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论文范例

学籍管理论文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1

1.成人学籍管理队伍素质不够高

成人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责任性强、时间性强、工作量大。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和业务素质。但成人教育在各高校中基本是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学校对成人教育主要重视其经济效益忽视其管理,不重视培养和提高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大部分成人学籍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欠缺现代化管理知识。而且人员配备不尽合理,工作中存在维持正常教学运转的状态,对提高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

2.成人学籍管理方法有待提高

目前各高校成人学籍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取消了过去采用的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基本采用计算机管理。但由于成人学籍管理内容和形式较复杂,因此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学籍管理系统往往适用性较差,没有一个成熟、高效的成人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是从招生录取到在校期间的管理再到毕业注册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各自的管理系统,各个系统的衔接不够紧密,造成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出差错的几率加大。因此目前的成人学籍管理方法不利于学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学籍管理的规范。

3.学籍档案不完整不规范

由于学校对成人教育不够重视,成人学籍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成人教育对象对学籍档案的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使成人学籍档案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校对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存档内容没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其次是学生的第一手个人资料不能够按学校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完成;最重要的一点是成人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给学籍档案的归档带来一定的困难。

4.学籍异动工作存在漏洞

学籍异动是指在校学生由于身体、工作、学习能力等原因,需要休学、复学、转学、退学、转专业、留降级等一系列的学籍变动。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成人教育学生学习场所分布面广、成人教育学习形式的复杂性等原因,造成成人学籍管理工作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成人学籍管理工作存在一些漏洞。

5.成人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增加了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

成人教育的对象基本是已经参加工作的在职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经历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学习的目的也不同,并且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有的学员是感到过去学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增加新的知识,因此来参加成人教育的学习。而有的学员是为了职称评定的要求或者职务的升迁,需要更高层次的学历,不得不参加成人教育的学习,不是自愿而是被迫学习,因此这部分人就会想法设法走捷径,会把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带进学校里,给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6.对成人学籍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管理的重点是学生的生源问题,生源就是财源,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生源的问题展开,招生的规模是成人教育管理重点关心的问题。而对学籍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认识学籍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把学籍管理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对学籍管理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关心不够。

二、针对高校成人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成人学籍管理条例

高校应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成人学习的特点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学籍管理条例。其内容和形式应该考虑到成人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工学矛盾等问题,从方便成人学习、方便管理入手,可以考虑适当放宽成人的学习年限,放宽休、复学等学籍异动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形式的考核缩短学制等。做到成人的学籍管理条例既规范严格又切实可行。

2.努力提高成人学籍管理队伍素质

成人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数据量大、涉及面宽的工作,它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工作方法。目前的学籍管理工作基本采用计算机管理,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学校应充分认识成人学籍管理在成人教育中的地位,重视成人学籍管理人员理论素质的培养,提供给学籍管理人员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3.不断提高成人学籍管理手段

3.1为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人员详细提供学籍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帮助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改进升级,使学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机密结合,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3.2不断探索新的成人学籍管理方法,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籍进行准确、及时、全面的管理,使成人学籍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3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满足教学管理各项工作需求的技术支撑平台。将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学生的入学报到信息、学生的成绩、学籍异动情况,在校的奖惩情况、毕结业等一系列资源公布于平台,使学生得以共享,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教学状况及自身的学习情况。

4.不断规范和完善成人学籍档案

4.1学校领导要重视成人学籍档案管理,制定成人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成人学籍管理归档的内容。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检查。

4.2对学生个人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的填写要严格把关,字迹要工整,填写要完整。收集的资料要齐全,发现遗漏要及时补充,并保证填写内容的真实性。

4.3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归档,使成人学籍管理归档更加规范合理,为学生今后的档案查询提供方便。

5.加强学籍管理时效性,提高学籍管理质量

5.1加强对成人学生的宣传工作。学校应该要求成人学生在报到入学时进行学籍管理制度的学习,使其了解和掌握学籍管理相关条例,充分认识学籍管理制度对其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5.2加强与教学辅导站的沟通。成人学生的学习场所大多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各个教学辅导站,如果辅导站不及时将学生的学籍变动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就无法及时记录学生的学籍状态。因此学校要加强与教学辅导站沟通,要求辅导站第一时间将学生的学籍变动等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对学生的学籍状态进行及时的记录,保证学生学籍记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籍管理工作质量。

6.强化管理意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

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及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学籍管理的工作目的。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籍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成人教育对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单凭一些制度的条条框框和行政手段很难解决成人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达不到提高成人学籍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只有将学籍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按照学籍管理制度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还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学风,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7.加强领导,提高对学籍管理工作的认识

为搞好学籍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对学籍管理工作的认识:

7.1成人学籍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复杂、烦琐、责任重大。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各级领导要重视,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

7.2需要加强领导,加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才能真正提高对学籍管理的认识,才能保证成人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

7.3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有关成人学籍学籍管理条例,加强学习,提高对学籍管理的认识,明确责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总结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2

1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学籍管理制度,也没有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制度,使得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处理学生违纪、学籍异动等事宜时,盲目地查找《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国家出台的文件,并没有根据本校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处理,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学籍管理出现混乱;另外,许多高职院校重教育、重教学,但忽视了管理。教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没有时间强化管理,出现了日常管理松懈、效率不高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1.2老师缺乏理解,学生缺少重视

