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范例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范文1

学校教育,不同于培训机构。它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单一的技能,简单的操作。这仅仅是一方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传承文明、传递信念、团结合作、文明礼仪等诸方面的神圣职责与义务。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教育来实施。从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开始,到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礼节等,都渗透于德育课堂。再进一步,通过德育课堂的阵地,让学生走进经济,走进法律,从灵魂深处提升道德感、正义感,以智慧、规则、法律为行事准则,提升团队意识。这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必备的素养,不同于简单的劳务付出。这也是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广受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能力的功能

文化基础课,不是一门显性的、能看到直接结果的培训课程。它的作用,深入人的骨髓,摒弃一切功利,提升的是人的综合素养。比如:数学课堂,其功能不仅仅是做一道题,画一个图。数学讲究的是培养出科学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做事风格,优秀的概括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品质。所以说,中职学校一堂好的数学课,是不同于应试教育下那种以分数定输赢的格局的。它可以是一个好的书写格式的培养,字迹工整,语言精练,可以是一道严谨的论证题的复述,反复渗透,甚至背诵,在熟练的叙述中体会叙述的美感,体会逻辑的魅力,体会归纳的艺术。还可以是画一个漂亮的图形,在亲手描绘的过程中感知抽象与现实的碰撞。数学甚至可以是一个趣味游戏,老师们带领学生遨游于神奇而现实的知识领域,做得了游戏,体会了科学。如做一个在圆桌上摆放硬币的游戏,你放一枚,我放一枚,以谁没有地方放谁就输为游戏规则,看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渗透的就是圆的对称性原理。培养的就是思维严谨、科学,摒弃毛躁,杂乱无章,缺乏依据等不好习性。再如用一张纸,对折32次以后(忽略其不能够对折32次),会有多厚?学生是不具备这种猜测能力的。我们讲给他们听,作用就是打开学生狭隘的想象空间,用知识扩充头脑,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开拓学生眼界,使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具备优于他人的正确反应。所以说,当我们占据文化课课堂,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

三、播撒文明的功能

对于学生能否利用好课堂,是否愿意跟着老师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完全取决于如何引领他们。比如语文课,如果我们每节课带给学生的是他们听得懂的、领略到的、充满激情和感动,每一节课都能拨动学生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心动,那么,我们就在他们的心灵里播撒了文明的种子。都说数学是思维体操,语文是心灵体操。通过语文课,让学生心灵富有,提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文明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比如诗歌朗诵,比如美文欣赏,比如经典之作的段落分析。学会欣赏美,我们的学生就离文明进了一大步,这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所以说,文化课程,播撒文明,它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

四、终身发展的功能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注重专业的学习与探索是没错的。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原因。但是有一点,社会快速发展,技术更新,产品换代,我们的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挑战是无处不在的。很可能所学技能需要升级、改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而终身学习的能力恰恰要通过公共基础文化课来训练。正确的理解、准确的判断、活跃的思维、良好的习惯,探索的欲望等等,都是文化课课堂的任务、追求。经过长期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这样一种素养,有助于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五、结语

公共基础课范文2

关键词: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

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创造性运用能力,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人,而不是技术的载体。虽然公共基础课程并不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而设置,但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学生的职业岗位迁移、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一)公共基础课设置情况

除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思政课”、体育和学校评估检查需要的“创新创业”等公共基础课在开设及课时上有保障外,其他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各校或其系部有自主性,并且受到学校相关领导喜好的影响,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没有稳定的课程体系,总体课时有减少的趋势。

(二)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

相对而言,学生普遍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总体不如专业课好。从课堂表现看,有呆若木鸡的,有心驰神外的,有沉迷手机的,有做其他功课的,有昏昏欲睡的……课堂状况频出,认真学习的学生不多。老师往往顾此失彼,被迫“唱独角戏”。

(三)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认识有偏差

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学不学无所谓,学了也无多大帮助,并且理工科专业学生持这种观点的较多,文科专业的学生相对要少得多。一些分管教学的领导也投其所好,在课时紧缺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到的是削减公共基础课课时。

2.某些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老旧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但公共基础课教材征订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有的不考虑一线上课教师的意见或建议,由某些教学领导决断,结果教材不能与时俱进、教师不满意、学生不感兴趣。

3.教学方法老套

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不用或技术含量低,不能起到增加教学直观形象性、有助于疑难解决的功效;教学偏重于单向知识传输,忽视知识灵活运用和人文内涵的挖掘领悟;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却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真正体现出来。

4.公共基础课教师人心不稳

公共基础课教师相对获取培训提升的机会少,在职称评定、学生评课方面处于劣势,教学缺乏成就感,可用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学难出成果,多数教师不愿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表现在教学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缺少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和热情,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二、职业院校开展公共基础课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提升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认识

1.开展公共基础课课程教育

一方面在入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介绍课程时,不能忽视对公共基础课的介绍;另一方面各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课程教学第一节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课程的定位、性质、功用、目标、主要教法或学法、学时、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对该公共基础课的正确认识,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

2.充分利用各类学生活动

各公共课课程组教师与学工科、团委及相关学生社团保持密切的联系,指导学生或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与公共课程相关的活动。如与写作社团联合,开展常用文体写作讲座;指导英语爱好者协会举办“英语角”活动;协助各类体育社团筹办各类竞技比赛;引导读书会、辩论社开展各类经典朗诵、热点论辩,等等。在活动中宣传、在活动中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并受到教益。

(二)规范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1.做到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有政策依据

建议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部有关涉及公共基础课设置的文件精神进行梳理,并结合区域特色,制定出设置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学时或学分要求,以指导职业院校开展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工作。

2.规范带区域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除教育部明文规定必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外,带区域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的设置要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就业单位、社会开展广泛调研,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开设哪些课程,并结合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科学合理安排具体学时或学分,避免将课程设置的自主权演变为随意权。

3.实行各公共基础课课程负责人制

各负责人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制订,并组织本课程组老师在此基础上开展集中讨论,制定出各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标准,以指导老师们的教学工作,避免公共基础课老师信息不通,教学时各行其是。

