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例6篇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党员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一、加强油田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实现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对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保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起着重要作用。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加快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全国经济领头羊的油田企业只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并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油田企业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新任务下,油田企业依据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党员建设的新要求,一方面是总结过去党建的实践经验,一方面是排查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自我调整过程让油田企业党员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并且与党的十新提出的“八项规定”相适应。经总结排查发现油田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党员作风建设问题。一些油田党员身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作风问题,如擅用公物等,这些不正之风尽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一些党员不能自律,严重危害油田的利益和党员队伍的建设。

2.党员思想建设问题。不少基层党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有的基层党员因为文化程度偏低,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往往会觉得难以理解,而很多油田根本没有建立像样的培训机制以培养优秀的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

3.制度建设问题。很多油田企业在进行党员队伍建设时,缺乏合理的发展党员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党员队伍混乱,很多对共产党根本不了解或者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混了进来,使得党员队伍很难保持其先进性与纯洁性。另外,油田企业党建工作中,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也需加强。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党员道德水平低下,过分追求享受人生,放松对自我的约束管理,导致、搞特殊化等现象的发生;二是油田企业对加强党员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充足,对油田党员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党员没有意识到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教育的欠缺,没有加强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素质并学习接受党中央的最新指示与要求。

三、加强油田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党员的廉洁作风教育

清正廉洁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要求,反腐倡廉是新时期党员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党员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党员加强对自我的约束管理才能减少搞特殊化现象的产生;其次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心只为自己的人终究会堕入欲望的深渊;再其次是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油田企业党组织要大力宣传“勤政廉洁”的思想理念,营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上党课、观看影片、廉政讨论会、树立廉洁典型都是非常好的手段。油田企业党组织还应当通过自我排查总结现阶段党员队伍作风教育上的优缺点,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进步。

(二)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为油田企业中存在着不少对党知识了解不透彻或根本不了解的党员,对于此情况,可以通过开展党员培训、党员知识讲座、学习新讨论会等活动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在重大纪念日时开展党员专题教育。如2013年,恰逢建档92周年,某油田以“明党史”为主题,开展了“党委书记上党课”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油田网站上开辟“党史教育专栏”,让党员们在浏览网站信息时顺便学习一下党史,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对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健全先进性制度

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大本质属性就是先进性,它贯穿着党的宗旨、性质、任务以及所有工作当中。油田企业党员组织的先进性这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并且它最终要由每一位基层党员共同体现。因此,油田企业在进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时,必须要健全先进性的制度。首先是入党制度的完善,油田企业在选择入党积极分子时,必须坚持选用德才兼备的党员职工并且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其次就是实施并完善监督管理工作,油田企业的党组织一定要定期开展精细化考核活动,党员也应定期通过自我鉴定的方式及时认清自身缺陷,全面优化自己的道德素质与理想信念,从而进一步提升油田党员队伍素质。在考核油田企业党员时,可以充分结合季度考核与年度考核,定性定量地监督考核的结果,在考核过程中还要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油田企业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不合格的党员应当进行除名工作。另外,油田企业应特别注意的一点,在开展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时要切合实际,在充分了解基层党员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保教育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持续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凝聚力,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来确保基层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油田企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加强和提高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是企业党组织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部分,也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油田企业开展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加强党员的廉洁作风建设,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建设,同时还需健全先进性的入党制度与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油田企业党员队伍才能更具生命力继而推动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志龙.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J].理论探讨,2012(2).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共青团;油田;青年;文化建设

辽河油田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油田公司员工总数的40%左右。这些青年大多是80后、90后,是在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使大家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都呈现新的特点――受教育程度高,个性差异大、价值诉求多元。总体上看,这些青年身上有很多的矛盾之处,比如他们不缺少活跃的思维但可能缺少俯下身子的行动,不缺少建功立业的雄心但却可能缺少埋头苦干的精神,不缺少创新的精神但可能缺乏实践的经验,不缺少挑战自我的勇气但却可能缺少面对失败的担当。面对这样的状态,用什么样的文化加以引导决定着他们前行的方向,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用文化凝聚青年,以文化造就青年,使青年全心全意投入到油田公司发展的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共青团组织在加强油田青年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油田公司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实现“双千”目标、建设幸福辽河是油田公司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这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立足油田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青年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方向引领作用

