到了大量的帮助。有的家长从网上下载了有关内容,有的从书刊中找来世界顶尖球队、球星的资料,还有的家长来园直接给幼儿讲解……幼儿在获得了大量信息之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组织一支球队,进行“正规”训练。面对幼儿的新需求,我借鉴了上一次成功的经验,那就是重视家长的教育力量,继续发挥家长的资源作用。果然,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爸爸家长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幼儿园教幼儿。为了更好的满足幼儿会踢球、踢好球的愿望,天天的爸爸向我建议组织一支“爸爸足球队”,利用离园的时间和幼儿组成的“宝宝队”开展足球大赛活动。在玩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足球方面的知识,提高踢球技能。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有了足球比赛以后,幼儿活动的劲头儿更足了,兴趣也更高了。

助教活动的成功,使我深深体会到家长是我们不可缺的教育合作伙伴,要善于利用这种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特有的作用,大大扩展教育时空。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人翁意识得以焕发,真正转变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家园两种教育优势,有效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推进了教师的自我成长,归根结底是幼儿真正在和谐的家园共育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拓展家长助教的活动形式,有效推动助教活动的开展

1.家庭自助式助教活动形式。

家庭自助式助教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内容,邀请家长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教育援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可根据幼儿的特点、需求、兴趣、水平因人施教。家庭自助式助教活动具有多元化特点,幼儿带着在各自家庭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材料在集体中交流、学习,在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的同时,使幼儿眼界更开阔、知识信息的获取更丰厚。

家庭自助式助教活动的内容既有帮助幼儿积累经验的,也有物质材料准备等方面。例如在“我眼中的天津”主题活动中,幼儿对天津的风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发动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天津的特产、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关材料,帮助幼儿积累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2.社会实践式助教活动形式。

社会是一个大而活的课堂,家长助教活动应利用社区的优势,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社会教育资源为组织幼儿参与、了解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提供服务。

例如,幼儿已经获得了有关爱护树木等知识,但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来临之际,我们和家长助教老师们组织开展了“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植树活动。通过此次植树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得到了爱护自然的绿色教育,懂得了要为处处有绿色尽一份力!植树后,在助教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又担当起了小小宣传员的角色,向路人宣传环保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爱树护树、保护环境的情感。小小“宣传员”稚嫩的话语,简单而生动地讲述,既赢得了周围群众的赞许,也增强了幼儿宣传的信心。自此以后,班上的幼儿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不但积极学习新的环境知识,还大胆地向别人宣传,对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敢于提出批评,幼儿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利用社区活动进行环境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幼儿明白了什么行为对环境好,什么行为不好,慢慢地把学习环境知识的兴趣升华为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社区环境,不断地在社区中交流与分享环保信息,逐渐萌发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社区环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环保的意义。

3.自然环境式助教活动形式。

大自然是幼儿最喜欢读的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幼儿踏青、远足、种植……让幼儿走进自然,接触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主动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花草虫鱼、风霜雨露,探寻自然的奥秘,初步体验自然赋予人类的挑战。在“我们一起去郊游”中,好几位家长一起做了助教老师。大家协同配合,艾予的妈妈做导游老师,引领幼儿出行的路线,讲解沿途的风光;笑笑的爸爸做起了安全员,负责在湖边等危险地带保障幼儿的安全;曾在园林部门工作的华华的奶奶则做起了植物顾问,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助教老师们和幼儿还一起寻找春天的足迹,幼儿从湖边的垂柳等植物、土地中复苏的小昆虫等发现了春天。在百鸟园,路路发现一只丹顶鹤受伤了,就关切地问:“丹顶鹤,你的翅膀疼吗?”幼儿还纷纷猜测小鹤受伤的原因,艾予说:“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不能欺负它。”休息时,懂事的妞妞将第一块巧克力放进了妈妈的嘴里,天天将一朵漂亮的野花采下来戴在了老师的头上,艾予给妈妈铺了一张报纸请妈妈坐,每个幼儿都将吃剩的果皮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垃圾袋中……自然环境式的助教活动,使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兴趣盎然,快乐无限,其身体素质、探究欲望、良好个性也获得浑然天成的发展。同时也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发挥了幼儿与家长参与的主动性。

4.参观体验式家长助教活动方式。

参观体验式家长助教活动是指在家长助教的带领下,在参观体验中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使幼儿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事件,最终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正确的观念、情感、态度乃至心理品格的过程。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越令人难忘,活动也越有效。

