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例6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诊断学教学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效率,文中分享了作者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套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为诊断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诊断学是门涉及多学科医学知识的综合学科,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医学教学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本人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诊断学教学应结合临床医学现状,不断深化学科建设,构筑新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诊断学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效果

    1.1重视实践观念的培养。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年来,在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中,本人不断总结、归纳,建立一套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1.1.1在诊断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模型作为直观教具。如各种护理模型、心、肺模拟听诊模型等做为诊断学教学的直观教学用具,使学生用自身的感官体验诊断学所学的体表标志、体表划线及心、肺的视、触、叩、听的正常表现、异常体征以及变化特点。特别是心脏和肺部异常体征的变化,在学校实验室同学之间的相互体检中是体会不到的,而实验室的模拟听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提高学生对诊断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

    1.1.2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如在心电图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心电图课件,能使学生对所学心电图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课件中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也能使心电图的课堂教学达到与临床实际应用心电监测更接近的效果,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

    1.2注重实践体验的思想。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为学生营造实践体验的条件。如利用实验室的模拟病房,将诊断学的部分理论教学带进实验室,进行床边教学,让学生做到“实践体验”。例如“胸部正常叩诊音”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练习体检,使学生不仅掌握叩诊的手法,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用心”去辩别几种叩诊音的特点,让学生做到亲自体验、感受并掌握这些叩诊音的特点。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些叩诊音的体验和感受不是教师可以用任何生动语言和肢体动作所能表达明白和描述清楚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不仅掌握了身体各部分的正常/异常变化的表现特点,同时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诊断学体格检查的基本操作手法和检查的内容,让学生对未来职业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

2学以致用,为提高职业能力创造条件

    2.1强化模拟实习。建立多功能实验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临床实际的需要及学生的特点,制定模拟实习计划,保证实习质量。诊断学除了加强体格检查的基本技能训练,还把病史的采集、病历等医学文件的书写做为重点训练内容。

    例如,选择典型的病例,找几名学生按照典型病例假扮病人,其它学生分组进行采集病史、收集临床资料,并根据所收集的临床资料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完整的病历。让学生从“学以致用”中感到诊断学知识对未来临床工作的重要用途和应用价值。

    2.2重视技能考核。应制定一套完善的诊断学技能考核体系,将诊断学的技能考核成绩纳入总成绩管理,提高技能考核占总成绩比例,并将诊断学技能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前临床实习的资格标准和临床实习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诊断学技能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强化其诊断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并经重新考核合格才准予进行临床实习。在制定技能考核方案时,为突出诊断学的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紧密联系的特点,考核的内容必须全面,能够充分突出本学科、本专业的特点和临床实习、临床工作的实用性。通过技能考核,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大幅度提高,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提高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3举办学科技能比赛。诊断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除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心电图部分。通过集中训练,按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比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这也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3强化综合实践能力

    3.1开展课间实习。医学现象比较复杂,即使在模拟病房进行诊断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内容也是比较局限的。将诊断学的教学由学校课堂、模拟病房转移到实习医院的病房,开展诊断学的临床课间实习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医院病房按系统选择典型的病例让学生真实体验各系统疾病的异常体征,并要求与人体正常表现相比较,根据询问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临床资料,学生学会在真实工作中如何采集病史、收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学会根据临床资料为病人做出临床诊断的方法;在收集临床资料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真正与病人沟通的方式及方法。

    3.2开展病例讨论。一病例讨论一种是课堂上,收集典型病例开展病案讨论,以讨论的形式讲解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方法:说明临床诊断的方法及诊断的步骤、原则。另一种是课间实习后,教师根据课间实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对所见到的真实病例进行病案讨论。无论哪种形式的病例讨论,都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病例讨论活动。讨论内容为病人的病史、异常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探索。病例讨论锻炼学生了思维、体验和探索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也让学生感受到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临床工作的严谨性。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2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影像诊断也成为各类医学院的重点教育内容。《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基于图像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应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然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独立开来的,先完成了理论课程后再进行实践课程的操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极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医学人才的需求。为了迎合快速发展的医疗事业需求,必须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该文提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期为医学事业培养出影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优势

