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措施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措施

【摘要】现如今市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加入抢夺客户的竞争当中,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有助于商业银行拓展更多的客户。本文对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剖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在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银行客户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借助相关的技术与人员,对与客户相关的业务以及渠道进行整理与分类,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以此来选择目标客户,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增加客户粘性,不断提升客户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价值。

1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除了国内银行的竞争之外,不少外资银行也加入到了竞争行列之中。外资银行的资本较为雄厚,且具备许多不同的金融创新产品,具有丰富的客户管理经验,因此这类银行在客户信息挖掘与处理方面更加地娴熟,一般都会使用价格杠杆等手段来吸引目标客户。此外,WTO规定外资银行能够在华开展零售业务,加上网上银行的兴起,以往国内商业银行具备众多网点这一优势慢慢不再凸显,所以,以客户为本的这个服务理念慢慢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的有力工具。另外,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也满足了当下商业银行实施战略发展的需求。商业银行必须要自身的情况有清楚的认知,自己是什么类型的银行,可为广大客户提升怎样的服务与金融产品,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又是什么。如今已经不适合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全部类型的服务产品。加上现在金融行业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逐渐形成了买方市场。要想为客户提供满意、高质量的服务,那么必须先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力度,基于自身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将目标客户筛选出来,并为这些客户指定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为客户打造个性化的产品。最后,就客户角度而言,现在客户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目前很多银行的服务水平并不能达到客户的期望。当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时,他们会更加愿意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商业银行,服务水平停滞不前的银行自然会慢慢流失客户。尤其是当某些银行为客户提供了特定、差异化的服务时,客户会希望其他银行也可以为其提供这样的服务,若其他银行不能够提供,那么客户的满意度就会降低。比方说,某客户在甲银行办理贷款时,甲银行不需要客户提供担保人,此时客户肯定会希望每一个银行都可以不需要他提供担保,如果乙银行需要担保人,那么客户会乐于选择甲银行办理贷款。由此可得知,银行一定要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留住客户。

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银行不具备现代化客户关系管理观念

2.1.1未树立以客户为本的经验理念

当下商业银行都发现优质客户资源可为银行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不过很多银行并不具备以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主要还是采取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模式。银行将精力放在产品管理上,而未过多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基于业务来设置部门与智能,各银行网点主要以推销产品为目的,很少去深入分析客户信息,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而是直接为客户推销当下热门或利润高的产品。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客户的反感与抵触,有时甚至会吓跑客户。此外,银行也并未意识到对客户忠诚的重要性,忠诚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相互的。不少银行并不具备这一意识,他们只想得到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却忽视了自身应该对客户以及社会负起相应的责任,从而使得不少客户的忠诚度下降。

2.1.2未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曾有经济学家指出,企业百分之八十的利润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客户所产生的。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做好优质客户资源的积累工作。尽管目前每个银行都单独设有VIP办事窗口,同时也设置了贵宾理财中心,以此来为优质客户提供专业、尊贵的服务。不过,推进情况并不理想。首先,银行网点每天需要接待许多低价值客户,银行工作人员需要花大量时间来为这些人群提供服务,不仅仅提升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还导致银行不能集中精力为优质客户提供服务。其次,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当优质客户提出一些问题时,工作人员并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这会让客户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会流失客户。

2.1.3对客户关系理解不当

在许多银行工作人员看来,客户关系就是指人际关系,只要掌握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不断获取新的客户资源,这样就能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实际上,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是指要能对客户进行合理区分,找到目标客户,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客户关系管理要求银行客户经理要为银行去挖掘优质客户资源,并维护好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让客户保持对银行的忠诚度,从而让双方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2.2银行体制结构缺乏科学性