共青团组织作为企业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相应的政治地位、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等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它能够在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引导青年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奉献,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政治素质,造就适应国家要求、油田发展的新一代青年队伍。共青团组织具有其它组织所不具备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地位。

(二)平台支撑作用

共青团组织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广泛的文化阵地,基本上覆盖了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各个岗位,能够发挥得天独厚、影响巨大的支撑平台作用。近年来,油田公司团委根据单位地域、行业性质等因素,设立了7个共青团协作区,进一步促进了交流共融。建立了团干部重点联系单位工作制度,促进团干部掌握情况和工作联系,增强工作指导,广大团干部与基层单位建立联系点已达379个,实现高密度的覆盖。

(三)人才支持作用

青年人才是企业动力之源、是文化推动和传承的重要力量。占油田公司员工总数的40%左右的青年,是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关系着青年文化建设的成败。共青团组织以其重视青年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并发展着一支数量庞大、素质过硬的青年文化工作者队伍。

二、共青团加强油田青年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构成的。在加强油田青年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工作内容的界定不妨也来借鉴这种“四层次论”。即共青团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内容可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内修精神、外树形象、践之于行、固化于制。

(一)内修精神

要教育引导油田广大青年,坚持以老一辈石油人为榜样,始终保持当年石油会战那么一种革命豪情、那么一种冲天干劲、那么一种过硬作风,努力创高举红旗之业,创持续稳产之业,创整体发展之业,创改革创新之业,创和谐发展之业,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二)外树形象

共青团依靠开展的如青年油水井分析、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青年品牌活动,使油田青年勇于开拓、热忱服务、乐于奉献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社会、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可。

(三)践之于行

文化最终反映在人的行动和行为上,实践性是油田青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油田青年文化产生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特征,通过将理念化为行动、在实践中体现油田青年文化,以服务企业,培养青年,最终推动企业和青年的共同发展。

(四)固化于制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就应该将青年文化建设中符合时代和企业发展要求,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切实可行、行之有效,有助于企业和青年共同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提炼,上升固化为制度。

三、加强油田青年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油田青年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共青团的单体循环,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公司上下、部门、二级单位的联动,整合各种内部资源,而且要把眼光放远,脚踏实地地为企业、为青年多做事情,摒弃“单打独斗”、“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建议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把握。

(一)要有新的视角

改变青年文化工作只从政治教育出发,只以政治效益为唯一标准的思维模式,要调查研究青年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心理,要从社会、企业对青年的客观要求和青年主观的文化需要出发,从人的发展着眼,尊重和研究文化工作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实现油田青年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要建大的格局

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战略的眼光看待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大青年文化建设人才的发现、培养、选拔和使用,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优化、规模宏大、适应长远发展的青年文化人才队伍。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油田企业;企业机制;内部审计;

油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减少浪费和经济漏洞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建立起长效的内部审计机制,才能够促进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运作效率。

一、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简析

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性的机制,以下从机制应用目标、创新审计模式、合理进行跟踪审计等方面出发,对于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进行了分析。

1.机制应用目标

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的目标在于通过审计发现企业管理漏洞。企业在建立内壁上审计机制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工作的重点放到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和防止资产损失上,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企业在建立内壁上审计机制的过程中还应当努力的降低和防范管理风险,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依赖审计人员个人能力外,油田审计制度建立的重点还在于提出更加具有前瞻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措施。

2.创新审计模式

创新审计模式的意义在于努力的构建出日常发现机制探索绩效审计,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建立起卓有成效的问效寻因制度。油田企业在创新审计模式的过程中不仅仅应当关注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到其实际上的决策效益和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益。其次,油田企业在创新审计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将审查决策的重点依据设置为决策是否科学充分,并且决策的过程是否民主科学,以及决策执行的管理是否科学高效。与此同时,油田企业在创新审计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当分析内部审计工作较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原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宏观发现。

3.合理进行跟踪审计

合理进行跟踪审计是实现全流程审计的必要基础。合理进行跟踪审计首先需要着眼于实施跟踪审计,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动态的监管制度。其次,油田企业在合理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油田投资项目的季度、半年、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工作人员密切的跟踪监督项目实施情况,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出具阶段审计情况反映或审计报告,最终能够有效的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和具体的审计效果。