(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程教学

1.优化教学内容

赋予公共课程组教师对教学内容充分的取舍决断权,课程组老师或者通过集中研讨确定选订教材,或者自编教材,或者在某一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从而改变专业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而教学内容一个样的现象。一方面,针对职业院校学生严重偏科的现状,实行分层教学。如英语、数学课程,将基础较差、没有进一步提升学历要求的学生纳入同一层次进行分班教学;而基础相对较好、希望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学生则分入另一层次的班级开展教学。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不一、考核要求不一。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分通识知识与能力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两大类,进行有针性的教学。以《应用写作》教学为例,通识知识与能力部分,不分专业,都教学通知、函、请示、报告等常用公文和总结、简报等常用事务文体写作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则因专业群的不同需要而选取不同的内容,如建筑类专业选取工程测量与预算报告,营销类专业选取市场调查报告、营销策划方案,文秘类专业选取各类致辞等,做到结合专业,学以致用。

2.改善和丰富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在运用讲授法时注意了解学生,使教学的任务与内容、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活动,适合于学生的年龄与个性特点,适合于他们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精炼讲授内容,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式。比如,讲授时注意留有余地、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导而弗牵,开而弗达”。运用练习法时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加强指导,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和质量。运用谈话法教学时,要讲究民主,允许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有趣味性或挑战性。

(2)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比如在各类致辞、求职信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仿真情景,学习写知识与技能。在通知、请示、简报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或工作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积极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手机终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公平开放、互联互动、智能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组合、线上线下教学系统连贯交互、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下面,以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的求职信知识点教学为例进行阐述。课前:利用职教云平台,学长成功的写作案例《求职信》,让学生感受到应用写作是他们生活中的需要及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和教材有关章节,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大胆设问,将从中获取的写作求职信的必备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在线上互动笔记中进行书面表述。课中:先分组围绕案例开展讨论或辩论,取得对案例的深刻理解,形成与教学目标大体一致的认识,如写作求职信的一般结构,求职信需要写清哪些内容,重点注意或突出的内容是什么,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等。接着各小组代表对本组的倾向性认识与见解在云课堂讨论区进行,供全体师生阅读思考。然后随机抽取学生代表进行集中总结性发言,教师在听取发言后进行集中点评,将有关的见解与认识加以系统化,阐明案例中的关键点;对错误的认识,提供参考性见解,或重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探究。课后:要求学生在云课堂上进行求职信写作练习,优秀习作反复修改后作为典型写作案例上传职教云课程平台,作为学习资源共享。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述法、练习法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且学生有关学习表现情况职教云平台自动记录,教学效果较好。

(四)调整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待遇

在职称评聘、教师培训、教学设施、各类竞赛、课研课改等方面给予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无岐视性对待,以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再平.“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4,(3):46-48.

[2]韩茂源.试论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2010,(23):56-58.

公共基础课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一、引言

作为教学实践之中的重要推动者、组织者,教师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要想真正的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革新,教师必须要关注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导之下主动接受学校提供的深造和培训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实现有效教学。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校教育主要以培养综合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因此在落实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尤为关键,学校管理者需要立足于教师教学能力、师资力量提升的核心要求,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的引导之下,加强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在开展不同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学校以及老师需要将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的认知工作相联系,明确后期工作部署的相关要求,其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个体层面以及集体层面的实质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的实现两大层面的共同发展并达成共识,才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技能型教师培养被忽略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以以培养中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和教学目的,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院校的实际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极少有学校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关注技能型教师的培养。其中高素质技能型教师对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落实人才培养策略有着关键的作用,这一部分老师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还能够积极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果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对高素质的技能型教师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水平较高,同时也能够结合不同的实践项目对后期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优化升级,更好地掌握各种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师资力量配备不充分

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之中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远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同时各个环节的细节因素比较多,实际的师资力量配备十分不充分,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所采取的策略较为传统,只能流于形式,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管理者疲于应付上级的检查,直接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基本教学任务的开展工作上,没有重视师资力量提升工作的大力落实,同时也无法结合目前教师队伍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三)师资水平普遍偏低

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基础,教师个体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高职院校在设计整体目标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关注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稳定提升,实现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综合提升。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很大一部分老师都是应届毕业生,同时对专业教育教学的技巧以及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差,无法系统性的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规律。另外,有一部分老师主要来源于不同行业企业,尽管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难以将个人的经验传授出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较差,还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实际的工作年限较长,但是无法结合个人已有的工作经验实现教学的与时俱进,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非常的机械、片面。根据上文之中所提出的相关不足不难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普遍偏低,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时代的发展之间还存在许多的差距。

三、提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落实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老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面临着许多的教学压力,这一现象的存在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教师个人、学校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学校管理者需要了解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主动与老师达成共识。深入解读教学能力意识是实践的重要指导,只有保障意识导向的正确性才能够为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引导。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首先需要对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解读,了解教学能力的具体内涵和相关的要求。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主要以能力分解为依据,其中每一个复杂的工作任务都需要以简单的分解为立足点,划分为主任务和子任务,通过发挥团队力量及作用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也可以结合这一重要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在达成共识之后明确不同的工作核心要求,真正实现关键目标的有效分解,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升级和优化,如果只简单关注问题本身的分析和研究,就无法体现不同课程的特点以及优势。在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时需要了解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质情况,明确宏观教学过程的分类要求,结合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组成部分,将单元设计能力、整体设计能力相结合,了解学生数学过程设计能力、数学目标制定能力、教学背景分析能力的实质情况,不断加强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突破传统的提升方式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以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进行引导,只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忽略了老师的综合发展。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比如学校会安排教学督导来进行听课,同时还会在每一年度的结尾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相应的测评,结合教研室工作的现实条件组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将专题讲座与授课展示相联系,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各大教学阶段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学校需要结合老师目前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突破策略,其中传统的提升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无法真正实现与时俱进,同时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求有所区别,学校领导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影响要素。尽管教学督导听课的效果较好,但是学校不能够直接将这一方法作为主体,而是需要结合其他的策略和要求,及时跟踪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情况。整合传统方式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对此,在落实该工作环节时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了解传统方式中所存在的不足,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条例。从目前来看,传统方式无法更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与时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对教师的年末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之中,学校需要尽量避免强制性的要求,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质情况,不断调动老师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明确交际能力的内涵要素,在整合传统方法之后确定后期的管理路径,促进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相关工作的大力落实,将方案制定、部门的协作配合与平台合作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及培养。其中规范的制定主要以教学能力的测评为依据,系统性的安排好不同的主体对象和时间周期,结合计划完成的实质情况来对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训,保证老师能够更好地完成前期的教学实践工作,实现自身综合教学能力的综合提升。不同部门在协作配合时还需要以教学能力提升的最终目的为切入点,及时的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实际的评测结果,加强不同教学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紧密互动。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学校还需要关注培训工作与测评工作平台的互动和联系,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发展工作相结合。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学校需要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了解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相关性,与教师个人达成共识,促进相关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实。