有些教学管理人员对有关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一知半解,而学校也没有对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效果。个别学生未办正式的休学或退学手续就私自离开学校,而学校却很长一段时间不知情,可见管理者并没有认真负责地做好学生宿舍、早晚自习以及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工作;有部分学生直至毕业才发现自己还有不及格的课程,才发现要必须考到职业资格证书。这就是在新生入学后,教师并没有明确地向学生讲解学籍管理的相关事宜以及毕业资格审查的项目,导致学生没有为毕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一些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不太了解。在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时,认识不足,草草了事,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不真实,变更个人信息时未上报或上报不及时。例如学生不愿填写家长的联系方式,曾经获奖、惩情况填写不认真等等,导致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很少有主动关心自己的学籍信息,甚至对课程表的安排、考试的时间,教务综合系统中公布的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以及各种相关数据的记录都要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

1.3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或相对缺失,辅导员、班主任等直接管理者流动性大,培训不足

部分院系对学籍管理工作不重视,无专任学籍管理员,经常是临时指定或经常更换,辅导员、班主任更是流动性大,往往只带班一年或更短时间就更换。学籍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许多管理人员都要负责多项教学工作的同时再去应付学籍管理工作,在大量而繁重的工作下,学籍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没有把学籍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来专门对待,缺乏工作上的创新。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科学、系统、专业的培训,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明显匮乏。

1.4生源结构复杂,导致学籍管理难度增大

1.4.1随着高职高专招生政策的变化,学生录取相对较为容易,将导致高职院校招生趋于多元化,部分院校违规招生,旁听生、插班生将增多,招生当年无学籍学生亦将增加,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1.4.2部分高职院校生源结构负责,在校生中包含有中职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和三年制高职(专科)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需要同时在中职学籍管理系统和高职学籍管理系统上处理与上报数据,因此,不能完全按照高职学生的学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增加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

1.5学籍管理工作制度不落实,登记、统计

制度不及时,交接制度未按规定

1.5.1报到入学不规范,不按规定落实注册审核签名制度,甚至有代签现象。各级学籍管理员之间衔接不紧密,造成注册漏注、误注现象时有发生。

1.5.2学籍异动不规范,退学、开除学籍、休学、变更专业等不能完全按照学籍异动的流程落实,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如退学有让人代办手续的,休学后超过时间复学的、变更专业不完全符合要求的等等。

1.5.3学籍异动和信息异动登记上报不及时或未登记上报,直至学生毕业时才发现,导致学籍管理工作上的被动。

1.5.4交接制度未按规定落实,在学籍管理员或辅导员等发生变动时,未及时将学籍情况进行交接,导致后来者不清楚学生的基本情况,在不主动了解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学籍基本信息的误差,影响毕业生数据的上报等。

1.6学籍管理部门归属不一,工作衔接不紧密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部门归属不统一,有属于学工部(学生处)的,有属于教务处的,还有属于招生就业处,因此导致学籍、成绩、档案管理不能保持完全一致,造成学籍管理整体工作出现偏差。

2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工作法规制度,客观、公正、严肃地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2.1建立完善学籍管理工作制度

高职院校要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教育部门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健全学籍管理机构,提高学籍管理队伍的水平。学校教务处作为学籍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学籍管理工作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的作用,应该积极制定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等,并将《细则》公布于校园网等学生管理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了解学籍管理规定,清楚自己的责、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各系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应该按照已制定出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完成学籍管理工作,做到及时沟通、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从而提高学籍管理质量。

2.2建立培训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学籍管理工作队伍,对学籍管理工作兢兢业业,树立“服务有人”的意识。作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岗前培训和轮训制度,对学籍管理员、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发合格证书,予以上岗,每年至少提供一次轮训的机会,同时提供学籍管理人员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与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平台,指导学籍管理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3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提高学生参与学籍管理的热情,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籍状态

学校以及各系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向学生宣传学籍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让学生和入学就能明确学籍管理的重要性。如在新生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还可以利用校园的宣传板、校园网、校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同时,应为每个班级分配一名综合导师,定期为学生讲解有关学籍管理的制度。如平时旷课6周以上的学生,导师要与其谈话,系里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分;累计三科不及格的学生导师要及时通知到学生本人,并加以指导和鼓励;在毕业资格审查环节,要让学生只有满足各科成绩都合格、至少考到一项职业资格证、毕业设计合格以及毕业顶岗实习通过这四个条件才能获得毕业证。通过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开通学籍查询与成绩查询系统,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籍状态和成绩。

2.4注重人员和管理设施的配备

2.4.1学籍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所以学校要配备稳定的专项负责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并培训他们熟练掌握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的运用,以满足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要求。

2.4.2学校要适当增加资金投入,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经济、大众化助功能强大的软件,这些软件操作简便,对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要求不高。这样,学籍管理工作会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如学生基本信息、学籍异动、成绩统计、毕业资格审查等各类数据能保证准确迅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和手工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学校应做两手准备,利用刻录光盘、移动存贮备份、电子信息打印成册等方式将数据永久保存。

2.5强化检查监督机制,突出重要时间节点的管理

2.5.1在新生报到入学、院系合并等重要时节和阶段,要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学籍注册数据的真实、准确。

