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对外投资问题

第三产业对外投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地区分布范围持续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政治风险、信用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和法律风险。由于国外情况的复杂性,风险的产生往往是我们无法防范和控制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调节我们自身,从国家、企业和人才层面入手来预防和应对这些风险。最后从国家宏观、地方中观和企业微观层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第三产业;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

一、我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一)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第三产业的对外总投资额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也在不断地增长。根据从有关部门获得的最新数据,中国在2018年上半年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于服务行业、金融行业、娱乐业和批发与零售等产业。显而易见,对外第三产业的相关投资正成为投资领域的新宠儿。与2017年相比,高端技术与科学含量较高的产业对外输出极大增加,知识产权与专利的授权如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创新科技设备的体系的打包售出等。另外,我国对海外产业的收购也十分活跃,如万达公司对美国传奇影业的收购,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等[1]。

(二)对外投资的地区分布范围广

根据国家的整体政策,在考虑相关政策法规,经营风险的前提下,中国的对外投资一般集中在社会政治稳定,市场规模大且具有开发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大众熟知的我们在非洲和南美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桥梁、学校、医院、道路等大量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正在迅速增长。除此之外,我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对象不但包括欠发达国家,也包括一些老牌的发达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芬兰等欧洲国家[2]。

二、我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风险

(一)政治风险

在金融业方面,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为当地银行业和企业股票股权的买卖与并购。被投资国对外国资本进入本国资本市场的态度和警惕状况不同,因此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另外,在国际舞台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利益冲突。我们可能会受到被投资国在金融领域的限制和排斥甚至是有意针对,从而做出一系列不利于我国投资的相关政策调整[3]。

(二)信用风险

在国外进行投资,信用的履行与否不但关系投资企业的形象更关系着国家的形象。如不重视股票投资的信用风险,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对外投资企业不能按时归还借款,消息不胫而走,反应在股市上,股票可能会下跌,最后导致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变卖公司资产。

(三)文化差异风险

我们在对外投资时应尽量选择与我们文化相似或者充分了解的国家以避免触犯其他国家的宗教禁忌和文化禁忌,导致本国形象受损,影响对外投资的进展。在文化领域的投资,比如在有某一宗教信仰的国家投资影视行业,一定要尊重被投资国的宗教信仰习惯,雇佣投资国相关从业人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避免出现冲突,相关的疏忽所引起的国际争端屡见不鲜[4]。

(四)法律风险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除了文化差异外,所面对的法律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国外的法律体系大致可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这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此两个法系的基础上,不同国家的法律也有着相当大的不同。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国情的不同,我国法律与外国法律也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众所周知,中华美食名满天下,去海外进行饮食业投资的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与外国在开餐馆方面的法律规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像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法律规定,在英国只要餐馆的卫生有一项不符合规定,根据法律,相关执法部门就有权利让其关门停业。

三、我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由上述可知,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的,由于国外情况的复杂性,风险的产生往往是我们无法防范和控制的,因此在对外投资时,我们应该从源头出发,通过调节我们自身来预防和应对风险。

(一)政府的角度

我们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中小企业从事境外第三产业的投资的,给予相应的贷款优惠和税收减免。同时,我们应规定部门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确保法律与实际相结合,确定法律的有效实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确保相关企业受惠的同时,也应设立一个监管机构。机关机构应全面监督受惠的中小企业是否享受相关的权利,是否遵守国家和东道主的法律规定,并适时监督在交易过程中,如金融业,被投资国是否违背市场规律,操纵股票价格,危害我国利益[5]。

(二)企业的角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对外投资中,企业要想获得竞争力,必须注重自己内在的实力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众多企业都面临着从传统的能源行业和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代表着该国经济的可持续性,经济体系结构是否健康。第三产业所涉及的行业种类十分的繁杂,各种行业之间还存在交叉竞争。第三产业的市场既包含国内市场,又包含国外市场,因此竞争更是十分激烈。各个企业应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技术积累,积极关注在国际上相关领域技术的革新与最新的信息。多个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时,可以组成共享集团,互帮互助,相互扶持。除此之外,相关企业应该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由于多重原因,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大部分集中在服务业,而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较高的产业比重很小,我们应加大对外科技产业的比重,这些产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反过来促进服务等行业的进步。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提升服务业科技含量,增强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我国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6]。

(三)人才的角度

知识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是发展第三产业无价的资源。我们不但需要在专业领域培养人才,更要更进一步走在该领域的最前沿。创新是一个企业立足之根本,企业应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出创新想法,定期去国外交流学习最新的技术,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避免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应该重人才,提升企业的文化氛围和员工的薪资待遇,避免智力外流的现象发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在培养人才时,应注重员工实际能力的培养,精简企业决策结构,提升企业的效率。

四、建议与启示

(一)国家宏观层面

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我们正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外交合作和经济合作,以至于我们的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对此,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不仅是为了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够更加的顺利,也是为了使国外相关投资的体系规范化而发挥作用。对外投资中,我们不但要解决本国企业的问题,更要解决国外公司的诉求。我们应该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经济纠纷,我们可以帮助外商规避风险提供类似的保险服务,建立外国投资监督管理系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投资环境中为避免风险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基本保障。

(二)地方中观层面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丝绸之路”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地方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公司抓住机遇,以进行海外第三产业投资。依托于一带一路的曝光量和政策性优势,参与投资的企业和国家能极大的降低风险并享受丰富的回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鼓励的基础上,也要有计划有条理的指导企业进行投资,充分意识到某些产业的风险情况,切记不可盲目跟风,从而充分利用区域自身资源。地方政府可以请一些已经有对外第三产业投资成功经验的企业进行相关的宣传与讲座,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将国外不同领域的第三产业投资进行产业集聚,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充分利用其在海外的经济和商业合作区的有用性[7]。

(三)企业微观层面

从企业层面来说,必须响应党的精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国家三去一补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充分解放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第三产业对外投资时应事先做好国外市场调研,尊重被投资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差异,提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理念,在国外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结论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的经济战略由吸引外资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外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政治风险、信用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和法律风险。如何预防并应对这些风险,我们可以从国家角度,企业角度和人才角度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柴庆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国际贸易,2008(1):49-53.

[2]刘宏,苏杰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4(7):37.

[3]李霞.中国对外投资的环境风险综述与对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7):

[4]樊?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与战略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8):106-113.

[5]侯文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问题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6,34(3):35-39.

[6]郭建宏.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及对策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2017.38(1):75-84.

[7]王晓红.推动新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路[J].全球化,2017(1):28-49,134.

作者:邹环宇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