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例6篇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性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较早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早在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即伴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1];随后,库茨涅茨在配第和克拉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库茨涅茨定理,即产业结构变化会受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他认为经济不发达国家要加强非农产业的发展,来缩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2];钱纳里等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换基本同步,而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转换要快于就业结构的转换[3];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经济表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就业具有其独特性[4];卡尔兹等指出,技术进步使劳动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其失业率上升[5];Geogre主要研究了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影响[6];Young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制造业就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7]。国内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机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等方面,如汤光华、舒元等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8],张车伟、蔡眆对中国就业弹性的演变及趋势做了研究[9],夏长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10],徐光平、景建军对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11],张少红等对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研究[12-14],张文玺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做了研究[15]。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倾入大量心血对此进行研究,且研究成果丰硕。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期,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成为各国新的合作重点。我国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经济结构重组阶段,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产业发展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就业领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因此,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梳理和两者协调性进行系统研究,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文章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二、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变,符合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增长了173.4倍,年均增长率为9.31%(按不变价格计算)。与此同时,中国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优化调整,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9∶47.6∶24.5,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演变为9.2∶42.6∶48.2(见图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共下降1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快速,共增加23.7个百分点。根据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16],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1978-1991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2014年)。图1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经济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从经济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从1978年的1018.4亿元、1736.0亿元和895.8亿元,增加到1991年的5288.6亿元、9055.8亿元和7551.2亿元,增幅分别为419.3%、421.6%和743.0%;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一三”演变到“二三一”,产业结构比重则从1978年的27.9∶47.6∶24.5演变到1991年的24.2∶41.4∶34.5,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7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9.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总变动值为19.8,年均变动1.52。第二阶段(1992-201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阶段。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正式确立,以及随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也使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GDP总量从1992年的27068.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462.7亿元,共增加609394.4亿元,增长了22.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5800.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8331.6亿元,共增加52531.6亿元,增长了9.1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1640.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1392.4亿元,共增加259752.0亿元,增长了22.3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9627.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6738.7亿元,共增加297110.8亿元,增长了30.8倍。从产业结构演变上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阶段(1992-2011年)演变到“三二一”阶段(2012-2014年),产业结构比重由1992年的21.4∶43.0∶35.6演变到2014年的9.2∶42.6∶48.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减少1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减少仅0.4个百分点,且第二产业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特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大,增加1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特征演变,整个演变过程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迅速,且已经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从长远发展看,第一产业比重还将下降,但下降速度会较为缓慢,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且第三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从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比较国外学者钱纳里、赛尔奎因、库兹涅茨以及艾金同等借助多国资料,分别对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几种代表性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本文选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模式,作为国际理论标准模式进行研究。钱纳里和赛尔奎因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参考周叔莲、郭克莎(2000)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下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见表1)。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美元)是以1980年为基期计算的,以1980年为基期,2010年中国物价共上涨了4.895倍(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为100,1980年为109.5,2010年为536.1),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按照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5:1,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表1,接近于产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与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为9.7:45.6:44.7,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水平为9.6:46.2:44.2。与国际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于国际标准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

(二)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

1.中国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伴随经济结构的重组优化、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城镇化的稳妥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快速,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成熟,中国就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见图2)。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最大,总量变化略微下降,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28318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22790万人,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潜力巨大,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总量从1978年的69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3099万人,共增加16154万人,年均增长448.7万人,第三产业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1364万人,共增加26474万人,年均增长735.4万人;从就业总量的增长速度上看(见图3),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最小,且2003年以后均为负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为-0.53%,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较快,除第二产业少数年份增长率为负值外,增长率均为正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6%和5.36%;从就业结构变化上看,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70.5∶17.3∶12.2变化到2014年的29.5∶29.9∶40.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4年的29.5%,共减少41.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增加到2014年的29.9%和40.6%,增加12.6和28.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34和0.79个百分点。图2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过程(1978-2014年)图3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增长速度(1978-2014年)2.中国就业结构演变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分析同样,运用塞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作为研究就业结构国际理论标准模式。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30567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相当于1980年的6244.5元,折合成美元为4163美元,对照郭克莎(1999)的研究(见表2),相当于就业结构标准模式中人均GDP4000美元,其所对应的就业结构应为24.2∶32.6∶43.2,而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36.7∶28.7∶34.6,与标准模式相对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标准模式1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8.6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过程看,在标准模式中,人均GDP从300美元增加到4000美元,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74.9∶9.2∶15.9变化到24.2∶32.6∶43.2,第一产业下降5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2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7.3个百分点。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464元,按照当年汇率计算相当于309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1980年的4163美元,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则从1980年的68.7∶18.2∶13.1演变到2010年的36.7∶28.7∶34.6,第一产业下降32.0个百分点,下降值小于标准模式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10.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21.5个百分点,增加值小于标准模式5.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偏高,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缓慢,这也给中国就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要注重加快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尤其是要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从总体上看,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又明显偏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中国就业结构的这一特征正好验证了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标准模式理论,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同步,就业结构变动要慢于产业结构演变。