【参考文献】

[1]杨军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现状研究[J].教师,2017(21):96-97.

[2]何启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2-15.

[3]马韬.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54-55.

[4]郭健,张雪梅.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信息化教学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66-69.

公共基础课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路径

0引言

自从2018年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之后,各高校围绕“金课”建设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和实践。2019年1月教育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消灭“水课”,打造“金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同样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教育部2015年提出:“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1]相关文件明确阐述了公共基础课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其重要程度也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也亟需消灭“水课”,打造“金课”,致力于高品质课堂的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的实现。

1“金课”的由来与内涵

1.1“金课”提出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了“金课”和“水课”“大学课程要合理增负,增加大学本科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是“金课”一词首次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2019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了“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一流课程,“金课”建设的序幕也由此正式拉开。

1.2内涵

1.2.1“金课”是一种教育理念

通俗理解,“‘金’就是值钱,‘水’相对廉价,水课是相对金课而言的。水课是不用心的课、技术含量低的课、过时的课、没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课”[2]。由此可见,“金课”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金课”只是对当下高等教育的一种要求,一种蕴含着变革的全新教育理念。“金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加贴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才教育质量[3]。

1.2.2“金课”具有一定的共性

“金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特点。高阶性指的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指的是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指的是课程要有一定难度[4]。“两性一度”特点实际上就是对“金课”的总体要求,是所有“金课”必须具备的共性。所谓“水课”,大致有5种,即:低阶课堂、灌输课堂、封闭课堂、重知轻行、重学轻思;与之相对应,可以列出课堂之“金”的5种组成: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5]。这里所讲的“金课”之5种组成,契合了“两性一度”的特点,可以理解为“金课”课堂的具体共性表现。由上述可知,“金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对当下课程教学的宏观要求,是要求各类高校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升课堂含金量,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学内容更契合学生实际需要,让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能培养更契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品质课程。

2高职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面临的挑战

2.1重技术,容易忽视基础课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提升职业素养的必备课程,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当相互融通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领域存在较为突出的技术主义取向,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术、轻基础、轻职业素养问题,导致公共基础课处于边缘化地位。同时,公共基础课往往是超大班授课,操作性、实践性不强,也导致学生不重视,认为基础课内容没用,抱着“及格就行”的心态,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

2.2生源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2019年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通过高考招录,二是在高考前针对高中毕业生的单独招录,三是针对中专毕业生的对口招录。2019年5月,教育部文件提出2019年高职院校实施扩招100万人的任务,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列招生计划[6],今年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7]。由此可见,今后高职院校的生源将更加多元和复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将具有更大的差异。面对如此千差万别的学生,任课教师将更难在一个课堂内兼顾所有,尤其是公共基础课这种超大班课堂,教师将更难以把握教学的难度和进度,更不用说要兼顾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3师资薄弱,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首先,从数量上看,高职院校都存在公共基础课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虽然高职院校也通过聘请校外教师兼课及学校行政人员兼课的方式缓解部分师资短缺的问题,但大部分公共基础课还是只能采取超大课堂的方式上课。其次,从教师职业发展角度看,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教师培养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教师。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在培训学习、业务能力提升、课题立项和教学成果培育等方面机会受限。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使得公共基础课教师缺乏对所从事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影响到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高职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途径

3.1适应生源多样性,探索分层分类教学

高职院校的扩招,极大地丰富了生源结构,也使得长期以来“一刀切”式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将举步维艰。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必然要打破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探索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才能够适应生源结构的复杂性,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差异。扩招后,高职生源除了高中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之外,还有部分是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可以据此进行简单分层,也可以通过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和调查进行分层。分类则主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走向。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有个走向,一是升本,即高职毕业后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二是就业,即毕业后不再升学,而是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将分层和分类结合划分不用的教学班,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标准,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各自的水平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学有所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毕业后就业或升学夯实基础。

3.2改进教学内容,加强与专业课的融通

高职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和教材使用方面都是统一的,没有顾及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高职公共基础课“金课”的建设,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融入服务专业课的思想理念,打破知识体系本位观,尽量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发展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色;其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选取不同的教材,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各专业学生需求,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基础性作业,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通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

3.3改革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行,其教学策略与方法有了较大提升,但就公共基础课而言,仍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PPT演示结合讲授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试卷测验考察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高职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关注“如何教”向关注“如何学”,从考察“教学效果满意度”向考察“学习效果满意度”转变,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并依据学习效果调整进度;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适当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将线上微课、慕课等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中运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互动,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4创新考核方式,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考核,多采用终结性评价,一般以期末考核为主,即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各占一定比例,通常期末考试的比重会更大些。公共基础课“金课”建设,需要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综合性考核评价,是教学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相比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更全面、客观、公正[8]。高职公共基础课形成性评价体系可以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构建。在评价主体方面,改变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将教师评价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即能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也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评价方式方面,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平时考核、定期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小组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在考核内容方面,可以包含自主学习、单元测验、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课后任务、社会实践等。