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商业银行均使用多级结构的系统模式,内部组织架构仍然采取以控制为主的模式。拥有太多的管理层,各级别的职责模糊不清,导致客户关系管理受到一定的制约。比方说,储蓄业务、个人住房按揭以及外汇业务都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如果客户想要同时办理多项业务,必须前往多个部门才能办理成功。这中间需要与各个部门的客户经理对接,还需要通过层层审批,工作效率较差,需要等待较长周期,同时提升了客户与银行的交易成本。此外,每个部门都有自身的办事风格,让客户感觉十分反感,从而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加上银行是一个垂直式的行政机构,不能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信息传递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难以有效拓展优质客户资源。

2.3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为落后

银行的信息技术水平还较为落后,这导致客户关系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客户信息是关系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客户关系管理工作需要频繁使用到各种信息技术。银行之所以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挖掘更多的新客户,并增加老客户的忠诚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只通过面向业务操作的数据库以及信息查询系统是不可能完成,还要借助数据库来保存与整合客户信息,并对客户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目标客户。不过,当前商业银行的数据库建设技术还有待完善,客户信息分散不均,很难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

3提高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效果的措施

3.1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服务

3.1.1借助价格杠杆来控制各类客户比例

银行所拥有的客户除了优质客户之外,更多的是睡眠客户与低价值客户,睡眠客户是指在银行开户后却未开通过一项业务的客户,低价值客户则是只办理存款与取款业务的客户,这类客户的现金流并不多。这两种客户一般具备较大的弹性需求,银行可适当上升服务价格,从而让这两类客户自动退出。将这两类客户所占据的银行资源释放出来,可提高数据库系统的运行速度,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空出更多的精力为优质客户服务。

3.1.2为优质客户提供专项服务

银行的优质客户包括有价值的客户与高附加值客户,前者是指客户的存款与信贷额度都比较高,且交易十分频繁,可为银行提供一定的价值,后者是指在前者的基础上,还经常购买银行的金融产品,对产品的要求比较高,若能为其提供差异化服务,将会为银行带来十分可观的价值。比方说,为这类客户提供精简的业务流程,让其更快速办理业务;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客户与银行预约之后,客户经理亲自上门去为其办理业务,从而提高优质客户的满意度。

3.1.3为客户打造个性化的产品

市场环境在时刻变化,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潮流中抓取客户的心,那么一定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其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比方说,可按照客户信息,专门构建一个针对优质客户的方案,为这些客户去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此外,商业银行也要对客户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进行掌握,从而制定一系列的产品。如果银行能够基于市场变化而进行产品定位,那么银行才真正具有竞争力,这样才可以获得客户的青睐。

3.2进一步完善银行体制结构

时代在不断变化,以往的官僚组织体系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银行必须改变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模式,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精简业务办理中的授权环节,加快信息传递效率,让业务办理不再经过层层审批,以免浪费客户与银行的时间,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此外,还要改变以往设置部门的方式,采用依照客户群体来设置部门的模式,由同一个部门来集中办理客户的多项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样客户不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奔波。并设置一个专项客户管理岗位,将客户关系维护工作落实到个人。

3.3加强银行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发展迅猛。银行必须招聘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IT人才加入,让其能够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有效提升银行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方说,可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来吸引高端IT人才,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整合客户信息与处理多种业务。与此同时,将银行信息网络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打造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设置各等级人员的查看权限,银行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来查阅与利用信息,从而为银行产品制定以及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4结束语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内的金融行业发展迅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商业银行必须要意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与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满意、个性化的产品,从而有效推动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克琼.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09(04).

[2]庄扬,李彪.关于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思考[J].现代金融.2008(06).

[3]任海烽,关雯轩.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5).

[4]张荔莹,金晓松.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性分析[J].商业经济.2008(03).

[5]谭元戎,赵自强.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发展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08).

[6](美)J.弗雷德•威斯通(J.FredWeston),(美)马克•L.米切尔(MarkL.Mitchell),(美)J.哈罗德•马尔赫林(J.HaroldMulherin)著,接管、重组与公司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杨建丽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