二、建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要点

建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有着诸多的要点,以下从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细化审计结果处理、增强联动工作力度等方面出发,对于建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1.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

建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化审计的内容。油田企业在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努力的深化审计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建立起相应的服务决策制度。其次,油田企业在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当努力的加大审计调查实施力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审计调查分析政策的合理性,同时还能够剖析存在的普遍问题,最终能够从体制与机制上提出审计建议。与此同时,油田企业在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当通过推行审计计划公开制度来事前征求并且采纳社会公众的意见,最终能够有效的确定年度审计计划。

2.细化审计结果处理

建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离不开对于审计处理结果的有效细化。油田企业在细化审计结果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构建出末端发现机制化审计问责,并且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的建立起审计质询制度。其次,油田企业在细化审计结果处理的过程中将问责情况公开并且通过邀请相关单位和利害人和有关民众代表参加问责会议。与此同时,油田企业在细化审计结果处理的过程中应当

对于整改结果公开,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实行民主评议。在这一过程中当油田企业在推进开放和全面审计公开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纳入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内,最终可以起到取得良好效益的单位的成绩和经验。

3.增强联动工作力度

增强联动工作力度实际上就是努力的增强多方共同联动的能力。油田企业在增强联动工作力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建立起对口联系制度。其次,油田企业在增强联动工作力度的过程中还应当努力的为对口联系单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帮助对口联系单位完善规章制度并且可以进一步的促进规范管理。

三、结束语

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起到良好的自我监督的效果。因此企业应当通过企业的顺利建立与执行,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宗秦.关于建立油田企业内部审计长效机制的设想[J].中国总会计师.20115,02(15):17-20.

[2]王婧婧.中石油XX油田公司资金链内审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03.

[3]马庆龙.石油企业建立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4,04.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4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乃至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是,这只是从文化的一般概念进行延伸的结果,并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并被广大员工所认同的、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组成,是企业的软资源,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

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自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从未间断。

首先是确立了发展观。检验企业文化成果的唯一标准是企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作为企业长期存在并不断壮大的第一要务,只有在明确的发展观、先进的理念引领下,积极谋划企业长远发展之路,才能最终实现并根据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完善企业文化。针对高含水、后期开发难度大、后备资源不足、成本上升的不利形势,把继承老一辈石油人开创的事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作为重要课题。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分析论证和缜密审视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全新的企业发展观: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诠释了贡献观。置身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投身于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如果发展思路没有大的解放,发展观念没有大的转变,仍然用老眼光、老套路去看待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是行不通的。只有创新思维,转变观念,认清自我,准确定位,才能明确发展方向,走出一条持续有效发展的新路。一是关于企业性质的定位。近年来,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在通过成本控制为油田公司节约了可观的成本费用的同时,通过严格注水控制,二次、三次采油的不断开发,采用多种途径力保稳产,为油田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关于企业职能的定位。作为油田最大的采油单位,原油的千万吨持续稳产直接影响着油田的产量和声誉,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通过精细化管理、创新性管理、人文性管理有效保障了油田正常的生产和持续稳产。三是关于业务领域的定位。经过几代石油人的努力,我们的业务从最初的自喷采油到注水采油再到二次、三次采油,以后又相继开展精细挖潜技术、加大开发非主力油层,另外应用先进技术将注水盲区进行开采等新型技术为油田高产量,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真正实现了从单一注水方式的多元发展。

第三是创新了人才观。把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提出了“发展的企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的人才理念。在选才上,重学历不唯学历、重才更重德,多元选择,公平竞争;在育才上,不怕跑、不怕闲、不怕赔;在用才上,讲政治、讲胸怀、讲实效、讲优化、讲艺术,不怕用外人、不怕外人用;在留才上,靠感情、靠事业、靠政策。同时,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邀请各方专家学者来企业讲学,选送干部到南方先进企业考察,举行辅导讲座,通过各种途径普及企业文化知识。通过人才理念的不断引导,使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实施形象工程,塑造企业形象。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作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主体采油厂,承担着艰巨的生产任务。原油产量的直接影响着油田公司的整体效益。作为掌称人和最终效益实现者,无论是对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还是第一采油厂而言,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然而人们对企业的评判首先来自于员工的形象。因此,按照“适应新形势、建立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新形象工程”,树立崭新的员工形象。完善了岗位职责规范,强化监督执行,通过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锤炼严细认真的作风;增强员工的技能意识,锤炼刻苦钻研的作风;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锤炼精益求精的作风;增强员工的效益意识,锤炼创新创效的作风。同时,将领导干部的“新形象工程”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除了自我约束外,既要通过上级部门关于党纪政绩的严格考评,又要接受广大员工关于执行标准情况的测评和监督,实现领导干部的透明形象。从而逐步树立起与国际化大公司相适应的形象标准和行为气度。

