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会方案范例

公司年会方案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1

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对机械设计进行合理化处理是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而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设计进行研究。从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入手,对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化机械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机械制造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合理化;机械设计

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从整体角度来对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1制造程序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原材料直接制作成半成品,处理重点是对原材料的材质及材料的利用率进行规划。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就一定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只有提升机械制造工艺原材料的利用方式,才能真正降低生产成本。

1.2零件定位

在零件定位中,可以运用多种定位方式,而技术人员采用何种定位方式也会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为了提升零件质量,技术人员要结合定位方式与零件的加工需求,按照标准开展零部件的加工工作,这也是增加机械制造企业产品销量的主要手段。

1.3技术程序

这一步骤是将制造工序中已经获得的半成品直接加工成符合客户要求的成品,技术程序的加工要求更精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1.4加工精度控制

技术人员在对零部件进行粗加工后,还要对半成品状态下的零部件进行细加工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加工的精度要求在于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及表面质量等因素,为了真正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技术人员需要利用误差控制措施进行合理选择,进而提升产品的精度。

1.5装夹

对零部件进行装夹是将零件直接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在零件的装夹操作中,技术人员要保证零件固定位置的准确性,在确定好位置后,技术人员还要利用相关设计对零件进行深层次的固定工作。

2机械制造设计工艺的基本原则

2.1综合性

从本质层面来说,合理化的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属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二者本身所属类别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也就产生了工作中的误差。基于此,技术人员要将综合性作为整个机械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总结传统机械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将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制造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机械设计的整体质量。

2.2整体性

在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合理化设计时,要先对机械设计的方案进行制定。在制定机械设计方案时,技术人员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从机械制造工艺的整体入手,在确保各个部件合理的基础上,制定多个机械设计方案,从这些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作为机械制造的最终设计方案。

3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化机械措施

3.1提高设计标准化

制造工艺的核心是机械设计标准化,也就是在相对统一的设计标准中,保证技术人员设计的机械零件结构、规格达到高度统一,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机械制造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机械零部件的质量,这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技术人员在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合理化设计时,一定要充分重视机械零部件的质量,按照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化设计,以提升机械零部件产品的设计水平和使用性能,只有提升机械生产企业与机械产品的竞争力,才能真正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3.2运用绿色制造工艺

技术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时,要不断尝试引入新的设计理念,改进传统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真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将机械设计与高新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机械制造企业运行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只有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机械制造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保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的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人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绿色材料的使用方面,从原材料及生产工艺两方面入手,共同保证机械制造与设计的系统化发展。

3.3提升加工精度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客观差异是一定存在的,技术人员应尽量减少客观差异,以提高机械产品的精准度为准则,分析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确定机械制造中存在的潜在因素,以降低差异,提高防范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工精度。提高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关键在于对夹具进行调整,技术人员应采用先进的测量工具降低误差值,确定误差产生的原因。目前,机械零件产品出现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机械内部应力、热变形及系统应力等,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内部应力和热变形两大因素。提高加工精度的流程如图2所示。

4结语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关键在于要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设计进行分析,对机械生产过程进行合理分析,这两方面的分析都与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合理化要求有关,因此,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机械设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机械制造工艺的实际需求,系统性地分析各制造工序的注意事项,改进设计方法,根据工艺水平合理选择机械技术,保证机械设计与制造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更好地促进机械制造工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丰.机械制造工艺课考核方式的探索[C]//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3.

[2]说明[C]//2008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新兴铸管杯》工艺论坛征文论文集,2008.

[3]胡迎春.《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探索[C]//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4]关于印发2008年《新兴铸管杯》工艺论坛有奖征文获奖论文名单及证书的通知[C]//2008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新兴铸管杯》工艺论坛征文论文集,2008.

[5]倪森寿.《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改革的实践与思考[C]//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06.

[6]张志恒.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C]//2007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星火机床杯》工艺创新发展绿色制造节约型工艺有奖征文科技论文集,2007.

[7]叶文华,马万太.双语CAPP中机械制造工艺语言机器翻译研究[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8]王文,陈云升.一种新型车床回转夹具[C]//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1.

[9]王秀梅,王友林.试论增强《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实践性教学[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1,(03):103-104.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2

关键词:激励理论;企业管理;管理创新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做好企业的管理也离不开人才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激励理论,最大限度的激发公司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公司做出更多贡献。企业招揽人才的优劣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选拔人才的能力息息相关。在选定人才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和选拔方式,对于企业的后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1激励理论

1.1需要激励理论

根据人的需求,通过满足其需求来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在实施激励政策前,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需求是什么,从而明确激励的方向及目标,便于企业管理者快捷有效的实施该政策。

1.2过程激励理论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激励理论在不断的完善,已由开始的需要激励理论发展到过程激励理论,这种激励理论逐步融入到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的环境中去,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1.3状态激励理论

根据个体需要满足的状态来保证激励效果的公平公正性,与需要激励理论和过程激励理论有所不同。需要激励理论和过程激励理论都是在源头采取措施,即人的需要。而状态激励理论更偏重于终点,即人满足需求之后的一种状态。这种激励理论更容易消除工作中的不平等因素,有利于员工积极有效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

2.1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激励机制和激励制度的完善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应该了解到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企业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激励理论不仅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完善的激励政策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并能够帮助企业员工在激励与竞争并存的环境中快速成长,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也能帮助企业快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

任何一个集体想要将事业做成功,团队人员的心要齐,要有很强的向心力,才会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将激励理论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企业的员工认同,并对其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才会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我国企业管理应用激励理论的现状

3.1缺乏对员工的专业培养

企业管理者在将激励理论融入到企业管理制度时,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员工的素养是否达标。若职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高,即使提供了激励政策,员工也很难完成公司的要求。第二,要考虑给员工的待遇是否与其能力相匹配。若所提供的待遇并没有满足员工的需求,就会有大批的人才流失,这对企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3.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较晚,很多企业目前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管理方面提倡平均,这就出现了不论业绩好坏,所得到的报酬都一样,这样会使业绩好的员工产生消极影响,以至于后续整体员工的工作效率都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出现滞后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4.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竞争机制

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针对企业员工的不同情况,为企业创造出的不同程度和业绩,给予不同的回报和待遇,让员工既完成了企业的工作目标,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也为员工与员工之间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企业管理者要贴近基层员工,深入了解基层员工的需求,发掘基层员工自身的潜力,通过一些激励政策的引导,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同时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归属感,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4.2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自身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员工的休息不足,导致部分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够专心,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员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降低,不能按时完成企业交付的任务,同时也会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因此,企业不能只追求过快的发展,而忽视员工的工作压力。适当减轻员工的心理压力,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最大化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给予奖励,不但能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又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增加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向心力。

4.3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的同时,要意识到管理学的重要性,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企业要不断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理论和管理方式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通过将激励理论融入企业的管理中,使企业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加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做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补,既满足了企业员工的需求,使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加轻松和谐,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又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仙莲.新形势下人文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C]//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李仕明,张瑞,宋道全.企业管理“人格化”模式研究[C]//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1997.

[3]徐泽君,李明魁,周永亮,等.天马模式的研究与应用[C]//2006中国羊业进展———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06.