2.5.2注重学籍异动资料的收集整理,扎实做好每年开学时的学年注册工作,确保在校学生数据与学籍管理平台保持一致。总之,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籍管理,不断提高学籍管理水平,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刘景杰 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1系统流程分析(Processanalysissystem)

1.1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用于管理学籍业务的基本数据,是进行学籍管理基础。基本信息管理为其他模块的运行提供资源数据。基本信息包含学生基本信息、院系基本信息、专业基本信息、班级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五项子模块。其中,学生基本信息用于管理新生和在册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包含导入数据、创建班级、新生分班和生成学号四部分功能;院系基本信息用于管理院系信息,包含录入、编码(根据院系基本信息,指定编码规则,然后进行编码,得到院系代码)和更新等功能;专业基本信息用于管理专业基本内容,包含录入(指定学科后,执行录入专业信息功能,得到专业基本信息)、编码(按照专业基本信息,指定编码规则,执行编码操作得到专业代码)和更新等功能;课程基本信息用于处理课程信息。课程基本信息涉及到学籍科角色和其余所有角色。根据教研室基本信息,执行录入课程信息和指定开课教研室后,得到课程基本信息,然后指定编码规则,生成课程代码,根据需要进行更新。

1.2学籍管理

根据学生的注册信息、考试成绩和交费情况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即时更新学生的学籍状态。对学生的毕业进行审核或学历查询数据。学籍管理包含学生注册、学生重修、退学管理、学籍异动和毕业审查五项子模块。

1.3成绩管理

根据课程和教学班数据,管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进行统计。统计学生的全学程成绩以进行毕业审核。成绩管理包含期末考试成绩、补考管理、操行管理和毕业成绩汇总四项子模块。

1.4班级管理

根据班级基本信息数据,管理班级信息的修改、浏览和信息查询等。班级管理包含期班级信息修改、班级信息浏览和班级信息查询三项子模块。

1.5交费管理

根据学生基本信息数据,管理交费信息的修改、浏览和查询等,作为是否能够生成学籍档案的依据之一。交费管理包含交费信息修改、交费信息浏览和交费信息查询三项子模块。

1.6课程管理

根据课程基本信息数据,管理课程信息的修改、浏览和查询等。课程管理包含课程信息修改、课程信息浏览和课程信息查询三项子模块。

1.7奖惩管理

对学生在校的奖励和处分分别进行管理,作为奖学金、勤工助学、学生补助和就业分配的主要依据。奖惩管理包含学生奖励增加、奖励取消、奖励浏览、奖励查询和处分增加、处分取消、处分浏览、处分查询等八个模块。

1.8奖学金管理

根据成绩管理和奖惩管理的结果评出学生本学年的奖学金情况,奖学金管理包含奖学金修改、奖学金浏览和奖学金查询三项子模块。

1.9学生补助管理

学生补助管理包括助学贷款和特困生补助两个子模块。

1.10勤工助学管理

勤工助学管理包含用工申请管理、助学申请管理、报酬发放管理和应聘合同管理四个子模块。

1.11就业分配管理

就业分配主要用来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管理,包括就业分配修改(增加、取消)、就业分配浏览和就业分配查询三部分功能。

1.12统计分析管理

统计分析管理模块包括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学生奖励统计分析、学生处分统计分析、奖学金统计分析、助学贷款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就是对相应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2系统模型分析(Systemmodelanalysis)

系统通过网络软件系统流行的B/S结构来实现,管理和维护方便,便于实现系统升级、管理策略的调整和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具体以微软(MicroSoft.net)系列技术为核心,基于Windows平台,应用Delphi2010开发平台,结合XML、ActiveX等最新技术,实现项目所要求的B/S的结构运行方式。即用户界面层采用Delphi2010开发;应用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SQL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一层通常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存在并注册到服务器的注册簿(Registry)中,它与客户端通讯的接口符合某一特定的组件标准(如COM),采用Delphi2010开发平台开发;数据库层主要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考虑到学籍管理中数据流量大、保密性、安全性强且具有档案性的特点,采用SQLServer2008来实现。

3结论(Conclusion)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3

一、高校学生学籍制度管理运行的情况分析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衍生物,其在保障高校学生权利,明确高校学生义务,指导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经多次的修改,其内容日趋科学化、人性化和现代化。在《规定》的指导下,各高校也结合本校校情制定了更加详细、明确的学生管理规定和细则。然而,在实际的学籍管理运行和实践过程中,因对该制度的宣传、细化、执行、监督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起诉学籍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学籍管理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制度关于学生权利的救济内容相对偏少

无论是2005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是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的学籍管理规定,大多是将学生学籍的取得、保留、撤销以及学生休学、退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可以说是刚性规定比柔性规定要多。这些学籍管理制度更强调学校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功能,而对指导性文件《规定》所强调的人本、育人和服务功能没有凸显出来,关于学生权益的激励方式和学生权利救济途径、程序和部门没有进一步明确。

(二)缺少对特殊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某些特长、专长特别突出的“偏才”的学籍管理办法较为缺乏,有“破格录取”的规定,而“破格毕业”、“将功补过”等特殊人文关怀和权益保护的政策规定很少,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少数个体学生发展和成人成才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对学籍政策的领悟不够全面