打造学习型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开展了交流提高的学习活动,建成了资源共享的企业网。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迅速,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工作学习化,使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学习工作化,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运费结算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

塔里木油田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科技研发等业务为一体的公司,石油运输承担着石油在勘探、钻井、开发、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种运输业务。2005年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上线实施,其后紧随企业发展变化不断进行系统协同与升级。目前运费结算系统在加强企业对运输业务的集中精细管理、风险管控、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思路,旨在发掘塔里木油田信息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价值,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广度、深度发展提供借鉴。

一、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的实践:稳步推进与持续优化

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05年运费结算系统首次上线实施;2010年运费结算系统与ERP系统实现关联与协同;2012年通过增设GPS,对运费结算系统进一步升级。

(一)运费结算系统的上线实施:业务、财务与管理的融合

塔里木油田运输业务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其一,运输业务量大,运费结算金额高。2008―2012年近五年间塔里木油田年均产生运单数量超过20万个,年均运费金额近5亿元,年均运营车辆3 000多辆。其二,运费以内部结算为主,结算关系复杂。目前承运单位7个,用车单位则涉及塔里木油田9个二级单位,132个下属单位。在运费结算系统开发之前,塔里木油田主要采用手工模式进行运输业务的管理及运费结算。每月底各承运单位将大量运单送到用车单位确认,再送至油田财务处结算。其间运费结算流程、结算标准、表单格式在各个单位之间不统一,一些手工单据内容不全、字迹不清。手工结算模式下,塔里木油田在对运输业务进行管理、监控、以及运费及时结算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解决运费结算的及时性,提高运费结算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纠纷、减轻各相关部门负担,加强对运输业务的管理与监控,2005年以财务处为主导,塔里木油田公司对运费结算系统进行开发。其设计目标包括:实现运费结算业务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建成数据的集成性、共享性;实现运费结算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关联化、协同化。运费结算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车辆管理、司机管理、调度管理、运单管理、系统管理等。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的上线实施显著提高了运费结算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了业务、财务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1.通过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实现了业务管理的统一化

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塔里木油田统一和规范了运输业务的流程、业务单据的格式;建立了统一、及时、准确的价格数据库;在油田范围内统一车辆的调派,对运费进行集中结算。塔里木油田将上述规范化的流程嵌入到运费结算平台的设计中,实现了企业对运输业务管理的统一化,为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通过业务、财务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全方位、透明、动态管理

系统从运输业务的源头开始采集信息(包括申请用车、派车),涵盖运单的生成、传递、审核、结算、查询等运输业务的全过程。会计核算数据直接源自业务发生部门通过运费结算系统传递的数据,实现了财务与业务信息的融合。基于统一的运费结算平台,运输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公开、透明、共享,实现了业务各方对运输业务进展程度的动态查询,系统在提供查询服务的同时,更增强了对业务过程的全方位、动态监控,促进了各方工作的积极性与紧迫感,显著提高了结算效率。2008―2012年近五年间,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五年间月均生产运单数量1.7万,涉及月运单金额4 000万元,每月运费的结算率达到98%以上。

(二)实现与ERP、FMIS系统关联:系统协同发展、功能优化拓展

在财务信息化整体建设与规划方面,依据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塔里木油田公司财务部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独特发展思路。在以中石油总部推广系统为主导的基础上,基于精细化管理、财务向业务前端推进、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等理念,塔里木油田公司财务处持续配套研发油田自有系统,并始终坚持系统间的协同发展、功能的优化拓展。目前塔里木油田自行研发的运费结算系统已经实现了与总部推广的ERP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之间的关联、协同发展,并进一步扩展与优化了运费结算系统自身的功能。

