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校园网络诈骗工作探析

防范校园网络诈骗工作探析

【内容摘要】目前校园网络诈骗事件时有发生,这已成为危害在校学生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网络诈骗具有手段多样性、主体隐蔽性、行为多发性等特点,而其发生的原因则在于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校园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及部分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通过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关注重点学生的动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诈骗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不论是平时的网络聊天,还是买东西时的网购,网络都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网络在给大学生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的风险与隐患。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校园网络诈骗行为。而这也正是高校的辅导员所应注意防范的。防范校园网络诈骗,保护在校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校园网络诈骗的若干特点

和传统的诈骗犯罪一样,网络诈骗也是通过传播虚假的事实、信息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他人的财务为目的的。但与传统的诈骗犯罪行为不同的是,网络诈骗由于是以互联网作为实施犯罪行为的平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诈骗的各种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的。大致来说,校园网络诈骗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一)诈骗手段的多样化。从近年来报道的校园网络诈骗的各类案例中可以看出,嫌疑人实施诈骗的手段非常丰富多样,如常见的有虚拟中奖、冒充亲友借钱、设置钓鱼网站、兼职招聘、贩卖收购游戏装备、非法集资、网上代购等等。虽然相关执法部门和校方也一直在通过安全宣讲等形式对学生们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但是新的网络诈骗手段仍不断出现,让学生们防不胜防。

(二)诈骗犯罪的主体具有隐匿性。由于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诈骗者在网络上所扮演的也只是一个虚假的身份。特别是很多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有意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注册账号,或是利用服务器架设在境外的网络平台来行骗,甚至有些行骗者自身就位于境外,这就为相关执法部门的案件侦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三)诈骗实施者的团队化和高科技化。早期的网络诈骗往往是某个人由于不劳而获的心理,自己在网上虚假信息进行诈骗。这种诈骗手法并不复杂,其技术含量较低,往往只是利用了很多人轻信他人的心理来行骗。不过近年来,网络诈骗具有了明显的团伙作案、分工协作的特点,同时也呈现出了高科技犯罪的趋势。

(四)诈骗行为的多发性。这不仅是说网络诈骗的事例大量出现,而且在某一特定主体实施的诈骗行为中,受害者也数量众多,地域分布也很广泛。传统的诈骗行为因为是在现实生活中行骗,所以诈骗者所能接触到受害人数量相对有限。而网络诈骗则不同,诈骗者虚假信息后,会有大量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浏览到这一消息,并上当受骗。从这个角度来说,相比以往的传统诈骗手段,网络诈骗的危害性更大一些。

二、校园网络诈骗的若干原因

以上我们分析了校园网络诈骗的几个特点,而校园网络诈骗之所以能在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下仍然屡禁不止,无疑也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总有些学生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不小心落入了骗子的陷阱。因而进一步分析校园网络诈骗盛行的原因就是必要的了。

(一)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轻信别人。和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不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刚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他们缺乏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经验。特别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面对纷繁芜杂的各类信息,大学生们没有足够的鉴别真伪的能力。同时,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学生们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的防范意识不够,容易相信他人所说的话、所做出的承诺。

(二)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足。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校所关注的主要就是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仅有的一些安全教育,也往往停留在基本的人身安全上,对网络安全问题很少涉及。而学生家长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往往会努力为孩子营造学习生活的舒适区,通过自己的行为预先屏蔽掉孩子可能会遭遇的风险。而大学校园虽然近些年也开始注重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但总的说来,其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化,缺乏具体的针对性,而所采用的教育形式也较为单一,甚至是采用在大会上照本宣科这样刻板的宣讲方式,这并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学生的价值观念偏差。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观念、生活经历与生活环境,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不同的网络信息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而有些诈骗者也正是抓住了某些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一步步的利诱来引诱学生上钩。如有些学生自身经济条件并不好,希望能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来缓解自身面临的经济压力,这样当他面对网络上的虚假利益时,就很容易进入诈骗者的圈套。还有些学生攀比的心理较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如过度的超前消费等。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会使得大学生本来就不坚固的心理防线在面对利益时进一步瓦解,成为诈骗者诈骗的对象。如前些年较为严重的校园贷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三、高校辅导员应对校园网络诈骗的措施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日常管理、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人员及学生校园生活的指导者,在预防校园网络诈骗中理应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辅导员在防范、应对校园网络诈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要想帮助学生避开网络诈骗的陷阱,辅导员自身就要具备丰富的网络安全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注意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关注网络诈骗的新闻,以便能够了解新出现的各种诈骗手段。对一些较为常见的诈骗手段,辅导员应做到心中有数,清楚他们实行诈骗的具体方式。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宣讲。同时,当学生遇到网络诈骗行为时,辅导员也能够立刻意识到这是诈骗,并根据诈骗者的言语摸清楚其大致的目的,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学生上当受骗。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如前所述,校园网络诈骗之所在有关部门的持续打击下仍然屡禁不止,各种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些同学自身不够健全的价值观、消费观有关。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承担者,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性的消费观。在校园网络诈骗发生后进行及时的干预,补救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将之消弭于无形,则可以更好地避免学生财产的损失。而通过矫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三)通过新颖的教育形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高校虽然也大多开展了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但由于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刻板,教育内容也往往流于空泛,因而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理应改变这一落后的教育方式,通过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如将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告诉学生常见的骗术有哪些、遇到后应该如何应对等。这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在网络安全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把可能发生网络诈骗事件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对一些重点学生进行特别关注,提高防范意识。辅导员应对他所负责的学生群体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有可能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同学进行重点的关心、辅导。如某位同学经济状况不理想并急于通过寻找兼职挣钱,就应该事先告知他网络招聘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陷阱,让他预先建立起防范意识。此外,辅导员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如果有学生不慎落入网络诈骗的陷阱,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将相关的情况上报给学校和其他有关部门,尽可能地降低并挽回损失。

四、结语

做好校园网络诈骗的预防、干预工作,是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为了适应这项工作的需要,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对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应对措施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并时刻关心学生的动向。在诈骗发生之前,向学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在诈骗互动开始后,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干预,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只有这样,在校大学生们才能够在一个安静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地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婷,侯瑞元.辅导员视域下防范校园网络诈骗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23):171-172.

[2]郑广峰.“互联网+”时代下校园新型网络诈骗的危害及对策研究[J].法治与社会,2020(28):113-114.

[3]闫家进.大学校园网络诈骗事件的预防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8.

[4]于艺涛.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17(12):83-84.

作者:冯影 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