4结语

公共基础课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

1.大数据背景

大数据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简而概之就是大量数据信息的集合。大数据,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数据的发展历经了许多变革[1]。其概念由麦肯锡提出,他认为大数据就是由数据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速度快的数据集合。目前,数据呈爆炸性膨胀状态,数据量已经从上世纪的KB单位,上升到了PB、EB甚至ZB单位。研究表明,2008年人类存储了超过500EB的数据,2011年,数据量竟达到1.8ZB;根据IDC公司预测,每过两年全球的数据量将翻一番,到2020年数据量将超过35ZB[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会对课程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是当今从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2.当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基本都设置了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在高校所有公共基础课程中占一定地位,也是高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阻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

2.1学生入学基础的差异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大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比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在发达城市,由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优越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在偏远地区农村,由于教学条件落后和教学水平欠缺,有些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因而使得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很难统一性。

2.2班级制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现有的大部分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班级制教学模式,都是一个教师教授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材和相同的标准进行教学。属于“一把抓”模式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被教师忽略,因而课堂中常常出现有些学生觉得过于简单而不专心听讲,而有些学生又因没基础听不懂而放弃听课,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导致达不到课程设置的预期效果。

2.3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一致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很多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但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模糊不清,似懂非懂。如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很难懂得计算机内存和外存的正真区别,很容易混为一体,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更是略懂皮毛。

2.4教学模式单一

当今大部分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以“教”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学”为主体。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为依托,对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讨

大数据资源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展现方法多、时效性高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符合人性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大数据技术能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要素。随着各种数字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整个教学呈现出多姿态,如远程教学、慕课,微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基于moodle学习、慕课学习等各种网络学习资源能详细记录学生每次答题过程和答题结果,包括答题时间、答题步骤、答对题和答错题等。这些信息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掌握。利用大数据技术,很容易统计出哪些知识点是难点,哪些概念容易被混淆,学生学习哪些内容或完成哪些习题时花费时间较多。教师根据大数据技术统计结果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为学生把握学习重点提供依据。

3.1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开设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之前,对大一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的摸底测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测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于基础差的专业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入手讲解;对于理科基础好的专业,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

3.2采取学生选老师重组班级的教学模式,破除班级制教学模式

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摸底测试,能反映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计算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理论水平。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试点对全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进行重组班级制,开设基础班和提高班,分别使用不同教材和不同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重组班级,设置为提高班,可对他们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计算机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对基础差的学生重组班级,设置为基础班;只教会他们基本的实用操作技能和基本计算机理论知识。分班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弊端。

3.3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

在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手机、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许多学生都是“低头族”,部分低头使用微信、QQ等通信软件进行人际交流[3],部分学生低头“淘宝”,这对高校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极大的冲击和诱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体”制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网络多元化终端设备中,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不再只能通过课堂教师传授知识,也可使用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与学习方式去学习操作使用计算机。因此,作为一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需努力改变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弊端,改变教学模式,将网络由弊变利。由教师占主体的课堂教学改成由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用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采用问题导入式,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自由讨论,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不再以课堂模式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不再限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自动化等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教师需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需求,去选择相应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比如,对艺术专业学生,多注重实用软件的操作技能讲解,而论理知识则可就轻避重;对于理科专业,理解能力更强,则可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据表示等理论知识详细透彻讲解,对使用软件的操作可以简单概括,适当减少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教师需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好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使得大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来提升个人的专业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

3.4教学内容实时更新并注重实际应用

互联网下的大数据是一种新生事物,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诸多主观因素,导致教材知识与大数据相背离,教学内容无法顺应大数据时展,应及时更换陈旧的教材知识。作为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由于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快,必须以大数据为背景,对教材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特别是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时,每月都有可能有新产品出现,需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中的硬件与实际市面流通硬件吻合,避免因教材更新不及时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操作技能。

4.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思维方面,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具备“大数据思想”,将大量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在相关技术预测和分析下,对教育和教学改革做出深度的分析,使之与时展相适应,不被时代所淘汰[4]。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面临着改革的挑战,详细了解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掌握程度,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教学、调整教学内容等。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适应大数据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云,李建芳.职业院校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中的困惑和变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88-190.

[2]陈琨.大数据与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7(20):129-130

[3]刘钰慧.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通讯世界2017(10):284-285

公共基础课范文6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实践能力;教学模式;课堂参与

当前,我国现行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课程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几个种类。这些课程之间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由浅入深掌握相关知识,进而达到大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1]。公共基础课多开设于大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它既是学习后续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大学生学习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因此,公共基础课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作用却与预期相距甚远。本文在结合东北林业大学7年课程教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跟踪与分析,探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改革,以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高校公共基础课是指高校某一个专业或多个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包括需要大学生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因此,公共基础课往往是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是专业学习的起点。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不仅在中国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欧、美国家的课程设置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德国,其优势专业———机械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学分比例占课程总分的30%。在美国,公共基础课不仅学分比例高且涵盖范围广泛,从数学基础到历史,既包括天文,也包括艺术。这些公共基础课程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与国外相比,我国公共基础课的比例也占总学分的30%左右。根据我国10余所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统计,公共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3类:第1类是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而开设的,如大学语文、英语等课程;第2类是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开设的,如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基础、法律常识等课程;第3类是为了学习专业奠定基础而开设的,如高等数学、计算机、心理学等课程。这3类课程都以课堂讲授为主,由此造成了诸多问题。

(一)学生缺少对公共基础课的基本认知

公共基础课,被学生们评为“最好拿学分课程”。根据一项针对中国毕业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70%的学生认为“学习和实践环节不够”[2]。大量学生不愿意上课,特别是公共基础课,因为老师讲课的内容“根本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大量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是可以逃课的,并且可以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根据对武汉某重点大学进行的抽样调查,70.3%的学生认为“如果有适当的理由逃课是可以接受的”,还有18.18%的学生对逃课这一现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逃课对公选课的成绩基本没有什么影响[2]。由此可知,近90%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知识是可有可无的,无论上还是不上都不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素质提升产生影响。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多以了解现状、了解国内外研究情况、掌握基本理论、学习基本技能为主,这就使课程在设置上简单,容易理解掌握。而大课的授课形式、宽松的课程评价要求、与专业关联度低的课程内容更让学生放松了对课程的认知要求。本研究于2016年通过在线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15份。在回收的28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超过50%的同学对公共基础课的认知不足,他们认为只要坐在教室里就能够获得及格成绩。由于这种认知,在公共基础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3]。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授以及教室内学生千奇百怪的听课状态成为公共基础课的普遍现象。通过我们发放的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5.8%的学生表示会认真听课,58.3%的学生表示会去听课,更有8.3%的同学表示会选择最大程度的逃课。