运费结算系统与ERP系统、FMIS系统的关联及自身功能的扩展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在与ERP系统关联方面,其一,ERP系统基于运费结算系统传递的车辆信息,进行了调度管理,形成的派车单又进入运费结算系统的调度派车中;其二,ERP系统中的预算信息传递给了运费结算系统,对运费结算系统中派车业务进行了事前的预算控制,在系统关联的同时,也增加了运费结算系统中预算控制和派车审核的功能。在与FMIS系统关联方面,运费结算系统向财务系统中记账凭证的生成传递了原始的业务数据,实现了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融合。

(三)运费结算系统的升级:加强风险管控、重塑流程、建立管理新模式

运费结算业务中车辆行驶里程数据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其中人为可操控因素的影响。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升级前,运单信息由用车人签名确认,在内部控制环节存在舞弊因素带来的风险隐患。为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塔里木油田增设了GPS系统,以GPS数据为结算里程基本依据,对运费结算系统进行升级。同时为了系统间更好地关联,企业对运输业务流程进行了重塑。

2012年3月升级后的运费结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运费结算系统与GPS系统的关联如图2所示。

运费结算系统升级前、后运输业务基本流程的对比如图3所示。

通过上述对运费结算系统的升级及运输业务流程的重塑,加强了对运输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同时,也建立了企业对运输业务管理的新模式。其一,运费结算系统升级后,实现了车辆申请、调派、确认、结算等全过程的数字签名,数据在中间环节不落地的传输,以及无纸化办公的新管理模式;其二,运费结算系统升级后,以GPS数据为运费结算里程基本依据,取消了各个环节的人为审核过程,简化了业务流程,减少了权利运用,抑制了权利舞弊空间。其三,在系统中增添了业务时效限制功能,进一步强化了系统对业务的监控功能,促进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的创新

回顾塔里木油田运费结算系统的实践历程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其信息化建设中的创新之处,为信息化建设的广度、深度发展,以及依托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共性与个性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部”)的一个地区性公司,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需要纳入到总部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中,目前塔里木油田公司运用“总部”系统10套。在实践中,总部系统往往是立足于满足总部信息需求而设立,较少考虑每一公司个性化的需求,也无法深入到公司的内部业务,无法实现公司层面的精细化管理。在运用总部系统的同时,是否以及如何开发个性化的系统,是塔里木油田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中考虑的问题。

运费结算系统是塔里木油田公司最早自主研发的系统,其成功实践的结果,为塔里木油田找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之路。目前,塔里木油田公司以FMIS、资金平台、ERP为核心,总部推广系统为主导,以油田自建的15个系统模块为补充,全面向业务融合,实现数据集成共享,资源有效利用。同时在共性与个性发展中,塔里木油田公司始终坚持系统间的关联、协同发展,互相补充、支撑。这一成功实践和做法,对其他相似企业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依托信息化建设拓展了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

塔里木油田公司财务处最早推进运费结算系统开发实施的原动力是解决财务部门运费结算工作的沉重负担,保证运费结算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一目标通过运费结算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已经成功实现了。深入剖析其成功之处,根本原因在于财务部门职能向经济业务前端的延伸,延伸的范围包括对企业运输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及信息共享下的业务过程监督;延伸的手段是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会计职能向业务前端的延伸使得财务部门的工作从事后被动等待要反映的经济业务,转为事前主动对经济业务进行统一的流程规划,优化业务信息向财务部门传递的路径,并在经济业务传递到财务部门之前,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就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的监控,从而最终保证财务部门对企业经济业务反映的及时性与真实性。

(三)信息化建设中通过流程重塑对运输业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

如前所述,2012年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引入GPS系统对运费结算系统进行升级时,对原有的运输业务流程进行了重塑,并基于流程重塑,对运输业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包括全过程数字签名、数据不落地传输、无纸化办公、通过取消人为审核环节减少流程路径及权力舞弊空间等。这种基于信息化建设契机,重新梳理企业业务流程,革新管理模式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塔里木油田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通过塔里木油田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得到如下一些启示:

(一)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应有机结合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部门人员录入相关源头信息,通过业务流程和信息生成、传递规则,生成各种信息流,并借助于信息平台,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传递、共享信息。借助这个机制,财务人员的视野超越了财务问题本身,将触角延伸到业务问题上,并通过实时信息对经济业务进行掌控和监督,从而发挥出会计的管理职能。基于这个层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过程。