例如,在“消防安全”活动中,我们事先和在消防队工作的爱冬的爸爸取得联系,带领幼儿观看他们中队的消防官兵进行的现场灭火演习。幼儿从感性上理解了消防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对消防队员叔叔娴熟的动作表演和阳刚之气表示钦佩,从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四、结合家长特点,发挥优长,提升助教活动的实效性

家长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优势及家庭方面的资源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着各自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发挥家长这一优势,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保教任务与课程开发,提升助教活动的实效性,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专业型助教。

专业型助教是指邀请一些具备系统的文化专业知识,且专业上有替代教师的明显优势,能弥补教师专业缺陷的社会人士和家长,在教师指导、帮助下,独立承担、开展主题教学中的某项内容。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陆续出现了换牙的情况。幼儿对有关换牙的知识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专门设计了专业助教活动“换牙的知识”。当“医生老师”——玉玉的妈妈身着白大褂出现在活动室时,大家听得可认真了,玉玉的妈妈利用牙齿模型向幼儿直观形象地介绍了牙齿的主要特征、功能及怎样保护牙齿的健康常识,还专门为幼儿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通过这次宣传教育活动,保护牙齿将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有效增强健齿强身的意识。

2.技能型助教。

技能型助教是指具备一技之长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例如,大班主题“我们眼中的天津”里有关于“天津的特色小吃”活动,幼儿提到了煎饼果子这一天津特色小吃。作为老师,我们不具有摊煎饼技能,不了解煎饼的制作方法,这时家长助教发挥了作用。翔翔的姥姥、姥爷自己有个煎饼摊,是摊煎饼的高手,于是我们邀请了翔翔的姥姥、姥爷来园里助教,开展了“摊煎饼”活动。助教姥姥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煎饼工具电磁炉和平底锅等,演示做法,轻松地帮助幼儿了解了煎饼的制作过程。

3.德育型助教。

德育型助教是家长通过介绍讲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经验、经历,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具体有两种形式。

(1)经验型德育助教。

每个助教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启蒙教育资源。如,叔叔讲述部队生活;隔辈家长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或介绍居住城市的变迁;大学生哥哥姐姐介绍自己如何刻苦学习,最后学业有成的经历等。结合五一劳动节,我们开展了“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活动。中班东东的奶奶是全国特等劳模,于是我们邀请东东的奶奶讲她的事迹。作为清洁工的东东的奶奶为美化环境50多年如一日认真清扫天津各条马路,退休后还坚持为创设干净整洁环境做贡献,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流露深深打动了幼儿。

(2)习俗德育助教。

部分长辈对现在已经失传的风俗习惯或节庆典礼比较熟悉,让他们给幼儿讲述或者演示,诸如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通过节日环境熏陶,节日艺术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启蒙,让他们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培养他们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增强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五、借助助教群体的优势,在交流分享中共促发展

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家长助教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建了共育的互动平台,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共享经验的机会。家长可以分享幼儿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儿童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家长助教也是教师、家长彼此间的共享、交流的过程。教师、家长观念共享、情感交流、资源互补,由此产生教育行为的相互碰撞,实现相互超越、相互提升。幼儿园事实上变成了一个成人的“继续教育学院”:交流与分享使每个人既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

家长助教心得范文3

我们常常觉得家长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依靠,当遇到在学校解决不了的事情时,我们就可以搬出家长,让家长利用自己的权威解决问题。但是,我们教师才是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当我们对某个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家长往往更是无奈。所以家长并不能充当我们的依靠,相反,我们要成为家长的依靠,让他们觉得老师能进行有效的教育,这样他们才信服老师,信服学校。当然,家长不能仅仅依靠老师,还应该积极充当老师的助手。而把家长转化成教育的助手,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就要班主任改变观念和做法。

一、家长是助手,就不能置身于班级的管理之外,而应该参与班级的管理

要让家长做好助手,就要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治班意图和策略,与班主任站在同一战线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我班制定班规时,在全班同学民主协商确定初稿后,复印37份,发给每位家长。要求家长认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正,如无意见就签名订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家长可以了解班主任的治班意图,知道学生该遵守些什么,摒弃些什么,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出现了问题也可以根据班规对家长进行解释,有言在先,很容易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二、家长是助手,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就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