三、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产业结构水平基本接近于标准模式,与标准模式协调性较好,而中国就业结构则与标准模式不协调特征较为明显。为对两者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有更深的认识,本文选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进行研究。

(一)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公式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比重/就业的产业构成比重-1。若结构偏离度等于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若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表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有外部劳动力不断转移进来,反之则有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反映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人口的转移越不协调[17]。产业结构总偏离度等于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的总和。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总偏离度情况如表3所示。(1)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负值,且绝对值呈现扩大趋势。从整个过程看,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处于大于0.5的水平,绝对值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最大为0.75,且2000年以后,绝对值都在0.70以上,较大的负偏离度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整体较第三产业偏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偏离度从1978年的1.75下降到2014年的0.42,下降较大,尤其从2003年以后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第二产业结构快于就业结构的这种不协调性,已经明显得到改善,这主要与加入WTO以后,中国第二产业的战略转型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3)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01下降到2014年的0.19,且从2006年以后基本保持在0.2~0.3较低的位置,表明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这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进入壁垒较低的特征。(4)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呈下降趋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现象改善明显。总偏离度从1978年的3.37下降到2014年的1.30,共下降2.07,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由原来的不同步、不协调逐步向协调同步转变。

(二)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弱的指标,即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的比值。比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就业弹性越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作用越大;比值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对就业产生的“挤压效应”就越大。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和总弹性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1)就业总弹性分析。就业总弹性均为正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但是拉动幅度不是很大,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仅拉动就业增长0.154个百分点。从就业总弹性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就业总弹性都在0.1以下且不断下降,近年来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由正值变为负值,1978-1991年就业弹性为负值,表明这一阶段经济增长会促进就业增长,而从1992年以后(除少数年份外),就业弹性表现为负值,经济增长反而带来就业数量的减少,第一产业发展对就业带来了“挤出效应”,2003-2014年经济平均每加1个百分点会导致就业数量减少0.47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总体上为正值(除第二产业个别年份为负值外),1978-2014年经济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就业人口数量增加0.287和0.480个百分点,表明第二、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效果显著,且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三)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若该比值小于1,则该产业的劳动力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反之劳动力则会从别的产业部门转移进来,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接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78-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发展过程如表5所示。(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总体下降的特征,且数值都在0.50以下,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渠道不畅,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转移。(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75下降到2014年的1.42,表明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越来越好,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01下降到2014年的1.19,且同一时段的值都要小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协调性最好,尤其是2006年以后,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小于1.30,2014年为1.19,接近于均衡水平值1,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很好。四、结论与建议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下降幅度最大,2009年以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且下降速度变得平缓,第二、三产业发展快速,2014年第二、三产业产值总和占到整个GDP的90.8%,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基本接近标准模式,产业结构演变符合国际理论标准模式;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较快,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年均分别增长0.34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2014年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国际理论标准模式相对比,中国就业结构还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缓慢。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可知:第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差,产业发展与就业转换协调性不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协调性总体较好,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空间还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最好,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成为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渠道,产业结构转变和就业结构转换逐步趋于同步。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特征更加明显,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要注重挖掘新优势,更加注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处理好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和外部转移;第二、三产业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应以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质量提升为重点,尤其是第三产业要提升发展速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作者:景建军 单位:山东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

[2]库茨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H•钱纳里,S•鲁滨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56-104.

[4]ARTHRULW.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r[J].ManchesterSchool,1999(22):139-191.

[5]KATZ,LAWRENCEF,MURPHYKM.Changesinrelativewages,1963-1987:supplyanddemandfactor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2(13):124-127.

[6]CHOWG.Capitalform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8):79-84.

[7]YOUNGA.Goldintobasemetals:productivegrowth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reformperiod[D].NBERWorkingPaper,2000.

[8]汤光华,舒元.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6):26-28.

[9]张车伟,蔡眆.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10]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11]徐光平,景建军.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水平的关联效应分析[J].东岳论丛,2015(7):130-134.

[12]张少红.论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J].东岳论丛,2004(2):170-173.

[13]孔进,孔宪香.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可持续调整的关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7(4):79-81.

[14]周海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东岳论丛,2014(9):95-99.

