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考察报告范例

工作考察报告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1

1目前医疗设备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器械标书的制作涉及的范围较广、环节较多、协同性也较强。目前,各级医疗机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市场调研不到位

目前,对于医疗器械的采购,往往是临床科室直接提出简单需求,采购部门也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就开始制作招标需求,调研很不到位。更有甚者,直接将某个厂家的技术参数复制过来制作招标需求。由于调研不到位,导致技术参数偏向性大、市场竞争力降低,很难能购置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极大地影响了后续的采购程序。

1.2市场考察不扎实

目前,对于价值较高、技术负责程度高的大型设备,医疗机构才会采用现场考察的模式。现场考察时,一般由厂方技术员或销售员带队,组织医疗机构临床科室、采购部门相关人员去产品安装地点考察。鉴于厂方和用户方面参与人员对考察产品认知度有限,往往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准确,对关键内容了解不深入。所以说,我们必须深入的进行市场考察,形成实质内容充实的考察报告(明确几个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这样才利于后期的选型评估。

1.3差异比对不细致

目前,医疗机构在制作招标需求,已经能够综合不同厂家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但往往只停留在对几个核心指标的比对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显而易见的差异比对表,导致差异指标不明确,差异比对工作不细致。所以我们有必要采用统一的差异比对表,将参数和售后服务一一对应,直观地可以对比出差异情况,这样才便于后期的招标需求制作。

1.4招标需求透明度不够

目前,招标需求制作完成后,采购部门会将其进行内部审核,包括交临床科室确认、领导复审等,而忽略了向外公示的程序环节,导致后期的质疑增多、廉政风险加大,并且拖延了整个采购进程。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提前将招标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示并征求供应商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采购前供求双方信息的对称。

2目前流程情况

3建议流程

3.1信息收集

临床科室首先要结合临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求,向采购部门提出对设备的需求,包括设备名称及预期功能等。采购部门了解到临床科室的需求以后,要及时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产品资料。在此过程中,可向相关设备的生产企业索取产品资料。针对收集好的产品资料,结合临床功能需求,筛选出至少三家意向品牌。如果不能满足三家品牌,则还需要继续在市场上寻找产品,确保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以实现“货比三家”的采购意图。临床需求的内容,一般包括要具体功能、核心的技术参数指标、需求的到货时间等。采购部门收集资料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产品注册证、彩页、datasheet以及近期成交价信息等。产品基本信息的采集渠道,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模块,搜索到产品注册证概要信息后。再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取得与企业的联系,从而索取到所需资料。成交信息的采集渠道,可通过网络搜索得到同类设备成交信息,通过招标机构查询相关成交信息,通过行业协会查询其它医疗机构成交信息,以及通过市场上设备供应商查询成交信息。如果市场上的产品信息收集的确达不到三家,则可以经过论证和审批,采用其它方式进行采购。

3.2市场考察

实现了三家及以上的意向品牌后,采购部门可以向意向产品的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索取相关产品用户名单。根据名单,采购部门可直接联系或通过企业联系以前的用户,然后和临床科室相关的技术骨干一起进行走访,从用户处收集到产品的实用信息,以验证产品用途、功能和质量,最终形成市场考察报告。用户名单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注册证号、成交日期、成交价以及采购方式等。市场考察,务必要会同临床科室一道去进行,否则很容易出现“无效考察”,其走访用户的成员,一般为临床科室负责人或以后使用该机器的医护理人员等。在用户处收集的信息内容,应包括设备配置清单、使用情况、售后服务以及用户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需要摸清其成交是否还有附加条件,如赠送附件、耗品、外出培训进修、维修业务培训等。考察报告,一般由采购部门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参与考察人员名单、考察设备清单、收集的信息、市场的反馈等,并横向比较各个产品的“硬件”优、劣势,给出采购建议。

3.3选型评估

根据考察报告,采购部门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启动具体机型筛选工作,形成设备机型确认单并交予临床科室进行确认。临床科室需仔细阅读考察报告和机型确认单,并进行确认。如果有异议,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科室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直至得到临床科室的确认。临床科室确认后,采购部门的下一步工作是开展详细的技术差异比对(向产品生产企业索取到该机型的详细技术参数表),找出不同机型之间的差异情况,并形成选型报告。在整个考察和选型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综合考虑。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质量方面(安全有效)、价格方面(性价比高)、功能方面(与需求功能一致)、配套方面(配套设施)、耗材与易损件(渠道是否畅通)、售后服务方面(质量、服务、价格)。机型确认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成交价格、主要用户、性价比排序等。差异比对:采购部门需要从多个维度制作差异比对,列出对比表,对比表内容包括主要的技术参数、商务条款等。选型报告:结合医疗设备采购技术差异比对表,由采购部门编写具体的选型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差异情况、性价比排序的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建议、设备采购建议与计划等。

3.4标书制作

机型确定后,我们就可以启动标书制作工作。其过程一般是首先在差异比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明确的招标需求,并交临床科室确认。如果有异议,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科室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直至临床科室确认。确认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公示,并预留出时间给潜在投标供应商,让他们对招标需求提出建议。如果有异议,采购部门应重新制定招标需求,直至公示无异议。公示结束后,由采购部门自行或会同招标机构进行设备招标文件的制作工作。临床科室在对招标需求进行确认时,需要从严谨性、清晰性、简洁度、公平性、完整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对招标需求中的技术标准是否规范、编写有无缺陷、内容有无倾向性,技术条款以及商务条款(如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否真正能够满足等方面,要和采购部门一起商议确定。公示渠道:可通过医院网站、政府采购部门网站、招标机构网站及移动媒体等渠道进行招标需求的公示,加大采购透明度。