就高校对学生关于学籍制度的学习、宣传普及方面,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和湖北省普通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发现许多高校仅在学校入学教育时向学生讲解了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并发放相应的学生手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管理部门人员在学生违规或有违规倾向时,才向学生讲解某一方面的学籍管理办法,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的制约和约束以促进对学生的管理。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规定》的认识十分粗浅甚至根本不知晓,容易违规,甚至在违规后不知所措,有时还会使学生利用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学籍权利或者错过权利救济时机。

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议

(一)改革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各高校可以以《规定》为依据,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申诉的学生权利救济办法。具体来说,在事前,通过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宽松学生休学年限、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教育等途径,争取让更多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在事中,严格尊重事实,深入调查,多方取证,做到依法办事,按规办事,达到以处分促管理、促教育的目的;在事后,允许学生通过正常的学校途径和社会司法途径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并对学生权利救济方式和具体途径进行进一步落实和规定,对具体救济组织和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对分级诉求的办法予以告知,在最大限度内保障学生的权益。

(二)创新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在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上,可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学校学籍管理体系,真正让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学校出台规定时,可由学校领导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公约”;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转专业、转校、休学等情况,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劣势、兴趣爱好等,制定相对人性化的可执行的特殊政策;三是在学生毕业测评体系中,可增加专长培训、考核的辅助学分评价指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重视特殊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在灵活调整政策的同时不失公平公正,真正做到人人都能成才。

(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只有对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才能在实际行动中不逾矩。因此,普及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高校学生的学籍管理上,首先,要增强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的法律观念,要求对各项学籍管理规定能吃透,能把政策正确传达给学生;其次,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型的社交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各项规定;再次,可通过具体违规案例,向学生普及法律和相关规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遵守规定的重要性;最后,也可以通过比赛或有奖问答的方式,以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法纪观念,并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廖可莹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第二篇:高校本科生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研究

一、建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现状。

大学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体的自主性,但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跟不上学习进程,导致学业成绩一落千丈;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没有规划,对专业及专业教学体系、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了解,加之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学习不够投入。学分制下对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之间的学业进程不尽一致,选课、考试、成绩、学籍等信息需要学生自行在学分制平台获取,在此模式下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就极有可能不能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从而导致延长学制甚至是退学这种严重的后果。

2.学籍问题情况。

以我校本科生为例,目前,我校学籍处理分三个档次: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对于学期取得学分少于12学分者,给予学业警告(毕业学期除外);累计二次被学业警告,给予退学警告;累计三次被学业警告者,给予退学处理。

二、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内涵

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从学生是预警的主体出发,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及时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新生入学预警。

入学预警是学籍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新生刚一入学,对大学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甚了解,此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违纪处分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与宣讲,组织专业有影响力的教授进行专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使得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尽早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

2.课堂考勤预警。

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相比要自由和开放许多,这时由于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逃课、缺课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建立考勤预警机制,可以对学生能否按时上课进行监督和警示。具体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统计,当该课程的出勤率达不到要求时,对学生提出口头警告,如警告无效,任课教师可在课堂上公示学生名字,取消学生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且不得参加补考。考勤预警机制的实施,使教师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学生选课预警。

学分制的推行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有很大的选课自主权,可以构建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课程体系,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但部分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对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要求不很明确,选课时避重就轻,出现选课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选课预警机制明确要求导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充分的指导,提高选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期末成绩预警。

每学期末,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本学期的成绩进行统计、归纳,将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数量或所修学分达不到12分的学生,及时通知辅导员及学生本人,并告知其学校的学籍处理政策。对学生成绩进行预警后,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利用假期查漏补缺,为下学期开学前补考做好准备。

5.学业学籍预警。

教学管理人员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学期所修学分进行统计、审核,根据学校学籍处理规定进行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处理三种类型的学籍处理。对于受到警告的学生,除了下达《学业警告通知书》、《退学警告通知书》、《退学处理通知书》外,还要和学生进行预警谈话,帮助制订阶段学习计划,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辅导。2012年开始,我校实行了试读制度。退学处理的学生在收到退学处理通知书5个工作日内可提出书面申请,进行陈述和申辩,如该生仍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家长要积极配合督促,经本人申请,学院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学籍处理(退学)学生试读承诺书》。实践表明,家长参与监督后,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警示效果较为显著。

6.毕业预审预警。

大四第一学期初,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毕业班学生所修学分进行预审,统计出学生尚未修够的学分及科目并及时预警,督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学业顺利完成,尽量避免降级等延长学制的情况发生。

三、总结

总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辅导员、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学校三方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性化,这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作者:刘玉萍 刘海玲 黄蕾 李军怀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籍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学籍管理的现状

(一)学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但学校有些规章制度本身就存在缺陷,制度条款大多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制订,没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本文主要以学生转专业及授课计划这两方面为例。教育工作要兼顾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有的是因为兴趣爱好的转变,有的是因为在本专业的的学习上有一定难度,对另外专业的学习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者是报志愿时对所就读的专业了解不充分,报错了专业。因此转专业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校的学籍管理中,转专业有客观的指标和要求,转专业学生考试要按学期排名,排名前的可以转,排名靠后的不能转,这种管理制度很可能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制订学期授课计划时,课程安排不科学。对于专插本的学生,有些课程在他们进来之前就已经学过了,而某些课程在他们读专科时却没有学习过。这就使得专插本的学生重复修已修完的课程,部份相关的基础课程却没有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将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系统性。