[4]薛启奎.抓好二级厂管理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5]徐泽君,李明魁.天马模式的研究与应用[C]//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6]陈玉亮,华众平,陈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有几大转变[C]//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2002.

[7]董耀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些思考[C]//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8]谭文兵.和谐社会中的企业生态战略构建[C]//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9]傅裕嘉,彭新敏,杨毅.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价值链分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3.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3

关键词:节能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降低成本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在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影响,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当前对节能减排的标准要求之高、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节能减排、努力降低支出,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

1节能环保投资情况

近年来,根据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政府及集团公司对节能环保的总体要求,不断对节能环保方面进行资金投入,2015年以来,分别利用集团公司技术改造资金493.5万元;利用生产成本资金315万元,总计投入资金808.5万元。先后完成了机车喷漆设施环保改造、管内燃煤取暖改电采暖改造、生产生活照明节能改造、内燃机车整备场、危废储备场地面环保改造、燃油锅炉加装SCR脱硝系统改造,首次在丰台折返区域,尝试使用电磁感应加热系统为职工洗浴供热等项目。通过投入,目前已初步实现管内无燃煤使用、所有照明设备采用节能灯或LED照明、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的目标。在节能减排,节支降耗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仅管内燃煤取暖改电采暖改造一项,就实现年燃煤成本较改造前节支80万元;2019年还拟利用技术改造资金,消除燃油热水锅炉使用,实现“环保零排放,成本再降低”的新目标。上述改造中,以2018年丰台折返职工浴室,尝试使用的电磁感应加热改造项目,在环境保护及降低运营成本方面效果显著。

2既有供热模式的弊端

目前丰西区域南北职工浴池供热水一直沿用传统的“气热交换”模式,即利用燃油锅炉产生的热蒸汽加热浴池储水罐,作为浴池热水的主要供热来源;丰台折返区域部分生产生活房屋,冬季供暖还采用燃油锅炉供热,这些燃油热水锅炉在使用,不仅成本支出较大,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

2.1环保检测管理压力非常之大

由于燃油锅炉燃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为北京市重点监控的污染物之一,根据《北京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DB115012017》规定,在用燃油锅炉氮氧化物严格执行80mg/m³的标准,使用的燃油锅炉,为丰台区企业单位里唯一排放氮氧化物80mg/m³的设备,受到地方环保局重点监测和检查,环保压力很大。

2.2设备陈旧待报废且无法更新

随着燃油锅炉逐步已达报废年限,根据北京市环保的要求,此类设备一旦报废,将不在报批安装,曾经也考虑过接引天然气,使用燃气锅炉方案,但由于受地缘限制,投资又相对较大,现在基本放弃此解决方案。

2.3环保改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015年12月,为满足北京市环保局最严格的氮排放要求(80mg/m³),对在用的所有燃油热水锅炉整体进行技术改造,即在锅炉排烟管道上加装1套SCR脱硝设备,目前已满足北京市环保排放新标准。由于环保脱硝设备不属于锅炉本体设备,其原理为通过向排烟管道喷洒雾状氨水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数值,但由于脱硝设备所有氨水管道属于暗管,同时喷头口极小,易发生堵塞,无法确定氨水喷洒的实时状态,一旦脱硝设备故障,锅炉污染物将形成超标排放,遇到地方环保局监测时,存在较大环保隐患。

2.4生产成本支出压力较大

根据节能部门及财务部门综合统计,目前在用的燃油锅炉年消耗生产用燃油约300吨左右,按照0号与-10市场评价综合单价8000元/吨计算(2019年5月中石油油价:0号柴油6.65元/升、-10号柴油7.05元/升,密度均取0.85计算),支出成本达240万元之多,这些费用还不包括环保监测费、设备维护费、环保税等费用,成本支出压力较大。

3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引入

随着丰台枢纽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改造,于2018年分解搬迁至丰西区域和丰台折返区域,为解决搬迁后丰台折返职工的洗浴问题,将丰台折返一处厕所改建成浴室,在供热方案选定时,节能环保部门再充分考虑燃油锅炉的种种弊端,决定改变当前传统供热模式,积极寻找合理高效解决方案,通过市场调研及实际计算比对,最终选定正温度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作为燃油锅炉热能交换的替代产品,并于同年5月利用技术改造资金,首次尝试安装使用正温度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用于浴室供热源,经过近9个月的使用,通过综合比对计算,确认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电磁感应加热简介

正温度电磁感应加热设备,采用三位一体的加热方式,即:W(涡流加热)、S(短路加热)、M(漏磁加热),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利用磁力线导通特殊的材料做电加热外壳产生热能,从而实现电磁热的转换。其工作原理为:将交流电转换为特定频率电流产生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作用在特殊的加热外壳时磁力线被切割,产生大量的小涡流使特殊的加热外壳迅速发生,达到加热容器内水的目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有以下优点。

4.1热效能比很高

三位一体的加热方式不仅利用电流中的有功率,还充分利用感应电路的铜损、铁损、杂散损耗及短路漏磁等无功功率转化为加热水的热能,现阶段国家规定的电加热能效比等于产生热量/有功功率的前提下,经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运行功率因数>0.98,产品效能和系统效能比可分别达99%和93%,详见图1。

4.2安全环保性高

电磁储能设备为常压设备,不存在高压隐患,同时,设备采用水电分离的制造工艺,运行时设备外壳呈零电位,不存在漏洞隐患,运行十分安全;电磁储能系统结构简单,方便简洁,无危废气体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环保政策。

4.3故障低不积垢

电磁储能设备的主机副边外壳上的线圈与外壳之间形成磁化通道,水流通过此通道在加热的同时水质也被磁化,磁化后的水质不易在电磁储能加热设备腔体内结垢,首先设备发热效率不会衰减,其次不会因为过热损坏设备,可保障设备长期保持稳定运行。

4.4使用寿命较长

电磁感应加热设备本身参照变压器国标(GB标准)使用寿命标准设计,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在众多成功案例中,有着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易维修、无故障的特点。

4.5节支效果较好

对比其他能耗对,以1m3自来水由18℃加热至58℃的成本消耗(详见表1),电磁感应加热设备不仅在产品效能,系统能效比有着较高的优势,在成本支出方面也有着明显优势,详见图2。

5现场应用情况分析

目前丰台折返区域浴室安装设备为,一台40Kw的正温度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对8m3储水罐进行循环加热,已满足每天100余人的洗浴需求,设备自安装运行9个月以来,未发生任何设备故障,总体运行平稳而且热效率较高,即使在冬季仍能高效运行,较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有着明显的优势,9个月中总计消耗电能3.9万Kwh。根据实际消耗情况,按照该浴室日均需水量6吨计算,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年消耗电量不超过5万Kwh,按照集团公司公布电价标准0.85元计算,成本支出不超过4.3万元;如采用燃油锅炉供热,按每吨水需要消耗燃油6公斤计算,年消耗燃油13.1吨,仅燃油成本支出10.5万元;如采用电热管加热的电锅炉供热,按每吨水需要消耗耗电53Kwh计算,年消耗电能11.6万Kwh,成本支出9.9万元。详见图3。综上计算,电磁感应加热设备成本支出,较燃油锅炉、电热管锅炉可分别减少6.2万元和5.6万元,同比减少达59.1%和56.6%,由此可见电磁加热设备的节支效果非常显著。