4小结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2

传统民族服饰艺术采风的实施方法

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认识,普遍的方式是,在现有的图书资料、画册图片、网络视频等阅读媒体认识、分析与研究; 在以往的采风过程中,也只是到一些少数民族的村寨拍些照片、画画速写,记录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等; 但仅是这些采风活动,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探索其民族艺术深层次的精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采风活动,不是一般性的采访,更不是只到民族地区的旅游观光,而是有针对性的选择采风内容、地点,深入到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居住地,有方法、有步骤地,较为完整的服饰艺术考察,从而较全面地收集民族服饰的第一手资料。

1、采风路线、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准备下乡采风前,要带着目的与任务地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和行进路线,也就是要收集什么素材,要到什么地方去,该地点有什么民族居住,服饰有什么特点等等,都要预先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否则,没有目的的随便走走,就有可能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接受到带采风课的老师,应当根据该班的专业方向及研究课题,选择和确定采风地点,如: 服装艺术设计的班级,进行苗、瑶、侗族的服饰考察研究课题,就应选择这些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聚居地的广西融水、三江、龙胜、金秀,贵州的凯里、雷山、施洞、黎平等地; 与此同时,也要选择好行进路线,在该路线上,根据时间安排,确定几个考察点,预定每个点的考察时间和考察内容,尽可能的做到时间紧凑、经济实惠; 并准备该考察地区地图,标定行走路线,从而确定考察目的地及考察路线。

2、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出发前,首先要组织学生查阅所考察地区少数民族的有关资料,对其历史概况、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装饰艺术形态等作初步了解,这些了解,对考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所考察的内容中有哪些资料是要重点收集的,哪些是需要补充收集的; 其次是经费准备,根据考察的地点、路线、车船交通情况、吃住情况等作经费预算。另外,对该班级学生作以小组为单位的考察分组( 以 3—5 人为一组) ,指定组长负责; 同时,组织一个由 2—3 人组成的先遣组,负责车( 船) 交通及住宿的联系与安排,指定班生活委员负责经费的收支与管理,领取或采购必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再者,对全班进行下乡采风的安全及纪律教育,强调各项规定与注意事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完成采风任务的重要保障。

3、采风考察的实施方法

采风考察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民族地区的州、县的民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资料的参观考察; 二是深入民族村寨对民族服饰资料的收集与考察,这些考察要确实做到具体、细致,对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完整和准确;由于民族服饰的类型较多,因此,应以每件( 套) 的服饰的分类进行小组负责制,同时每小组的同学,每人负责一项具体任务; 如对某一苗族女装服饰的考察为例:第一组( 5 人) : 负责头、项、胸饰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 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二组 5 人: 负责衣服类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衣物( 上衣、裙、裤等) ,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服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服饰,记录数据; 组员五,负责画出个衣物的款式样式图并标记各部位数据,记录有关调查、采访资料。第三组( 5 人) : 负责服饰材料的织造、蜡染、刺绣工艺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物品,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所考察的物品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协助测量; 组员五,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四组( 4 人) : 负责银饰铸造、打造、雕花、镶嵌等制作工艺: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银饰,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测量银饰的各部位的数据; 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制作步骤和有关调查、采访的资料。第五组( 4 人) : 负责服饰的装饰图形( 图案) 的考察: 组员一,负责拍照( 一般是用数码相机) ; 组员二,负责摆放图形物品,协助拍照; 组员三,负责用软尺测量图案的各部位的数据;组员四,负责记录数据和有关图形的调查、采访的资料。在考察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各组员进行机动轮换。各组在考察时,如时间较紧迫的情况下,应注重抓主要部分的先行完成,余下的细节可作粗略记录,在后期整理资料时凭记忆和参考照片补充完善; 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各服饰的穿戴方法。

采风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采风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教授方法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认识和掌握这一方式、方法的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采风教学,是课堂式教学的野外延伸。教室中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总结,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采风实践教学,深入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中,使得师生以较高的积极性、聚集较大的激情投入该教学实践中,感受新的服饰文化氛围和获取新的服饰知识,以愉快的心情置身于采风实践里,教学气氛轻松、活跃,真可谓寓教于乐。这一方式,也是众多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灵活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学习理论和研究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而采风实践,是在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接触性研究,从而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则注重方法的传授、在把握好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机动地安排实践和灵活实施每一个步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机动性,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学,则以确实了解和掌握采风所获取的新知识和研究方法为目的,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灵活地实施考察环节。采风实施中,方法的灵活多样,师生相互配合、组与组的分工合作,组员与组员间的互相协调,共同完成采风任务,是集体主义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3、教、学的相互促进

采风教实践学,一方面是学生在民族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服饰艺术的特殊魅力,并从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服饰艺术的方式方法; 这一方法,也将会影响和启发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教师在同样感受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从中学习到传统民族服饰的更深层次的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对促进教师对民族文化研究与运用的科研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也将为今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考察、研究与运用,探索新的采风方法而提供实践基础。

采风资料的后期整理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今后的艺术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当面对采风收集回来的一大批资料时,有必要进行整理和保存的一系列工作,以便今后的查阅和调用。

