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不良资产置换保障方案

农商银行不良资产置换保障方案

为有序推进优质资产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有力保证政府资产风险防范和化解,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金融稳步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农商银行内控风险管理和运营管理能力,统筹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法人机构改革和高风险机构处置,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努力打造一家产权清晰、资本充足、运营安全、效益优良的现代化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保障

为确保政府资产防范化解风险工作顺利开展,由农商银行成立不良资产防范化解风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风险资产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同志担任,成员为及相关部室人员。具体流程按照有效资产防范化解风险操作流程办理。具体防范化解风险金额及明细由行长办公会确定,防范化解风险金额和贷款明细等涉密内容需做好保密工作。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申请资产防范化解风险依据。

1.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冀金监联〔2020〕2号)中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中“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指出:“各市、县政府要加大资产置换力度,以土地、房产等优质资产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在第四部分“组织保障”中“落实工作责任”中指出:“各市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开展清收不良贷款、处置不良资产、协调引进优质股东、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协调推进协调办证等工作”。该实施方案为市、县政府帮助农村信用社开展优质资产置换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2.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2005〕26号)中“组织领导和实施步骤中“防范风险”中提到:“按照《农村信用社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实行各级党委、政府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稳定和风险化解工作负总责”。

3.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信系统防控金融风险推进改制工作的通知》(承市政办〔2019〕9号)中指出“对单纯清收不良贷款不足以化解高风险的机构,要通过采取资金注入或优质资产置换等切实有效的方式支持农信机构化解不良资产,推进化险改制工作”。

(二)防范化解风险保证能力。

农商银行前身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历史已有60余年。一直以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无论在业务发展还是在经营管理上都位居全县金融行业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县域金融主力军。截至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13.17亿元,市场占有率为51.54%(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19.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2.76亿元,市场占有率为50.00%(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45.54亿元)。

1.经营利润逐年增加。经瑞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近三年审计报告中显示,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经营利润逐年增加,资本实力不断壮大,纳税金额逐年增长,风险防控能力逐渐加强,处置不良资产能力也在逐年提高。具体情况如下:

(1)2017年,实现净利润4628万元,纳税6027万元,资产负债率91%,拨备覆盖184%,清收活化不良贷款2612万元,核销不良贷款8130万元,不良贷款合计清收处置10732万元。

(2)2018年,实现净利润9237万元,纳税6556万元,资产负债率92%,拨备覆盖169.8%,清收活化不良贷款4035万元,清收变卖抵押物1800万元,核销不良贷款3881万元,不良贷款合计清收处置9726万元。

(3)2019年,实现净利润10162万元,纳税7687万元,资产负债率91.73%,拨备覆盖158.368%,清收活化不良贷款4154万元,清收变卖抵押物500万元,核销不良贷款8051万元,不良贷款合计清收处置12705万元。

(4)2020年至2025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将继续按照当前的经营目标,年净利润达到11500万元以上,年纳税不低于8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90%,年清收活化处置不良贷款4500万元以上,年核销不良贷款8000万元,足以保证5至7年内将已置换的不良资产6.3亿元清收处置完毕。

2.未分配利润充足。目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账面未分配利润达9000万元,属历年盈余积累,这部分未分配利润在清收不良贷款关键时刻,可用于清收活化不良贷款。

3.提取拨备充足。2019年末,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账面已提取资产减值损失43757万元,此项资金主要用于核销不良贷款。同时,每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将根据核销贷款需要继续提取充足的资产减值损失,全力保证处置不良资产。

4.盈利水平提高。资产置换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将用释放出的6.3亿贷款规模,继续投放到县域实体经济中,发挥“乘数”效应,每年预计在原基础上增加收入5000万元以上,同时,继续保持全县纳税前两名的优势,增加交纳税款能力,进一步提高盈余水平,壮大资金实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防范化解风险保障举措。

1.目前,北大山林场森林保险已由北大山林场缴存。为进一步保证北大山森林资源安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将为北大山林场森林再增加一份森林保险来确保这部分森林资源的安全。

2.如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在不良资产置换期内出现重大风险(例如濒临破产),县政府可依据置换协议条款,提前收回林地资产,收回林权证,全力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同时,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每年交还回县政府一个林权证。

3.优化股权结构。为加强商业银行股权管理,规范商业银行股东行为,维护股东的合法利益,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我行严格《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优化银行股权管理,充分发挥农商银行作为支农主力军,支农支小的初心和定位,结合我行的实际情况,探索股权管理的优化路径,夯实发展的根基。

4.减少分红。加强资本管理,多渠道补充资本,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大内源资本的积累,注重长远发展,减少分红,加大经营利润转增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比例,避免“分光吃尽”。

5.增收节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加大低成本资金,新兴业务的拓展力度,优化产品定价机制,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着力狠抓增收节支。

(1)加速低成本资金拓展。积极加大低成本资金拓展力度,创新组织资金手段,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争取网络存款;多吸收商户、城乡拆迁户、外出务工户争取活期存款,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尽可能多地吸引年轻客户等发展潜力较大的目标客户。

(2)优化产品定价机制。完善《农商银行客户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依据客户的贡献度,产品风险和收益,合理测算产品利率定价,实现收益与风险全覆盖;通过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规避、分散、转移和补偿机制,实现“利润可获得、风险可覆盖、发展可持续”的目标。强化成本管理,大力控制资本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财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

(3)严格费用预算管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根据业务经营计划和转型发展的侧重点,建立以经济利润和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考核模式。严格费用预算管理,实行营业费用专户管理,完善大额费用集体审批制度,坚持杜绝不合理开支,坚决防止“跑、冒、滴、漏”行为。

(4)加大信贷投放力度。2020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稳健货币政策,根据本年度贷款需求情况、按月向人民银行申请规模,并用好、用足贷款规模。在贷款发放上,严格把握贷款投向和投量,控制“两高、一剩”的贷款,遵循区别对待、优化结构的信贷政策,坚持以支持“三农”为重点,积极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把广大农户、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作为最基础客户,全面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农村小康建设,全年计划投放贷款8.4亿元.

6.与司法部门合作清收不良资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不良贷款反弹。

(1)在采取有效措施压降不良贷款的同时,更要注重隐性不良贷款,防止前清后增现象。

(2)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按照十项清收措施、借助外拓清收、开展擂台赛、户户动,形成全员都要全力以赴,实实在在地清收,逐项研究,逐项推动,逐项落实,不得遗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3)多措并举做好利息逾期90天以上贷款化解工作,数据要掌握清楚,掌握每户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信息要灵,要利用人脉关系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和掌握借款客户的信息、实施监测,为清收不良贷款奠定基础。

(4)有明确的清收措施、办法。清收工作要前移,要实行一户一册,因人而异。

(5)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对借款本息收回无望的借款户,要积极进行诉讼,加大处置力度,同时依法曝光不良贷款客户信息,持续推进失信被执行人“限高”和纳入“黑名单”工作。

7.加强现代化流程化银行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

(1)要深刻理解流程银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流程银行建设,全面提高管理能力,防范风险。

(2)继续推进现行规章制度的全面排查梳理,以确保规章制度体系合法合规、科学合理、严谨有效。

(3)组织好主要业务流程图和主要管理流程图的梳理、绘制和升级工作,明确流程控制风险点,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基础。

四、不良贷款清收计划

政府优质资产置换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商银行)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计划每年核销不良贷款8000万元,清收不良贷款1000万元,盘活不良贷款3000万元,每年计划还回林权证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