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浅析

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浅析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管理水平的工作,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小学班主任可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本文从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和问题入手,分析探究做好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策略

当前小学生年龄小,存在着好奇心强、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明显的行为特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和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应对和教育策略。班级管理工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小学是学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只有运用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帮助其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班级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班级管理,赋予每个角色新的定位,让每名学生的性格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人格教育和学习指导。

(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是班级管理的首要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每名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契机都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老师应该看到不同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坚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偏爱某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导致学生盲目自信,不知道自己平时不足、亟待改进的地方,遇到挫折就会丧失信心,以后可能会丢失面对困难的勇气。所以,只有充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才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基本准则。

(二)柔性激励的原则。小学生处在加速成长期,很多学生的内心都是比较脆弱和无助的,在遇到克服困难和小小成功的时候,老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给小小的心灵注入动力,表扬和鼓励能够保护其信心,班主任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为指导思想开展工作。激励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公开表扬和一个眼神,在学生看来都是莫大的激励,老师对学生友好的表情、手势,对学生的重视、信赖、热情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是小学班级管理的主体,管理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怀学生,注意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学生只有认识自己,才有可能真正意识到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班级管理的情感基础,老师用柔性的方式理解和处理学生日常的纠纷,给予学生关爱和照顾,就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筑起爱的桥梁。

二、现阶段班级管理存在的难题

(一)班级管理观念陈旧。班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思想陈旧、管理观念落后。很多人的印象中“学生就应该被严格管理”“应该事事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永远是对的”等思想一直是困扰小学班级管理的难题。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会把教师看做决策者,一些老师也认为学生应该服从管理,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老师都会天然地对学生有一种要管教的想法。受这种理念的影响,教师认为学生要严格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很少有接纳学生反对意见的时候,学生也不善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总是没有意见,被动地全部接受。这种落后的班级管理思想不仅影响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性格成长。因此,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管理思想陈旧落后的问题。

(二)奖惩制度不明确。奖惩制度是小学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明确管理结果的重要制度,没有制度约束,就不会有进步,良好的管理氛围也离不开严格的奖惩制度。目前,很多班级管理存在奖惩制度不明确、奖惩规则不清晰、奖惩措施未及时落实到位的情况。教师在执行纪律管理时,对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并没有给予及时的解决和关注,等到班级思想纪律涣散的时候再回头解决就有一种事倍功半的烦恼,有的班主任因为平时要忙于自己日常的教学课程,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细分班级的奖惩细则,有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因没有及时得到关注和肯定,而逐渐对做好事不上心,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细节小事,然后对每个同学单独面谈,便于有针对性地调整奖惩制度,更有效地激励落后学生建立进取心。确立科学公正公平的奖惩制度,是良好管理氛围的前提,也是老师顺利开展班级管理的坚强后盾。

(三)老师没有适当放权。班级管理的另一个问题是老师管理的时候总是面面俱到,任何事情都要亲自解决,但是老师平时事情多,导致班级管理有问题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给出解决办法,学生问题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衍生出其他问题。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陈旧不科学,大事小事的决策权都是老师的容易出错,而且难以改正。应该鼓励老师适当放权,培养一些能力强的班干部赋予一定的管理权力,实现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鼓励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积极独立地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后形成一套适用于日后班级管理的可行性方案,真正让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四)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一些学生认为,班级管理是老师和班干部的事情,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日常班干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些同学表现出不配合的情绪,关注的点也多数集中在班干部享受到了班主任的青睐,会认为是老师对班干部另眼相看,对于班干部付出的辛苦和承担的责任却少有关注。整个班级的管理没有活力,部分学生和班干部平时沟通少,形成了一种不配合的情绪,认为班干部就是常常将情况汇报给老师,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

三、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一)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班主任或者教师是班级管理活动的直接执行者,班主任提高管理基准线,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和优劣。老师要摒弃传统陈旧的管理思想,积极投入变化,以虚心的心态接受和学习管理知识,积极接受和学习好的管理理念和知识,逐步完善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之余,还要通过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的校方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学校可以组织专题讲座,聘请专业教授或者讲师对缺乏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定期进行培训。课外时间,可以抽时间广泛阅读,大量吸取新的管理知识,阅读一些企业或者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补充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另外,学校也要积极招聘具有专业管理经验的老师,要积极想办法留住和吸引人才,为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老师还要做好儿童心理防护方面的构建和安抚工作,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和温情关怀。

(二)以人为本,转变教师观念。班级管理的核心主体始终是学生,教师要遵循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首先,学生要从管理的听从者转变为思考者,要从班级管理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教师要从班级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管理实施者转变为开发者,只有班级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角色转变了,教学才会生活化,学生学习才会主动化。只有这样,班主任老师才能成为学校班级管理的领航者和开拓者。把学生看作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和自律意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是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所以,老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划归一组,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为赛题进行一场友谊比赛,在竞争中表现优异的个人要提出表扬,并且形成榜样。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优异者,着重给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的竞争氛围,使学生良性竞争,逐渐具备一定的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比如,可以安排学生组织班级出游活动、组织黑板报活动等,逐渐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决策能力,让学生努力争做学习和班级活动的榜样,给后进者做出表率,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减轻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负担,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难度大的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积极摸索出一套可执行的方案。所以,每一名小学班主任要积极转变管理思想,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与发展,做好班级管理的基本工作,为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20(3):211.

[2]唐栋林.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极光,2017(9):127.

[3]黄新梅.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8(2):54.

[4]王雪梅.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交流,2019(52):137.

作者:王二高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苏合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