1、资料的分类整理

按民族名称或支系名称的不同服饰分类: 采风收集的有多个少数民族服饰资料的,应按有主次的排序,同时,男装、女装、童装也要实行分类,盛装与日常装也要进行分类; 同一民族有不同支系的不同服饰,也要作分类整理。按每套服饰的衣服、配饰分类: ( 1) 衣服类: 有上衣、裙( 裤) 、绑腿等。将图片、款式图及测绘数据、采访资料均按秩序排列。( 2) 银饰类: 有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等。( 3)服饰材料染、绣工艺类: 有蜡染、刺绣、织造等。( 4) 装饰图案类: 有崇拜图腾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等。同时,传统民族服饰的图案装饰十分丰富,如帽饰图案、衣领图案、胸襟图案,背部图案、袖饰图案、裙摆图案、腰带图案、绑腿图案、鞋饰图案等。对这些图案,运用 PS 软件进行抠图,将单纯的图案从服装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图形单元,以方便今后的设计运用。

2、文献材料整理

文献材料,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采风后期的文献资料的整理中也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民族史料: 有关该民族的起源、迁徙、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及发展简况。( 1) 服饰的发展变化。( 2) 服饰现状。( 3) 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故事等。

3、总结、撰写考察报告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3

针对当前我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代工程师的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确立了工程实践训练及其内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正在实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要求是一致的,从而为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培养工程师目标而实施的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工程教育;工程师;对策;工程实践训练

0引言

我国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一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其核心是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就需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最大量、最迫切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以应用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和本质所在,强调通过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工程师能力的基本训练。因此,本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时期我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进行讨论,使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能够更好的引导工程教育对经济建设新阶段所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1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

1.1高等工程教育

实施高等工程教育,院校的阶段性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较为系统的理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使其在毕业时,具备成为合格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或者称为工程师的毛坯)。院校高等工程教育是培育和造就合格工程师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是以技术科学作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和经济性,它既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显著的工程实践性[1]。这里“技术科学”是指“把工程实际中所用的许多设计原则加以提炼、整理和总结,使之上升成为理论,因而就能够把工程实际的各个不同领域的共同性显示出来,并服务于工程技术。理论分析是技术科学的主要内容”[2]。

1.2现代工程师的素养和能力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因此,在讨论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内涵之前,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首先,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所应用的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和咨询等为主要环节的工程链[1]。若将绿色制造和资源循环的理念融入其中,并将营销、管理和咨询中所获得的信息用于再制造和指导新产品的研发,那么实际上现代工程就由工程链演变成了工程环,高质量、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在工程环中螺旋式的上升和前进。其次,现代工程中的工程链(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许多工程和技术问题,需要工程师予以合理的解决。这就使得现代工程需要大批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具备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兼容并包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第三,从现代工程意义看,一种产品的成功与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它对环境的作用和其性价比。所以,必须在工程过程中加入背景因素。这种背景因素概况起来既包括企业的和组织的背景,也有顾客的愿望,还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和文化的因素,可称之为非技术因素。如果院校工程教育忽视了这些关键的非技术因素,其结果使工程师只能在现代工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也就失去了在现代工程中的领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市场呼唤工程师型的企业家和企业家型的工程师,现代工程师需要有能力组织团队、制定战略,协作创新的领导能力。因此,一名现代工程师应当要能够综合应用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完成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在知识方面需要掌握由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如工程经济、环保、管理和法律等)组成的通识教育和技术科学构成的学科专业基础;在能力方面通过工程实践训练从而具备工程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包括组织领导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德育方面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基本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等[3-4]。

1.3一名合格工程师的培养环节

纵观世界各国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情况,培养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大体需要用7~9年时间,期间要经历和完成三个重要环节。一是工程科学知识的学习;二是工程实践的训练;三是工程经历或者说工作实际的体验[5]。前两个环节的实施应该是相互融合交叉进行,通常在院校工程教育阶段进行,特别是第二个环节的实施虽属于院校工程教育培养阶段,但是必须要有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才能真正完成初步的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第三个环节的实施和水平的提升在工作岗位中进行,即工程实际中进行,属于继续工程教育。所谓继续工程教育是指建立在大学教育基础上的对在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补充和提高的教育,是培训而不是学历、学位教育。工程经历这个环节没有终点,将伴随工程师终生。因此,工程实践训练是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本质与特色体现,是高等工程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标志。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工程实践训练就是院校高等工程教育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所必须进行的工程实践活动模式和内容的总和。工程实践训练是促进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训练工科大学生基本的工程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唯一途径,它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实践训练场所。

2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演变与存在的问题

2.1国内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的历史变化

1895年,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建立,以实业救国、强国和注重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开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是学习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解放后效仿苏联模式在校办工厂中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同时校办工厂具备生产功能,实现了教学和生产一体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又逐步转向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为目标。必须注意到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调整,从偏重科学、研究主导的工程教育,在近20年来也已经更加重视工程实践性。美国的工业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背景和高水平的比较完善的继续工程教育体系,从而可以弥补院校工程教育对工程实践关注的不足。相比之下,我国的工业界并不具备很强的研发背景和实力,多数企业也不具备良好的继续工程教育条件。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科院校纷纷在校内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实现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6]。从起步到现在10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到效仿前苏联、然后又回到跟踪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同时积极探索自身道路中不断前进的。