教学做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部分,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得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对于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同一教学场所完成,既达到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巩固,又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或参观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1]。一般而言,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既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去医院参观学习,也可以在实验室里动手操作完成,达到真实的体验。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得以往死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所应做出的努力

对影像技术专业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时还需要对其他教学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革及调整,该文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介绍。2.1教学环境的一体化改革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必须辅以影片的分析及判断,课堂教学时通常会引入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资源进行教学。而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配套的软硬件教学设施,保证足够的教学设备以及仿真的实训环境。为保证理实充分结合的教学,需要配备投影仪、数码摄像机、PACS系统、超声或核医学诊断影片、各系统教学用MRI、CT或X线影片等[2]。2.2配套教材的一体化改革在进行影像诊断学的一体化教学时还需要有匹配的教材。以往理实分开的教学模式在教材上多偏重理论知识,具有十分系统化的知识点,而缺乏实践课程的设计及安排,一体化课程无须过多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扩展更多的知识点。教材改革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细化分类,例如超声诊断、放射线诊断以及其他影像学诊断的内容,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科学合理地开展技能训练项目[3]。同时,还可编写配套的电子教材,在其中分享大量的临床资料以及图片分析,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保证教学的实用性更强。2.3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改革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对病患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进而作为病情诊断的依据。在教学时,需要依靠实际的临床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为保证理实一体化的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借助多媒体资进行病例及图片的重点评析,还可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方式。模拟临床医师对病情诊断的过程,设计出病例分析的实践环节,通过教师的提问以及引导,激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对病情特征进行分析[4]。学会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3教学做一体化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实践探索

3.1研究对象该文对影像技术专业实施一体化实验教学的实验主要针对2014级影像专业2班与3班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实施对象进行对照研究,每个班级均有35名学生。3.2实践方法将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诊断学》作为该次研究的实践课程,对两个班级均进行X线诊断环节的学习,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任何疾病,总结归纳各种影像学特征,做出病情评估,并完成实验报告[5]。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训练,3班采取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2班采取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模式,最终以调查问卷的模式评估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比较在两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两班学生认为所采取教学模式对临床指导是否存在意义的比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共安排40个课时完成,主要具有下述几项任务:(1)在明晰此次实验目的后对影像学检查进行模拟演练,进行检查申请单的填写;(2)分组完成影像学检查及拍摄;(3)完成影像学资料的后期暗室操作工作;(4)对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及分析,总结影像特点,并判断是否异常;(5)对影像资料进行报告的书写,做出正确的评估判断[6]。3.3实践结果此次实验完毕后对两个班级的实验完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从表1可知,3班学生学习成绩达标的占比71.4%,明显高于2班的34.3%,且未达标的占比0.0%,明显低于2班的2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使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实用性。从表2可知,3班学生有80.0%的人认为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未来的临床指导意义重大,而2班对课堂教学的临床指导意义仅有28.6%的学生认同,其中34.3%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独立开来的教学模式无临床指导意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在学习效果上有较大的改善作用,还可保障教学的实际价值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与时俱进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隽.循证影像诊断学在影像实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872-1873.

[2]唐曦,吴少平,黄丽,等.《医学影像诊断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0):1002-1006.

[3]李小虎,张国兵,余永强,等.PBL教学模式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0,31(6):563-565.

