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探索

村级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探索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平原县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县为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村级档案信息建设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科学规划村级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突显村级档案建设特色、注重村级档案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村级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在党的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到强国战略布局之中,从党和国家整体战略高度阐述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加强村级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如何确立发展战略并落到实处成为当前档案界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发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平原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县,立志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推进乡村振兴,突破口和着力点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一二三产融合,通过发展“新六产”,推进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的紧密衔接,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二)做好土地文章,落实“三权”分置政策,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保障农业“新六产”的发展。党支部领创办土地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已累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73个,流转土地6.65万亩,形成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三种模式,为对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推进产业振兴夯实了基础。

(三)坚持双招双引共创共赢。推动经济发展,人才聚集。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把推进农业领域的“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出台了现代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8条,启动实施了“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在政策上给予大力度倾斜。2018年以来,先后有22家农业龙头企业进驻平原发展,7名博士、28名硕士领衔的农业专家团队在平原当起了“田把式”。与山东土地发展集团、鲁望公司合作,启动建设了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和张官店“水上桃园古村落+田园综合体”项目。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两院一基地”建设,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草莓科技研究所和教科研实践基地,农业领域的“双招双引共创共赢”成为平原乡村振兴的新动能[1]。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路径

在科技飞速发展之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技术更加多样,应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的对村级档案信息进行规范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资源体系,主要可采取以下路径。

(一)科学规划村级档案信息资源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可为资源建设工作指明方向,使其从本质上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突出个性与重点,以及以往存在的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同质化等问题,与乡村振兴策略有机结合,促进乡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满足乡村振兴在档案信息资源方面的需求。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不但要树立现代化信息资源建设理念,还应立足当前档案管理实际,结合当前人才队伍现状,树立长远的乡村档案建设目标。在理念方面,应以社会治理理念看待资源建设的意义,使资源建设、乡村自主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依靠档案资源的力量使乡村内涵更加丰富,促进优良传统的传承,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同时,还应通过多样化记录手段,从本质上转变乡村档案单一化的局面,使其并非单纯记录村内事物,还应涉及到村内制度、文化、生活方式变迁等多个方面,更加全面的将乡村记忆保存下来,为乡村旅游、养老等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在建设目标方面,应立足于当前档案建设情况,分区分层、循序渐进的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落实档案资源的建设目标,使档案资源更加丰富完善[2]。

(二)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从本质上看,乡村档案建设模式的创新来源于办公与管理文件的转变,应本着档案记忆的观点,对多种类型的档案信息综合看待,使档案的形成路径更加丰富。将文件转变为档案十分重要,因为可从根源上确保档案信息的客观真实。对于非管理档案来说,这一形成路径却存在诸多局限,特别是村级档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村级档案中一些内容并非严格按照规定路径形成,而是由档案工作者自行记录,如民俗、生态、风貌、传统工艺等等,因此档案不够系统、及时和直观。通过创新村级档案记录模式的方式,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记录,特别是影像记录与数字记录,可使村级档案的视角更加广阔、形式更加多样,从本质上看,以往的村级档案以纸质为主,而当前档案信息转变为电子式,更具直观、丰富、灵活等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加入到村级档案建设工作中,使理论知识更加专业全面,使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更具动力与活力[3]。

(三)突显乡村档案建设特色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根据乡村发展的长远需求,与当前人们的新价值观相结合,冲破传统对乡村的固化认知,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乡村文明、生活形态与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实际诉求进行建设,明确档案资源建设要点,依靠档案资源促进乡村整体文明的提升。在档案建设过程中,还应突显以下两方面特色:1.乡村经济特色现阶段,休闲经济、健康经济的发展于国民的生活需求充分符合,同时也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生态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应与当前在养老、休闲、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新需求相结合,使乡村充分体现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绿色产品与有机农业,建立现代化档案数据库,为农村经济的特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2.乡村文化特色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许多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国文化强国事业提供极大助力。对此,应立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求,针对传统礼俗、乡规民约等进行借鉴,将传统建筑艺术中蕴含的科学性、艺术性特征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中,尤其是民俗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间的有机结合,将上述内容系统的纳入到档案信息资源之中,这样不但能够抢救即将失传的传统文化,还可通过档案记录实现文化的开发与传承,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四)注重乡村档案人才培养

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人才不但是村级档案建设的需求,同时也可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急需建设一支系统化、特色化的档案队伍,为村级档案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从当前乡村资源管理现状可知,与城市档案管理机构相比,乡村地区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且在培养方式上也存在差别,一方面,乡村地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加入档案建设队伍,可通过大学生就业扶持计划等方式,吸引大学毕业生入村从事工作,掌握档案业务相关知识,有效解决村级档案建设人才不足的困境。同时,还可利用智力思维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创建专业实习基地,吸引大学教师、大学生等为乡村档案建设提供帮助,以此来准确定位档案资源,实现个性化管理。同时,还可邀请城市中退休的档案工作人员担任志愿者,投入村级档案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匮乏现状;另一方面,乡村还可充分发展自身特点,吸引文化传承人加入档案建设工作中,从而培育出一支专业化、个性化的档案人才队伍[4]。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从本质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积极转变档案资源建设思维,充分发挥先进科技的作用与力量,促进乡村档案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整个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倪丽娟.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8(3).

[2]陈玉峰.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专家档案资源建设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8,230(05):49-50.

[3]张超.发挥档案工作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刍议[J].黑龙江档案,2018,231(06):29.

[4]董进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思考[J].四川党的建设,2017:45.

作者:阮桂林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