(二)学籍管理工作不被重视

学校倡导教、学相长。但如何才能科学地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发展?这离不开科学的学籍管理。学籍管理在教学工作中,起到记录学习数据、总结教育成果、分析预见教育方向的作用。学校部分老师、学生根本不重视学籍管理。老师往往只关注授课时间,不关注授课效果、授课反馈,不关心学籍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知道一点管理制度,不知道学籍管理对他们的重要性,有些学生甚至连对自己修了哪些课程,是否通过,要不要重修,修了多少学分都不清楚,对顺利拿到毕业证有一定的影响。

(三)学籍管理系统不够成熟

学籍管理是很复杂、很琐碎的工作,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随着信息电子化的发展,高校为了能更好、更久的保存学籍信息,更方便的查调学籍信息,引进了高校学籍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有些高校自主研发的系统还不够成熟,加上开发、维护系统的成本又高,造成学籍管理中的混乱或遗漏。比如,专升本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和各学期的补考成绩都是要学籍管理人员手工录入,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和遗漏。主要表现在学籍管理流程不科学,信息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等方面。因此,学籍管理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修养有待提高

在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不被重视,学籍管理岗位流动性较大,且学籍管理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更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部分年老的学籍管理员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电脑操作水平落后,面对质疑时态度顽固,仅仅依靠原有的经验而不去学习和创新。他们是很难适应现代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需求。

二、改善高校学籍管理的建议

对于学籍管理的现状,高校学籍管理员应该积极面对困难,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思想,依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日益变化的形势。鉴于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健全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在制订学籍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目的、方法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制定学籍管理制度时要具有灵活性,不应该限制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例如,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若确实对所读专业失去就读兴趣,对学业、前途感到很大的压力和迷茫的,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符合条件的学生更换专业就读的机会。对其中部分不符合申请转专业条件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及心理指导。

(二)转变观念,思想上要重视学籍管理

学校给新生下发学生手册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培训。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生手册,学校可以通过测验或开展学生手册知识竞赛。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学习,掌握学籍管理制度,明白学籍管理关乎其切身利益,并自觉遵守学籍管理制度。老师重视学籍管理,能合理安排课程,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兴趣发展,采取科学的授课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学生重视学籍管理,能合理安排时间自学,针对重点难点课程作知识巩固。跟踪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可以通过选修,补修增加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保证顺利取得学位,完成大学课程,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三)优化学籍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办公渗透到各行各业,高校学籍管理也不例。在学籍管理系统应用普及的今天,在细节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完善,因此应该不断优化日益变化的学籍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系统的修改完善方面,系统开发人员应该更广泛地征求学校领导,学籍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相关意见,以更好地优化学籍管理流程。

(四)进一步提高学籍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在职业技能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系统操作能力培训及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工作,以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以诚恳的工作态度,积极学习的心态,学籍管理人员才能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服务老师和学生的,要时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管工作多忙多琐碎,都不应该失去耐心,以专业的技能,更高的专业修养,更高的素质服务高校的教学工作。

三、结语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4

1.1成教招生与学籍管理的业务流程。

我校成教招生与录取程序为:首先,分析省高考生源库人员的分数构成情况,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然后根据各专业考生分数段的分布情况设置各个专业的筛选条件进行正式生的录取;如果满足条件的学生数少于计划招生数,还可以招收部分未达到分数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属于跟班先读的进修生。新生编班后,接下来将按照培养计划学习,进入学籍管理阶段。

1.2成教招生与学籍管理的功能模块设计。

为了实现成教上述特定的业务管理流程,软件研发时设计了如下功能模块:(1)学历教育录取辅助分析;(2)新生录取;(3)新生编班;(4)进修生入学籍。(5)校内与校际学籍异动管理;(6)学生奖惩管理;(7)招生库信息查询;(8)学生与班级信息查询;(9)学籍异动与奖惩查询;(10)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11)授课任务制订与管理。

2系统设计方案

2.1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为VisualStudio.NET2010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和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运行环境为Microsoft.NETFramework4.0。前后台共享服务器上的同一数据库。

2.2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成教招生与学籍管理数据库设计时,要依照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原则设计数据表结构,要尽量减少数据的冗余。此外,为了将来系统功能扩充的需要,设计了表示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教育的大类实体,设计了表示业余、脱产、函授、远程的形式实体等等,并在设计学生实体时,增加大类、形式、层次等实体的参照属性。

3系统特殊业务的实现技术

3.1学历教育录取辅助分析。

本模块用于分析当年高考生源库信息中各个分数段考生的分布情况,以确定录取分数线。系统设计了按科别、专业、性别、站点等选定的条件,查询考生在指定分数段分布情况的可选条件查询。还设计了直接输入指定条件查询指定分数段的考生分布功能。

3.2新生编班。

新生编班要完成编班和编学号两项功能。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添加班级信息,然后,在新生编班模块中把招生库指定的学生批量或单个加入班级中。如果这个班中有进修生,再用直接添加的方式加入进修生。班级成员添加完成后,接着在同一用户界面进行班级成员的自动或手动编学号。