2.2国内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了数千万的工程技术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办学规模居世界第一;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和结构。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多层次、多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从无到有,2013年已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组织第21个成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但是我们的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方面目前还存在如下的主要问题:(1)对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重要性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效仿早期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以科学研究主导工程教育,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再加上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重“学”轻“术”,工程实践训练的重要性地位没有很好的得到保障。(2)有些虽然认识到了工程实践训练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但是,没有平衡好工程实践训练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工程实践教育过程要么依附于理论教学,要么完全独立于理论教学。(3)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比较完善的工程教育实践训练内容体系、一般标准、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4)实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大多数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工程知识、工程经历、工程规范和实际生产经验不足,严重制约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水平。(5)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封闭办学。开放办学、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有效体制和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在高校兼职、指导学生工程实践训练的机制没有形成。(6)工程实践训练投入不足。学生和教师的精力投入均不足,既包括总体时间上的不足,也包括实践训练的工作量强度不够、训练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滞后。在我国这样大规模的院校工程教育背景下,经费投入也相对缺乏,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

3工程实践训练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3.1正确认识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问题

从原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1995年赴美考察报告《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5],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代表团2002年的《访美考察报告》[7]和2005年清华大学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团对德国的访问考察报告《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8],等等。可以看出,上述这些问题在当时美国和德国或多或少的同样存在,但是这些国家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国,虽然也认识到了所存在问题的共性与我国自己的特殊性。但是,没有完全形成有效和长效的改革措施,或者措施落实不到位。这其中的主要和重要的背景差异是:美国和德国等国家都是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高度发达的后工业化国家,而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而且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许有人会因此说,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欧美那样的程度,高等工程教育自然赶不上他们。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如果高等工程教育不能超前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那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小康社会何时才能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目标要求,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现状与经验,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和继承我们自己工程教育中工程实践训练好的传统和借鉴欧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早日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进入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供强大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3.2加强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思想与方法

工程实践教育既不是理论教育,也不是单纯的实际操作和岗位能力,而是根据教育目标组织的有明确理论指导下的既动脑又动手的实践活动,要体现现代科技和工程综合特征以及产业界的需求。院校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承载着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需要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实践能力,即目标定位问题;二是怎么样培养这种能力的问题,即途径方式方法问题。工程实践训练体系应该由总布局(框架)、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构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工程实践训练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应该确立为: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突出工程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学会技术创新、注重工程应用。并贯彻如下的方法要求:

(1)坚持工程实践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与特色。通过工程实践教育、训练,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2)坚持技术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训练。工程实践训练并非完全依附于理论知识体系的从属,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3)遵循认知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工程实践训练内容分层次循序渐进,由基础、设计、综合到创新,由相对独立到交叉融合。

(4)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道路。工程教育必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工程实践训练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和交流。行业、企业应该成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更加重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原则。工程实践训练和能力培养考虑逐步与国际接轨,反映时代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

(6)工程实践训练要求指导教师须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具有实践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具有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三能型”教师。

(7)在实施工程实践训练时要注意,相对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实训等环节尽可能由工程实践能力强的讲授相关理论课教师承担,这样教师就能够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哪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偏差等等,从而有利于后续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如果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由不同的教师承担,则改进教学的效果是会打折扣的。

4结语

本文以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现代工程师的素养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确立了工程实践训练及其内涵,提出了加强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思想方法。这和当前我国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与要求是一致的,从而为高等工程教育实现培养工程师目标而实施的工程实践训练提供了指导。

作者:罗印升 俞洋 沈琳 刘晓杰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1999,22(1):19-22.

[2]钱学森.工程控制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1-7.

[4]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5.

[5]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赴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59-67.

[6]卢静,刘付军.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训练的启示[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4-67.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研修;现状剖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取得明显成效

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主要是通过教育部的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暑期社会实践、哲社骨干教师培训、学术会议和高校相关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进行,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活动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社会实践研修的重要性日益明确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要求通过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007年,《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指出,组织骨干教师研修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政治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并且规定教师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革命圣地进行学习考察”是社会实践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中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推动骨干教师国内社会考察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2020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还提出,要“创造条件支持思政课教师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等开展实践锻炼”。通过以上文件可以发现,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重要性的认识日渐提升,对实践研修途径的认识逐渐扩展。从对教师实践研修的一般性规定,到明确规定教师应重点考察的代表性地区,进而到设立实践研修基地并将考察规范化、制度化,再到开辟教师基层任职等多种实践锻炼途径,所有这些变化都体现了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价值和意义认识的深化。

(二)多层次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有序展开

2005年《意见》中指出,“、教育部负责培训学术带头人,各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培训本地骨干教师,各高等学校负责培训本校教师”,进而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有序展开,教师的社会实践研修也以此为载体稳步进行。2013年,全国首批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在井冈山大学、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正式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也积极利用暑期组织教师开展多形式的实践研修。社会实践研修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层面。

(三)实践研修的参与教师群体逐渐扩展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中规定,每年暑期组织200~300名思政课骨干教师赴重要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西部地区等进行社会考察。各地各高校也依托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广泛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此外,国家还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和中西部地区高校组织开展了专项研修。《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在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条件下提出要设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要求“各地各高校五年内组织思政课教师每人至少参加一次实践研学”。在实际研修过程中,通过教育部培训途径参加社会实践研修的教师逐年增多,参与范围从教育部制定的部分院校向各省市自主分配名额扩展,参与院校从普通本科高校向高职高专倾斜,参与教师级别从高职称、领导干部向普通教师延伸。此外,2005年以后六部委也开始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各省市也结合自身实际培训省内哲社骨干教师,其中就有大量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培训、研修。