(二)授课形式无法实现有效监管

公共基础课是针对具体专业、学院甚至全校开设的课程,上课人数远远超过专业课。一门公共基础课有几百人选课是各个高校的选课常态。而在教师配备上,受到高校对人才考核要求、工资绩效评定、课程重视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公共基础课教师数量少,这就使得大班授课成为普遍现象,上百人共同进入一个课堂,上课地点通常选择在阶梯教室,甚至在一些学校,直接安排学校小剧场,老师带上扩音器,甚至还要打开几个投影屏幕才能满足“课堂”内不同位置学生的“听课”需求。悬殊的师生比根本无法完成大量的作业批复和随堂测验,即使是一次完整的课堂点名都要占用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讲课时的眼神交流。不仅如此,许多公共基础课的考核方式只有一次“大作业”或者一篇“小论文”,这更降低了学生对课程的全面掌握。为了能够让较多非本专业的同学能够通过课程考核,“大作业”的题目不得不更加简单、通俗易懂,只能涉及到课程本身的小部分知识,而这种设置又降低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通过万能的网络,学生们轻松地剪切、粘贴就完成课程考核。上课内容与考核内容不一致使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不屑一顾。

(三)公共基础课授课方式单一

受到师资比、教学经费、课程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公共基础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一个大教室上百名学生坐在一起,小组讨论、课程实验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不仅如此,上大课这种公共基础课授课方式只能实现知识的辅陈,无法实现实践创新[4]。单一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无法满意。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49%的学生认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1%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够”,25%的学生认为“课程考核方式不对”[2]。课堂教学方式与大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由此得到的授课结果可想而知。

(四)公共基础课讲授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关,而与专业学习关联度不高,因此,通过公共基础课学习获得的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关联度较小,这就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若是公共基础课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无关,那么这些知识在学生眼中更加成为了“无用理论”,可有可无。在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设置中,大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思政课等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很有必要,但是这些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对学生未来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突出。在专业中用不到且在生活中也用不到的知识自然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无用理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体现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内容的“中肯评价”。这种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以上这些问题,还有诸如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的知识相距甚远、上课教师过度依赖PPT而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授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缺少联系等问题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也十分突出。如何达到预期的公共基础课授课效果,如何改变现有的授课状态和学生的听课状态,如何让“大课”变成人人参与的“小课”,如何让教师的通识讲解变成学生的切身感受,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如何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功能,这些都是尚待解决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教学实验设计

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增加实践动手的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环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大胆尝试。一些颇具先见的高等师范院校顺应改革趋势,通过“实践转向”调整了公共课的教学范型[5]。这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实现从“记住”“理解”这样的低阶学习向“应用”“分析”这样的高阶学习过程的转变[6]。参照这样的“实践转向”,结合现有的公共基础课程,本文采用实验方式就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大胆的尝试。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在我国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促进他们掌握网络基础技能。与其他学校类似,东北林业大学于2003年开设了电子商务校内公选课,课程为32学时,授课对象为在校的大二及大三的学生。由于选课学生众多,因此也采取了“大课授课”的方式。虽然每年的选课人数较多,但是在课内调查时,学生们提出了希望能与电子商务专业课一样,课程中有实验、有上机操作环节的想法。为了改变单一讲授方式,尝试在现有公共基础课中增加新教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东北林业大学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基础手段组织了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实验。实验目标:测试增加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教法对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作用。实验对象:东北林业大学2011—2018年选修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生。实验尝试:结合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许多同学希望通过课程学到可用的电子商务操作技能。正是基于此,学校开始了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

(一)实验课程结构

实验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和调整,分为若干板块。实验将课程根据授课内容和课程目标分成6个板块,分别为理论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讨论学习环节、自我学习环节、练习及测试环节(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着重增加了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与能力培养(讨论、自学、练习及测试)部分。在每一块教学部分中又分设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授课内容灵活使用。这种尝试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7]。

(二)实验教学过程

受到学校教学计划的制约,每年只有1个授课轮次,因此整个实验前后进行了7年,即2011年—2018年。其中,2011年仍然按照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大班授课,然后在以后的每一年,结合上一年度的授课内容安排,逐步增加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环节,依次为演示实验、参与实验、课内实践等。在2015年,由于东北林业大学教学体系的调整,暂停了电子商务课程的公选课授课安排,2016年后又重新恢复,因此相关的数据统计缺少2015年的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环节包括课堂教学部分和课余操作部分。在上课时间,教师适当进行指导;而在课余时间,教师一般都不参与。

(三)实验数据监测

实验数据监测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学生态度、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以及学生课程成绩等几个方面。

(四)实验干扰控制

为减少干扰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由一名教师完成所有教学工作,避免由于不同教师授课而带来的授课效果和评价标准不统一的影响。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自愿选课,在选课时并不了解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做任何提示和暗示,仅根据授课环节的改变监测各个实验数据。教学内容完全按照大纲需求,并未因教学模式变化而刻意删减或改变教学重点,只在后续教学中增加了课外学习内容。为避免强制增加授课内容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所有课外学习均采用自愿原则。

(五)实验统计方法

实验采用多种指标进行测量,针对不同统计要求,通过利用里克特量表收集部分数据、计算平均值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经过7年的实验过程,所得的实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选课人数与上课出勤率