6成功案例简介

6.1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通信段

2017年冬季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通信段,入冬之前通过集团公司煤改电技术改造项目,在该段管内30余处安装了正温度电磁加热设备,用于供热、取暖使用。经过一个采暖期的运行,未发生任何故障,按照供暖面积与实际用电计算,各处所一个采暖期每平方米的耗电量一般在30-70Kwh/m2,与供应商给出的标准不大于100Kwh/m2相符合。

6.2张家口市张北地区煤改电项目

2017年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农村地区煤改电项目,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电采暖设备,国内共有8个厂商应标,其中包括正温度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张北县政府环保局,采用标准房屋现场接表计量的验证的方式进行测试,并且提出了每日每平方米耗电不得超过0.8Kwh/m2的苛刻标准,通过测试,此次应标的电热转换设备、高压电极储能砖产品,都应能耗每平方米耗电高达1.5-2Kwh,被县政府拒付设备款并由厂家自己拆除设备,仅正温度电磁加热设备以低于张家口市张北县政府规定的,每日每平方米耗电不得超过0.8Kwh/m2苛刻标准,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张北县政府采购产品。

7成功案例能耗数据对比

我们从北京通信段(数据由北京通信段提供,详见表2)与北京西车务段(数据由北京西车务段提供,详见表3)分别采集电磁感应设备、空气源热泵及电热锅炉,在上述单位沿线部分工作场所一个采暖季(2017-2018年采暖季)的电能消耗情况,进行数据对此。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较空气源热泵及电锅炉,具有明显优势,确实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

8未来投资方向展望

目前丰西区域还有2台燃油锅炉,为南北两职工浴池供热使用;丰台折返有1台燃油锅炉用于部分房屋的冬季供热使用,结合成功案例,通过综合考虑,2019年已向集团公司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拟利用技术改造资金,将现有燃油热水锅炉,全部替换为正温度电磁加热设备,彻底结束燃油锅炉的使用,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设备。改造后,不仅完全决燃油锅炉所存在的环保隐患,实现供热设备0排放的绿色目标,而且可减少年生产用燃油支出,降低成本支出。根据节能部门保守数据统计,替换电磁加热设备后,全段用于上述供热的年总体电能消耗,预计不超过170万Kwh,按照集团公司公布电价标准0.85元计算,用电成本支出不超过144.5万元,相对使用燃油锅炉年支出300吨,成本支出240万元而言,可实现减少生产用燃油300吨,最终可降低成本节支95.5万元,同时设备维护成本也大幅下降,环保监测费用、排污费、排污税也随之大幅下降。总之,正温度电磁加热设备,通过成功案例及丰台折返区域近一年的使用情况,设备不仅运行平稳、无故障,而且有着完全消除环保排放隐患和节支效果明显的特点,是秉承绿色发展原则的首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生存发展,我们将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节能减排、努力降低支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晚秋.实施优化生产确保节能降耗[C].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2]陈荣璋,宋彦伟.依靠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实现全面节能降耗[C].2010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2010

[3]刘珍祥,马龙宝.节能减排科学发展[C].重点行业COD减排实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4]谷志红.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绿色电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4

本文从移动通信基站的节能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三种不同技术:载频智能关断、不连续发射DTX以及DPS时隙智能关断;结合用户体验及通信设备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移动通信基站节能技术,以实现更低能源消耗,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智能节电;载频功耗;DPS时隙

1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移动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亿,为了更好地服务移动通信用户,创造更高级的用户体验,通信基站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至2015年6月我国移动基站数量已经超过了320万。从基站功耗统计数据来看,已经达到了330亿KWh。近几年,我国对研究移动通信基站上的节能技术上有很大的投入,各大运营商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并开发了一批符合自身特点的节能方案。从效果上来看,都能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达到相应的目的,但是对这种大投入的研究节能技术并非十分乐观,相比较下采用智能节电技术来降低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更为切合实际,更具有研究前景。

2基本原理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数量逐年增加,其耗电量也在持续攀升,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在整个通信网络中占比是最大的,达到53%以上。因此,对降低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降低移动基站耗能最为关键的部分是解决基站处于空闲状态时的耗能,因为基站处于空闲状态时,全部设备不需要处于一个满负荷的状态,并且可以让其在保证用户最优体验的前提下,关闭空闲状态的频段,从而降低功耗。在基站功耗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优通信,当用户量增大或者是话务通信增多时,基站能够快速激活已经关闭的基站频段,实现满载通信,及时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移动通信基站的功耗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个是机柜功耗,另一个是载频功耗。总的来说就是利用智能软件对基站设备进行调控,根据网络负荷量来调节基站的载频功耗,从而实现整个基站的智能化操作和管理。

3载频智能关断技术

载频智能关断技术与其它的节能手段相比,能够通过最小的花费实现最大能量节省,从技术手段上来看,不仅具有简洁的实现降低功耗的作用,还在技术投入上花费比较小。从我国现有的基站数量来说,因为已经达到了很大的规模,要从载频智能关断上实现降低能耗的作用是一种最为便捷和可行的方式,而且能够实现能耗降低和保证通信质量的双赢,最大限度的节省开发研究花费[1]。载频智能关断技术的具体实现:在移动通信基站的空闲信道达到设置的最低值时,维持一定时间后,将空闲信道的频道切断,从而实现能耗降低。但是在切断频道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以下五点:切断信道的数量大于两个;必须是切断TCH载频,而不是BCCH载频;所有的待切断的频段必须是处于空闲状态;必须设置待切断频段的数量;必须设置待切断频段的空闲时间。要评估一个载频是否要切断,主要是通过空闲的TCH信道数量来控制,所以系统需要采取多重评估手段,来保障切断的准确性,防止误差操作。设置系统对空闲的TCH信道每隔10秒扫描一次[2],然后对相应的数据采取判断;如果空闲的TCH信道数量达到了预设的最低值,系统计时时间加一,如果没有达到就减去二,如果计时器达到了预设时间值,就将信道切断。

4DPS时隙智能关断技术

载频功效模块能耗由静态能耗和动态能耗两部分组成。在控制功放时,可以对每一个载频中的功放实现静态和动态分别控制。采用DPS时隙智能关断技术,如果一个载频内没有通话业务,就将这个载频内的静态和动态功放关闭。如果系统判断TRX在下行方向上的某一个时段内没有通话业务,就把这个功效模块关闭,从而实现降低功耗的目的。该模块在空闲状态时耗能比较大,而且耗能比例也较大,所以将其处于空闲状态下的下行功放关闭,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通信移动基站设备的耗能。并且,采用DPS时隙智能关断技术,系统在关闭后发现有业务时能够快速自我启动,实现对通信无影响开启和关闭,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体验[3]。