(四)教师综合素质在研修过程中得到提升

实践研修的过程既是一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国情再教育的过程,又是一次教师自我钻研学习的过程。考察后,教师们都表示无论是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还是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其中,徐展刚教师评价到,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但让人为烈士的坚定信念、革命意志所感动,并且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借鉴和参考”[1]。河南大学教师张兴茂总结到,这次培训不但让他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足了”[2],而且也让他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传统的深刻教育,进而提高了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二、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矛盾分析

当前,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由于思政课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院校、教师自身的特性不同,现有的实践研修同教师提升需求、教学现实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实践研修频率与教师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当前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从教育部到省级、校级等多个层次参加社会实践研修,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获得研修的频率和层次上都存在一定区别。据统计,“5年的研修工作,使全国5%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0%的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偏远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所部属高校有近20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研修,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3]。2015年,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过去几年教育部“进一步完善队伍培养培训体系,拓宽培训载体和途径,扩大培训规模,共培训教师2000人次”[4]。根据2019年前下发的轮训文件来看,教育部每5年开展一次轮训的人数在2000人左右,占全国思政课教师总数的5%,哲社骨干教师培训中有部分思政课教师参加了轮训。这些数字的确体现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相对于日新月异的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状况、教学教材体系的更新换代速度以及广大教师自我提升的迫切需求来说,这仍显得有些不足。10年来,有的教师可能是第一次参加教育部或者六部委组织的研修培训,有的教师仅仅参加一次,更多教师的实践研修机会可能只存在于学术会议举行的现场教学环节甚至学校自己举行的实践研修,高层次的研修机会在其职业生涯中仍难得一遇。

(二)实践研修的制度规定同学校客观情况之间存在矛盾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将思政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列为二级指标,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中规定,要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参观考察活动,各地高校也要组织相关的参观考察活动。考察区域包括改革开放前沿、贫困落后地区、工农业生产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赴国外学习考察。但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实践研修却受到所在学校诸多条件的限制,如所在地区的研修资源状况、校领导的支持程度、思政建设经费的拨付状况、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教学工作的安排等。有些院校由于经费充足、领导支持,研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有些院校的实践研修却只能以本地资源为主,教师到外省市进行实践考察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国外研修更是难以想象。在考察内容上,受思想认识的影响,很多教师更多的只能到贫困落后地区、革命历史纪念地考察,到改革开放前沿、工商业发达地区的考察活动往往会被误认为是旅游参观行为而被禁止,很多高校赴国外的实践考察更无法实现。

(三)实践研修深度实践研修深度、广度同理论研究力度之间存在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抽象理论的讲解,还是课内外学生的论文撰写、辩论研讨、自主研究、社会调查或社会考察,都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乃至生活阅历都将对教学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当前高校在聘用人才时学历、职称、学术成果已经成为考查的必要项目,但是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多是在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单位,其社会实践知识、实践组织能力甚至对工作地区的社情、民情的了解程度都有所欠缺,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播给学生的有效性。而在思政课的建设过程中,过去侧重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用书的编写、教学方式和形式的创新、精彩一课的展示,相关部门设立的课题项目也多以理论探究为主,但是关于实践研修资源的开发和挖掘进行研究的课题却相对较少。

(四)研修效果考评同研修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教育部组织的骨干教师研修,一般包括自学原著、专题报告、专题讨论交流、社会考察、撰写总结等环节。其中社会考察环节会组织教师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四川地震恢复重建地区进行考察,针对研修活动内容还会要求教师写一份考察报告,结束后会通过问卷对活动的组织进行评价。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之后,考察报告更多只能表现参与研修的教师的心理感受和受到的情感冲击,而对于实践研修的目的是否实现,教师的情感震撼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学技能改进的相互关系却很难体现,实践研修效果缺乏可量化的考评体系。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提升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的研知水平、对中国国情乃至世界形势的了解和把握程度都对其能否讲好一门课、讲透一门课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应该在现有教师需求、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做进一步提升。

(一)细化制度规定细化制度规定,确保研修活动有效开展

在现有的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要细化教师社会实践研修的具体规范,建立同教育部文件要求相配套的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院校积极主动地对标完成相关任务。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中,应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研修充分的自主权、主动权,让其能够自主根据教育部规定、思政课实际情况选择社会实践研修地点、内容、形式,真正将实践研修同课程建设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二)加加大实践研修的力度和覆盖面

在继续加大教育部、六部委培训力度外,应增加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中思政课教师的比例;利用已有的社会实践基地,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积极开发省级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推动院校利用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社会实践研修,增加研修频率和机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各实践研修基地的联系,鼓励院校自主利用现有基地资源开展研修活动;切实建立高校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互动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到其他领域锻炼、学习,多途径了解国情、省情,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

(三)深化实践研修的内容和程度

思政课教师在实践研修中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习者、研究者,又是教育者、宣讲者。研修活动既要注意了解红色资源的基本史实、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又应该注重对于资源背后的深层原因、奉献精神形成的氛围机制的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既利用精神资源讲好故事、以情动人,又能讲透道理,以理服人,以故事吸引人,以理论信服人,教会学生自觉思考、自我判断,自觉抵制错误思想。