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实验在课程设置中对本门课的选课人数进行了限定,将课程选课人数上限设置为150人。在表1中,选课人数出现了先降后升的情况。由于学校在2014年度对公共基础课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当时大三同学的选课课程,由此对本门课的选课人数造成了影响。但从总体上看,选课人数基本保持平稳。学校的公选课一般都设置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休息时间,而电子商务课程的选课学生多数是工科学生。工科学生在非上课时间需要安排实验、工厂实习、二专业学习等内容,因此上课时间冲突比较严重。从出勤率看,基本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出勤率较高。从2012年起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上课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学生愿意到课堂接受公选课知识,这说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引入实践教学的看法

调查问卷的发放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改变的看法。在实验过程中,每一年的授课中段都采用随堂小测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并利用里克特量表收集学生在引入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后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程吸引力。通过表2中均值的逐渐升高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兴趣、愿意参加的。通过“吸引力”Z检验可知,实验教学增加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理解程度”Z检验可知,学生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方法的融入有利于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且他们愿意通过参与的方式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三)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情况

实践教学环节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讲授的内容设计实际操作内容,这些实际操作过程一般需要同学们自己在课后使用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自行实践。在实验中,教师未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强制要求,而是采用鼓励的方式,即对参加并完成实践教学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对不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不扣分。2012和2014年,根据教学的要求,实验设计增加了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实践操作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就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指导,因此学生参与率较高。而在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则是通过分发网站账号,要求同学们自行登录指定站点,完成实践操作内容。因为这是学生课外自愿完成,相对于课上教师集中指导操作,课外自愿的实践操作环节参与率较低,还远远达不到授课的基本考核要求。但是应看到,2013—2018年,课外实践操作环节的参加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详见表3)。由此可见,学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实践操作环节的重要性,并愿意进行相应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有益补充而出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当中。

(四)学生在课程各阶段的学习成绩

实验采用随堂小测、作业、小论文这3个方面的成绩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给出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其中:随堂小测,主要设计为客观题;作业,设计为动手操作的题目;小论文,则要求结合课程内容,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章。总成绩则是根据3种类型的考核,并结合出勤情况、上课回答问题情况、课程讨论的参加度等多个指标核定最终的课程成绩。其中,3种不同类型的考核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评定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总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考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跟踪记录了随堂小测的优秀率、学生作业及论文的抄袭情况(注:作业和论文中超过30%以上的率,即视为抄袭,总评成绩降为“良”以下,若100%重复则计为不合格),以及学生总评成绩的优秀率和平均值,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随堂小测的优秀率到2016年以后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从2016年开始,随堂小测的题目中增加了技能型知识的客观考题,这些考题往往不是在课堂中讲授的,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或日常实践操作过程得到的相关知识。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同学们愿意学习这部分的知识,而且掌握较好。这不仅与课程中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关,也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操作相关。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能够应用的技术以及对通过动手能力获取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由此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提升明显。论文抄袭一直是公共基础课考核方面的一个难题。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给学生们提供了网络抄袭的基础和环境;另一方面,课程考核题目设置的同一性也为学生抄袭提供了可行性。虽然为了避免学生抄袭,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抄袭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2011年的统计结果中,论文的抄袭率在34.42%,这意味着每3位同学中就有1位同学抄袭。2012—2014年,虽然每年都更改论文题目,但是从统计结果上看,效果并不理想。从2016年开始,小论文的题目设计上除了每年正常布置的题目以外,还允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过程撰写操作报告及操作心得,字数要求仍然是1500~2000字。从最后的统计成绩看,同学们的抄袭率明显下降,很多同学愿意记录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写出心得体会。可见实践教学不仅增加同学们的技能,而且还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课程成绩的平均值和优秀率来看,因为是同一位老师授课、评分,因此不存在评分的标准不同的现象。同学们出勤率的提高、小测成绩的提高,这些都会直接导致总评成绩的提升。而期末论文中越来越多实践操作报告的出现也提升了论文的整体成绩,这也是最终导致课程优秀率大幅提升的原因。

(五)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通过2011—2018年的实验对比,得出以下实验结果:第一,通过各项指标比对,在增加实践教学以后学生的出勤率、学习的主动性、课程的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说明实践教学法的增加有益于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授课效果。第二,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生可参与教学环节,增强动手能力,将学与用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技能水平,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体系,取得了更好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第三,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肯定了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而新的教学模式则更适合现代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提供了有效依据。第四,通过实践教学,论文抄袭率明显下降,学生开始改掉抄袭、拼凑论文的恶习,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了正确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实践教学模式的融入对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习惯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四、转变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建议

作为大学生课程设置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提高、学习态度的形成、学习方法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结合上面的实验结果,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首先,应改变现有的课堂讲授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引起学生共鸣。近几年,许多高校教师结合各自专业课程都开展了新教学模式探索,如“虚拟项目驱动”教学、“互联网+”模式、“45341”高效能模式、“翻转课堂”等[8-9],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其次,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教学就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传统教学重视教师“教”的主导过程,却忽略学生的“学”。尽管教师费尽心力地“教”,学生却因教学模式的陈旧而厌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应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使其主动学习,如让学生自己讲解、分组讨论、情境模拟等,通过参与让学习更加深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如分组讨论虽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但若没有领导核心容易效率低下,远离主题变而成无意义的争论。线上学习有利于知识共享,学习时间、地点灵活,但却缺乏监督与实践参与。因此应结合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有助于课程内容的讲授,达到最优效果。最后,增加实践考核内容并计入公共基础课评定成绩。许多教师选择“大作业”或“小论文”来评定授课成绩,这种考核容易滋生抄袭,使抄袭现象大量出现。因此,应修改评定方式,增加实践考核部分。当前,许多企业均在网上设置在线测试、实践模拟、实验仿真等功能模块,通过合作方式将其直接纳入授课和考核环节,既增加实践机会,又让学生与企业提前接触,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还应通过多种鼓励政策提高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公共基础课教学经常被忽视,虽然公共课老师疲于奔波在各大阶梯教室,但在高校仍然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这样就导致想要改变自身命运的教师离开了,而忍受现状的教师则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要改变现有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如对公共基础课教师采取基于选课人数、出勤率、学生综合评价等多指标的考核方法,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真正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功能。作为大学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课必须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从而与专业课程很好地融合,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黎明.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182-184.