5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技术

功率控制就是在保障实际通话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基站与手机的发射功率,从而实现功耗上的降低,不仅能进一步减少整个系统网络的干扰,而且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DTX不连续发射是目前的主流功率控制技术中的一种,它是实现降低基站功耗的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基站在没有语音通话服务的情况下就切断信号的连续发送,从而降低系统功耗。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上行和下行链路上都可以对功耗进行控制,并且可以实现对每个移动终端的独立控制。不连续发射功率控制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上行控制能够减少移动台的电量消耗,降低系统的干扰,下行控制能够减少基站的电量消耗,节省运营成本。该技术推荐在话务量大的地区或者是在干扰性强的区域使用。

6结语

移动通信基站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化工作,其影响范围广,牵扯的行业多,需通过多部门合作,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研究提出切实可行并能全面推广的技术方案。现如今虽然已有投入使用的节能方案,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来看,节能减排最大化的网络价值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们需全面结合当前通信工程建设情况及设备发展趋势,不断优化通信基站节能手段,为通信行业的绿色和谐发展做出更大努力。

作者:余丹娟 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

参考文献:

[1]高金波.节能新技术在通信基站领域内的应用研究[C].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2011.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5

通过阐述农业机械中的几种新的技术手段,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液压技术等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对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机械;技术手段;应用;发展前景

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需要基础的支持,农业就是我国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很多高新技术也被运用到农业的机械设备中,使农机设备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在农业的生产中使用高新技术还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农机相关机械的正常运作。

1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分析

1.1计算机技术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一技术最早被运用在农业机械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运用的是计算机技术中的视觉技术,利用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对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进行分级别检查。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以图像处理为基准,随着图像处理以及视觉模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检查农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用来对农产品进行播种、收割。虽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但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必将会改变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2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为农业的生产提供高精度的监控,而且还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然后根据定位系统来进行田间作业。

1.3液压技术

液压技术主要依靠的是微电子技术和工业传感技术,在数据的采集上,运用液压技术主要完成的是能量的转换和匹配,其目的是为了让农业机械的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机械设备的相关系统特征可以得到完善,让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能够得到提升,这也很好地符合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要求。而大部分的农业机械都是采用内燃机作为原动力,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工作负荷,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电液控制手段来完成负载与原动力之间的匹配情况,尽可能地减少功率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

1.4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端技术不仅在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中被运用,在农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有成果的就是美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激光拖拉机、机械的内部导航装置,等等,这些装置可以对拖拉机的运行方向及所处位置进行实时的测定,在了解地区土地信息之后,再制定合理的土地种植方案、农药及种子的数量,等等。

2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上,已经开始运用机电智能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使得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科技含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2.2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只有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才能够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如回收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普及无害化的处理设备,运用无害化技术来处理废水可以有效地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大力发展节能型动力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2.3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水平

要想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要从规范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全面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在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农业产品的整体造型和外观,农机设备的耐久性也要经得起考验。选用与农机设备相配套的发电机及元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在农业机械设备完成安装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试运行,只有保证了设备各项指标都正常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的投入使用,这也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前提。

2.4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做好农业机械的培训工作。国家还要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作为农具购置补贴的关键,普及农业机械知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2.5确保农业机械技术的安全生产关注安全监督管理及装备的创建工作,加大农业机械的安全投入,以便更好地满足农业机械工作安全监督管理的需求。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农业机械的安全检验工作纳入到各级县市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正在逐渐地被运用到农业的机械设备中,这些机械设备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也必定是智能化的,所以要求操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全面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农业机械的智能化。

作者:徐家亮 刘晓鹏 单位: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参考文献:

[1]陶乐然.长春星宇小区新技术应用[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2]刘蒙之.传播新技术与国家发展———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察[C]//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3]张仁江,田莉.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动因、路径及障碍分析———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1.

[4]胡札进,姚尚斌,徐七三“.双低”储藏与四项储粮新技术的综合应用[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5]柳旭.浅析电视空间新技术对审美体验的影响[C]//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2010.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6

针对当前地方性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不足进行反思,该文从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明确分析了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的探索经验,提出了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逐一分析了该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重要环节及其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法,为创立“联动式”通信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尝试。实践表明,该方案可切实满足通信运营企业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通信工程;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电信运营

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必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以该基地为依托开展内容丰富的工程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压缩本科毕业生适应通信运营企业的时间,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2]。结合近3年的实践教学经历,对构建基于项目驱动型的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效尝试。教学实践效果表明,该体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锻炼,在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构建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为主线,分析了当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通信运营企业实际需求为中心,提出了一种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新构建模式。

1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

通信工程学科知识覆盖面广,汇集了当今诸多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这一学科不仅与电子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在计算机科学及网络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方面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接近生产实际的要求。该专业从理论课程到实践教学,每一环节都能够体现其鲜明的工程专业特色[3-4]。要求学校所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然而,受到资金不足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学校难以快速地把产业最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汇集通信工程最新技术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而目前多数地方院校的相关实验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一些分散、相对孤立的实验箱,这种教学活动侧重于通信信号的处理分析,难以从通信网综合层面向学生传授通信网络结构、工程应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工程训练,难以形成适应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

1.1考评机制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大背景下,教师职称的评价体制还缺乏突出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考核指标。评价机制的导向性政策倾向造成了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严重投入不足,进而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果能从职称评定的考核机制上切入改革,将实践教学与教师职称挂钩,必将能引导教师重新重视实践教学,从而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创新方法和机制。企业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职业技能中心和高校本科工程研究中心越来越重视,足以表明实践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只有妥善协调考评机制与行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一定能为通信工程实践教育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

1.2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够协调

由于高校受自身基础条件不同和经费的限制,再加上新技术、新设备在通信工程中不断涌现,使得实践教学条件与实际工程环境的对比差异很大。目前多数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课设置方式较单一,只有部分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缺乏面向企业需求的实践环境。部分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部分高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严重脱节,单纯从实践技术能力来比较,部分地方院校所培养学生甚至还不如职业学院培训出来的与业技术人才。从人才需求分析,多数通信运营企业更加青睐有大型通信设备的实践操作经验的毕业生,而目前主要通过学生进入企业后的新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来丰富其经验,这就使得毕业生与熟练员工之间有一道明显的“鸿沟”[5]。突破这一道“鸿沟”就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从地方院校解决通信工程教学环节中的专业技能培养问题出发,提出了通过“校企结合、项目驱动”方式构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通过“校企共建”缩小产、学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在教学环节引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构建项目驱动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驱动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多个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实践项目实施全过程[6]。依据通信工程专业特色,笔者认为要构建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参与,合作建设一个真正面向企业需求的通信工程实践基地;其次,需要专业教师与企业专业工程师的协作分工,规划出适应企业发展、符合通信技术演进方向的实践项目内容;最后,需要学生与实践项目指导师的互动参与开展实践教学,并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评估机制,以形成对实践技能培养的正确引导。