[4]曾燕,赵建农,谢微波,等.医学影像诊断学消化系统教学体会[J].重庆医学,2006,35(16):1520,1526.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3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及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其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诊断学不仅作为中医学专业所有课程中的主干课程,而且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科目,其对于临床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传授知识外,增加现代化辩证训练软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训练软件对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等的训练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辩证训练软件开发意义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临床上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临床技能的训练上,医学生所面对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病人,而不是书本中所出现的文字和图片,常常会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面对病人紧张、不能将理论准确运用到实践中等种种原因对病人造成伤害,使病人不愿意配合治疗,对临床教学造成影响。近年来,因医学生而出现的医患纠纷时常发生,很多病人认为医学生对其造成了伤害,在心理上对见习及实习的医学生均有抵触的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国的《执业医师法》禁止了在临床上将病人作为临床教学中的“道具”的做法,使医学生们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使其在初次进入到临床时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培训,使医学生能在四诊诊断能力上得到提高。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色、神、形、舌象、五官、皮肤等,以发现异常的表现。“闻诊”中医生可运用听觉诊断病人的呼吸、语言、呕吐、咳嗽等声音,也可运用嗅觉对病人排出物的气味、发出的异常气味进行诊察。通过“问诊”询问病人与疾病相关的情况,如病人的既往史、自觉症状等,从而可了解病人疾病的发展史、诊疗等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轻触病人的脉搏和轻按病人的手足、腹部等部位,通过脉象的变化及相关异常征象,了解到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方法可收集病人的症状、病史和体征。但中医诊断的技能教学包括辩证思维能力和四诊诊断能力两部分,而“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只能提高医学生四诊诊断的能力,对中医诊断中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具体针对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上还是以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举例分析为主。由于在课堂中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对每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例分析,更不能通过对多个病例的比较分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认识。由于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老师对案例进行授讲,且案例的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性,很难达到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目的,所以,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需要能提高学生们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除了在实验课上可供学生使用外,还可在适当的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临床实践机会的缺乏造成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到临床上的情况,使学生在临床上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方法探讨

 

目前已推向市场及正在研究的能够为医学提供辩证结果分析的软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种是对临床教学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软件。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软件均是针对临床医生为其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法,而没有一种软件是针对基础教学的。因此,此类软件不能适用于基础教学,主要原因有:①此软件中没有大量与书本相关的病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更多的案例可供分析。学生可通过自行输入的方式对病案进行输入解决,但由于在中医术语表达上可能会出现不统一性及软件开发设计者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会导致此类软件所给出的辩证结果不止一种,且在用语上与教材相差甚远。因此,开发针对基础教学的软件需提供较多的典型案例且要满足辩证结果与教材的表述一致,这样才能使学生反复训练加深对知识的认知。②目前市面上的辩证软件均是直接就给出辩证结果,并没有具体的思维分析过程。此类软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因此可以直接给出诊断结果。由于思维分析过程这个对训练学生的辩证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省略了,因此此类软件不能用于基础教学。用于基础教学的软件还应加强针对性,能提供具体病案辩证分析和思维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教学质量上得到提高。

 

开发具有人机对话的辩证训练软件应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医教改中切实可行的辩证训练的方法之一,达到为社会培养优质医学人才的目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4

临床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理论步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医学生今后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1]。由于诊断学授课学时有限,涉及的医学概念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是每一位诊断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  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医学影像学和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在诊疗疾病时更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而忽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这就导致师资力量的基本功薄弱,也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强化师资的培养,提高医(教)师的素质以及对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如急性左心衰肺部体征,常常先出现干性罗音或哮鸣音,随后出现湿性罗音,就用“先刮风后下雨”来描述疾病过程的特征。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如表述角弓反张、跨阈步态、蹒跚步态等,在课堂上给学生现场演示,均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

    2  提高教学质量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见习课时,以医生的角色站在病床旁,怀着一种十分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渴望学好诊断学,渴望当好一名医生,又意识到肩负重任,听课很认真,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对初学诊断学具有新鲜感的良好势头,因势利导,结合具体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把疾病发生机理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理解相关的症状、体征,牢记概念;并用相似的病例再让学生们问诊,重新分析、理解、使用概念,举一反三,使其概念明确。学生们适应了诊断学边教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