在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过程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和相互配合是关键因素之一,财务部门以何种身份,采用怎样的方式对业务部门进行介入,介入的深度、广度如何界定等问题都至关重要。塔里木油田公司在运费结算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对此问题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借助于财务处较强的组织能力及足够的权威性,形成了以财务处为主导,相关业务部门(各个承运单位与用车单位)积极配合和支持的模式。

(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提升的过程

塔里木油田公司运费结算系统经过2005年的上线实施、2010年与ERP系统的关联协同、2012年的系统升级,不断扩展与优化其功能。其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共识:要全面融合业务前端、规范并持续优化业务流程、与其他系统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具有持续发展的视野和全局观的视角,才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起长久有效的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信息化与财务流程再造[J].财务与会计,2008(4):61-63.

[2] 刘媛媛,付晓,兴祉杉.DHC公司以财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整合与资源共享[J].财务与会计,2013(6):58-60.

油田企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6

一、融入中国石化企业文化体系,精心构建特色文化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石化和河南油田的企业文化战略,采油二厂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落实河南油田企业文化战略、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作为实现企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提上议事日程。

在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我们注重“融合”和“落地”的原则。“融合”就是要融入中国石化企业文化体系。我们认为,采油二厂文化是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理念在油田生产一线的具体化,与中国石化企业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为此我们坚持在贯彻落实中国石化和河南油田企业文化战略的框架下不断探索、研究、建立和完善采油二厂文化,统一使用中国石化标识,把中石化企业文化理念与生产管理实际相结合,形成有采油二厂特色的文化理念。“落地”就是使企业文化理念为采油二厂职工普遍接受并化作他们的实际行动,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融入生产经营实际,全方位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说:“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把自己的脑袋交给企业使用”。采油二厂在企业文化体系确立后,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铸魂、育人、塑形、强基、超越等“五项工程”,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对经营管理的促进、推动作用。

1、开展“铸魂”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推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发展。采油二厂企业文化建设在认真总结、继承建厂20年所形成的企业精神、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建设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现代石油生产企业”的总体目标,2003年确立了以原油产量3年翻番为主要内容的“跨越发展目标”,2006年又制定了后三年稳产60万吨的“36180”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我们以“团结务实、攻坚啃硬、争创一流、甘于奉献”的二厂精神为核心,大力宣传采油二厂的企业文化理念,使之成为全体职工的主导意识和企业的灵魂;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把企业作为自己发挥潜能、施展抱负的平台,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2、开展“育人”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采油二厂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以“敬业进取,守法诚信,严守规程,爱岗奉献”的职工形象标准、“理解尊重、协作服从、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和“求实、创新、开拓”的工作作风打造职工队伍。在发展中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职工培训,加强“学习型”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了队伍素质,盘活了人力资源。三年来,先后有3人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3人次获局级“技术状元”、9人次获局级“技术能手”称号。

3、开展“塑形”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打造“河南稠油”品牌。采油二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等精神辐射,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如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员工的文明素质,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2005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和“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其次重视品牌辐射,即以稠油开发生产主营业务为整体,以“河南稠油”的品牌形象向国内原油开发生产市场辐射。2005年采油二厂成功进入西部塔河油田开发市场后,通过高标准的工作和员工形象,采油二厂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在西部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生产规模和层次不断得到提高,树立了“河南稠油”良好的品牌形象。三是重视宣传辐射,即通过媒体等多种宣传工具传播企业文化。

4、开展“强基”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全面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在基础管理工作中开展“三基”文化建设,以创建红旗采油厂为目标,以股份公司“五项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以班组、岗位、现场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促进“三基”工作,基层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在股份公司开展的“五项劳动竞赛”活动中,我厂保持了“优胜采油厂”称号,三个基层单位获得 “金牌研究所”、 “金牌采油(气)队”、“五星级联合站”称号。

5、开展“超越”工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企业文化的力量,能够不断激励优化人们的“心智模式”,把潜在的智慧开发出来,产生一种推动力――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创新和超越。超越的前提是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又会持续推动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战略的创新,最终促进企业超越发展。

近年来,采油二厂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实现持续跨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创新超越观的树立和落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不断地用这些创新的作为、创新的成果激励、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鼓励员工持续不断地保持创新超越精神,以此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活力。

