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数字化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油田数字化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信息化节奏逐渐加快,石油企业也开始了油田数字化建设,中国石油企业数字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对中国油田数字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油田数字化建设中还存在着数据传输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各部门数据整合无法实现统一、业务软件系统没有跟上油田数字化系统的步伐、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等诸多问题,最后根据油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油田;数字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产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目前工业与信息行业逐步实现融合,开启了现代企业的工业化必经之路。与此同时,我国石油企业为取得突破发展,开始了数字化建设道路,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油田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也开始卓有成效。就目前来看,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更快的发展,帮助人民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还能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升我国的知名度。故而,必须进一步进行油田数字化建设,我国油田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予以解决。

1油田加强数字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纵观全球政治局势可知,石油资源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油资源作为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竞争性巨大。以中东地区为例,中东地区之所以综合国力强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现代化的石油开采技术。我国虽然也是石油资源大国,但同时也是消耗大国,开采总量大,还存在石油资源利用低下的状态,导致我国目前的石油资源处于短缺的状态。这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开采不够合理,浪费严重。石油资源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必须进一步依靠科技的力量,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自身管理和运营的提升,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合理快速发展。事实上,油田进行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打造数字化及现代化的油田,从而使得油田的各项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使油田管理更加完善和规范。油田数字化建设,要将石油生产的全过程传输到数据库系统,比如勘察、开发、运输、销售等,让石油开采到销售的全过程都变得可追溯,从而有力的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帮助油田企业高效生产。由此可知,加强油田数字化建设,能帮助实现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

2油田数字化建设管理的现状

2.1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第一步是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信息传输,传输之后再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就要求数字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要过硬,要能支撑系统完成这些复杂且庞大的操作,特别是其带宽网络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带宽设备及辅助设备才能更好的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油田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极为匮乏,很多设施都不够完善,就更别说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了,通信网络安全制度也尚不完善,导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经常出现丢失的情况,非常不利于油田数字化建设。

2.2油田数字化数据整合问题。油田数字化建设不仅包含了石油生产的全过程,还包含了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管理。石油企业内部有多个部门,比如勘察、生产、销售等部门,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托关系,生产要依据勘察的情况,销售要依据生产的情况,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但是,各个部门在进行数据传递及使用时几乎都有自己的习惯,加上各类数据信息较为繁杂,像文本、逻辑及多媒体数据等,表现形式相差甚远,如果没有进行统一的标记及处理,很难实现数据传输及使用的统一,最后造成各数据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严重影响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2.3数字油田系统和业务软件系统的统一性问题。我国石油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已逐步趋向完善,但在软件使用方面还存在种类繁多,无法实现统一的问题。油田勘测开发软件不同,其标准和规范也会有所差异,不同标准的软件在质量和规模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加上工作人员在长时间使用一种软件后,就不愿意更换新软件,新软件开发和使用难度较高。企业为实现数字油田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一,必须在内部推行使用新软件,进而更好的发挥油田数字化的优势,显然,在目前的企业背景下,要实现软件系统的统一还有一定的难度。

2.4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油田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经济实力和良好的技术设备,还必须要有使用和管理技术的人才,因而必须进行油田企业人才队伍搭建。现阶段,大部分员工对数字化的了解还不够多,有的甚至是完全空白的状态,信息技术知识极度匮乏,这对于企业进行数字化建设极为不利。另外,油田企业的传统理念较为顽固,特别是其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都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节奏,就更别说其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了,要改变这种固有的体质和规范,必须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企业在引进优秀人才进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阻力较大,这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导致整体改革不畅,集体荣誉感低下,员工整体素质出现下滑趋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数字化建设。

3加快油田数字化建设策略分析

3.1提高数据传输处理技术水平。近年来,我国数据传输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目前不管是在数据处理还是数据传输方法上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新技术,比如企业用的最多的GIS技术和ZIG-BCC技术,GIS技术主要解决了数据处理的问题,能够对数据进行稳定且精确的处理,也能帮助数据进行稳定的传输,在目前油田数字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ZIG-BCC技术,对数据传输方法进行优化,在油田局域网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加入了无线传感器,大大降低了通信费用,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正常传输,目前,ZIG-BCC技术已经在我国油田数字化建设中取得了初步的应用。

3.2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任何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标准,企业要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依靠统一的标准和制度化的建设,只有当各部门的数据标准一致时,各部门人员才能在获取其他部门信息的过程中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提高部门及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石油企业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部门建设,协调处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部门工作能够相对透明,使石油生产各环节所采用的数据信息能够相对统一,帮助各部门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这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石油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有利于帮助各部门信息进行汇总,使各环节工作能够更加透明,更好的促进油田企业数字化建设。

3.3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油田数字化建设应建立与之配套的数字化管理制度,在逐渐改变以往生产模式的同时,应该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建立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油田企业应该加大数字化系统的使用力度,在企业内部逐步推广和扩大数字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引进更加科学合理的系统促进企业管理,比如,油田企业可以引进电子巡井系统和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时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利用以上系统进行溯源,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将岗位职责细化到个人,使各部门员工方向更加明确,责任意识更浓厚。

3.4企业领导应做好表率,起好模范带头作用。数字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要真正实现数字化建设,企业的各阶层都必须参与进来,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前文提到,数字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各部门,从勘察到销售的全过程,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领导干部就必须对石油生产的全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并要在实际工作中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如何更好的与各部门相结合,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到数字化建设的第一线,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好各人员、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数字化建设更好的融入企业的各部门、各环节,帮助实现各环节的连贯运营,使各部门管理能逐步趋向统一和规范。

3.5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效益及实力,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首先,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使员工的各项专业技能都能够得到增长,并在培训完成后安排相应的测试,帮助员工进行更好的学习和提升;其次,企业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员工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发挥个人价值,积极投入企业建设中来;最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对优秀的技术人才要通过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通过他们带动企业其他员工技术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结语

油田企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现阶段油田企业要取得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行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能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各部门实现良好的合作及经营,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效益。但目前油田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油田企业要取得突破发展,必须加快油田数字化建设策略分析,从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及数据标准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同时,建立数字化管理制度,通过相应的培训及人才引进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帮助他们积极投入到油田数字化建设中来,以此促进油田企业更好的进行开采和利用石油,实现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灏.浅析油田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4):61-62.

[2]杨娜,秦冰,李富生,等.浅析油田数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5(003):11.

[3]侯玉.油田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9(027):29.

[4]赵海涛.油田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9(012):220.

[5]张琛.浅析油田数字化中现代管理方法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4):52-53.

[6]刘强,宋高鹏.油田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6):139.

作者:刘琛 甘霖 孟鹏云 曹世忠 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