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及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及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为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本文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在实际运用信息化实施全面预算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提出措施及建议,旨在使全面预算管理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与价值。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化技术支持,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定、执行、考核等一系列过程,予以信息化处理,形成完整、准确的可查询及可分析的信息。全面预算管理,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信息化手段深入全面预算管理的同时,解决了预算管理中的优化数据计算等问题,也提出了进一步应用信息化的新问题。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概述

1.全面预算管理的涵义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预算管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企业战略服务,它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企业全员参与为基础,结合市场状况及企业预期发展,预算、规划、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开支并有效配置资源,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现金流量及利润,为促进企业经营效益而进行的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2.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将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和理念予以程序化及固化,简化了繁琐的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及分析工作的工作量。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必然趋势与选择。特别是近年来,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能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和预算分析职能,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施,更好地支持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及问题

1.信息化平台构建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现代企业为提升管理效率,强化管理力度,企业一般通过引入如OA系统,网上支付报销系统,总账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将预算下达、执行、统计、控制等穿透整个企业管理,从而达到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目的。从成本考虑,选择各品牌的系统能有效降低信息化成本,然而多系统间的数据查询容易出现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集团型管理企业考虑同一品牌系统内的各个功能模块整合,或订制专门系统,减少了不同系统的数据端口问题,但是相对而言信息化成本较大。

2.制度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基础的问题

信息化为全面预算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或者说是辅助手段,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时,在企业已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基础上,将信息化手段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企业往往过于依赖信息化手段,忽视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脱离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搭建的平台往往会出现数据逻辑及信息不适用问题。

3.信息化平台的搭建范围及起点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完成后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如预算编制、审批流程、执行数据分析等,实现分部门、分项目、分人员,多维度的预算数据、执行数据的实时比对、分析,从而集成公司层面的预算及执行情况。这种高效的模式需要信息化平台搭建的初始就以全公司为范围,按照组织架构、项目类别、人员信息等进行整合,从普通员工上至高层管理者,以部门或项目为单位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统筹规划,将信息化平台搭建工作从财务、技术人员的工作拓展到全员工作,与各层级进行充分沟通,避免遗漏重要信息而导致全面预算的不全面。

4.预算分析与预算调整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可以快速的将预算数据与执行数据的对比过程简化,甚至达到实时控制,企业根据自身及市场的反应,快速调整预算,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合理控制预算修正的频率和程度,关注预算调整的原因,信息化手段优化了数据处理的同时,也弱化了对于数据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思考,如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预算调整过程,由计算机可完成了某项预算指标调整后引起的一系列数据勾稽关系的变动,而容易忽视了这种调整所引起的联动数据影响。

5.信息化应用的局限性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控制环节之一,其制定需结合市场政策、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考虑。从主观上来看,预算数据的形成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分析,仍然需要人为判断,若主观判断偏离市场的发展方向,整个预算指标体系的运用初衷和效果都大打折扣,这是信息化管理亦无法纠正的问题;从客观上来看,所有的预算管理工作都是基于定量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都予以量化,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往往难以量化,对市场反应的量化亦存在滞后性和不完整性,信息化对非定量指标无法进行分析。

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及建议

1.统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本质作用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应综合统筹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布局,以科学、完善、规范的指导思想,综合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搭建适用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应“谋定而动”而不是“查漏补缺”。同时,平台建成后可以大数据、云平台技术为预算提供数据支持,不断升级和优化信息化平台,紧跟现代科技发展速度,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

2.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信息化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大大缩减了数据集中处理的时间,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信息化只是管理的辅助手段的事实。管理者以信息化的眼光和思维,整合企业资源的前提是建立夯实的内控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度建设是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基石。既不能盲目追捧,脱离制度建设来搭建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使其成为“空中楼阁”,也不能在使用时过度依赖信息化手段,矫枉过正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鸡肋”。

3.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使用责任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可通过技术手段将各项权限细分,进一步提升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精细化,也进一步明确了各层级、各部门员工的工作责任。完善权限分配工作是信息化使用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明确的分工下,才能有效的保证数据安全,同时提升信息化使用效率。例如只有被赋予权限的人员才能对数据进行查看、修改等操作,避免因未经审批的预算调整,而导致预算或管理失控等问题。

4.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培训

不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如何提高,归根到底都需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普通员工到高层领导者,始终贯穿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培训,不仅仅是使用培训,更是思维培训,从全面预算的制定,到预算的执行与考评,要将信息化的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让各层级的员工充分理解其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逐步深入人心。全面预算管理因信息化带来的优化操作亦不断被更多企业所接受及重视。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推广,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信息化作为一种管理的辅助方法之一,优化了数据处理方式,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同时也产生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因此,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时,应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的实施及使用中的诸多问题,加强对企业自身内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及系统,并不断的升级和完善,使全面预算管理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永鹏.基于信息化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4):71-71+124.

[2]张梦醒,谢人环.M地产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6(8):29-31.

[3]胡宗标,胡晓宇.JT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5-19.

[4]刘福兴.信息化视角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17(6):99.

作者:蔡宇娜 单位:广东新供销天恒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