三、融入员工实际行动,多层次促成企业文化理念“落地”

企业文化最终要落实到最基层的每一个班组、每一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通过认真研究基层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通过灌输、推展、固化、显形、实践五个环节,把企业文化理念变成广大员工确定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标准、加强自身修养的实际行动,以此促进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1、灌输:用先进文化占领职工头脑。企业在确定了企业文化理念后,就要进行导入,也就是企业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企业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执行。就必须首先要得到大家的认同,只有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大家才能遵守和执行。为此我们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在2005年开展了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2006年开展“一转三树”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宣传灌输企业文化理念,发动职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促使职工真正从思想上接受企业文化的新理念。

2、推展:创造企业文化环境和氛围。一是装饰在环境中,在各个生产单位和基层班站悬挂和张贴企业理念宣传品和职工自己创作的反映企业精神的诗词楹联,在“月亮湖”、稠油联合站、稠油新区建设能够体现企业精神和现代管理要求的示范点等,让职工工作在企业文化的环境氛围中;二是渗透在制度里,用先进文化精神改造现有制度,修订完善了《第二采油厂管理制度汇编》和《第二采油厂党群工作制度汇编》等,建立了体现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三是体现在领导者行为中,对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要求,树立了班子良好形象,厂领导班子民主评议优胜率保持97%以上,基层好班子、较好班子达到100%,班子成员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培育者和身体力行者。四是聚焦在文化楷模的形象上,认真选树典型,大力宣传他们能够体现企业精神的真实故事,从而使企业文化得到了生动形象的展示。

3、固化:形成企业文化风尚。一是形象固化,我们编辑制作了第二采油厂形象宣传册和电视宣传片,统一企业形象的对外宣传,同时也用这种形式使企业形象更加完整、更加具体可感。二是开展主体文化活动,在积极开展经常性科技攻关、劳动竞赛活动的同时,基层工会组织还利用春节、国庆等节日,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二厂精神、凝聚职工队伍、提高健康素质”为宗旨,坚持开展球类、类、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周末化广场”成为展示二厂形象、传承二厂文化的载体和窗口。三是礼仪固化,礼仪是文化最重要的固化方式,我们对企业的纪念性礼仪(如厂庆)、工作惯例礼仪、服务礼仪、接待礼仪等进行研究和规范,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风尚。

4、显形:建立有声有色、个性鲜明的团队文化。在创建采油二厂文化的过程中,为使企业文化更具针对性、更好地促进实际工作,我们积极鼓励、引导基层单位根据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创立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团队文化。古城油矿在认真总结油矿发展经验、深入研究队伍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以“团结拼搏、勇争一流”为核心的团队精神,坚持开展每周升国旗、唱厂歌等文化活动,团队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工程技术研究所根据本单位人才集中的特点,以“创一流业绩,塑优秀人才”为核心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团队,被评为股份公司“金牌研究所”。在2006年股份公司“五项劳动竞赛”中我厂有三个基层单位荣获金牌,这三个队取胜的关键无一例外地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团队文化。

5、实践:促进员工工作观念、工作方法与企业文化理念融合。为了最终把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到职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了“员工(团队)形象自我设计”活动。在团队形象设计上,厂党委要求基层单位根据河南油田和采油二厂的企业文化理念,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管理实际,组织职工讨论、归纳整理,形成本单位的工作目标、工作作风、团队精神、形象标准等基本理念。在员工形象设计上,各级组织引导教育员工按照河南油田和采油二厂企业文化理念的要求,结合本人、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对自已的职业形象、社会形象和家庭形象进行设计。

该活动的开展促成了企业文化理念在基层团队和职工这些管理“终端”的“落地”,较好地促进了员工工作观念、工作方法与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并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日常运行机制。

四、融入企业发展目标,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回顾采油二厂创建厂20年,特别是近3年来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通过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二厂文化作为采油二厂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推动采油二厂改革发展、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巨大力量。今后,我们将重点从特色、回归、创新、形象四个方面,着力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

1、特色。就是要坚持服务油气生产主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使企业文化更富有采油二厂稠油生产的特色。

2、回归。就是要重视回归石油企业文化传统。大庆精神、“三老四严”就是石油企业最有特色的文化,我们要以发扬这些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