因为“爱之深,责之切”,所以家长往往比班主任暴躁得多,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却抱有“孩子永远是自己家的好”的想法,对学生过于溺爱。这两种状态都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班主任确立了家长是教育助手的观念,要对这样的家长进行指导,使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更客观有效。

周一晚上,王某同学的家长打来电话:“王某在家发脾气,要砸电脑。王老师快来吧。”我知道王某和他家长的矛盾又爆发了。王某极其迷恋网络,为此常和家长打闹,而家长因为比较溺爱这个孩子,常常妥协。当我了解到这个问题后,和家长及王某三方协商:周六上午玩三个小时,其余时间不许。王某执行一段时间后,旧病复发,并放言:如不许他玩,他就要砸掉电脑。我到了他家之后对家长的建议是让他砸也不让他玩。家长也认识到不断让步只能助长他的气焰,并不利于教育,于是坚持执行原来的协议。结果王某不但没砸电脑,而且现在基本不玩电脑了。班主任对家长的指导可以帮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三、家长是助手,重点工作是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鼓励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只靠班主任夸,往往效果不够好,如果家校携手,学生的一点进步同时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两方面的欣赏,使欣赏的教育功能加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家长往往因为与孩子靠得太近,放大了孩子身上的缺点,而忽视了他的优点。这时候,班主任就要为家长提供鼓励、欣赏孩子的机会,做到“夸到实处”,而不让孩子觉得家长在说违心的话。

家长会,我在做学情分析时,主要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成绩、进步、突破等。分析完,要求家长回家要开心高兴地和学生交流家长会的精神。在平常,学校的各种比赛、班级的学科测试,当学生有进步时,我都会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进行鼓励;班级每5周进行一次的速写比赛,不管画得如何,也让专业老师评出一、二、三等奖。我紧抓这些契机或打电话或写家长信向家长祝贺,为鼓励学生提供机会。

四、家长是助手,班主任对家长应该给予尊重

作为助手,家长帮助我们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不管成效如何,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尊重家长不是一味的客气,更不是讨好,而是要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发自内心的爱护和勇敢的担当。

家长助教心得范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必要性;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我国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2012年11月16日毕节五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到贵州四兄妹喝农药自杀事件,无不预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和救助途径。

一、 必要性分析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问题,首先要论证教育救助的必要性,或者说为什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救助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理论基础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并把科教定为立国兴邦之本。由于教育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因而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完成学业, 甚至不能接受义务教育。教育救助就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的这种社会现象而产生的社会救助的内容之一。[1]

所谓教育救助,是指国家或社会团体、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不同阶段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它具有间接性、连续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教育救助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具有很强的反贫困作用;二是体现了教育公平;三是促进国民发展。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缺位的问题,需要教育救助发挥相应的作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教育救助也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支撑,比如200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客观现实

(1) 家庭教育缺位

家庭在子女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如下四个功能:一是经济上的支持功能,二是抚养与教育功能,三是心灵上温暖和安全保护功能,四是行为示范与学习功能。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基本长期在外工作,留守儿童和父母处于长期意义上的分离,这种事实上的分离使得家庭所具备的这些功能几乎全部瓦解。缺乏父母教育和关爱的留守儿童不仅知识匮乏,而且心理状态极端不稳定,易产生许多社会悲剧。如图1所示,29.4%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2次,15.1%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根据29.4%和15.1%这一比例,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2]。

这几个数字就意味着一年中有两千七百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几乎一年中很少或者完全见不到父母,这种长期的分离不仅让年幼的孩子无法享受父母之爱,由年迈的祖父母抚养,也缺乏管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每年见面很少的情况下,如果网络交流也很匮乏,那么“父母”这个角色几乎在留守儿童的生活里几乎是虚设的。如图2所示,与父母每年联系3-4次的学生有10.4%,与父母每年联系1-2次的学生有10.2%,与父母一年都没有联系的学生有4.3%。根据4.3%这一比例,按照全国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测算,一年都没有与父母联系的儿童有262万!一年与父母只联系1-2次(半年才打一个电话)的儿童,有622万人。这两份数据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时候留守儿童看到回家的父母就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恐惧。

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主要就是陪伴者、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在这些角色中经济上的支持是最基本的角色之一,而最根本的角色是人生的陪伴者与生活的指导者。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却是家长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是缺位的,他们既没有在孩子遇到困难成为他们的引路人,也没有及时地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这种家庭角色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导致他们安全感的缺乏。家庭教育缺席的现实要求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