2.1构建面向企业需求的工程实践基地

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在原有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基础上引入更多的通信企业一线运营设备,完成相关实验设备的硬件更新;其次要充分结合通信工程学科发展特点,在实践教学环节注重通信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适应能力[7-8];最后,要强化学校与一线企业的联系,引入企业级的人才培训软环境,使得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通信技术并很好地掌握这些新技术[9]。要完成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可能使多数地方性院校畏而却步。为破解这一难题,温州大学联合当地的主流通信运营企业———温州电信展开全方位合作。以温州大学主建,辅之以温州电信公司向学校赠送VOIP语音交换设备、数据通信及接入网传输系统(包括通信技术实训设备以及必要的辅助材料、工具等)。通过前期的合作建设,网络具备了如图1所示的规模。该实践基地不仅可为课内实验实践教学服务,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还能够以开放实验项目等形式为学生课外实践教学提供平台,促进学生相关实践技能特别是关于广域网、接入网设计、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接轨实际工作岗位,满足通信行业岗位需求。以该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聘请浙江移动、温州电信、浙江华信设计院等通信产业相关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为校外专家指导师,定期开展网络与通信工程方面的专题报告,对于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增进学生对本专业技能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2规划面向企业需求的实践内容

上述工程实践创新基地为通信工程教学过程提供了实物硬件基础。如果说实物硬件条件是建设项目驱动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那么规划出合理的通信工程实践内容则是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10]。为完善这一核心内容的建设,需要联合通信产业链上设备制造、网络运营与综合应用3个环节的技术工程师对学校教育中工程实践的体验,充分考虑通信网络结构特点及学校对行业需求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行业“云、管、端”的整体产业发展角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11-12]。通信工程实践内容设计过程中通过在接入层、传输层、交换层、业务层等网络结构中各个模块的灵活组合、分批分步建设、平台互联互通性制定等建设方式,可实现在校园网环境下模拟完整的电信运营商环境,实现商业运营环境中各项业务需求的在校实践的教学目标。

2.2.1综合接入层

以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ADSL/LAN宽带接入相关实践为主要设计内容,同时涵盖了最新接入网技术发展的XPON光接入相关实践内容,并把已成为通信行业发展热点的3G无线通信接入实践内容作为重要补充。

2.2.2传输网络层

以行业大规模部署的SDH光传输技术相关的实践内容和解决大量数据回传的PTN分组传输技术方案为主,同时包括了为解决核心层、骨干层的智能业务部署为目标的ASON光传输实践内容。

2.2.3交换网络层

以传统交换技术的程控交换和NGN软交换实践内容为主,同时兼顾基于IP语音交换解决方案的VOIP实践内容。

2.2.4业务应用层

以部署各种业务的电信业务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实践项目,涵盖了能反映最新行业发展动向的物联网实验实践项目、4G手机终端开发实验实践项目,同时也部分包括了对无线网络进行综合测试分析的网络规划网络优化实践项目。上述4个层面可形成面向通信工程及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架构。这4个层面相互依赖,互为补充,每个层面的实践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对于学生全面掌握通信工程相关技术有实际价值。经过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信运营企业技术工程师及学校专业教师的精心规划,我们设定了语音交换、数据通信与宽带接入、光传输技术3个大的实践项目组,每个项目组下又涵盖了认知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及创新设计性实验4种不同难易程度的若干个小项目,形成了不同难易程度互补的实践操作内容,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通信工程技能有很强的实战锻炼效果。通过上述项目的实践锻炼,学生对于一般的通信运营企业传输网络管理技能岗位有了深入的了解,可以直接胜任该岗位的一般性日常事务的处理。通过这类实践内容的锻炼,对于培养符合通信运营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丰富了实践内容的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提供完整的通信工整网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在此环境下认识整网的运行环境,并且可以进行各种设备调试、业务模拟、故障分析、课题设计等,实现各平台环境下的业务需求,达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为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基础,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就业率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3开展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活动

项目驱动型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可追溯到16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的建筑和工程运动,在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中得到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技能教学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教法体系[6]。在项目驱动型教学主线基础上,可以围绕所设定实验实践项目开展教学。首先,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实践指导,以学生认识实验现象为导向,对相应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感性了解,形成学习知识内容前的思维准备;然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点与实践操作要领的讲解与教学,通过学习与认知过程形成对知识点的理性认识;最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回到实践项目,这时学生已经能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地应用于实验操作过程,实现从理性回到感性的认知升华。要完成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合理设置实践项目,介入实验项目要体现出吸引力,又能衬托出相关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实验项目的总结是个画龙点睛的过程,需要在工程实践内容的软条件支持下,构建以项目为载体、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决定这一教学方法的现实可操作性。为了能更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教育环节,丰富学生实操技能,我们将教学环节的最后一站部署在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上。先后与市气象局、城投集团、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以专业见习或毕业实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中聘请有丰富工程经验及特长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学生做讲座、指导实践环节,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这些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先进的仪器仪表带进校园,讲解仪表原理、使用并演示,由于这些仪表价格昂贵,学校实验室受资金的限制无法配备,而在实际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过这种形式很好地弥补了学校仪器仪表的不足。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和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职业素质的训练,增进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感受,增强了工程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3实践效果分析

经过上述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并在我校通信专业尝试推广,为有兴趣的通信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面向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条件,帮助其在轻松和谐的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3年的摸索,结合我校率先开展的“卓越计划”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了“联动式”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下,项目驱动型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突出表现在:所搭建的实践平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以通信企业工程应用为背景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设计的实践环节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促进了以创新为先导的工程意识的培育;所规划的实践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宽了学生通信工程的知识面;实践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相互学习能力,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的工程素质培养。通过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实践项目的运作,学生适应通信工程类企业的实践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缩小了高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开展“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已逐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3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提高,即使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近3年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仍能保持一个稳中略升的势态。根据麦可思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调查结果,近3年通信工程在全校各专业排名中能够一直稳定保持占据前3位的优势。第三方调查的客观数据表明,在地方性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开展基于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的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是能够取得实质效果的。

4结束语

构建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上述3个环节。校企共建工程实践基地是物质基础,实践项目内容是核心,项目驱动开展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活动是载体,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实践教学有机体。通过项目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通信工程实践操作各个环节的要领,构建统一的工程实践技能认知体系,对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体系理顺了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层次关系,突出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诸多要素,这对于建设地方特色的工程专业学科体系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李昌 万毅 阮秀凯 单位: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夫,孙涛,谢蓉,等.工科院校生产实习工作的问题及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79-182.

[2]李志辉,张国栋,李婷,等.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69-170.

[3]石桂名,刘畅,赵树源.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91.

[4]陈建军,韩庆文,蒋阳.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4):110-113.

[5]郑玉甫,蒋占军,杨桂芹,等.通信工程专业”三维一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9,20(12):84-86.

[6]罗运虎,邢丽冬,王勤.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14-15.

[7]李加旺,黄依珍.构建具有创新教育的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装备制造技术,2011(3):198-200.

[8]郭爱煌,宋春林.面向未来的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4:8-11.

[9]张科,马立香,雷维礼,等.《接入网技术》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实验与实践教学研讨会,2011(S1):227-229.

[10]郭爱煌,胡宗福,宋春林等.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大连: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2:20-22.