3.3进修生入学籍。

进修生是指未正式录取而先跟班就读的学生。他们按照所跟班级的培养计划完成所有课程的学分,但是要跟着考取后编进的班级毕业。为了解决成教这种特殊的进修生管理问题,对每个学生实体定义了自然班和学籍班两个班级属性,自然班为完成学分的班级,学籍班是跟随毕业的班级。进修生入学籍模块就是完成进修生录取后转变为正式生,并分配归属的学籍班的功能。

3.4其它模块的实现技术。

学籍异动包含退学、休学、延长学籍、离校、在校、毕业、保留学籍等变动内容;学籍转变包含复学、留级、转专业等校内学籍转变,转学转专业等校际学籍转变;奖惩模块包含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等奖励登记,处分、记过、留校查看等惩罚登记。在设计学籍异动与奖惩模块的应用程序时,主要需要一个友好的界面,作好相关信息的登记,并显示在学生信息查询及学籍卡打印等模块查询结果中。成教学院一般有多个合作办学点,由于办学点师资结构的差异,因此,同样专业在不同教学点的班级会有不同的教学培养计划。因此,在编写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模块的应用程序时,采用了按班级制订教学计划的方案。另外,考虑到同样专业班级与班级间,年级与年级间教学培养计划有很大的相似度,因此,设计教学计划订制与管理模块操作界面设计时,提供了复制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修改订制的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授课任务订制与管理是为每学期按教学培养计划开设的课程分配授课教师。这个模块与班级教学计划、教师信息库、课程信息库、班级信息库等都有关联,设计授课任务订制与管理模块的应用程序时,把这些相关信息呈现在同一个用户界面中,供操作人员点选。这一功能使系统更加友好,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

4结束语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5

1.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籍管理涉及到各个学院的多个职能部门,仅依靠教务处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其规范化与现代化的实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如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的实现仍然主要集中在教务处,从而使得该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巨大繁杂,直接挫败他们的积极性,处理工作不严谨,不能保证学生信息采集的及时性与全面性。

2.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其管理方式多以手工形式为主,导致工作量大、低效率、低准确率,存在着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这对决策者或是需求者提供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快捷性大打折扣。即使在一些院校,已经建立了各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网络共享的机制,但大多数都不够完善。

3.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软件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学习管理软件的开发必须有学校的领导支持,学校的网络技术部门同学校的学习管理部门等继续配合,才能够正常进行。但是在高职院校学习管理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主管领导不够重视,导致软件的开发缺乏人才和资金等;有的是相关的学籍管理部门不够配合,认为新的软件开发之后会取代自己的地位,所以对软件开发进行抵制等;还有一些相关部门不了解学籍管理软件开发的重要性,认为其开发没有必要等,都对高职院校学习管理然间的开发造成了制约,使得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软件的开发没有办法正常进行下去。

二、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1.提高对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相关领导对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宣传,调动学籍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和广大师生的能动性,使得大家都参与到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来。

2.深入研发,软件优化

对教务学籍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引进,是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研发应紧密结合学分制的改革,配合学校的专业调整与对新课程的开发,融入到学生考核体系改革之中,更要考虑学校在办学规模上的变化。学籍管理软件的设计与研发,应与学校特点相结合,实现高效运行、兼容性强以及易于改进和拓展功能的特点。教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到学籍软件的研发过程之中,达到教务学籍软件在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方面,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完善。

3.在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明确分工

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与它都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庞大的责任体系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正常运作,只有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学生、各院系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学院分管领导等等都要各司其职,各负责任,做好其相应的工作,这样就能达到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高效全面开展。

三、小结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6

1.办学规模大、专业数量多

我校自1999年承办电大开放教育至今走过了15个年头,截至2014年1月,在市电大开展招生的专科25个专业、本科15个专业中,目前我校开设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金融、护理、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14个专业;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护理学、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13个专业,注册人数达到2672人,在校生3000余人。到2014年3月为止,专、本科毕业学生累计达到近8000人,近500人获取学士学位;毕业生、学位获取人数分别稳定在全市第7名、第4位左右。

2.大规模下的流失率

统计我校2008年秋季到2014年春季的新生注册数据,从招生录取到注册缴费这一环节,流失的学生平均达到了10%;统计我校2008年秋季到2014年春季的各类转学、退学、因故休学失去联系等数据,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流失率达到了8%左右。无论是开设了多年的成熟专业还是近年新开设的专业,从学生报名入学到注册缴费,再到进行开设课程的学习,这两个过程均存在一定流失率。

3.弹性学制下的遗留生

学生学籍入学注册起8年内有效是电大开放教育的办学特色之一。我们将广义上的遗留生定义为: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在该年级、该专业所适用的专业规则规定的最短学习年限内,未获取所规定课程最低学分,无法达到毕业条件;或者虽已经获得规定课程最低学分,但因某些原因暂时不申请毕业的学生。随着近些年来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多,各个专业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遗留生,为学籍管理带来了许多后续问题。