(四)明确实践研修主题

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多以社会实践考察活动为载体进行,其局限在于时间短、项目多,考察教师和考察对象之间甚至考察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少且表象化,很难对考察对象的历史底蕴和精神价值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实践研修开展前明确主题,教师自主准备或者研修基地提供相关资料,确保教师快速融入研修环境、组建研究团队,设立同研修对象相关的小课题,利用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开展。例如,井冈山大学在组织实践研修的过程中,就运用研究性教学理念,“把‘答案’变成‘问题’,并在对‘问题’的追问中不断构建教学新方法”[5],将井冈山红色资源的研究、革命精神的传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五)开发多种研修资源开发多种研修资源,现实和虚拟相结合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5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在国际工程教育方面,工程教育认证既是一种通行的的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完成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师资格国际化认可的必要基石。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是由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召集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职业学会、协会,一起对工程类方面的专业进行的一种合格性评估。认真贯彻围绕学生、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认证理念,针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应该从多角度、多方式出发。在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两者的考察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重视在毕业时能否达到标准。在工程专业发展进程中,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过控”)专业身为始建立于1958年的“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历经将近60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科研和教育成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1年,专业支撑学科“化工过程机械”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在当时众高校中,是最早拥有本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2003年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设立动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从1961年首届毕业生走上社会,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4600多名本科毕业生和1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活跃在机械、石油化工、能源、环境、冶金、建材和军工等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本科毕业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杰青2名、长江学者3名。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特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过控”)以机械工程为基础,融入过程装备、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塑造拥有过控专业知识以及工程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化工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相关技术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融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控制工程于一体的复合、交叉型本科专业,体现了现代工程技术日益综合的特点。“过控”专业作为“化—机—电—材”一体化的多科型、交叉型专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在石化,冶金,机械,建材,环境,食品安全等,本专业在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能源,石油,动力,化工等这些支柱产业支撑国家命脉,而这些产业发展需要过程装备与就控制工程的支撑。过程装备与就控制工程为支柱产业提供具有先导性的工艺过程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装备,保障其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其次,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第三,纵观我过石化行业装备的发展历程,从起初引进国外整套设备,到引进主要设备,再到关键核心设备,到相关辅助设备的国产化。其中经历的每一次发展变革,都倾注着过控专业人员辛勤的付出和不断的创新。在今后的引进、吸收、创新和发展中,本专业将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专业认证过程与方式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颁布),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包括学校自评、专家组进校考查和形成认证报告这三个阶段。首先认证学校应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递交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一、申请认证学校与专业概况,二、专业基本状态数据表,三、本专业培养方案(请见附件),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教育认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撰写和提交自评报告。在接到学校的自评报告后,秘书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应与学校协商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目的是核实学校所提供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去考察学校中的其他未在自评报告中体现的情况。会晤学院(系)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教师、学生、用人代表及毕业生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审阅,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条件的审查等,都是专家组在进入学校所要考察的重点内容。在整个认证过程中,不对学校进行任何横向比较和评价,只是针对所要认证的标准能否达到要求进行判定。其达成度包括P、P/c、P/w、F。P表示本项指标已经达成;P/c表示本项指标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在下一次进行认证时可能会出现负面的变化;P/w表示本项指标基本上达到要求但会在某一环节存在弱点,可能会对学生达到预期有负面影响;F表示认证方无法提供可信的材料证明该项标准的要求能够达成。专家组在进行现场考察后,在规定的15天之内,要撰写并提交现场考察报告。接下来专业认证委员会会对“现场考查报告”、“自评报告”及“学校的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并且给出认证是否通过以及相关建议。“不通过认证”、“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这三部分是认证委员会对校方做出的认证结论及建议。认证方提交认证结果,再由审议委员会审议,最后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审议结果。

三专业认证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说、做、证这三个环节,对学校的投入、资源、过程进行考察,对学生的培养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判断,最终做出认证结果。“说”就是说明,具体指所要求认证的专业要对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毕业要求等清晰明确;“做”就是执行,具体指所有的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来实施,而且要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状况进行跟踪式评估;“证”就是证明,具体指专业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达到标准。因此专业的“说”“做”“证”必须一致。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立足江苏,面向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过程工业发展”的专业定位。结合工程认证标准,制定本专业毕业生几年之内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具有从事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测与管理的能力。(2)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设计标准。(3)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意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5)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及国际视野,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制定本专业12个毕业能力要求,如能力(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创新设计方法,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初步开发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安全、环保、伦理等制约因素。

四总结及思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学校在谋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同时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自身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对控制专业市场和确立专业地位需要工程专业准入制度与认证制度相关联为其提供基本“门槛”。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推进了高校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推动了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使毕业生可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为我国的工程师走向国际市场,得到国际认可奠定基础。当然和已经发展几十年的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比,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探索,但是随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未来的专业认证会更加成熟。因此,对于逐渐趋向国际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积极面对,对工作经验要不断总结,对认证结果的使用和持续性改进更加重视,将会使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技能、知识、道德标准进行规范,在工程专业领域为其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C].2014.