[15]张文玺.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6-31.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71.5%,人口36298.0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 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 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区域;呼包鄂;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内蒙古在经过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三次产业结构的GDP结构(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由2007年的12.5 : 51.8 : 35.7,到2011年的9.2 : 56.8 : 34,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调整,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都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基本保持在35%左右。呼包鄂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本文采用SSM模型,研究呼包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求其区域竞争力的相对优势,为此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一、分析模型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2]。

假设为被研究区域的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为全国或全省在基期的经济总量,为报告期经济总量。并且用和来分别表示该区域的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和分别表示全国或全省第j个行业的基期和报告期的产值量。

表示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全国或全省GDP总增长率增长计算的增长额;是指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益。若该地区产业结构优于全国或全省的产业结构,则 > 0,反之 < 0;反映该区域的竞争力效益,指该地区各产业部门按实际增长率所计算的增长额与按全国或省同一产业部门增长率算的增长额之差, > 0,则表示该区域处于有利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较强。

二、呼包鄂地区发展状况

就“呼包鄂”区域而言,三地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内有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备受瞩目。2010年,呼包鄂区域GDP占全内蒙古自治区的59.8%,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410元和8750元,接近沿海发达城市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4.4 : 48.4 : 47.2调整为2011年的3.2 : 52.2 : 44.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了更加清晰了解近几年“呼包鄂”区域的产业结构比重,本文建立了图1。

图1 2007-2011年“呼包鄂”区域三产业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呼包鄂”区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由2007年的47.2%发展到2011年的44.5%;第一产业比重逐年降低,从2007年的4.4降到2011年的3.2%;第二产业由2007年的48.4%,反复升升降降,最后升到2011年的52.2%。第二、三产业比重有升有降,总体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三产业比重较合理。

三、呼包鄂经济增长区域结构SSM分析

本文在对包头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分析时,以全国为背景区域,对呼包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系统进行Shift-share Method分析,时间区域取2007-2011年五年,计算指标取各个产业的当年生产产值,计算结果如表2。

表2 2007-2011年间呼包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表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2》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根据表2的数据分析,从整体来看,呼包鄂的三大产业都处于发展态势,2007-2011年间呼包鄂实际经济增长额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份额,总偏离分别为2157.93亿元,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到63.4%和36.7%,这说明呼包鄂经济增长额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依赖于第二产业,而且三产的结构是二三一。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结构变动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少,在第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增加[3]。我们可以得出呼包鄂在这五年间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依然停留在严重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增长比较缓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面分别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两方面对比分析呼包鄂和内蒙古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偏离方面分析可以得出,在2007-2011年间呼包鄂的生产总值的结构偏离增长量为33.66亿元,呼包鄂的总体结构份额大于0,相对于背景区域而言,具有结构性发展优势,但整体优势并不明显。其中,第一产业结构份额小于0,说明2007-2011年五年间呼包鄂的第一产业与背景区域相比较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第二产业的结构份额也小于0,说明呼包鄂在这五年间没有充分发挥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竞争偏离方面分析,呼包鄂的产业竞争力分量高于全国平均值2110.57亿元,这说明呼包鄂总体产业竞争力较全国有明显的优势。呼包鄂三次产业竞争力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竞争力份额大,增长率为82%,贡献率为66.23%。

这些种种数据表明呼包鄂经济在近十几年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四、呼包鄂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思考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调整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对呼包鄂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竞争力偏离度等的分析得出呼包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偏弱,但发展潜力大的结论。在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自身的资源及行业优势,改善三次产业内在素质,加快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成长,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4]。

针对呼包鄂未来第二产业比重可能过重,呼包鄂应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其主导产业生产效率更高,促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提高深加工、附加值高,而且污染少、物耗少的产业的比重,以促进其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发展。其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此带动呼包鄂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昌勇.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湖北产业竞争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1):152-155.

[2]魏文佳.基于SSM 的福建产业结构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02):134-137.

[3]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01):46-49.