[2]徐建华.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5-15.

[3]鲍崇高,张健,赵欣,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7(3):59-62.

[4]沈雪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37-138.

[5]程鑫,许海深,张子玉.基于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学公共课“五结合”策略实施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172-176.

[6]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6-40.

[7]王彬,崔玉平.高师教育学公共课有效课堂环境的构建与评价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110-113.

[8]温恒福,王鑫.构建“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37-39.

公共基础课范文7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

1引言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分别召开了综合性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的新工科研讨会,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1-2],进而提出“新工科理念”。新工科就是对新兴产业的加持,是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3]。基于此,地方高校关于计算机的公共基础课程便成为了非计算机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以计算机的公共基础课为主。这些课程开设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为社会的信息化培养了大量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各行业人才。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算机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

2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现状

2.1教学内容

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都采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模式。《计算机基础》大多讲授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及常用办公软件,《程序设计基础》基本上选择的都是C语言。然而同一门课程在面向不同专业时,一般都选用相同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从而忽略了专业之间的差别。同时,由于学校的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也不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2.2教学模式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都是采用“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理论课教学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手段,主要以传统的幻灯片形式来讲解课程知识点。由于此类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而课程大纲所安排的内容较多,因而决定了教师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应用在讲授对应知识点上。这必然导致课堂提问很少,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局面,严重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实验课教学是根据实验计划和安排,在计算机房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实验完成后,学生撰写验报告。实验计划里的实验以章节为单位,因此每个实验都是针对当前授课章节的综合性实验,即一个实验基本上囊括了本章大部分知识点。这需要学生对本章节的所有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固,才能比较顺利地独立完成相应实验。由于有些学生无法按时、独立地完成实验,导致抄袭现象的发生。随着课程的推进,所涉及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的实验难度不断加大,最终导致他们放弃实验甚至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2.3课程定位

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基础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往往得不到其它各学科学生的专业认同,从而导致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自觉地调整了课程定位,或者内容过于简单而沦为工具课,或者内容过于复杂而成为纯理论课。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认为此类课程就是技能培训,从而更加缺乏重视;而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则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因为理解不了而放弃学习课程。

2.4课程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虽然包含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常用办公软件及当前的热点技术,但是教学重点是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软硬件的知识和当前的前沿热点技术只占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显然,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了。由于课程重点在于程序的语法知识,主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而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的发展脱节了。2.5考核形式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的考核形式均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分。其中平时成绩为“考勤+实验+作业”的形式,占综合评分的30%;期末考试以在考试系统中上机操作的形式完成,最终成绩占综合评分的70%。这种评分方式使得学生在平时成绩中的实验和作业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抄袭现象,上机考试存在考前死记硬背题库的操作,导致不仅最终成绩很难体现学生对于各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在某些方面增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新工科”既要为高校的教育革新服务,又要为社会中已经运行的产业服务。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4]。围绕着“新工科”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探索:(1)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结合不同专业教学需求优化课程设置;(3)结合信息化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以及考核形式;(4)依据教学大纲完善实验计划(见图1)。

3.1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开课前,教师应采取一些方法了解学生当前的计算机水平以及学习习惯等状况,将有基础的学生与基础薄弱及无基础的学生分开,如分为A班和B班。A班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技能教学。例如可以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一模块内加入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基础内容;在介绍计算机软硬件资料这一模块中加入windows系统的安装教学和磁盘数据的优化处理及恢复等;在介绍办公软件这一模块中加入office高级应用的部分内容,如excel的复杂函数计算等。依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对于《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不同的层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以掌握课堂上介绍的基础概念为主;而提高层次的学生,在掌握了基础概念后,以自学慕课及加强练习为主。在实验教学阶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知识点的题目设计中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循环结构这一章节中,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关于循环的最基本内容的练习即可;而提高层的学生还需完成将现实中的各种行为如何抽象成循环结构、递推法的扩展应用、逻辑推理及循环优化等问题的练习。

3.2课程设置

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分为两个部分:基本内容和专业内容。基本内容即学生应掌握基础性知识,专业部分的内容以各专业的应用需求来制定,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分类教学。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及常用办公软件作为基本内容,然后根据各专业的需求针对性地加入“数据分析与处理”、“web设计制作”等作为专业内容。由于常用办公软件的核心内容为计算机的软件操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的实际操作内容放到实验课上讲授。通过教师边讲和学生边练,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较轻松地完成对应知识点的学习,也可以在边讲边练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实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应将计算机思维培养作为基本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从描述问题到描述算法到最后编码这一流程。引导学生熟悉计算机的思维模式,利用语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在程序设计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无障碍的切换,进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将《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作为专业内容。对计算机编程要求较高且后续还有课程与之相关的专业,可以用《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内容来配合计算机思维的培养;对计算机编程要求较低的专业,可以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来配合计算机思维的培养。表2列举出不同专业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3.3创新教学及考核形式

结合慕课、雨课堂等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互融合,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完本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还有空余时间将本节课的其它各种技巧以及学习方法一并传授给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中的发帖区,与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这极大地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程考核中,淡化结果强调过程。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投入精力的重要性。对于很抽象的学习过程评价,因为有线上教学平台的存在,所以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具体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平台上学习十分钟计一分,额外完成练习计五分,完成一套测试题依据正确率可计二到十分,在发帖区提出一个问题计二分、回答一个问题计五分等。以此为基础的考核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更加注重过程,因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此过程的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3.4实验计划