    2.2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问诊是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诊断资料的最初来源。问诊具有很强的技艺性,需要仔细、认真、全面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前学生应牢记问诊要点;老师应选择病情较轻、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乐意接受检查的患者作为实习对象。授课时教师首先示范正确的问诊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实践;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反复严格地训练,逐渐掌握好问诊的要点和技巧,把病史问全。体格检查方面,学生要先熟记各种体表骨性标志和人为画线,查体时能准确地应用;统一手法、规范动作;让学生互查互练,反复切磋,对每一动作、手法、心音都进行认真训练,掌握和规范每一种正确手法;查体要系统、全面、仔细检查,逐渐养成分段检查、系统记录的体检程序,减少反复翻动病人。检查学生查体的手法、顺序、具体内容等,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又能及时地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遗漏[4]。

    2.3  扩大学员知识面

    查体发现体征后,更为重要的是让学员了解体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在讲述症状、体征的同时引入临床实例,使学员加深记忆。在临床见习中,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疾病相联系,结合基础课知识进行病例讨论,分析病因是什么?目前诊断是什么?以及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才能明确诊断等,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广泛的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

    2.4  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实践。要从学生了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入手,让学生总结病史特点,讨论、分析临床表现,找出支持诊断要点,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通过理解性学习,逐渐学会把不同疾病联系起来分析。诊断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要想使得学员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实践和训练。另外还经常征求学生意见,教研室对提出的不足进行整改并反馈给各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他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保证了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汉建,田 虹

【关键词】  诊断学;教学;医学生

临床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理论步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医学生今后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1]。由于诊断学授课学时有限,涉及的医学概念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是每一位诊断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  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医学影像学和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在诊疗疾病时更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而忽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这就导致师资力量的基本功薄弱,也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强化师资的培养,提高医(教)师的素质以及对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如急性左心衰肺部体征,常常先出现干性罗音或哮鸣音,随后出现湿性罗音,就用“先刮风后下雨”来描述疾病过程的特征。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如表述角弓反张、跨阈步态、蹒跚步态等,在课堂上给学生现场演示,均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

    2  提高教学质量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见习课时,以医生的角色站在病床旁,怀着一种十分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渴望学好诊断学,渴望当好一名医生,又意识到肩负重任,听课很认真,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对初学诊断学具有新鲜感的良好势头,因势利导,结合具体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把疾病发生机理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理解相关的症状、体征,牢记概念;并用相似的病例再让学生们问诊,重新分析、理解、使用概念,举一反三,使其概念明确。学生们适应了诊断学边教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

    2.2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问诊是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诊断资料的最初来源。问诊具有很强的技艺性,需要仔细、认真、全面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前学生应牢记问诊要点;老师应选择病情较轻、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乐意接受检查的患者作为实习对象。授课时教师首先示范正确的问诊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实践;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反复严格地训练,逐渐掌握好问诊的要点和技巧,把病史问全。体格检查方面,学生要先熟记各种体表骨性标志和人为画线,查体时能准确地应用;统一手法、规范动作;让学生互查互练,反复切磋,对每一动作、手法、心音都进行认真训练,掌握和规范每一种正确手法;查体要系统、全面、仔细检查,逐渐养成分段检查、系统记录的体检程序,减少反复翻动病人。检查学生查体的手法、顺序、具体内容等,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又能及时地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遗漏[4]。

    2.3  扩大学员知识面

    查体发现体征后,更为重要的是让学员了解体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在讲述症状、体征的同时引入临床实例,使学员加深记忆。在临床见习中,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疾病相联系,结合基础课知识进行病例讨论,分析病因是什么?目前诊断是什么?以及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才能明确诊断等,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广泛的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

    2.4  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实践。要从学生了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入手,让学生总结病史特点,讨论、分析临床表现,找出支持诊断要点,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通过理解性学习,逐渐学会把不同疾病联系起来分析。诊断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要想使得学员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实践和训练。另外还经常征求学生意见,教研室对提出的不足进行整改并反馈给各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他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保证了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汉建,田 虹,汤美安,等.典型体征病例档案建立及其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82-84.