[4]张学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高劳动力素质商业研究[J].商业研究,2009(02).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GDP动态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四川省经济概述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土地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8,356.5万人,有汉、藏、羌等13个民族。四川省经济总量居西部第一,是西部稳定可靠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并且是西部工业门类最齐全和优势产品最多的工业基地,粮食、油料、肉类、彩电、天然气、发电量、钢材、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均为西部第一,相当一部分产品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粮食、油料、蚕茧、生猪等大宗农副产品均居全国前列;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皮革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拥有长虹、五粮液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增长很快,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95.7亿元,增长3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3,546.7元,增长18.1%;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下是四川省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趋势图表,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20年来四川省经济的发展状况。(图1)

从图1可以看到近20年四川省的生产总值一直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从1987年的530.8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637.81亿元,增加了16倍,特别是2001~2006年,五年间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5.05,高于全国这五年GDP平均增长率10.06近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是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发展水平是直接反映经济结构层次的高低和社会的总体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状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显突出和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四川省第三产业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和壮大,使整个第三产业在繁荣四川经济、服务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二十年来,第三产业从总体上几乎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所加强,但并没有成为全省经济的主要支柱。

三次产业比较,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最大。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其就业结构也应该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表1、图2)

四川省经济技术的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也是呈稳定的增长趋势。 1987年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仅为11.7%,到2006年已有31%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工作,产业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第三产业就业与GDP增长的动态关系

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和科学技术不断地用于工业生产,四川省越来越多的人从农业、工业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三产业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吸纳越来越多的富裕劳动力。第三产业涉及面广,既有传统的服务业,也有新兴服务业,而且第三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已成为增加就业就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主要渠道。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影响着GDP的增长,因为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管理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可以节约劳动力,使更多的人从事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与GDP的增长有密切的动态关系。(表2、图3)

从图3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大致一致,1988年四川省GDP增长率到24.27,比上年的增长率提升了8个点,而同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增长率也较1987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1994年四川省的GDP增长率达到最高的34.68%,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同样增加了一个高点,达到10.49;二十年来两条线的运行轨迹基本一致。由此我们可以作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ε。其中:Y―第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X―四川省GDP增长率;ε―随机误差。

其次,选择样本数据,即2007年四川省统计年鉴“主要年份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人员”及2007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按三次产业分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所得,数据如表3所示。(表3)

运用上述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为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变化,同样决定重点关注近8年两者之间回归方程的变化。整理spss回归后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呈高度线性相关关系。从1987~2006年的回归方程解释变量系数可知,GDP增长率每增加1%,可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率增加0.22个百分点。常数项为1.55,说明四川省第三产业人口就业比重增长率增加的起点为GDP增长率增幅至少要为1.55,否则则可能为负增长。

四、小结

通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四川省GDP的增长影响着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同样,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影响着GDP的增长,两者存在着一元线性关系。当GDP增长较快时,第三产业人口就业比重增加就快;反之,当GDP增幅不大时,第三产业人口就业比重增加也会受影响,虽然弹性不大,但对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仍然有很大的作用,而第三产业相对一二产业能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

[2]李小平.四川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就业关联性研究[J].西南交大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4.

[3]高慧,卢雄.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性分析[J].西部大开发,2007.7.

[4]俞国梅.GDP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统计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科研活动

一、引言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到产业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部门不断增多,部门之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新科技应用层出不穷。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现代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平均生产率高和技术进步快的产业来支撑。国际经验表明生产率高和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必须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本。[1]因此,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生产函数中各要素重新组合。培养人才主要途径是教育,高等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培育的主体。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必将会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促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高等教育在结构、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现状

1.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基本呈现合理的变化趋势。[2]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一直在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变化趋势不大;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不断的上升。在1978-2010年间,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趋势。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一直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在1985年之前,第一产业占GDP的份额高于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但在1985年之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份额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在GDP中的份额大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份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广东省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趋势发展。

2.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3]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与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占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之差,数学表达式为:β=Em/E-Gm/G;β为结构偏离系数,Em(m=1,2,3) 表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E表示总的就业人数,Gm表示某一产业的增加值,G表示全社会总产值。

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存在隐性失业,有劳动力转移出去的趋势;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该产业还存在就业容量,有劳动力转入的趋势。如果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那么产业结构偏离度越大,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弱;如果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那么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强;如果产业结构偏离度为0,那么整个经济社会的就业当年达到稳定状态,此时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同。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1978-2009年间,广东省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大于0,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第一产业中存在过剩劳动力,有劳动力转移出去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系数小于0,说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存在着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劳动力转入的趋势。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变化稳定,而且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的绝对值一直大于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系数。这些变化趋势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劳动力正在不断的转移出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正在不断吸纳新的劳动力就业;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变化稳定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稳定;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大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从总体上来看,广东产业结构在朝着合理化的趋势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比较显著。广东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大于第三产业,说明第二产业正在加速发展期间。产业结构升级理论认为,随着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而广东省当前主要是靠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因此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三、高等教育对产业结构影响的计量分析[4]

分析广东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可发现广东省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发展的趋势明显,但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相对于第二产业还比较落后。广东省要实现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并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还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有相应的人才相匹配。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对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关系研究,可为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益的思考。

1.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