(2) 学校教育不足

童年阶段是是需要得到家长呵护与接受家长关爱的年龄。童年期的主要人生目标就是接受学校与家庭教育养成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而这些人生课题的完成需要家长的呵护与指导。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时期,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情绪情感的疾风暴雨期[3],称为行为上的逆反期和自我的迷茫期,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建立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包含性别角色的认同、社会角色的认同和未来人生目标的确定。无论是童年阶段心理发展目标的实现还是青少年期人生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家长陪伴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完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前提下,理论上学校教育应该努力填补家庭教育缺乏的那部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中国有句古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的学校的功能更多层面还在于授业解惑,传播学业知识,几乎没有涉及过多的人生道理和心理辅导。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许多学校的现状,学校可以说是一种“逐誉机制”,学校更多注重录取率等现实的荣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状况关注较少。另一方面,“父母”这个角色老师并不能轻易取代,也就是说面对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之爱的缺失,学校教育并不能完全弥补这个缺口。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救助显得作用显著。

二、 教育救助的途径

1、 经济层面:

(1)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区一般多为贫困地区,学校基础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寄宿宿舍都相对比较落后。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公是中国一大基本国情,当地政府应该进行财政拨款,对教育基础设施和危险学生宿舍的改造和重建,比如新建学生教室,体育活动设施,进行白板等电子化教学,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当然,借鉴美国的KIPP学校模式,这些基础设施甚至学校的提供模式可以多元化。实践证明,以政府办学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办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模式。政府除了自己开办学校外,也可以严格审核之后,引进民间资本开办公益学校。

(2) 人员配备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整个成长的关键阶段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素质的教师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很显然一般高素质的教师都会选择收入较高的岗位,而留在偏远贫困地区的老师素质较差。一方面,学校可以以相对高于学校平均薪酬水平的薪酬引进高素质人才,利用这些人才改进原有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很多老师都不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如果由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建议进行一些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当然能招聘一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学校建立一个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3) 经济救助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一般比较贫困,政府可以采取多种补助方式,包括发放助学金和各种形式的困难补助,比如开学补助、交通费补助、伙食补助、教科书补助等。美国KIPP[4]学校就采取过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留守儿童的经济压力甚至是他父母的压力。

2、 制度层面

(1)建立强制报告机制[5]。学校应该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现状,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关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要及时地进行沟通。

(2)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学校教师定期去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了解情况,时刻保持跟留守儿童的沟通,对学生的心理生活等各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及时和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表现,实现学校和家长的良性沟通机制。

3、 文化――心理健康层面

(1)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心理培训,给学生科普正确的心理学知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

(2)实行学校寄宿制。因为祖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代际交流问题,学校实行住宿制,这样实际上实在留守儿童之间以宿舍为单位建立一个“家”,同时也便于老师及时和留守儿童交流,但是“家长”的角色。

(3)对留守儿童开展人生安全等知识,锻炼留守儿童的自我防卫能力,自救意识和求救意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安全演习,在实践中锻炼留守儿童。通过这样的安全知识传授,减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事件发生。

4、 社会层面

在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不仅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和团体也可以发挥他们应有的力量,不过在引进民间力量的时候,学校和政府要谨慎,严格审核。

(1)社会慈善组织的捐赠。社会慈善组织可以资助一部分留守儿童,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问题。例如,慈善组织可以投资建设电子沟通设备,实现留守儿童和父母的视频交流,弥补见面不足和沟通不足的缺憾。同时可以资助相关书籍玩具等符合留守儿童年龄的实物。

(2)志愿者形式的救助。每年暑期都会有各种关爱弱势群体的组织进行支教、访问等形式的援助,针对留守儿童,也可以组织高素质的大学生参加支教,尤其可以组织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怀和一对一沟通机制,高效快速的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尤其必要。所以,通过各个方面的教育救助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知识缺乏问题,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美丽的明天。

[注释]

①《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

[参考文献]

[1]任洁琼,陈阳.教育救助上[J]. 社会福利,2002,(11):58-62.

[2]李亦非.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R].北京:“上学路上”公益组织,2015:11-12.

[3]张可创.留守儿童伤害事件心理因素分析及救助途径探索[J].检察风云―社会治理理论专刊,2015,(3):86-90.

