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对实验室效益的重要性

实验室管理对实验室效益的重要性

摘要:

实验室管理是每个高校必须面对的事项,如何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实验室效益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整体规划、资源共享、项目管理、投资机制以及实验室管理思路等方式,探讨了实验室管理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

实验室;项目管理;评价制度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校的必备基本要件之一,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较高、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方面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目前,实验室管理大多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作为基本依据,以教学结构模式作为结构管理体制,实验室的管理结构模式仍然比较传统。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现状,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研产互相结合,坚持将实验、科研、教学、产业统一,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效益。

一、整体规划,开展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应为实验室建设制定整体规划,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将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科研方向等现实情况作为规划依据,综合考虑队伍建设、建设经费等多重环节,真正制定出适合学校的规划蓝图,突出自身特色,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目前,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存在规模偏小、专业性低、对外开放少等弊端,改革管理体制,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发挥设备效益是强化实验室管理的必经之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速实验室建设。以院管实验室为主,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网络系统,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财务预算和知识管理作为核心。通过制定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既能发挥技术人员的优势,也能促使科研人员与教师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积累和更新知识,发挥实验室的知识资源优势,创建智能型管理系统,积累实验室效益。

二、建立资源共享,加强重点建设

加大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是提升综合效益的重要方式。这需要从实验室的奖惩机制和考核评价入手,细化实验室的技术队伍、实践教学、科研项目等内容管理体制,通过统筹规划、专管共用和政策制度引导,形成高效益、多层次的开放式管理机制。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合理分配、科学定价。通过有偿服务分配方法,科学购置实验室应用的机器设备,论证分析大型设备和更新速度比较快的设备,定制投资额度,降低投入成本,减少投入浪费现象,帮助各项目小组合理应用实验室资源,调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2)建设公共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实验室网络系统,使实验室资源能得到统一的规划和利用,还可以联合其他学校,扩展共享范围,建立网上的虚拟实验室,保证跨学科、跨领域研究项目的进行。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基础,保证重点,优先建设涉及范围广的基础性实验室和专业基础性强的实验室。实验室立项要以教学需要作为依据,从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改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创新实验内容,集中投入,分批建设。

三、强化项目管理,改进评价制度

完善实验室项目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管理,是进行实验室管理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制定项目管理办法,从立项申请、论证、批准、签订目标责任书等一系列过程都提出规范化要求,全面管理项目的执行情况,重视效益考核制度,分等级考核,要求项目实施单位提供详细的书面总结和经费使用报表,由管理方进行核查及验收,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在评价制度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制度保证实验室的投资效益。这里以滚动评价制度为例,从设备购置、设备利用率、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开展滚动评价,也即在每年对前2~3年的项目进行评价,避免管理工作漏洞,达到评估效果。

四、建立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

实验室管理除了“节流”,还需要在“开源”上多下功夫。因此,需要建设科学的投资机制。以学校建设为主,鼓励学院参与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各学院对实验室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效调动学院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在项目申报时,注意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同时也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管理标准和守则,保证实验室运行的制度化。

五、明确实验室管理思路,保证学生和科研应用

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管理原则,以实践为导向进行不断探索,积极开拓实验室的拓展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验室的管理思路,以保证学校学生和科研应用作为前提,合理安排时间配置和设备使用,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采用主体责任负责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重视实验室队伍建设,通过吸引人才、注重培训、加强考核等形式,优化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层次结构,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从而引进更优秀的项目,将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形成一个合理的系统工程,使之带来更优质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最终做到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多种渠道提升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与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黎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财会月刊,2005(8):74-75.

[2]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193-195.

作者:陈康跃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