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地方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1树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管理观念

新形势下,高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逐渐增多,经费使用、管理等制度越来越复杂,科研人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科研管理制度。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有些人缺乏现代管理学知识和业务素质,单一的科研部门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科研管理模式,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管理观念。首先,创新科研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协同管理模式已经刻不容缓,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进行申报、执行、验收以及成果管理等过程,财务部门负责对科研经费进行系统管理,指导科研人员进行项目预算,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的资产做有效管理,以减少科研人员在项目管理事务上的精力,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其次,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建立起一支懂业务、精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专业队伍,做到工作协调、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科研管理人员也应从纯管理中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提高他们的科研管理能力,促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高校需要改善科研管理部门的办公条件,加大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对工作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或晋升机会,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学校要制定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政策,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要重视国家研究目标及政策的科学指导,发挥地方院校学科优势,探索适合本学校情况的科研发展战略,引导科研工作的开展,确保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建设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2.1探索科技创新团队成长机制

注重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地方高校自身有利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学科研者在职攻读学位,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培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学科研队伍。建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不影响其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激发青年教学科研者学习的积极性。地方高校还可以根据国家《关于选拔公派出国留学预备人员的规定》,选派高素质的人才到国外留学学习。

2.2打造优秀学科团队

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以科研带头人为中心的内部组织结构。地方高校可采取“公开招聘、公开答辩、公平竞争”的办法,每年筛选一次,选拔和资助科研骨干进行重点攻关课题研究,同时制定考核指标,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吸收到学术梯队和课题组中,制定好的政策鼓励他们投身科研。

2.3完善考核制度

将考核任务落实到二级学院或科技创新团队内部,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完善科技创新团队的内部制度,科学配置团队资源,由“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使创新团队人员优势互补,在结构上形成一致的合力。高校应尽可能多为教师创造机会,在以教学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师资队伍。

2.4与企业联合培养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高等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立课题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的科研队伍。

3建设高水平的创新科研平台

3.1着重打造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科研平台

地方高校的创新能力主要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来实现。结合十八大有关教育的精神,在“十二五”期间,由于地方院校财力的限制,应集中财力建设几个学校特色的科研平台。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按照“整合、共享、优化、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原则。地方高校不像一些重点高校一样,经费投入具有全局性,确保重点大学在国内及国际某些学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地方高校应立足于满足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需要,强化科研资源投入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履行地方高校的职能,进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3.2大师级人物带领团队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要高度重视大师级学者或战略性科学家的引进工作,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同时培养高校自己的大师级学者,利用大师对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规划与统筹,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设新的生长点。在信息化条件下影响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综合性的,这就决定了知识生产必须从单一学科知识的生产发展成为学科交叉的知识生产科研团队,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的总体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能够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将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增强科研竞争力,进而以团队力量去争取国家重大课题。

3.3发挥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中作用

科研处要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重大需求,要整合优势资源做好冲击部级重点实验室,认真思考和凝练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打造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科研平台,通过科研平台积极争取承担大项目、大课题,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谢书阳 孙明奇 单位:山东省滨州医学院科研处 山东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