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信息化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内部控制以及信息化管理,对现代企业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效率、增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以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当前相关问题探讨实现有效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以期为企业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内部控制以及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化管理

一、引言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能够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必须重视其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以及信息化管理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各项经营管理流程的效率,增强企业整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商贸企业要想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提升综合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增强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经营利润获取能力。因此,企业应在全面分析当前内部控制的需求和目标基础上,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构建出能够支撑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企业应积极引进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并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从而增强企业整体内部控制能力,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为企业占据有利市场地位、获取高效益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够帮助财务部门收集、分析各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信息,从而使财务部门实现对各部门相关会计信息的及时收集与处理,保障了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提高了企业各经营环节的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有助于企业建立更具动态性、有效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使得财务部门及相关内部控制人员对各业务部门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处理,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促进各业务部门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中。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财务人员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收集各业务部门的内控信息,进而充分分析各业务部门的内控情况,制定出适合各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内容和目标。同时,信息平台的建立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更加深层次的嵌入到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助于财务部门及人员深入了解各业务部门的内控风险,进而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规范各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进行内部控制有利于实现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在信息化管理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全面、动态的监督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情况,并有利于将稀缺资源更加精准、高效地配置到各项业务活动中,避免出现企业经营资源和财务资源的低效率分配。因此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建立内部控制新模式能够更高效地配置相关资源,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目标。因此企业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不仅使财务部门及人员能更加准确的收集处理各业务部门的会计信息,而且能够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有效满足各业务活动对各项资源的需求。另外,信息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模式能够促使财务部门快速高效的分析各业务部门的资源需求情况,从而将重要的资源分配到具有紧迫性、重要性的业务活动中,有利于企业关键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营利润。同时,信息化管理可以使财务部门及时将各业务部门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与内部控制目标实时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最大化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

三、实施路径分析

(一)建立信息平台

企业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新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平台,并加强对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以及专业内部控制人员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企业专业人才对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健全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应树立科学的内部控制理念,要在财务部门和内部控制人员中加强大数据技术和内部控制思想的培养,构建适应当前内控需求和未来战略规划的内部控制模式。同时,企业不仅要在财务部门和内控人员中进行大数据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加强对各业务部门人员的培训,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更多人员对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加强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效果,而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能够有效提高财务部门及内控人员对各业务部门内控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企业应从各业务部门内控现状出发,构建完善的内控信息平台,并完善信息传递与交流机制,增强企业整体信息数据的公开透明性。信息平台的构建能够及时获取各部门的内控信息。从而使得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进而有利于财务部发现内部控制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有助于进行下一阶段的内控工作,提高内控体系对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进行内部控制要加强对科学内控方法的引进,并根据各业务部门出现的内控问题将其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内控风险的防御能力。企业在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与内控方法的同时,也要结合本企业内控需求使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内控效率。同时,企业要切实提升内控制度的动态性以及适应性,进而提升内控体系在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中的灵活性和风险防御能力。另外,企业要根据内部控制有效性及信息管理的要求优化自身内部管理流程和组织模式,建立健全相关会计信息控制制度,进而全面提升企业各业务部门经营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要根据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内控目标科学划分各业务部门职责和权力,使各业务部门能够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各个流程中。因此企业通过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部门以及人员追逐私利而造成企业内控风险的行为。

(三)完善风险防御机制

企业应建立起覆盖内部控制流程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方位风险防御机制,从而使信息化管理以及内控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效率。企业通过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及时监控各内部控制流程,从而在事前对有可能出现的内控风险进行合理估计与预判,在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内控风险应对措施,使在内控风险发生时减少对企业经营效益的损害,并在事后对各业务部门的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找出各业务部门经营管理流程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及时调整,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另外企业还应提高风险防御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风险防御机制对各业务部门内控风险的控制能力,从而使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行为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切实提高企业内控效率。企业应合理采用风险防御方法使其能够在动态的外界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中有效提高内控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够增强内控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使得财务部门和内控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处理各业务部门的内控信息,进而有利于及时调整内控目标和内控制度。同时,在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加强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企业首先应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加快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其次,企业应加大科学信息化管理方法和内控方法的引进力度,提高整体内控制度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灵活性。最后企业应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全方位减少内控风险的发生,为信息化视角下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广彦.基于内部控制的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建设探讨[J].商业会计,2012(02).

[2]梅晓雁.论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3).

作者:张莉 单位:上海宝原体育用品商贸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