[4]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认证自评报告[C].2014.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6

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已经应用于不同学科及课程领域,在《餐饮空间设计》课前由教师提出课程相关问题,例餐饮空间的类型、风格、特点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课下学习,课上教师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认识、体验和创作的模式体系。学生基本上根据项目实例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问题、设计方案。我校10级室内设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视觉符号在餐饮空间布局起到的作用,每个小组以视觉符号创作主题性餐饮空间,小组同学完成较好。这样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习兴趣。

2.学生分组考察与汇报相结合的互动式方法的提出

在餐饮空间设计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教学,适当给学生上讲台讲的机会,课前把班级学生按小组布置到当地的不同餐饮空间考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遇到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思维轨道,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所遇到困难,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教给学生更多的设计模式和方法,给予新的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在《餐饮空间设计》这个课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去进行考察,对本地的餐饮空间类型做简要整理,每个组都进行不同餐饮空间设计形式进行记录,然后写好考察报告及汇报PPT,再让每组学生对考察进行讨论、汇报。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能够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举一反三,一个设计方案变成多个,学生在激辩中还能互相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3.课堂项目实例“公司制”情景模拟方法的提出

教师应多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环境中可能遇到的专业问题设计和进行教学活动,采用互动引导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把握教学活动的实用性,在餐饮空间设计课堂上把学生分成3或4人一组,模拟公司制下的设计团队,有设计主管、主案设计师、制图员、预算员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环节,因此我们在模拟公司制的课堂上告诉学生先进的设计动态、流行得设计样式,梳理思路,把课堂环境模拟成工作环境,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课堂项目实例“公司制”情景模拟方法提出创新和积极的观点进行鼓励并给予横向和纵向的引导,开拓学生创作思路。

4.餐饮空间设计课程引进研讨型课堂方法的提出

“公司制”情景模拟方法的提出有利于在餐饮空间设计课程上建立研讨型课堂机制的建立,在餐饮空间设计课程研讨型课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因素,考虑满足学生合作活动、交谈活动、竞争活动和共存活动的不同需求。在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保证师生和生生的距离在个人距离范围内,有助于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我校10、11、12级室内设计学生餐饮空间课程实施了研讨性课堂的教学方法,学生针对南岗百合粥铺、专家公寓、小城故事烤肉等餐饮空间案例在课堂上与教师研讨方案、小组之间讨论,选取优秀方案分析总结等。餐饮空间设计课堂符合研讨型课堂概念的引入及方法的运用,学生应参与方案设计,有自己的主观设计意识,餐饮空间设计课堂研讨型教学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又保持了课堂教学原有的模式优势,具有平等民主性、互动合作性和研究创新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和创建独立的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和良好的环境,讨论式教学在此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和对学习态度的重要性。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研究显示了以教材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半开放的姿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因此小组学习之间的研究、讨论教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餐饮空间设计课堂构架方式方法的提出

“课堂空间结构”是指学习空间的物理环境,包括课桌椅的布置、声光电环境、建筑区域划分等。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餐饮空间设计课程特点,课堂项目实例“公司制”情景模拟的引入,课堂的桌椅组合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课堂上多采用小组合作桌椅摆放方式。项目实例的引入在研讨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人对坐围成一圈,小组成员之间既便于接近又有目光接触,有利于讨论的进行。从长远来看,未来课堂的新型学习空间一定会基于经过实践验证过的较为成熟的框架进行开发并推广。

6.结束语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7

(一)有利于美术设计教学效果的优化。

实验教学模式在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时间,满足了美术设计教学连贯性特点,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有效安排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美术设计技能的形成。像在讲解有关于商业广告的设计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教学模式的程序,做这样的教学安排。商业广告设计内容讲解时间为一个月,第一周讲解理论知识,第二周引导学生考察,对周边商场以及店铺的广告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第三周组织学生收集设计资料,设计草图,最后一周定稿,完成作品。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美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更加充分,时间更加集中,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视界拓展。

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发散自己的美术设计专业知识学习形式。像在讲解有关于PS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一边给学生讲解方法,一边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绘图与制图练习。再通过模拟化案例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美术设计技能,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课本之外的内容,课堂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广大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眼界的拓展,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进步。

(三)有利于美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得到理论知识的支持。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中的应用,让教师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了一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具有不同的学习重点。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美术设计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理论知识,在应用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让实践学习反作用于学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找到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的切入点。

二、高职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方法

(一)加强美术设计专业分析与调研力度。

做好美术设计专业的分析与调研工作,是促进实践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工作中的前提。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的时候,高职院校都要对美术设计类专业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校这三年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以及未来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要选择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美术设计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给学生做专业分析,让学生了解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前景。在引导学生分析完美术设计类专业知识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美术设计类专业进行调研。让学生一起去参观一下美术设计专业校内外的实习基地,对工作环境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在分析与调研活动后,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份自己关于专业的考察报告或者总结,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更能促进学生思考,准备好投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

(二)利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活动,是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模拟出真实的实践氛围,调动学生的美术设计意识,激发学生热情的一种教学措施。教师将美术设计专业的实际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将这一实际案例作为每一节课的线索,在案例的分析中体现出美术设计的技巧与方法。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美术设计案例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组织学生多在课堂中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更多的观点迸发在课堂中。在分析案例时,教师要规范学生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作品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审美特点,更要考虑客户的需求,用自己的美术设计作品去彰显自己的设计理念与客户的追求。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有效建立。

开展有效的美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得到实训基地的支持。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打造,从而让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与稳定性。学校要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学习氛围,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项目进行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技巧才能被内化,成为自己美术设计能力的组成部分。

三、总结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8

【关键词】房地产;样板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立样板工程有助于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安全样板工程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开展样板工程安全管理可以保证管理质量,为安全管理和施工管理积累经验。

1.工程概况

本文的案例为某商住小区工程,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小鳌溪村,总建筑面积为34000.75m2,工程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分别为17层、21层、22层,主要为商住楼。为了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的管理,从房产企业到建筑施工企业均非常重视安全文明施工,严格遵循“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求,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执行现场管理,同时围绕安全文明施工的基本目标,各单位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样板工程创建活动,整体从房企内部对项目进行安全管控,也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项目管理。