家长助教心得范文5

一、 感恩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家中的“独苗”,长辈对他们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无论是经济阔绰、拥有万贯家财的家庭,还是经济拮据、捉襟见肘的家庭,几乎都对孩子千般溺爱,万般娇宠,从来不舍得给孩子吃一点苦,而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即使是省吃俭用,甚至是出门借债,也设法给予满足。这样不仅使许多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恶习,还养成“唯我独尊”和“贪得无厌”的个性。这些孩子往往不理解长辈的苦衷,不体谅长辈的艰辛,他们对于长辈的付出视而不见,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远远不够,所以,现在有些青少年当家长给的钱不够他们挥霍时就去偷盗、抢劫、敲诈……比如,每年新学期开始,校门口就停满“送行”的私家车或者的士,校园里,家长大包小包肩扛背驮,而几近成人的学生却两手空空,若无其事。寝室里,家长挥汗如雨,打扫房间,收拾床铺,寝室主人却在看手机、发信息、听MP3……家长叮嘱几句,就被孩子视为“啰嗦”,甚至顶撞。

除了上述来自家庭溺爱的原因,从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来看,校方在感恩方面的教育也是有缺陷的。在目前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中,学校忽视对中学生的品德培养,在评价学生时,往往以考试成绩定高下,却对其思想品德忽略不计,只要成绩好,就能“一俊遮百丑”。从而使教学理念所一直提倡的“道德为首”的教育方针被抛之脑后,即“德”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文件中、课本里和口头上,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却不重视道德修为的不良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而从社会这一大环境来看,当今社会“流行”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价值观念。学生在这种不良风气的熏陶下,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感情冷漠,缺乏感恩之心。

感恩作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成分。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基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二、针对于目前感恩教育现状的对策

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期,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形成感恩之心,从而使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直至于“施恩”。

1.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对父母怀有感激之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存感恩之心,那么,他对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爱心”则是虚伪的,甚至是有所图的,一旦别人于他失去利用价值,他将无情地弃之而去。有些父母在年老体衰后,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究其内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缘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此,教师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应首先教育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唤起学生对于其父母的感恩之心,这是感恩教育的基石,也是起点。

2.引导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恩之心

家长助教心得范文6

关键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体系 完善对策

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学金为支撑,勤工助学为补充的资助体系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广度、力度,在维护教育公平、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我国高校资助政策和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助困育人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尤其是在整个资助体系的丰富和深化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至1983年大学生资助政策的高福利时期:采取单一的资助措施,普遍实行了人民助学金制度。第二个阶段是从1983年至2007年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时期:通过新增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措施,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及学杂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大学生资助体系,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迄今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期:加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规范管理,深入探索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大学生资助工作在资助理念、资助方向、组织机构、资金保障、具体措施等方面有了重大变革。国家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学金为支撑,勤工助学为补充的政府性资助体系;同时要求高校建立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校内资助体系。各高校在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财力支持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从实际情况看,高校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资助体系改革实施时间不长,机制和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意义还没有完全实现。

二、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形式单一,重“资助”,轻“育人”。

目前学生资助来源以国家资助为主,资助方式以经济资助为主,困难学生自我资助主要以简单廉价的体能劳动获取报酬,智力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对学生的资助感恩教育不够,某些学生存在不正确的思想,获得资助后有的学生出现挥霍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

(二)勤工助学落实效果不理想。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较少,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助学效果,报酬一刀切;勤工助学岗位管理不规范,经常出现岗位信息不及时,没有轮换竞争上岗,导致每次参加勤工助学的困难学生都是固定人员;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学生所在年级,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以高层次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

(三)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不平衡的问题。

在经济资助、精神资助、素质能力资助三个资助工作的主线中,精神资助和素质能力资助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灵活、个性化的精神资助和素质能力资助明显欠缺。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实际运作当中,某些资助措施只是针对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忽视对困难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状况的关注。虽然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是首要问题,但是对其价值观念、心理状况的关注和追踪不能忽视,因为困难学生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不良风气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压迫,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困难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水平。

三、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建议

(一)贫困大学生的需求不再主要以经济帮困为主,呈现出多样化需求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方面。物质需求方面,贫困生需要各方提供的奖助学金、物资和勤工助学岗位。精神需求方面,困难大学生更需要得到家人、师长及周围人的鼓励及支持,在精神上特别希望得到师长同学的关爱。在发展需求方面,贫困大学生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学业进步、社会适应、就业发展方面。