[11]张燕,董昕.通信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C]//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253-256.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年会于2006年11月18至19日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主办,由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承办。来自各高校及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的30余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1篇。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李超德主持会议,苏州大学白伦副校长致开幕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廖军扼要汇报了该院的发展情况。与会代表在霏霏细雨中,兴致浓厚地考察了吴中区光福镇太湖村、山墩村和太湖度假旅游区舟山村的手工艺。从大会交流情况来看,学者们围绕年会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宽视野的深入探讨,大家秉承关心民间、关注社会的精神和学术传统,各抒己见,表现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高度重视和人文自觉。会议涉及的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评述如下: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内刚刚起步,迫切需要人们对此进行理性思考,探寻符合中国实情的客观规律,深化认识和实践,避免盲目、机械、片面和功利。与会学者主动站在学术前沿,结合现实,从各个角度讨论了这一新课题。   张道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议》为题,阐发了独特见解。他认为,非物质文化是相对物质文化而言的,就非物质文化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内容,而在对“非物质”性的理解。在传统观念中,像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可称作精神的和非物质的,但工艺美术和传统手工艺所表现的东西,却是以“物质”为主的。这是由于所有的艺术表现必有一个“载体”,这载体就是物质。艺术依托物质世界而成立,物质的繁杂决定了艺术的多样。那么,为何艺术在人们观念中又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呢?张先生认为:这里没有绝对的界限和标准,主要看艺术的倾向和人们的习惯,就像“日出日落”、“天圆地方”一样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太阳并非从东方升起,地球也不是方的。由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故统称为“精神的艺术”。至于实用性的艺术(主要是工艺美术),它的物质特点显露得比较明显,人们也没有将其视为纯然的“物质文化”,一般只称其为“工艺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由此再看“非物质文化”,其倾向便易理解了。其中,技艺的特点最为明显,它是一种工艺加工手段,即所谓“心灵手巧”。一方面,只有做出了成品才能显示出“巧”来;另一方面,它又是长期磨练出来的形成历史的传统。过去的师徒制传承,为了维护其传统,有些家族式的“绝技”和“秘方”不得外传,虽有其历史局限性,却也充分说明了“非物质遗产”的性质。   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总工艺师朱培初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由来、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意义,综合报告了近年来了解到的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情况,指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传统文化特别关注,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他特别强调中国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在《文化白皮书》中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工艺所持的新理念。书中指出:一种文化如果只是依赖先人的遗产自豪,是不对的,因为文化不仅是固(原)有的部分而已,它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文化。要使文化的内涵不只是固守在传统文物和古代经典的范围,就必须使文化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性的形态,让它充满生机,有转换或转型的可能。要不断有新的质素参与进来,也要不断吸纳、消融和转化这些成分,最后自我融汇成崭新的形态。所以,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可以继续兴起的新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进,对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而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特别是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备受学者重视。清华大学的王连海发表见解说,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积极意义很明显,首先引起了业外人士的关注,促进和提升了全民全社会对传统工艺美术及传统民间文化的再认识,发挥的宣传作用不可低估;其次,促进了理论界思维的活跃,引发了专业人士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新思考;其三,对开发保护具体品种确实起了作用,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负面影响较突出的是在理论界引起了混乱,至今尚未消除;再者,概念的引进还导致了地方或地区间相互攀比、恶性造假的现象;五是对各地民间美术的破坏相当严重,有的品种被列入名录后反而毁了,形成了摧毁性破坏。西安美术学院的赵农分析了《辛巳年》生肖邮票引发的侵权诉讼民事案,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中民间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他指出:社会在界定民间艺术品“原创”或“复制”问题上,在保护民间艺人权利的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与民间艺术品多被确定为“非个人的、连续的、缓慢的创作活动过程的产物”[1],作者是“创作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群体”[2]有关。概念的不确定,导致了法律保护的模糊和民间艺人权益保护的被动。他进一步指出:对民间艺人权利的有形和无形的侵害剥夺,已非常严重。如一些领导和专职人员利用职务权力将民间艺术品变成私人的收藏;主流艺术家在采风过程中的非法律行为;民间艺人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粗放式经营等。他认为,对人文学者的关怀,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生态的关怀,这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方式。现阶段,大量民间手艺人的生活仅处于温饱水平,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通过手艺致富,而出台相关的法律是根本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徐思民讲述了近几年考察齐鲁民间艺术的概况。他发现:在民间艺术的采访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假调查和卖弄、糊弄的问题。他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表示担忧,认为靠近城市或地处城内和发达地区的一些民间艺术,通过市场经济运作尚能发展起来,延续下去,但许多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则是传不过来也承不下去。他以山东地区剪纸、泥玩具、旋木玩具、面塑为例,说明民间艺术不是萎缩,而是消失了,这是因为艺人生活艰难,民间艺术作品生存艰难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事实。   #p#分页标题#e# 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湖南商学院的李立芳,以湘绣申遗为例,强调在进行申报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必须首先廓清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比较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把握自身的文化形态,才能有助于在今后的发展中守住自身的文化优势。   二、有关传统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传统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工艺美术理论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但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首先得加深对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使认知有一个深厚的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尚刚全面考察了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扼要而客观地陈述其整体发展脉络,体现了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观察视角和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方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朱孝岳,则对中国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中国工艺美学思想有四大特点“以界他国而自立于大地”。一是礼乐相济,礼、乐二者统一在产品的设计、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既不畏艰难又随遇而安的特有性格;二是线的舞蹈,中国工艺美术设计讲究线的动态、味道,以线表现气韵,将生活中的变化、情感的起伏化为线乃是了不起的加工;三是中和之美,追求含蓄,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四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天性与人力的巧妙结合。   目前,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工艺美术将面临怎样的态势?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的李砚祖通过实际调研,对现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遭遇到的三大矛盾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思考。他首先回顾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历程,对建国以来的工艺美术发展作了分期,在归纳了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产业、就业、市场和文化价值后,提出了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存在的三大主要矛盾:其一,经济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矛盾。工艺美术的经济性和文化性,使其常游走于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间,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两者矛盾。