从实验内容的角度出发,将每个章节对应的一个综合性实验拆分成多个“小实验”,并给这些实验设置“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就是每个实验验证对应章节的少数几个知识点,相对的操作比较单一,属于必做内容;设计性实验要结合本章大部分知识点完成一个综合型项目,操作相对复杂,属于选做内容,供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根据各章节内容将这些“小实验”设计成由简单到困难、由包含少量知识点到包含多个知识点的循序渐进的爬坡式模式[5]。学生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爬坡过程中,能够很轻易地完成实验内容。在完成一个一个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极大地获得满足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从实验模式的角度出发,由于已经将一个大实验拆分成了多个小实验,现可将以往需要在机房独立完成的实验分出一部分作为分组讨论实验、竞争性实验等。独立完成的实验是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以及动手能力的真实体现,作为实验课的主要部分。分组讨论实验由多名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实验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分组讨论还可以让组与组之间相互点评,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但是分组讨论不能完全杜绝滥竽充数现象,只能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水平而不能反映每个学生真实水平,因而将这种模式作为实验课的辅助部分加入实验计划中。竞争性实验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依据制定好的规则给出相应得分,然后评选出各自的名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3.5课程改革效果

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一次性通过率已达65%,而未改革之前,通过率多年维持在52%左右。完成《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一次性通过率则达到了58%,未改革前多年稳定在49%左右。这也是很好的进步。此外,为了验证教学效果,从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提升成绩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发放380份问卷,对回收的378份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305人对此非常满意;62人觉得此方法有一定效果,较为满意;11人觉得没效果不满意。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有超过96%的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满意。

4小结

本文从地方高校计算机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以“新工科”为背景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探讨了以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替代当前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得出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同时结合信息化资源创新了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使得教学有了更高的灵活性。通过对教学中各方面的问题的改革研究,进而促进非计算机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达到“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为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为新工科创新工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工科”建设天大行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3]张向华,叶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索.装备制造技术,2021(10):165-168

[4]钱芳芳,支凤生.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策略探析.大学,2021(12):88-90

公共基础课范文8

【关键词】非热工类专业;热工基础课;少学时;改革与思考

一、前言

热工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重点讲授热功转换、热能的有效利用和热量传递规律,涉及到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门课程,主要开课对象为高等院校工程类非热工专业的学生。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推进,为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热工基础课程正逐步进入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热工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的工程技术类公共基础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将流体力学和热工基础作为认证推荐选修课。开课的专业面扩大了,但对非热工专业来说,对热工基础课开设的学时均相对较少,仍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机械类专业热工基础课学时是32学时,机电专业将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合并为流体力学和热工基础,总学时是32学时,其中,热工部分仅为16学时。众所周知,热工基础课是一门概念多,公式杂,理论性强,应用又复杂的课程,非热工专业的学生普遍反应学习困难,甚至有的学生理解概念都很吃力。如何在少学时条件下,高质量的完成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普遍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积极探索,努力形成非热工专业学生接受的授课模式,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节能和环保意识,这也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学生毕业的要求的条件之一。

二、少学时热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问题

少学时热工基础课程主要针对非热工类专业学生,对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专业背景,这就是所说的“隔行如隔山”的问题,有些概念对热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听就懂,一点就通”,而对非热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非常抽象,甚至前所未闻,他们在大学物理里获得的热力学知识储备尚不足以支撑他们理解和对复杂的热力过程进行计算,如果涉及到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联系起来(热工基础应用部分),学生就更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课堂进度快,如果学生不能保证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做作业自然也会有困难,因而出现不想学,或者想学学不会等问题。对教师来说,少学时课程学时是少了,但是教学任务并没有少,而且由于在工程认证的背景下,对学生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的灌输,做到即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全新的挑战。

三、关于上好少学时热工基础课的思考

1.与时俱进,更新少学时课程的教学理念

据统计,201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48.1%,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15%-50%),作为教育核心功能的教学的要求和特色也随之改变,高等院校的很多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更趋于单元化,以半结构化的课程序列为特征。因此,对非热工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热工基础课程时,不必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即对于教学内容中的一些较为繁琐复杂的推导可以略讲或不讲,同时应加强实际应用的例题,例如,在讲解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问题时,对于非热工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学生掌握完整的理论结构,只要学生能够掌握理论和公式对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可以直接给出直接坐标下,常物性,含内热源的三维非稳态导热导热微分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直观分析,使学生获得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常物性,含/无内热源一维稳态和非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高等数学变换获得其他形状几何体的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这样的讲授即节省了课堂时间,有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体会到高等数学知识在专业课上的应用。

2.统筹规划,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在少学时条件下,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热工基础课一般是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开课,对于非热工专业的学生来说,此时已有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部分学生)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变化,微分方程的求解等数学知识以及气体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卡诺循环、熵增原理等简单的热力学基础,对于这部分出现在热工基础教材里的内容,教师一定不能再占用课上的学时进行讲解,可以采取布置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通过预习,复习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了解在专业课上需要加深和拓展的知识及其工程应用,这样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把更多的学时分配给新增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回避了重复授课和无主次的授课,这就要求教师系统的熟悉授课对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及完整的知识体系,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以此为依据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

3.结合实际和研究热点,努力丰富课堂

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追求创新,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实用主义倾向明显,自我意识更强,对权威的服从更弱,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灌输的教学模式确实不能再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能够讲述知识,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压气机的能量转换问题时,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参观实验设备,观察气缸外壳的结构设计,让学生考虑为什么利用人力打气筒为车胎打气时用湿布包裹气筒的下部,是否会发现打气时轻松了一点?为什么压气机气缸常以水冷却或气缸上装有肋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常常吸引学生主动去探讨问题和答案。丰富课堂,还需要教师不断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以不断更新的知识,吸引学生。比如在讲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时,列举了海尔的太阳能疫苗冰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不但使学生学习了压缩机的知识,还了解了光伏材料,同时也将“思政”带入了课堂,使学生体会到国家科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贡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过程截图丰富课堂内容还体现在选用精美的课件上,比如,在讲授内燃机的循环过程时,采用了动画的课件,学生通过动画可以清楚的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同时能直接观察到汽油机和采油机的不同之处,实际教学效果表明学生对动画课件的反应活跃度更高。课堂内容越丰富,学生参与的兴趣越盎然,同时,教师也能够从师生互动中收获职业的幸福感,“教学相长”则自然产生。

四、结论