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创新下完善社区档案管理路径

基层治理创新下完善社区档案管理路径

摘要:社区档案管理是社区建设和服务的重要基础。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和服务还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建设发展和治理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社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党中央提出的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档案;档案管理

1基层治理创新视阈下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价值意蕴

1.1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深刻转型过程中,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承载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纷繁芜杂。作为真实记录和反映社区各方面工作的社区档案的规范整理、合理保存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社区档案已经成为社区建设、治理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业务工作,为居民信息查询提供依据、对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实时追踪、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类安全风险挑战呈现出较强的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放大性。社区作为人民集中生活的场域,是城市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等各种事故危机的直接承受者。加强社区档案安全,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制度与机制,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1.2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是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从过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跃升为当前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社区建设好”。大量服务工作要在社区落实,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和渠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时代创新基层治理、提升社区服务的过程中,社区档案的产生种类将愈加丰富。社区内部形成的各类纸质文件、发票账单、照片、录影带、各类证书等社区民众生活记录,都应成为社区档案的来源。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社区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网格员采集、建立和利用详实的社区民情档案信息,为提供精细化的社区公共服务构筑坚实的数据基础。

1.3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是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途径。理论界认为,档案在传承社会记忆、促进社会认同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社区档案具有承载社区记忆、传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的重要功能,同时还可以存贮、保护和传播过去的知识经验,增强社区居民基于共同记忆的身份感、根源感和文化认同。[1]在后疫情时代的基层治理中,从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角度来看,提升社区民众的凝聚力、认同感和集体意识,能够系统地增强社区的文化韧性,助力构建能够有效防范和抵御风险的韧性社区。加强社区档案建设,不但能够增强社区韧性,还能够记录和传承好“中国故事”。

2当前社区档案管理存在的难点

2.1社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随着社区服务功能的逐渐完善,社区档案的门类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如何更科学妥善地保存社区档案是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在社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存在工作经费紧缺、办公用房不足等问题。新建社区的档案管理物质基础比老旧社区条件要好一些,但总体来看,社区档案管理硬件设备不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老旧社区,档案存储设施陈旧,档案存放杂乱无章,导致档案散失破损、受潮霉变、虫蛀损坏等现象,造成档案遗失损毁。除此之外,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档案配套设施、监控设施不完整,也限制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2社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较低。一是社区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不足。当前社区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档案管理员,且流动较快、变动频繁、工作稳定性不足。二是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教育。其外出交流学习、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较少,对档案管理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掌握不够,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性不足,影响了档案编研、提供利用等工作的开展。

2.3社区档案管理的配套制度不健全。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根本依据是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当前社区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难以匹配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2015年11月民政部出台的《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社区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这三个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但是,目前三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通用标准。[2]同时,从整体管理过程来看,社区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档案销毁机制与工作交接机制等,也阻碍了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

2.4社区档案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社区档案工作既是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端口之一,也是社区民众参与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渠道。当前,与社区民众对档案服务管理工作的高效便捷、透明公开的服务诉求以及日益提升的参与意愿相比,社区在档案管理服务创新方面的有效回应仍显不足。[3]实践当中,以社区居民和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区建设信息资料记录内容较少、种类单一,造成了社区档案管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民间传承记忆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3新时代加强和完善社区档案管理的路径选择

3.1多措并举,加强社区档案管理阵地建设。一是随着各地经济增长,政府要逐年加大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的财政投入,保障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应完善社区档案阵地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尤其是加大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调动、鼓励其参与社区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社区档案人员培训教育,提高社区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有担当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4]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常态化举办档案管理工作培训班,促进档案工作的提档升级;积极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为档案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激发档案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3.2更新理念,健全社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通过社区档案,能够清晰反映基层社会社情民意,有效把握社会发展脉搏。[5]一是强化法治保障,确保档案管理有法可依;二是建立健全社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保障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建立健全社区建设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保密保管、奖惩、借阅登记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档案管理业务的规范化体系,使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3.3创新方式,促进社区档案管理水平提高。一是创建社区特色档案。在日常档案管理过程中,除了政策文件的收集,还要特别注重体现社区特色内容的档案,提升社区档案的本土特色。二是社区档案工作要进一步贴近民生。紧密贴合社会热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资源优先整合。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建立更多关于社区弱势群体档案,满足不同群体对社区服务的多元化需求。[6]三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进一步提高社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未来要建立社区民生档案数据库,搭建一站式信息查询平台,使档案利用更加高效便捷。

3.4优化服务,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一是通过建立“家庭档案”,有效推动网格化管理。在实践当中,网格员通过入户调查,记录每户家庭成员个人情况、兴趣爱好、服务需求等,为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积极运用家庭档案助推社区治理:居委会充分挖掘社区能人,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有效推动社区居民参与自治和服务。二是通过社区档案资源再利用,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当前,伴随着社区主体类型多元化,居民对社区历史记忆的再理解与重塑需求更加强烈。实践中,各地有不少“参与式档案”的探索,如“杭州记忆工程”就是典型案例:通过民众和机构开展合作,重新将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种关于杭州的零散记忆汇聚整合。[7]不仅给公众提供了追溯历史、文化熏陶的精神体验,还充分挖掘了档案的文化遗产价值,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参与式档案”既是居民参与的手段也是其结果,通过记录党政部门、社区与居民以及居民之间的集体记忆,使得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凝聚力以及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居民参与式的社区档案服务将成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作者:杨蕊 石建莹 单位: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