[2] 张超英,张岁龙.如何解决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2):72-76.

[3] 刘安民,许 冰,王 捷,等.诊断学实习教学的实践与经验[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6):394-396.

[4] 曾 俊,任 佳,赖 雁,等.浅谈物理诊断学的教学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6(5):333-334.

,汤美安,等.典型体征病例档案建立及其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82-84.

[2] 张超英,张岁龙.如何解决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2):72-76.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5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临床兽医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诊断动物疾病所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科学实践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强化印象,理解并能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影像技术等相关医学仪器设备,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动物福利,对动物的健康及食品安全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这就要求动物医学的学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学生们能否在未来兽医临床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取决于在兽医临床 诊断教学中获取的技能。

一、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1.改革教学大纲,充实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以往的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补充修订原有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内容。参考《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根据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在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中,增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结合病例教学,增强授课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另外,重点突出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各个兽医学课程中的桥梁作用,尤其是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应用,以兽医临床诊断学内容为核心,加强课程间的联系。

2.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本校学生来源多为少数民族,由于语言和地区差异,在课堂上单纯采用引进病例教学、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回答等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以提出问题或引进病例让学生自主回答,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经验上学生都不适应。因此,针对本校学生来源及我校兽医临床诊断学课时较少等特点,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方式,教师主动收集包括书本网络等各方面的知识,结合多媒体,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以此转换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书原有的图片,以及采集的图片、影像、声音制作课件,把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手段展现出来,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影像更加直观的讲解临床基本检查方法,而且还能展现许多典型的病例症状,如破伤风、狂犬病、新城疫等给学生们建立直观印象,增强感性认识,进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互助式教学,辅助课堂教学

把教学大纲、理论教学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作业等上传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互助式教学,同时应用交流平台进行答疑,并将收集到的典型病例图片上传,让学生自由讨论,打破教学时间和地点,让教师与学生随时互相沟通,了解学习效果,掌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坦诚面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现有的实践教学是教师将实践所需用品等准备齐全,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学生按照要求,将实验所用的设备、实践过程、结果、以及与理论对比情况等整理出实践报告;而不是帮助学生在临床中遇到疾病,如何去思考解决问题。又因学校资金不足、领导重视不足等原因,学生的实践教学越来越难。

1. 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

要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要改变课堂讲授学时过多实践学时过少的状况,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弹性学制,不断扩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等教学资源的自主选择权,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选题或参与教师科研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2.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线,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实践经费严重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兽医临床上看,实践教学更为突出,这就把学生培养成了学科全、单科弱,一般人才多、特殊人才少等等。这就需要引进社会资金,共同建设校外基地,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

3.建立典型病例症状库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范文6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试题库;临床实践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在“学科强校、人才兴校、附属医院组团发展”三大战略原则的指导下,自2008学年起承担本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任务,在8年内培养出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协作的教师梯队。《中医诊断学》是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在西医院校中开展中医学教育的过程中,中医教研室虽也引进了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1-2],但其在教学氛围、教学时数有均明显不及中医院校,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中医诊断逻辑思维能力,从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是中医教研室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本院校网络试题库系统正在按计划逐步开展[3],本教研室通过构建《中医诊断学》的网络试题库,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得大量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认知能力,开阔思维领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优化中医诊断教学的全过程。以下就中医诊断学试题库对临床实践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

1研究对象

以广州医科大学2015级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班、2班学生(共60人)作为研究对象。1班学生纳入试题库学习组、2班学生纳入自习组。1班(学习组)共30名学生,14名男生,16名女生,年龄(18.93±0.94)岁;2班(自习组)各30名学生,13名男生,17名女生,年龄(19.03±0.96)岁。两组组间进行均衡性检验,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班级课程由专任教师依照教学大纲进行大班授课。

