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HSE风险管控能力探索

石化企业HSE风险管控能力探索

摘要:首先对HSE管理体系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提升HSE风险管控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索,希望可以为基层HSE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HSE风险管控途径

1HSE管理体系概述和基本要求

1.1HSE管理体系概述。欧美大石油公司创建了HSE管理体系,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于90年代引进HSE管理体系,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中,得到人们的认可,且已经成为石油化工行业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HSE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健康、安全与环境,在整个管理体系中这三个方面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是石油化工行业在发展中需引发人们思考与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对长期发展中,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下存在的难点为:HSE管理目标在制定上缺乏科学性;安全意识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可靠的、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因此依然需要科学研究HSE管理,并积极探索提升HSE风险管控能力的途径。戴明模型是石油公司HSE管理的基本原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对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推动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2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总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细分可以分为10个要素。第一,核心部位:(1)领导的承诺。在HSE管理中领导的承诺是核心,也是管理的动力,更是HSE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组织机构、资源与文件。如何确保HSE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良好的人员组织,并且做好资源文件的研究与改进,保证体系实施的有效性。第二,循环部分:(1)方针与目标。企业需要公开声明HSE管理的意向,这样才能上下达成一致;(2)规划。规定整个HSE管理体系的实施计划,以及制定变更与应急计划。(3)评价和风险管理。多活动过程中存在对风险进行评价,并制定风险控制方案;(4)评审和审核。对HSE管理体系的整体实施效果与程序等进行评价;(5)纠正与改进。在整个HSE管过程中,需要贯穿该要素;(6)运行和维修;(7)检查和监督[1]。

2提升HSE风险管控能力途径

2.1结构化流程。利用结构化思维,可以对实施流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确定,并且基于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找到关键原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构化思考分为5个部分:项目初始期→项目启动期→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假设、材料分析、结论与保管)→实施建议→实施。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化沟通,可以对实施期间的变革进行及时的处理与优化[2]。结构化分析流程包括:找到不符合项或者存在的问题→找到关键因素→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案中细化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防控可能发生的事故、消除管理缺陷、提升运营效率。结构化流程在HSE风险管控中的实施,能透过问题看本质,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完善管理过程。PDCA是风险控制过程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经历过的环节进行改进时,可以通过辨识与评价以及改进的方式,不断优化风险控制过程。在整个环节中,需要及时找到影响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通过结构化模型的应用,并结合合适的管理工具,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风险控制能力[3]。下进行风险控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流程的可靠性与合理性。风险辨识与评价→控制方案→控制方案的审核→方案沟通实施→审核与检查审核过程→持续改进→前期的策划与执行。在前期的策划与执行中细化为五个部分:做好周全的调研与评估、组建团队、评估结果分析对标→开发实施方案→启动项目。所以在完善管理过程时,需要针对风险控制的整个环节,制定可靠的完善策略。首先,对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完善,在日常业务的开展期间能有效融入HSE职责;其次,完善与细化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流程的可行性与精细化,优化操作流程,降低操作期间发生的风险,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最后,强化过程监管。在监管期间需要通过横向的综合监管与竖向的考核机制,共同提升实施过程的可靠与安全性,通过考核也能保证监管人员的责任心,为HSE的执行效果提供保障。

2.3健全组织管理。健全组织管理是推动HSE有效实施的保障,所以要成立风险控制领导小组、风险识别小组、评价专项工作小组。通过组织结构或者部门的完善,可以在组织机构的推动下,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组织成员包括企业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专家等,在整个风险管控的策划与实施期间参与进来,并提供全过程的服务与咨询工作。做好前期的调研与分析工作,为HSE的实施与落实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时组织管理人员需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科学合理的讨论,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上级部门为保证HSE实施的效果,可以通过前期的试点,在得到相关对数据语言经验后,再开展开来,这样基层单位在履行上级单位的要求期间,也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4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强化风险管控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首先,应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实施期间将项目的分析绩效细化,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与模块,并得到相关的参数实现量化,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其次,加强员工的培训。由于在一个项目中,不同分项目的要求不同,所涉及的专业与工种等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员工机械系统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并且对HSE的要求也能掌握与有效实施。同时也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执行力,保证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最后,加强现场管理,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重点关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要求现场工作人员要遵照执行标准化建设,保证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化,能有效保证项目实施期间的安全性可靠性,防止发生各类事故与意外,保证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降低相关单位的成本支出。

3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

3.1固定场所的风险管控。第一,交接班卡制度的实施。交接班工作人员需要面对面的交接班,按照交接班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严格遵守交接工作制度与流程,对工作中存的问题与责任等需要交接清楚,完成交接后需执行签字制度,分清责任,确保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死角;第二,创新检查方式。通过检查方式的创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检查的方式一般有剖析式检查、评估式检查与专题式检查等多种方式,在检查中可以运用多种检查方式对可能存在的隐患、隐患数量等进行对比与分析,进而更好的应对风险,降低损失。

3.2流动作业场所的风险管理。第一,全过程风险管控。比如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业务中,要尤其重视并持续强化钻井作业全过程风险管控。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现场环境的勘查,对风险及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然后针对具体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各单位需要在施工前,针对实际情况、施工设计与不同环节的特征,对危害因素再次进行识别,然后做好风险提示工作。在施工期间,由于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的监管,在各个环节与班前、中、后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然后对危害因素进行提升,对一部分可以整改的风险进行整改,如果无法整改的需要上报,然后组织协调好现场,防止风险继续扩大。第二,阶段性危害识别。比如在对长输管线进行安装期间,由于线路较长,且地形与气候也会存在较大的不同,危害因素识别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为初步的识别阶段,也就是按照设计图纸,对重点标识的风险区域进行识别,比如河流与一部分重要设施。第二个阶段:在这个环节设计与施工单位需要到现场进行勘查,及时了解现场环境,并细化相关的数据信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施工的具体情况,补充具体情况。第三,强化重点要害区域的风险控制。重点要害区域包括重点井与要害区域等,需要在正式的开工或者施工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然后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同时在开工前,要对施工井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范围也可以向周边对环境、设施等展开,尤其是重点区域,要抢风险识别,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并填写相关的上报表格,在表格中记录好相关信息。管理人员在这一个过程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性与责任心,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与误差,保证风险管理的有序开展。

4结束语

HSE风险管控是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安全管理中遏制事故发生的预防性管理模式。如何保证HSE风险管控的有效性,需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智慧,通过结构化流程、完善管理过程、健全组织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管控等途径,不断提升HSE风险管控能力,有效控制企业生产运行、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展,杨意峰,贺晓珍,等.从"静态拼图"到动态机制——哈法亚项目HSE风险防控管理集成方法[J].现代职业安全,2018,208(12):82-84.

[2]孙文跃.辽河油田HSE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8(4):56-59.

[3]夏于飞.组织引领全员尽责管控风险夯实基础推动中国石化HSSE绩效持续提升[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8,18(10):3-4.

作者:王立光 单位:嘉洋智慧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