4.各专业发展现状不均衡

为了发展开放教育稳定在校生规模,我校招生办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源测算,根据朝阳区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周边人才缺口,从2008年秋季起扩充了一定数量的新专、本科专业。通过对2010年秋季到2013年秋季连续7个学期的注册、毕业、学位获取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专业人数:本科中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专科中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人数具有很大稳定性,并呈现出逐年小幅上涨的趋势。本科中英语(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3个专业;专科中护理学、物流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4个专业,人数大致稳定但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毕业生人数:近7个学期我校毕业生总人数在每学期277人到325人之间,每年春、秋两季毕业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但毕业生人数明显低于该季招生人数,也就是说在校生的规模在不断加大,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遗留生存在。(3)本科学位获取:在本科已经有毕业生的9个专业中,选取近7个学期中毕业生超过三届的专业进行比较。受到毕业论文成绩制约,学位获取率小于10%的专业为会计学、小学教育;受到学位外语考试制约,学位获取率在30%左右的专业为行政管理、英语(商务),在50%左右的专业为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7个学期本科毕业生无论从学位获取总数量还是从占毕业人数百分比统计,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明显优于英语(商务)、会计学、小学教育等专业,呈现出阶梯排列。

5.多重现代化管理手段并用

电大作为远程开放教育一种重要形式,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手段使传统教育挣脱出了时间和地域上的束缚有了更开放、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伴随中央电大2010年网络版教务管理软件的全面推广,中央电大、市电大、分校间有了统一的后台数据库,学籍管理的注册、信息清理、学籍异动、毕业审核、学位审核等大部分模块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我校导学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除了通过“朝阳电大在线平台”中的班主任论坛外,还应用了“蓝卓短信平台”与“北京电大短信平台”,做到信息畅通,即时及时,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与工作成本。

二、对改革学籍管理的思考

1.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管理

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不仅仅要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学籍管理工作,更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敬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根据工作背景、学习初衷不同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大类,针对这两大类学生特点分别管理:第一大类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急于获取学历证书往往在学习中容易表现出浮躁、轻易放弃的特点,对导学教师的管理提出诸多质疑甚至产生抵抗情绪。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学籍工作人员与导学教师具备高度责任感并付出较大耐心,将思想教育同时融入到管理之中,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坚持学业,更要建立多种沟通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其提供服务,建立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第二大类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较高的自觉性,珍惜学习机会、课业上努力追求上进,经常主动联系学校为全班同学服务。对待这样的学生适时鼓励其争取获得学位、积极申请奖学金、申报“优秀毕业生”等,能够在该专业学生中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2.保持专业设置连贯性及课程设置的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我校专业设置的调整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断档专业与断档课程。我校本科13个专业中的3个主要专业、专科14个专业中的3个主要专业,一共6个专业的注册人数就占到了总注册人数的二分之一,余下的专、本科共20个专业注册人数为总注册人数的一半。保持专业设置的连贯性以及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是稳定学校教学规模、均衡专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不但有利于宏观掌控学校运营状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也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有章可循的便利条件。

3.发挥系统优势提高遗留生的毕业率

在对待遗留生的问题上已经摸索出了切实可行的分类管理方式,面授课缺失问题在电大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网络化教学的基础上,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第一,充分发挥电大系统化办学的优势,通过联系相邻的分校负责人以及授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宝贵的面授课机会并对其课业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归属感,认为学校还是关心他们的。第二,利用中央电大—市电大—分校三级教学网络平台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使专业调整、取消了,教学资源依旧保留,可以供广大学生在线或下载使用。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籍管理工作需要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身心特征让学生参与到分校管理过程中来,不能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够自我管理,面对的大多数学生已经成年这一现状,学校要将管理定位在指导型管理而非限制型管理上。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学期我校会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代表对学籍管理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推荐产生班干部,各学习小组推举出小组长,班干部与小组长在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能发挥其重要职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三、总结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7

本毕业证明书打印系统只需要一个Excel工作薄,工作薄由两个工作表组成,第一个工作表名称可称为“数据”表,用于存储和生成打印数据;第二个工作表名称可称为“毕业证明书模版”表,根据空白的毕业证明书样式,对相应的空白处进行填空式打印。

1.1信息录入

“数据”表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录入毕业信息”,另一部分是“生成打印信息”。首先录入需要打印毕业证明书的毕业生信息到“录入毕业信息”处,单元格的格式为“文本”格式。通常申请办理毕业证明书的都是已经毕业的往届生,很难实现统一下载数据使用导入功能,只能通过敲打键盘输入或者在相应毕业生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复制、粘贴毕业信息。毕业证明书编号可以是学校在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的前提下,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编排证书号码,此时可由文本函数text和行号引用函数row结合运用实现编码,公式为K3=TEXT(ROW()-2,"125721201209000")。

1.2生成打印信息

根据空白毕业证明书需要打印的信息,建立相应的生成项目。“生成打印信息”表中的“姓名”、“性别”、“专业名称”、“学制”、“层次”、“毕业证书编号”、“毕业证明书编号”均可运用“=”号公式自动填写生成。如:在“M3”单元格中输入“=B3”,“B3”单元格的“张三”就自动填写在“M3”单元格里。使用鼠标下拉进行公式复制,完成“M3”下面单元格姓名内容的填写。“出生年”、“出生月”“、出生日”“、入学年”、“入学月”、“毕业年”、“毕业月”、“打印年”、“打印月”、“打印日”的打印格式为中文格式,需要对“录入毕业信息”表中的日期进行格式转换,此时需要文本函数text、字符串函数mid以及特定参数结合运用实现。