2研究方法

2.1建立试题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实施:(1)制订考试大纲。组织学科专家根据教学内容制订考试大纲,一般按了解、熟悉、掌握等不同认知层次编写其知识要点,覆盖中医诊断学“绪论”、“四诊”(望、闻、问、切)、“八纲”、“病因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诊断与病案”的全部章节,其基本内容包括考试目的、性质、方法、形式等。(2)汇编试题库。根据大纲要求组织学科专家以及专任教师编制试题,并从中医诊断学配套习题集、考研真题、执业医真题以及网络等公开途经征集符合考试大纲并能符合学科发展的试题,并汇编入库(习题库系统由广州医科大学提供)。试题题型包括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题等,要求包含试题覆盖全面,题量大,主客观比例适宜。每题附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并标识所归属知识点。(3)审查试题。试题入库前实行“双审制”:教研室主任负责“一审”,教学管理科组织专家进行“二审”和验收。截止目前,中医诊断学建立试题2933题。2.2学习与评价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班别分为两组,1班学生纳入试题库学习组(A组)、2班学生纳入自习组(B组)。按《中医诊断学》教学进度,理论课学习后即安排临床实践,试题库学习组(A组)授予试题库账号,按章节组织学习试题库内容。自习组(B组)学生自由总结复习中医诊断学课本。临床实践按教学进度分为4次,分别为“四诊”、“八纲辩证”、“脏腑辩证”与“综合辩证”见习,实习在广医二院中医科门诊及中西医结合病房进行。每位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安排下,针对特定患者进行中医临床实例分析,并以作业形式进行上交。为确保选取患者的均等性,安排每位学生在门诊与病房见习机会均等,并选取相似中医诊断患者进行临床实践。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评价结果

临床实践作业根据每次不同见习内容进行评分(见表1),每位患者均由带教老师确定诊断标准,批改并统计学生作业得分。对学生临床实践作业进行评分,计算平均得分并比较。1班(学习组)学生在四诊、八纲辩证、脏腑辨证、综合辩证临床实践中评分均高于2班(自习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4结论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基础理论知识衔接中医临床各科,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在学校教育中,试题对检测学生课程认知程度和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院校中正逐渐从传统的任课教师命题模式,转变为可统筹管理的试题库组卷模式。建立网络试题库可实现教考分离,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公正地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测试水平[4],对科学地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和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6]。通过信息反馈,教学管理部门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较好地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7]。建立网络试题库可调动了教学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任课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与质量,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另一方面,试题库作为课后巩固知识的重要工具,其建立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吸收讲授内容,更好地掌握讲授章节的知识点、难点,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知识积累,增加学生全面系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临床实践前做好充分的中医诊断知识准备,在临床实践时就能更好的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进行全面、详尽的病情资料分析,并能灵活的运用中医各类辩证方法做出准确的中医诊断和病情分析。临床实践是重要的理论课后知识补充,可消除学生对考试侥幸投机心理(考前划重点、押题),避免学生考前突击的局面,确保考试结果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真实性。本研究表明,通过课后试题库的培训,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诊断学的掌握能力有明显提高。目前对中医诊断学试题库的建设还在初步阶段,还需进行应用与系统评价,及时总结建库经验,做一些相应的动态维护工作:剔除不符合现行大纲、超纲的试题;统计分析学生测试情况,对难度较大试题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必要时增加相应知识题量加强理解;添加历年考研、医师资格考试真题,增添试题库功能性。希望将来可依靠学校的网络试题库系统,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与教师交流,使教师、学生之间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章莹,王飞.浅谈PBL在《中医诊断学》教学的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6):81-82.

[2]王建青.《中医诊断学》教学环节设置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6):133-134.

[3]徐名颂,ChenXiaozhi,刘世明,等.医学网络试题库的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4):361-363.

[4]周毅.改革考试模式采取考教分离[J].医药前沿,2012,2(6):367-367.

[5]凌寿铨.高校考教分离考试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8):181-182.

[6]李兆,沈燕.对高校教考分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1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