大学生资助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完善精神资助体系建设,建立以学院党总支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对学生的辅导作用。

第一,注重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充当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媒介,因此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改变方式方法,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学生求助变为主动关怀,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及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第三,注重发挥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生的作用。选择困难生的优秀代表,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第四,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各班由学生干部担任心理信息员,并对班级心理信息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困难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困难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第五,发挥困难生社团的作用。成立困难生自己的组织,由困难生自愿组成,学校给予支持。在这个组织里很多困难生有了归属感,找到了知心朋友。定期组织困难生座谈,发表自己勤工俭学的感想,畅谈自己的心理困惑,学习应对各种挫折的心理学方法和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的方法,并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组织有勤工助学经验的高年级困难生讲座,把自己助学的经验传递给低年级的困难生。

大力开展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家庭经济困难生在获得财力支持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素质养成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从而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感恩、诚信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实现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

1.拓展家庭经济困难生素质培养渠道,以品格高尚、素质全面,人文素质良好、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为培养目标。以绿色成长,精神培育、能力锻炼为主要方向,重点建设三大项目:通过开设教育书报亭,为家庭经济困难生购买励志书籍或订阅一套青年读物等方式,并结合征文、校内外报刊发表的方式,搭建学生思想教育与交流的平台,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榜样学习、师生互动、交流思想和经验的平台;以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为宗旨,使其成为学生了解资助政策、获取精神食粮。

2.实施家庭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计划,教育实践计划以教育实践,素质拓展为主项,通过具体科研实践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社会公益服务、创新创业计划等提升经济困难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强自立和团队合作精神。项目由学生自主申请、自由组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服务的自我实现。

3.搭建家庭经济困难生特长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兴趣爱好广泛、特长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团队,展示真我风采,通过多种形式开阔视野,自我锻炼,收获友谊,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从“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到“帮助学生顺利入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体现的不仅是要教育公平,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二)拓展勤工助学岗位设置。

调查显示,贫困生有意愿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意识在强化,自信心在增强,勤工助学已不仅仅是缓解经济困难的途径,还为成才成长提供了锻炼渠道。希望得到锻炼和勤工助学的机会,通过自身努力缓解经济拮据的状况,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勤工助学不是单纯的经济资助,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技能领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把“输血”和“提高造血功能”结合起来,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增加经济收入,为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发挥专业技能,通过勤工助学使学生学得一技之长,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时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在低年级就全面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等。在高年级则通过专门的培训增强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的信心。

高校勤工助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有益的岗位设置。如根据学校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课程教学助理等,以此设置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困难生通过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锻炼经历,不仅得到了生活费,缓解了经济困难,改善了生活,还强化了自强自立意识,提高了自我解困的能力。

(三)构筑完善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一是实施“感恩励志工程”,引导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在资助过程中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以班会、征文、实践教育、公益活动等为载体,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实施“健康身心工程”,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筛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健康活动、素质拓展交流等形式,引导困难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实施“互助成长工程”,增强幸福感知,奉献回报能力。加强学生明礼诚信教育和脱贫互助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观和理财教育。同时,加大困难学生的返乡教育引导力度,困难学生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且对家乡有深厚感情,回乡就业能更好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大学每个年级学生都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性,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体验式教育,不同年级资助的侧重点不同。

1.加大对低年级的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的力度,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在新生入学初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掌握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有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倾向的困难学生格外重视,一方面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助学岗位,申请学费贷款,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对其进行精神资助,具体来说有下面几点。

第一,鼓励教师和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们交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加强学校与困难学生家庭间的沟通,准确掌握困难学生的有效信息,使困难学生得到及时帮助。大学生资助工作老师经常与学生家庭联系,让家长多给予孩子鼓励,建立其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让某些有自卑倾向的困难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困难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机会与场所,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其自信心、自尊心的树立。

2.大三大四的贫困生减少物质资助,加大精神资助力度。

大三、大四的学生,已有两年多勤工助学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劳动,很多人已能解决生活费,因此,适当减少对困难学生的物质资助,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教育和诚信教育。低年级以无偿资助为重心,让学生安心学习;高年级以能力培养为重心,关注学生发展潜力和提高社会谋生能力。

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既能够资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又能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彻底摆脱家庭经济状况。建立健全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系统的资助体系,真正达到助资、筑梦、铸人的效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温静.美国联邦政府研究生资助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学报,2012.

[2]唐雪梅,张小红.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分析及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