1.3设置打印模版

毕业证明书打印实行填空式打印,首先需要运用引用函数VLOOKUP将“数据”表中的“生成打印信息”引用到“毕业证明书模版”中。第一步,进行定义名称,选择“数据”表中m列的“姓名”以下单元格内容,设置步骤为插入-名称-定义。第二步,对“毕业证明书模版”的“H14”单元格进行数据有效性设置。

1.4打印毕业证明书

每个信息点都设置完成后,调整行距、列距、单元格位置等,使得打印在毕业证明书上效果是整齐、美现的。单击“H14”单元格旁的倒三角图标,可选择证明书办理人的姓名,与姓名相应的信息也会随之而改变,实现单人次或多人次打印。最后只需在打印机上放置好毕业证明书,点击工具栏上的打印图标就可以进行打印。

2小结

学籍管理论文范文8

在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我们通过培训来保证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者都能熟练使用,同时培养他们能够对一些常见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鉴于原来全省学籍管理员变动平凡的特点,规章制度的研讨和管理系统的培训需要建立常态化机制:一来可以使新接手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其克服畏难心理和情绪,二则可以对前段时期学籍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的江苏开放大学学籍管理各项规程的完善和学籍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江苏开放大学挂牌近一年多来,我们正在从原来的管理工序的流程化向学籍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进行努力。除了做好自身规范建设,我们的学籍管理部门还要会同招生、考试部门共同完成质量控制的重要任务。

二、规范管理,做好服务

学籍管理包括新生入学注册、课程注册、学生基本情况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学籍异动、毕业审核和学位审核等工作,它主要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决学生毕业的问题。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首先表现为时间性强,学籍管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具有阶段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是不允许滞后的,否则,后续工作将无法进行;其次表现为可塑性小,学籍管理中的许多运作都具有政策性、制度性很强的硬性要求,是不便变通执行的,否则,将会发生原则性错误;最后表现为准确性高,任何一项学籍信息数据,都要求规范准确,否则,发生的错误将给学校和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时间观念、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才可能搞好学籍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以江苏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办法为依据,制定了符合江苏开放大学自身特点的各项学籍管理工作流程。这使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能心中有数,明确了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必须要做,而且什么时间要做好。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短信平台、QQ群等多种途径,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对江苏开放大学在学籍上的新规定、新要求第一时间下达到各管理人员手中。

我校现已形成了一年两次的学籍管理员的工作例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阶段性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既解决热点问题,又促进管理上新台阶。在强调规范管理的同时,我们对全省各级学籍管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学籍管理工作时效性、阶段性很强,而我们面临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除了加班加点,我们还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同志的积极性,并牢记“我们万分之一的失误,就会对学生个人造成百分之百的伤害”。我们还要求每一位学籍管理工作人员摆正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明确学籍管理的严肃性要靠各服务中心学籍管理员的爱岗敬业、坚持原则、认真细心、无私奉献才能实现。为了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们在网站上公布了工作电话和接待电子信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周到的解释,解决了很多学生的疑惑和对学校的误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建立了各服务中心的学籍管理员QQ群,并且在开放教育教务处设有远程接待服务中心,增加了一个便捷为学生和各服务中心服务的途径。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实现了学生自主选课和缴费,改革了课程注册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打造核心,上下互动

江苏开放大学目前学籍管理人员只有4人,既要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也要为江苏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而忙碌。由于江苏开放大学新成立不久,很多工作业务和流程对于我们来时也是全新的。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学籍管理模块的需求调研、开发跟踪、测试验收,再到各项学籍规章管理制度的订立,在严重缺编的状态下,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仅靠4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培养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服务中心学籍管理员队伍就成为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在进行业务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学籍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支队伍中,我们对技术力量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进行着重培养,以点带面打造学籍管理的工作核心,这使得我校的学籍管理模式完成了从原有的树状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化。凡有管理人员变动时我们也可以实现以老带新,而不需要完全依赖每次的业务培训。在普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服务中心即可互通有无、互相帮助支持,大大减轻了省校的工作负担。

四、与时俱进,苦练内功

我校教务管理手段一直紧随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从电大1995年“注册视听生”试点我们就有了DOS版的教务管理系统;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之初,中央电大又推出了“广播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网络版(JWGLNET)”;2007年中央电大又推出了“开放教育教务管理系统(CPS1.0)”;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后,我们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江苏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确保了今后江苏开放大学学生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为系统功能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为以后新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借鉴。管理技术手段的进步使教务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也对学籍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作为一名开放大学的学籍管理员,必须在熟练掌握该系统学籍模块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计划和考务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籍管理工作。我校从事学籍管理的四位同志,认真钻研业务,注意自身技术水平提高,苦练内功,从学籍工作的细节做起,逐步分解、整合,建立起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流程,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以上便是江苏开放大学成立一年多来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实践证明,学籍管理人员只要严格遵循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认真执行了业务流程,基本上不会发生原则性失误,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那么,学籍管理工作就会更出色。时至今日,我校的学籍管理已逐渐步入了制度规范化、管理人本化、监控系统化、操作程序化的轨道。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