2.房地产样板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2.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制

在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建立了“三级管理、层级负责”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图1)。成立安委会领导小组,明确主管、设置部门或人员履行安全职责,并对责任进行划分,具体到人。在本次房地产样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立了十二项安全规章制度。(1)施工安全责任制度;(2)施工队伍安全教育、班前安全讲评制度;(3)安全活动日制度;(4)安全施工计划制度;(5)技术安全的监测制度;(6)设备安全检测制度;(7)安全施工人员讲评制度;(8)施工人员交接制度;(9)施工人员安全操作制度;(10)施工安全检查制度;(11)安全事故处理制度;(12)安全施工奖励制度。

2.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经统计,房企内部一共建立并运行4个层级24项制度标准文件,其对开发、物业、建筑施工、销售等集团所属各业务单元的安全管控模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检查、培训、事故调查处理及应急等常规管理进行明确,共同构成现集团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图2)。本工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认真做好了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对各个施工步骤的安全管理进行细化,并制定事前安全控制标准、事中安全控制、事后安全控制,对样板房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积极对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并安排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防范工作,推进安全管理的不断发展。

2.3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房企内部虽然不能像施工单位做比较细化的教育,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房地产样本工程的基本工作,确保对所有在岗工作人员传达安全教育常识。此外,除了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外,还要对中层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将责任划分区域,明确到人,不留死角,确保工程的所有部分都有专人负责。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有安全日宣传、月总结报告大会宣传、安全委员会等方式向所有工作人员传达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从思想意识上发生转变。一般来说,项目管控的理解,房地产企业对安全的管理偏弱,其实不然,项目管理应该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对项目一起进行整体管控,如果建设单位内部也特别注重安全的管理,而中层干部是整个工程的中坚力量,明确中层干部的安全施工责任,并通过宣传栏、路标牌、大屏幕等形式来进行日常宣传,普及安全施工的常识,可以让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安全常识,重视房地产样板工程建设,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创建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2.4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项目管控过程中,安全工地要求施工方在施工管理、工地建设、生产活动、经营活动、施工方式等方面都要满足安全工地的要求,前期有针对性地策划管控,在建设安全工地的时候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工地意识要与实际的施工相结合。要以实际的生产活动为依托,全面深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有专门的领导、施工方、监督部门负责。在每天的安全生产常会中讨论施工问题。通过考察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重新规划出工程的施工目标,确保工程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把建设方与施工方的需要进行结合,共同完成预期各项目标。(2)将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相结合。项目部与施工方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书,将施工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定期对样板工地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情况对责任人进行一定的奖励或惩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2.5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项目部在项目管控过程中,安全生产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日常的生产中,经常性检查监理与施工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每天的班前活动、交接班会中提出施工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由专人负责。(2)每周一召开安全学习会议,分析上周的安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在每月月底召开大会,总结本月的安全生产工作。(3)在重要的施工环节设置安全卡,比如在“四口五临边”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对一些特殊重要的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格,持证上岗。(4)发生突发情况时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并立刻停止工作,进行安全检查。

2.6转变传统理念,更新安全管理机制

在本项目样板工地的建设中,非常注重工程的实施标准,具体标准参考具体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结合该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前期明确出本工程的施工目标、项目数量、实施标准、各部分的责任人、工程工期等数据。并制定了具体的管理体系(图4)。在样板工地建设的同时必须要符合工程的实施标准,未经讨论同意,不能随意更改。在施工过程中要分步进行,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严格控制工程的施工标准,对于那些已经达标的要坚持或提高其标准。现场施工的各单位要做到“工完场清”,按照规范与标准要求,确保其所负责的项目不留问题。施工完成后要将施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比如说,钢管型材要堆放在指定区域,锚杆、锚索要按型号整齐摆放在指定区域;脚手架搭设要按长短整齐摆放在指定区域。根据实际情况,施工场地每天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清扫工作,还要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确保施工场地的整洁有序。

2.7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

在管理过程中,房企与各施工企业要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具体如下:(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安全法律、法规和集团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2)做好供方考察阶段安全专项考察工作,向项目负责人及所属公司主管部门提交考察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本项目的供应商评估工作并就“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专项进行打分。

2.8做好安全事件分析工作

结合本项目的情况,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把这些系统性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控制在萌芽阶段。

2.9危险源的辨别和控制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不仅要对总包单位应履行的职责予以明确,还增加监理单位及建设方工程师在危险源防控过程中审核、旁站监督、检查等职责,及相关管理动作的要求和标准,并明确工作管理依据供参考。要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考虑在特定危害中的暴露、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后果)。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一共发现了11处危险源因素,发现后立即进行了整改,把危险源控制在萌发阶段,保证了施工安全。

3.对施工项目进行效果评价

通过本项目实施的效果看,进行样板工地建设实际上也是促进安全生产的过程,对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社会效益都有一个很大的促进的作用。通过搞好样板工地建设,有效地推进了项目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改善了工作人员的施工环境,加强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教育,规范工程的实施标准,强化了工作人员的权责意识,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为样板工地建设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文明施工形象。本工程通过进行房地产样板工程安全管理,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工程完成后该项目被评为年度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建设口碑,对后期工地的管理积累了一套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建设单位的销售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美誉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产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房地产样板工程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从基础抓起,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对机构进行完善,使所有的作业人员都参与进来,将施工生产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

[2]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S].

[3]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