因此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还可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工作出发,加以不同处理。其二,技术更新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工艺美术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它从材料到产品均有显见的物质内容和形态,而工艺技术、方式方法、过程,乃至设计创意、作品功能都是非物质的。社会的变迁,使工艺美术业在技术层面上遭遇到机械工艺取代传统手工技艺、一些传统工艺失传或消亡的问题,形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艺保护,应有传统的和手工的两种限定。若不注重对手工性的保护,最终将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的消亡。其三,文化变迁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的矛盾。工艺美术的传承是内在文化的传承,要求其不变,而文化的总体趋势则是变,这就带来了矛盾。现代社会,工艺美术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创新要求,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这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最后,针对工艺美术技艺失传、后继无人和传统技艺、工艺美术大师保护不力等现状,他呼吁:要从国家层面上关注和解决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对传统技艺和大师予以保护,要真正从组织上、制度上、人员安排及资金等方面落实到位,应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下,制定更为细化的具体到保护品种、技艺的方案和规划。苏州大学的诸葛铠结合纷繁的实际情况,在题为“适者生存:工艺美术的蜕变和再生”的发言中对李砚祖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他指出:中国手工艺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但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他认为,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是手工艺在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脱离的产品、“推陈出新”中的误区必然导致现代工艺美术的蜕变;而再生之路则可通过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等途径实现脱胎换骨。   此外,还有学者撰文,通过个案对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进行探讨。苏州工艺美术学会的冷坚,以苏州戏衣业为例,探究其发展及缘由。苏州戏衣业因昆曲而兴,它成型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在全国同行中占首位,行业中心地位始终未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影视业的兴盛,苏州又成为全国影视服饰的主要生产基地。仅改制后的苏州剧装戏具厂,剧装戏具的产销量就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来自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的吴元新,书面报告了近30年来对蓝印花布艺术的调查、实践经历和对其现状的认识。他说,蓝印花布已伴随江浙百姓走过了近500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始,蓝印花布在沉寂后借助外销而求得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对蓝印花布进行了挖掘、研究、收集,开发设计了一系列新品。但近年来,蓝印花布却因缺少销售渠道而陷于困境,为此,他呼吁积极抢救蓝印花布艺术。   三、有关工艺美术教育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问题   艺术可以解救人类精神生活的危机,为此,工艺美术教育问题同样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湖北美术学院的张昕从文化自觉高度,就高等教育改革中应如何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强化对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在人文学科中开设人类文化遗产课程,建立文化遗产与知识体系的联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山东艺术学院的许大海重新审视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阐明了建立艺术设计比较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比较视野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观点。苏州职业大学的濮安国,作为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介绍了该所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对在高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作了有益探索。   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的出新,对于跳出旧框框,促使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张朋川,引用最新材料,从湖南宁乡铜器群发掘谈起,以商代青铜虎卣为个案,对青铜艺术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青铜器纹样的组合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地域性,不是任意的。而考古的类型学方法却将器型与花纹分开研究,我国的工艺美术史沿着考古思路来编青铜艺术,造成了青铜艺术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此外,中原是最早拥有青铜容器的,该地方恰恰不产铜。而湖南宁乡却出土了300多件铜器,其成分与中原的不同,并发现了古矿。这是否意味着到了商代晚期,作为一个方国会不会生产铜器呢?他独到的分析、介绍和由点而及纵横,再行融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研究方法上多加探索,由此提高整体研究水平无疑是很好的启迪。#p#分页标题#e#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连海以南宋画家李嵩《货郎图》中的玩具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风筝、泥人和不倒翁、扑扑噔、拨浪鼓、风车、鸟笼等六类玩具之样式、形态、材料、工艺、功能、用途、发展历史进行了解析,图文互证,体现了工艺美术史研究的一种深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尚刚,以“一幅巨作,几点猜测—关于大都会博物馆藏元代刻丝大威德曼荼罗”为题,对作品完成时间、开机时间、御容织于哪里、出自哪个作坊、性质作了详细考定,将原本是一篇文章的一个注充实成了一篇新论文。态度科学严谨,重视材料的搜索考辨,细密求证,精深而有新解,对工艺美术史的治学有积极影响。   在涉及到对民艺的田野调查方法时,张道一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去,我们研究时,多注意于艺术的外在形式,对于制作艺人及其技艺和艺术思想挖掘不够。今后,一定要关心它的制作者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关心做的方法和技巧。护树要护根,保标要保本。徐思民则提出,民间艺术很丰富,有些在文献资料中很难查到,但艺人却能自圆其说,有头有尾。搞民艺调查,就是要把民间艺人的境界、味道记录到位,而不是带着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走马观花,那样是无法把握民间艺术本质和真谛的。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的袁宣萍,以撰写《浙江丝绸文化史》的体会,提出在工艺美术调查中当注重行业神崇拜、与行业相关的神话与传说、行业生产与生活习俗、古老的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四、特点、展望和发展方向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李超德在会议结束时说,这次年会是一次高端会议,既有老一辈理论家,也有国内中青年一代的专家,机会难得,受益匪浅。会议讨论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产业政策、宏观理论,下到具体的一件作品,既有宏观思考,也有考据派的论述,是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他指出,本次年会还是一次新的开端,大家集中起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问题,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把民族精神留住,把民族脊梁留住,把民族传统留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张夫也在会议闭幕之际发言,他认为本届年会开得非常成功。不仅来了不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说明他们十分关注会议主题,还出现了很多年轻的新面孔,证明大家对热门话题非常关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部主任卢莹的发言反映出她对工艺美术的未来充满信心。她为专家学者都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而感动。她觉得特别可喜的是,原先大家都以为工艺美术技艺留下了,但文化失去了,工艺美术艺人很无助。现在有这么多人都来研究工艺美术的发展,工艺美术将拥有更好的前景。   综观本届年会,学术前沿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达到了举办者的预期目标。年会主题促使与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美术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而新情况的出现,新问题的提出,新视野的拓展,新方法的运用,使得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都有所深化,今后的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深入: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如何强调理性,坚持人本原则和人文立场已成为重大课题。怎样尊重民众的权益,实现理性保护和完整的人文关怀,避免因保护而牺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避免将文化保护变为文化践踏或生态破坏将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与之相关的保护中的共性与特性研究,如何因地制宜地运作,张扬文化个性,体现文化遗产价值也将得到深入的探讨。   2.新时期,传统工艺美术原生态的衰落和蜕变形态的衍生两种基本态势仍将持续下去。如何在蜕变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形态活的精神,怎样以传统形式承载新的内容,怎样正确处理原生态与蜕变形态、手工技艺与机械生产、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变异等一系列矛盾,使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生活,怎样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观照传统工艺美术,都将成为探索热点。   3.理论研究方法上,加强寻因寻根意识,提倡多元方法的碰撞与互补,使研究成果富有个性也是一个动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张夫也在年会上号召大家,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形态,对它的保护抢救研究非常重要,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存亡问题。此事迫在眉睫,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们不做谁来做?我们肩头的责任重大。希望我们以此召唤为动力,辛勤耕耘,并期待下届年会结出更加丰厚的学术成果。

