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模式问题与调查分析

公共管理模式问题与调查分析

一、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管理从古典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干预模式逐渐发展演变到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模式。西方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推崇亚当•斯密的理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政府管理越少效果越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外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内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秩序,保护私人财产和市场经济的合理存在。此外,政府对市场经济基本采取自然发展的政策最终形成了“保守型”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在1920年—1930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宣布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失败,从此各国政府全面采取了对公共和经济事务的积极干预,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的政府干预模式。这一模式重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控制,随之弱化了市场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经济持续低增长、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额的财政赤字和居高不下的高失业率,即所谓的“滞胀”问题。这种经济状态迫使人们对政府干预模式进行思考,最终形成了市场调节模式。在这种市场调节模式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角色得到了调整,

二、政府公共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企业化政府模式

这一模式由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他们认为要使政府充满活力,就必须使政府企业化。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适合的单位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一模式下可以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

(二)参与政府模式

参与政府模式强调基层行政机关和基层行政人员的重要性。主张大幅度调整政府组织的层级关系,将权力下放于基层行政机关和人员手里,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建立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决策方式。

(三)灵活政府模式

灵活政府模式主张调整政府组织与政府雇员的任职终身制关系。政府为了增强运行的灵活性就必须打破终身任职制,建立雇员制度,同时要设置一些必要的临时机构,招聘专业的临时人员进行工作,当工作完成时,这些临时机构和工作人员可以解散。这样可以改善终身制工作人员的惰性,使组织的工作更加有效率。

(四)放松规制政府模式

放松规制政府模式主要是调整政府和工作人员、政府和公众关系。公务员可以不受行政规章和行政程序的严格约束,这样可以让政府公务员获得更多的决策机会和灵活的执行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相对于公众而言,放松规制政府模式减少了行政程序,使公众获得了高效、方便的服务,有效地协调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三、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些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实际工作中以典型的统治管理为主,而不是现在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服务基础上进行管理。同时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受任期的局限,从政行为和思想明显存在短期性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因此也就形不成合理有效正确的公共管理模式。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公共管理制度跟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吻合的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跟上,干预微观经济的发展有些过多,对宏观经济的掌握明显不足,一些官员的素质也不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同时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是政府在履行其职能所采用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多使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这是宏观调控对政府公共管理的总体要求。

四、解决的方法

(一)政府采取市场化的公共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首先,使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政府应该采取有限政府的做法,将公共管理的主体

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支持发展第三部门来承担公共事务的管理,把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把无限全能政府变为有限政府,政府可以负责市场和第三部门解决不利的方面。其次,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引进竞争制度,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效率。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如:教育卫生、城建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事业、治安管理等,可以适当地引进竞争招标来进行公共管理,这样可以减少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再次可以将企业的管理方法纳入政府公共管理中,这样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企业中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就可以被政府公共管理所采用,如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时可以树立成本收益的观念,注重公共管理的绩效,重视行政产出和行政效果,这样可以达到节约支出,防止浪费的效果。

(二)政府采取参与式的公共管理模式,提高民主决策水平

首先要重视发展第三部门,让第三部门和公众可以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这样公众可以直接快速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积极推动公共管理的运行,因此,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卸去一些第三部门的官办色彩,保证其运行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其次可以将公共行政管理程序化,从制度上确保公民对公共管理的直接参与。参与式管理模式主张整个公共管理的过程程序化、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公共管理过程程序化的实质是通过规章制度为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保证和渠道,这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作用。再次是健全公共决策的参与体制,实现公共决策的透明化和民主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要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各级政府的决策都要遵守制度和程序,决策不能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预防决策随意性和主观性的措施是建立公众参与型的公共决策制度。公共决策的本质是怎样进行公共利益的分配,因此,公民能否参与公共决策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和焦点,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三)政府采取弹性化的公共管理模式,建立高效、民主的政府

首先政府要深化机构改革,改变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政府要转变工作职能,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用新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减少政府费用支出,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形成公正廉洁、高效透明、规范协调的公共管理模式。其次是建立公务人员弹性化的工作机制。弹性化的公共管理模式重视公共管理人员的岗位轮值和交流工作,这样可以使公共管理人员掌握全面具体的工作岗位内容,加强和公众的交流,促进政府和公众的相互理解。另外可以改变公务员的稳定性,使公共管理工作保持弹性和活力。再次改变传统机构设置的僵化性,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基本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计制定公共管理需要的机构和部门,不僵化地对应上级部门所有的机构,不固定地搞上下对口。

五、总结

尽管我国公共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利,但并不意味着公共部门不能实施管理工作。对于政府公共部门来说,仍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在任期内要做好公共管理工作,不能受短期主义的思维约束,要建立全局的、整合性的公共管理工作,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有全局观,强调整合的管理途径;打破政府管理部门论资排辈的传统,让有能力、有思想、有干劲的年轻干部进入到领导岗位;做好公共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公共管理工作在弹性基础上有制度可以遵守。

作者:付馨瑶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