公司年会方案范文8

关键词:智能照明;控制;铁路;站房

1引言

现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中应用,解决铁路站房照明管理部分问题,对于提高铁路站房节能系统绿色设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进而,在绿色节能与安全管理等多个层面为铁路站房照明系统的使用夯实基础。

2基于智能照明系统在铁路站房中有效应用的意义

2.1控制照明系统维护、管理成本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由智能控制终端、数据处理端及照明设备端三个部分组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基于环境亮度、人流量及照明空间大小等,自动控制照明系统开关与照明系统亮度,有效缓解长时间照明产生电力资源浪费及设备过度老化问题。尤其在铁路站房的照明系统智能管理方面,能更好结合站房内照明需求调整照明方案,极大提高照明系统操作、管理便捷性,从而,在保持照明设备良好使用状态的同时,合理控制铁路站房中照明系统应用成本,降低人工介入与电力资源损耗产生额外成本支出。正因如此,智能照明系统在铁路站房中广泛运用,切实弥补系统维护与管理两个方面不足,通过远程控制及互联网控制,亦可实现对照明系统应用方案调整,加强铁路站房照明系统使用效率及使用有效性。

2.2提升铁路照明系统节能环保水平

智能照明系统的运用进一步简化电路结构,通过智能终端统一控制,即可实现对照明系统有效管理,促使外部电路开关与外接线路数量有所减少,降低对照明系统基础材料的运用,满足材料节能的基本需求。另外,由于铁路站房应用规划需要符合消防安全的基本需求,因此,智能照明系统在铁路站房中的运用,需要在设计环节控制材料选择,材料的选用要符合节能、环保及消防安全等基本要求,保证智能照明系统实用性及可靠性。进而,使其从另一层面更好提升智能照明系统节能效果。除此之外,在智能照明系统控制端的设计方面,铁路站房各个区域照明需求有所不同,使智能照明系统在铁路站房中的运用要结合各区域照明要求做好多元化设计规划,以此,控制照明系统照明时间、照明强度,使铁路智能照明系统的运用能有针对性进行优化,提升铁路站房照明系统节能环保水平。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中应用特点

3.1复杂性

铁路站房对照明系统使用环境具有严格要求,不同环境下照明系统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因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中运用,必须要能应对复杂的使用环境,保证在站房内部各个区域,均能实现照明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有效运用。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在站台中的运用,需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第一,是站台区域采光设计及空间布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要根据光线强度、空间感光效果等,调整各个时段的光照强度。第二,是站台照明系统安全设计问题。部分铁路站房的设计采用半开放式布局,促使照明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具备抗寒、耐腐蚀等基本特点,保证在多种情况下照明系统仍然能安全、正常使用。而对于半封闭式的铁路站房站台,则要根据列车进站、出站次序,按标准调整照明系统照明方向与照明强度,使照明系统能有效发挥警示、提示等相关作用,以便更好满足铁路站房使用需求。

3.2多功能

铁路站房作为重要交通服务站,不仅承载交通服务功能,同时也需要做好对交通服务的管理工作。所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中运用,需要具备多功能特点,按照不同的使用需求调整照明功能。铁路站房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照明系统的环境光线交互功能,为更好给予服务提示,部分铁路站房在站台、候车大厅等区域采取不同颜色光线设计,对各个区域进行区分,按照各个地区的使用功能选择照明系统光照强度、颜色。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使用功能的改变,做好对各个地区照明方案的调整。其次,是开关自动控制功能。不同时段铁路站房客流量存在较大差异,照明系统需要根据不同时段室内光照强度及人流量做好照明强度调整,尽可能在保证照明系统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人流量较低及室内光照强度较高区域光照密度,一方面,实现智能光照系统自动化节能处理,另一方面,亦可提高铁路站房照明资源调用合理性。最后,是故障分析、数据监控与远程控制功能。由于铁路站房室内环境需要做好实时动态调整,基于远程控制技术及数据监控技术做好手动控制功能优化至关重要。此外,由于部分铁路站房照明系统使用强度相对较高,智能照明系统能基于智能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做好对故障问题自主排查与预警,提高铁路站房对照明系统故障处理效率,提高铁路照明系统使用效率及使用稳定性。

3.3可靠性

铁路站房担负交通管理责任,基础人流量相对较大,保证照明系统安全可靠至关重要。早期阶段,由于软件技术应用水平相对有限,铁路站房对智能照明系统运用,存在系统超负载运行、程序管理混乱及系统功能缺失等诸多问题。随着近年来软件技术发展水平的逐年提升,铁路站房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运用逐渐采取多系统、多设备同时运转方式。既不同照明区域及水利水电建设照明服务对象,所选择照明系统方案不同,各个区域设有独立照明系统运行服务终端,一旦某一终端系统产生故障问题,其余智能终端管理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用,这一方式虽然增加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成本,但却提高照明系统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避免智能照明系统大规模瘫痪问题。与此同时,铁路站房软件系统维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铁路站房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运用提供有利保证,促使铁路站房的照明系统使用安全大幅提高。

4铁路站房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需求及方法

4.1站房通道

铁路站房通道区域照明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列车进站与出站区间通道使用情况,对于人流量相对较大车次,可以适当提高该阶段照明强度及照明时间,反之,针对人流量相对较少车次,则可相对应的减少站房通道照明光照强度。一旦车站站台处于空置状态时,站房通道照明密度,则需要根据通道空间设计感光强度做好调整,通过传感器设备与中央空置设备网络信号传输,进行站房通道照明系统控制与管理。换言之,站房通道区域照明系统的使用,在不同时段、不同车次存在较大差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结合各个时段、车次不同使用需求,做好对照明控制的动态调整,采用系统自动调整及人工调整干预两种方式,做好对站房通道照明系统控制,使通道内光照强度及光照效果能始终保持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效果。

4.2候车大厅

铁路站房候车大厅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为更好保证照明效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应当预设多种可变光效,并基于候车大厅不同区域光照使用需求,在候车大厅墙壁等区域安装实体控制按键,控制按键的设计既可以采用数字实体按键,同时也可采用电子触摸屏幕进行控制,保证候车大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操作便捷性。候车大厅人流量相对较高,对人员的管理较为困难。为此,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要考虑到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在不影响正常照明的前提下,做好多个照明设备并联设计,并要尽可能提高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际负荷,保证紧急情况下照明系统正常使用。另外,由于候车大厅照明系统控制,需要采用自动控制、远程控制、中央控制与手动按键控制等多种方式,对于智能系统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做好控制优先级的优化,避免各个控制系统之间操作冲突与误触问题,提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使用可靠性。

4.3站房站台

铁路站房中站台照明系统设计,直接关乎乘车人员个人安全。对此,站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做好设计规划。第一,是要根据不同时段站台内光线强度的变化做好对照明系统照明效果调整,并要在列车上、下车区域做好重点照明处理,避免因光线不足产生人员跌落等安全问题。第二,要做好对站台照明信息的实时监控,根据站台使用情况及照明情况,及时调整站台光照强度,在照明节能的基础上更好提升照明效果(如图1所示)。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要做好对智能终端系统中软件优化,同时,要将服务器终端与移动设备终端进行连接,基于对网关设备、时钟控制器的接入,实现多端口远程控制操作,保证操作人员能时刻对站台照明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干预,防范管理风险问题的产生。

5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中应用外部支持系统

铁路站房照明系统使用,需要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因此,对于应急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应与日常照明系统采用两套不同照明控制方案,既要确保应急照明系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同时,也要规避应急照明系统智能程序错误风险,在硬件设备管理与软件设备维护两个层面,保证铁路应急照明系统使用有效性,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亦可在应用照明管理方案发挥更好作用。此外,铁路站房对于智能照明系统运用,应做好定期的维护、管理,降低智能控制系统产生系统故障概率,结合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故障预警模块,积极开展故障排查,避免铁路站房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运用产生不必要维修、管理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智能控制系统运行效率及节能有效性。

6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中运用,极大提高铁路站房照明系统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满足对照明系统节能处理基本需求,避免不必要照明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为铁路站房电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蔚,喻辉,孙雁波.铁路客站电力与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点与难点[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1):78~82.

[2]阮玉华,董文厚.智能照明系统在地铁列车客室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9(6):127~129.

[3]韩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铁路站房的应用[A].四川省电气联合年会,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西南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情报网[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